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县域经济;金融财政;产业政策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种模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基础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产业结构及体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及相对独立性。总的来讲,县域经济是各种经济部门及经济成分最大的包容体,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都是构成县域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说,县域经济扮演着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双重角色。

对于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各方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切实加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指导;②因地制宜,面向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农业产业化项目;③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④搞好基地建设;⑤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内部利益机制;⑥培育市场,开拓市场;⑦建设高效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⑨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

二、加快发展工业化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县域工业化还存在以下的不足:①竞争力不强,主要是产品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缺乏高素质人才等;②资本匮乏,融资困难;③体制约束,妨碍资源优化配置。

发展县域工业化的策略归集起来有这么几点: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绝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县域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因为从现阶段来看,民营经济具有投资主体明确、产权关系明晰、发展动力强劲的特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是县域工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②加大经济运行环境治理力度,改善市场的运行环境。③培育专业化特色产业,形成企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④推进技术创新,培育人力资本。⑤完善融资体制,解决资本短缺。⑥推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⑦围绕工业化发展配套的服务业。

三、加快实施城镇化,特别是加快小城镇的建设

小城镇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主要有: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一是要强化区域规划指导,二是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别发展。②强化产业基础,提升小城镇的集聚能力。③建立多元投资体制,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④建立和健全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吸引农民进镇生产经营和居住,需要建立和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进镇农民能够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⑤完善小城镇土地的使用制度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⑥在财力和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界定好县(市、区)与镇的事权关系,加强镇的调控能力。⑦落实县域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⑧深化县域户籍制度的改革,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是县域城镇化进程继续推进的必然要求。

四、县域经济的金融创新

当前县域金融服务现状:近些年来,相对于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金融却逐渐萎缩,影响了相关行业,并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制约。银行信贷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信贷资源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集中,县域资金外流愈演愈烈。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等社会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明显不足。

县域金融改革的方向主要有:①促进资金回流机制的建立,引导资金流向,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主要有:一是鼓励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承担一定的回馈义务,加强县域金融服务,二是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三是积极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四是继续发展和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②为县域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信用环境。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县域经济行为,二是建立有效的贷款担保机制,三是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五、改革县域财政体制

财政体制改革是涉及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改革、行政改革的最大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如果离开地方财政的支持那将寸步难行。解决县域财政问题的对策主要有:①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支持基础教育的职责及投入力度,减轻县级财政负担。②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按照财力和事权相对称的原则,适当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省以下各级政府之间的财力分配关系。③研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减少政府层级,以“省管县”来逐渐取代“市管县”,降低行政管理成本。④推进县级公共支出改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县级财政支出结构。⑤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增加县级财政收入。⑥对贫困县增加财政扶贫基金、特别是以工代赈资金的投入规模。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⑧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⑨整合资源,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⑩强化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

六、结束语

县域经济发展有其特殊性,其本身既可以被视作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同时又位居市以下,受上级政府的约束。以我看来,县域经济要发展,首先要建立一个自由、法制的商业环境,最大限度调动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而目前多数文章谈到的都是政府怎么做却很少谈及政府不该做什么。同时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赤字问题需要得到应有的注意,如果县域政府的赤字问题得不到控制可能会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冲击。

参考文献:

[1]田宝,宋妍.对金融欠发达地区县域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财会研究,2007,(12).

[2]周丽.宏观调控背景下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J].上海金融,2007,(4).

[3]赵芳.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9).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2

(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与市管县行政体制之间的矛盾

“扩权强县”改革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行政体制与财政体制之间不相配套。对地级市来讲,财政体制改革仅仅是财政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虽然下放了部分经济管理权限,但地级市与县的行政隶属关系并没有改变,地级市行政范围仍然要覆盖全市事权。然而“扩权强县”改革使得市对县缺少与行政权匹配的财政权,这无疑会影响其行政管理权的实施及市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对扩权县来讲,财政资金由省直接拨付,但其他事项仍由市级负责。为了得到项目,既要向省政府跑资金、要政策,又要向市政府汇报工作,争取理解支持。由于没有其他权限的配合,使得试点县面对省、市两级时,关系不好处理,工作难度加大。

(二)省级财政部门管理难度过大

虽然实施“扩权强县”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乡的财政困难,但与此同时省级财政部门无论是在管理半径还是管理难度上都面临新的挑战。实行省直管县体制后,省级财政部门在原来管理的21个地级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9个试点县,管理单位数量的增加使得工作量明显加大。同时,由于四川省的行政管辖范围过大,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增大了省级财政的调控、管理难度。因此,能否及时准确掌握各县实际情况并因地制宜地进行监督管理是全面推行省管县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三)地区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受到影响

在市管县财政体制下,地级市能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做出比较宏观的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各县域经济的自身特点对地区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进行规划,并已在较长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整体经济格局。“扩权强县”改革后,随着县一级政府的经济管理自逐渐扩大,发展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倘若省对县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就有可能会带来无序开发、恶性竞争的隐患。对地级市而言,随着“扩权强县”的全面推行,为保证和提高自身的财力,一些重要的经济项目或者企业将有可能被留在市本级而不是根据各县域经济的资源禀赋特点进行更合理的安排。此外,“扩权强县”改革以后,地级市与经济欠发达县之间的财政隶属关系被解除或弱化,地级市对欠发达县的管理责任下降,对欠发达县的经济资助和扶持力度亦可能下降。加之欠发达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筹集资金、招商引资方面更处于不利地位。随着2012年“省直管县”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全面推行,县域经济之间的竞争也将趋于白热化。此时,欠发达县的经济发展有可能在地级市的区域经济结构及产业布局中被进一步边缘化,出现强县越强,弱县越弱的局面。

(四)基层财政人才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

与地级市相比,县域经济发展通常落后,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导致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几乎所有的县级政府都反映基层财政人员匮乏、专业知识贫乏,管理水平不高,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绩效评价)往往难以胜任,与上级政府部门的业务对接能力也较差。“扩权强县”改革以后,由于县级部门的自增加,经济开发和建设步伐加快,对县域经济的科技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及教育水平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缺FI也将进一步扩大,此时县域经济的人才匮乏的局面将更为严峻。

二.完善地方财政关系的政策性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省、市、县各项事权,尽量做到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在全面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扩大县级经济管理职权的同时,应按照一级事权一级财权的原则,对当前省、市、县政府问行政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的事权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并相应地确定财权,使各级的财政利益得到保障。一是强化各级政府的全局意识。在“扩权强县”的举措中,仅仅在财政一个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单兵突进,其他权限跟不上,因此积极宣传省直管县的重要性,强化各级政府的全局意识十分必要。二是要处理好区域性事务。在省直管县体制下,县级的独立性明显增强,涉及区域性公共管理事务应按照区域覆盖的范围和事务的性质,由中央、省、市、县根据权责和负担能力的大小分别负担。

(二)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推动县城经济发展

1.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由于四川省所辖县范围宽,各县自身发展程度差别大,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不能搞“一刀切”。财力较好的县应鼓励县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个性,准确定位,发挥县级财政调控县域经济的功能,建立特色县域经济。对财力较弱的县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力度,鼓励地方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有重点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调整项目配套资金办法。2011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民生的政策项目,已经有不少超出了地方财力保障的能力。很多项目的同时展开对财力较弱的县级财政来说是无法承受的,因此一方面建议省在出台支出政策时能够统筹考虑事业发展需要和地方承受能力,按项目的重要性分次分批下达,给地方执行政策一定的弹性。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县级自身财力的多寡,对财力较弱的县适当减少项目配套资金要求,让他们集中财力,解决重点民生问题。

(三)公平兼顾,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县级财力基本均衡

1.保证政策力度统一公平。第一批、二批“扩权强县”试点县的政策和待遇各不相同,且试点县财政状况有别,使得第一批试点县受益程度要大于第二批,这已经受到普遍诟病。因此下一步改革要本着对各县公平的原则,调整对县的各项待遇及转移支付力度,做到不偏不倚,一视同仁。

2.改进转移支付结构。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要以缩小县域财力差异为导向,逐步提高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专项转移支付要逐步进行调整、压缩和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措施,减少政策制定的随意性。

3.建立公开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在转移支付资金的测算分配上应更加科学合理,既要考虑到不同县之间在财政供养人数、区域面积及财政收入状况方面的差异,也要考虑到时间因素对转移支付的影响,建立动态的转移支付机制。二是在转移支付计算上将资金测算分配的公式和办法公开,做到真正的透明客观、公平公正。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激励机制

1.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在省直管县的财政框架内,资金的调度分配由省级财政直接与县级对接,但具体的监督职能还是由地级市履行,形成了地级市在不清楚资金分配目的和数额的前提下对县进行监督,加大了工作难度。加之改革后地级市难免会将精力用于本级财政,所以让市继续履行监管职责不合适。但是由于管理幅度过宽,省级财政无暇顾及所有的县,最后容易形成监管真空。因此建议在市级设立专门的代管机构对县级财政资金运用进行监督管理,并且负责各部门的绩效考评工作。

2.建立激励补偿机制。为了调动县级自身发展及市帮扶县的积极性,应建立起奖励补助机制。对于县级奖励补助的重点应放在促进税收收入增长,改善财政收入质量和提高重点支出保障水平上。建议区分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不同基数比率档次,适当提高经济欠发达县奖励基数的比率,鼓励落后地区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地级市奖励的重心应围绕地级市对县级的财政性补助来进行。对于帮扶县级比重大,支出增加的地级市应适当提高奖励标准,并纳入年末绩效考评中。

(五)提高财政信息化水平

随着省直管县改革的全面铺开,纳入直管的县数量骤增,省级与县级财政部门的工作强度加大,因此亟待改变原先的工作方式,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能。应加大力度建设财政信息化平台,保证省、市、县三级信息网络的共享与畅通,为全面推行省直管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3

浙江扩权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演进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城市化走过了大力发展小城镇、全面实施城市化和率先推进新型城市化等3个阶段。考察浙江城市化进程,既有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省市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也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其中,扩权改革对浙江城市化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扩权改革加速县域经济发展进而助推了城市化进程。浙江扩权改革从扩大县级政府的财权起步。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普遍推广“市管县”体制过程中,浙江根据自身实际,除宁波市外仍然坚持“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两保两挂”、“两保一挂”等政策。“省管县”财政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县级党委政府发展经济、培育财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催生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县域经济现象,在全国所有省区中第一个消灭了贫困县,在“百强县”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有力地驱动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产业和人口集聚,推动了中小城镇建设,也锁定了浙江城市化的主要路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相互促进,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城镇发展成为县域资源要素集聚的自然产物。这种发展路径相当有效地提高了浙江的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到2008年,浙江城市化水平从14%提高到57.6%,年均提高近1.5个百分点,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提高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3个百分点。目前,浙江城市化已超过世界50%的平均水平,大致介于一般发展中国家平均40%与发达国家平均75%的城市化水平之间。

县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强化了对扩权模式的路径依赖。首先。县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极大地增强了浙江推行以强县为主要目标指向的扩权改革的自信心。第二,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要素资源流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诉求,增强了县级政府对于扩大财权以外更大的行政自的渴望。第三,扩权改革效应所催生的浙江现象,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并被视为浙江经验的“真经”,在全国兴起了学习借鉴这一体制创新成果的热潮。第四,中央多次在重大决定中明确,有条件的省份可以率先推行“省管县”体制改革。这意味着浙江过去一些曾遭非议的自主性探索,已被视作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浙江相关的探索性试验的合法性问题由此得到了彻底解决。这些因素都对浙江坚持和完善以强县为主要目标指向的扩权模式产生了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并对这种扩权模式产生某种依赖。考察浙江的扩权改革历程,走的始终是一条“扩权一强县一再扩权一再强县”的改革路径: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6年,浙江先后进行四轮“强县扩权”改革,在暂不涉及行政区划和行政层级的情况下,将部分原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经济强县(市),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的发展自。2008年,浙江又凭借“强县扩权”积累的经验和自信心,全面实施了“扩权强县”改革。“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尽管在扩权的意图、范围、方式和内容上都有区别,但最终的目标指向同样都是为了“强县”,即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以强县为主要目标的扩权改革影响了中心城市的发展。以强县为主要目标指向的扩权改革,对浙江城市化的推动既有历史性功绩,又有先天性不足。扩大县级政府权限,好处是避免了市刮县、市卡县现象,弊端是削弱了地级市政府的财政管理权限、统筹协调能力和资源汲取能力。抑制了中心城市的培育和极化效应。第一,现有中心城市普遍规模不大,空间不够,能级不高。与沿海省份相比,在地级以上城市中,我省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数量只有5个,明显低于山东(13个)、江苏(10个)和广东(10个)等省。第二,现有中心城市产业层次较低,多数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第三,现有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大而功能不强。产业发展层次与周边中小城市相当,产业结构趋同,集聚辐射功能较弱,无法为产业水平提升提供相应的技术、人才、信息、金融等方面的支撑。中心城市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高端要素的集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剧了浙江经济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这些年。浙江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但效果不好、进展不快,尽管有多种原因,但与扩权改革的制度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需要树立扩权改革新思维

基于扩权改革与城市化的高度关联性,浙江在进入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新阶段,必须对扩权改革思路进行重视审视,一方面,要祛除既有的弊端;另一方面,根据新型城市化的要求作出适应性调整,力争走出新路子,再创体制新优势。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加快建设都市经济圈,这就要求扩权改革更加注重由区域独立发展向区域融合发展的转变。都市经济圈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依托发达的联系通道,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与区域,形成的具有经济一体化发展倾向、并可实施有效管理的城市功能地域。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浙江实际看,加快建设杭甬温三大都市经济圈和浙中城市群,都是浙江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主体形态。但从已有实践看,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还面临着不少体制。第一,扩大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自,使得县域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主要单位,意味着县级政府获得更加丰富的干预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手段和体制空间,市县之间的关系由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逐步演变为相对平等的行政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市与县之间以及县与县之间的行政壁垒更为严重。第二,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割断了核心城市与所辖县(市)的利益纽带,核心城市失去了带动所辖县(市)的积极性,减弱了对所辖县(市)的扶持力度,降低了对所辖县(市)融入大都市热情的回应力度,使得所辖县(市)必须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独立实施发展战略。第三,对于都市经济圈范围的其他周边县(市),核心城市受行政体制制约,缺乏足够权威的统筹协调能力,影响了经济融合与互利共赢。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例,杭州周边的德清、安吉、桐乡、海宁、绍兴、诸暨6县(市)通过接轨杭州,积极承接杭州产业转移,6县(市)的龙头企业为寻求更高的发展平台,也开始把总部或研发、销售部门迁到杭州。但受现有行政体

制制约,这种合作的层次依然较低,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行政经济区现象比较突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任重道远。深化扩权改革,必须提升核心城市的统筹协调能力,解决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区域独立发展向区域融合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加快发展省域中心城市,这就要求扩权改革更加注重从强县为主向统筹市县发展的转变。省域中心城市是指组织省内一定地域范围或者跨省交界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承接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并能够带动地方发展的城市。国际经验表明,中心城市具有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科研中心和决策中心等多种功能,能够通过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和扩散效应,促进自身的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把地级市和部分经济强县(市)培育成为省域中心城市,是浙江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消费方式的重大举措。从浙江实际看,加快培育省域中心城市,需要对扩权改革思路作出战略性调整,实现从强县为主向市县并重的转变。一方面,要推进扩权强市,重点是加强市一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整合公共资源等方面的职能:特别要科学编制市域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增强规划的约束力和调控力,提高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以及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实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有序、互动、集约、高效。另一方面,要扩大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浙江在1998年提出加快推进城市化战略之后,先后有9个设区市实施了行政区划调整,初步解决了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行政体制和发展空间等问题。但时至今日,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明显偏小,城市的规模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受到严重制约。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亟待展开。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发挥中心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节点作用。这就要求扩权改革更加注重从强县向强镇的转变。中心镇是延伸县(市)域中心城市向农村地区提供服务的中间环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但从浙江情况看,发展县域经济使得县域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基本空间,众多的中小城镇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资源配置效率相对不高,普遍存在小城镇数量过多、规模过小的问题。浙江现有建制镇754个。镇区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下的有596个,占全部建制镇总数的79%;镇区人口小于2万的有623个,占全部建制镇总数的82.6%。小城镇发展存在低、小、弱的问题,既制约了小城镇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的联系。制约了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因此,要在科学规划前提下,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扩大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中心镇发展的自主性,推动中心镇做大做强。

深化扩权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总体思路

在新的发展阶段,浙江应该通过深化扩权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总体思路是立足“三个坚持”:

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相协调。深化扩权改革,要更加注重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培育。以提升都市经济圈核心城市和省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充分发挥它们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还要注重中小城市发展。要努力发挥县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有重点地培育一批中心镇,使之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最终促进并形成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4

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成都县域工业发展现状,从规模总量、经济效益等五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成都县域工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总结和借鉴先行地区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对成都市县域工业差异化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县域工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 F299.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6006007

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县域工业发展对壮大地方经济规模、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金融危机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为县域工业发展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然而,与国内先行地区相比,成都县域工业的总体规模偏小、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不足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亟需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发挥比较优势,培育新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点,为推动成都工业整体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成都县域工业发展概况

(一)县域工业的范围界定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县域工业研究的对象与范围尚未形成统一和公认的标准,主要从行政区划和功能定位等角度对县域经济内涵进行界定。本文认为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经济属性,既源于县级区划又应当区别于县级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内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充分开放的经济综合体,在界定研究范围时,应当综合考虑一产比重、城镇化水平、财政体制、规划建设等多种因素。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成都县域工业的研究范围界定为除中心城区(含高新区)以外的各区(市)县工业(表1)。

表1 基于县域经济内涵特征的成都中心城区与

非中心城区对比情况

区域特征因素 中心城区非中心城区

一产比重≈04%~20%

城镇化率100%30%~70%

财政体制市级财政主导相对独立

城市规划市局统一规划,各区仅设规划分局,用地规划范围为五城区及高新区独立完成,报成都市审批

(二)发展现状

1.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2013年,成都市共有规模以上县域工业企业2766户,从业人员 108.8万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40.2亿元,是2009年的1.7倍,占全市比重达70%;实现利税510亿元,与2009年相比年均增幅达20%,占全市比重68%。

2.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依托本地丰富的资源物产,食品饮料、轻工纺织等传统工业稳步增长,食品饮料成为继电子信息、汽车产业之后新的千亿产业集群;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现代制造业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新津新材料产业基地、双流新能源产业基地、金堂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等一批具有西部领先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3.区域发展各具特色

各区市县基于经济基础、资源条件与区域优势差异,逐渐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工业发展模式。如龙泉驿区依托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成为省内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双流县、温江区依托毗邻中心城区的区位条件优势,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相关的生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4.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经过多年发展,成都县域工业已由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创新意识和专利保护意识明显提升。数据显示,成都县域工业企业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从2009年的36家增加到2013年的110家;2013年县域工业申请专利数达到22709个,相比2009年的申请专利数提高近1.7倍。

二、成都县域工业发展综合评价

为全面反映成都市县域工业发展水平,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2][3],对成都市14个区(市)县工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首先,从规模总量、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等5个维度确定评价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图1),进而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专家打分对指标间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和分析判断,利用层次分析软件测算出指标权重,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综合评价指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Y=∑nk=1(bk∑ni=1akiCki

其中,Y为综合评价指标指数,aki是第k项一级指标的第i项二级指标的权重,是第k项一级指标的权重,Cki是隶属于第k项一级指标的第i项二级指标的标准数值。由于采用极差变换法进行标准化处理,综合得分分值在0~1之间,越接近1表示综合排名越靠前。具体评价结果如下(表2)。

(一)综合评价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全市县域工业发展的得分区间以0.3分为界,形成较为明显的三个区段(图2)。第一区段:龙泉和双流综合发展水平明显超过其他区市县,得分在0.6分以上;第二区段:温江区、新都区、郫县、新津县、青白江区综合得分介于0.3~0.6之间,分列第3~7位;第三区段:蒲江县、崇州市、金堂县、邛崃市、大邑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得分在0.3以下,分列县域工业发展综合得分的第8~14位。

图1 层次结构模型

图2 2013年成都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

(二)规模总量

龙泉驿区规模总量得分达到0.244,远高于得分第二、三位的双流县(0.107)与新都区(0.106)。其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龙泉驿区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工业规模和就业人数总量大幅提升,2013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81.2亿元,二产占比超过80%,工业规模相当于三圈层区市县工业产值的总和(1489.8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区县。都江堰市则受城市定位、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灾后重建等因素影响,工业经济在规模总量方面已经明显落后于其他区市县(图3)。

(三)经济效益

对照工业规模总量指标看,部分区市县出现了规模与效益水平相背离的现象(图4)。如邛崃、蒲江、都江堰规模较小,但由于食品饮料制造业的增加值率和税收较高,经济效益达到县域工业中上游水平;而青白江区虽然工业规模相对较大,但由于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持续低迷,严重影响了工业发展质量;再如新都区工业规模仅次于双流和龙泉,但主导产业盈利能力不强,如家具、机电装备产业合计产值占全区比重达66.7%,但税收占比仅35.7%。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依托特色优势资源,成都市县域传统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表明,目前县域工业仍然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附加值相对较低的行业和环节,亟需向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四)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方面,双流县技术创新水平稳居县域工业首位。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双流县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生物产业、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达到龙泉驿区的3倍;在三圈层区(市)县中,崇州市是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城市,2013年工业产业专利申请数仅次于龙泉驿区、新都区,成为技术创新水平排位最高的三圈层区县;金堂县则由于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同时电力生产和供应行业能耗较高,整体水平落后于其他区县(图5)。

(五)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方面(图6),龙泉驿区在国家级经开区排名中,位居西部第二,已形成较好的品牌效应,同时,汽车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投资规模大,内外资引进总量位居县域工业第一。这说明,在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工业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品牌影响力的区域在内外资引进方面更有优势。如在三圈层区市县中,对外开放水平最高的新津县也仅与温江区相近,与二圈层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

(六)资源环境

资源环境方面(图7),龙泉、双流、新都、郫县、温江、蒲江、青白江、新津等区市县空间资源相对丰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表明这些区市县更有望成为成都工业未来发展的主战场[4]。

三、成都县域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从综合评价结果看,成都各县域工业在总体水平和不同评价维度上,已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类型特征。因此,可根据成都市县域工业的不同类型和发展特征,综合考虑县市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和约束条件,将相关的14个区(市)县划分为:优化发展(龙泉驿区、双流县)、强化集聚(温江区、新都区、郫县、新津县、青白江区)、培育引导(蒲江县、崇州市、金堂县、邛崃市、大邑县、都江堰市、彭州市)等三种类型(表3)。按照差异化、动态化、特色化的原则,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县域工业实施产业推进政策,引导各区市县合理分工、科学布局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加快推动成都市县域工业转型升级[7]。

表3 县域工业不同类型及特征、趋势

类型区(市)县发展特征

优化发展型龙泉驿区、双流县已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主导产业趋于成熟,产业配套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综合竞争优势相对突出。但产业高端化不足,仍然有一些非发展方向的低层次产业和企业,对县域工业进一步发展形成制约。

强化集聚型温江区、新都区、郫县、新津县、青白江区已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在部分领域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和园区,拥有部分优势企业和产品,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但县域工业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产业集群内部的关联性不强,集群发展态势不明显。

培育引导型蒲江县、崇州市、金堂县、邛崃市、大邑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尚未形成较大规模, 工业园区内的基础设施等配套体系还不完善,工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不够明显。

(一)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县域工业发展活力

理顺市县工业发展的权限职能,探索建立“统分结合、管放协调”的有效机制。在领导班子建设、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工业发展战略等重大经济政策上,发挥市级领导作用,确保市级相关政策精神的深入贯彻和落实,总体把握工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全市产业发展战略的框架下,对县级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项予以充分放权,赋予基层管理实践中的灵活性,引导区(市)县工业发挥优势、竞相发展,市级部门则着重做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服务和考核。在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上,立足区域工业发展阶段、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科学制定考核机制、指标和考评内容。对于优化发展型区域,应重点考核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指标,突出创新驱动;对于强化集聚型区域,则重点考核工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政府服务环境的指标;对于培育引导型区域重点考核工业发展增速、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指标。同时,探索适当增加有利于促进各市(州)之间协调性的指标,推动市域内产业发展互补、基础设施互通。

(二)发挥产业辐射作用,推动圈层融合发展

深入实施成都“五大兴市战略”和工业“1313”发展战略,以电子信息、汽车、石化等突出发展产业为重点,明晰三大圈层的功能定位,促进三圈层发挥各自优势,互为补充,错位、竞合发展。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采取“一业多园”的空间布局方式,以高新区为核心,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辐射带动双流县、崇州市、温江区、郫县等区域配套发展、联动发展,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轨道交通产业更加突出功能分区,新都区重点布局发展南车成都产业基地的地铁车辆和城际动车等项目,新津县发展现代有轨电车等项目和材料研制,金牛区则依托轨道交通科技园,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勘察设计研发总部,共同形成轨道交通产业带;汽车产业以龙泉驿区为核心,按照汽车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优化完善龙泉驿区、新都区、青白江区、金堂县的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拓展“两区一县”汽车产业发展空间;石化产业以石化加工和下游产品为主要突破口,依托彭州石化项目发展大型化工装置,在新津、邛崃周边区域的工业园区适度发展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相对较小的下游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延伸石化、轻工产业链。

(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探索在有条件、有基础的镇乡建设发展特色工业点,丰富市县镇三级工业布局体系。食品饮料、家具家居、轻工纺织等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传统产业,以邛崃、新都、彭州、蒲江等区市县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向高附加值环节和精深加工方向调整。同时,结合城镇化发展需要,探索在新都龙桥、温江永宁、彭州军乐、蒲江成佳、大塘等镇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和支持邛崃临济、夹关镇把握好灾后恢复重建的契机,以临济农副食品加工基地为核心,吸引茶叶、果蔬深加工企业加速聚集,带动茶叶精深加工产业连片发展,做实镇乡产业支撑。

(四)实施差异化分类引导政策,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根据各区市县域工业划分类型,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扶持政策,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对于优化发展型区域,在规模提升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注重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依托良好的工业基础,加快发展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生产业,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对于强化集聚型等县市,发挥空间资源、人力成本等比较优势,完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工业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强化工业园区的管理水平,构建公平公正、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竞争环境。对于培育引导型的县市,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明确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引导具有优势或特色的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同时,在园区建设起步阶段,政府应加大对资金融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8]。

(五)坚持“产城一体”理念,促进县域工业提质升级

深入贯彻“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强化产城互动发展平台建设,将提升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相融合。在规划引导上,按照“三规合一”的理念,加强城规、土规、产规的相互衔接,结合本地城市产业和区位交通等发展需求,统筹制定城市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功能布局与产业分工布局有机衔接的发展规划。在平台建设上,以工业园区作为县域两化互动发展的主要载体,根据不同县域发展特点,探索产城一体的开发建设模式,构建符合产城一体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新城和城市新区。

参考文献:

[1]肖飞.县域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研究――以海宁市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0,(5):39-42.

[2]陈俐谋.成渝经济区框架下的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差异分析[J].当代经济,2012,(11):136-137.

[3]王德赢.县域工业经济产业竞争力评价――以安徽怀远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12.

[4]王维.基于生态承载力的成都产业空间布局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10,(3):334-339.

[5]欧向军.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与极化比较[J].经济地理,2012,(7):24-29.

[6]胡祥勇.湖南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7]王强.成渝经济区县域差距及县域经济聚类发展研究[D].重庆: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2013.

[8]贺亚茹.对我国县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路径的探讨[J].中国商界,2010,(1):150―151.

The Thinking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ifferentiated

County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Development in Chengdu

MEI Yu, GAO Yun, JIANG Chensheng

(Chengdu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Chengu Sichuan 610031,China)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金融资源;配置;PANALDATA模型;区域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3-0079-03

一、模型设置及检验

本文选取江苏省范围内苏南、苏中、苏北及其中心城市与县域若干经济、金融指标为样本,采用Eviews311统计软件的PANALDATA模型进行处理,对2003-2005年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南北、城乡之间差异影响因素。

(一)南北融资差异研究

1.模型描述。

DKLit=αit+β1itRJGDPit+β2itCYJGit+β3itJJKFDit+β4itGDZCTZit+μit

DKLit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总额占GDP的百分数,下标i表示区域,取地市级为地域单元,下标t表示年份,以下皆同。DKLit越大,表明国有银行在该地区的信贷总额越多,该地区的企业融资能力也就越强。

RJGDPi,t为人均GDP的对数值,代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果RJGDPi,t的回归系数β1it显著为零或虽不为零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国有银行的信贷区域配置决策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如果β1it显著大于零则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区域配置具有一定的市场化导向,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企业越容易获得信贷资金,如果βit显著小于零则与此相反。

CYJGit表示第二产业产出与GDP的比率,这个指标代表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信贷应该向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倾斜。因此,如果系数β2it显著大于零,那么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区域配置至少在考虑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和成长性方面遵循市场化原则。

JJKFDit表示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主要用各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如果其系数大于零,经济越开放的地区,利用商业银行的金融资源越多;反之,则相反。

GDZCTZit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越大需要金融资源就越多。

考虑到各市的经济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故采用变截距模型。由于模型仅就中国各省市数据资料进行研究,故宜选择确定效应模型Cit为常数项,Fit为误差项。

2.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3-2005年为样本期,各市指标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04-2006各卷)和《江苏省金融统计资料》数据整理而成。

3.检验结果。

由于样本既包括时间序列数又包括横截面数据,本文采用了Eviews311统计软件的PANALDATA模型进行处理,结果如下(略)。

从结果看,模型的F值通过t检验,说明模型呈线性关系。加权统计和未加权统计的样本决定系数R2和修正的R2均大于0.99,说明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良好。加权统计的DW检验值为2.621,而未加权统计结果中的DW检验值为2.416,证明残差无序列相关。结果显示:

(1)RJGDP(人均GDP)的系数为-0.000618,在5%的显著水平上小于零,说明国有银行信贷区域配置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微弱的负相关,即各地区的人均GDP对当地金融资源配置影响较小。

(2)CYJG(第二产业占GDP比值)的系数为-1.191239,在1%的显著水平上小于零,说明国有银行信贷区域配置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具有相关性,第二产业占GDP比值越高,吸引信贷资金的能力越小,这就意味着信贷资金逐步向一产、三产方向流动。

(3)JJKFD(对外开放程度)的系数为0.263846,1%水平下大于零,说明经济越开放的地区向国有商业银行融资能力越强。

(4)GDZCTZ(固定资产投资)的系数为37.99504,在1%水平下显著大于零,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的融资能力影响较大,即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越高吸纳信贷资金能力越强。

(5)考虑到各市的经济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设置的变截距模型进行模拟,并通过检验,发现在不同的区域融资能力有明显的差异,总体上苏南地区除苏州模拟系数为23.28071,其他四市系数均在50%左右,吸引信贷资金能力最强,苏中三市一般在40%左右,融资能力仅次于苏南地区;苏北五市模拟系数在20%上下,融资能力最小。

(二)城乡差别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效率逐步提高的同时,在不同区域甚至在中心城市与县域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继续选择江苏省分县区的相关指标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研究中心城市与县域之间融资能力差异的影响因素。

1.模型描述。

DKLCBit=αit+β1itJRFZCBit+β2itCYJGit+β3itJJKFDit+β4itLOG(GDZCTZit)+β5itRJGDPCBit+μit

DKLCBit为各地区的中心城市贷款率与县域贷款率的比值,用来反映城乡的融资能力的差异。下标i表示区域,取地市级为地域单元,下标t表示年份,以下皆同。

JRFZCBit为各地区城市与县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比值,代表该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如果JRFZCBit的回归系数β1it显著为零或虽不为零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城乡融资能力的差距,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并不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如果β1it显著大于零则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城乡配置是由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如果β1it显著小于零则与此相反。

CYJGit表示第二产业产出与GDP的比率,这个指标代表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信贷应该向工业化程度较高,主要向城市倾斜。因此,如果β2it的系数显著大于零,那么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区域差异是由地区的工业化程度不同而引起的。

GDZCTZit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也是影响城乡贷款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JJKFDit表示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主要用各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如果其系数大于零,经济的开放度是影响城乡融资能力的因素。

RJGDPCBit为各地区城市与县域人均GDP的比值,代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果RJGDPCBit的回归系数β5it显著为零或虽不为零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城乡融资能力的差距,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并不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如果β5it显著大于零则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城乡配置具有一定的市场化导向,城市里的企业越容易获得信贷资金,如果β5it显著小于零则与此相反。

2.检验结果。

由于样本既包括时间序列数又包括横截面数据,仍然采用了Eviews3.1统计软件的PANALDATA模型进行处理,但在处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经济开放程度指标没有通过检验,所以在结果中去除。调整后结果如下:(略)。

验证结果显示:

(1)GDZCTZ(固定资产投资)的系数为7.2092,在1%水平下大于零,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对城乡的融资的能力差异影响较大,是影响城乡融资差异主要原因,固定资产投资越高吸引信贷资金能力越强。

(2)CYJG(第二产业产出与GDP比率)的系数为-10.116,在1%的显著水平上小于零,说明国有银行信贷区域配置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具有相关性,这就意味着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对国有银行的融资能力呈负向影响,即第二产业占GDP比值越高,吸引信贷资金的能力越小,这就意味着吸引信贷资金主要依靠一、三产业的带动。

(3)JRFZCB(金融发展水平)的系数为-2.346,在5%的显著水平上小于零,说明国有银行信贷区域配置与该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呈微弱的负相关,即金融业发展越快的地区吸引当地信贷资金反而较少,通过其他途径融资能力越强,也就是说往往大量吸引其他地区的信贷资金,金融业较弱地区对当地信贷配置依赖性越强,而通过其他途径融资能力则越弱,也就进一步说明县域的金融资源大量地流向中心城市。

二、结果分析

结合当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性的现状及相关模型的实证检验的结果分析,目前制约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原因主要是整体经济水平不高、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不合理、制度设计不完善、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等。

1.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吸纳金融资源的比较优势。苏北地区的县域范围内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低,当前正处于由农业向工业化产业转型时期,同苏南发达地区相比表现为大企业、大项目少,产业竞争力不强,能够吸引省一级国有商业银行的项目偏少,区域财政收入水平低下、城乡居民收入相对较少、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缓慢、固定资产投资额总体不高等,影响了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

2.金融服务发展滞后,缺乏金融资源引进配套的手段与方式。首先,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单一,缺少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发展落后于城市,金融资源配置在城乡分布上存在明显不平衡。其次,信贷体制缺少有效配置资金的自主性,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以后,经济越是不发达地区,信贷权限上收的越多,信贷自越小。第三,信贷准入门槛高,缺少创新的金融服务产品,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普遍难以达到现行的信用评级标准要求。

3.信用意识不强,缺乏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愿望较为迫切,但部分企业悬空或逃废银行债务现象依然存在,金融案件执结率低,执法环境欠佳,维护金融债权难度仍然较大;担保公司担保基金不足,运作不规范,评估收费高、效益低;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信息失真,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社会公众对社会征信建设的认识不足,影响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贷投入增加。

三、相关建议

1.调整经济结构,夯实经济基础,营造吸纳金融资源的基本条件。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扶持特色经济。积极鼓励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以增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体的质态,承接和吸引金融机构的有效信贷投入;调整投资结构,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优化利用外资和招商引资结构;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行农业产业化。把民营经济作为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以民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推动县域金融业务的繁荣和发展。

2.创新金融方式,增强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的能力。

要加强机制创新,形成多层次的资金支持体系,加快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步伐。金融机构要增强信贷营销能力,准确把握地方经济增长中的资金供求关系,确保新增贷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需求相适应。进一步完善现行的中小企业信贷机制,简化贷款审批程序,适当降低信贷准入“门槛”。增加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特别是中小企业增量贷款审批权。

3.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强化金融资源配置的支持体系。

一是要区别对待。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企业评级、授信上,应采取区别对待原则,切忌一刀切。二是制订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出台具体奖惩措施,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三是要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按照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相结合、政府扶持与市场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增强现有担保机构的服务功能,同时要整合信用评级体系,建立多种形式的信用评价体系,逐步统一信用等级评定标准,提高中小企业申贷效率。四是实施重点项目布点,以项目驱动带动信贷资金注入。

4.加强金融生态建设,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杨鸿鑫,杨鸿波.重新构建中国区域融资机制的理性思考.经济纵横.2000;4

[2]高晓红.区域资金配置中的次优选择.福建论坛.总第221期

[3]陈耘,王恕立.我国融资结构缺陷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2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差异;工业化阶段;点轴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三峡库区是指受长江三峡工程淹没的地区,拥有移民任务的19个县(区),包括湖北省宜昌市的夷陵区、秭归县、兴山县、恩施自治州的巴东县;重庆市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万州区、开县、忠县、石柱县、丰都县、夷陵区、武隆县、长寿区、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区(各县区基本情况见图1)。19个县(区)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从分析库区内部各县(区)的经济差异角度出发,研究库区经济发展特点及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对于三峡库区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一、文献综述

(一)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研究

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空间范围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即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经济差异变化,以及省际之间的差异状况[1]-[4]。近年来,有些学者的研究视角转向我国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5]-[7],认为南北方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已经形成明显的差距,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而省内地区差异的变迁研究较少,特别是县域层面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才刚刚起步。对于地域辽阔的中国来说,仅仅进行宏观地域或省际之间的差异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增加县域经济差异研究对全面而细致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三峡库区的相关研究

无论在三峡工程论证期间还是正式动工之后,对库区移民和经济发展的研究从未中断过。这些研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早期研究成果偏重于移民,中后期也一直在讨论,虽然多数涉及经济发展问题,但重点在于移民问题[7]-[12];第二,近年来随着三峡工程的逐步完工,研究库区产业发展,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专著日益增多[13]-[16];第三,虽然研究内容相当广泛,但是依据翔实的数据对库区内部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的论文十分少见。李炯光在《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研究――以经济结构转变为视角》一书中对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差异做过简单分析,但是只采用了人均GDP一个指标,属于单指标分析。[17]因此,采用多指标研究三峡库区内部区域经济差异现状、特点以及对策对于实现三峡库区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库区内部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区域差异从广义上讲是指不同地域空间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狭义的区域差异主要是指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本文主要研究后者,并选取了人均GDP、人均GDP相对发展速度、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工业化阶段等五个指标,对库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区域内部人均GDP差异较大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1、极值比较

人均GDP最高和最低值的比较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静态比较,是从某一两年出发对库区内部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因为极值具有偶然性,所以引入人均GDP前五位区域与后五位区域的比值来表示两极相对差异更为合适。从表2可看出,2007―2008年三峡库区无论是人均GDP最高值与最低值之比,还是位居前五位和后五位的人均GDP之比,皆远高于中西部各省的比值,可见,2007年和2008年三峡库区的区域经济差异要远高于中西部各省的差异。

2、区域差异的离散系数比较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1)离散系数比较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是衡量多个区域总体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两个常用指标。离散系数又称变异系数,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该指标是对标准差指标的改进,使得具有不同均值的数据之间能够进行组内差距的比较。其计算公式如下:

V=S/Y

式中,V为离散系数,S为标准差,Y为库区人均GDP,n=19, 代表各县(区)的人均GDP。

对比三峡库区19个县(区)的同一变异指标,可清晰地反映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008年三峡库区人均GDP离散系数为0.515,远远高于同年中西部各省份的离散系数0.28,表明三峡库区各县(区)的人均GDP的相对差异十分显著。

(2)离散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通过对库区各县(区)人均GDP标准差的分析,2008年为7120.24元,而1992年仅为401.06元,可见标准差以较快速度呈逐年上升之势,17年扩大了17.8倍。从图2的离散系数分析,1992年以来,虽然库区人均GDP的离散系数在2003年和2005年有所下降,但是总体上是不断增加的,表明区域差距始终在不断扩大。

(二)库区内部各县(区)经济增速差异巨大

本文以相对发展速度来衡量三峡库区内部各县(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性。相对发展速度主要用以衡量局部与整体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它测度各区域在某一时期内人均GDP的变化与同一时期整体人均GDP的变化的关系。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是相对发展速度, 和 分别代表第i个区域在时间2和时间1的人均GDP; 和 分别代表三峡库区在时间2和时间1的人均GDP。

经计算,19个县(区)2004-2008年的相对发展速度相差很大,其中最大的渝北区是最小的云阳县的15倍,经济较发达的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涪陵区都超过平均增长速度,其中渝北区和涪陵区以绝对优势领先。而经济本来已经很落后的丰都县、忠县、云阳县、巫溪县、巫山县、巴东县的相对发展速度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具体情况见图3。这种增长速度的差异表明,在三峡库区内部总体而言,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势必还将继续扩大。

(三)三次产业结构差异显著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总体而言,在工业化过程中,第一产业比重越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由表3的对比可知,三峡库区内19县(区)中只有渝北区的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东部的第一产业比重,其余各县(区)都高于全国水平,其中13个县(区)甚至高于我国西部的第一产业比重。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的巫溪县是比重最低的渝北区的9倍,具体对比情况如图4所示。经计算,三峡19县(区)第一产业比重的标准差为7.70%,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第一产业比重的标准差为6.11%。这表明三峡库区内部19个县(区)的产业结构差异显著,并且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态势。

(四)城镇化率的差异显著并不断扩大

2007年三峡库区的城镇化率的离散系数为0.458,远远高于中西部各省的0.158,甚至高于全国内陆各省的0.325,表明三峡库区城镇化率的差异显著。从离散系数的历年变化情况来看,库区内部各县(区)之间的城镇化差异始终是在不断扩大的。具体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

三、三峡库区工业化发展阶段差异分析

(一)库区整体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钱纳里通过对二战后工业化进展较为迅速的国家1960―1980年间的历史资料的实证研究,把从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化前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社会、现代社会。具体划分标准如下表:

2008年三峡库区人均GDP为13830元,比工业化前期阶段的标准高出51%,而比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的标准低24%。同年三峡库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6.2:49.3:34.5,第一产业比例低于20%,第二产业比例高于第三产业,符合工业化中期的经济发展特征。

根据购买力平价的相关理论和针对人民币购买力的研究,显示人民币币值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为此我们进行横向比较,2005年湖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6.5:43.1:40.3,与2008年三峡库区产业结构基本一致,当年湖北省的人均GDP为1141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相当于2008年价格水平的13767元,与2008年三峡库区人均GDP基本一致。可见三峡库区人均GDP与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并未表现出区域特殊性。可以初步判断三峡库区整体处于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

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化中期的前半段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也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高速发展的阶段。从三峡库区过去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GDP增速已经连续三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持续上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都有所下降,这些都是三峡库区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典型特征。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制定库区后续发展规划,应该遵循经济规律,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大力改善库区交通条件,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推动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库区经济社会实现高效快速发展。

(二)库区内各县(区)经济发展的工业化阶段

前面部分对库区整体工业化阶段做了评价。在库区内部各县(区)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其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也有所区别,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

按照工业化阶段判别标准,根据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可以把三峡库区各县(区)划分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1.按人均GDP划分

(1)前工业社会:丰都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恩施州巴东县。

(2)工业化前期:石柱县、武隆县、万州区、开县、宜昌市秭归县、宜昌市兴山县。

(3)工业化中期: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县、涪陵区、宜昌市夷陵区。

2.按产业结构划分

(1)前工业社会:巫溪县、巫山县。

(2)工业化前期:石柱县、丰都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宜昌市秭归县、恩施州巴东县。

(3)工业化中期: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县、武隆县、涪陵区、万州区、宜昌市秭归县、宜昌市兴山县。

3.综合评价

考虑到人均GDP存在人民币折算美元过程中可能被低估的情况,综合评价以产业结构为主,人均GDP则作为辅助标准。我们对库区内部19个县(区)各自的工业化阶段作出如下评价:

(1)前工业社会:巫溪县、巫山县。

(2)工业化前期:石柱县、丰都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宜昌市秭归县、恩施州巴东县。

(3)从工业化前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的阶段:武隆县、万州区、宜昌市兴山县。

(4)工业化中期: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县、涪陵区、宜昌市夷陵区。

四、区域经济差异显著的原因与政策建议

(一)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点,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面,其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大于中西部各省之间的差异程度。其基本差异特征是两端好、中间差,即最东边的夷陵区和最西边的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涪陵区较好,而位于中间的各县(区)比较差。

库区的内部发展差异主要是由各县(区)不同的区位条件造成的。夷陵区原来是宜昌县城,现在又是宜昌市核心区,位于三峡坝区,葛洲坝和三峡大坝都在其境内,无论是航运、铁路、空运都十分便利,建设用地也十分充足。而西端的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涪陵区在地理位置上临近渝西经济走廊,有利于借助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并得到渝西经济走廊的辐射、带动作用,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而位于库区中段的各县(区)由于淹没损失大、移民负担重,又位于崇山峻岭之中,远离区域经济中心、交通不便,可开发土地较少,经济发展的条件比较差。例如湖北恩施州的巴东县,位于库区中部,其县城面朝长江、背靠大山,建设用地非常有限,发展空间极为局促,周围全是荒山野岭,经济发展的成本极高。

(二)实行库区两端带动中部发展的政策

库区内部的巨大差异,要求我们在制定三峡库区后续开发政策的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程度和区位特征来区别对待。点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是区域经济开发模式中的一种。所谓点轴开发,是指开发重点放在由点和轴在一定地域内有机组合而成的核心区位上。“点”是指在一定地域的中心城市,即各类“增长极”,而“轴”是指连接各个“点”的以交通运输线路或网络为主的基础设施。[18]

库区两端各县(区)经济较为发达,已经可以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区位优势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比还较落后,不足以成为带动库区中部各县经济发展的“点”。因此库区两端各县(区)必须首先做到自身强大,具体应采取如下措施:依托重庆市主城区和宜昌市区,共同组成三峡库区经济增长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努力成为与周围地区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综合体;对这些区域的发展应该以政策支持为主,资金支持为辅,让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和扶持地区产业方面具有更多的自。

对于库区中部各县(区),也应该根据所处的不同的工业化阶段,因地制宜地采取经济发展政策:对于最落后的巫山巫溪两县,政策主要侧重于扶贫和初步开发;对于中间水平的县(区),则应该主要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大力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为这些地区旅游业和低污染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推动地方经济加速发展。

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开发的重心会转移至其他较低级的发展轴和发展中心上。与此同时,发展轴线逐步向不发达地区延伸,即库区的次级轴线包括渝万高速、乌江以及319国道。在点轴系统发展比较完善后,进一步开发就可以实现空间一体化,促进库区整体经济实力的飞跃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

[2]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3]魏后凯,刘楷,周民良,等著.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4]王胜泉.试论中国的地区差异问题[J].经济师,1998(6): 12~13,34.

[5]赵建安.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研究[J].地理研究,1998,17(4): 3~8.

[6]陈钊.我国东、中部地区的南北发展差异[J].地理研究,2001,18(2): 79~86.

[7]李二玲,覃成林.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4):76~78.

[8]朱农.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9]伍新木.跨世纪的迁徙: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10]雷亨顺.中国三峡移民[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11]徐素环.三峡移民就业与库区经济发展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甘宁平.三峡工程重庆库区二期移民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3.

[13]秦远好,刘德秀,谢德体.三峡库区旅游产业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14]黎开锋,严红,余学新.三峡文化与旅游发展[M].湖北:长江出版社,2008.

[15]万先进,李鸿文.三峡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6]杨国中,张奎.三峡库区产业发展重大经济政策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