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和谐社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共筑和谐社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共筑和谐社会范文1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含义和本质

1、和谐社会的含义

“和”,指的是和睦;“谐”,有对称协调之意。“和谐”与“小康”一样,也是我国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一个词。所谓“和谐社会”,指社会系统中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相适应的社会。

二是以公平正义为基石的社会。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在理念和制度上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地方。

三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四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既要有经济繁荣,而且需要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同步发展。

五是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秩序良好。

六是充满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表现为政治活力、经济活力、文化活力、人的发展的活力等。

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要求人类的经济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能源,生态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状态。

2、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均衡

在具体和谐的背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实际上是利益的均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现存社会不仅是一个伦理共同体,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转型期中形成的制度应该是各个群体利益博弈的均衡结果。

利益均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各个群体有着共同的预期和一致的认同,以此形成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力量;二是国家权利不仅受到各个利益群体的有效制约,而且政府也从和谐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了更大的执政合法性。这样,利益均衡制度在客观上就成为社会和谐与体制维持的重要条件。

二、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的根本原因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现存的利益失衡已越来越多的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利益失衡的背后,是公平的缺失,而它正是我国社会存在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公平缺失的现象主要有:

1、机会不平等

机会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和余地,机会平等是公平正义的核心。由于机会的有限性,不可能充分满足社会成员对于机会的各种需要,尤其是在转型期的中国,不平等现象未能避免:

(1)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农村中男女之间,受教育的机会差别很明显。

(2)就业机会不平等。一个不平等的社会,由于未能使其公民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往往损害了社会自身。

(3)享受医疗机会的不平等。一方面,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设施配备方面差距日益明显,另一方面,城市中所提供的卫生服务也不公平,许多人生病后看不起病。

(4)享受社会保障的不平等。目前,我国的福利保障制度很不健全,以国家包揽为特征的单一型社会保障制度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收入分配不公正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但是,目前这种原则并未彻底坚持。

(1)初次分配没有体现效率原则。它表现为体制内的“平均主义”和体制外的“收入差距过大”同时并存。

(2)二次分配没有充分体现公平原则。国家税收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控手段,不仅对收入分配差距调控能力弱化,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存在逆向调节问题。

3、司法不公

司法是匡扶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惟有司法公正,社会才能安宁稳定。我们倡导的依法治国,它以公平正义作为价值尺度,将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贯穿到立法的全过程。但是,当前司法不公正是民众反映最强烈的社会问题之一:执法部门徇私枉法、执法违法的现象屡见不鲜;公安、城管、房屋拆迁等执法部门简单粗暴;因公权侵害群众利益导致超级上访、群体上访的案件呈上升趋势。这些不公之举,势必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重建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支柱和基础。实现社会公正,才能维护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以更好地实现全社会的团结与合作。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从建立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解决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权利和利益失衡问题

一要加大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投入;改革城市教育资源过分向重点中小学集中的配置方式;改革高考录取向大城市倾斜的不公正制度。

二要打破过分讲关系、讲学历、讲年龄、讲户口、讲性别的歧视性就业政策,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凭借一技之长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三要重视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投入,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动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确保城镇居民享受医疗的机会平等。

四要制定合理公平的用工政策、规范劳资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权益。确保社会成员尤其是各类边缘群体、弱势群体都能够得到平等的社会保障的机会。

2、完善社会分配的宏观调控机制,缩小社会贫困差距

一是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二是合理调节少数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过高,是目前收入分配不合理的一个突出表现,要加强规范收入分配的制度化建设。收入分配不公现象出现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一部分社会成员获得了大量非法收入,坚决取缔违背现行法律法规所取得的不合法收入。

三是全面实施反贫困战略,努力消除贫困,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公平分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强化法治,以法律规范为基石来保障社会公平

建立法制社会,以公平正义作为价值尺度,通过立法和法律实施等活动,平衡社会利益。在这个过程中,要让民众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支持并监督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为此,法院的司法活动要做到审限严格、程序合法、审判公开、裁判公正、依法执行。

四、结束语

共筑和谐社会范文2

关键词:绿色建筑;资源利用;健康舒适;和谐 措施

1.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其发展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将生态与建筑合成“生态建筑”,即“绿色建筑”。后在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的大会上,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节能、环境、生态和绿色建筑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方法,并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

2004年8月,我国建设部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为人们提供健康、舒服、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简章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是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胜利和心理需要,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与一般建筑相比应由以下六大特点:

2.1首先是选址规划要合理

绿色建筑在基地选址及规划时尽量翻旧建筑,节省资源并减少新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详细评估基地的自然资源,了解现有的日照关系、土壤物质、植物、中亚的自然区域等。建筑物在基地内的位置应尽量减少道路及服务区域的面积,避免破坏基地内的湿地、沼泽地;利用基地内现有植物降低西晒,减低冬天的冷风来节省建筑物能源的使用等。

2.2资源利用要高效循环

一般建筑是一种商品,建筑的形式往往不顾环境资源的限制,片面追求批量生产化,低成本建设,自我创造形象;而绿色建筑则是一种资源,建筑及城市发展都僵硬最小的生态和资源代价,在官方的领域获得最大的利益。例如:绿色建筑强调材料的本地开采、开工,减少运输、废弃、拆穿的数量、材料要循环使用等等。

2.3节能措施要综合有效

一般建筑能耗非常大,建筑业是所有产业中的耗能大户和污染大户;绿色建筑极大减少了能耗,甚至可以自身产生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2.4建筑环境要健康舒适

一般建筑仅在建造过程或者是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负责,而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从被动的减少对自然破坏,到主动创造环境的丰富性,减少资源需求,达到建筑环境的健康舒适。

2.5废物排放要减量无害

日本有关学者研究得出: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占比例为34%,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而生态环境保护是绿色建筑的追求。要对现有建材和技术进行评估,提出技术改良、更新措施,使之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

2.6建筑功能要灵活适宜

一般建筑追求“新、奇、特”“大、洋、贵”,追求标志效应;而绿色建筑形成与功能将从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获得灵感,“美存在于以最小的资源获得最大的限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回归到2000多年前罗马杰出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坚固、适用、愉悦”六字真经上。体现人性化,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关系。

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体系

首先解决何谓绿色建筑体系。

今天在我国全面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形式下,我们开展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其内涵发生了质的飞跃。所谓绿色建筑体系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集中解决环境与大战两大主题的有限体系,建立绿色建筑体系的目标,就是树立生态文明观,以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重建建筑学理论的基盘;以人与自然的共生、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共生,重构人类住区体系,并以生态伦理重塑建筑师的职业道德,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从这层意义上说,绿色建筑体系就是立足于专业本身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体质。

其次明确目前我国的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我国的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意识全社会内有充分认识到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基础知识的意识。而是对节能与绿色建筑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植。但是缺乏可操作的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节能节地、节水和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地是建筑节能、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大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五是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交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建立健全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培训宣传工作等等。

第三要完善我国的绿色建筑体系。

共筑和谐社会范文3

调查结果

蓝皮书的调查结果令人震惊:中国的卡车司机一年中有80%以上的时间行驶在路上,跑长途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车上睡觉,单次驾驶超过9个小时,50%以上的人患有颈椎病和胃病,他们当中只有58.9%的人购买了保险。由于驾驶时间长,司机为了提神经常要抽大量的烟,对身心健康危害较大。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卡车保有量约为1000万辆,是世界上卡车保有量和生产量最大的国家。每辆卡车配备的不止一名司机,可见卡车司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果卡车司机长期处于非良性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对社会无疑是个不和谐因素,甚至会造成不可预知的社会危害。

“道路堵塞,卡车与XX相撞,某某卡车司机肇事逃逸……”从各种媒体上人们经常能看到此类报道,似乎卡车及卡车司机成了道路和人们生活的不速之客。然而,有谁会想到,傍晚来临当你和亲人享受家庭温馨的时候,他们却一路劳顿,无法与亲人相聚?又有谁会想到,正是因为缺少关爱,卡车司机们成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

新华信认为,卡车司机生存现状最大的需求是“关怀”,而改善与提高中国卡车用户生存状况,需要用户、汽车厂商、社会机构共同努力,这是个社会性问题。

陕汽认为,对卡车司机的关怀应体现在各个方面,不仅仅提供最好的产品品质、服务、品牌,更重要的是关心司机实实在在的生活。

服务升级

尽管汽车三包政策千呼万唤仍只闻楼梯响,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提高,厂家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在不断加强,特别是商用车企业早已成为服务的先行实践者。由原来中国重汽解体重组的陕汽,在2000年就提出了“双优”工程的理念:生产最优质的产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并在中国重卡行业首家推出“贴心服务”品牌。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陕汽的“贴心服务”品牌不断升级,不限里程服务、一站式全程服务、放心工程、“大S服务”工程等,将陕汽服务品牌推向行业的制高点。

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而非消费品,其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具有同等重要性。特别是中国的商用车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东风是在一汽的援助下组建起来的,三个重汽原来同属一家。在产品升级周期较长的客观条件下,陕汽异军突起,善于学习和吸纳跨国重卡巨头的新东西,并创新形成自己新的营销理念:“卡车企业不仅卖车,还要帮助客户明确什么时候购买什么样的设备,才能创造最大的价值,同时为客户建立最好、最完善的运营解决方案,尽可能地帮客户多赚钱。”

陕汽在坚持“品质最优、服务最优”双优理念的同时,还一直坚持发展“德”文化,使之在2006年以行业最高增幅成为行业明星,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行业增幅第一。

人文关怀

此次陕汽蓝皮书的同时推出“客户关怀工程”,成为第一个把“人文关怀”真正融入到品牌文化的重卡企业。

首先,品质是关怀的根本。为了给用户“最适合的产品和最好的产品”, 2007年陕汽在产品的安全、可靠、舒适、节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这不仅包括采用了更先进的德国曼发动机技术、陕汽汉德MAN技术单级驱动桥、德国博世公司第四代减速启动马达、潍柴动力专供陕汽的节油发动机、康明斯全电控发动机、法士特多挡位变速器,陕汽还本着“高出勤率+省油+服务便利=赚钱重卡”的客户价值导向,推出了新品价值工程。

其次,服务是关怀的体现。2007年陕汽重卡全年隆重推出“大S服务”工程,即以陕汽为核心,将陕汽500家、潍柴1600家、法士特1000家服务站全面并网,形成3100家服务站,随时随地满足用户需求。

陕汽总经理方红卫说,“客户关怀工程”是陕汽的长期政策,旨在深度沟通目标客户群,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以用户至上的经营思想,从品质、服务、品牌和人文四个方面给予客户实实在在的关怀。

有关专家认为,当今社会,关怀民生、共建和谐成为主旋律。只有像卡车司机这样的弱势群体一个个被社会所关注,他们的生活、工作状态得到根本改善,和谐社会才能一步步向前发展。而要作到这一点,社会需要更多的像陕汽这样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的大力参与,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

共筑和谐社会范文4

论文摘要:少儿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就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走服务创新之路,不断满足少年儿童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构建读者与图书馆的和谐关系,促进少儿图书馆的和谐发展。本文从少儿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队伍四方面,对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创新进行了探讨。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3-0073-02

1 服务理念的创新

1.1 树立读者第一的办馆理念

少儿图书馆要实现其自身价值,必须从传统的以文献为中心向以小读者为中心转移,也就是说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小读者的需求而展开。对于少儿图书馆来说,要促进图书馆与读者间的和谐,就要遵循“读者第一”、“方便读者”的办馆原则,对读者的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及时了解读者的期望及所需的内容、方式,从而有效地提供服务,创造服务优势,更好地促进少儿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1.2 建立与读者平等和谐关系

少儿图书馆要构建和谐的服务文化,就要树立平等观念。所谓平等,一是指少年儿童平等使用图书馆,平等获取信息知识的权利。无论居住地点的远与近、年龄的大与小、家庭情况的好与差、户籍的常住与暂住、家长职业的“贵与贱”,都应享有平等使用图书馆的权利。二是指与少儿读者(包括儿童读者家长)的平等和谐关系。馆员要摆正位置,变管理为友善服务,变简单生硬为耐心温和,变批评斥责为疏通诱导,变被动的借借还还为主动的特色服务。要顺应儿童的心态,坚持爱护和尊重少儿读者,吸引他们轻松愉快、没有压力、自觉自愿地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2 服务对象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少儿图书馆服务对象不能满足于到馆阅读的读者,而应放眼整个社会,深层次挖掘潜在读者,延伸服务范围,为少年儿童提供全方位的直接或间接服务。

2.1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到馆的少年儿童

农村少年儿童、家庭住址距离图书馆较远的少年儿童,少儿图书馆可以建立农村少儿图书馆分馆,在规模较大的社区、街道或读者较为集中的学校建立图书流通站,定期送书上门;对行动不便的残疾读者,通过妇联、残联、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同他们取得联系,组织人员为他们送书到户,有针对性的提供特殊服务;对于失足少年可定期送书到少管所,开展读书活动,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真情和关爱。

2.2 少年儿童的教育者和监护人

最关心少年儿童成长和身心健康的家长,他们是孩子们最直接的教育者,少儿图书馆不应忽视对这一庞大群体的信息服务;幼儿园、中小学等教育机构的老师,对儿童教育的理论和知识也有很大的需求,是少儿图书馆亟待开发的读者群。

2.3 互联网用户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图书馆带来的全新服务对象,网民数量的几何级增长,以及青少年在网民中所占比重的逐年攀升,无不提示着我们,少儿图书馆将面对更大范围的不可轻视的用户群体。少儿图书馆应使网络平台成为馆藏资源的有力补充,把服务范围辐射到越来越多求知的网络用户。

2.4 与少年儿童密切相关的其他人群

0~3岁胎幼儿、新婚夫妻、少儿传媒工作者、开发儿童用品的商业机构等,这些潜在的被忽视的群体,也是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少儿图书馆应主动出击,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检索优势,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3 服务内容创新

3.1 优化馆藏结构

要根据少儿读者不同年龄段的借阅规律特点,以及兼顾其它读者层面,如教师、家长和少儿工作者的阅读需求,来制定馆藏文献在普及型、资料型、研究型各学科比例的采访原则,以读者需求和特色化馆藏建设为导向,将不同学科、不同载体文献针对不同读者层面加以合理组织,科学配置,以用定藏。

3.2 强化信息导航

咨询服务是现代少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它能反映少儿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与水平,读者的提问常因馆员的服务态度和咨询技巧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应将一些热爱少儿图书馆读者工作又学有专长的人员充实一线,加强读者咨询、课题查询等深层次服务工作。少儿图书馆拥有丰富系统的馆藏文献资源,馆员要充分发掘潜力,广泛地进行社会读者需求调研,把握好国家和地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建立良好的少儿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帮助读者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所需的资料,提高服务工作的层次。

3.3 深化导读服务,重视读者的培养和教育

少年儿童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我们把各种优秀的作品推荐给不同阅读能力的儿童,就会产生较好的阅读效果。事实证明:擅于大量阅读书刊杂志的儿童,写作能力普遍较高,作文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反之则需“冥思苦想,下笔若千钧”。但是,儿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发展阶段并不是仅仅由年龄来决定并截然分开,它与其他方面的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了解儿童阅读心理必须了解儿童的阅读倾向并且加以培养。少儿图书馆的读者对象是少年儿童,他们求知心切,好奇心强,但看问题有时存在偏激和片面的情况,鉴赏能力、识别能力都有待提高。为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首先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指导阅读;其次要根据少儿思想文化状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再次,还要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与少儿图书馆阅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最后,要注意对具体的读书方法和技巧的辅导,教会少儿读者如何积累资料,如何利用工具书,引导他们在茫茫的书海中选好书、读好书,帮助他们纠正不科学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3.4 大力开展富有创意性的读书活动

下大气力经常开展形式新颖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各类读书活动,并把当前社会的热点、少儿兴趣和读书活动巧妙结合起来,使活动主题鲜明、形象生动。比如:通过举办读书节,积极引导少儿读者阅读他们喜爱的感兴趣的书籍。在持之以恒,大量的阅读中,吸取各种丰富的知识养料。通过学英雄、学先进的事迹报告会,组织画展,参观展览,名人讲座,广播影视宣传等活动,让少儿读者理解榜样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实质。此外,还可帮助成立学生读书社或红领巾记者站,积极为学生提供激发潜能、促进交流、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读书社要依托少儿图书馆开展活动,社员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演讲辩论、书评写作等活动,并在自己的读书报里开辟“习作拔萃”、“真我风采”、“名作导读”等栏目,为少儿读者提供习作园地。小记者站要在各中小学积极吸收小记者,以点带面,扩大影响。在重大节假日安排小记者外出采访,并创办自己的刊物,由小记者自己当编辑,以孩子们的眼光视角写文章出作品。

4 服务队伍创新

深化读者服务工作,人才是关键。少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变化、角色变化和手段变化,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且要有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少儿图书馆是知识密集型单位,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人才是智力资源的载体。因此,拥有一支高水平、高能力的人才队伍,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关系到少儿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大计。当前少儿图书馆现状则是计算机、自动化、网络化人才严重不足,工作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单一,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少儿图书馆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干上了这一行,就要爱字当头,钻字领先。诚心、爱心、童心、耐心、细心是少儿图书馆员必须具备的工作态度和素质,一个和蔼可亲、关怀备至的馆员会让孩子们产生信任感和敬佩感,从而加深对图书馆的热爱。

少儿图书馆只有不断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拓展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才能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深层次的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晓英.少儿图书馆创新服务与发展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3).

共筑和谐社会范文5

[关键词]反式抵押贷款;老龄化社会;保障性住房;和谐社会

抵押贷款也叫“以房养老”,是一种以房屋所有权作抵押的贷款,是指拥有完全房屋产权的老人,在满足一定年龄的条件下将自己房子的产权抵押给商业银行或者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通过对老人群体平均寿命的精算,综合对抵押房屋的现值、房价市场变动情况、贷款期间的房屋折旧等因素对房屋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按“房屋剩余价值=预计房屋终值-预期住房折损-预支利息”的计算模式,将房屋剩余价值以年金或者一次性支付的形式分摊到以后老人预期寿命的年限中去,直到老人离世。在这种贷款模式中,老人可以提前使用自己的房产销售款,以提高自己晚年生活水平与质量,满足对现金的各方面需求,同时不用搬离自己的住所而只需对房屋进行正常维护。相应金融机构只有在贷款人离世后,才获得抵押房屋的产权,之后再通过对房屋的拍卖、销售或出租等方式来实现现金的回流,并用以偿还所发放贷款的本息。由于此项贷款的适用人群是老年人,目的是增加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之为“以房养老"。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反式抵押贷款还具有其它社会意义,值得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反式住房抵押贷款的操作意义

反式抵押贷款源自荷兰,该贷款一经面世就构建出一种能够有效缓解低收入老人的养老难题,成为提高其晚年生活质量的创新模式,引起了许多欧美学者的关注。随着全球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养老问题变得日益尖锐,许多国家都在开始总结经验,并在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将反式抵押贷款理念引入到自己国家,推出适合各自国情特点的反式抵押贷款产品,这对于缓解各国的养老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该贷款模式在我国更加具有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含义。[1]

(一)我国老年人口众多,反式抵押贷款可使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和很多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西方国家不同,别国是“富了再老”,我国是“未富先老”。 按照国际标准定义——“当一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该国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 或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就进入老龄社会”。我国从2000年初就步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统计公报①显示:截止200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已经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数的125%。2011年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报告显示我国已经于“十二五"时期进入了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会达到216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67%,危机中也蕴含着机遇。反式抵押贷款是通过为老人提供养老金的方式发放贷款,这可有效增加老年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减少其生活的后顾之忧,实现老人即期消费的增加,由于老人占社会人口比重在不断增加,这就会使全社会的即期消费水平同时得到提高,推动我国消费品市场,特别是银发市场的快速发展,实现以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时由于可以通过住房来实现自身的养老,这也会使老人减少用于养老的谨慎性存款,同时减少年轻人用于后期养老目的的存款,这将有效改变我国储蓄存款居高不下的状况,将固定存款转变为自主性投资和即期消费,实现以内部投资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保证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的均衡和谐发展。

(二)反式抵押贷款可缓解我国养老中的高龄和空巢压力

我国社会现状还具有高龄和空巢的特征。由于我国长期来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目前这些孩子都已长大成人,成为我国生产力的主力军,这意味着两个独子组成的家庭除了要养育自己的孩子,还肩负起照顾四个老人,甚至六个、八个老人的重任。随着生活质量和人均寿命的提高,年轻一代赡养老人的时间会被大大延长,四世、五世同堂的现象不再罕见,这也就意味着将来会出现“八、四、二、一"甚至更大的家庭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一代要赡养这么多老人,肯定力不从心,其结果必然导致家庭空巢现象。[2]截止2006年,我国城市地区的空巢率达到497%,农村地区的空巢率达到383%,预计到2015年城乡空巢家庭会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甚至会突破70%。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已不再是某个群体性问题,而是一个全社会的大问题,如何缓解这些压力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未雨绸缪的首要问题。[3]反式抵押贷款以“以房养老”的创新方式实现了老人的自我养老,丰富了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是时代的进步。如果该项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则可以增加全国符合条件的亿万老人的可支配收入,有效保障处于弱势的老人群体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三)我国社保体制不健全,反式抵押贷款可使老人增收

面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许多人希望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养老模式来应对老龄化浪潮。但是单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形式养老在我国是很困难的。我国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发展速度慢,覆盖面窄,参保人数少,社保基金基数小,城镇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参保率低。虽然2009年我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采用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融合的方式吸引更多农民投保,但并不是全部人都愿意参加并且乐意接受,这种理念的改变需要较长时间,然而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却是迫在眉睫。同时我国养老金存在不及时发放以及金额较低的现实状况。从2005年起,我国连续6年都在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但总的来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收入仍然偏低,许多老年人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尤其在农村相当比例的老年人收入低于当地救助标准(2006年达到24%),以四川省为例: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只有55元,在通胀加剧、物价高企的今天,越发迫切需要有其他手段来增加老人的收入,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养老。

(四)保障性住房房源急需解决,反式抵押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我国人多地少,近些年还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中,在接下来的30年,每年都有近1000万人口从农民转为市民。这样的发展趋势会使我国房地产价格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但是,这不符合政府“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发展目标。从 2010年初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到之后的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力度规范房地产市场,通过控制货币的流动性,运用财政、金融等手段来调节市场的需求,在加强地方政府问责制等三管齐下的方法来抑制房价的同时,还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通过增加住房的供给来实现楼价的调控,让更多的中低收入人群都能拥有自己的住房。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在今后五年里我国将完成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这些保障性住房主要是政府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其特点就是价格优惠,主要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这些保障性住房的大量建成将有效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质量,有效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2010年我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2011年我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在完成“十二五"期间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3600万套目标后,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根据届时的城镇化发展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保障性和政策性住房的供应,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适当提高保障标准。③因此对于我国住房需求旺盛,住房供给不足的现状,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只是个序幕,人口基数大,人均收入低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将会是一个持续的国策。

但是建设这些政策性住房时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金,这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大难题。这些巨大房源的解决,需要巨额资金和大量土地。资金目前已经是捉襟见肘,2011年保障房建设的融资需求超过1万亿元,目前缺口仍在一半以上,保障性住房的开工建设是一个硬任务,这个难题将会一直存在下去。 而土地的大量征用也绝非长久之策,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不能触碰的高压线,所以我国需要更多的途径来加快解决房源问题。[4]而住房反式抵押贷款的开展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该问题,当贷款到期后,贷款机构需要通过处置抵押住房来实现贷款的最终回收,国家、政府完全可以参与到这些住房从贷款初期的利税补贴到最后的处置过程中去,通过回收抵押住房来增加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反式抵押贷款全国性的开展,将会为保障性住房提供覆盖全国范围的源源不断的房源供给,在充足的房源供给下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反式住房抵押贷款操作的可行性

(一)住房私有化奠定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基础

1994年,我国拉开了住房改革的序幕,取消了单位分房,确立了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城镇住房制度,这让我国居民住房私有化率不断提高。根据REICO工作室《2010—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2009年我国城镇住房自有化率为877%;35个大中城市住房自有化率平均为858%。如此高的住房私有化率为我国开展反式住房抵押贷款奠定了坚实而充足的房源基础,在住房反式抵押贷款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老人要具有完全产权的房屋,在我国老人拥有自己的住房已经比较普遍,而且在老龄、高龄、空巢的压力下,老人迫切需要新途径增加自己的收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经过我国老龄办的调查发现,60%以上的城市老年人愿意独立居住,愿意选择空巢化的生活方式,这意味着用自己的住房财产养老是老人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接近17亿的老人群体来说对该产品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

(二)不断完善的金融市场为反式抵押贷款提供资金与市场支持

由于反式抵押贷款实施中现金流在最初是不断流出贷款机构,而且贷款期限较长,因此该业务对开办机构的资金门槛比较高,总结国外该业务的运行模式,开办反式抵押贷款的贷款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或保险公司,而我国无论商业银行还是保险公司都具有雄厚的闲置资金,截止2010年底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差额突破200000亿元,截止2010年底,保险公司保费收支差额突破10000亿元,这些闲置资金为我国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开展反式抵押贷款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反式抵押贷款不仅是一种金融创新产品,更是一种创新的老龄产业产品,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社会现状带给我国的不只是压力,更多的还有机遇。我国老年人群庞大,这部分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出生的人大多接受的是新式教育,他们对自我养老的需求是迫切的,一方面实现自己闲置资金的保值增值,同时实现自己对潜在客户群体的开发,对老龄产业市场的抢占。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越来越完善,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呈现出多层次、多种类特征,产品的跨专业、跨领域合作逐渐增多,产品的抗风险性逐渐增强,这些都为反式抵押贷款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市场保证,为其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运行氛围。

(三)我国房地产二手市场的发展为反式抵押贷款变现创造条件

在反式抵押贷款发放中,其贷款额度是参照专业房地产评估机构对住房抵押物的评估价值来制定的,在贷款到期后贷款机构要通过对抵押房屋的销售或者拍卖、出租等方式来获得现金流并实现贷款的回收,而这个过程是离不开住房二手市场配合的。这几年我国住房二手市场在许多大中城市已经启动,而且发展十分迅速,二手房的交易量直线攀升,就2009年我国二手房交易量就已经超过3亿平方米,而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在该年的二手房交易量首次超过一手房交易量。另外,我国二手房中介机构的数量迅猛增加已超过5万,相应从业人员的数量也超过了100万,截止2010年10月就二手房交易佣金都已经超过了300亿,并很有可能在3年内突破500亿元。

三、反式住房抵押贷款操作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一)加强观念上的宣传教育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老人将自己的房产抵押出去而不是留给子女,[5]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与几千年来中国人形成的传统观念必将产生摩擦,通常将房产传给子孙的做法可能还不会在大面积上被轻易颠覆。“以房养老"这个西方舶来品,可能还会在一段时间里被中国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所打败。[6]所以,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加强各种宣传教育,帮助人们逐渐从单一的“养儿防老”模式向更现实、更进步的养老方式转变。

(二)做好市场预测、防控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开展反式住房抵押贷款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市场的力量,因而必须要考虑到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其核心问题就是房屋价格。[5]按照我国的经济发展轨迹,城市化进程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我国的房屋价格,总体将会呈现上涨态势。但是,我国目前一些一、二线城市的房屋价格已经有过度上涨的问题,或者说已经把未来一些年份的价格涨到位了,加之政府近一两年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保障性住房的逐步开工,不排除一些城市会出现房价回落的问题,所以,首先要选择好开展此项业务的时机,同时在开展此项业务之前应该对市场价格变化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使开展此项贷款的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问题都要充分考虑周全,以避免影响到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对于可能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一些问题,作为市场不确定的变数带来的损失,可以考虑作为政策性亏损由政府弥补。

(三)产权问题

根据《房地产管理法》,我国购房者对住宅的使用权是70年,也就是说我们无法“买断"任何一间房屋。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住房反式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必将有所顾虑,但是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有对于附着在上面的房产自动续期一说。当然,如果房屋产权大限到期自动续期是否会产生新的费用,多少费用,这些都是未知数。所以,如何保障反式抵押贷款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均应有一个政策法律的铺垫以及合理的解决预案。另外,一旦借贷老人离世,其子女提出继承房屋产权时,应该按市场价格结清贷款本息后,优先拥有该房屋的继承权。[5]在这些方面,国外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我们可以在充分比较后,结合中国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法律法规。

(四)从法律上规定好各参与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与权限

“以房养老"反式住房抵押贷款的开展,需要透明、公正的法治环境,它牵涉到房地产业、金融业、社会保障、保险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是一个综合庞大的系统工程,对这些领域的运作质量要求相当高。如何保证这些行业、部门公平公正地经营、管理和执法,在当前法治尚不健全的市场条件下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以房地产评估来说,目前中国房地产评估机构还极不规范,整体素质偏低,市场还存在恶性竞争,这对于处于弱势的老年人群来说,更是难以应对和得到及时、公正、合理的处理。

(五)政府应从政策上予以铺垫与倾斜

开展“以房养老",在中国还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在当前国内还不允许金融混业经营的情况下,相关法律对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还有一些禁忌,因此,必须由政府出面在法律和政策上做好必要的铺垫。例如,可否允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目前法律市场条件下开办此项业务作出某些尝试?开办此项业务时如果出现市场房屋价格风险达到多少幅度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当然,还应包括房屋产权70年大限过后的自动续期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关费用问题等内容,也都是国家政策需要提前考虑的。

(六)政府应完善社会各项保障机制,解除人们养老的各种后顾之忧

目前,我国大部分即将进入老年的一代人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对于今后自身的养老都有很多顾虑,如医疗、护理、出行等,希望不会因为老年的到来而使生活水准明显下降,而已有的这套住房将是他们最大的一笔财产,为了让老人及其子女放心、踏实、愉快的接受“以房养老”的补充模式,政府还应该加快完善全社会的各项保障机制,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从根本上解除老人及其家人的后顾之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反式抵押贷款这种养老模式的创新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应,应该尽快展开。它可以有效缓解社会老龄化带来的种种矛盾,促进创建公平和谐社会,引领我国社会、经济更加健康地发展。

注 释:

①《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0年7月。

②《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阎青春在新闻会的讲话。

③《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调控》记者会 齐骥讲话 2011年3月9日。

主要参考文献:

[1]柴效武,王 铮.以房养老:美国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开办的政府支持[J].价值工程,2009(10).

[2]孟晓苏.论建立反向抵押贷款的寿险服务[J].保险研究实务,2002(12).

[3]刘 宏,高 松,王 俊.养老模式对健康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4).

[4]宋绪男,李 乐.浅析“以房养老”在我国的发展及运行中的政府作用[J].价值工程,2009(10).

共筑和谐社会范文6

2、扫除毒害,利国利民。

3、手拉手远离新型,齐参与共筑防毒长城。

4、全民动员,禁毒防毒,创一流文明城市。

5、开展创建无毒害社区活动 确保一方净土

6、曾记否,受磨难;未敢忘,危害猛于虎。

7、是万恶之源,禁毒需万众一心

8、珍爱生命拒绝

9、实施综合治理禁毒战略,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安宁。

10、积极行动起来,同违法犯罪作坚决的斗争。

11、吸毒一口,掉入虎口。

12、手拉手远离新型齐参与共筑防毒长城

13、拒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4、消除祸害,造福子孙后代。

15、除毒务早,除毒务尽!

16、全民动员根绝毒害。

17、罂粟再美,美不过生命之花;诱惑再大,大不过幸福之家

18、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

19、坚决打好为期三年的禁毒人民战争。

20、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21、生活不一定是天堂,一定是地狱!

22、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23、拥抱健康,亲近幸福,远离

24、珍爱生命,拒绝。

25、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26、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

27、远离 真爱生活;和谐家园 有你有我

28、开展禁毒宣传,增强全民禁毒意识。

29、全民动员 禁毒防毒 创一流文明城市

30、禁贩、禁钟、禁吸、禁制并举

31、开展创建无毒校园活动,确保一方净土.

32、远离 亲近美好人生

33、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

34、积极行动起来参与禁毒斗争。

35、拒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6、开展创建无毒娱乐场所活动,确保一方净土。

37、动员起来,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

38、依法禁毒我你他,无毒无忧千万家。

39、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40、防毒反毒,人人有责。

41、抵制参与禁毒。

42、依法禁毒,创造和谐社会;远离,享受阳光生活。

43、加大禁毒力度,深化禁毒斗争!

44、禁绝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45、莫沾,莫交毒友。

46、吸毒是犯罪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