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动力机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发展动力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发展动力机制

城市发展动力机制范文1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格局演进;动力机制;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周昌林(1963-),男,安徽无为人,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硕士生导师;李江(1976-),男,山东安丘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F1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5-0073-03 收稿日期:2007-04-20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正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正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的增长极,长三角内部城市群的空间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不断演进,正朝着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迈进。

一、长三角城市群的格局演进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长三角的城市空间格局一直处在一个剧烈的变化当中。最早的大城市是江宁、扬州、苏州、杭州。江宁即南京,六朝古都,始终是长三角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扬州在清代中叶以前也是世界级的大都市,其繁华程度不让伦敦、巴黎。扬州的繁荣得益于盐商和漕运,但随着徽州盐商的消亡及运河时代的结束,扬州便快速地衰败下去(冀朝鼎,1981)。苏州、杭州作为城市起码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长三角的经济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但在20世纪初期,被长三角最东端的上海所代替。时至今日,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格局围绕“一核两群”,正在酝酿着一场新变化。

(一)上海核心城市。上海市作为我国沿海、沿江两条经济带的“交汇点”,拥有坚实的区域基础。进一步谋求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和区域布局的三位一体,上海市有必要、有条件发展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在众多衡量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的指标中,年资金融通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港口吞吐量、外汇市场日交易量、外贸进出口总额是其中最关键的五项指标。从这些指标来衡量,上海与国际大都市还有不小距离。东京面积只有上海1/3强,人口密度却是上海的2.8倍,人均GDP则是上海的21倍;太平洋西海岸的美国加州人口只有上海一半,而GDP则与我国全国经济总量相当,是上海的20倍(郁鸿胜,2005年)。

(二)宁-苏-徐城市群。宁-苏-常城市群形成以前,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自80年代以来较多地强调“离土不离乡”,较多地强调小城镇的“蓄水池”作用,忽视了城镇化的集聚功能,从而未能充分预见、发掘、抓住城镇化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潜在机遇。如今,该城市群,特别是苏锡常地区,已进人工业化后期,由工业化推动城市(镇)化趋势在加速。2000年江苏省城市工作会议对全省城市发展战略做出新的调整,突出强调大城市的作用。“着力把地区条件较优、综合实力较强、城镇基础较好的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四个特大城市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做美,通过强化南京、苏锡常、徐州三个城市圈的功能,更好地带动全省城镇的快速发展”。

(三)杭-甬城市群。从有利于发挥优势、增强中心功能出发,杭-甬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正在逐步被优化。杭-甬城市群的特点是,以体制改革作为推动力,消除城乡分割的种种体制障碍、政策障碍,建立有利于城镇集聚和城镇建设的新机制。杭州,作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经济中心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要在较高起点上考虑产业发展,着力培育较强的产业、技术创新功能,较强的商品和生产要素集散功能,较强的信息、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而长三角最南端的宁波,其最大优势是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海岸线资源,非常有利于港口海运业和临港型工业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加快确立区域功能分工优势。总结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递进式”的城市发展进程,城市建设由粗放式逐步转向集约式。这一转变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第一,小城镇建设阶段,即城镇化阶段。苏南的小城镇有历史基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城镇建设改善了企业和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使农村面貌大大改观。但小城镇不可避免地存在基础设施落后、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差、土地浪费、三产不发达及企业办社会等弊端。尤其在没有制度变革的情况下,小城镇建设又一次地复制了二元体制,成为制止农民进城的权宜之策。第二,中小城市建设阶段。以县治所在镇为基础的中小城市发展受两大趋势的推动。一是部分农村企业的高层主管、村镇干部、务工青年农民、中小企业主及个体工商业者开始进城居住。二是产业集中发展趋势加快。一般说来,一个中小城市拥有一个省级开发区和一个民营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基础设施基本上完成,优惠措施、管理制度、服务水平都比较规范,因而成为投资建设热土,外资企业和本地大型技改项目都安排在开发区。在城市整治过程中,住宅建设和开发区建设的两大趋势使县级市市区形成内圈是商业区、中国是生活办公区、外圈是工业区的城市布局,小城市日益丰满。第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阶段。如前面所述,中心城市作用不可代替,由分散化走向集中化是城市化的一般规律。第四,形成城市群。城市群的实质是由集中化走向一体化,谋求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共同发展。目前,建城市群在长三角已形成共识。传统小城镇以步行为半径,小城市(县城)一般以自行车为半径,大城市、特大城市以汽车为半径,而城市群,则以高速路、轻轨等城际交通工具为半径,以现代通讯技术为信息联络的主要手段。无疑,城市群在逻辑上是城市化的最高形式。

二、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动力机制

长三角城市群,形成机制有着不同于以往国外大城市群的鲜明特征,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

(一)人地紧张关系。高密度的城市社会仍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基本现实。拿规模和人口密度堪称发达国家城市之最的东京大城市群作比较,2000年东京23区的人口密度为1.31万人/平方公里,而上海浦西地区的人口密度在上个世纪末就高达3.76万人/平方公里,是东京23区的1.77倍(朱英明,2004年)。在庞大的人口背景下考虑城市群的演化,在长三角出现人口过亿的大城市群之可能性已是无庸置疑。一方面,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发展和就业,还是医疗、上学、福利、社会保障,其规模都将会十分巨大;另一方面,城市土地和各种资源日益紧缺以及高昂的环境代价,都可能制约从而调整长三角城市群的演化过程。要有效形成高密度、大规模的城市群,两项基础工作必须做好。一是建设公共交通体系,二是建立促进土地高度利用的机制。就前者而言,以小汽车为主的交通骨架不可能有效,进一步地,城市群只有连接世界

和全国的广域交通体系才可能有效运转。就后者来说,只有通过导入严格的土地利用总量控制、土地利用资产税以及技术替代等机制,才能实现土地的集约有效利用。由于城市生存条件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城市群区域内出现农村向城市,小城市向大城市的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使集聚区域的地价不断攀升。市中心地价上涨到相当幅度,又会迫使经济活动向郊区扩散。上海发展卫星城,杭州、南京郊县改区,适应了产生多中心的需求。

(二)各地政府间竞争与合作。长三角城市群的各级政府无论是在制度创新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存在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蒂布特(1956)理论”(公共产品的竞争性供给)深入讨论城市政府有序竞争的积极意义。竞争是因为地方政府只有率先改革和创新,才能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即软环境;只有率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创造良好的硬环境。而拥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是集聚和优化生产要素、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地方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博弈理论”又从另一个侧面剖析了政府合作的积极意义。合作则是因为各个行政区政府在制度创新方面的交流,有助于改善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环境,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沟通,则有助于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降低交易费用,从而达到实现地方快速发展的目的。因此,尽管存在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但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也一直未停止过,这种合作是竞争中的合作。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成立了长三角经济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议,后联席会议升格为市长级协调组织,并更名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协调会积极推动城市间的资产重组,打破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强政策的协调性、一致性,推动市场的开放性、统一性,更好地实现联动发展,互利共赢。本世纪初,成立了沪苏浙省(市)长座谈会制度,相关部门负责人定期召开座谈会,商议经济合作事宜,把共同构筑区域大交通、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区域旅游客运网络、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区域天然气管道网络5大专题(洪银兴、刘志彪,2003),作为合作推进的重点和基础,对改善城市群形成的基础条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三)企业区位选择

企业区位选择,无论是对微观空间结构,还是在城市空间格局的演进上正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一,从产业集聚角度看,企业区位选择主要由运输导向和当地投入品导向。产业集群的空间区位的形成,其机制是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规模报酬递增是产业集聚的根本动因。与此相应,产业集聚进一步引致人口的空间集中。

第二,在城市群内,企业区位选择与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密切相关。企业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考虑出发,其纵向联合、空间分散的生产组织方式,比起纵向联合、空间集聚的生产组织方式来要有利些。而从企业的联系费用考虑,企业在空间上不应分离过于遥远,需要一定的集聚。城市群内企业将占地多、技术含量低的加工环节迁往层级较低的城市,而将公司总部研发机构迁往较高层级城市,就是上述两个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从而导致城市群地域结构发生变化。

第三,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区位选择越来越关注城市国际化程度。城市群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出现了“代工生产(OEM)”这种新的国际分工发展形式。以跨国公司FDI为特色,来自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转移明显影响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的走向。曼纽尔-卡斯特(2001)研究了IT产业四种独特操作所寻求的四种不同的区位类型:(1)研发、创新与原型制作,集中于核心地区高度创新的工业中心;(2)技术性的制造,位于母国新兴工业化地区的分支工厂;(3)半技术、大规模的组装与测试工作,相当部分位于境外;(4)按照顾客需要而调整设备、售后维修和技术支持,通常是位居主要电子市场所在。由此看来,长三角在全球IT分工体系中大约处于卡斯特分析的第3、4种区位。目前全球500强中已有300余强人驻上海,百余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注册上海,以长三角为腹地,构建其垂直分工体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它不可回避地要担当起新时期国家战略的重任。大城市群是全球一体化下国际竞争的基本单元,因为只有大城市才能具备与世界进行分工交流所需的完备的基础设施,只有大城市群才能有足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规模参与全球的竞争。当前长三角城市群有越来越多的制造和服务部门都开始面向全球。

(四)信息技术渗透。长三角城市群的兴起适逢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伴随着互联网兴起,时空距离缩短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交易方式和生活方法随之得到改变,而这一切都会深刻地影响产业特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甚至是城市群的演化特征。信息技术渗透使经济增长方式从增量模式转向效益模式,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了要素地位的变化,使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更趋合理,比如,长三角地区在2003年就在全国率先启动信息高速公路的示范建设,启动“数字城市”工程,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使信息在城市间充分、快速的流动起来。基于此,作为能量高度集聚的大城市的扩散效应将通过信息网络成倍放大,便捷的交流使发生联系的机会大大增加。由于发展了更多的关系,也使关系更为复杂,最终导致城市更进一步发展而不是萎缩。

三、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趋势

(一)形成“多点并重”发展格局。多座城市快速发展,各自具有较大的经济规模和较高的发展水平,是后长三角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上海由于其国际大都市地位,当前和未来都是长三角地区的耀眼明星。周边的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10余座大中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上海,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逐渐接近上海,这就和上海一起,形成整体快速发展格局。按粗略预测,大致在2010年前,无锡、常州,以及杭州、宁波、绍兴等市,人均GDP将接近或达到上海水平,其中苏州已经达到。人均GDP并不是衡量区域经济关系的唯一指标,但这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意味着周边地区也具有了与上海相近的发展水平、发展起点和竞争实力,意味着自上海开埠以来与周边区域形成的发展差距,转变为区域并重发展格局。

(二)形成多层次经济圈。多层次经济圈,是长三角区别于世界其他大城市群的一个重要优势。第一层次是上海核心城市。上海是长三角各市低交易成本的外向窗口和通往世界的主要管道,是长三角其它各市金融、资本、信息、高新科技、人才等的服务中心。第二层次是苏南和环杭州湾城市群,世界其他大城市群,也有这一层次,但长三角周边城市群,的发展空间之大、经济实力之强,则是其它大城市群所没有的。第三个层次是苏中、苏北,以及浙江的温台和金(华)-衢(州)-丽(水)经济圈。通常并不把这些地区包含在长三角之内,但它们显然受到了上海核心城市,以及苏南和环杭州湾地区的很强影响。从经济地理角度考察,可以称之为长三角地区的边缘或区域。

(三)形成制造业基地和投资中心。从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来看,自1997年开始,沪苏浙制造业终于结束了占全国比重下降的趋势。2003年,三地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的25%,2005年达到31%。到2010年,假定人民币汇率稳定,长三角制造业占世界比重,有可能达到2.1%,到2020年,则将达到4%左右。按此推论,20年后,沪苏浙制造业占全球比重,有可能达到8%左右,高于目前东京圈制造业占世界比重的1倍多。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本地经济密度增加,导致要素价格上升、发展空间缩小、利润率下降,这就将促使企业家向外拓展寻找商机、资本向外流动扩张盈利空间、产业向外转移增强竞争力。从积极的意义看,这将促使本地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本地经济与全国经济之间,不断在更高的水平上形成积极均衡,有利于长三角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城市发展动力机制范文2

“发绣一枝花,天下谁不夸,巧手拈秀发,银针飞彩霞……”江苏省东台市是“民间艺术发绣之乡”,陪伴着这一古老技艺的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原东台镇手工业学校),走过了57年的发展道路,如今成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全省的首家县级分院(以下简称“东台分院”)。

学校坚持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道路,以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为突破口,自2007年与江苏磊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后,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升级校企合作内涵,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案例。

磊达模式,开启校企合作之门

江苏磊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磊达”)位于东台市南郊,总资产约65亿元,在东台市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据公司张增贵总经理介绍,公司不仅是中国建材百强企业之一,近10年来已经形成了建材水泥、钢帘线、宾馆酒店、造船物流四大产业。2007年,磊达公司在东台经济开发区投资42.5亿的钢帘线项目技术含量高,需要人才的及时输送。东台分院抓住机遇与磊达进行校企合作,就学生实习的福利待遇、实习生管理以及学生就业等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学校与磊达进行了订单培养,校企共同招生,共同管理,并采用现代学徒制教学,八年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磊达模式。

每年招生季,学校与磊达共同商定开设专业、招生人数、就业岗位及待遇等,如2013年磊达钢帘线厂预计招收员工120人,学校确定招生计划为200人左右。“自2013年起,学校每年与磊达合作开办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钢帘线班2个、旅游服务与管理班1个、中餐烹饪班1个,实现了多种产业的订单培养。”东台分院校长虞静东告诉记者。

这些订单班实行三年学制,学生入学时就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企业还为班级确定一名企业班主任。前两年半,学生以工学交替为主,最后半年顶岗实习。日常的教学课程按照校企双方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学生在校就读的日常考核与管理由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实训处等部门负责。企业班主任依据综合成绩,每学期为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放奖学金。

为了切实做好学生在企业实习、就业的管理工作,在每批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前一周,校企双方首先要进行人员的对接。校企共同召集各方面的管理人员,具体为分管校长与企业经理进行对接,招就处与企业人事负责人对接,系部主任对接分厂负责人,班主任及专业教师对接企业线长、大班长及指导师傅。他们对接后互换联系方式,这样一来方便双方及时解决学生实习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完成第一步人员对接之后,学生开始进入企业实习;第二步,校企需要在学生培训方面进行对接,一方面学生经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以及职业培训合格后上岗,另一方面学校也负责对企业一线员工进行培训。双方利用学生和教师在企业实习这段时间,共同开发培训教材、企业员工手册、岗位知识培训资料;第三步,校企相关人员在问题处理上的对接,针对学生实习、就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前期以学校班主任教育为主、企业管理人员协助,后期处理则需要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第四步,做好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对接,在这个阶段企业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使学生了解进入企业后的发展空间,促使学生做好本职工作,积极争取发展机会。

以上“四个对接”模式横向覆盖了学生进入企业后的每一个方面。在纵向时间的管理上,校企还制定了“三定期”管理制度:一是每月底校企双方召开学生管理人员例会,协商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定期集中通报制,企业根据生产实际,在工学交替时间内每周安排半小时左右集中向学生通报校企双方对学生实习的要求;三是定期考核奖惩制,每月底对实习表现突出的学生,校企双方及时通报表扬或物质奖励,学校还在校园网站及校报上进行宣传,并按月对相关管理人员、实习班主任、实习带队教师进行考核、发放补贴。校企双方共同做好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情况的鉴定,并进行考核奖励。

磊达模式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为校企合作树立了典范,从而带动了其他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江苏领胜城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捷士通科技有限公司、东台市永宁汽车城等10多家企业也相继与学校开展了紧密型校企合作。

传承发绣文化,校企合办特色专业

发绣艺术是东台市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记载,唐代海陵西溪镇(即东台市东台镇)佛教兴盛,信女们为表示对佛的虔诚,用青丝在丝绢上绣成观音、如来等佛像,朝夕焚香,民间女子受其影响,也以发丝绣成鸳鸯蝴蝶等赠送情人。宋徽宗年间,这一民间艺术被引入宫廷,兴于元明,衰于民国,几近失传。为更好地传承发扬发绣艺术,东台县工艺品总厂成立,使发绣这一民间绝艺重现生机。

为做大做强发绣产业,培养高水平的发绣人才,2012年由东台市人民政府牵头,东台市文广新局和东台分院联合开设了发绣艺术专业班。该班实行三年学制,每年招生50人。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学校依托东台地方发绣企业、发绣协会、东台发绣艺术馆等资源,与东台市天艺发绣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建成了集发绣生产与学生实习为一体的专用车间,实现了学生在校内实习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对接。

由于发绣技艺的民间传承多以手口相传、师徒面授为主,没有相关的专业教材。因此,学校相关专业教师与东台市发绣行业协会、企业专家联合组成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发绣专业建设、发绣人才培训方案的修订及发绣专业教材的开发,编写出版了《刺绣基础》《刺绣针法》《刺绣艺术设计》等专业教材,后期相关教材的研发工作仍在进行。

围绕培养发绣艺术基础型人才和发绣艺术大师两大目标,学校为发绣班配备了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企业也配备了2名具有实践经验的师傅指导学生实习。发绣艺术班采用半天理论课、半天实训课的教学模式,管理上参照磊达模式实行校企共同管理。

发绣艺术班的学生除了免学费和住宿费之外,每学期还享有助学金。当学生能单独完成产品并达到企业生产质量要求时,企业按照标准计件支付学生报酬,在顶岗实习时,学生与企业员工同工同酬。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提升技能的同时,也体现了自身价值,如学生盛星晨的作品《春晓》被天艺发绣有限公司收购,部分学生参与创作的《富春山居图》也得到了企业的肯定,发绣专业学生林娜获2013年光华创业精神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校企共同开发的发绣作品获2014年全国“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银奖。

“发绣艺术班的开办为东台市发绣企业提供了新鲜血液,东台发绣企业众多,学生就业形势非常好,发绣专业成了学校的特色专业,发绣艺术班学生供不应求。”虞静东说到。

对接新型产业,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在东台沿海经济开发区,有一片由海水冲击而成的滩涂,每年以一万亩的速度增加。当地政府对滩涂进行围垦,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和新能源开发等。在虞静东的陪同下,记者参观了滩涂上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上面风力发电、中间太阳能发电、下边养鱼。一座座风塔上徐徐转动着的宽大叶片,一排排光伏矩阵,连绵不绝;广阔的电池板下方,清澈的水面上,鱼儿欢跃。参观过程中,一辆大巴上下来一支旅游团,带队的导游和记者打了一声招呼,虞静东说:“这是我们学校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东台富有鲜明的生态特色,除了黄海森林公园、永丰林生态园、佛教文化园等,就是这片利用滩涂形成的‘风光渔’观光基地。我们利用沿海新校区的地理优势,与周边旅游产业基地也达成了校企合作意向。”

随着地方产业升级,绿色环保的新能源产业成了东台市的一大支柱产业。学校沿海新校区位于东台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借此机遇成立了新能源职教集团,集团主要是利用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中职、机电一体化高职等专业与风光电等新能源生产、相关的设备制造和维护企业的合作。上海电气东台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是东台市新能源装备制造的领军企业,致力于兆瓦级陆上、海上和潮间带大型风机的整机装配生产线及安装调试、维护,江苏捷士通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思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涉及新能源通信产品的生产和以太阳能产品生产为主。学校与这几家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培养,实现了校企生三赢。

据了解,上海电气东台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与学校合作后,2010年9月第一台风机下线,当年纳税超千万元,2014年8月该公司二期工程竣工投产。公司发展之所以如此快,得益于与学校的合作。该公司一方面通过订单培养预定人才,另一方面与学校合作开办高级工技能提高班,目前已有36人参加培训,24人获得高级工证书,11人获得技师证书,1人获得高级技师证书。

江苏捷士通移动科技有限公司注重产品研发,对产业技术工人要求比较高。公司与学校合作的订单培养成了人才引进的重要方式,公司50%左右的工作人员都来自于该校。今年,该公司打算与学校在电子技术应用、通讯技术专业订单培养招生150人。

城市发展动力机制范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动力;城市工业;四川藏区

〔中图分类号〕F32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1-0025-04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相关文献回顾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研究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新型城镇化强调人口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它是对我国城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新阶段性认识。倪鹏飞对新型城镇化概念做了系统的分析,他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全面可持续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政府应通过制定战略与规划,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监督与管理来积极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1〕张占斌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列举了推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他认为应该区分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动力问题,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地推进各地城镇化的发展,努力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2〕刘嘉汉,罗蓉认为新型城镇化应是以发展权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传统的城镇化思想忽视发展权,体现为城乡分离的城镇化,这种城镇化不利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当推动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3〕 王雅莉,张明斗通过对民生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运行框架的全面分析及其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城镇化主导力量、推进方式及土地制度方面的比较中,他们认为转换城镇化发展思维模式,回归城镇化本位、优化社会、经济、资源及环境四大系统、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结合及营造优质的外部环境等成为民生型城镇化的优化路径。这种新型城镇化是顺应城镇化发展本质需求,并呈现出和谐性、高效性、可持续性、绿色性及共享性的基本特征,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选择。〔4〕陈映通过对四川城镇化数据的分析,认为四川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使四川城镇化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四川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全省城镇体系规划、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5〕

以上文献对新型城镇化基本内涵、意义以及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在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但相对较少分析发展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结构和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寻找适合地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结构。本文在论述城镇化一般动力机制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四川藏族地区的具体情况,试找出四川藏区的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并提出四川藏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要素。

二、城镇化动力机制结构系统的一般分析

城镇化是居住在农村地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转变成居住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城镇化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和发展。城镇化意味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和聚集,城市地域的不断扩张。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因此,不同地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亦是不同。城镇化动力机制结构虽然各地区有所不同,但都满足于基本的城镇化动力机制,将一般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结构作为框架,分析各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结构具有理论价值意义。

(一)农业技术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初始动力

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为国家城镇化提供源动力。农业技术的进步发展,使相同面积的农地所需要的人数减少,农村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为了生存,他们只能选择去其它地方进行就业和谋生。而城市拥有密度更好、质量更好的公共服务,同时还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这促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这些农村劳动力是城市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他们在城市生活消费,促进了城市的横向和纵向发展。

(二)城乡收入与服务差距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城乡收入差距是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城镇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工人的工资水平。同时,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很低,被排挤的农业工人生活也处于无保障状态。〔6〕城里从事非农的收入明显比在农村从事农业收入要高,这种落差对农村居民来说是城市的一个拉力,推动他们进入城市。收入差距是农民的物质利益动力,而追求城市的完善的公共服务是农村居民的非物质利益动力。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巨大差异,吸引着农村居民去城市获得优质的公共服务,以此来改变自己的人生机会。生活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年轻人他们不甘心在农村里发展,他们渴望获得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机遇,因此,他们进入城市寻求工作,这样的人多了起来,就使原来的农村出现了异地城镇化的局面。

(三)城市工业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学术界一致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化在初期阶段是推动城市规模和经济总量的发展,使城市吸引周边的人进入城市;工业化在中后期阶段深化城市发展,为城市的各项设施和制度不断完善提供动力。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而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则逐渐升高。与此同时,三个产业的就业人口也存在同样的发展规律,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不断降低,而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比例不断上升。而二、三产业由于集聚的要求通常集中于城镇地区,相应地,就业人口也不断转移到城镇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就是产业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演变的伴生发展过程。〔7〕从克拉克定理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转换内在地推动城镇化的不断前进。当前,我国的城镇化主要是以工业化为主的城镇化,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最大,第二产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工作;第三产业通过为工业和城市提供服务和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是城镇化的持续动力;而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工人收入比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收入要高很多,这一方面的城市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另一方面从事两者不同职业的差距促使着越来越多的的农村居民走向城市。

(四)制度改革是推进城镇化的新型制度动力

制度改革可以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使生产资源在最优的情况下进行配置。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行制度改革的过程,这种制度改革同样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随着学术界对城镇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城镇动力机制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到制度层面,主要涉及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税收制度等。制度改革与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制度改革有利于实现非农化同时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时,城镇化发展出现快速的城镇化;当制度改革有利于非农化但阻碍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时,城镇化发展出现滞后的城镇化;当制度改革不利于非农化但是有利于城乡经济要素尤其是人口转移时,城镇化发展出现过度的城镇化。珠三角地区在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措施后,生产力得到飞速提升,推动了地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珠三角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城市群。

城镇化的这四个动力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并形成一个动力结构系统。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得农业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这些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因此农业技术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推动了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同时城市工业的发展也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又不断地吸引着低水平的农村居民进入城市,这扩大城市发展的影响范围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城市工业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城乡之间的差距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城市工业发展仍然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这时城市工业转换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制度改革也在推动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制度改革扫除阻碍城镇化发展的各项不适应的制度,同时制度安排有利于城镇化朝着高质量城镇化的方向发展。新时期城市工业转换和制度改革这两个城镇化动力推动城镇化向后一个阶段不断向前发展。

三、四川藏区城镇化现状及动力分析

四川藏区包括阿坝州、甘孜州、木里县,这三个地方2010年的城镇化率分别是30.1%、20.5%、27.5%,低于四川全省平均城镇化率40.2%,更加低于全国的平均城镇化率49.7%。四川藏区的城镇化发展缓慢,且发展水平不均衡。四川藏区的城镇化率一直低于中东部的城镇化率,在解放前四川藏区的城镇化很低,解放后由于三线建设的推动,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在这里建造带动了当地的城市化发展,使四川藏区的城镇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发展的缓慢,相比较中东部的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四川藏区的城镇化发展则处于停滞状态。目前,四川藏区的城镇化的水平较低表现在:城镇人口较少,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低;城市数量少,四川藏区的城市数量少,四川藏区只有31个县;城市规模小,四川藏区缺乏大中型城市,基本上都是小型的县级城市。这些表现使四川藏区的城镇难以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实施城镇化的建设,同时,也限制了城市自身的发展和城市的辐射作用。

四川藏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政府的推动,像康定县的城镇化率是45.7%,远高于其它县域,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康定县是甘孜州藏区政府的驻地,各类行政部门人员的居住以及行政人员家属的居住,这些政府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的生活消费和其它县域前来康定办事的人的生活消费,带动了城市经济生活的动力,使康定地区更多的人从事商品贸易而没有从事农业生产,这种转变极大地促进了康定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而其它城镇化动力则略显不足,四川藏区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且大多从事低级生产资料的生产,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很小。四川藏区的城镇化需要城市工业的带动,但是城市工业对藏区经济的辐射作用不是很强,导致城乡经济两级分化明显。四川藏区少受大城市的辐射,区内经济发展好的康定,其工业化发展并没有达到带动周围县域经济的发展的程度;大城市的成都工业化水平高,但是离四川藏区较远,无法拉动四川藏区工业化的发展。同时,城市产业结构的转换也是推动城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中东部地区城市产业不断向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会增加城镇的就业机会、拓展城镇化的广度和深度,而四川藏区依然停留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上。四川藏区的城镇化动力主要是政策推动、农业发展和城乡互动,缺少工业经济的带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藏区城镇化应该关注人口城镇化和工业城镇化这两个方面,利用发展特色经济,以促进藏区经济的加速发展,实现藏区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四川藏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四、四川藏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保障:制度机制创新

制度机制的创新,可以为藏区城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同时还能激发藏区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城镇化的发展不单单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也是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制度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创新,有利于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四川藏区应利用制度创新优势,建设符合当地特点的城镇化道路。第一,创新户籍管理制度。在新形势下,对有稳定收入、稳定就业和稳定居住场所的外来人口一律视为本地人口,允许户籍登记为本地城镇常住居民,按居住地管理,实现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同时,实行“同城化”的无差别对待,对外来人在本地购房按本地人口优惠对待。第二,创新就业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各项法律法规,打通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市场沟通渠道,实行公开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机制,鼓励农牧民进行自主自由择业。 第三,创新社会保障制度。积极稳妥地创新四川藏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收入低下的农牧民能够享受到国家给予的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者的贫困生活。将农村农牧民纳入统一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牧民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取消各种歧视性的福利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享受社会保障居民的范围,使大多数居民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制度所带来的好处。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特色藏区经济

四川藏区的城镇化建设必须依托本地经济的发展,使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共同推进藏区的和谐发展。四川藏区的经济现处于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缓慢且发展不均衡,主要是以农牧业经济为主。大力发展藏区的特色经济,就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川藏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其水能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对水能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应作为其发展的突破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使经济效益能够惠及普通民众,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能带动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让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可以“离土不离乡”,推动四川藏区的小城镇发展。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的,藏区的自然环境较为脆弱,所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是经济发展中首要考虑的。第二,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延伸农牧业的产业链。农牧业经济是藏区的特色经济,是由于其特殊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到目前,藏区的农牧业经济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牧民主要以出售自己家的牦牛为主,没有对牦牛进行产品的发展延伸。今后,应注重对农牧业经济的产品延伸,当地政府建立和指导农牧业深加工的企业,增加牧民的经济收入,帮助其提高生活水平。第三,发展以旅游业为中心的生态经济。藏区的自然环境一方面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四川藏区由于经济开发资源的时间较短,所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比较好,这使当地的自然景色非常地诱人。如九寨沟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优势,发展与旅游相关的第三产业,使当地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藏区其它地方应利用本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和开发,打造绿色健康的生态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人口素质的提高

提高人口的素质,是推动四川藏区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人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素质,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在改变自身生活状况下也建设自己的家园。藏区的基础教育相比较中东部而言是发展不足的,主要问题是当地的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够,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其次,藏区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较少,虽然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但相对藏区总体人口来说比例还是非常低的。最后,是职业培训教育发展的不足。针对基础教育发展,政府应该大力宣传和加强基础校舍的建设,同时,还应当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得孩子们有充分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能够享用,能够就近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鼓励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入读,在经济上激励这些大学生努力学习知识并学成回来建设美丽家园;加强四川藏区大学生与中东部学生的交流,在交流与学习中,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他们能掌握前沿知识来共建家乡。没有进入高等学校入读的青年人,政府应为他们提供职业教育培训,让他们学习到社会所需要的职业教育,帮助他们及时就业,并且政府给予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业,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毫无疑问,教育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持续动力。

(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建设的规划

四川藏区的城镇化可以走教授所倡导的小城镇路线,这是与当地特殊的人文地理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城镇化路径。但是,走小城镇路线首先应重点培育中心镇,使中心镇成为周边乡村的中心,中心镇周边的乡村如教授所说的是中心镇的“乡脚”,中心镇是周边乡村的经济文化服务中心,也是他们的经济交换场所,以此来推动中心镇的城镇化。因此,对中心镇的合理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邀请专门人员对中心镇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规划,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前提下,选择一个公共产品供给均衡的中心镇,这个中心镇比起周围的村镇在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使得中心镇能够率先进行城镇化。除了进行合理空间布局规划外,还应加大对中心镇及周边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一直是制约藏区发展的一个瓶颈,四川藏区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比较落后。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基础设施的完善,所以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使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中心镇的城镇化建设创造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倪鹏飞.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 江海学刊,2013,(1).

〔2〕张占斌.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3〕刘嘉汉,罗蓉. 以发展权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J〕. 经济学家,2011,(5).

〔4〕王雅莉,张明斗. 中国民生型城镇化的框架设计与优化路径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3,(5).

〔5〕陈映. 四川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J〕. 经济体制改革,2010,(6).

城市发展动力机制范文4

Abstract: From the point view of history and industry organization,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leisure industry research, relied on the information gathered from Chengdu,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dynamic mechanism, discussed the developing policies of leisure industry, mainly focused on the hospitality and supporting facilities/services, and it proposed the circle of the dynamic mechanism for the modern leisure industry.

关键词: 休闲;服务业;酒店业;动力机制;循环

Key words: leisure;service industry;hospitality;dynamic mechanism;circle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096-02

0引言

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一个地区生产社会化程度、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发达国家已高达70%左右,中等收入国家在50%-60%之间。同时,世界服务贸易占到贸易总额的1/4,服务消费占到所有消费的1/2左右。[1]由此看来,世界经济实际上主要面向服务商品的生产,现代社会己步入了服务经济时代。因此,发展休闲服务业是增加国家国民财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从服务业指标来看,成都市服务业比重为46.1%,与北京的61.6%、广州的53.9%、上海的48.4%,存在差距。与西部邻近城市相比,低于西安的50.5%、昆明的46.3%,略高于重庆的41.6%。[2]依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成都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等规划,休闲服务业的发展对成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成都市休闲服务业现状进行研究,立足旅游者和城市居民追求放松、娱乐和个性的体验需求,分析现代休闲服务业发展动力机制的内核和外延,重点探讨酒店业及配套餐饮等服务的具体问题,提出关于现代休闲服务业循环发展动力机制的观点和建议。

1研究综述

休闲服务业是以休闲为主线,以旅游、文化、零售、地产等为核心的生活服务业,与知识型金融、物流、会展等商务服务业形成互补,共同构建现代商务生活综合体系。

1.1 休闲服务业休闲是对在特定时段内个人所从事物质和精神活动的认知,强调自由或闲暇。旅游休闲活动与城市居民休闲相互融合,有效避免了供需失衡所造成的结构性损失。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或基本民生要求之外的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互补,即休闲服务业,表现为酒店、餐饮、游憩、健康等服务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紧密结合。

休闲服务业具有三项主要的经营特点,即广泛、综合、专业。首先是范围广泛,由于休闲服务业产品包括了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等所需要的休闲服务产品,因此其经营品种、地域、社会分工灵活多元。其次是综合服务,消费者需求具有关联效益。如酒店业除提供住宿服务外,还有餐饮、通讯、交通、洗衣、理发、运动、商务洽谈、购物、娱乐、医疗等多种服务配合。大型服务企业采取综合经营的方式,小型服务企业多采取专业经营的形式。最后是业务技术性强,地方特色浓。服务业多数直接服务消费者,而消费是分散展开,因此休闲服务业多实行分散经营。因各区域经济、社会、自然条件不同,休闲服务业具有较强地域特征。

休闲服务业也是一种消费业,同属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范畴。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和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研究,产业结构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产活动以单一的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劳动力在就业总数中占绝对优势;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标志是第二产业大规模发展,工业实现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三阶段是后工业化阶段,标志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最终将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3]。

现代服务业起源于工业革命到二战期间,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现代服务业最早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4]。四川省成都市休闲服务业包括酒店住宿业、旅游业、餐饮业、商贸流通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业、体育健身产业、社区服务业、市政与公共服务业及农村生活服务业等行业。其主要分布于城市CBD区、城市特别地区、城市滨河区、城市旧城区、城市新区及城市郊区。重点培育盐市口-春熙路中央商业区、羊西线成都美食大本营、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天回银杏园、府河体育休闲公园等娱乐休闲旅游区域。成都市休闲服务业格局表现为古蜀文化轴线、时尚娱乐轴线、休闲购物轴线、古道风情轴线等多条轴线,以及“水井坊-大慈寺”旅游休闲商业板块、“黄忠-茶店子-一品天下”餐饮休闲旅游板块、“荷花池-五块石-大西南茶叶市场”休闲购物板块、“天回银杏园-植物园-凤凰山”生态休闲板块、“抚琴-沙湾国际会展中心”商务会议板块、“金沙-永陵”文化休闲板块、“沙河源-金泉-成都欢乐谷”娱乐休闲板块等多个板块。[5]

1.2 发展动力机制服务业已逐步取代制造业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为提高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培育国内服务市场和第三产业以成为研究热点。随着入境、出境、国内旅游市场的形成和迅速发展,修学、健身、探亲访友、寻根、探奇、领略风俗及商务考察等多种类型的休闲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动力。

已有研究探讨城市休闲服务业协调机制,包括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公益事业三类体系[6]。根据市场化运作,国外休闲服务业主要以开发旅游设施(酒店、度假村、旅游景区、俱乐部)、休闲(玩具、游戏运动器材、书籍、车辆制造销售)以及文娱活动(协会组织、体育比赛、文娱演出或康体健身)等项目为驱动。

2研究分析

2.1 酒店业为主导坚持休闲服务定位,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选择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成都市形成以总部经济为龙头、以现代商贸为基础、以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休闲服务为新增长点的“1+4”现代产业新体系,强化组织服务保障,积极做好相关的配套设施。政策上大力扶植引进国际知名酒店连锁集团和国际旅游商,提升区域旅游业总体水平。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高星级酒店和高端综合旅游休闲设施的建设。并且,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和壮大,重点推进休闲旅游项目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旅游门户网站和旅游资讯集成商的推介宣传。培育休闲服务特色产业,酒店业和餐饮娱乐、文化、购物、休闲等配套服务结合起来,成为休闲服务业的主导支柱。

2.2 健康产业为主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由物质型向服务型、文化型转变。服务性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以往许多自我服务的民生服务,如体育健身、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健康服务等,开始逐步沿着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转化为休闲服务。健康关怀产业的社会化,解决了家务劳动问题,提供了宽松、舒适的家庭环境,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发展体力和智力,有充沛的精力从事社会生产以至于完善自身。健康产业强调专业化,带来了家庭服务、托幼养老、便民早餐、物业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事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健康产业成为休闲服务业主线,不仅提供各种特色服务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而且拓展了休闲服务业发展的领域。

2.3 商业零售为动力根据选址、规模、商品结构、经营方式、服务功能及目标顾客的区别,成都市休闲服务业的零售业态已有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场、食杂店、折扣店、社区购物中心、城郊购物中心、工厂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发展方式。业态各异的商业零售模式集群,形成具有休闲服务业集群功能的区域。其空间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完善、交通组织科学、建筑形态新颖、生态环境协调,降低了成都市休闲服务的商务成本。商业零售是休闲服务业的动力,特别是保护发展特色商业街区,与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和发扬川西地方特色相结合,目前已形成锦里、宽窄箱子、文殊坊、兰桂坊等多条特色购物、休闲服务和彰显历史文化底蕴为主的特色商业街区,满足特色消费需求,提升城市品位,美化城市景观,促进产业发展,成为休闲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3讨论

3.1 形成休闲服务业发展规划体系休闲服务业规划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发展文化、健身、旅游、社区、物管、教育等产业。发展规划体系宜关注人力资源培训。休闲服务业因其门类多、涵盖范围广,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行业并存,在吸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方面,具有比一产、二产更大容量的优势。目前,休闲服务业已成为成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不仅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对二产下岗职工再就业有重要作用。成都市现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占明显优势,但还存在传统服务业劳动强度大、待遇低,新型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服务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宜在休闲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改善从业人员整体水平,形成发展动力机制的内核。

3.2 推动高附加值产业发展高端服务业是现代休闲服务业的核心,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高产业带动力、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其涉及的主要行业包括金融、民航、传媒、旅游、物流、商务、科技、咨询、会展、教育、医疗、法律等。研究认为可利用老厂房、仓库等房地资源,以现代工业设计和科技创新服务等为主体的创意产业群,建设景观、生态、经济服务功能和谐的创意产业园区。消费者感知服务质量来源于对区域整体的自由、舒适的感受[7],以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三类服务为载体的休闲服务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因此,高增长、高赢利及强辐射的高附加值产业是现代休闲服务业发展动力机制的外延。

3.3 构建循环动力机制研究提出现代休闲服务业的发展动力机制以规划体系特别是人力资源培训为内核,以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为外延,形成“商业-旅游-文化-科技”四维循环动力机制。

3.3.1 大力发展商贸事业,建设加快商贸集聚区,发展以休闲、游乐、运动为主的娱乐体验旅游,引导数字娱乐与旅游融合发展,增强成都旅游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3.3.2 整体推进景区景点。以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为龙头,以西岭雪山、鸡冠山、天台山、龙门山等景区为依托,积极开发观光、登山、攀岩、徒步、滑雪、漂流、避暑、温泉疗养、探险科考等旅游项目。同时,依托龙泉驿、青白江山野旅游区、牧马山旅游休闲区、蒲江三大湖区,开发乡村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民俗观光、体育旅游、观光农业、大众休闲度假等旅游项目。

3.3.3 加快开发文化精品。通过水井坊特色街区、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锦绣工场”等项目建设,凸显金沙遗址、十二桥遗址、望丛祠为代表的古蜀文明,都江堰为代表的水文化,武侯祠为代表的三国文化,青城山、青羊宫、大慈寺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宝光寺、大慈寺、文殊院为代表的佛教文化,杜甫草堂、望江公园、陆游祠为代表的诗歌文化,安仁、洛带古镇等为代表的川西民俗文化,以川剧、川酒、川菜、川茶为内容的文化精品。

3.3.4 加大休闲科技含量。完善计算机在都市休闲、旅游酒店、交通站点、商业外贸、金融保险、信息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休闲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下一步研究休闲服务业的发展动力机制突破“商业-旅游-文化-科技”四维循环动力机制,深入城市化进程探索,如外资的市场准入情况,以充分利用外资的联系、示范及竞争效应,拉动消费、扩大对外贸易,以推进现代休闲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朝鲜.理论与量化: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15.

[2]成都市服务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2007中国(成都)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EB/OL]./jumppage/cdmsforum0711/view.asp id=25.2007年11月16日.

[3]金大鸿.休闲服务业的客户体验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4-30.

[4]孙月平.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C].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部资料,2008年8月29日.

[5]成都市服务业重大项目申报表[C].锦江区服务业发展委员会内部资料.2010年9月9日.

城市发展动力机制范文5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动力机制;自组织;他组织;主成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1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138-05

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和地区都在进行着有关如何使其快速、高质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讨。由于产业集群易于产生外部经济效应、获取竞争优势以及形成独特区域经济,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产业生态系统表现形态,从该角度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选择。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尽管发展的年限不长,但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为什么集群运作状态有优有劣,为什么国内有些学者认为集群基地建设“出现了‘虚火”’。”等等都是现在学者们热衷讨论的话题。在分析这些问题时,学者们大多从一些要素如创新要素出发,虽然也解释了某些重要问题,但是仍显不够全面,缺乏系统。作为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集群发展的关键,动力机制完善与否对一个集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瓶颈。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动力机制人手,具体分析影响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要素,然后通过动力要素分析的情况总结集群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相关理论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分析从本质上来说是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具体产业化,所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对于本文来说同样适用。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驱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研究一般基于经济学、生物学和复杂科学这三个视角:

(一)基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在经济学理论中,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基本都以韦伯的区位理论和马歇尔产业区论述为古典基石。在经历了早期认为集群动力源于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Hoover,1937、1948)以及后来的嵌人性、弹性专精和本地化(Scott,1983、1988;Storper,1986)之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开始将集群动力描述为创新体系、竞争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本地互动(Krugman,1991、1995;Porter,1990、1994)。Swarm等(1998)将产业集群看作由产业优势、新企业进入、气候、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本等共同作用的正反馈系统。Best(2001)整合了四种主要的动力机制:集中专业化、知识外溢、技术多样化和水平整合及再整合,它们形成循环状的稳定结构。中国学者魏守华(2002)。整合了基于社会资本的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合作效率以及技术创新与扩散这几种动力机制,并以图形的方式构造出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二)基于生物学的研究视角

生物学视角是透视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及其作用规律的新视角。目前相关研究不是很多,李建军(2002)对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产学”创新系统进行了生态学分析,陈雪梅等(2003)则借助生物学中描述不同种群共生现象的逻辑斯蒂(10一stic)模型描述了产业集群现象的动态演化过程。

(三)基于复杂科学的研究视角

产业集群是复杂的大系统,动力机制是系统组织的内在机理,研究动力机制的行为构成和作用规律更需要运用复杂系统的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Brenner,2001)。Brenner(2001,2003)应用复杂性科学理论分析了产业集群内的两个主要机制:促进集群临界规模的超越和集群当地的共生作用。Chiles等(2001)认为产业集群不只具备区位效应、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等静态特征,它更是在独特的企业家精神作用下的复杂动态过程,具有涌现的机制。陈继祥等(2005)以复杂科学中的涌现性及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产业集群涌现性的CGP模型,研究了产业集群整体优势的涌现性规律和控制性因素。

迄今为止,具体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还主要局限在概念界定、模式总结、优势判别、问题分析以及前景展望上,对动力机制理论的探讨还比较少。伍志鹏(2007)通过研究创意产业集群涌现性发生的条件、特征、过程和规律,建立了创意产业集群涌现性动力机制模型,并基于北京市进行了实证研究。

上述研究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产业集群是在较为稳定的技术创新、非正规学习、合作竞争、知识共享与溢出、网络协作和区域品牌意识等驱动力下得以发展并显示出了强劲的竞争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也不例外。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机理

作为复杂适应系统,主体的自组织行为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根本动力来源。但是,作为一个受到万众瞩目和期待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集聚过程中也受到了以政府为主的各方力量干预,在发展过程中又带有明显的他组织痕迹。另外,由于产业集群是介于纯市场组织与科层结构之间的“中间体组织”(Williamson,1989),根植于集群中的企业的演化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存在功能性锁定、技术锁定、区域锁定等的潜在危险,不能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Whitey,1994),因此对外在动力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需要。所以,本文以组织力的来源作为划分标准,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划分为自组织动力机制和他组织动力机制,将相应支撑要素划分为自组织动力要素和他组织动力要素,并在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而分析集群动力机制的作用机理。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和动力要素分析

参考第一部分相关文献,本文将自组织动力机制归纳为如下四个:分工协作机制、技术创新机制、竞合机制和正反馈机制,它们都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机制为行为规则驱动集群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机制。而他组织动力机制则是指那些在特定外部作用干预下获得有序结构的演化过程,类似于集群的治理结构,其主要行为人是当地政府。

产业集群的动力要素需要在集群固有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产业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不仅蕴含了其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包括主体之间的互动以及网络关系的复杂性等,也蕴含了根植于产业自身的产业特征,包括对创新以及文化的依赖等。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等因素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其动力要素当然也会涉及柔性劳动力市场、创意人才、地方文化、创意氛围、新经济和制

度激励等各个方面。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自组织动力机制的支撑要素归纳为企业互动要素、区域网络要素、创新系统要素和文化环境要素,他组织动力机制的支撑要素归纳为设施条件要素和政务环境要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及其支撑要素以及机制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l所示。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动力机制作用机理

自组织动力机制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机制,他组织动力机制通过作用于自组织动力机制发挥作用,其关键在于效率。

在自组织动力机制中,分工协作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和竞合机制是核心机制,它们在实际运作中通过正反馈机制不断将各种效果加强,从而最大限度地产生集聚经济。具体来看,专业化是集群的发展根本,其形成的分工协作体系所带来的内部发展不均衡是集群内部竞争存在的基础。竞争会使系统趋于更大的差异和不均衡,而合作则在不平衡的条件下使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所以是竞合机制推动集群系统结构由无序向有序演化。另外,竞争的压力与动力促进集聚企业的创新行为,合作则使区域内企业实现同步联合,使创新成为各子系统的集体行为,而创新能力正是集群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各种机制的作用下,集群通过经济利益、创意、企业竞争力、集群竞争力和集群品牌五个方面的涌现实现了集群的持续发展,表现之一为集群主体――文化创意企业的增加和更新以及由此带来的空间规模的扩张。他组织动力机制可以促进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和集群系统的弹性专精,提高自组织动力机制的作用效率,但是治理结构不能违背自组织动力机制的运行规律,否则将扭曲自组织动力机制的作用轨迹,导致集群的混乱和倒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①。

动力机制作为推动集群发展的根本,其主要功能就在于将集群的动力要素转化为显性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也是集群持续发展的标志。对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而言,发展和整合动力要素,培育动力机制,不断将要素转化为机制优势,是其发展的内在逻辑。

三、基于北京地区的实证分析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在2005年确立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创意之都的发展战略之后,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就确定了包括798艺术区在内的2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但是,集聚并不等于集群,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聚都能形成产业集群,集聚主体之间还需拥有特定的联系,但是集群却是集聚发展的理想方向。就北京地区而言,对集聚区的实证不仅可以找出其发展的动力要素,还可以看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文化创意产业由集聚到集群发展的道路上,这无疑意义重大。实证的研究对象源于北京798艺术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和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中的企业。数据获取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38份,其中有效问卷102份,足以进行后期数据处理。动力要素存在与否以及重要程度的判别是本实证的目的和主要内容。调查中对变量的测度均采用五级里克特量表打分法进行数据获取,并利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在通过了KM0测试系数和球形Bartll卡方检验之后,得出要素的均值和因子载荷矩阵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本次调查所得数据分值普遍偏高,基本位于3.5~4之间,均值为3.81,没有低于3的变量。由此可以粗略判断,本文所提取的变量在北京地区基本上得到了认可。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普遍对竞争、硬件设施、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评价相当高。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本文提取了6个主因子,它们的累计贡献率约为81%。由表2可以看出,本文对动力要素所做的识别以及相关子要素的划分基本科学,但也显示出竞争、信任与制裁更加偏向于文化环境要素,政策支持更加偏向于设施条件要素。

(一)存在的问题

1.集聚区对他组织动力过于依赖,自组织动力不足

在调查问卷反馈回来的信息中,绝大多数企业都对政府提供的相关支持(尤其是设施条件方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表示了极大的认可。其中,政策支持更加偏向于设施条件要素。这说明在北京地区,企业认为政策支持是集群化发展的一个基础条件,与各集聚区竞相出台优惠政策,使得他组织动力加强有关。这一方面反映了北京各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相当重视,另一方面却也说明了集聚区对他组织动力过于依赖,自组织动力不足,政府的相关引导也做得不到位。由于自组织动力是集群进一步发展和升级的根本动力,自组织动力的不足将使整个集群的发展面临动力不足的情况,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2.缺乏完整的分工协作体系,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脱节

在数据分析中,“分工与专业化”这个要素的得分略高于平均水平,但是作为集群发展的根本要素,其所应当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调查问卷所反馈的主观信息也鲜明地反映了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体系不太完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部分领域还处于产业化的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例如设计和动漫;二是企业在集聚区内与上下游企业的价值网络体系并不完整,在集聚区内拥有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的企业不多;三是企业在集聚区内寻找商和供应商并不是很容易;四是大部分企业所从事的业务专业化程度较低。

3.创新要素严重不足,产业发展出现趋同化、制造业化现象

在数据分析中,四个创新系统要素所得分值平均为3.51,远低于平均水平。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目前已经面临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之后的创新驱动跟不上的问题,主观信息也显示,相对于其他要素,创新系统要素所发挥的作用明显不足。集聚区的建设中出现了“虚火”,有的集聚区属于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存在一定风险。作为根本动力的创意一旦不足,文化创意产业也就失去了其发展的根本特征。除此之外,集聚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趋同化、制造业化,例如将有一定创意成分的制造业当成创意产业加以发展,以制造业产业概念移植的方式建设创意园区,由于并不具有核心专利技术,必然会固化现在所处的创意产业链条中的低端地位,导致文化创意产业失去其本质内涵。

4.文化资源所发挥的作用不够

从本质上来说,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化资源有着强烈的依赖特征,由于资源具有异质性,所以北京先天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数据统计也显示文化环境要素对北京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推动力量的贡献最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当遵循文化规律,但从源头上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自人的创造力以及与技术、经济、文化的交融和现代化的商业运作,而非文化资源的丰厚与否。而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文化特征过于淡薄,文化所发挥的作用明显不够,并且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缺乏培育创意的宽松氛围,集群品牌也没有很好的打造出来。

5.缺乏良好的竞争环境和体系

从数据分析来看,竞争更加偏向于文化环境要素,其对于集聚区发展的推动力源于良好的竞争环境而非企业间的互动,它更注重的是一种文化的培育。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良好竞争环境和体系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缺乏完善的市场保护机制,这在阻碍创新的同时也导致了竞争环境的不公平性;二是重复竞争现象严重,这不仅发生在不同的集聚区之间,还表现在同一个集聚区内的不同企业之间,文化创意产业由于其产品自身的特点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竞争相较于其他产业已经相当残酷,而重复竞争又加剧了这一残酷性;三是缺少竞争标杆,集聚区的企业普遍反映周边缺少可以借鉴的优秀企业;四是信息供给不充分,缺乏完善的信息供给平台。

(二)对策及建议

他组织动力机制的核心是效率,政府应该以避免市场失灵或者集群系统失灵为目标,引导性地进行相关干预。相关对策的提出以集聚区为主体进行,政府层面的宏观政策如知识产权的相关方案则没有涉及。

1.打造并完善产业链条

针对目前集聚区内的产业格局,围绕创意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促进上下游协同发展。第一,重点发展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环节,如研发和设计,努力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链形态的产业集聚规划和经营格局;第二,发挥产业关联效应,积极拓展产业链条,加强创意产品的研发商、运营商、发行商、销售商及周边服务商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从设计到销售~条龙的循环系统,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所带来的集聚效应;第三,努力推动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地区内外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2.加强区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作为首都,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很多地区都有自己历史传统深厚的特色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天优势。第一,在对地区的人文、自然、产业等资源做出全盘性的调查,对资源与特色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统一对外宣传,从宏观上对集聚区的发展战略、区域竞争比较优势、资源整合和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做出规划;第二,立足区域文化资源禀赋,引导创意发展和错位发展,注重差异定位、突出地区特色,避免产业趋同化,塑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第三,利用特色产业,大力弘扬品牌文化,形成创意产业品牌,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品牌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3.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

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参与全球产业价值的创造已经成为一个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北京地区的集聚区在这方面则具备先天的地理优势。第一,集聚区可以引进外资,缓解目前大多数集聚区所面l临的融资困难的局面;第二,集聚区可以与发达国家优秀文化创意企业建立联系,参与全球化价值链的分工与协作,吸引跨国企业人驻,这样,集聚区内其他企业就可以在模仿、借鉴以及创新的基础上参与竞争,增强自身实力,即为集聚区内其他企业树立优秀的竞争标杆。

城市发展动力机制范文6

摘 要:西安市金融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陕西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金融产业的发展。研究西安市金融业的集聚程度、辐射程度,对建立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促进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西北地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金融机构的转移的影响因素入手,结合西安金融业集聚的特点和条件,分析影响金融机构转移的动力机制,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金融机构 空间转移 动力机制

一、西安金融机构空间结构的动力系统

影响西安金融机构空间转移的动力机制主要因素有政府、市场、环境等。市场和政府是影响空间结构转移的两种主要力量。① 从市场角度分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紧紧抓住的主攻方向。省统计信息网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步伐加快,西安金融市场实现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金融机构纷纷入驻西安,加深了地方性金融机构和外资间的交流,促使西安地方性金融机构在竞争中提升,西安地方金融业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35 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围绕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通过国家计划进行资源配置,市场的作用被排斥,仅仅在计划的缝隙里发挥一些补充作用。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② 从政府角度分析。政府是金融建设的主导者,地方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具体的规划和实施意见,组织政府各部门以及金融机构(企业实施;应充分发挥协调管理职能,加强宣传引导,在辖区有效地树立诚信意识,促进本地的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同时在参与金融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转变观念,提高办公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产业政策,制定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引导企业开发和引进更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科技含量及附加值高的项目,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环境。

市场配置资源的上述种种优点是计划资源配置手段所不具有的。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就无足轻重了.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一方面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政府做了许多不该由政府做的事,如干预过多。这正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就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同时,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二、金融业集聚的特点和条件分析

金融业集聚具有产业集聚的一般性特点,也有本身的特点,如空间性、异质性、成长性、层次性、开放性、根植性和复合型等。全面把握金融业集聚特点,能更好地研究金融业集聚的相关问题。金融地理学家认为金融业集聚的动因、运动规律、运动结果是以空间差异、过程、相互作用的方式进展的。在市场化发展、地域整合,金融市场设置、金融市场布局、金融市场地域统一,金融机构都蕴含了地域运动。

根据金融业成长阶段,张凤超(2005)将城市划分为金融支点、金融增长极和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发展轨迹沿循了金融业的产生和发展—地区金融中心—全国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过程。金融业集聚成长虽然分类方式不同,但从时间上体现了其顺序和阶段、时间序列的继承和提升。总之,金融业集聚是金融产业在量、质方面的成长表现为一个动态过程。从一个国家经济体系的空间结构看,基于经济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分工非均衡性具有差异性,经济运行、发展水平呈区域性特点。作为国民经济经济体系组成部分,金融系统呈现区域性,客观上影响了金融业集聚发展的层次性。

三、西安金融机构空间分布的调整策略

1、适度收缩——国有金融机构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显然,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数量扩张不仅没有促进我国金融结构的良性调整和金融效率的有效提高,反而给我国金融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事实上,到90 年代中后期国有商业银行早期规模扩张过度的弊端就已显露无遗,由此也就引发了90 年代末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大规模收缩。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分支机构11697 个,其中东部地区撒并3035 个,中部地区撤并4236 个,西部地区撤并2126 个。显然,中部省区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撒并的重点地区,而西部省区机构撤并规模相对较小。在机构撤并最多的十个省区中仅有四川和陕西两个省区属干西部地区,湖北、黑龙江、河南、湖南和内蒙古五省区则属于中部地区,而河北、山东和广东则属于东部地区。

2、稳步扩张——新兴金融机构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从新兴商业银行机构的空间分布情况来看,新兴商业银行的机构分布更多地体现了市场效益原则。由此可见,通过非国有金融机构市场化空间扩张加速我国金融机构空间分布格局调整也就显得极为重要。具体来讲,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新兴金融组织体系:一是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置原则,适当降低设置区域性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条件.鼓励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发展;二是积极支持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如城乡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以弥补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撤并后形成的金融服务空缺。

参考文献:

[1]桑瑞聪,刘志彪,王亮亮.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上市公司为例[J]. 财经研 究,2013,05:99-111.

[2]滕春强. 金融企业集群:一种新的集聚现象的兴起[J].上海金融,2006,05:14-17.

[3]邵志健,薛惠锋. 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07,01:41-43.

[4]徐立世,曾珍香,田野,黄春萍.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 武汉金融,2009,09:15-17.

[5]陈承. 共生性产业集群组织结构与动力机制研究[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157-159.

[6]郑振龙. 发展中国家金融稳定之研究[J]. 金融研究,1998,02:16-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