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道德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道德教育范文1
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系统,在公民道德建设环节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而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承载和传递大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介,对生活其中的成员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影响。因此,充分理解认识大学校园文化参与公民道德教育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于公民道德建设和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二者均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校园文化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大学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具有自身的特质。这些特质决定了必须对其展开公民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大学生应有的社会作用。大学生的特质之一表现在:其已是法律承认的独立公民。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在适当的年龄有针对性地展开系统公民道德教育,才能保证大学生正确地行使法律赋予的责任,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否则,大学生就有可能因为没有明确的公民道德意识,不能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做出有违公民道德的事情。有研究者对当代大学生个体公民道德素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个体公民道德素质整体不容乐观,虽然公民道德认知水平较好,但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上表现得相对薄弱。”[1]可见,大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教育还任重道远。大学生的特质之二表现在:其是高智商的观念不稳定体。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同龄中佼佼者,在认识世界、分析问题方面具有超群的智商。但是他们思想活跃、喜欢接受新事物、富于批判精神,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成型期,认识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面对社会生活、文化思想的复杂化、多样化,大学生容易受到消极思想的侵蚀,滋生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甚至做出道德失范的事情。大学生的这种矛盾综合体特质决定了必须对其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只有使其树立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是必要的紧迫工作,也有诸多切入的路径,如发挥“两课”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创新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等,而其中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决定了不能采用中小学说教、灌输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隐形感染力量,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文化养成、思想熏陶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力量,发挥校园文化的独特作用。校园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德育的作用,然而,以往的校园文化并未明确将“公民道德”教育纳入到德育工作的范畴。在当今全社会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应明确、系统地把公民道德教育纳入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2.教育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实施公民道德教育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推进,我国高等学校的育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变化,高等学校只有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才能应对新环境带来的挑战,真正发挥高等学校的育人作用。我国高等教育的巨大变化之一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曾提出过高等教育“精英—大众—普及”的发展理论。该理论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指出国家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内的高等教育阶段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2]。教育部于2016年4月7日的首份《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里提到,截至2015年,我国的高校在校生规模将达到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数量达到2852所,位列世界第二;毛入学率达到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此外,报告指出:预计到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根据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的大量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巨大毛入学率意味着高等教育入口开始放宽。进入高等学府的不再是精英教育阶段经过“严格筛选”的精英,大学生在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个体品德、行为心理素质等方面呈现良莠不齐的态势。作为道德教育重要阵地的大学,如果不能把数量如此庞大、地位如此重要的大学生培养成道德合格的公民,那么大学生有可能从建设社会的中坚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力量。因此,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更应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当大学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时,高等教育具有边缘性的特点,对社会来说,高等教育更多的体现在观念上的需要。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凝聚大学精神的社会精英,从思想观念上引领社会发展。而在当今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功能也要相应地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中国正悄然进入人民社会,人民社会的良好运行,要求其主体———公民具有相应地素质,而其中公民道德素质是重要的方面,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的形成需要学校的参与。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系统的最高层级,在培养公民道德素质方面更是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走向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该从以精神来引导社会发展的精英时代的发展观念中走出来,把培育公民道德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如果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大环境的话,那么高等教育的内部育人方式应是小环境。育人小环境的变化要求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时重视校园文化的作用。在学年制条件下,班级不仅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机单元,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实行学分制后,班级的实质性作用减弱,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活动减少,这势必会减弱集体主义的观念。再有,传统的大学德育方式单一,缺乏实效。在大学生道德认知方面,只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理论说教,导致学生道德认知贫乏,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面对大学道德教育的现状,现阶段,在大学里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必须积极寻找新的载体,以保证大学育人功能的实现。校园文化是弥散在校园中一种有形和无形的文化环境,与课堂教学相比,在道德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隐性影响作用。因此,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中,要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二、大学校园文化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必然性
1.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参与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可见,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道德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公民道德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诚然,培养具有一定道德素质的公民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如果以社会发展为根本旨归,把人的道德素质的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工具和手段的话,最终将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从而影响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新时期《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以“公民”为主体,道德是人用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手段。美国著名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曾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3]可见,道德不是外部对人的规约,而是人获得自我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成为完善自我的一部分。因此,人要获得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和发展一定的道德。人的道德不是天生,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教育和道德实践逐步积累完成的。人的道德的生成与道德行为的维持,一方面依靠制度规范的约束,更重要的是要形成道德的自律,即把道德作为内在生命的需要,把德行作为自动的行为方式。当今,各种道德失范的行为表明,外在制度化的道德规约未能帮助人们建立有道德的生活。只有将道德内化为个体的品质,才能真正完善人的综合素质,促进的人的全面发展。所谓道德内化就是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品德,使个体不仅从内心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而且自愿将社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价值准则的过程。人生来并不具备知识和道德,它们是在外部因素的触发下,内化为人的一部分的。也就是说,人的道德形成要依靠一定的外部环境[4]。在人的道德形成的外部环境中,学校是一个有基础性作用的场域。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而在学校的整个德育系统中,校园文化相比课堂教育具有更大的“渗透”作用,它是没有灌输和说教的无形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内化具有先天的优势。因此,在我国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在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最终导向的同样是人的全面发展。
2.校园文化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其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有效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由自身要素构成的微观文化系统,除了具备文化天然的教育功能外,还具有特殊的育人优势。在校园文化的诸多教育功能中,德育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利用校园文化的特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对于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进全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德育是校园文化众多功能中的重要方面。德育,又称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外在社会的要求,结合受教育者自身的特点,展开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活动的总称[5]。校园文化作为有形和无形的学校资产,既为全体学校成员所创造,同时反过来又塑造了这个群体。校园文化自身及其建设过程都蕴涵了极强的德育功能。学校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一般采取课堂教育和非课堂教育的方式进行,前者主要通过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以及相关的人文教育课堂来实现,后者主要通过第二课堂、学生社团、道德实践等活动来推行。两者都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利用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展开公民道德教育,一方面有益于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校园文化自身的特点可以保证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校园文化的文化性特点决定了其能够在德育上做到潜在性和深刻性。校园文化虽然可通过校园环境、教学、科研、活动等有形载体得以体现,但最终它体现的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文性和审美性。校园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群体思维定式和氛围存在于校园之中,对生活于校园之中的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在感染与熏陶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校园文化的德育方式是一种隐性教育,即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为受教育者营造相应地文化氛围,引导其感受和体味,促进道德素质的内化。只有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才能算得上道德教育的成功。校园文化渗透式的德育方式,尊重人的主体性,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在道德教育的内化上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校园文化的辐射性特点决定了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校园文化的辐射性特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在大的社会范围内,作为社会亚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的校园文化对社会主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作用;二是在小的校园范围内,学校中的先进典型、优秀事迹对其他成员的影响。本文主要在前一种含义的基础上讨论校园文化的辐射性特点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高等学校作为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既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同时也有力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和其他社会亚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最直接的辐射作用体现在为社会提供一定素质的人才。大学校园文化首先作用于培养的人身上,通过大学的教育和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培养大学人才多方面的素质,然后再由融合了校园文化的人去影响社会和其他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更大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因此,要利用大学校园文化的优势,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发挥其对社会辐射和示范作用,进而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
综上所述,公民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为实施主体的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优势、各有侧重。大学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自带道德教育的基因,在公民道德建设的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历史使命,促进民族素质的提高。
作者:郭金创 单位:山东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宗泉.当前大学生个体公民道德素质调查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6):218.
[2]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17.
[3]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黄伟合,包连宗,马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校园道德教育范文2
在当代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辅导员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不但要学习现代教育工作的基本管理理论和观念,而且要从当代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和时代特征的角度出发,对于当代贫困生的学习、思想、心理健康、劳动、生活、人际交往、文体娱乐、社会实践等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窘迫的经济压力使高校贫困生遇到了很多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挫折。加上目前高校出现的“攀比风”、“奢侈风”,这使得许多贫困生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并且贫困生通常比较敏感忧虑,自尊心极强。据调查显示,部分贫困生宁肯勤工俭学或办理助学贷款,也不愿接受社会特别是个人的帮助。一些接受资助的贫困生更加希望用学习成绩证明自己回报社会,但是诸多压力使他们很难正常发挥应有的水平导致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从而导致他们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深深的自责之中。虽然经济上的困难给高校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贫困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尤其值得我们重视。目前,高校贫困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道德认识清楚,思想道德行为失范。
贫困生大都对思想道德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对于爱国主义、尊老爱劝、尊师重教、遵纪守法、艰苦朴素等道德要求,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出来,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做出违背道德要求的行为,如弄虚作假谎报家庭困难程度、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自私自利、贪图享乐等现象,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反差较大。这也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一大难题。
2.个人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相背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文化思潮的辐射,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许多贫困生由于长时间的贫苦生活,使他们对自己的出身产生回避心理,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过度追求财富。导致有些贫困生过于陶醉于此,常常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崇拜金钱、崇拜名利,缺乏集体意识和团体意识,从而使个人的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严重偏离。
3.竞争意识强,责任意识谈化。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竞争十分激烈,贫困生的竞争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对于不断提升其智能水平起到了促进和激励作用。然而,在大贫困生竞争意识增强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最突出的是少数贫困生只注重个人的争强好胜,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只注重个人的名利得失,而谈化了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4.自我意识强,集体现念淡漠。
部分贫困生自我意识强,追求自我价值,信奉个人主义。他们中间部分人认同“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认为自我奋斗自我成就。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在他们的意识中相对淡漠。
5.消费意识超前,艰苦朴素观念缺乏。
一些贫困生在国家资助政策和学校提供的助学岗位帮助下,经济条件不断改善。一部分贫困生在物质消费上攀比心理重。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在大学校园内有一定市场,这一部分贫困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思想,热衷于追赶潮流,浪费严重。上述种种现象表明当代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状况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地方,与社会对于贫困生道德素质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而言.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如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活动与效果的问题等。一句话,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服务形式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从外堵转向内疏,做到融要求于引导中,融教育于活动中。在日常管理中体现导向,充分发挥辅导员自身的优势,全面培养并辅佐学校建立起高校贫困生的思想道德体系和行为习惯。结合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素质要求,针对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作为贫困生工作的中坚力量,辅导员要做好贫困生身心发展的引导者,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加强贫困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影响和启发下,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发挥自主因素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调控和自我发展的思想和行为的教育活动。自我教育的运用是与自我意识的分不开的。大学贫困生由于在生活上经历磨难,思想趋于成熟,能够比较客观的看待问题,并可以发表个人见解。所以,在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实施自我教育具有可行性。自我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与提高的内在因素,并且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贫困生思想道德的完善只有通过自我教育、自我修养才能达到最终目的。任何教育者都不可能代替受教育者完成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但是不能因此忽略教师在贫困生自我教育过程中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辅导员更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按照贫困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他们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能把教育者的要求和道德教育的影响转化为贫困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变为贫困生自己的精神财富和自己努力的目标,并以此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加强自身素质,以言传身教促养成。
教育之本在于德。厚德博学,方能为人师表。教师的言传身教对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影响。教师的精神状态、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风采,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都是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另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教育贫困生时同样要提高自己。如果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忽视了对自己的要求,即使讲再多道理,也很难让学生信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做到言传身教。同时,高校也应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强化师德建设,并提供切合实际的的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专业素养,进而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由于贫困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受到各种外部因素和自身素质的影响,高校辅导员应当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师风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贫困生在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进步、健康成长、和谐而全面的发展。
(三)加强贫困生的社会实践教育。
道德本身是源于社会实践的,是在认知基础之上付诸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强化、巩固和提高的。道德的社会实践属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贫困生道德行为社会实践训练,而这种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把道德行为训练纳入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让贫困生的道德行为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反复表现和发挥,并形成行为惯性,从而使不自觉的道德行为逐步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可以说良好的社会实践教育有利于对贫困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贫困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得于丰富贫困生的精神生活,有得于发展贫困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社会实践教育也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纯粹的理论教育可比。辅导员负责贫困生的日常行为教育工作,应及时协调社会教育力量培养贫困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并将分散的、自发的社会实践教育纳入正轨。并对社会实践教育的起源、功能、价值、实施等进行全面、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形成社会实践教育的认识范畴,建构起原创的社会实践教育的知识体系。
(四)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心里活动,才能落实到受教育者的主体上。贫困生道思想德素质的形成过程,也是心理活动得到提高的过程。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对思想道德行为的认同感也就越高。健康的心理活动是提高道德素质的桥梁和基石。因此,从道德教育的过程看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必要性。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辅导员群体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需要整合社会各种教育资源,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情况、体现对贫困生人文关怀的教育模式。要达到这种效果,需完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并探索将学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关爱工作纳入到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日常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同时不断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牵头组建一个包含社会力量在的专业心理辅导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让辅导员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通过这种方式最终打造一支以辅导员为中坚力量的心理辅导专业队伍,从而使辅导员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及时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并及时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困扰。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搭建以微信沟通等为主要方式的新型师生沟通平台,使贫困生及时与辅导员沟通,从而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空间,探索出一条新型的思想教育模式。总之,加强和改进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其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教育过程这一内在的教育规律,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
四、结语
校园道德教育范文3
论文摘要: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以服务为核心,以爱肉敬业、诚实宁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蔽社会为主要内容.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要使学生逐步树立敬业意识、服务意识、质蚤意识和法纪观念,增强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能力,养成良好职业道抽行为习借。本文从课堂教学、社会职业实践体脸、职业生涯设计与实施、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时接四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1.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指高校教师以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为导向,以职业道德教育课为主渠道,通过对职业道德教材的再加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采用发展性的评价方法,来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合作。在备课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目标,而职业道德课教师也应了解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情况,将之设计成职业道德课教学的价值情境,让大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的同时,明确在职业实践中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的道理,加深对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理解。这样,使得职业道德课和专业课相呼应:一方面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课教学设计让大学生形成道德认知,产生道德情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把这种道德认知和情感转变为道德行为,进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认真学习各项技术的操作规范,遵守职业纪律,在专业活动中严格照章办事。
2社会职业实践体验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品质的养成离不开社会职业实践,社会职业实践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实践的根本途径。通过社会职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敬业、乐业、守业、诚实守信的职业品质,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职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按职业的需要塑造自己的形象,履行角色义务,将职业道德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职业要求与精神力量。
充分利用学生的实践、实习环节,从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训练。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职业道德的养成和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只有在职业道德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道德,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不断加大,为我们进行职业道德的实践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实践、实习环节,精心设计,认真组织,统筹安排,分工合作,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安排聘请实习、实践基地的管理人员或行业劳动模范介绍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规范。另一方面,由教师指导学生到实际操作的现场感受和体会职业道德和从业精神的内涵。·实践完成后,要求学生写出以“怎样才是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为题的职业道德实践体会,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企业、事业单位形象乃至生存的重要性,从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从业态度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社会职业实践的基本作用在于:第一,能使大学生磨炼职业意志,增强职业情感体验,形成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第二,对大学生是否接纳一定的外在要求具有检验作用;第三,能增强大学生在处理各种关系时的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
3职业生涯设计与实施
职业生涯设计与实施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本人实际,制订并落实职业生涯阶段发展规划的过程,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阶段规划与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大学生在了解就业政策、就业机制、就业渠道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基础上,形成“先实习、再就业、后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生涯规划;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职业生涯实施,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自信,既能坚定不移地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付出努力,又能善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客观条件变化,及时调整自己各阶段的职业生涯阶段发展目标,形成富有朝气、实事求是的发展观,真正体现职业生涯各阶段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实施的重点是引导大学生深人社会、了解职业、分析市场、自主定位。通过职业生涯阶段性规划实施可以使大学生更加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了解某种具体职业的实际情况,或者了解某种具体的技术操作过程,这种直观形式较之知识灌输形式更能增进大学生对职业世界的了解。同时不定期参观与访问职业道德教育基地,聘请行业、企业中的职业技能标兵和专家能手担任校外职业指导辅导员,通过他们成功的典型事例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进一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实施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和就业观。
4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
高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注重信息、知识、人才、环境等软件要素的主导作用,将企业文化追求潮流、创造先进、领导行业的理念溶人职业道德教育之中。可以突破原来陈旧的教学理念,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引人教学之中,充分考虑大学生在未来就业中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对改革和竞争的适应能力,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要优化大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知结构,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实现大学生从“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转变。
校园道德教育范文4
(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 浙江 海宁 314400)
摘要:基于对文化含义和多元文化内涵的理解,分析了多元文化对技工院校学生道德发展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多元文化环境中技工院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及策略,以期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多元文化;技工院校;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013-0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交往程度的加深,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作为世界文化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也随之逐渐形成。多元文化的形成无疑对文化本身的繁荣与发展,对个体精神世界的自由和丰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不可否认,文化形态的多元分立与冲突,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出现了主导价值观的失落与终极价值观的迷失现象。探索多元文化这一特殊环境中的道德教育问题,使学生不断积淀道德素养,不受不良文化的侵蚀,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技能人才,是技工院校应承担的教育使命。
多元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含义 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起着规范、导向和推动人及社会发展的作用。关于文化的含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从自己所属学科和研究对象出发,赋予其不同的解释。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笔者从德育教育的角度出发,倾向于从狭义的范畴中将文化定义为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模式、态度取向、价值观念等内容的总和,其中价值观是其核心。
多元文化的内涵 “多元文化”源自于美国一些学者提出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目前,关于多元文化的定义学术界尚未完全达成共识。纵观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多元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多元文化意指人类社会在一定时期存在并相互联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狭义的多元文化则是指多种精神文化的集合体。本文探讨的是狭义的多元文化,是指古今中外多种文化交织、兼容、共存和发展的系统,其“多元”不仅指文化类型的不同,也指价值取向、道德趋向的差异。
多元文化对技工院校学生道德发展产生的影响
多元文化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由此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理解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独立、自主、进取、竞争、民主和市场经济意识,使他们的思想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活跃和富有创造性。然而,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由于传统道德思想不再独占意识形态领域,而是与不同文化的思想和价值观碰撞交融,导致人们在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上的分歧和冲突,给缺乏成熟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致使他们在道德素养的“知、情、意、信、行”几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道德认知偏差 道德认知是对道德价值与规范的认识。部分学生价值观念迷失,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倾向,虚荣心强,不爱学习,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认同“及时行乐”的观念,出现了相互攀比、贪图安逸、热衷享受、好逸恶劳、见利忘义的现象。
道德情感淡漠 道德情感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部分学生将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以个人为中心,自私自利,我行我素,不孝敬父母,不尊敬师长,不关爱同学,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对人对事总是抱怀疑、冷漠、怨恨或无所谓的态度,不明辨是非善恶,遇到不平不公之事奉行“明哲保身”的信条,袖手旁观,缺乏正义感,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道德意志薄弱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部分学生性格缺陷较为明显,如任性、懒惰、固执、骄横、敏感、脆弱、耐挫力差、依赖性强、报复心强等,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碰到困难就退却,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经受不起挫折的考验,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感觉前途渺茫,生活没意义,甚至漠视生命。
道德信念危机 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内心的确信。部分学生在精神上失去了自我,迷失了方向,失去了独立思考、评判和选择的能力,不能用正确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言行,盲目地去追求和迎合他人的言行,没有坚定的信念,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无责任意识,在理想和现实、物质和精神、个人和集体之间不知如何选择,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
道德行为失范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按照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上,从本人意志出发自主选择的行为。部分学生缺少最起码的文明礼貌,粗言秽语,乱扔杂物,破坏公物,大声喧哗,浪费水电,纪律涣散,不服管理,弄虚作假,考试作弊,迷恋网吧,抽烟酗酒,打架斗殴,有的甚至触犯法律。
基于多元文化的技工院校道德教育内容构建
面对多元文化对学生道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技工院校在选择和确定道德教育内容时,应注意在比较和鉴别中认识和吸收古今中外文化的优秀成果,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丰富多彩,让不同文化所蕴含的高尚道德观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深刻的蕴含、高远的意境、恢弘的气概凝聚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气质,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展现出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特质和人文价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等。这些优秀的道德理论和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予以珍视并将其纳入道德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诚实守信、以义为上、正直善良、仁爱孝道、谦逊好礼、修身律己、自强不息、勤俭朴素、积极进取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发展观、是非观、责任观、审美观、财富观、消费观,从而使学生在中华优秀道德文化的熏陶中吮吸传统精华,滋养心性品德。
借鉴世界文化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灿烂的文化,其优秀文化成果都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大胆吸收借鉴之。纵观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道德教育,我们应进一步创新学校道德教育的理念,充实道德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的道德价值观、义利统一、自我完善、尊重生命、国际主义、种族和谐、生活准则、生态责任、竞争意识、规则意识、效率意识、团队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以及对自由的尊重、对个性的崇尚等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种族、国家人们的人格,培养学生对人类的博爱精神,学会选择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
开发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特殊的地域性。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水土不仅是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财富,其地方文化也为人的成长提供滋养。如利用地方文化中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压迫和分裂,抵御外敌入侵,共创中华文明,推动人类进步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乐于助人、热心公益、重情尚义、谦和好礼的优秀社会公德资源;以质取人、履行契约、遵守诺言、热情服务的从商准则教育资源;强调“人与自然是兄弟”,用各种禁忌、习俗和道德规范去引领人们积极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利用文字诗词、戏曲表演、歌曲故事等各种载体的文化教育资源,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予以充分挖掘。
引入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有效地为企业的战略实施提供行为导向,具有独特的激励、约束、凝聚、调适、教化、维系和辐射功能。如北京同仁堂的堂训“同修仁德,亲和敬业;共献仁术,济世养生”,这一理念影响着员工的行为,陶冶了员工高尚的情操,培养了员工优秀的品质。吸收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对学生进行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社会责任及企业伦理道德、生态道德、行业道德、职业道德等内容的教育,无疑体现了技工院校文化育人的特色。
应对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不分国界、地域的信息文化。它一方面以知识的丰富性、传播的快捷性、参与的直接性成为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又以传播的虚拟性、隐匿性和多元性给学校的道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环境下生成的道德具有自主性和自律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因此,学校要对学生加强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指导学生将社会需要、历史责任、人类理想等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要和动机,进行上网规则、网络礼仪、网络安全、网络道德规范、慎独思想、忠恕之道、心理健康、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以确立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提高对网络信息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形成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践行“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
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技工院校道德教育对策
直面多元文化环境中的道德教育,作为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应清醒认识到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正视多元文化的挑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达到提高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的良好教育效果。
树立道德教育新理念 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有的一些道德观念和教育理念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道德学习和教育的要求。为此,学校的道德教育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确立换位、合作、沟通、共赢、对话、分享、多元、自新、超越等道德新观念,使学生自由、和谐、文明并富有创意地生活;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树立“以人为本”、“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双主体”的道德教育新理念,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从批评学生转变为培养学生,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活动中领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的魅力和力量,在实践中提升道德能力,实现由接受道德到体验道德、发现道德、建构道德的飞跃。
坚持一元导向和多元价值取向的统一 道德教育应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当今先进文化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校要将坚持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灵魂和方向,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道德教育的内核和主题,将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道德教育的精髓和主旋律,将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道德教育的价值准则,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道德教育原则,加强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工作,创新道德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同时,要树立“和而不同”的道德教育理念,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元导向的前提下,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寻求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汇点,在多样中求共识,在多选中找优势,促进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建立实现一元主导多元融合的既反映人类共同愿望又符合世界文明进步的道德价值体系。
创建校园道德文化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也是诱导、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提升、情感的陶冶。学校要通过构建涵盖价值目标、办学理念、教育理想、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和校园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校园网站等体现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班级成员认可思想、行动、言论、价值取向、思想导向、行为准则和公共舆论的班级文化,创建包含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四个层面内容的能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形成的校园道德文化,让道德价值和道德追求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营造出具有尊重、公正、平等、友爱、赞赏、协作、开放、和谐、积极、向上、健康和丰富等特点的良好道德教育环境。
实施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 主体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觉、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它使个体的道德行为植根于明敏的心灵、无畏的勇气、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之中。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力图培养学生自律、自主的道德,其目标体系建构为:提升学生的需要层次,使学生摆脱狭隘自私的愿望,崇尚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以及献身真理的生活;培养学生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对现实的社会和道德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参与正义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具有信仰、责任、诚实、民主、公正、良心、爱心、自由、平等、宽容、团结、尊重等普遍化道德。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认知和情感平衡发展、智力和道德协调发展的具有时代精神、精神世界完整而丰富的人。
关注学生的道德困惑 学生是成长中尚不成熟的生命个体,在价值多元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中,其个人道德形成和发展时期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对此,学校应密切关注学生的道德困惑,要在教育实践中设法创设矛盾冲突情境,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现实,在困惑、焦虑、犹豫的心态中寻求正确的道德认知,纠正认识上的偏差,确立合乎社会规范的道德标准,澄清非道德的、不正确的价值判断,提高道德判断水平,从而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明智的选择。同时,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应理解、宽容、善待学生的过失,善于发现蕴含在其道德失范行为中的积极因素,采用深情提示、反面警示、心理疏导、变管教为交流的方法,为他们指点迷津,唤醒他们迷途知返,耐心期待和帮助他们内省、进步。
重构道德评价方式 传统的道德评价方式大都以社会对人才的最终道德要求为标准,按照具体的条目分段实施。此种评价方式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形成,以孤立的行为代替品德发展,以终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存在重他主、轻自主,重约束、轻发展,重结果、轻过程,重外显、轻动机,重知识再现、轻实践行为的缺陷,显然难以满足多元文化环境中学校道德教育的要求。因此,构建自主评价、反思性活动评价、情境评价、案例评价、激励性评价等新的更为有效的道德评价方式,是实现学生道德主动、自主发展的必然选择。
提升教师的道德人格魅力 教师职业决定了教师道德人格的典范性,教师优秀的道德人格是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最有效的隐性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应注重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以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兢兢业业、诲人不倦、积极进取、淡泊名利和崇高的理想,高度的责任心,广博的学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精良的教育教学艺术,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情绪情感,对学生的慈爱、尊重、信任和宽容,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等优秀的道德人格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促使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健敏.道德学习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如才.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4]吕田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道德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校园道德教育范文5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塑造人才灵魂的工程,它应渗透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本文从高职生源特殊性谈起,提出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教育必须积极探索出适合高职生特点的、有效的德育途径和合理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关注、群众关心、家长揪心、学生忧心的民生问题。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成功与否,需要接受市场等多方面要素的检验,其中就业率是关键。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虽呈上升的趋势,但受大学扩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减员增效等因素的影响,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我国的企、事业单位用人理念更趋于理性与实际,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评价的重点也不在局限于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的掌握,学生的道德素质正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成为影响就业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积极探索出适合高职学院学生特点的德育工作有效途径,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
1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教育对象特点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点,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重任。其生源主要来自三种途径:一类是经历过高考落榜对复读没有信心的高中生;一类是参加了三校生高考成绩优异被录取的中专、职、技校生;还有一类是对普通高考、三校生高考信心不足,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来的学生。他们无论在认知方式上,情感归属上,还是在行为习惯上都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1.1 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自信心不足
高职生从入学的考试录取成绩上看远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文化知识掌握相对薄弱,部分学生会有较强的自卑感。受一些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家长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低等次教育,只有考不上“大学”或是急于就业的学生才会选择的教育类型;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高职生还存在一定的偏见,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时大部分单位、部门纷纷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另外高职学院的办学时间不长,办学质量参差不齐,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存在一定差距……这些都对高职学生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产生了一定的挫折感,对自己能否成才信心不足。
1.2 动手能力较强,环境适应能力欠缺
高职生中有部分学生为了准备三校生高考和自主招生考试“3+综合”的科目组合,在中学阶段就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考试前更是侧重加强了专业性方向的训练。有了基础再加上高职三年的学习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得他们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加强,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就表现了出较强的专业技能。然而这些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深受家长的溺爱,对于挫折和艰难的考验甚少,在家中唯我独尊,占有欲强,与他人相处、分享、合作能力较差。特别是高职院校招生中本地区学生的比例较大,他们周末经常回家“享乐”,每学期开学、放假常常是全家出动接、送,由此更加突显出环境适应这方面的不足。
1.3 社会活动能力较强,自我约束能力有待提高
高职学院的学生大都思维活跃、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对院、系各级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和校外的公益组织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还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乐于在各类社会活动中寻求一切可能的力量提升活动质量。他们进入大学后也暴露出在中学阶段养成的一些毛病:学习、生活习惯较差, 组织纪律性方面疏于要求自己,常常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找借口、理由,对他人的不满情绪较强,以自我为中心,且好自我表现。高职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虽喜好求新、求变但辨别能力不强,容易被人引导,缺少自我约束的锻炼。
2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教育有效途径探究
面对21世纪科技、文化、教育大发展给我国高校德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新的发展形势和学生德育工作环境、对象变化的新特点。高职学院必须积极探索出符合自身要求、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道德教育途径,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协调发展的、个人潜力得以显现的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
2.1 重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的道德教育方式
受学制的影响,高职院校目前开设的道德教育相关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势与政策》等,这些课程虽然所占课时不多但却是对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在培养高职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社会主义合格劳动者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对显性德育课程的接受程度有了一定的变化,高职德育要想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就应重视结合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把显性教育的主导作用和隐性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感的特点相结合。道德教育应更多的应融入在非德育课的教学中,融入在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院各项规章制度中,使学生自觉的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高职学院需要发掘优势、突出特色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特别要重视融入企业文化,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形成符合自身特点和要求的校园文化特色。
2.2 运用现代技术创新道德教育手段
道德教育手段能否与时俱进将直接影响其教育效果,在注重传统道德教育作用的同时加强与合理的道德教育手段结合,才能最终促成道德教育成效的提高。传统的德育课堂的教学应借助情景化模式、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等方式增强德育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有效性。课外应建立健全德育信息网络:包括校报、校广播台、宣传橱窗等校园宣传平台,特别是校园计算机网络。21世纪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一先进载体创新德育手段,更新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应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借助网络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德育活动如:网上宣传、网上讲座、电子信箱、网络BBS等,提升大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延伸德育的时间和空间,扩大教育的覆盖面,结合学院实际建设好“德育网站”、“思政部网站”特别是校园网的党建、团建板块,并加强对网络的管理、监督。
2.3 侧重道德教育目的的职业性、加强实践教学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来看,职业定向性是其的最基本属性,实习、实训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最佳的平台。职业素养的培养,应是一个贯穿高职三年,深入学生学习、生活,全方位、系统的、长期的过程,任何的德育理论都需要在实践中磨练、规范、完善,特别是职业道德原理产生于职业实践又将指导于职业实践,高职院校要重视实践对高校德育的作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此外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不但能接受进一步的道德教育,而且他们的现场应变能力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也能得到加强。现代企业越来越讲求实效,需要的是能直接能上岗、独立承担工作的毕业生,如果学生在高职阶段不重视德育养成的实践锻炼,其参加工作后很难完全适应新时期企业的要求。高职学院要善于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中,教育学生养成对工作认真负责、忠于职守、努力奉献的工作态度和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还要帮助对就业信心不足的学生树立自信。
2.4 打造优良的道德教育师资、有效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道德教育离不开良好的师资队伍,现今高校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全员育人”的德育观虽已在全面提倡,但专职学生辅导员队伍依然是高校德育工作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辅导员直接面对学生开展工作,他们承担着日常教育学生的重担,更容易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效果。大学教师特别是德育教师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高校德育体系中教育主体是教师,受教育主体就是学生,即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道德修养的提高,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应该主动地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来,进行自我修养。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份子,应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通过自身的良好表现影响和转变其他同学,这将极力于道德教育在学生中的深入。此外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活动加以规范、引导和激励,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增强德育的自主性,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这也正是德育所最终追求的目标。
3 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完善学生道德教育途径
客观的德育评价是对德育效果的有益反馈,同时又能促进德育的进一步改善、提高,是大学生道德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过去评价体系中反映出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来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反馈。
3.1 坚持量、定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评价
在学生德育评价中,采用的定量考核标准必须事先予以明确,含糊的量化标准只会带来考核结果的非客观性。而评价中的一些无法量化考核标准,促使我们在对不同学生的评价中总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主观成分,故采取定性方法进行评价较为恰当,辅以必要的定量指标评价。学生也是德育评价主体之一,为使得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更科学、评价结果更趋向公平,评价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广泛参与道德教育评价。要广泛发扬学生组织在德育评价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他们在平时做好每位同学的日常生活、学习、活动记录。学生本人也应在平时时刻关心自己的德育表现,积极参与各项德育活动,根据相关考核指标自我初步考核,再将考核结果上交班委会校对、检查,最后通过教师反馈结果,广泛听取意见。通过学生自己参与的德育评价,其结果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也促使同学的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意识得到增强。
3.2 建立学校、企业、社会多方位合作动态评价体系
任何一个社会人都具有多面性,合理、客观的德育评价应该是全面反映一个人的综合评价。当今时代高校德育载体日益丰富,社会实践是德育体验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们利用假期和休息时间深入校园、社会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另外高职学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道德教育实践进一步拓展到了企业,高职学生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环境中。因此要科学的对高职生进行道德教育评价必须要结合各方面的力量、多角度、全方位的开展,让学校老师、企业带教师傅和社会人员共同参与、共同评价。评定方式也应是阶段性和连贯性结合,每学期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有一个阶段性评价,毕业时要结合整个大学期间的表现有一个连贯性评定方式,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将德育评分纳入学生的毕业学分之中。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只有在长期的熏陶、感染、实践中形成,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高职院校只有在其过程中加强引导才能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3.3 注重学生道德素质提升、强化德育评价导向功能
道德教育评价不能只看重学生德育表现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过程发现优势、不足,改进对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有效的评价应具有激励、教育功能,评价结果可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着力从个人到组织上完善评价作用。高职学院应在充分了解学生所处阶段性和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关注学生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对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育起点并实施相应的德育评价。学生在校期间是一个不断的接受教育改正、学习、进步的过程,因此学校对其德育评价也不应是终结性评价,而应是发展性评价:一方面要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不断的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另一方面要利用社会、企业对学生的实习评价即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学院德育工作以适应现代用人单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先进.高校德育环境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62-68.
[2]寇翔.论高校体验式德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67-68.
校园道德教育范文6
[关键词]高校 道德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12-01
一、开放融入性原则
网络行为主体间的行为方式应统一符合某种一致的、相互认同的规范和准则。个人的网络行为应该能够被其他网络社会行为人及整个网络社会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所接受,最终实现个人网络交往行为的规范化、网络语言的责任化和信息交流的有序化。
首先,注重把价值观念的教育开放性地融入在知识性教育之中。网络道德教育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使得受教育主体能够在良莠混杂的网络信息世界中明辨是非,正确、理性选择自己的道德立场并形成责任意识,从而引导和帮助高校学生建立健全起自身的道德责任体系。
其次,注重把网络道德责任教育理念和责任观念开放融入在校园网络体系的建设之中。青年高校学生群体是一个心理同质性很强的受教育群体,他们在心理特点、生理特点、道德追求、行为方式、责任意识等方面都比较接近,有着较为一致的道德责任认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参与和积极参与引导,校园网络道德的各个领域建设。把高校道德责任教育开放性的地融入在这块承载着高校学生的归属感和自我教育意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中。
二、自由自主原则
黑格尔曾经说过:“人的决心是他自己的活动,是本于他的自由做出的,并且是他的责任”。[1]正如夏伟东所言:“道德与主体的关系已经紧密到了这样的程度,即没有主体,便没有道德,而且即便有了主体,但如果主体并不敬仰和服膺道德,也同样没有道德。”[2]自由自主原则之所以是网络道德责任教育的基础,还表现在自由自主原则的确立,还体现在了高校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目的上,它的最终目的是教育高校学生网络行为选择应具有自主选择性、自觉性、自控性的自由自觉的道德责任感。
高校网络道德责任教育应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的主体性,而不是外在约束强加的、被迫的道德责任行为活动。这种道德责任自主性活动教育包含三层含义:
首先,教育学生选择的前提明确性,这个前提就是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主体道德标准为前提。
其次,教育学生选择的方向性,这个方向就是以符合青少年自身发展需要,与社会主流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相顺应的思想指引为方向。
最后,教育学生选择的适度性,这个适度就是以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符合高校学生文化层次、道德水平为适合的适度性。通过目标明确、方向准确、适度合理,真正教育学生在网络社会自主选择接受符合自身特征需要的网络道德责任观念。
诚如杜威所言:“在这种由强迫造成的一致性的背后,一些个人的倾向就在不正常的和或多或少是在被禁止的方式下作出一些活动” 。[3]
三、互利互惠原则
网络信息资源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网民自发无偿提供的,任何方面的问题在网络交往中都能得到广大热心网民的积极回应,网络社会中的协作互助、互惠互利性体现了网络社会共享、合作、互惠、平等的民主精神。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资源的受益者,在无偿享受网络信息资源带来的信息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同时,应学会将这种互惠互利的共享合作精神融会贯通、发扬光大,在网络道德生活中也应该遵守互惠互利原则,实现网络道德对传统道德体系的发展和补充。约翰.杜威曾经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4]
实现人与人的相互尊重是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的重要标志。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中教会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名誉权利等。网络道德教育就是教会大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人际关系,培养大学生良好社会技能的发展。高校网络道德培养的目的,即让高校学生在未来参与网络生活、学习、交往过程中,能以优秀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责任观念融入社会生活,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以网络道德教育带动高校学生的行为、价值取向、人格发展。由于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和水平处于接近成熟的成型阶段,高校学生对道德所形成的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变化之中,而且它必将随着高校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实践认知的增长而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夏伟东.道德本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