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城市;体育产业;问题;对策;

产业化发展之道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这一背景之下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与消费能力所需努力的方向。体育产业作为促进当代城市人群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正在被城市中的各群体所高度关注。为此,很有必要对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笔者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以作抛砖引玉。

一、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发展中在的问题

(一)城市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偏小

尽管近年来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额超过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但是,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依然偏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二)城市体育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带动作用,我国体育产业也得到了发展,但呈现出以体育服务业为中心,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销售业合力支撑的体育产业结构特点,而体育健身休闲、体育中介活动等比例极低,因而影响到了城市体育产业的总体发展。

(三)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够平衡

因为我国当前所实行的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差异,而中国的城市体育产业发展亦是如此。东部地区城市与中、西部地区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数量、经济效益等均存在显著差别,总的来说是东部优于中、西部,经济发达地区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我国的城市体育产业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和部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

二、发展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对策

(一)注重立法机制建设

因为城市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这一十分活跃的市场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比如,体育产品侵权及体育服务欺榨等负面现象,均对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的良性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有鉴于此,应当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让体育产业在区域建设之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比如,体育无形资产就需要加以依法规范、开发与保护。目前,我国在城市体育赛事的承办权、冠名权、广告经营权及特许经营权、明星形象权等各类无形资产经营上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与尝试,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尽管我国在城市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中具有了一定的经验,然而,就全国总体形势来说,体育无形资产运作的动作不够规范,无形资产开发尚处在初加工阶段上。所以,必须加快健全完善体育无形资产方面的法律与法规,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体育无形资产的巨大价值。 (二)积极培育体育中介组织

为了培育体育中介组织,应当着力抓好经纪人队伍的建设,培养出一大批不仅懂经济,而且又精通体育,能够活跃在体育产业之中的专业体育经纪人。要充分研究体育市场的需求与广大群众的体育消费心理,切实整合目前现有的体育资源,进行种类繁多的活动,从而将有休闲的市民吸引到各类健身、娱乐等体育活动之中。积极鼓励各所城市建设体育健身场所,大力鼓励各家单位、各所学校的体育设施能够免费对外开放,并给城市中的各类公园广场增加体育健身功能,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充分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要坚持不断拓展各项体育项目,满足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差异化需要。要分别面向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需要,分别开设各种适合和不同需要的体育培训班,从而提升广大群众的健身技能。要高度重视提升城市中各项体育竞赛的商业化、市场化程度,积极鼓励有远见的企业来承办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赛事,或者运用冠名、特许及专营等形式来赞助体育赛事,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好地树立与宣传自身形象的新途径,进而带动传媒业、广告业及商业赞助等多个行业的新发展。

(三)不断加大对体育产业的帮扶力度

鉴于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偏小,且发展不够平衡,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出现了行业垄断以及项目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大量优质体育资源主要集中以政府主管部门和部分大型国有企业的手中,因而资源的利用率十分低下。例如,要举办好一个体育赛事,就需要协调众多的政府职能部门,直接造成了举办赛事的成本居高不高。可见,要想更好地发展城市体育产业,应当不断加大帮扶力度,积极帮助体育产业打破行业垄断以及项目垄断,鼓励更加多的民间中介组织积极参与其中。

(四)积极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

体育消费是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广大市民的意识、行为和消费水平等将直接影响到体育产业之发展。所以,一定要深刻把握当前的市场脉络,大力挖掘发展潜力,运用合适的价格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之需求,从而开发出具有更多特色、更多项目和更多形式的体育健身娱乐市场。

三、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意识始终是保持城市体育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从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来看,城市体育产业刚刚进入到市场化早期阶段。面对着不断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体育产业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强立法保障、培育中介组织、加大帮扶力度、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等途径,不断提升城市体育产业的实力,让城市体育产业真正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苏 华. 奥运后江西省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9(14).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 问题 发展 趋势

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特点

(一)多极化。如今,个人计算机已席卷全球,但由于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深入,对巨型机、大型机的需求也稳步增长,巨型、大型、小型、微型机各有自己的应用领域,形成了一种多极化的形势。如巨型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天文、气象、地质、核反应、航天飞机和卫星轨道计算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和国防事业领域,它标志一个国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目前运算速度为每秒几百亿次到上万亿次的巨型计算机已经投入运行,并正在研制更高速的巨型机。

(二)智能化。智能化使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智能计算机。这也是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计算机要实现的目标。

智能化的研究包括模式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博弈、定理自动证明、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等。目前,已研制出多种具有人的部分智能的机器人。

(三)网络化。网络化是计算机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趋势。从单机走向联网是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计算机网络化,是指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组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可以互相通信的网络结构。网络化的目的是使网络中的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能被网络上的用户共享。目前,大到世界范围的通信网,小到实验室内部的局域网已经很普及,因特网(Internet)已经连接包括我国在内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多种资源的共享和处理,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因而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四)多媒体。多媒体计算机是当前计算机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高新技术之一。多媒体计算机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来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计算机。这些信息包括文本、视频图像、图形、声音、文字等。多媒体技术使多种信息建立了有机联系,并集成为一个具有人机交互性的系统。多媒体计算机将真正改善人机界面,使计算机朝着人类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最自然的方式发展。

二、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低。企业信息化水平低,上网企业与上网家庭数量还较少,信息技术在企业与家庭中应用尚不够普及。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二)在我国东西部地区、大陆与台湾地区,互联网及计算机的拥有量差距很大,信息化指数高低相差近20多倍,计算机应用发展很不平衡。

(三)我国的产品技术水平不高,市场占有率也低,大型应用系统和重大应用工程的软硬件产品大都依靠外国公司,信息产业还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四)目前我国信息化的组织领导与管理体制还有待加强,电子商务发展所需的市场环境也有待完善,相关的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缺乏有力的技术经济学政策来进一步推动新型技术在人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总之,计算机应用、信息化的市场经济和政策法律都有待完善,

(五)重视不够。部分领导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企业采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尚缺少内在的动力、人力、财力与物力。基础工作薄弱,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行业业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缺少,广大职工信息意识与信息技术应用知识欠缺,职工文化素质急待提高。

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一)向“高”的方向发展。性能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的主频越来越高。像前几年我们使用的都是286、386、主频只有几十兆。90年代初,集成电路集成度已达到100万门以上,从VLSI开始进入ULSI,即特大规模集成电路时期。而且由于RISC技术的成熟与普及,CPU性能年增长率由80年代的35%发展到90年代的60%。到后来出现奔腾系列,到现在已出现了奔腾4微处理器,主频达到2GHz以上。而且计算机向高的方面发展不仅是芯片频率的提高,而且是计算机整体性能的提高。目前世界上性能最高的通用计算机已采用上万台计算机并行,美国的ASCI计划已经完成每秒12.3万亿次并行机。目前正在研制30万亿次和100万亿次并行计算机。美国另一项计划的目标是2010年左右推出每秒一千万亿次并行计算机(Petaflops计算机),其处理机将采用超导量子器件,每个处理机每秒100亿次,共用10万个处理机并行。专用计算机的并行程度比通用机更高。

(二)向“广”度方向发展。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就是无处不在,以至于像“没有计算机一样”。近年来更明显的趋势是网络化与向各个领域的渗透,即在广度上的发展开拓。未来,计算机也会像现在的马达一样,存在于家中的各种电器中。

(三)向"深"度方向发展,即向信息的智能化发展。网上有大量的信息,怎样把这些浩如烟海的东西变成你想要的知识,这是计算科学的重要课题,同时人机界面更加友好。目前计算机"思维"的方式与人类思维方式有很大区别,人机之间的间隔还不小。人类还很难以自然的方式,如语言、手势、表情与计算机打交道,计算机难用已成为阻碍计算机进一步普及的巨大障碍。随着nternet的普及,普通老百姓使用计算机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种强烈需求将大大促进计算机智能化方向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瑞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 制造业自动化 2010.

[2]马辉锋 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范文3

一、城市雕塑的定义

城市雕塑是一个独特的艺术称谓,是相对与传统概念中的那些一般存在于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中的小型的“架上雕塑”而言的。它的首要或是唯一的存在特征即是与城市空间环境紧密结合,与城市文化、城市性格、建筑风格等特征相协调一致的雕塑样式。它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起到缓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带来的拥挤、阻塞和呆板、单一的现象,有时也可在空旷的场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它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装饰和美化。由于它的出现而使城市的景观改变,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因此,城市雕塑的建立是非常严肃和慎重的,一般需要由行政部门如市政厅或政府机构下令,由属下的有关美术或雕塑的组织具体负责筹划、实施,通过招标或专门邀请某位或某几位雕塑家进行创作完成。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雕塑一般建立在城市的公共场所,如道路、桥梁、广场、车站、码头、戏院、公园、绿地、政府机关等处,它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以与建筑物结合在一起。后者一般是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如高楼、厅堂等公共建筑上的浮雕装饰,和立于街心或广场上的纪念碑等,因此又需要和建筑师合作完成。城市雕塑的题材范围较广,但凡与该城市的地理特征、历史沿革、

民间传说、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等有关联者皆可创作并建立,有的甚至与此无关者,但能起到美化城市给人以审美价值者也可以采用。优秀的城市雕塑可以被人们视为该城市的市标。

二、当前中国城雕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粗制滥造的,类似建筑行业中

“豆腐渣工程”的所谓“城雕”,在全国一些大中小城市甚至乡村随处可见。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专门配套生产,即时组装“抽象雕塑”的工作和销售商店。南方有一家专门批量生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抽象雕塑”工厂,将该厂生产的各种类型“抽象雕塑样品”,标价刊登在有影响的国家级杂志上,结果“效益极好”,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批量生产的“抽象雕塑”,而不管与具体环境适不适合。

其次违背城雕创作的艺术规律。例如,现在全国一些城市里,人们到处可以看到仿欧美之风的所谓城雕,原封不动地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放大后安放在城市当中,以为这样就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实际上却营造了一种殖民文化的氛围。还有些城市搞所谓“标志性”的城雕,在历史和文化内涵方面与所在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不相吻合。如长沙市新扩建的芙蓉路,在很短的时间里建立起来的一些雕塑作品,大多与长沙市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相距甚远。如以耗巨资新建的1 5米高的锻铜雕塑《浏阳河》为例,安放在芙蓉广场中与周围环境很不协调,破坏了环境的美。从造型上看,作品中的人物重心往后倒,动态扭捏作态,人物上身短,下身超长,脚比腿粗,手小不合比例,身上的肌肉长得像拳击运动员,人体结构上有严重毛病。

一件城市雕塑安放地城市的某个特定的空间中,应与安放的环境空间协调和谐,互相衬托,从而达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环境美的作用。另外,要能让人觉得雕塑的每个不同面都很美,都很有欣赏和审美的看头。可是,这些年来新建的一些城雕作品中,却有一些缺乏美感,令人倒胃口的作品,这一类失败之作大都出自不懂雕塑造型艺术特点、不具备做雕塑能力的人之手,雕塑家的作用被否定,是造成当下城市雕塑“豆腐渣工程”泛滥成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所谓的“城雕”不但造成了对国家资材的严重浪费,而且成为污染环境的“城市垃圾”,已开始引起民众的严重不满。据业内人士估算,这些年来,全国遍地开花的城雕建设,每年耗资恐怕是成亿计算。

第三,部分雕塑家不讲职业道德和长官意识的独断专行。把搞城雕创作当作大量捞取钱财的手段,互相勾结,垄断城雕业务,为了快速“出成果”,而不讲城雕创作质量。有的甚至是名气很大的雕塑家,将雕塑工程转包给业余作者或能力很差的学生去做,有的甚至将自己从事城雕创作的资格证书转借给一些“雕塑公司”,坐地分钱。长官意识的独断专行,不按城雕创作的艺术规律办事。有的长官认为自己是什么都懂的“全才”,因此,根本不把雕塑家和环境艺术家放在眼里。有的长官虽然表面上装得很“民主”,很“尊重专家”,但实际上他们根本就不尊重专家。长官一票就可以否定十几位专家评审雕塑设计方案的集体意见。对于中央和省里制订的城雕管理法令,他们认为都可以不执行,竟要求雕塑家按建筑高楼大厦的高速度来搞城雕创作,搞蛮干。

第四,城雕建设中没有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原则,也是造成劣质城雕泛滥成灾的重要原因。这些年来,凡是城雕抓得比较好,“豆腐渣工程”少的如北京、上海、西安、青岛、深圳和广州等城市,都是由于该城市的领导能严格按照城雕管理法令办事,尊重专家意见,尊重艺术规律。美国的《国家纪念碑》雕塑,做了14年;俄国4米高的《彼得大帝纪念碑》,做了12年;北京的《人民纪念碑》,花5年时间创作完成;深圳的城标《开荒牛》做了1年多,珠海市的城标《珠海渔女》,由3位知名雕塑家创作了1年多的时间。而长沙市芙蓉路的15米高的雕塑《浏阳河》,只花了3个来月的功夫就建成了,被业内人士称为城雕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按长官意志办事,城雕工作中就一定会出乱子。不但在创建豆腐渣城雕时要花大量钱财,人力和物力,而且在拆除劣质城雕的时候,也要花费大量钱财,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造成了双重的浪费。

第五,轻视城雕理论建设是造成城雕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比中国画、油画等各界重视理论探讨和理论建设,全国城雕委好像不太重视理论建设的问题。从未召开过有关城雕的理论研讨会,不能及时抓住好坏典型向中央有关部门汇报,以至于使问题越积越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了对城市雕塑的需求也急剧膨胀。但由于缺少城雕理论上的支持,也缺少有力的监督致使很多城市的雕塑缺少内涵同时也不注重城市、区县、街道,不分环境,不分城市、地区的大小,不考虑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特点,一味追求所谓“气派”(高、大、全),

“一流”(攀比之风);一味模仿西欧16-19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古典雕塑(其模仿水平又不高)。或者盲目追求所谓“现代抽象”时尚,这些所谓的雕塑,毫无美感可言,它既破坏了自然,破坏了城市的美化,又浪费了钱物,污染了文化、渲染了奢侈、浮躁的价值观。

三、城雕发展要走向市场,从如下几点做起

1、改进管理机制

要从根本上杜绝劣质城雕的出现,至少应该从两方面下功夫:第一,建设部和文化部已经对城市雕塑资格进行控制,给合格的人发证书。这是一种资格认定的机制。第二,叫做市场准入机制。每个城市,都应该有一个以专家为主,也有官员和普通市民代表参加的,能够在文化、艺术、陈设等方面对城市雕塑进行

强有力的集中管理的机构。把每一个城雕作品,都在设计阶段开始就纳入这个机构的管理视线,对之进行持续的审视,直至安装成功。同时还应该建立退出机制。建立一个鉴别、清理组织,专门负责巡视、监督城市里出现的劣质城雕,发现一个,采取措施清除一个,直至所有人都不甘把自己的钱再白白地浪费在炮制劣质雕塑上为止。

2、尊重城雕艺术的创作规律

城市雕塑是三维空间的艺术,它不同于二维空间的绘画,只需让人们从正面一个角度去观赏,城市雕塑具体安放在城市的某个特定的空间中,例如城市广场,休闲的娱乐场所形成的特有的空间之中,不但具体安放的环境空间要营造成协调和谐,互相衬托,形成雕塑能增添环境的美;而且原本就优美的环境,也能烘托出雕塑的美,从而达到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和环境美的作用。每件城市雕塑的创作应当尊重艺术家的设计理念,长官不应该凭个人的喜好或为了取得所谓的政绩来删改艺术家的创作成果。每次的雕塑创作应该组织有经验的雕塑家来审批该作品,或者利用当今社会发达的网络世界,将雕塑原稿放到网上去,让广大民众来投票或点评,综合一些有用的意见来改进这雕塑的不足。

3、艺术家的职业道德

关于艺术家的职业道德问题,主要是个人的意志很难左右。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是要从机制上下手,像上文所提及的那样建立一个监督机构,每发现一个劣质雕塑便坚决地曝光,在报刊杂志或网络新闻中报道。这样每个雕塑家才会兢兢业业的去对待每个雕塑,长期下去,才能与劣质绝缘,而精品城雕则层出不穷!

4、树立城雕建设中的“百年大计”和理论建设

城市雕塑建设中的“百年大计”是一项事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所谓“发展空间”,集中地体现在规划上面。规划是对未来形态的描述和设计,是多种学科知识在特定地域空间的体现。要建设城雕中的“百年大计”就必须从规划上下手,把雕塑同建筑、市政、公用、园林等要素视为一体,统一纳入规划的视野之中,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从根本上确立雕塑在建设中应当具有的地位。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制造;文化;科技;创造

引言

当前,对于建立在激烈市场竞争基础之上的工业设计而言,如何将设计产品行业结构进行调整,才能快速的提高我国的制造水平与设计品质,进而将模式从“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创造”,从而为产品制造行业未来良好发展建立基础,这个问题已成为我国工业产品设计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工业设计的定义、范畴及其重要性

(一)工业设计的定义。工业设计一词出自英文Industrial Design,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艺术家约瑟夫・西奈尔于1919年最早提出来的,迄今大约有90年的历史。随后,20世纪对工业设计最权威的解释当属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1959年公布的工业设计定义:其主要界定了工业设计师的职责和任务,即工业设计师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敏感性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进行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处理等方面的设计,同时也可关注产品的包装、广告、展示及市场营销等。[1]到了21世纪,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再次补充了工业设计的概念,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系统、创新技术人性化、可持续发展、文化多样性等概念,这一次的对工业设计概念的补充更多的是从设计这一个要点进行展开的。概而述之,工业设计主要是对产品的外形、结构以及制作工艺进行一个方案的谋划,其根本是对产品进行设计,目的是为了解决用户和企业的日常需求。

(二)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工业设计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19世纪左右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工业产品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欧洲社会上,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机械化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定会取代传统农业化生产方式。借助着这样的社会的进步,工业设计开始大量发展。根据英国设计委员会1998一1999年度报告英国注册的设计顾问公司达4000家之多,从业人员有30万人。这些顾问公司的产值达5亿2千6百万英镑。而整个设计业已成为英国主要的GDP产值一部分。1997年的产值达到120亿英镑。[2]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工业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且工业设计对一个大国生产力的提高显得是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美国的品牌APPLE(苹果)的产品一直畅销世界,其中缘由很大一部分是苹果在设计上投入了很多的财力和精力。苹果的每一款产品在大规模生产前都是出一个样机,随后产品设计师反复推销产品的外观,色彩,形态,材质和施工工艺等方面,以致苹果的产品在世界上的口碑非常好。

概而言之,工业设计的发展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工业设计是科技和文化以及艺术的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会促进高科技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改革开放前。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没有工业设计的能力,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直没有形成设计能力。这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工业设计走的路线基本上走的是引进―仿制―批量生产―再引进―再仿制―再批量生产这条路线。这条路线的骨子里就是模仿,既没有自己的创新也没有传统文化在工业产品上的继承。由于当时国民经济比较落后,工业设计没有条件去发展,又以当时大多数国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没有树立品牌意识,企业的机械化程度比较低,所以只能以“粘贴”―“复制”这种模式进行生产。简言之,中为体,西为用。

(二)改革开放后。在改革开放后,一大批有识之士大力倡导大力发展工业设计。1985年后,中国大量的高校开始开设工业设计专业,随后几年,一大批设计师在中国东部沿海开始成立自己的产品设计公司,在上海,北京等地出现了很多设计事务所。到了21世纪,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设计的水平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其主要变化可以分为以下三点:1.品牌意识逐渐树立起来;2.企业对设计的要求更加严格;3.产品制造工艺的水平提高。然而和国外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仍然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

三、现阶段我国工业设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能力存在不足。今年来,我国工业设计发展很快。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积累的环境下,我国工业设计也随之发展的很快,工业设计已成为现代巨大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连接科技与应用、技术与生活、企业和市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着工业设计的发展和演化,而设计则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媒介,设计的核心就是创新。[3]由于我国的工业设计起步比较晚,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整体的创造和设计上还是存在创新力不够。我们的工业设计创新力不足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由于技术积累不够,导致很多有创意想法不能够生产出来,最终只能停留在概念阶段;

2、企业设计创新意识增强,但动力不足。很多产品的设计方案设计不够新颖,或是国内的很多设计师或者是很多企业没有很好的方案构思,甚至一些企业的产品方案是抄袭了别处的设计再加以一些改动。目前国内大部分的企业对产品设计上投入比较低,缺乏设计创新能力

3、工业设计创新体系正在构建,但尚未形成。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我国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建设,对促进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工业设计创新有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工业设计尚未纳入国家创新战略,倘若一直得不到政府的具体政策和财力的支持,我国工业产品设计的创新能力很难赶上发达国家。

(二)传统民族文化的缺失。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文化。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是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使用)方式。[4]设计是一个民族特征的旗帜,更是一个民族存在的象征。中华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工业产品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从而体现中国的文化精髓,才可以称得上好的工业产品设计。概而论之,产品设计既不是艺术设计,也不是技术设计,是产品的一种文化创造。设计的最主要的任务是创造文化,亦可以把工业设计当作文化的载体。

概而言之,我国目前每年生产大量的工业设计产品,其中具有民族特色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大多数还是在模仿西方文化的设计。

(三)工业设计的人才缺失。国内设计行业的发展源于教育,我们无可否认其价值。中国高校经过十几年的渐进式发展,这几年成了“暴发户”式的增长。国内设立设计专业的院校由20世纪80年代的二十来所激增到近千所,每年毕业的学生由原来人数翻数倍式的增长。随着招生而来的是师资人员短缺与结构性的不合理:大部分院校的教师多数都是刚毕业的研究生,在自身没有项目经验的情况下就开始参加教育事业。新的一轮纸上谈兵甚至没有实际项目经验的“吹牛”又开始了,这样的背景下,专业化的设计队伍和合格的设计师就相当缺乏了。但是我们反观国外,在英国,英国没有大的本土设计市场,但有强大的设计产业与先进的设计教育,因此,他们可以靠输出设计与输出教育来赚钱。然而我们的市场比英国大很多,但是我们的设计教育却不是强大的甚至是弱小的。因此设计教育应该给社会提供什么样的人才是耐人寻味的。总的来说,不能一味的为了形式而教育。(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磊.工业设计定义、范畴、方法及发展趋势综述[J].机械设计,2013年8月,第30卷第8期.

[2] 柳冠中.“工业设计”的再设计[J].装饰,2001年,第1期.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科学的设计依据与资料

水利工程设计涉及到地质、水文、气象、水资源等各类不同的详细信息,在水利工程设计论证阶段信息的来源多来自对各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任何一个基础资料的不准确,都会导致设计问题不断出现。水利工程的设计必须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方案制定、公式选择、参数设置等等。但很多项目由于时间及资金方面的原因,而忽略了这些基本性工作,缺少实地考察,急于开始进行水利工程的设计,从而影响了对这些资料的收集,使得工程设计缺乏科学的根基及设计依据,为后续的工程建设留下了很多隐患,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大量设计变更,导致工程实施难度大幅度提升。

(二)设计过程中对比程序执行不严格

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也是方案进一步比较、深入论证的过程。在水利工程的设计的可研阶段、初步设计的阶段和施工图设计的阶段,都需要综合对比分析设计方案,才会确保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实用性,确保设计的内容和工程的实际互相符合。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设计的方案基本无比较,只要方案可行即可。水利工程设计规划很多时候没有考虑到被治理或开发河流流域的水文和水文地质情况、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也没有考虑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各种治理和开发日标,按照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选择合理的工程规模,制定安全、经济、运用管理方便的工程布置方案。导致不能保证设计方案在经济、性能、技术、质量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完美的结合,造成设计方案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受到影响。

(三)造价控制不合理

水利工程的概算编制说明主要涉及到了工程概况、主要材料价、编制依据等。在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对于工程实际建设情况、影响造价的各种因素没有进行详细分析说明,直接套用之前所做项目的编制说明,这就导致了工程预算审定人员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审定金额与工程实际造价不相符,使工程投资的准确性大大降低。同时,有些设计者在进行单价分析时,不考虑当前的市场形势和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材料价格的预算也不按照当地的标准进行实时调整,而是照搬早期的项目单价表,使得项目的单价过高或者过低、勘察的设计费用太高,工程的概算失真等,给工程投资的准确性带来不利影响。

(四)设计内容不规范

工程设计图纸,是整个工程的纸质呈现于施工的导引与依据,工程设计图纸要求非常的精细。图纸设计的不合理包括图纸的尺寸标注不清楚、不规范,很多设计者对于工程设计图纸的细节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许多特征点无剖面图或尺寸标注不完整,这就给工程量计算、施工操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影响工程进度。另外缺少必要的性能要求和标准说明,如选用机械的型号、特殊工艺的操作说明等等,这些都会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这些影响会使得工程预算的审定人员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导致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审定的金额和工程的实际造价不相符的现象,从而降低对工程投资的准确性。

(五)设计审核不严格

水利工程设计的审核阶段,是对水利工程设计科学性、合理性重要的审核过程。然而,由于部分设计单位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以至于出现了人为影响或控制审核结果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水利工程审核的科学性,更是对水利工程事业不负责任的恶劣表现。鉴于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设计审核工作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对于水利工程设计问题的影响非常巨大。

(六)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

当前我国许多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时,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生态意识不强。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缺乏具体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及标准,缺乏当地的生态、水文等具体资料。生态系统本身就具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考虑生态的水利工程就应该具有特定性和区域性,因而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法和评价标准非常困难。部分水利工程虽然运用了一定的生态设计,但却忽略了水利工程建成后的生态管理和生态运转,其生态设计不够充分和科学,满足不了整体生态系统的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

二、水利工程设计的发展趋势探究

(一)水利工程的多功能化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人们面临的生活环境、水资源和能源需求状况也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对水利工程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防洪、蓄水、发电等功能以及安全性能,而是追求更加多功能化的水利工程,即在满足水利工程传统功能的同时,丰富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二)差异性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水文条件差异极大,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也极其不同,所面临的水问题及水利基础设施的状况也差异悬殊。因此各地方的水利现代化进程也必然是极不相同的,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实现水利现代化的行动计划,认真分析本地区条件,确定当前及长远任务。如有些城市尚未设防或防洪标准很低,应当首先抓紧防洪排涝建设。有些地方长期缺水干旱,大量开采地下水应首先解决节水和开辟新水源。

(三)水利工程的生态化趋势

长期的实践和大量的失败案例表明,人类不能再以牺牲生存环境为代价去发展水利工程,这种发展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是不长久的。当前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人们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外形美观等的具体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水利建设部门应考虑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理念,强化生态设计环节。近年来,为了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以及优化和丰富水利工程的功能,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运而生,生态水利建设工程已经成为时展的新趋势。生态水利工程既保证了水利工程应有的基本功能,又美化了自然环境,强调了环保、节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在近年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四)水利工程的美学化

美学性水利工程成为水利工程设计发展的趋势之一。水利工程设计与美学原理相结合,凸出其水利建筑的美学价值。水利工程设计需要充分利用其施工地点临近自然山水这一优势,通过人为的艺术设计,将其进行环境优化,使其能具有观光的价值,达到水利工程和景观建设双丰收的目的,以水利带动景观建设,以景观建设促进水利的良性循环。美学性水利工程的建设设计,不仅需要设计人员从美学的角度看待建设,也要设计人员具有和谐理念,将建筑材料进行合理设计,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

总结:工程设计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关键的环节,也是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必要步骤。设计方案对工程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也决定了水利工程投资的效益以及施工安全性。水利工程设计单位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及要求,认真分析和总结相关设计问题的原因,及时更新管理体制和设计理念,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不断的创新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准公共物品;融资模式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城市建设中准公共物品融资模式的发展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于城市建设中准公共物品投资的研究和实践,一直以由党和政府扶持为主,以财政性投融资为主要融资模式,而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投入较少,导致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致使城市载体功能不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普遍滞后于发展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城市建设中准公共物品领域投资及融资模式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逐步深化城市建设中准公共物品融资理论研究

(1)根据基础设施项目运营中的区分理论,对不同经济属性的准公共物品,进行了融资方式进行不同分类,逐渐把交通公路、高速公路、铁路、地铁、基础设施等可经营性准公共物品通过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城市工程的建设、运营与维护,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层次、融资工具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渠道”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

(2)依托庞大的准公共物品资产,特别是对有收费机制、有收益模式的城市准公共物品,找准抓手,形成“盘活资产”的方略,按照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通过信托模式实现对存量BT项目的准资产证券化操作。

(3)针对单个城市的准公共物品一种灵活的项目融资方式。对于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供电、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领域的城市准公共物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灵活采用BT、BOT、TOT、PPP等融资方式进行融资,可以缓解现有城市建设压力。

2.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它的颁布实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将城市建设中准公共物品融资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引入了新的台阶。

3.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以特许经营为重要标志的城市准公共物品市场化融资取得较好成效。在城市教育、医疗、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电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行业,均有采取特许经营运作模式,通过统一运作和管理,积聚各方资源,满足最大范围的消费者需求。

二、准公共物品的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政府独立投资准公共产品的情况比较少,主要有:

1.投资主体单一,债务约束软化

准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在传统上一般认为其是国家的事情,金融机构、企业等只是城市建设中准公共物品的消费者而不是投资者,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准公共物品资金的筹措范围,导致无法筹措到充足的建设资金,加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导致城市建设中准公共物品对外部资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2.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方式单一

从融资渠道来看,地方投融资平台筹资渠道比较单一,而准公共物品建设项目大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较长、投资期限长,加重了政府的财政困难,这就可能造成资金来源单一、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另外也可能出现不合理、不恰当的募集方式。我国城市建设中准公共物品资金来源主要有四种渠道:一是政府拨款铁;二是基础性项目、公益性项目为主的国债;三是地方部门和企业投资;四是依靠市场化手段解决融资问题,包括向银行借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

3.资金来源严重不足

“十五”期间,我国城市准公共物品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为6.5%,比上年和“九五”期末分别增长了6.9%和5.3%,投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群众对准公共物品的现实需要相比、与相同收入水平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说明我国城市建设中准公共物品投资总量仍然不足,投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影响我国准公共物品融资效率的原因

1.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准公共物品作为一个非营利机制,它常常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动力和压力;与公众之间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准公共物品利用其自身的特殊地位和技术优势,掌握了全社会约80%的信息资源,却往往不公开这些信息,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个信息资源的开发,难以促使公民有效地行使其对人大的知情权、监督权。

2.管理瓶颈制约导致融资渠道狭窄

外部资金进入城市准公共物品领域主要存在三大制约:一是准公共物品建设具有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而且预期盈利不高,再加上目前价格扭曲等问题,造成投资风险较大,使某些期望能在短期内带来丰厚的收益的资金,只能对城市准公共物品投资望而却步;二是我国准公共物品投资主要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运作,存在政企职责不分,产权关系不清,资产管理不活,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缺乏充分、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以使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并有效率;三是准公共物品投资额大,需要一定的资金实力,对小额投资者而言,由于资金有限,很难做到这一点,另一方面与规模庞大的城市准公共物品建设相比,技术与资金门槛高,外资、民资无优势。

3.没有给投资者带来较高、较稳定的收益预期

外部资本进入城市准公共物品领域的目的是要获取理想的利润,并使资本增值,因此,只有使股东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时,民营资本才愿意投入准公共物品建设。目前我国准公共物品尚未完成政企分开,各城市准公共物品建设的责权利划分不明确,外部资金进入便丧失对该财产的直接支配权利。此外,城市准公共物品具有中间性、收益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决定了该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不会很高,这样准公共物品领域对社会资本客观E就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5]吕建锁,李小热:城市税费改革对财政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