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一体化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一体化规划范文1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乡一体化有两层不同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在城市和农村行政区域范围内,要求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利用城市先进的生产力带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层含义是指城市和农村的对立消失,城市和农村结为一体,城市边缘区消失,城市和农村的差别仅在于主体产业和景观上的差别。总而言之,城乡一体化是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在政策、经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平等的待遇。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农”问题,但是城乡矛盾和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和城市的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甚远,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呈扩大趋势。在城乡规划一体化中由于忽略乡镇同步推进,而只重视城市产业调整、改善投资环境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使城乡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同时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相对于城市人来来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家庭收入的大部分支出用于基本生活必需品,生活水平较为低下。
2、资源配置不公平,城乡之间社会发展水平相差甚远
在社会发展水平方面,农村在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水电、交通、通信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服务,和城市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市的教育以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几乎全部来自于国家,而国家对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医疗等公共事业的投入相较而言少之又少,同时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极为不健全。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良好的社会资源均向城市聚集,这是资源配置不公平的表现,会不断地拉大城乡之间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
3、城乡规划布局不合理,整体协调性不足
因受短期利益驱使,在城乡规划中制定的发展计划不够长远。布局空间不够集中,中心区域功能不强,工业空间、产业及人口等集聚度不高等现象广泛存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涉及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同时还要将各方面进行有机组合以促进其协调发展,各行业、部门、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在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上还都存在较大差距。
4、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性也不高
城乡规划过程中上至城区、下至乡村之间还由于发展速度的差异而形成自我封闭的区域单元,尽可能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对于规划布局不够集中的产业与人口很难形成集聚与优化组合,还不利于扩大经营规模,成为制约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5、城乡管理体制不健全
除上述几方面情况外,城乡管理体制上还存在劳动力就业、土地开发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医教卫生及环境等方面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二、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对策
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失衡现象,要尽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这个主要矛盾。在依靠中央向“三农”倾斜政策的同时,还要靠城乡直接互动,从战略上逐步实现以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在实现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现行城乡分割的体制是一个最大障碍。因此要从体制上将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打破,构建城乡统筹的新型管理体制。
1、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体制
将目前城乡规划分立的局面统筹为城乡统一规划,结合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道路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统一进行规划布局,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构建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
将政府有关部门对城市或城乡分割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与经济管理职能统一向农村进行延伸进行管理,以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行政管理模式,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制
城乡劳动力就业制度要逐步改革深化,采取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公平统一,针对农民就业的不合理限制、歧视性政策以及乱收费要尽快进行清理解决,为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村劳动力提高保障,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民就业的服务体系要逐步健全,构建适合农民就业实际的社保体系,提高对农民就业应享有合法权益的必要保护。
4、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
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途径。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关系到农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性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1)要加快农村的交通设施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公路交通体系,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从而打破农村的封闭落后状态,加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练习。
(2)加快农村的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和传统观念的更新。
(3)加快农村医疗卫生实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加快农村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4)推进水利体制改革,构建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结合供水、防洪实际需要,建设城乡统筹的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以江河防洪、微水节灌工程及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为重点。
(5)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升级,构建城乡一体的电网输送体系。最终形成城乡基础设施一体的管理体制,使城乡实现统筹发展。
5、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不断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村人口纳入社会保障网中使农村人口无后顾之忧,从而拉动农村消费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不完善,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从而落入一个贫困的陷阱,不同于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由个人、单位和国家三方共同承担,社会保障的风险几乎全部转移到社会上,而农村人口的保障完全依赖于个人。这样的社会保障体制是有缺失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人口的转移,阻碍农业的发展,阻碍城市一体化的实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过程中要加快产业布局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相关制度的改革。在城乡一体化规划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尽管不少,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城乡规划进程中,要以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为重点,实现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为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努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志在必行的大工程,必须从制度改革方面着手,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实施改革,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张琳琳.城乡一体化构建的意义和措施分析[J].世纪桥,2010,(10).
[2]尹成杰.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一体化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0,(10).
[3]朱恒.我国城乡一体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05).
[4]冯常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11,(02).
城乡一体化规划范文2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
现代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拉近城乡发展的距离,保障城市健康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就必须切实执行城乡统筹规划的策略。城市与乡镇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城乡之间的互动也越来越多,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强调城乡统筹发展的今天,城市规划、城市体系规划与村镇规划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需要进行必要的衔接,实施城乡统筹规划与城乡规划管理势在必行。积极开展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才能将各个乡镇建设活动进行综合部署,以保障城乡内部各个系统与地区之间能够协调发展。
1.关于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发展的新认识
新时期,为了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思想进一步贯彻,就必须从全新的视角去分析,并从新的理念角度来对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行分析与对待,将城乡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复合系统,对整个领域内的中有利生产要素进行优化与整合,对城乡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进一步落实城乡协调互补的产业体系。
1.1关于城乡规划体系与规划范围的变革
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时,首先要改变规划体系。传统的城市规划重点一般放在城区规划方面,城镇体系规划发展涉及的程度比较低,仅仅只有职能分工、规模预测等等,而关于整个区域统一的规划比较少。通常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整个领域的统一规划,基于土地类型的划分、用地预测等方面,导致对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方面力度不足。因此,城乡规划体系有必要进行创新,将整个行政地域覆盖,实现总体规划,要就按照乡镇规划的内容纳入整体规划中,进一步扩大规划的范围,为乡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规划指导,为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土地所有权与土地规划利用的变革
既然是城乡管理一体化工作,就需要落实到具体领域中来切实进行。我国城乡土地所有权归属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基于这个因素,真正执行一体化规划管理的实际操作并不强。因此城乡规划中,使用权与土地权需要分离,并且要保障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大前提下,根据城乡总体规划对土地的具体使用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利用。对乡镇土地资源进行集约利用,力求保障城乡土地利用规划能够最大限度覆盖整个领域,并开展统一用地相关的审批与监测。另外,关于部分乱用土地、乱收费等等现象,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集体行为,都必须有对应的措施进行调整,进一步保障农村土地在集约利用的过程中更加规范,也是为城市扩展留下更多的空间。
1.3引导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链接
在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推行过程中,必须对城乡交通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联系进行充分考虑,如何推进城乡发展需要构建方便快捷的交通体系与顺畅的要素流通渠道。传统规划中重视城区交通建设,要改变这个现象建立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络,最大限度保障基础设施的合理利用与有效衔接,让广大乡镇能够及时享受到现代化成果。与新农村主义建设的理念充分结合起来,进一步对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条件进行改善,营造良好的人文发展环境与居住环境。关于公共服务设施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置,这样才能保障相关资源的合理利用。
2.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实施的主要方式与手段
2.1培训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
当前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基本集中在城市,而小城市、乡镇地区专业规划管理人员比较少,关键是专业素质比较低,无法真正胜任这项重要的工作。首先,针对当前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加强培训,让专业人才及时掌握现代城乡规划的主要技术与要求,尤其是要熟知管理标准存在的差异性,将相关管理政策落实到细节上,加快实现现代城乡规划管理。其次,相关部门有必要提供一定的支持,如:优惠政策、条件等等,吸纳更多城市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到工作领域中来,为县级与镇级城乡规划出谋献策,进一步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
2.2整合当前规划体系
对当前规划体系进行整合,构建覆盖全乡的地区规划系统。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对当前城乡规划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可以从城乡规划编制的办法入手,从规划上将农村与城市发展综合考虑。对当前规划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尤其是侧重城市建设的习惯必须得到改善,在制度上加强创新,尽快构建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而执行管理权由城市政府统一实施,对整个行政地区的统筹规划进行统一安排,将整个行政地区当作一个互相联系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对城乡各种资源与生产要素进行充分开放与利用,实现土地集约化高效利用。有关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需要深入研究与制定,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得到村镇的重视,进而进行规划与引导。与新农村建设相互结合,针对建设中心存要加强规划,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要做好空心村的改造工作,其中需要关注城乡之间的交通衔接与基础设施共享,力求尽快打造城乡快速通道。还有,不同地区必然存在不同的问题与一些利益上的矛盾,此时需要专项城乡统筹规划进行对应的解决,集中将本区域内的突出问题解决。
2.3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对城乡规划管理的动态监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城市建设的规模较大,对土地要求非常强烈。并且部分乡村地区的规划管理监督机制并不完善,农民自身圈地乱用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使用、处理信息大部分都与空间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从城市规划到城市建设,从动态管理到服务社会,对现状研究到规划决策,都与空间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RS与GIS技术为城市规划提供方便快捷,通过地图化与空间分析可视化的形势,为城乡规划管理所需要的分析、统计、查询、动态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并形成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必须得到积极引进,例如: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现代遥感技术等等,切实落实城乡规划管理动态检测,对违法违章建设行为进行及时调整。
3.结语
新时期下,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必须切实执行。整个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规划管理权下放与统一的关系必须得到重视与处理,这样才能保障城市规划与管理能够有机衔接。关于城镇化发展的形势与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一些弊端,需要从区域层面加强对空间发展的统筹协调,积极构建能够超越城乡限制的空间管理机制。
城乡统筹规划发展,需要建立劳动力流动、有效资源、信息的畅通渠道,注重城乡之间的互补与协作,要有在建立城市的过程中带动农村发展,工业发展的同时有助于农业发展的长远发展理念。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其目的要将城乡规划管理领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彻底打破,积极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机机制。其实城乡规划属于一种动态规划,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这些也就决定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与经常性,需要不断研究,不断充实自身知识,进一步促进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更好的实施。
参考文献
城乡一体化规划范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山地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From the view of ecology, taking Kaili city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for example, the paper studies according to the way of survey, analysis, planning. Analying the status of green space in Kaili City, putting forward the principles of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and sugestting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for Kaili.At last i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mountainous city ecological green space system and how to construct the uniqu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Keyword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mountainous city; ecological green space system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凯里市概况
凯里市位于贵州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东抵台江县,西抵福泉市,西南抵麻江县,南抵丹寨县,东南抵雷山县,北抵黄平县。东起三棵树镇挂丁南高村,西至炉山镇大田白腊村,地跨东经107°40′58″-108°12′09″,北纬26°24′13″-26°48′11″,长51.76公里,宽44.3公里。南起舟溪镇青曼情郎村,北至大风洞乡平良都兰村,占全州总面积4.3%,占全省总面积0.74%。凯里市原为炉山县,是一个以电子、轻纺、建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现为国家乙类对外开放地区。在明清时期曾有“小京州”美称。凯里市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带,横跨黔中丘原和黔东低丘陵两个地貌区,总的地势是西北、西南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和东北部较低。全市平均海拔850米,最大高差近800米,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7.2%。
2.凯里城市绿地现状
2.1凯里市区建设用地现状
凯里市规划城区范围内现状建城区面积2489.77ha,人均建设用地为77.0m2。凯里市规划城区范围内,北面为湘黔铁路、株六复线,中部为凯麻高等级公路至西向东穿过;建设用地主要分为现状凯里城区的老城区、开发区及开怀三片以及的炉山镇,其中老城区集中了大部分的城市建设用地,包括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等,其它还包括凯里电厂在内的一些工业用地;开发区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设计用地,主要是包括凯里学院在内的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其它还有星云厂、红云厂、啤酒厂和中泰药业等工业用地;开怀主要为一些村民建设用地。炉山镇是凯里市域内规模较大的镇,包括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等,还有大量的工业用地,其中包括从凯里现状城区处搬迁至此的电厂、水泥厂等。通过对城市现状用地构成分析,凯里市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人均用地指标处于中等水平,但用地构成不尽合理,以相关标准对照,其居住用地标准偏高,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公共绿地指标偏低,具体指标如下表所示:
2.2 凯里城市绿地发展情况
2.2.1 绿地发展的优势
1)城乡绿地稳步增长
虽然凯里整体的城市绿地率与国家标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通过近几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凯里城市绿地建设一直坚持量、质并举,实施大规划、大投入、大建设战略,全面有效地推进了全市的园林绿化和风景名胜区建设工作,全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乡绿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市绿化面积扩大,精品项目不断增多,城市形象得到了较大改观,生态环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公园绿地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积累,人均公园绿地指标较高。这种坚实、稳定的工作过程与绿化积累,对于认识凯里自身的绿化工作能力和潜力,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政府在绿化上的决策方向,是一种强大的潜在动力。
2)优越的生态环境基础
青山环绕、水网交织、背山面水,凯里市“江、山、水、城”的空间格局特征十分显著。大面积的山林植被提供了广阔、开敞的绿色背景空间,奠定了城乡一体、内外贯穿的绿地系统基本骨架,且市内水系众多,与长江紧密相联。独特的滨江生态环境和小气候条件,为凯里的园林绿地建设打下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3)人文旅游资源地位突出
凯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形态异彩纷呈,地上、地下熠熠生辉。人文景观的多样性特征为凯里绿地系统的建设注入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力。
4)广泛的群众需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对居住、生活、工作环境的绿化要求、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对于城市绿化工作的开展有着良好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同时,凯里市市民对参与绿化、保护绿化具有一定的意识,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有利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的实现。
2.2.2制约因素
除前述各类现状绿地存在的问题之外,凯里市在当前的绿地建设和规划过程之中,至少还包括以下制约因素:
1)城市绿地缺乏,老城区绿化基础薄弱,各类城市建设用地置换为绿地的代价和难度较高。城市除利用河、塘、洼地等不宜建设用地增加绿地以外,旧城改造时必要的绿化用地的预留得不到保障,在城市中心拆房建绿尤为困难。
2)现状城市绿地建设未能有效地体现凯里的山地城市特色。
3)城市绿地总量不高,各类绿地建设缺乏系统布局,除公园绿地外,凯里的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及其他绿地建设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城市绿地缺口很大,数量和质量很低,使今后的绿化工作任务艰巨。
4)一些单位和个人对绿化的思想观念和责任意识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绿地控制建设力度因行业管理等原因还不够完善,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相对城市发展滞后,规划绿地被侵占,现状绿地被蚕食,城市绿化执法力度不够。
城乡一体化规划范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城规划;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涵是确保各项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两个空间单元之间的均等分配,具体包括产业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新城处于城市空间单元与乡村空间单元的过渡地带,是城乡空间一体化的核心突破口;同时新城受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及乡村地区影响制约,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节点;新城作为中心城市人流溢出的空间载体,同时吸引着乡村人口的流入,是城乡社会文化的融合交汇区;此外新城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职能,对接乡村产业需求,是城乡产业发展的供需对接区;因此新城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1、背景
新城往往伴随着中心城市人口的外迁和用地的扩张,尽管各个新城在功能、形态上存在差异但是新城规划的初衷都是相似的,即使其成为新的地区增长点或经济新的复兴地,英国最早的新城就是为了疏散中心城市人口、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产生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城市、社会问题是促使新城形成的内在因素,工业污染严重、人口密度大、住房质量低、卫生环境差、城市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蔓延,这些问题矛盾在原有空间单元内无法解决,此时新城应运而生,成为解决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良方。
新城最早是以卫星城的形式出现的,受霍华德“田园城市”的启发,在大城市郊区或附近地区新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新城不论距母城远近,均应以绿带包围,与母城在地域上相分隔,并有交通相连。之后经过昂温(R. Unwin)、帕克等人的改善和优化,新城从最初的卧城逐步向半独立、完全独立式发展。现已形成具有较大人口规模、便捷交通联系通道、完善产业职能、高品质公共服务的完全独立的区域增长点[1]。
目前,我国已步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大城市面临着中心城区人口拥挤、布局混乱、土地配置效率低、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公共设施短缺等问题,普遍存在着城市化与郊区化二元并存的特殊情况,作为“城”、“乡”空间的过渡地带,新城迎来了建设,大城市纷纷兴起新城规划以此来扩展原有城市空间,向外疏散人口、转移产业,缓解中心城的压力。
2、实践案例
(1)美国哥伦比亚新城
哥伦比亚城作为新城位于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之间的哈佛县境内,规模相当庞大,占地约6000 hm2,共有24个会所,2 500个行业,5万个工作岗位,24所中、小学校,4 所大学和1个社区学院。为建设“有活力”的社区,规划构筑清晰的“新城—小区—组团”的三级结构体系(图1),延续地区历史,强调“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阶层”的人的共存空间,实现社区人口构成的多样化,增强居民的社区感,被公认的美国最成功的新城开发项目[2]。
图1:哥伦比亚新城图解图2:2001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图
(2)北京新城建设
为整合区域经济格局、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北京市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市域空间发展战略构想,其中将重点发展位于东部发展带上的通州、顺义和亦庄三个新城,控制人口规模为70-90万,并依托现有卫星城和重大基础设施将建设成为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公共服务设施发达的健康新城,并成为中心城人口和职能疏解及新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相结合的“中心城-新城-建制镇”三级区域反磁力系统[3]。
(3)上海新城建设
1959年上海市为分散一部分工业企业,减少市区人口过分集中的现象提出建设5个卫星城,并规划12个新卫星城;2001年规划11个新城,每个新城规划人口20-30万人,并提出上海郊区“一城九镇”的空间格局(图2),以加快郊区产业集聚、促使郊区人口集中,增强郊区城镇对中心城区的“反磁力”[4];之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设“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中心村”4级城乡体系。夏丽卿认为上海市新城已出具规模,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等已优于中心城,已经成为上海城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5]。
通过对新城规划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的梳理,可以看出新城是区域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城通过转移承接中心城市的部分人流和产业职能,拓展了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圈,并作为传输带或传输链条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作用于中小城镇并伸入乡村地区,采用“中心城带动新城、新城带动中小城镇、中小城镇带动广大乡村腹地”的方式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新城发展动力机制解析
新城位于中心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空间上的必然延伸,新城(城市副中心、新市镇、新区)是大都市发展后续力量的重要载体,总的来说新城主要受三重作用力共同作用,一方面是来自于中心城市的辐射吸引力,这是新城产生、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一方面是来自乡村地区的外部推动力,乡村之所以一直是区域发展的弱势单元,源于其落后的生活环境、就业环境和服务设施,缺乏内在凝聚力,表现为乡村内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外消散,而新城作为地区新的增长点由于其便捷的区位优势必然是乡村能流汇集的首选之地,因此来自乡村地区的外部推动力是新城快速发展的主要助力;另一方面是新城自身的内在生长力,新城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内部充斥着各种流的相互作用力,这种内在的、复杂的、动态的流运动促使新城呈螺旋状上升趋势,促使新城的生长和发展(图3)。新城在这三种作用力下规模不断增长扩张,功能不断提升完善,城市结构不断优化完整,同时城乡体系不断健全,逐步实现一体化。
图3:新城动力机制模式图
4城乡一体化导向下新城规划的发展模式
根据新城产生的主导作用力的不同,可将新城发展模式分为以下几类。
(1)承接转移产业主导型发展模式
这类新城产生的主要目的是舒缓中心城市的问题和矛盾、承担部分城市职能,根据采取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产业园区依托型、大学城依托型、城市结构优化型、城市功能置换联动型等。其中产业园区依托型、大学城依托型是从区域层面对中心城市的功能空间调整的结果,新建产业园区或者集中设置科研教育院校,分离出部分城市职能,并依此作为雏形单元向外扩张,不断完善配套其他功能空间。城市结构优化型是中心城市调整内部用地,化零为整,重组空间结构的结果。城市功能置换联动型主要是中心城市面临转型期,需进行功能结构升级转型,而将原有产业及职能转移、过渡到新城,实现新城与中心城市的错位联动发展。
(2)乡村城镇化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以乡村城镇化为路径、以农业产业化为催化剂,通过构建地区产业体系,借助“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模式,将新城作为生活、工作、物资集聚的中心区,逐步形成功能多元、规模合理、产业多样的新城体系。在实际规划建设中应大力培养乡村增长点,通过乡村的外部推动力促使新城发展,为新城注入发展动力。
(3)资源依托型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托于新城的资源优势,包括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等,相应的形成旅游新城、现代农业新城、资源型新城。其中旅游新城凭借地区丰富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大打“旅游品牌”来吸引人流,加快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发展,通过与中心城市差异性发展,迅速实现新城“蜕变”,例如北京市亦庄新城、京津塘交叉地段的河北廊坊、西安曲江新区; 现代农业新城是依托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及设施农业基础,采用现代化农业管理技术,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科技化发展,如杨凌;资源型新城主要是依矿产资源而兴,这一类型的新城往往存在着产城融合及城市功能转型的问题。
5总结
新时期,以大城市-新城-一般城镇-乡镇为核心的区域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已经成为普遍的认知,新城作为加快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节点,其重要作用已经显现。只有科学的、全面的了解新城发展的动力机制,准确把握新城规划的发展模式,才能更好的、更高效的缓解和分流大城市的压力,才能更好的与中心城市及乡村地区协调融合,构建等级层次明确、职能分工合理的区域空间格局,才能促使区域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颖,孙斌栋,胥建华.探索国内外五个特大城市新城发展共性,引导上海新城建设.城市研究[J].2012:104-109.
[2] 杨靖,司玲.马里兰州哥伦比亚的新城规划.规划师[J].2005,21(6):87-90.
[3] 王亚钧,吕佳.新城规划: 构建城市空间新格局.北京规划建设[J].2011:43-44.
城乡一体化规划范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产业规划;旦八镇
中图分类号:TU982.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0-1996-04
Industry Planning of Danba Tow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WANG Yan-an1,2,LI Zhi-min1,WANG Cui-ping1,LIU Dong1,LI Feng1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2. School of Urban Construction,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Hubei,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anba town’s industry status, development planning for primary industry,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was conducted respectively and key characteristic industry’s spatial layout according to industry cluster theory and the "one village one product"economic theory and the growth pole theory was proceeded.
Key word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dustry planning; Danba town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旦八镇位于志丹县县城西部45 km的洛河沿岸,是陕北历史名镇。自古以来,从延安西出甘肃、青海,北抵宁夏、内蒙,旦八镇成为重要的交通关口和商旅重镇。地势可分为“四岭三川两条沟”,土地面积322 km2,总人口达3.2万人。现辖18个村委会,102个村民小组,147个自然村,农业人口9 600人。旦八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08年底,旦八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 94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 108万元,完成财税征收1 300万元,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8 300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600元。如何统筹旦八镇城乡产业发展,并建立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如何培育乡镇企业并推动其发展,如何引导乡镇企业在小城镇聚集,并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是新时期旦八镇产业发展的新课题。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旦八镇产业规划尤为重要。
1旦八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发展优势
1)区位交通条件优越。旦八镇位于县城西部45 km处,东临周河、双河,西依金鼎,北接纸坊,南连永宁、义正,域内公路四通八达,是志丹县西川交通枢纽和贸易集散地,这为旦八镇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2)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旦八镇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大大提升,这为旦八镇产业尤其是加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3)域内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呈跨越发展趋势。延长油田有限公司西区采油厂指挥部在旦八镇驻扎,大大带动了镇域经济发展,这为旦八镇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需求条件。
4)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特色产业异彩纷呈。旦八镇现有企业300余家,特色产业有山地苹果、荞麦、糜子、马铃薯等,且呈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势头,这为旦八镇产业尤其是加工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发展机遇
1)各项宏观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这也正是该区急需发展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使地方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特色产品,同时也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地方特色产品。而国家为建设新农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体系的完善,亦为区内村镇建设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发达的市场经济观念。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发展,旦八镇政治、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经济活动的关系不断理顺,这都为全镇的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1.3存在问题
1)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小;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第三产业规模较小,产业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不突出,缺之市场竞争力。
2)科技水平、资金的制约。全镇经济结构的优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资金紧张这一矛盾缓和的任务还很艰巨,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运行素质还有待提高。
2旦八镇产业发展规划理论依据
2.1产业聚集理论
产业聚集指的是同一类产业在一个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其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这些产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存在共性和互补性、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的关系,并导致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1-3]。
因此可以通过旦八镇围绕山地有机苹果种植、加工、销售建立苹果产业聚集区,围绕小杂粮种植、深加工和销售建立小杂粮产业聚集区等等,空间聚集化的相关企业可以获得有利于节省交易成本、有利于获得外部经济和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产生等竞争优势。因此,现代企业在利润的驱动下,自然不约而同地选择空间上的集中。
2.2“一村一品”理论
“一村一品”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指根据一定区域的资源禀赋特点和区位特点,面向市场培育乡村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有利于集中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农业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推进,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从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顺利进行[4-6]。
2.3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并不是发生在所有地方,而是发生在一些增长极(增长点)上,这个增长极在空间上就是产生聚集的城镇,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7-8]。据此理论,旦八镇镇区就是带动旦八全镇及志丹西南四乡镇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因此发展旦八镇经济,重点是培育发展旦八镇的主导产业,以业兴镇,通过产业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培育小城镇这个载体本身的功能。旦八镇小杂粮、山地有机苹果、鸡羊等农产品资源丰富,应该将农产品加工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区域“块状经济”,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化、城镇化增长方式,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双重规模效益。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旦八镇产业发展规划
3.1产业发展战略
依据旦八镇发展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产业发展战略是:工商兴镇,产业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支持,科教奠基,跨越发展,奋力打造结构合理、特色突出、高效优质的产业体系。
3.2第一产业发展规划
随着旦八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推进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第一产业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发展目标,建设合理的农业体系。应遵循自然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优势,围绕小杂粮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主导产业,加快形成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促进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基地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规划期间,继续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同时,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逐步形成区域特色农业,并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升级和对其他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1)做大做强草畜业基础上的养殖业。进一步坚持草畜业强镇富民的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发展思路、强化扶持措施,继续坚持“大户带动、小户覆盖、科技支撑、加工增效”的产业化路子。在草畜业的带动下,逐步建立区域化、规模化的牛、羊、猪、鸡养殖基地,使旦八镇养殖业得到全面发展。在区域布点上选择沙渠、五里湾、张台、马莲崾、麻子沟等村发展以羊为代表的养殖业为主(图1)。
2)凸显棚栽业为主体的农业。按照“优化布局、市场引导、科技支撑、政策牵引、典型示范、效益驱动”的思路,坚持稳定发展大棚,积极发展弓棚,努力扩大露地菜种植面积的“三菜”并举发展策略,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拉长蔬菜产业链条,力争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产业市场化运作等方面取得突破。立足地方群众生活需求,充分发挥川、台地优势,在洛河流域有条件种植蔬菜的村组大力发展棚栽业,重点选择石洼庄、吊坪、何家洼、柏叶沟、刘湾、甘叶沟、建湾等村以发展荞麦、糜子、马铃薯等特色农业为主(图1),实现城乡蔬菜自给有余的目标。
3)培育林果业。按照“绿色产业富民”战略,着眼于建设山地有机苹果园这一目标,从标准化建园入手,在坚持适地适树、择优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的发展思路,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培育壮大苹果生产基地规模,重点在适宜发展苹果的区域如元峁湾、沙坪庄、双墩、槐湾、墩湾等村以发展山地苹果为代表的林果业为主,大力发展山地苹果,着力建设优质山地苹果生产基地(图1)。
4)做精小杂粮。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思路,立足基本农田,在精耕细作、品种优化、龙头带动、强化营销上求突破,在建基地、抓示范、创品牌、占市场上见实效。以比较效益为导向,大力推行先进耕作技术,积极推广优良作物品种,实现小杂粮种植上等级,与市场接轨。
3.3第二产业发展规划
坚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为切入点,围绕农业产业化和为大中城市配套服务的方向,大力推进新兴工业化进程,使工业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带动人口就业的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石油资源开发、建筑建材为主的支柱产业,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实力,构筑合理的产业结构;同时,优化管理体制,依托科技,大力发展技术产业,提高企业的素质和效益,为提高全镇经济总体实力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保证。
借助石油产业开发,积极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加工业,实现企地共建,互惠互利。
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建材产业,积极引导建材企业研发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和新型轻质建材产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使建材业成为全县工业的重要增长极。
积极培育和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旦八镇及周边地区丰富的农牧产品资源,努力做大做强农产品深精加工产业,使其成为继石油开采业后的主导产业。如牛羊肉系列、糜子黄酒、豆制品、沙棘、小杂粮等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空间布局上,重点规划建立基地化、规模化的集约型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图2)。
3.4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以一、二产业发展为基础,按照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的要求,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餐饮业、建材、商贸、交通运输、汽修等领域,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科技含量以及经营效益,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为旅游业的发展服务。同时,加快农村商业零售网点建设,完善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物资批发市场,积极发展配送中心,加强重要商品储备库、粮食流通通道等设施建设,形成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小型零售商店相结合,综合商场与专卖相结合的服务网络。在空间布局上沿过境路为轴线形成产业发展带,拓展以镇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农村建制镇的三产服务业(图2)。
4小结
通过对旦八镇产业发展进行规划,为旦八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行动指南,但这是自上而下的规划,尚需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实施一定的指导性措施,以使村组和农户能积极投入到规划的实施中来,变自上而下的规划为上下联动,这样实施效果会更好。旦八镇应以此为契机,使产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曾光,周伟林.产业聚集理论及进展[J].江淮论坛,2005(6):5-10.
[2] 彭文斌.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3] 徐康宁. 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3.
[4] 周青林. 特色产业开发与一村一品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吉林永吉岔路河特色农业开发区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5] 杜青林. 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强村富民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营管理,2006(7):4-8.
[6] 卢向虎,秦富.国外“一村一品”运动对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借鉴[J]. 世界农业,2007(10):16-19.
[7] 颜鹏飞,邵秋芬. 经济增长极理论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2):2-6.
[8] 严清华,肖依虎. 武汉腾飞与中部经济发展――基于增长极理论的战略思考 [J]. 学习与实践,2006(3):20-25.
城乡一体化规划范文6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廊坊;城乡规划;生态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城镇化深入发展,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正在加快推进。廊坊的城乡规划既要顺应这一时代的整体发展,又必须深刻认识京津冀一体化对廊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掌握一体化和“五个文明建设”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对廊坊城乡规划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廊坊市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的区位优势
廊坊市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位于北京、天津之间,距北京和天津市区分别为40公里和60公里,距首都机场、天津机场也仅70公里和60公里,半小时内可进京下卫,一小时内可以上天出海,是拥有个两机场、一个港口(天津新港)的城市,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有“联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的美称。虽然是河北省的地级市,但廊坊市一肩挑起两个京津国际大都市,是将两个直辖市联接为一体的城市,也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城市。可以说,廊坊市这样的区位优势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近十年来,廊坊充分发挥毗邻京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确立了“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按照“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定位,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注重绿色环保。至2009年,廊坊市已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荣誉。然而,京津冀的一体化发展,就廊坊而言,并不仅仅是廊坊市区、廊坊城市经济、科技产业的发展,更是京津两大都市需求与廊坊城乡需求和谐共赢下的发展,所以,廊坊未来的城乡规划不仅要立足自身,更要面向京津。
二、廊坊市目前规划情况
廊坊的城乡发展规划一直深受京津冀一体化的影响。关于京津冀一体化,已是跨世纪的老话题,但进程方长。从上个世纪“环渤海经济圈”、“环首都经济圈”、“大北京”的设想,再到2004年京津冀三方达到“廊坊共识”确立“京津冀一体化”思路,至今已过了十年,这一金三角一直都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如今,“北京的七环已经到了廊坊,距天津的三环也已不远,如果北京建成十环,三地不联也得联了。”“打造中国经济第三极,要看京津冀这一‘金三角’。”[1]为此,廊坊前几年已作出规划,准备将自身打造成“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环京津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2014年两会召开,最高决策层将京津冀一体化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再次使廊坊的发展规划成为聚焦的中心问题。
据新京报报导[2],按照2014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廊坊市调整了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重点任务。廊坊将按照“做优环境、腾足空间、主动对接、严把高端”的要求,提出涵盖生态体系建设、承接产业的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形成等五项近期重点发展任务。因此,会在近期内尽快构建一个覆盖全域的良好生态体系,全面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全面停止环京津矿山开采,并同步进行生态修复。同时,廊坊市将充分发挥“京津走廊”区位优势,以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生态、智能、休闲、商务为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永清、固安撤县建区,与中心城区、安次新兴产业示范区形成“大四点”组团。中心城区用地发展策略为“西拓、东控、北优、南联”。城市用地主要向西部拓展,对接北京新机场和区域通设施,推动炊庄、万庄、九州地区发展,强化区域性新兴职能培育。以此规划做大做强主城区,构建具有良好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城市框架,并以廊坊开发区、燕郊高新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等为平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北京高端产业和企业总部转移。
可以看出,受京津冀一体化的影响,2014年初廊坊的城乡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了它在京津廊一体化中的和谐、有效、互补、互促的核心地位,这些规划和建设将成为吸引、吸收京津科技、人才、资金和打造绿色人居环境的前提和基础。当然,廊坊的城乡发展规划,还会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顶层设计以及这一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有所调整和变化。
三、对廊坊城乡未来发展规划的建议
(一)城乡产业发展规划在外引内生过程中应有取有舍
总的来说,从取的方面:要引进接收京津高科技产业、信息化产业,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开发项目等等;发挥廊坊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形成面向京津冀城市群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从舍的方面:绝不接收从京津转移出来的高消耗、产能低、污染重、科技含量低的产业,这既是确保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这一城市群资源、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廊坊本地原有的产业中,扶优汰劣,坚决消除高污染产业。在有所取舍中,形成高科技、绿色的产业带,形成合理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因此,借助京津冀一体化的良好时机,在城市产业规划调整上,廊坊市应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业,壮大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动生产业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发展;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多样化,提升生活业水平,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面向京津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目前,廊坊中心城区规划(广阳区、安次区、永清区、固安区)至2030年,主要职能是重点承担国际化区域性的专业职能,主要包括生态商务、经贸会展、文化服务、职业教育、门户枢纽、国际物流、信息科技、高新技术等职能。同时要承载北京外溢的区域性物流商贸职能,大力发展区域性商贸基地;强化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职能,增强市域社会经济空间组织能力和辐射能力。但是,还没有明确现有廊坊市区与各区、县,未来二十年内当地大、中、小城市之间的规划。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应该预先做好规划,以有利于廊坊当地城镇群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乡村发展规划上,廊坊市还没有清晰明确的中期和长期规划。建议在继续推进城镇化的基础上,既立足于现有发展,又长远谋划。在舍的方面,应舍弃现有土地生产经营体制。虽然目前廊坊农村人口过多、农业水土资源紧缺,但不能固守下的土地耕作现状。在取的方面,应积极鼓励、扶植农村自发出现的租地农场、生态庄园、专业养殖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并继续完善、做大做强现有涉农产业,如占地20000亩的中国农科院(万庄)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利用中国农科院40多个研究所及相关科研院校,要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农业高新技术创新试验与成果展示、科技产业孵化、科技信息应用和农业科技企业投资、交易与协作的平台,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的“硅谷”。再如重点推进投资23亿元的金丰农科园食用菌现代化生产加工项目、投资1亿美元的三河乳制品生产项目、投资6.4亿元的霸州田园牧歌农业科技园等项目建设。[3]以这些项目和地方龙头企业(如汇福粮油、福华肥牛)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加快农业科技、现代管理、多种经营建设。
(二)正确认识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布局的需求,促进廊坊城乡规划有序推进
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但实际上,京津冀城市群与后两者,在形成过程、形成的基础、三农发展、城镇化水平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京津冀三方在一体化中的地位、需求、自然资源、科技、资金力量各有不同的诉求,因此,廊坊市应正视自己的需求和资本,正确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城市发展规划上,廊坊市区要借鉴京津城市发展的教训,防止出现“城市病”问题,防止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避免交通拥堵,降低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既要发展经济,又要空气清新。近年内,北京、天津这两个特大城市将推进中心城区功能向1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以构建和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圈。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廊坊市也已做出“加快构建京津冀零障碍、无缝隙交通体系的规划。今明两年将全力推进12个京津廊交通对接项目建设,总里程306公里,总投资约335.7亿元。同时,实施京津廊断头路、瓶颈路贯通工程。”[4]
但廊坊不能仅以市区承载京津廊的同城化、一体化,还应重点发展各县、区和重点乡镇。“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5]即立足当地经济社会需求,加强交通辐射,在已有7条高速公路、5条铁路干线、10条国家和20条省级公路纵横交错的基础上,尽快使北京、天津的公交线路覆盖廊坊各县、区,从而形成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多层次快速交通运输网络。交通的极大便利,将会促进廊坊面向京津两大都市的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也将会更便利都市人群到廊坊的乡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采摘垂钓、温泉洗浴、商务会议等等。这都将充分发挥出廊坊农业产品的外送和生态经济的内吸作用,使廊坊的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并促进京津廊一体化的和谐、互补。
(三)形成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国内已形成多种城镇化模式,廊坊的城镇化应在广为借鉴的基础上,走出适合自己实情的城镇化道路。廊坊原有的城镇化是在农村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乡村地带,甚至也不如其它省市城镇化发展好的地区。地处京津之廊的乡村,高科技聚集近在咫尺,但传统农作方式仍很普遍;周边城市拥有雄厚资金,但农村投资乏力;紧邻大都市群,但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高。对比悬殊的情况不仅于此,而依靠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绝对不可取。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廊坊的城镇化既要顺应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适应京津冀(廊坊)一体化的需求。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选择上,应瞄准成为京津冀大城市群的“米袋子”、“菜篮子”、“花圃”、“水乡”。在村庄密集、人口众多、地块分散的乡村地带,推进家庭农场经营,发展大棚蔬菜、禽蛋养殖、水产养殖、果木花卉为主的小型农业。在土地流转状况好、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的乡村地带,推进合作组织(合作社)、企业经营等模式,形成中、大型规模的现代种养业、加工业以及科技园区、生态园区、休闲渡假村等。
地处京津之间的廊坊,更要按照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5]京津两大都市对廊坊市的最大需求,或者说廊坊市对于京津两地的最大价值所在,就是能够减轻资源、环境、人口的多重压力,使人们能够吃上绿色放心食品,喝到干净安全的饮用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到宜人的气候。尤其是近年来雾霾天气越来越多,京津两地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绿色生态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迫切。因此,廊坊在城镇化过程中,无论是以县城、乡镇发展起来的中小城市,还是以特色村庄、集市发展起来的小城镇,都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乡建设运营模式,使京津廊都市圈环绕在绿色生态的环境中,以廊坊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分解都市圈的休闲、餐馆、居住、文教科研等功能。
要想科学、快速推进城镇化,廊坊还要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服务业是就业的最大容纳器。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扩大生活需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会扩大生产需求。”[5]所以,廊坊的城镇化也要提前谋划好服务业的发展。
廊坊的城镇化发展还可以借鉴荷兰的模式,即城市与乡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荷兰的经验说明,城市化可以是钢筋水泥的‘森林’向农村的伸展,也可以是大片花田和草场向城镇延伸。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同步,农村的城市化与城市的‘农村化’携手共进,才能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6]京津廊城市群的人们驾车半小时就可以进入花田、绿草的乡间,廊坊的农民驾车半小时就可以把蔬菜、花卉、果木产品、禽蛋肉奶鱼等产品送到市场;市民们可以非常便利地享受乡村生态观光、温泉度假、采摘垂钓,而从事农产品专业种养、运输、研发、加工、销售的农民将彻底告别几千年传统农业的生产、生活。
综上,廊坊的城乡规划既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设想,又要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面对京津廊同城化、一体化,面对探求自身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廊坊市的城乡规划既应定位高、定位远,又应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既适应京津大都市的发展需求,又要促进自身城乡的和谐、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东坡,王荣娟.京津冀一体化的前世今生[N].北方经
济时报,2005-07-22.
[2] 各地举措 廊坊推进永清固安撤县建区[N].新京报,
2014-3-28.
[3] 马云龙.廊坊:着力打通“任、督二脉”[N].(北京)法
制晚报,2014-04-25.
[4] 河北加快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 京张城铁或上半年开
工[N].河北日报,2014-04-13.
[5]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N].人民日报,
201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