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范文1

【关键词】舌咽神经痛;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舌咽神经痛是一种出现于舌咽神经区域,即舌咽神经或迷走神经咽支和耳支区域的阵发性剧痛。在临床上出现舌咽神经痛的病例不多, 疼痛性质与三叉神经痛很相似,但发病率比三叉面神经痛低的多。疼痛位于舌根、咽部、扁桃体区和外耳道深部及下颔后部,常常以耳根部阵发性剧痛为主要表现。一些常见的动作,如谈话、吞咽、呵欠以及咳嗽等动作均可引起疼痛[1]。

目前已经查明诱发舌咽神经痛的根本原因是桥脑小脑角部位舌神经根部受到责任血管的压力造成的。近年来疗效最好的治疗舌咽神经痛的外科方法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2]。本研究对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的19例舌咽神经痛患者实施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分析和探讨其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10年1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9例舌神经痛患者, 其中男12例, 女7例。年龄在31~68岁之间, 平均(56±10)岁。病程为3个月至9年, 平均病程(6±3)年。疼痛同时发生在舌根部、外耳道和咽侧壁患者15例, 发生在舌根部和咽侧壁患者2例, 发生在在咽侧壁, 舌根者1例,发生在外耳道者1例。10例患者疼痛板击点处于咽侧壁, 8例患者处于舌根部, 1例在外耳道处。17例患者进行可卡因棉片帖敷试验表现为阳性。所有患者均有吞咽引发的疼痛症状, 所有患者术前均作头部的CT或MRI诊断并确诊为舌咽神经痛。

1.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共19例, 均为全身麻醉, 气管内插管, 耳后做4 cm横向切口, 颅骨开骨窗的直径在2.5 cm左右,要求乙状窦边缘显露出来。骨窗的前缘接近乙状窦,其下缘靠近颅底,其上缘位于横窦下1~1.5 cm处。硬膜切开为“X”形,在手术显微镜辅助下操作, 放出脑脊液使颅内压降低, 释放足够空间, 方便手术操作。小脑坍塌后, 对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根部进行检查。检查副神经、迷走神经以及舌下神经, 观察有无责任血管压迫、压迫程度和状况、有无囊肿发生、有无增厚粘附的局部蛛网膜等压迫牵拉神经的问题。术中检查未见有责任血管压迫患者9例, 切断迷走神经根上部1~2根丝及舌咽神经根;压迫责任血管患者6例, 分离被压迫责任血管的蛛网膜粘连, 让其远离脑干, 以松解血管袢, 放置合适的减压棉垫于脑干与责任血管间, 以防其复位, 避免棉垫接触或压迫神经;无法判断脑干区责任血管压迫与否患者4例,减压后切断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1~2根丝。彻底止血和冲洗, 并缝合硬膜, 常规方式进行关颅。

1.3 疗效评价

术后对19例患者进行随访, 内容包括对疼痛有无复发、复发程度及时间、颅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和时间、是否存在吞咽障碍或声嘶等症状, 并采用Taha标准评定疗效[2]。

2 结果

19例患者术后疼痛感全部消失, 治愈率达到100%; 其中行单纯R术式患者9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5例,3 d后消失4例;6例患者行单纯的MVD术式, 术后疼痛均消失; 4例患者行R+MVD复合术式, 术后疼痛立即消失。疗效评估根据Taha标准进行, 19例患者中,优为17 例, 良为2例。术后对全部19例病例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1~8 年不等, 平均为5.5 年, 此期间的治愈率达到94.7% (18/19)。

3 讨论

目前, 关于舌咽神经痛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血管的压迫[3,4]。通常舌咽神经与其邻近的血管都是伴行的关系, 这种伴行造成它们会发生接触, 但舌咽神经与三叉神经一样,其位置一般不固定, 或者说是处在一种浮游状态, 因此舌咽神经与其邻近的血管之间并不会产生压迫。但是当出现先天血管迂回、炎症促发局部蛛网膜粘连增厚、动脉硬化的压迫等让神经根固定时, 将导致舌咽神经与血管之间的接触升级为互相压迫,进而患者出现舌咽神经痛的症状[5]。Taha等人认为治疗舌咽神经痛首选方法应以R术式为主, 辅以MVD术式, 因为对于责任血管压迫迷走神经下部根丝患者来说, 如果切断根丝会出现吞咽障碍及声带麻痹症状[2]; 而Kondo对16 例行MVD术的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 结果发现疼痛缓解率为100%,并且无复发,因此首选方法应该是MVD术式[6]。本研究对19例患者的不同病症分别采用了单纯R、单纯MVD以及MVD +R三种术式, 均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子敬, 曲建波, 徐平, 等.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探讨.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 12 (8):460-462.

[2] Taha J M, Tew J J. Long-term 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neuralgias of the glossopharyngeal and vagal nerves. J Neurosurg, 1995, 36:926-930.

[3] 张黎, 于炎冰, 马延山, 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术式选择和随诊观察.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6, 12(22):745-747.

[4] 修波, 刘宗惠, 黄红云.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9, 15 (5):314-315.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范文2

【关键词】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颅内肿瘤;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08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42-01

临床神经科常见疾病类型中,颅内肿瘤占有较高发生几率。近年来,医疗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微创医学的研究不断深入,锁孔手术具有创伤小、开颅范围小、术后康复快、不良反应轻的优点,为颅内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1]。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均采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回顾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8-72岁,平均(47.3±2.4)岁。其中扣带回胶质瘤1例,大垂体瘤8例,侧脑室肿瘤9例,巨大垂体瘤10例,斜坡胆脂瘤2例,侵袭垂体腺瘤1例,大脑镰旁脑膜瘤5例,海马回胶质瘤1例,颅咽管瘤1例,海绵窦恶性淋巴瘤1例。所有病例均经MR或CT检验确诊,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肿瘤直径1.6-6.6cm。

1.2 方法 术前详细分析和研究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体征及病史,对手术入路行针对性制定。垂体腺瘤应用眶上眉弓入路,颅咽管瘤、侵袭垂体腺瘤、垂体腺瘤采用翼点入路,扣带回胶质瘤、斜坡胆脂瘤、海绵窦恶性淋巴瘤采用颞下入路,侧脑室肿瘤采用胼胝体、纵裂入路,扣带回胶质瘤、大脑镰旁脑膜瘤采用纵裂入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眶上锁孔入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头稍抬高,向对侧转20°-40°,后仰10°-15°。于眉弓中外2/3做切口,长约4-5cm,加强眶上神经保护,将骨孔眶缘内层骨质磨除,以使视野范围和光束投射扩大,使手术器械操作空间增加。显微镜下将额底渐趋牵开,脑脊液吸除行降低颅内压操作。对侧裂池的内侧部分、颈内动脉池等选择性解剖,将肿瘤分块多个方向切除,分离切除包膜。②翼点锁孔入路:头后仰10°-15°,对侧旋转45°-60°,皮瓣在颞筋膜浅层下分离,颞肌沿颞肌前缘切开,将蝶骨大翼充分显露,围绕蝶骨嵴做骨孔,行手术操作。③颞下孔入路:头部旋转至对侧的幅度更大,切口于耳前问,切开皮肤暴露颞鳞部,紧靠中颅底和颧弓做小骨孔,行手术操作。④纵裂孔入路:协助患者取半坐位,头向开颅侧呈5°旋转,在病变的同侧中线旁做平行中线直切口,长约5cm。小骨窗可跨矢状窦和中线,矢状窦不显露,沿纵裂进入,切开胼胝体,将脑室内肿瘤分块切除。

2 结 果

本次结果显示,锁孔手术操作过程中肿瘤及周围结构均清晰显示,无因病情变化或手术困难扩大骨窗和切口的病例,显微镜下颅内肿瘤全切39例,侧脑室体部肿瘤行大部分切除1例。术中出血145-400ml,无手术致残及并发症发生,行平均6个月随访,无复发病例。

3 讨 论

锁孔手术是指开颅的切口及骨孔均较小,对颅内的一些自然解剖间隙充分利用,在显微镜下直达颅内病变部位,通过对显微镜角度改变,将颅内肿瘤切除。普通手术需较大的开颅范围,通常无法利用骨窗或无骨窗,为无效暴露。在显微神经外科得到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锁孔手术渐显示其优越性。研究显示,锁孔手术除切口较小外,手术路径创伤较小,对周围正常血管神经、脑组织起到了保护作用,可将靶区结构充分显露。本次研究中,针对顶部镰旁脑膜瘤治疗时,依据术前MR检查,手术操作过程中在顶静脉和中央沟静脉间的纵裂进入,对上述静脉各行一小段游离,将纵裂牵开约1.5cm,将约5cm的肿瘤顺利切除,完好保留静脉。应用锁孔入路有选择性的开颅,所获得的手术显露与常规开颅相同,无将无效暴露降低最低程度,手术微创且精细,具有现代微创神经外科的特征[2]。

锁孔手术的骨窗及切口虽小,但随手术的进展,其暴露范围和视野角度不断增大,利用锁孔门镜效应将颅内较大肿瘤切除。故对脑室、纵裂、颅底等潜在的自然间隙内与锁孔有一定距离的肿瘤较为适合,对脑室内质和脑浅表内的肿瘤不适合。同时,锁孔手术要求较高,术者需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需对蛛网膜有序解剖,将脑室或脑池开放将脑脊液释放,以使颅内压降低,对颅内的自然解剖间隙充分利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3-4]。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次结果显示,锁孔手术操作过程中肿瘤及周围结构均清晰显示,无因病情变化或手术困难扩大骨窗和切口的病例,显微镜下颅内肿瘤全切39例,侧脑室体部肿瘤行大部分切除1例。术中出血145-400ml,无手术致残及并发症发生,行平均6个月随访,无复发病例。

综上,神经外科颅内肿瘤采用锁孔手术治疗,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无致残率的特点,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康复进程,提高了手术疗效,有效预防复发,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晓风,舒航,李照杰,等.锁孔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肿瘤[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4,27(3):234-235.

[2] 张利勇,杜立新,刘卫东,等.锁孔手术入路治疗颅内肿瘤(附32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8,48(21):56.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范文3

癫痫俗称“羊癫疯、羊角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癫痫长期反复发作将会对神经系统发育、智力、精神和心理造成明显损害,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给患者、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是突发和一过性症状,由于异常放电的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部位不同,而出现下列一种或多种表现,如发作性的短暂意识丧失、肢体抽搐、肢体强直、口吐白沫、运动障碍、感觉异常、视觉异常或恐惧、面色苍白、幻嗅、腹气上升感等。

癫痫可以简单地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所谓原发性癫痫就是指目前各种检查未能发现癫痫病灶者,反之,则称为继发性癫痫。现代医学常用的癫痫诊断检查方法有普通脑电图、长程动态视频脑电图、侵入性脑电图、脑磁图等手段,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酌情选用。

通常癫痫的治疗主要可以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目前现代医学各种检查方法无法确定癫痫病灶者,一般首先选用药物治疗。但是考虑到药物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长期性和日积月累的副作用,对于下列情况应该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1. 通过现代医学各种检查能够发现明确癫痫病灶者,一般首选外科手术切除致痫病灶,常见的引起继发性癫痫的病灶主要有大脑的肿瘤、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畸形、局灶皮层发育不良、脑回、脑裂畸形、脑灰质异位、外伤后软化灶、寄生虫、肉芽肿、脑炎等。

2. 对于癫痫病灶位于大脑的运动或语言等重要功能区,病灶切除手术会导致严重功能障碍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胼胝体切开术、迷走神经刺激术、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治疗方法。

3. 对于经过正规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原发性癫痫,频繁发作,或者发作次数较少但发作程度严重,明显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者,可以考虑酌情选择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

癫痫手术治疗的禁忌证主要有下面几种:

1.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轻微癫痫发作者;

2.伴有严重的内科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者;

3.伴有活动性精神病者。

强烈建议优先考虑手术治疗的情况:

1. 颞叶癫痫,可以伴或者不伴海马硬化等其他病灶者,手术治疗可以使 80%~90%以上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2. 药物难治性癫痫,发作频繁,或者发作次数较少但发作程度严重,明显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者;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范文4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翼点入路;显微外科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前交通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0%~35%。由于该部位解剖关系重要且复杂,动脉瘤方向多变,是最难处理的颅内动脉瘤之一。我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动脉瘤48例,效果较理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21例,女27例;年龄21~69岁,平均46.8岁。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10例,Ⅱ级28例,Ⅲ级6例,Ⅳ级4例。所有病例均在入院后3 d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DSA),证实均为前交通动脉瘤,其中37例只有一侧颈动脉造影显示出动脉瘤,该侧A1段增粗,而对侧A1段发育不良。11例双侧造影均能显示动脉瘤。CT检查证实,40例头颅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有纵裂小血肿占位,4例有额叶底面血肿,2例CT增强时发现基底池内高密度影,术中发现颅内血肿4例。

1.2 手术时机及术式 36例Ⅰ~Ⅲ级患者采用早期手术,8例Ⅰ~Ⅲ级患者采用急诊手术,5例Ⅳ~Ⅴ级患者采用延期手术,手术均采用翼点入路,动脉瘤颈夹闭。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手术后送入监护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适当提升患者的血压,予以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等处理。患者术后从临床和影像两个方面进行随访,分别于手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进行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采用GOS评分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手术夹闭动脉瘤48例。术中动脉瘤破裂7例(14.6%),均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后成功夹闭动脉瘤。手术后按GOS结果评定:恢复良好40例(83.3%),中度残疾5例(10.4%),重度残疾3例(6.2%)。本组43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6个月,GOS评分5分38例,4分3例,3分2例。有4例发生手术后脑积水,后期行分流手术后效果稳定。

3 讨论

3.1 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目前,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夹闭瘤颈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最理想的方法。翼点入路主要优点有[1]:①在脑池内手术,可以减少脑组织的损伤;②术中到达前交通动脉的距离最短,便于操作;③可以显露双侧A1段,便于术中临时阻断动脉瘤供血动脉,控制术中出血;④从侧面放置动脉瘤夹比较方便;⑤可以保留双侧嗅神经。虽然近年开展的可脱性球囊栓塞术、微金属弹簧圈等治疗方法也有其适应证,但对于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来说,外科手术显露和夹闭动脉瘤相对容易,花费较低,不易复发,因此手术的优势大于介入栓塞。本研究结果也显示,48例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术中暴露清楚,手术后按GOS结果评定:恢复良好83.3%,中度残疾5例10.4%,重度残疾3例6.2%,并且经过随访,GOS评分5分达到38例,表明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2 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 本文结果表明,Ⅰ~Ⅲ级的患者可早期手术,而Ⅳ、Ⅴ级患者的一般状况很差,应先保守治疗,待病情分级在Ⅲ级以内时再进行手术。但如果患者合并颅内血肿、脑积水致颅内压急剧升高导致脑疝时,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应及早进行急诊手术。

3.3 对术者的要求 术者应熟练掌握显微操作技术和显微解剖知识,术前仔细分析DSA图像,充分了解动脉瘤的部位、指向、大小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对于绝大多数的前循环动脉瘤来说,翼点入路充分磨除蝶骨嵴及眶顶后外侧面,达到或接近蝶骨小翼附近,克服骨性结构对视角的限制,术中充分打开蛛网膜、脑池,吸出脑脊液、有利于手术的暴露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Yasagr[2]认为,除下列情况外均应采用右侧入路:左侧额叶脑内血肿,合并左侧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动脉瘤,起自左前交通动脉角的巨大血栓性动脉瘤。李美华等[3]认为,前指向和前下指向的动脉瘤脑池的解剖顺序为术侧裂池-颈内动脉池-术侧视神经-额底基底纵裂池-终板池-AcoA复合体-视交叉池,而向上指向、向后指向、后下指向的动脉瘤脑池解剖顺序为术侧裂池-颈内动脉池-视交叉池-终板池-额底基底纵裂池-AcoA复合体。而秦尚振等[4]认为,经翼点入路对处理Willis环前部的动脉瘤具有特别的优势,手术路径最短,视野角度最大,可以很好地暴露,对脑组织的牵拉较轻,可在直视下顺利夹闭,操作简便,是处理前循环动脉瘤的经典入路。对于危重的SAH的患者,如果造影发现介入可行,向家属交代手术方式,采用介入栓塞治疗。如微小的宽颈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难度大,则采用手术治疗。介入有其适应证。对于不同的患者,要有不同的处理策略,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赵继宗,袁葛,孟国路. 颅内动脉瘤手术入路.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1,19(2):23-27.

[2] Yasargil M. Microneurosurgery.Vo1Ⅱ.New york:Thieme,1984:165-231.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范文5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感染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颅内感染包括深部感染与浅部感染两种类型,浅部感染主要来自手术缝合切口感染,深部感染则主要为脑组织感染与指帽状腱膜,深部感染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一旦出现该种问题,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1]。为了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与控制措施,现对我院神经外科近年来收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如下。

1 神经外科手术手术危险因素分析

1.1 术前危险因素

第一,患者原因

神经外科患者术前感染因素有营养不良、应用激素、基础疾病、二次手术、术后引流几个方面。

第二,器械准备与手术环境因素

手术设备老化、污染区与清洁区不明确、物品管理不到位、未有效控制参观人员也是引起患者感染的重要因素。此外,如果在术前准备工作不到位,临时消毒器械,不仅会影响消毒的质量,也很容易诱发感染。

1.2 术中危险因素

术中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手术时间过长,仪器与设备数量过多,在术前来回搬动设备,人员走动等都会增加手术间的细菌数量。

第二,未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执行手术。

第三,如果手术室温度过高致使医师汗液滴落也会引发感染。

1.3 术后危险因素

术后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护理人员未及时为患者换药。

第二,病房休养环境不佳,未对探视人员和陪护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

第三,未控制好术后引流管的设置位置与放置时间。

第四,如果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很容易降低局部抵抗力,并出现脑脊液漏的问题,增加感染发生率。

2 神经外科手术感染控制措施分析

2.1 术前控制

第一,控制术前访视

医院需要制定好系统、完善的术前访视制度,为患者与家属开展系统的术前宣传教育工作,帮助患者了解到手术的安全性与操作措施,让他们注意加强个人卫生[2]。

2.2 对手术室进行科学的布局

合理布局手术室能够降低感染率,对于神经外科手术间,可以推广百级层流净化设备,在手术结束后,使用常规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应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及时更换被罩、床单与枕套,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工作,加强空气监测,将手术间菌落数控制在200CFU/m3,由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养护,及时更换老化设备,根据患者需求调整好手术室温度。

2.3 制定好完善的器械管理机制

医院需要根据神经外科手术特点制定好器械管理制度,在术前做好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做好器械准备工作和物品准备工作,对于一些特殊器械,需要提前1d进行消毒。对于其他器械,在消毒处理前,做好清洗工作,彻底将器械上的污渍清洗干净。在器械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将轴关节打开,加酶清洗,保障灭菌效果,严谨院外器械以及未经过消毒处理的器械进入手术现场[3]。

2.4 加强手术护理

2.4.1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在手术前,需要由专业护理人员参与到配合工作中,熟练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4.2 降低术中感染发生率

第一,保障手术环境的清洁与安静

在手术开始之后,将手术室门完全关闭,限制参观人员数量,对于进入手术间的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更换帽子、衣裤、鞋、口罩,保障手术环境的整洁。

第二,注重无菌管理

手部接触是引起患者感染的高危因素,因此,医师与护理人员必须要做好手部消毒、清洁工作,如果怀疑术中敷料、显微镜、器械发生污染,要及时的进行更换[4]。

第三,完善物品使用制度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成立起专门的物品管理小组,对于各项手术物品,要采取层层把关、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护士长需要定期进行抽查,健全物品领用程序,对于手术植入物品,要严格核实厂家、批号、有效期、包装、型号之后方可进入手术室,保留好原包装,做好术后跟踪工作。

第四,加强培训与教育

护理人员要控制好术后访视人数,让患者知晓术后注意事项,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而医院方面需要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培训,提升他们的无菌意识,让他们意识到感染危险因素,将无菌操作原则贯穿到每一个环节中[5]。

3 讨论

总而言之,神经外科手术的高危感染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一旦出现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增加治疗费用与时间,甚至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需要将无菌操作原则贯穿到每一个环节中,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东,崔建军,李东飞,等. 浅析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J]. 中外医疗. 2013,12(18):228-229.

[2]宋芳.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与控制对策[J]. 社区医学杂志. 2011,25(03):564-564.

[3]吴志敏.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与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29(11):519-521.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范文6

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贵州省遵义市 563003

【摘 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老年压疮发生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 年10 月至2014 年10 月收治的进行神经外科手术中出现压疮的老年患者132 例,对于其治疗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50 例无压疮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对比。结果:神经外科手术压疮的发生于患者的术前营养情况以及手术高度具有密切联系,与无压疮患者相比,压疮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差所占比例相对较高(P<0.05),而术中采取侧卧位、俯卧位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无压疮患者(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中出现压疮主要危险因素有术前营养状况以及术中高度,对于手术的危险因素进行重视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是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神经外科;压疮;危险因素

压疮是由于机体局部组织由于长时间受到压迫,血液循环造成障碍,使得皮肤失去原有正常的功能,从而引起的组织的破损和坏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微创手术方法开始运用到神经外科手术中,该种手术方法具有对于患者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的优点,但手术压疮广泛存在于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1]。压疮会使得患者出现并发症,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有生命安全的风险。根据以上情况,我院对于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老年压疮发生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预防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从2012 年10 月至2014 年10 月收治的进行神经外科手术中出现压疮的老年患者132 例,患者意识清楚,皮肤完整,其中男72 例,女60 例,手术时间4-9h,平均手术时间(6.5±1.3)h,年龄55-82 岁,平均年龄(64.3±5.4)岁。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且术中未出现压疮的老年患者150 例,其中男81 例,女69 例,手术时间4-8h,平均手术时间(6.3±1.1)h,年龄53-84 岁,平均年龄(64.9±5.8)岁。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类型、性别比例、年龄及手术时间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积极评估患者情况

医生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认真的观察,对于可能出现压疮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预防。对于手术前营养不良的患者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对于采用口服的方法进行营养的补充[2]。对于无法采用口服的方法进行营养补充的患者可以采用肠外营养、输血等方法进行营养的补充,使得患者的营养情况得到显著地改善[3]。

1.2.2 改善手术设备的配置

由于外科手术时间普遍偏差,医生要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压力和剪切力,可以采用减压性床垫,该种床垫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率[4]。

对于足跟、外裸一些面积较小的部位可以采用大小合适的海绵垫枕,减少这些部位与床垫之间的接触,减少手术中压疮的发生率,侧、俯卧位患者,应注意避免衣扣、裤带压于患者骨突部位,产生压疮[5]。

1.2.3 手术操作注意事项

神经外科手术所进行的大部分手术操作一般集中于头部,因此头部将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在不对头部手术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可以采用30°半斜坡卧式,就是将患者的头部以及下肢向上抬高30°,该种姿势与0°仰卧相比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头部所受到的压力。用Mayfield 三钉头架代替传统神经外科马蹄形头架,该种器械可以有效杜绝患者头部以及面部出现压疮的可能性[6]。

1.3 观察指标

以Rubenstein 所制MNA-SF 量表[7]对所有患者术前健康情况进行评价,其中MNA-SF 评分为11 及以上表示营养状况正常,MNA-SF 评分低于11 则表示营养状况差。统计两组患者术中所选取的。

2 结果

神经外科手术压疮的发生于患者的术前营养情况以及手术高度具有密切联系,与无压疮患者相比,压疮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差所占比例相对较高(P<0.05),而术中采取侧卧位、俯卧位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去压疮患者(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压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医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无法回避的一大难题。压疮由于患者部分组织长时间受到压迫造成皮肤、肌肉、皮下组织受到损伤,压疮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结果,主要可分为外源性、内源性、原发性等类型。外源性因素主要包括压力和摩擦力,内源性因素主要包括营养不良、贫血、感染等。近年来在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背景下,老年性疾病发病率也呈现不断升高趋势,很多老年患者因疾病所致或治疗所需常需长时间卧床,同时由于老年人神经活力、运动活力相对较低,机体控制能力较差且感觉功能迟钝,老年皮肤软组织新陈代谢率相对较低,故老年患者是压疮高危人群。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的原因各项功能和器官出现退化的现象,免疫保护功能出现衰退的情况,导致其组织的机械承受能力下降,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较易出现压疮的情况[8]。因此在临床中应对压疮给予高度重视,对压疮发生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预防方法。

为对神经外科围术期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我院对于收治的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后出现压疮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将其与150 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对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32 例压疮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差者占比为47.0%,术中采取侧卧位比例为42.4%,采取俯卧位的比例为36.4%,而无压疮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差者占比为20.7%,术中采取侧卧位比例为13.3%,采取俯卧位的比例为76.0%,经对比可知,压疮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差、术中采取侧卧位、俯卧位的比例显著高于无压疮患者,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发现影响老年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术前营养状况以及术中的姿势,并根据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压疮发生的几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预防效果,老年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压疮的几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我院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在术前对于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积极进行评估、对于手术器械积极进行改善、对于手术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提高重视程度。但由于我院收治的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后出现压疮的患者例数较少,预防措施还有许多值得进行改善的地方,还需通过以后的更多的临床实践操作加以改进和完善,达到降低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压疮发生的几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目的。另外,应重视避免局部皮肤受压现象的出现。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应每24h 为其更换一次,于患者骨隆突位置放置适当的支撑物避免局部受压的发生,可垫入气垫床,以气垫床充分放气,通过压点移动原理促使患者全身各处均匀受压。有研究显示,潮湿也是老年患者出现压疮的重要原因,应为老年患者即时清理粪便与尿液,为其勤换床单,或利用吸水衬垫保持患者皮肤干燥,床单元应保持整洁。卧床患者出汗较多,应及时为其更换衣服、床单。另外,营养不良是压疮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应为患者加强饮食,为其补充营养。对于存在进食困难的患者应通过鼻饲、适当静脉营养等给予营养支持,当矿物质或维生素缺乏时,应及时补充,逐步调节患者营养状况。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中出现压疮主要危险因素有术前营养状况以及术中高度,对于手术的危险因素进行重视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是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韩旭, 范里莉, 曹颖俐.4831 例病人手术中压疮危险评估及防护[J]. 护理研究(下旬版),2009,23(10):2757-2758.

[2] 陈丽萍, 周敏, 周志群, 等. 赛肤润改善受压局部血氧饱和度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杂志( 外科版),2011,14(3):512-513.

[3]Schoonhoven L,Defloor T,GrypdonckM H . I n c i d e n c e o f p r e s s u r eulcers due to surgery[J].J ClinNurs,2012,11(5):479-481.

[4] 夏霭玲, 伍丽婵, 谭倩妍, 等. 赛肤润预防危重病人压疮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0,8(2):412-413.

[5] 吴湘慰. 压疮的防治与护理研究现状[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3):233-236.

[ 6 ] D e f l o o r T . T h e e f f e c t o fp o s i t i o n a n d m a t t r e s s o ninterface pressure[J].Appl NutsAes,2011,14(4):53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