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范文1

[关键词]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道德;对策

在未成年人道德生成的过程中,家庭的责任尤为特殊。目前,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着许多偏差,应采取措施努力加以矫正。

一、 当前家庭道德教育的偏差

1.重智轻德。普通家庭缺乏德育动机和有效的德育举措。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企盼着孩子将来能上一个好大学,谋一份好工作。但这种期盼的重心,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已从德才兼备向“注重学习成绩”偏移。这样的观念,表现在家庭教育中就是淡化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家长对未成年子女只要求学好功课,千叮咛万嘱咐的是“除了学习你什么都不用管”。法制教育、道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都被视为无足轻重而淡化。

2.重知轻行。未成年人的家庭道德教育多停滞在观念和知识的灌输上,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

3.是非标准不一。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家长要给未成年人一个明确、肯定、统一的是非善恶标准,使之有章可循。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在对孩子的是非感和责任心的培养上,明显地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认识上的不重视,看不到从小培养孩子的是非感、责任心的重要。这既反映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缺点,也反映了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偏差和相当一部分父母的麻木。另一个明显问题是一些父母没有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可以说,这是当前青少年犯罪数量迅速上升的根本原因之一。

4.家长职责不明。家庭是孩子思想道德的启蒙学校,家长是孩子为人处事的启蒙教师,让孩子具有良好的情操是家庭教育应尽的责任。但目前有些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放弃了家庭教育这个家长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日前,中国社会调查所、成长网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哈尔滨、沈阳等地1200名公众进行了调查,以了解目前家庭教育状况,其中家长与未成年人的比例是6:4。当家长被问及“你认为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该由谁来承担”时,63%的家长认为应由学校和教师承担,31%认为应由学校和家长共同承担,只有6%认为该由家长承担,说明家长把教育子女如何做人的责任越来越多地推向学校和社会。

二、 做好家庭道德教育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成才观。一些家长“望子成龙”而只重视学习成绩,既有来自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原因,也有来自家庭教育中成才观的偏误。人才的成长不但要开发智力提高智商,而且要培育品德提升情商。 面对如此的育才理念和人才需求,家庭就不能只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而是要同样重视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

2.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养成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仅知道一个道理更重要。道德教育需要从习惯培养做起,特别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在家庭生活中,应教育孩子和家人融洽相处,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的事情管好等。

3.做人做事要有原则。中国自古以为的传统是做人做事要有原则,叫做“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因此,做父母的应该帮助孩子从小就养成对事不对人,只认道理,只认法律,只认道德,只认是非的正派习惯。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范文2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直接影响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相脱节,教育口径相矛盾不统一,学校重视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思想品德教育课;家长力不从心、盲目随意,甚至束手无策,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不会管;社会上重视不够,未形成合力,缺人管;教育网络得不到健全,存在缺失。具体表现在:

(一)家庭教育封闭隔绝。沿袭了中国几千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传统文化观念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部分家长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形成了重“智”轻“德”的错误思想。封闭式的家庭教育,管教多、疏导少,孩子亲身实践、体验的机会少,相互沟通少,使得孩子与社会隔绝,严重影响到未成年人的道德素养的提高。

(二)学校教育脱离实际。古人强调对青少年的教育要“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现在的一些学校却只抓智育,重视文化知识教育,忽视德育,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方向、目标主要不是从未成年人出发,内容脱离青少年的主体和实际,道德教育形式脱离社会及未成年人的现实,道德教育结果认识与行为严重脱离,从而大大削弱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三)社会环境有待优化。随着互联网、影视文化等大众媒体的普及传播,各种文化思潮使身心不成熟的未成年人难以抉择。一些不健康的传媒宣扬信息,严重误导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解决对策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需要整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必须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重点抓住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环节,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互相配合、共同协作、多管齐下,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只有健全、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在实践中确立“以学校为中心,发挥主导作用;以家庭为基础,发挥关键作用;以社会为依托,发挥辐射作用”的工作思路,让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形成合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才能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

(一)在家庭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家庭指导未成年人开展社会实践,当好家庭的“小帮手”。比如可以开展“我为父母分忧”、“给父母一个惊喜”等活动,让未成年人主动承包一项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二)在学校教育中,首先,应加强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给予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应以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优良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风尚。其次,将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纳入德育工作年度计划,通过各种有形、无形的文化形态和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如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利用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重要时机,举行各种庆祝、纪念仪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充分运用青少年能够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榜样力量,通过板报、宣传栏,文艺表演、社团活动,感染、引导他们,营造一个知理守法、惩恶扬善、是非分明的大环境,使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髓,最终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范文3

关键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影响,对策,综述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勇于创造,富有理想,充满生机和活力,他们视角独特,情感丰富,追求独立,渴望得到成人世界的尊重。很多学者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不同视角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研究,本文采用主题分析法,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学习与梳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热点做出展望,并提出自己的相关见解。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因素:

戴建伟和朱勋春认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重要影响。社会政治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表现在:一是社会政治环境规定未成年人的发展方向,当代未成年人要健康地发展和成长,只能在认识,适应社会政治要求的基础上才能顺势成才;二是社会政治环境决定着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教育史有阶级性的,培养人才的目标也是有阶级性的,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对未成年人培养的政治标准;三是良好的政治环境为未成年人发展提供思想上,政治上的保证。[1]社会文化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思想表现在:一是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二是社会文化环境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发展;三是社会文化环境培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成才。[2]社会文化对未成年人的作用是无形而重要的,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无声的感染力。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之间的社会生活组织。家庭对未成年的成长作用较大,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性格,心理,学识,为人处事都有深刻的影响。未成年人的可塑性强,善于模仿,许多言行举止都打着家庭成员的烙印。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品质的形成起着陶冶作用。[3]良好的,和谐的,稳定的家庭环境使未成年人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自信心。未成年人在上学前主要受家长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氛围让未成年人的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当今父母关注孩子的重心是智力的开发,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是学业成绩,不让做家务,不让接待亲朋,什么道德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身心健康教育,都被视为无足轻重。家庭如此得潜移默化,致使未成年人从小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只会读书不知世间万物,孤陋寡闻,自我中心,不会关心他人,思想拘谨,缺乏生活情趣等。[4]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播社会规范,知识,技能,使之符合一定阶级需要的人才场所,学校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学校是通过长期校园文化的养成来营造的育人环境,学校的班风,学风,校风的建设,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学校健全的组织形式,规章制度,文化氛围,基础设备等,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5] 由于我国人才选拔的机制和社会就业环境的影响,素质教育没有得到真正实施,应试教育这一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因此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的文化水平可能有所提高,却是以思想道德水平滞后甚至下降为代价。

从以上观点中,可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同时我认为青少年自身心理环境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未成年人精力充沛,探求欲望强烈,有着强烈的好奇模仿心理。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再加上这些好奇模仿心理和逆反心理的作用,一些缺少正确引导的未成年人往往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未成年人的社会阅历少,反复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他容易受骗上当。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张昌尔认为应该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未成年人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需要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我们必须积极发挥社会这个大课堂,努力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有利于环境,首先,各级政府和社会各部门要积极开发利用道德教育资源,加强社会文化市场及娱乐场所的管理,充分运用宣传媒体的正向舆论,为青少年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其次是,重视家庭教育,讲究教育方法。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要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注重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让孩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再次,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创造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养成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行为。最后,还要建立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逐步推进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叶松庆在《当代未成年人的道德观问题调查与对策分析》一文中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观产生的偏向及异常方面的问题分别从教育者、社会和学校的角度提出了四点教学建议:一是把未成年人的道德需求作为教育的起点和终点。为他们创设和谐的成长与发展环境, 及时引导他们在走在“自己的路”上;二是强化成年人道德言行的规范化和示范性;三是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正向发挥社会的道德导向作用; 四是学校教育的反思性效用。[6]

我认为切实发挥学校教育主体的作用最为重要。如今学校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所忽视。学校要彻底改革应试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处理好传授知识与人格教育的关系,使学校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学校要不断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学校要紧密结合未成年人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引导未成年主动参与思想道德实践。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首先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意义:叶松庆教授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实证研究》一书中对2006年到2008年三年间的以安徽省为主体的8346名调查对象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观念素质共29小项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后,得出了这样的一个总体的观念:“从2006――2008年连续三年的调查数据来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主要特征,没有发现负向颠覆性的表现,也未见大起大落的波动性特强的倾向。” ;“总体上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朝着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方向发生变化,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7]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要着力让未成年人亲身感受社会,国家和他人的直接关怀,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之中,做利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事。

对未成年人自身的意义:王友文认为,未成年人同成年人相比,有自身独特的禀赋,他们处于人生成长时期,身心发育不够成熟,敢于尝试,冒险,因此,正是我们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原因。他们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虽然对人生,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处於飘动时期,对社会的基本认识,辨别能力及对自我良的估计,控制能力依然弱势,很容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8]

四、小结:

近些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未成年人可塑性非常的强,接受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他们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首先,政府要完善机制并且要给予政策扶植,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应该建立健全体系制度给予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保障,相关部门负责,全社会积极参与,鼓励社会增加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的投入。还要建设一支为人师表,热心育人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最后,要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未成年人成长的基本规律,与时俱进,使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工作更具时代性,创造性,规律性。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新区)

参考文献

[1] [2]朱勋春.《社会环境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互动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08,4

[3] [4]戴建伟.《浅析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意义和途径》,甘肃教育,2003,(S1)

[5] 王凡.《当代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探略》.北方论丛, 2003,(1)

[6] 张昌尔.《着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政策,2004,(9)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范文4

    古代蒙养教育的传统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蒙以养正。古人非常重视人生的正本慎始,主张当婴幼儿智慧蒙开之际就施加正面影响,开发其智慧,促使孩子更好地成材。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胎教“正本”。古人认为,胎教是“慎始”的教育,是“立教之本原”,故而十分重视。据刘向《烈女传》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周王室就十分重视胎教。此后,汉代贾谊《新书》、戴德《大戴礼记》、王充《论衡》等着作中的一些篇目,以及许多家训都发展了周初的胎教思想。其中不仅包含优生优育的观念,而且着眼点仍是注重伦理道德的熏陶。例如家训名篇《许云邨贻谋》,对胎教提出的“五宜”要求就是“宜听古诗,宜闻鼓琴,宜道嘉言善行,宜阅贤孝节义图画,宜劳逸以节,动止以礼,则生子形容端雅,气质中和。”二是注重儿童少年期的早期教育。古代的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和文人学者都强调教育贵早,“以豫为先”。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颜氏家训》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原因是“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只有“教妇初来,教子婴孩”,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教育家或家长还制订了从婴幼儿期到青少年期各阶段的道德教育规程,如朱熹强调,在孩子知识、性情未定时,要及早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这样方能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司马光曾经针对借口幼儿无知而将教育延迟到长大后再进行的错误观念,认为这就像懒于摘除树苗的劣芽一样,等到长成大树以后再去砍那些枝杈,该费多大的力气?

    第二、德教为先。古人认为,蒙养教育最根本的是“养正”教育或曰品德教育。《论语》记载孔子为学生开设有“文、行、忠、信”四门课程,其中三门都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畴。司马光《居家杂仪》中设计的家教程序,将德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从“始生”开始,对婴幼儿期、少年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施行不同的养成教育内容,对违背礼教的行为即使再小也“严诃禁之”;指导子孙读书严格选择,以免“惑乱其志”,力求“养正”。

    第三、习惯养成。譬如教育家朱熹就提出,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应就其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和“眼前事”进行教育训导。所教之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等,只教他依此规矩去做”。在我国传统家训和蒙学读物中更是对那些未冠子弟、学童的行为习惯规定得具体详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如《弟子规》,在学童刚开蒙识字时,就以生活起居、侍奉长辈、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这些最为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要求他们,从人人皆知、人人可行的日常习惯养成做起,逐渐凝成品质,收到积土成山、积善成德之效。

    第四、环境濡染。孔子认为择邻不到风俗仁厚的地方去,就非明智之举。“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注重环境对孩子品德形成作用的典范。这一思想与实践被荀子概括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中国传统处世箴言、家训教诲中几乎每篇都有要子弟谨慎交友的训诫。此外,古人也已经注意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化的相互配合、凝成合力的问题。认为“父兄教之于家,师长教之于塾,内外夹持,循循规矩,非僻之心,复何自入哉!”

    传统蒙养教育思想,剔除其中某些糟粕,对于我们今天的未成年人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仍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首先,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教育理念启示我们在未成年人德育中应注重早教固本。蒙养教育是人生的最初教育,是培养公民品德的“雏形”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孩子,能否受到家庭(当然也包括托儿所、幼儿园)的正确道德观的教育、熏陶,对奠定我们社会所要求的公民道德素质基础极为必要。例如陶行知先生就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重视品德教育从母亲开始、从人生的最初开始,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如果抓住这一阶段的有利时机,对孩子进行“养正”的教育,就能为以后优良道德品质的“成型”打下扎实的根基。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范文5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感恩的失落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消极的影响。“别让中国现在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许多教育专家的呼吁,也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培育活动”中的一个切入点,随着活动的深入推进,越来越感觉到感恩教育确实能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完善,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所谓“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有感恩戴德之意,亦有感谢感激的意思,指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一种行为。它是一种感激的心情,是一种关爱的表达,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感恩教育,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受教育者不自觉者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并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对他人、对周围、对社会常怀感激之心。重要的是,感恩教育使学生在认知层次能洞察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得到内心的肯定;在情感层次能发出愉悦和温暖的情感,进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和回报恩情的体验;在实践层次,能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

西方人把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独创的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西方人提到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才会是一个心理道德都过关的人。因而我们 从感恩入手,让学生的心理和道德都上一层楼,我们开展了这样的活动:

抓好“三个层面”。一是明确教育内容。即:感恩父母,为父母多做事,与父母多说知心话;感恩师长,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感恩社会和祖国,激发“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感恩同学和朋友,与他们互助互持,携手前进;感恩自然,树立环保意识,珍惜资源,爱护家园,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班级层面,班级利用班队活动两周举办一次,学生完成每日一善,可以是为父母做的,为同学做的,为班级做的等;家庭层面,每周布置一次以上的感恩作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社会层面,组织学生开展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实践活动。三是实行分层施教。在感恩教育中针对不同性格品质学生的特点,坚持重感知;抓诱导、重习惯;抓养成,重体验的原则,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类德育工作中。

确保“三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召开班级干部思想道德座谈会,充分听取同学对开展感恩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制订出贴近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实际的实施方案。二是发动宣传到位。在学校艺术节上学生同唱《感恩的心》,开展签名、倡议等活动。三是阵地到位。班级开辟专题、专栏等抓好舆论引导。发挥各类宣教阵地作用,在心理健康报《绿色世界》中进行宣传,让学生强化感恩之心。

开展“三大活动”。一是开展主题作文比赛。以“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主题,全初二组同学参与,收到文章217篇,评出40篇获奖文章。二是开展“感恩标兵”、“感恩之星”、“感恩班队”等评比。三是开展量化考核。将学生“感恩教育”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核之中,评出优秀。

实现“三大结合”。一是与学校平时开展的《守则》、《规范》等德育工作相结合,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类德育工作中。二是与道德经典诵读结合,我们学校的校本教研是《弟子规》,学生都会背诵,里面的教育理论和感恩教育相得益彰,让学生受到了德育教育。三是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开辟了《心理咨询》平台,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心理健康信箱,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心理、青春期、人际关系、考试焦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突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将感恩教育与各类实践活动相结合,要求未成年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感恩,从感恩中得到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习的各类主题实践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课本中的“理论”,从而加强内心的“道德良知”,进而转化为“行动”。

必须贴近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实际。感恩教育载体多样,活动丰富,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易于为广大未成年人所接受。这让德育活动形式更吸引未成年人,让德育活动过程更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让德育评价更贴近发展实际,这样使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具有实效。

整合德育教育资源。“感恩教育”面比较广,而且是双向互动的。可以是在学校中,也可以在校外进行教育;可以通过课本,还可以通过唱歌、诵读、平时的举动等形式进行教育;可以是学校德育工作者、班主任,还可以是家长、同学以及和学生交往的一切人员进行互动。只要引导得当,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可以让学生得到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把学校、家长、社会对学生的教育贯穿起来,这样就有利于整合德育资源,改变以往学生德育以老师为主的狭窄局面。 感恩教育活动丰富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式和手段的创新。是解决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针对性不高、实效性不强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解决了德育空洞乏味、枯燥说教的弊端。以往德育教学大都是课堂集中灌输,学生对空洞枯燥的说教兴趣不高,那些写在德育成绩单上的只是学生对德育知识点的记忆,难以真正成为自身的素质。通过开展感恩教育,使感恩意识走进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感恩体验中来,在亲历中获得真实的认识和情感,使思想道德得以逐渐提高。

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有机联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为基础的。通过在未成年人中开展感恩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感恩的种子,为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范文6

关键词:新农村 思想文化建设 基层组织 未成年人

由于历史的原因,广大农村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以农村为主体的基层输出的低成本劳动力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个低成本不仅在经济上难以持续,也带来道义上于情于理的说不通。置身新农村建设的广阔视野,我们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如何促进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紧迫的任务。“公道行,人心平,天下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管”出来的,而是“培育”出来的。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出发,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建设经济高地,还要建设道德高地,而且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才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以人为本”。思想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制度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的结果,它的主体虽属观念形态,但它是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更容易为基层群众所认同和接受。为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未来,为了我们的人民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促进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事业的向前发展,根据调查结果,作如下的建议:

1 加强思想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状况决定着农民的社会经济行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基层教育条件的改善,我国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出现了很大的改变,高学历、高层次人员辈出,为广大农村社会文化生活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但大部分常年留在农村务农的往往是是年龄偏大的老人和妇女,他们文化素质较低、劳动力较差,对现代农业和科技知识的掌握能力差,因此导致了新技术得不到很好的推广。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影响力依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加强农民思想文化素质教育,一方面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继续改善基层办学条件,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成人教育和各种业余形式的职业教育等,培养市场急需的技术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在加强正规教育的同时,聘请专家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鼓励大家进行新型耕作。通过党在农村的政策和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在农村中形成一种学科学、重教育的氛围,使农民素质教育成为一种群众性的自觉活动。第三,加强小城镇建设力度。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能够促进农业人口自身陈旧观念被城市新思想、新观念所代替。城乡之间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能够促进农村生产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实行城乡之间双向开放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改变农村面貌,切实提高农民素质。

2 抓好法制教育,推进基层民主政治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极大的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就业结构迅速变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人,抓好法制教育,推进基层政治经济文明建设,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牢记尊重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提高落实关于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干部的精神状态,对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强弱至关重要,而干部的精神状态,又与各个层级的领导干部是否善于发扬民主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真正运用好民主这个武器,就能调动起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并进而带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这个地区就前途无量。所以,基层民主建设工作就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地为农民做好事、做实事,让群众心悦诚服地跟你走。只要能把发展生产、化解难题等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良性互动,就一定能够形成“以软促硬,以硬支软”的生动局面,真正彰显出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新农村中的实际意义。民主法治的要害是要搞好制度安排;好的民主法治,实质就是一套好的制度、好的运行机制一个干部好不好,有三个维度:在任时干得好,群众得实惠;卸任后留下一个好基础,继续造福一方;留下一套管用的办法和制度。前两条大多数干部能做到,第三条要求各级干部,带头讲民主,讲法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3 着眼未来,关注未成年人思想文化建设工作

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文化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可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必须站在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赢得未成年人,才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这一社会转型毫无疑问地给我们的生活、工作、社交、特别是道德及道德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新旧道德价值观念的杂糅,使得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呈现多元化。为了在社会转型期促进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我们要着力解决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出发,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在于弘扬未成年人的科学精神,夯实未成年人的价值追求,拓展未成年人的创新品质,坚定未成年人的和谐理念。总的来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的新星,而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则关系着整个农村的稳定发展。因此,我们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构建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随时储备新兴力量。比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综上所述,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需要治疗在伴随着市场经济浪潮下发展起来的急功近利、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拜金主义心态,让自食其力、有付出才有回报的实体经济理性价值观重新回归人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实践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巩固和发展新农村建设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廖小平.社会转型期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J].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9,(1).

[2]王川.西方经典教育学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250.

[3]尚银.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