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能源技术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能源技术研究范文1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技术瓶颈
随着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成本逐步降低,新能源产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崛起。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由于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技术基本都在国外,而重大的制造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基本靠进口,使得我国新能源产品的成本过高,不仅使得新能源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同时也造成国内风电、核电等的价格居高不下,从而在国内消费市场难以打开局面,在内需萎靡,国际市场利润空间受控的情况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要想壮大成国民支柱产业前景渺茫。而自金融危机以后,各国经济对新能源产业给予了重望,在国外市场需求的突然增加与国内环保压力的共同推进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当前如何克服发展的技术瓶颈对于新能源产业来说尤为重要。
1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国际上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新能源产业近两年获得了快速的膨胀,但由于扩张的速度太快,使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陷入无序的状态,特别是近两年快速扩张的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出现明显的重复建设倾向,新能源产业这种“虚热”的状态,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①风电产业——失衡的产业链。中国风电产业在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之后,连续4年实现新增装机容量翻番,2008年中国风电装机1221万kw,已占全球总装机的10%,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风电大国,仅排在美国、德国、西班牙之后。但是,在竞相上马的风电项目背后,却是微不足道的经济效益,风电产业陷入产能过剩的尴尬境遇。截至2008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只占到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13%,而发电量更是只占区区0.37%。同时,内蒙古约有三分之一的风电并网项目处于闲置状态;甘肃酒泉已经投运的46万kw风电装机最大发电出力只能达到65%左右。国内风电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成本过高、机组质量和电网模式制约等方面。
而从风电产业的产业链上来讲,严重失衡。今年上的风电项目都集中在风机制造一端,这是因为我国目前风电场建设的高歌猛进,催生了风电设备的巨大需求,使得风机制造项目一哄而上,造成了风电产业链的结构性失衡,所以我们说风电过热过剩其实指的是风电产业的这种结构性过剩。国内风电整机生产企业超70家,超过全球其他地区风电设备厂商总和。目前,不仅在整机市场上存在着过多企业涌入的状况,在叶片市场也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尽管风电大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生产企业走的却是清一色的引进路线。
②光伏产业——国外环保事业的打工仔。国际上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使太阳能发电成本大大降低,美国工业体系大约在0.21美元左右,这一数值已经相当接近于火电价格的成本。而且成本还将进一步的下降,可以预期不远的将来光伏产业将会迎来一个爆发的增长期。我国光伏产的发展也是随着国外的需求而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最近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在40%以上,其扩展主要在海外市场。按照国家制定的发展计划,至2010年,中国光伏发电的累计安装量将不会超过300mw,因此目前光伏产业的主要市场仍将在海外。
目前国内光伏产业上游多晶硅产业扩张迅猛,价格回落预期强烈,多晶硅行业的暴利时代将逐渐走结束。而且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了下游光伏需求,许多曾出台庞大扩产计划的多晶硅制造商必将推迟或取消其部分后期项目,近几年将发生无情的洗牌。下游太阳能电池制造业将摆脱多晶硅原料产能瓶颈,行业毛利率将会有所回升。
但是,中国的太阳能电池生产最主要的原料晶体硅,我国矿产储存很少,因此不得不从欧洲和日本高价进口。加工制成太阳能电池后,再返销回当地,这种发展模式无疑等同于担任着国外环保事业“打工仔”的角色。
③其他产业的发展。在新能产业领域,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产品推广很快,目前国内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总量达到13284万m3,占全球安装总量的70%以上,产业形态也逐步走向成熟。在国际生物燃料产业化风潮的促进下,我国生物燃料产业近年发展很快,2008年中国燃料乙醇产量达到190万t,受粮食产量制约,我国近期不再扩大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为了扩大生物燃料来源,我国已自主开发了以甜高粱茎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称为甜高梁乙醇),并开展了甜高梁的种植及燃料乙醇生产试点。另外,我国也在开展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的技术研究开发,如果农林废弃物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或合成柴油的技术实现突破,生物燃料年产量可达到上亿吨,从理论上讲,我国生物燃料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产业化的进程还很缓慢。总体来讲部分新能源细分产业在国内市场仍未完全启动,虽然目前发展态势来看还不错,但是如果不加快新能源产业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加强行业的规范与引导,新能源产业泡沫无疑将会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将来发展的又一隐患。
2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我国新能源企业的大多规模小,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关键设备和零部件主要靠引进,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有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技术的专利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对于新能源技术研发的投资重点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同时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国新能源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低下,从而制约了我国新能源技术产业化转化的效率和能力。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战略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大幅缩减了产业的利润空间。总体来说我国新能源产品的技术水平偏低,而且核心技术多依赖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光伏产业,目前太阳能的利用的效率主要依赖于电池的性能,而我国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上游产品最重要的专用原材料单晶硅基本都靠进口,由于前期生产过快的扩大,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因为缺乏核心技术,使得我国这些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后期的发展不容乐观。
②设备与制造技术落后使得新能源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这个问题在风电、核电等产业都很突出。风电机组制造技术是风电发展的核心,而目前我国风电整机总体设计和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仍是制约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风电建设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其主要原
因是,没有加大力度依靠国内雄厚的机电制造业基础,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风电成套设备进行自主开发。随着世界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水平提高,更大的单机容量已经是全球风能技术发展的趋势。据了解,国外风电机组目前已达到兆瓦级,如美国主流1.5mv,丹麦主流2.0~3.0mv,在2004年的汉诺威工业博会上4.5mv的风电机组也已面世。而迄今为止,我国在这一技术上处于落后位置,尚不具备自行开发制造大型风电机组的能力,且在机组总体设计技术,特别是桨叶和控制系统及总装等关键性技术上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且机组质量普遍不高,易出现故障,这就使国产设备的竞争力面临严峻的考验。
③新能源并网应用技术滞后形成了新能源的消费瓶颈。我国风电、光伏电站一般处于偏远地带后,电网负荷小,不能满足大规模风电接人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大幅提升必然对电网提出更高的建设要求。典型的例子便是,西北、东北和华北本是我国风电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但这些地区大部分处于电网产业的末梢,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因而难以对当地的风电资源进行充分有效利用。就全国来看,如业内人士所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虽然在2008年底已突破1200万kw,但其中仅有800万kw的装机容量入网发电。将来新能源的发展迫切需要在电网的系统接入、并网技术标准、并网管理等方面开展突破性工作。
3 对策思路
①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进行超前布局。新能源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我们应该做好超前布局和规划,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应该提前进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行攻关从战略上提前布局,只有这样我们的新能源产业才能克服当前发展的核心技术不足的软肋,迎头赶上甚至超越发达国家。
②建立起行业标准,引导规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新能源产品的标准体系,以及质量控制体系,选择有特色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基地,构建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促进新能源产业的积聚式发展。
③加强示范与应用,推进关键技术与产品产业化。氢能,以燃料电池为重点,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辅助装置、燃料电池发动机等技术,开展产业化示范,推动氢能燃料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应用。重点包括太阳能系统集成和产业化应用,重点支持能够促进光伏发电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的系统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围绕成形燃料开展能源作物的育种、繁育等高科技产业化;实施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等。通过关键技术与产品的示范与应用,从而推动这些技术产品的规模化、商业化,带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技术研究范文2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技术;现状;最新进展
1、导言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当中,积极发展新能源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这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行的重大举措,这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双重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新能源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应当给予重视,采取相关措施有效解决,促进新能源发电更好的发展,才能给我们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给社会创造更多的福利。
2、新能源发电面临的形势
2.1能源供给难以满足对于能源的需求
中国当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人均能源需求量比较小。但是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发展不断加快,能源需求势必会快速增加。所以积极研发新能源发电,节约和代替部分化石能源,对于优化中国的能源供给结构,转变经济发展形式、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2.2产业发展有待加强
由于我国新能源发电的发展,产业基础环节较为薄弱,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评估工作稍微滞后,因此遇到的一些问题已经不是原有的记载的问题了,因此国家需要根据气象不及时了解当地的动态,及时给予回应,这样才能够保证新能源发电的持续顺畅的发展。我国对新能源发电提出的标准也较为不全面和滞后,这就无形中影响了新能源发电的发展,而且目前,我国新能源发电的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这些方面,需要我们多加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更好的运用到我国新能源发电当中去。
2.3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
当前,中国发电主要以使用煤炭为主,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所以,导致当前能源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一方面,煤炭燃烧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引发了酸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另一方面,煤炭燃烧产生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引发全球变暖。所以,积极研发新能源,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了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人与生态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3、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最新进展及相关措施分析
3.1科学利用开发风能发电
再利用风能发电的时候,应该保证风能的多元化利用。首先,可以建设几个大级别的风电基地,用于利用风能发电。然后,充分利用内陆分散风能资源。对于内陆的丘陵和河谷等风能资源充足的地方,应该根据实地情况建设风电项目,这样能够使电网接入条件好的优势充分发挥,电力的负荷相对来说也比较近。条件允许的地方,还可以利用海上风能发电。在对海上风能进行有效的考察和评价之后,建立示范基地,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构建海上风电建设平台。利用风能发电,能够有效提高风电水平,促进风电产业的发展。
3.2太阳能发电技术
目前世界储备量最多的自然资源就属太阳能了,当电力、煤炭、石油等资源存储量耗尽时,太阳能发电将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最佳方法。在地球外层空间建立太阳能发电基地是太阳能技术的基本构想,产生的电能将通过微波传输到地面上太阳能接受装置里。然后在经过相应的处理把太阳能从液态变为气态,用于汽轮发电机发电。其中太阳能发电形式包括: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光伏发电光伏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更新,这不仅提升了电能产生的效率,同时各种能源的转化运用也得到了加快。由于光伏发电领域在国内起步比较早,所以经过长期的研究发展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对于缓解国内能源危机提供了很有效的方式。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变成电能的部件主要运用了光伏效应。太阳光的光子在电池里激发出点子空穴对,电子和空穴则会移动到了电池的两端,如果外部存在通路就会有电流的出现,最终生成电能;光热发电技术是指将自然界中所有的光能聚集在一起,然后结合聚光器汇集太阳能。由于受技术的限制,国家在研究光热发电方面进展迟缓,对光热发电能源尽管进行了全力研究但还是没有取得很突出的成绩。
3.3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发电
在中国许多农村地区,秸秆等资源比较丰富,锁着在这些地区可以利用秸秆燃烧进行发电。在一些林区,可以在结合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实行林业生物质直燃的方式进行发电。在甘蔗种植地区,可以利用蔗渣进行直燃发电。在一些人口密度比较大,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的地区,可以发展利用垃圾焚烧进行发电,既解决了发电问题,同时又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在一些拥有大型养殖项目的地区,可以利用建立牲畜废弃物沼气池建设,利用沼气进行发电。既改善其周围地区环境,又能够实现新能源发电。总而言之,各个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生物质能来进行发电,实现经济环保发电,有效解决传统能源发电问题
3.4加快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对于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为了避免因为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导致的电量输送和消纳的问题,应该加强建设大型的新能源基地输送通道,搭建起坚实的高压电网,使资源的配置范围大大拓展。同时,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风电等新能源使用带来的调峰问题。研究出新型有效的储能技术对于提高电力系统对于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使新能源出力的波动变得更加平稳,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保证新能源提供的电能质量。同时,很好地保证了新能源发电的经济性,可以促进中国新能源又好又快地发展。
结论
总之,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对能源的吸取量巨大,如何开发新能源电力技术是摆在人们面前很现实而又迫切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能源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成熟,开发新能源电力技术成为了我国电力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赵异波,何湘宁,周永忠.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最新进展[J].电工技术杂志,2012,02:1-4.
[2]李兰珍.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最新进展[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一届优秀学术论文集[J].:,2008:3.
新能源技术研究范文3
关键词: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措施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并未构建起满足社会需求的教育教学体系,造成高职院校在培育优秀新能源汽车人才的时候面临着许多问题。高职院校应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要求,构建完善的优秀人才培育体系,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1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和西方发达国家对比,我国尚属于资源耗损严重的国家,属于汽车生产与销售量高的国家。造成汽车在生产作业中形成尾气,严重地污染了生态环境,这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也有着严重的影响。虽然我国政府重视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与开发,且此类汽车的产量在逐步提高。但是,我国在此方面的优秀人才较为匮乏,难以和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吻合。要满足新能源汽车企业对优秀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高素质专业型优秀人才的培养。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与成效,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学习活动中。
2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措施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与方法,对优秀人才培育情况进行定位,构建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做好相关专业的推广与宣传。使大学生主动投入到课程学习活动中,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与自觉性,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2.1明确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我国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对优秀的专业人才培育工作进行定位,并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培育规划。在对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优秀人才培育的时候,应该展开营销模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新能源汽车检测教育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应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调查与研究,明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根据产业结构以及市场行情等,更加科学合理的培育优秀汽车专业人才,明确优秀人才的培育目标,健全与完善高职院校优秀人才培育模式,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使大学生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课程,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工作水平与实践素养,改善我国高职教育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情况,明确大学生参与到就业活动中的具体情况。为了保证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优秀人才的培育,要有针对性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一方面让大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包含电控以及汽车理论知识等,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养,使他们将来可以更好的适应生产、管理以及服务等岗位。
2.2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职院校的传统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重视教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学效果。由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很难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水平与专业能力。所以,在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优秀人才培育的时候,要有效整合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专业能力,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大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现代化企业在聘用专业人才之前,要强调这些人员的品质与能力。通常情况下,管理人员觉得工作人员的良好品质是他们努力工作的基础条件,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对汽车专业人才进行培育时,一方面应该使他们掌握多种技能,另一方面,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与良好品格。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与价值观念,教师要采用“综合能力+专业能力”的培育模式,使大学生拥有更多的人本观念与思想,满足现代企业对新员工的需求。
2.3建立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
在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育教学中,应构建完善且健全的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整合社会发展和专业课程的需求,提高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成效。高职院校在设置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的时候,要将就业当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保证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编写专门材料,保证工学整合教育教学体系的健全性以及合理性,为我国人才市场培育出高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教师在设置课程的时候,要采用模块式与单元式等手段,明确培育优秀人才的思路与方法。第一,高职院校要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内容,培育他们的专业素养与综合水平。第二,教师要强调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提高他们的职业水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第三,要提升大学生的技术水平,使他们熟练掌握未来工作的具体程序,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高职院校要健立优秀的人才培养方式,保证人才培育活动的高效性与针对性,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水平与整体素养,使他们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2.4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宣传
大部分人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并不全面充分,难以形成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对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宣传以及推广起到不良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协作,推广新能源汽车,宣传内容不只限制在节能与环保等方面,也体现在国家发展战略方面。高职院校应该拓宽招生力度,做好推广与宣传工作,使高职院校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充分展现出此专业的特色。成立专门的实训室,让学生与家长获得相应的认知与体验。此外,高职院校要组织推广教师到各个学校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讲座,通过科学合理的招生推广与宣传,使学生与家长更加信赖高职院校,进而招到更多的学生。
新能源技术研究范文4
关键词:深圳;新能源;公交;技术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1-0156-02
推广低碳技术、发展绿色经济是深圳的战略任务,深圳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深圳选准新能源汽车作为产业转型发展的“换档”切入点,先后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深圳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实施方案》,率先在国内公布充电站建设的技术标准,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上路。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深圳涌现了一批以比亚迪、五洲龙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体系,确立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2011年,第26届世界大运会在深圳成功举行,深圳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发展和成就。与此同时,深圳在大运会期间开展了“低碳大运,绿色出行”活动。此次活动是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共计投放各种新能源汽车达2011辆。此次新能源汽车示范为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了一次全方位展示的舞台,体现了深圳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积极扶持。
截止到2011年底,深圳的新能源公交车辆的规模已经达到了3 000多辆,这个规模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都位列前茅。正是因为有如此多的新能源公交车辆已经在城市交通中运行,那么这些车辆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就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会给乘客的出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较为清晰的反映深圳新能源公交车辆的技术状况以及使用的安全性等问题,课题组特别走访和调研了一些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公交公司,通过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调研,也基本了解清楚了深圳新能源公交车辆的技术状况和故障特点,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中也会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对未来新能源公交车辆更加安全、环保的运营产生较为积极的意义。
1 深圳在用的新能源公交车辆概况
深圳市在最近几年,陆续的向三大公交公司投入了近3000辆新能源汽车,其中主要包括五洲龙公司生产的11 m混合动力单层大巴、12 m混合动力双层大巴、7.5 m纯电动中巴以及比亚迪公司生产的k9纯电动大巴等。特别是在2011的大运会举办前,一次性集中投放了2 011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1 370辆混合动力大巴、253辆纯电动大巴、26辆纯电动中巴、300辆纯电动出租车以及62辆燃料电池车。这些新能源车辆主要投放在深圳的公共交通运输公司东部公交、西部公交、巴士集团和鹏程电动。根据深圳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估计2012年将会再向公交系统投放近4 000辆新能源车的规模。
2 深圳新能源公交车辆技术状况分析
2.1 混合动力公交车辆的技术状况分析
①动力电池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从用户反映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半数的故障都与动力电池质量有关,问题主要包括电池爆炸,电压不稳定,不能充电,动力不足,过流冒烟等等。动力电池质量问题将严重影响公交车辆的运行,对电池使用寿命的损害极大,增加公交企业的运营成本,极大的打击用户信心。同时,爆炸等问题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威胁到交通安全。
②混合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存在技术缺陷。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发现混合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数据错误,并经常引发抛锚故障,说明电池管理系统在技术上有问题,与整车控制模块的协调不能很好的协同工作。数据错误对电池管理系统的监测的准确性可能导致操作人员操作错误,内部可能导致不合理的充放电管理,使电池寿命缩短,甚至导致动力中断。运行中抛锚,对制动安全等带来了极大的危险。
③底盘配置质量缺陷。如制动效能不足,对车辆安全性危害极大;悬架厚度不足,不均匀,容易导致车辆转弯时车身不稳定,有翻车的危险;轮胎偏磨也于悬架及定位有关系,增加车辆运营成本。底盘质量缺陷多为设计缺陷,对整车的性能行驶稳定性带来不确定性,同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④空调系统不能满足配置要求。此次运行反馈发现多起空调制冷效果的问题,原因可能是空调线路问题,也有风道设计问题,降低了混合动力汽车的舒适性,影响司乘人员的乘坐和公交公司的运营。
⑤电气线路布置不符合配置要求,电气故障多。由于线束没有合理固定,带来严重电路安全隐患,如线路松动,短路等,容易引起火灾或电气故障,影响车辆运行。另外,动力电池离地间距太小,容易涉水,同时散热设计存在缺陷,容易引起过热,漏电的事故。
⑥车辆生产装配质量有严重的工艺问题。此次用户发现的大部分问题中,都是由于在生产过程用缺乏有效的生产质量管理,导致缺件、漏件、线路安装错误。这些错误的危害大小不同,比如动力电源接线松动,可能导致电流过大发热,引起冒烟燃烧甚至爆炸;底盘的紧固螺丝漏装可能带来车身不稳等缺陷;管线接错可能导致无法启动等等。
2.2 纯电动公共汽车存在的问题分析
①实际续航能力不符合配置要求,普遍达不到标称的续航里程。续航里程是纯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最为重要的指标,直接决定了纯电动汽车的使用范围和用途。续航能力不足,不能支撑长距离公交运输,存在半路抛锚的可能性,而且增加了换电时间和成本,影响公交企业的运营。
②电池动力不足,实际爬坡能力无法满足配置要求或实际城市道路公交运行要求。纯电动汽车动力不足,导致公交运营时间加长,增加社会成本,增加爬坡路段的安全风险,影响公交企业的正常运营。
3 深圳新能源公交车辆技术配置改进建议
通过对新能源公共汽车示范运营的情况和配置分析,最终的目标是要促进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更好的改进产品服务社会,同时也为技术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通过调研的基本信息以及结合行业相关专家的意见,对深圳新能源公交车辆的技术配置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①混合动力公交汽车生产企业需要解决的是混合动力系统动力电池配置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动力电池的选型及质量问题。动力电池的正确选型,有利于保证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性能的发挥。其次要加强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研究,确保电池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的管理动力电源。再者,要解决好混合动力混联的动力切换问题,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②混合动力汽车企业在整车技术上尤其是混合动力底盘技术上需要加强设计试验,对涉及到车身稳定与安全的总称系统开展优化设计,如制动、转向及悬架等。良好的设计是生产出安全可靠的产品的重要保障,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减少维护支出,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③混合动力公共汽车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生产流程,同时在交付使用前应当进行严格的试行和实车检验,及时发现问题,确保产品质量。
④纯电动汽车企业的重点仍然是动力电池系统的提升和改善,以获得更长的续航里程和动力输出,对纯电动汽车推广汽车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电池充电和供应系统应该进一步完善,确保新能源汽车能够顺利运行和公交企业的平稳运营,满足市场的需求。
⑤新能源汽车的配置标准有待进一步具体和细化,更加匹配市场的需求,而不是生产企业的需求。通过在走访企业调研发现,大部分车辆配置符合配置要求,但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不同的问题。通过此次评估,配置标准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
其一,车辆的整体性能要求方面可以更加全面。比如在混合动力配置要求中,明确了车辆的动力性和储能装置的配置,但对储能装置的可靠性能没有约定。再者,车辆的底盘配置都可以达到配置要求,但实际制动性能没有约定,导致出现制动性能不足的严重隐患。其他还有诸如客车常见的性能参数接近角、离去角、转弯半径等都应该有明确的约定,有利于更好的指导新能源公交汽车发挥合适的用途。
其二,对新能源汽车的部分配置要求进行细化,使配置要求更加明确。比如发动机相关的附件非常多,没有明确的要求,容易导致问题的出现。对于通用匹配的装置,应予以许可说明。
其三,对新能源汽车产品工艺提出配置要求。此次评估中发现,大量的问题都是由于工艺过程粗放导致的错漏,引起故障或隐患。
新能源技术研究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新媒体技术 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目前,信息技术带动整个社会发展已成为必然,所以在教学中,英语作为一门交互性很强的学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开拓学生新的学习思维能力,改善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是多元化新媒体教学的主要考虑方向。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运用微博、博客、视频、qq、微信等各种新媒体技术实现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学生学习更生动更有效率。
一、多元化新媒体信息技术特点
(一)教学资源爆炸化。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日新月异,持续呈爆炸状态,多而密。
(二)教学形式多元化。运用电脑作为教学设施能做到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多方面的结合。
(三)教学交互性强。教学中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学习,也可以人与机之间的交流学习,不受地域时间的影响。
(四)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新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探究其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五)学习开发性。通过新媒体可以实现远程教育。
二、英语学科特点
作为一门语言,强烈的交互性是它最大的一个特点,英语教学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听说、阅读、写作,运用新媒体教学,这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听说:网络环境中的多媒体软件能与各大英语教学网站链接,人机互动使得学生在听力与口语更显规范化。
(二)阅读:网络的建立,海量的英语信息被共享,学生可以选择自身爱好的题目进行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精读到略读再到快读,加强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写作:在网上的阅读和交流显得尤为容易,Email的广泛运用都能快速实现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目的
现目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有几个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基础较差,再者学习兴趣不是很高,然后是学习呈现被动化,再者学习效率不高,最后是学习后运用不出来。改变这些现状则是多元化新媒体教学的一大任务之一,运用英语教学中“冷门”的多种新媒体技术,通过一系列独特的新媒体产品和教学方法,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和学习兴趣。通过该课题的实验训练,使学生提高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交互技术的能力,处理好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建立时尚化、立体化、自主化、个性化的新型英语学习环境。
四、多元化新媒体实施计划
我校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普遍不高,除了有限的课堂训练之外,平时缺乏锻炼的机会和环境。而根据本课题的设计,运用“冷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特点之一是可以让学生做到“随时随地练听说”,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也可以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因此,课题的实施计划也围绕以下要素进行:
(一)借助学校的新媒体设备(主要是电脑)和师生自有的新媒体产品(主要是电脑和手机),运用丰富的中外文图书音像资料等,进行“时尚性学习”。因为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和书本上的知识好比大海和小溪相比,更新的速度也比书本更新的快很多,教学走在时代的前沿,足以彰显时尚性。
(二)结合使用广泛的微博、博客、qq、视频、微信等新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进行“自主性学习”。微博、博客、qq、视频、微信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很常用的工具,特别是高校的学生尤其经常运用,如果把这些结合英语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自主学习,还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性新媒体教学训练,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进行“互动性学习”。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关键要用得出来,交互性显得尤为重要,要互相交流探讨才能更快速的掌握,所以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是英语教学中的提高学习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
(四)在对学生进行新媒体教学时,注重教授对于海量信息的甄别与删选方法,使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资料,不是分水平,一刀切学习,而是要进行“个体性学习”。
针对以上四点可以举个实例来说明,教师要根据网上的英语信息,下载适合学生水平的英语课题,并编制在教案中,把在英语中的一些有趣的对话或者视频也一并整理归类,运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进行播映,在播映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图文进行补充和讲解,使得英语课题更生动有趣,提高学生们的学校积极性,然后可以建立一个班级QQ群体,然后教师可以在群里发放一些学习的资料,然后不定时的在群内进行交流,也可以在群内发放一些开发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发散思维考虑,然后老师通过自身的理解给学生们推荐合适的教学网站,定期或不定期的让学生进行学习上的交流,最后由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学习主动性也不高,可以在教学上制定一套激励措施,比如能达到多少的词汇量,或者能掌握多少语法,能背诵多少英语名句,教师都可以适当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多元化新媒体特色创新
(一)创新性。由于我校一些学生英语听说水平不高,加上性格内向等因素,一直处于“哑巴英语”的状况。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可以促进这一问题的改善。比如,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需要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对话练习,而通过视频和微信等手段,则可以实现“远距离面对面”进行听说对话练习的效果。毕竟,愿意去“英语角”面对面交流的学生,并不是大多数。
(二)普遍性。由于本课题所涉及的“冷门”新媒体技术,在我校师生的实际生活中运用广泛,所以,对于课题的普遍开展,将极为便利。
(三)延伸性。学生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听说训练,大多在课外进行,对于有限的课堂教学来说,具有极大的学习延伸性。
(四)互动性。一人埋头苦读,往往比不上众人探讨的效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新媒体技术交流,可极大扩展互补性。
(五)便捷性。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将极大限度地扩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而不是非要打开书本或者坐在电脑面前。
(六)共享性。学生可以创建博客,将文章、音频或视频放在博客上,供同学观看、下载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从而使博客成为一种灵活、个性化的知识共享和交流形式
六、多媒体教学预期达到的效果
(一)使教学内容问题化。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转化为各式各样的问题,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探究性学生提供教学基础。
(二)使教学过程探究化。当问题被提出时,学生开始进行探究,运用交流、翻阅资料等形式进行解决问题,使他们学习到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创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新思维。
(三)使教学活动网络化。在实际教学中,网络的良好运用将使教学质量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网络上的资源可以认为是无穷尽的,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也是显得很重要的。
(四)使教学结果优良化。通过新媒体的良好运用,达到了以上的结果,那么不仅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加强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学结果更加优良。
【参考文献】
新能源技术研究范文6
根据《节能与新能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内容,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规模将达到全球第一,市场保有量有望超过500万辆。庞大的市场基础必须有庞大的人才基础来支撑。为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市场需要储备大量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高端人才。目前各大高职院校都在筹备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甚至有的学校已经在开始招生,但是学生招来后怎么上课,课程怎么建设成为了各大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门前的一只拦路虎[1]。
据调研,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还没有进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招生,大部分都是刚开始筹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即使有部分院校已经建设完成开始招生,但是上课过程中也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很多学校开设的课程还是沿用以往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课程,最多在原有的基础开设一些新能源汽车概论一类的介绍性课程[2]。
(2)开设的课程覆盖面较窄,只是针对某些岗位,不能涵盖整个产业链,从而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不能形成较为全面的支撑。
(3)开设的课程知识深度不够,学生学习后不能为企业所用,对企业人才的储备不能形成很好的助力。
所有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各高职院校对课程体系做出全面的评估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系统有效的教育,培养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以应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 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进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然而要建设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无疑对课程建设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的一些问题如下所述:
(1)课程建设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个院校各自为政,开设的课程没有统一性,出现同一门课程有多个名称的问题。
(2)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因此所含技术的保密性较高,从而导致编写教材难度的加大,市面上此类教材较为稀少,因此各院校在进行课程建设的时候因为教材的缺少就会有一些课程开设不了。
(3)目前新能源汽车企业相对较少,很多院校不能很好的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展开合作,因此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岗位需求不是很熟悉,从而开设的课程会出现覆盖面窄,深度不够等情况[3]。
3 课程建设的思路
3.1 高屋建瓴,制定统一标准
一个新的专业的形成需要教育部门以及各个学校甚至企业的合力,而作为教育管理部门首先应该发挥自己统筹规划的能力来加强顶层设计。在课程建设方面,教育管理部门应该组织专家进行调研论证,在课程建设上给予宏观的指导意见,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课程名称标准,在相关教材的出版上也应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从而规范教材的出版。
3.2 开发示范性教材,以点带面形成课程建设的合围
新的技术的普及需要一个成长和逐步释放的过程,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对很多高职院校来说尚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利用手中资源,组织行业专家和教育专家进行调研和研讨,合力制定出较为系统的课程目录,并编写出版一套示范性教材,为各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开设打下基础。而各高职院校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摸索,根据自身学校特色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
3.3 依托企业,助力课程建设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课程的建设不能脱离行业形成空中楼阁,所以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依托企业,依托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可以自主或依托政府部门寻求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合作。合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派专业教师下企业学习,逐步熟悉企业的各个岗位职能,掌握岗位技能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请企业一线人员来校做报告或参与相关研讨。通过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助力课程建设,使课程建设逐步成熟,并最终形成体系,形成特色。
3.4 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的培训,推动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
知?R和技术是支撑教师传教的基石,而教师又是课程建设的有力推动者和有效执行者。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没有跟上步伐,开始与新技术脱节,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才能实质性的推动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4]在培训上一方面上级教育管理部门以及行业指导委员会可以请行业专家多举办一些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培训;另一方面各高职院校也应自行组织本校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在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的同时,相信课程建设也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