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大学前教育毕业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大学前教育毕业总结范文1
关键词:基层电大;学习支持服务;教学督导;学员
学习支持服务能力是基层电大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已深入每位开放教育工作者的人心。如何优化学习支持服务是每位开放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督导工作,在分析基层电大学习支持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基层电大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的对策,并提炼出实践经验。
一、学习支持服务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内涵
电大开放教育强调的是学习支服服务。但学者们对学习支持服务的认识不尽相同,学习支持服务也表述为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学生支持服务等。随着理解的逐步深入,学习支持服务越来越在广义上为人们所接受。
学术界普遍认为:学习支持服务是指远程教育机构(工作者)为学习者提供的各种支持服务,以满足学员自主学习的需要,使学习者能够顺利、有效、愉悦的学习。
按照系统的观点,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根据社会需求对受教育者通过媒介发生作用,并由社会评价来检验这种作用优劣与程度的动态过程。通常,教育者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保证这种作用的适切、有效。由此,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措施的总和就是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它主要包括:一是主体,即教育者;二是客体,即受教育者;三是媒介,即各种服务;四是对象,即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及其产生物的各类问题。由此可见,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范围很广,只要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指导与帮助,使大量情况各异的学生及时有效地获得有关信息,从而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障碍的活动,都可纳入支持服务体系的范畴。[1]
二、基层电大学习支持服务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从中央到省级电大都处于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靠基层电大独自撑起一片蓝天可以说是“望梅止渴”。
电大自成立以来,就是依托整个电大“系统办学”的巨大优势而得已发展状大。基层电大处于三级系统服务终端功能的发挥在相当程度上要依靠上级电大的“给力”。
重庆电大就明确提出“学校应当通过教学计划拟定,学习者入学教育培训、自主学习指导、学习资源建设、教学点的建设与管理、交流互动平台的搭建、考试形式等环节的改革,建立高效、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不断提升学员学习满意度。”
(二)基层电大实体化、信息化建设先天不足,学习支持服务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受到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双重制约。
基层电大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场地、师资力量等方面日显“短板”。以九龙坡电大为例:学校本部只有一栋不足一千平米的三层教学楼。自2006年底分校成立以来,目前全校办学规模达近四千余人。尽管“一校三区”的建立改善了办学场地不足的状况,但与重庆电大系统内的其它基层电大相比较,办学场地的差距仍较大。同时,在职在编专兼职教师队伍不超过二十余人,并且多数来自原区属职业中学,教师的教学及学术能力等方面也有待提高。学员网上学习资源的建设则主要依托“电大在线三级平台分校版”,以每位任课教师的PPT课件、文本资源为主。自制视频录播课资源方面由于受技术力量、场地、设备设施等方面的制约还处于探索、偿试阶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基层电大由于受客观因素及条件的制约,全方位提升学习支持服务是不现实的。
三、基层电大学习支持服务开展的优势
(一)虽然整个电大系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还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在已经成型的各学习支持服务环节都有相关制度的配套和固定流程,基层电大按相关要求开展即可。
自教育部决定实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以来,中央及省级电大逐步形成了相对有效、固定的各学习支持服务环节,并有相关制度配套。比如在“学籍管理”、“教务管理”、“教材管理”、“考务管理”等方面,基层电大通过参加上级电大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并加以实施,是可以做“到位”的。
(二)基层电大直接面对受教育者,学习支持服务方式、方法提升空间巨大。
基层电大做为电大系统办学的服务终端,直接面对学员组织实施具体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相比上级电大,学员对基层电大所提供的支持服务的感受及体验也是最直接的。“实践出真知、育人无止境”,基层电大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实践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方法,从而不断提升育人质量。
四、基层电大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的“定位”
学习支持服务能力是基层电大的核心竞争力。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学员满意度、提升社会美誉度可形成双方(学员和学校)共赢之局面。
基层电大是百姓身边的大学;基层电大本质上是教育机构,肩负着社会责任——“育人”。因此基层电大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的“定位”就在于“提高学员满意度”,“提升社会美誉度”。
五、基层电大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的对策:“从学员中来,到学员中去”
(一)“从学员中来,到学员中去”的含义。
“从学员中来,到学员中去”指的是学习支持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学员,一切学习支持服务行为要符合学员的现实和合理化需求,在学习支持服务过程中,要通过学员的反馈不断改进、优化学习支持服务手段和提升能力,达到良性互动之效果。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员的生存和发展。更多的是强调“人(教育者)对人(学员)作用”的软实力。
扬长避短。基层电大在短期内想从实体化和信息化(硬实力)上加以全方位提升学习支持服务能力是不现实的;基层电大更多地应在优化学习支持服务之“人对人作用”的“软实力”上下功夫。
(二)“从学员中来,到学员中去”的现实依据。
以九龙坡电大为例:笔者有幸参与电大的督学工作,多年来深入教学第一线,通过听课、与学生座谈、实地调研、学生督导团反馈等方式了解到学员现实状态及需求。通过近几年学员信息反馈:
1、学员对学校的办学条件,特别是对校舍的陈旧等方面没有提出过一条意见,可见学员在意的不是学校的硬实力(如办学场地)。
2、也有学员反馈分校平台部份课程没有网上学习资源,特别是视频资源,但告之学员在“中央电大在线”上、在“重庆电大在线”上有相应的课程学习资源,建议学员登录其中学习,学员也能接受。由此可见,即使学员在意基层电大在网上自建学习资源上的“硬短板”,也能通过系统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补缺”。
3、学员提出意见最多的是不满意个别教师上课时的沉闷,抓不住成人学习的心理。分析原因一是教师自身缺乏教学艺术,二是缺乏与学员的沟通。凡是教师与学员沟通过的,都或多或少改进了教学方法,学员也能接受。可见“人(教育者)与人(学员)沟通”的重要性。
4、学员提出表扬最多的是班主任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工作作风,问其原因学生回答说“很敬业”。可见“人(教育者)施与人(学员),人(学员)必施与人(教育者)”。
5、学员对学校管理层面提出的意见也仅仅集中在考试时间安排与其工作相冲突的层面。对于期末纸质统考课程,这的确不是基层电大能解决的问题,向学员解释清楚后学员也能明白。对于试点网考、各类机考,基层电大由于有一定的安排考试时间的自由度,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安排考试时间,学员表示满意。如九龙坡区的各位幼儿园园长就反映:他们幼儿园的绝大部份教师都在我校就读学前教育专业并且同一届。期末考试时间最好集中在星期六和星期天的非上班时间。如安排在平时,学员为了参加电大的考试整个幼儿园就要关门歇业,并产生很大的社会负面影响。为此学校专门把这部份学前教育专业学员的试点网考课程的期末考试时间安排在星期六进行,得到了学员和幼儿园园长们的好评。可见“人与人只要换位思考,人与人之间也能相互理解”。
6、学员提出建议最多的是希望学校或班级多活动,加强学员间的联系,可见学员关心的不仅仅是学业,还有“想交往人(社会型)”的需求。
7、各专业的学员都不约而同的提出希望学校多举办诸如“创业”、“人生励志”等方面的讲座,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可见,学员还有“自我发展”的需求。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从学员中来,到学员中去”是优化基层电大学习支持服务品质的本质所在。
六、基层电大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的实践——以九龙坡电大为例
(一)“爱心”构建“学习支持服务”小环境。
基层电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电大班主任是联系学员和学校的纽带,实践无数次证明,只要用了“心”开展助学、促学工作,都会得到学员的认可,同时学员在潜意识也自然认可学校。
“爱心”从本质上讲就是对学员的热爱,对学员的关心。九龙坡电大一位从事多年电大班主任工作的辅导员就总结出:电大班级管理工作所必备的“五心”:即“细心”做好每位学员的助学服务;“真心”做好每位学员的促学工作;“耐心”解答每位学员的问题;“公心”客观地评价每位学员;“恒心”提升班级管理水平。近年来,九龙坡电大分校“依生招生率”逐年增长,诚然与学校内涵建设、知名度的提升密切相关,但更离不开班主任以“爱心”构建的“学习支持服务”。
(二)“齐心”营造“学习支持服务”大环境。
可以这么说:凡是从事基层电大开放教育的工作者都是“基层电大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这部运转着的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凡是某个零部件运转不灵了,都有可能造成这部机器的瘫痪。所以“相互补位”、“齐心”协力,以“学校核心价值观、先进校园文化”作剂时刻浸润自己,促进“零部件”的正常运转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立校之本。九龙坡电大人坚持“网纳百川、育人兴学”的校训精神,突出“开放办学,优质服务”的特色,在“八个提倡、八个反对”、“四个意识”和“三创”为导向的学校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在“困境中奋进”、在“反思中突围”、在“机遇中谋发展”。学校实现了从破产企业废墟上的崛起,成为中央电大首批“示范性基层电大”。[3]
(三)“人文关怀”提升“学习支持服务”品质。
“人文关怀”比“以人为本”更进一步,重点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听说某某班级某某学员生了小孩后又回来复学了,某某学员外地工作一年后又回重庆工作后复学了,某某学员经“失业”又重新“上岗”后复学了,这些都与基层电大教育工作者日常与学员的“人文关怀”密不可分。
“人文关怀”更多的体现在“对学员的增值服务”上。如各种职业上岗证、资格证的培训,又如学员的心理辅导,学员毕业后发展状态的跟踪回访;又比如学员“行业职业道德”、“公关”、“礼仪”、“理财”、“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高都是大有可为,大有可舞之处。
最后,从“支持服务对象的不同”来分析,基层电大优化学习支持服务,除优化“对学生支持服务”外,还包括优化“对教师的支持服务”。“对教师的支持服务”主要涉及“工作环境支持”、“教师培训”、“课件制作支持”、“教学研讨支持”、“政策支持”、“科研支持”等方面。[4]但这个属于学校宏观层面,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在此不在赘述。
参考文献:
[1]王碧红、胡海:《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性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研究》,湖南社会科学
[2]李玲、南旭光:《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评价》,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电大学前教育毕业总结范文2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6-0039-05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其素质直接影响教育质量。提高在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及整体素质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而这需要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来支撑。
为了解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笔者在全省范围内随机抽取757位教师、168位园长、50位幼儿园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园长、培训机构负责人进行个别访谈和座谈。
调查内容包括:浙江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经费投入、管理情况;继续教育机构的日常运转情况;园长对继续教育的态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园长和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评价及其对今后继续教育的需求与建议,等等。
一、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发展较好。不少地区幼儿园教师接受了越来越多的继续教育培训,有些地区的培训机构根据幼儿园教师需求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培训,但是,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教育发展不平衡
1、地区发展不平衡
调查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程度不同等多方面原因,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呈现出较大地区差异。就幼儿园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次数来说,2004~2007年,宁波、绍兴地区幼儿园教师人均接受过9次左右的培训,而衢州等地只有4次左右。
2、城乡、公办民办不平衡
调查发现,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发展还呈现出一定的城乡、公办民办差异,主要体现在培训经费的管理上。浙江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拨款主要向城市公办幼儿园倾斜,民办幼儿园一般得不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培训拨款,其教师培训经费全由幼儿园或教师承担。在教师自负培训经费的幼儿园中,村镇民办幼儿园所占比率最高,其他性质的幼儿园如城市民办幼儿园、国有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培训经费主要由幼儿园负担。部分幼儿园教师在访谈中透露,村镇民办幼儿园之所以存在较为普遍的教师自负经费情况,主要是因为这些幼儿园承担不了这些费用和怕教师培训后流失,如果教师自己掏钱参加培训,则幼儿园的师资流失风险及损失会减少。民办幼儿园教师与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差距较大,自负经费的规定让很多民办幼儿园教师被迫放弃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
事实上,民办幼儿园尤其是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最需要接受培训。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主要集中在各类民办幼儿园,占82%。其中,村镇民办幼儿园中无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所占比率最高,达53.2%。尽管这些教师非常渴望得到培训,但经费少、业余时间少、距离城市远等原因使他们参加培训的机会非常少。这也是本次调查中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
教育部曾明文规定,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由举办者自筹。这样的规定对于目前已占浙江省幼儿园总数75.1%、在园幼儿数占全省在园幼儿总数61.8%的民办幼儿园来说,十分不利。因此,如果培训经费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到浙江省民办幼儿园教师乃至所有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推进,阻碍浙江省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继续教育网络不够健全,管理不够完善
1、网络不够健全
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建设相比,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建设较为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省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心的龙头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培训规划不够完善,各类培训未形成体系,与各培训机构联系欠紧密,等等。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各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机构还没有建立起联系制度。这一方面与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关注的重点仍在中小学,对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关注度偏低有关,另一方面与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有关。
2、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在构建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的培训体系时,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地区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归口不明确,与教研部门未理顺关系。在被调查的50个培训机构中,有39个是教师进修学校,3个是培训中心,3个是教育局幼教管理部门,5个是由原来的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科研等单位合并而成的教师发展中心、教研与教师培训中心。众多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使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归口不明确。培训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权责不明。据调查,目前培训机构有培训资格,但专业性不够强、培训效果不够好;而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贴近一线教师需要,但没有培训资格,培训经费也紧缺;有的地方因教师进修学校一直未开展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不得已由行政部门连同教研室共同组织开展当地的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三)工学矛盾突出,培训效果不够理想
工学矛盾突出是幼儿园教师、园长和培训机构一致反映的出现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问题。浙江省幼儿园特别是村镇、民办幼儿园师资偏紧,有的幼儿园甚至采用教师包班制,不少教师每周只能休息一天。因此,不少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参加培训。
调查表明,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和园长对目前开展的各类培训效果评价主要集中在“较好”和“一般”上,对培训效果持非常肯定态度的较少,而培训机构的自我评价较好。这表明,培训机构与幼儿园教师、园长的认识并不统一,后两者的需求尚未得到真正满足。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
调查还发现,不少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偏重形式。首先是培训内容脱离教师需要。调查发现,73%的培训机构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教师需要来开设培训课程,但仍有27%的培训机构有时脱离教师教育教学实际,根据主观判断来确定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特别是缺乏创新精神,不能满足教师个性化需要。其次是培训形式单一。
调查显示,在培训形式方面,虽然有90%以上的培训机构表示已采用集中培训和园本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但主要还是以集中培训、理论讲授为主。培训形式较为单一。
(四)培训队伍不够专业,部分培训者学历层次偏低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要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者应具备较强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要熟悉幼儿园教育规律和幼儿园教育实际,具有理论提升和实践指导能力。其他专业的教师较难达到这一要求。然而,在被调查的培训者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仅占26.8%。培训队伍不够专业已成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深入开展的瓶颈。
从培训队伍的学历层次看,有12.6%的培训者仍是专科学历,他们主要是幼儿园教师、园长、教研员等,而来受训的教师45.4%已达到专科学历,17.0%已是本科学历。访谈中一位培训者自嘲道:“我自己的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不高,怎么去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理论水平呢?”
二、对策
综上所述,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之所以产生上述种种问题,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管理体制出现问题。人们对幼儿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政府关注的重点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对幼儿教育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提倡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浙江省民办幼儿园数量迅速增加。在改革办学体制时,政府一度忽视幼儿教育的公益性,对幼儿教育尤其是民办幼儿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地方甚至将公办幼儿园出售给个人经营。由此造成幼儿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办民办之间的发展不均衡,进而造成全省各地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出现较大差异。
要解决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增加投入,促进继续教育均衡化
自2005年起,浙江省教育厅开始拨专项经费用于面向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的省级培训,但下拨的经费远不能满足农村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因此,要保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经费,各级政府还要给予适当支持。
政府经费拨给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考国外的做法。如美国,当公民参加某个社区学院的继续教育时,国家就将所需经费转到办学单位。我们也可从当地教育事业经费中为经费不足的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专门列出一笔经费,在这些幼儿园教师的培训考核合格后,将一定比率的经费拨给培训机构。
一些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还非常需要社会的支持,温州市永嘉县政府发动企业投资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做法值得借鉴。正如一位园长所说,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单靠一种力量解决是困难的,政府、社会、幼儿园、教师都应该承担一点。
(二)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系,加强指导和评估工作
1、加强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的指导作用
浙江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是全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指导机构,应发挥龙头作用,为各地区培训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
为此,参照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的职能定位与人员配备标准,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应强化非学历培训功能,配备足够的人员,专门开展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制定、方案策划、培训队伍组建、培训及科研的组织与管理等工作。
此外,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应加强与各培训机构的联系,经常开展调研,掌握全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加强指导:还应经常组织开展对培训队伍的培训,提高培训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各培训机构搭建交流平台,使好的培训经验得以推广。
2、完善管理体制,保证工作质量
在解决培训效果问题上,有学者提出“四位一体”的培训体制。所谓“四位一体”,就是对教师培训中心、教研室、电教中心、电大等单位进行内涵性资源整合,达到优势互补,促进“研训一体化”。目前,浙江省不少地区成立了由原来的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大等单位合并而成的教师发展中心,如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在合并后的培训机构中,幼教教研员同时还是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者,由于他们更了解一线教师的需要,能结合教研实际开展培训,培训效果相对较好。
对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估也非常重要,它能不断完善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建议浙江省教育厅根据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评估体系,定期组织评估,促进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培训工作的开展,确保继续教育工作的落实和改进。
(三)组建高水平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队伍
组建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专职培训队伍是将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推向深入发展的重要保证。参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专职培训者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有较强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幼儿园教育规律和幼儿园教育实际,具有理论提升和实践指导能力,有策划、组织培训和开展教学以及组织开展对培训者进行培训的能力。
选拔培训者可采用三条途径。一是进入。引进正规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进入培训机构后,先让其到幼儿园锻炼半年以上,积累实践经验,并开展本地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调研工作,掌握第一手材料,为开展培训作准备。二是系统进修。如果幼儿园有合适人选,可送到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硕士点学习,提高其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三是短期培训。招入和选拔的培训者如不熟悉成人教育规律,可通过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策划、组织培训的能力。此外,各培训机构还可以聘请专家或优秀幼儿园教师任兼职培训人员。
(四)构建以发展能力为导向的培训课程体系
万中、程敏等人将“能力本位教育”引入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领域,提出了要根据能力需要来确定培训内容,要以培训具体的操作能力为中心,要尊重受训人员的个性和需要等观点。这些观点对发展、完善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以发展能力为首要目标
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应当以提升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能力为首要目标。只有目标定位准确,培训工作才能循序渐进地深入开展。
2、按受训者的需求设置课程
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需求不同,培训机构要以此为导向来设置必修课程。比如,新教师的任务是尽快适应幼儿园工作,最需要得到关于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培训,也非常需要得到提高艺术技能、与家长沟通能力、观察了解儿童能力、为人处世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据此,培训机构可增设比较实用的《人际沟通技巧》《艺术技能》《幼儿园教师行为艺术》等课程。中青年教师开始关注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以及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丰富和自己的心理状态,据此,培训机构可以增设《教师心理健康》等课程。
在选修课程方面,各地有较大的自主性,培训机构可在调查教师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开展“主题式”或“菜单式”培训,以满足幼儿园教师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
3、以促进能力发展为导向实施课程
目前,一些国际培训机构非常关注课程实施的方式。他们认为能力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才会不断提高,因此课程实施应特别注重学员实践参与性的培训方式。培训规模宜小不宜大。专家引领下的观摩研讨、师带徒、课题研究、专题沙龙、案例分析与研讨、外出参观等都是深受教师喜爱的培训方式,对提高教师实际能力的作用也非常显著。
如何将培训规模由大变小,培训机构可借鉴美国的做法。在美国,社区学院只选择幼儿园中学历层次高的教师作为培训对象,之后由这些教师将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带到所在幼儿园对所有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其培训规模都不大,每次在15人左右。这种培训人人都有充分参与的机会。培训效果很好。
4、以实践能力水平为主要评价指标
以能力发展为培训的首要目标要求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以实践能力水平为主要评价指标。目前,幼儿园教师在继续教育中考试和作业任务繁重,压力很大,不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今后的培训考核,可以考虑将幼儿园教师实际能力水平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由幼儿园自己组织考核,培训机构进行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