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教育的语言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教育的语言艺术范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语言艺术
一、引言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的出台,在大学生群体中重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辅导员要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B,这已成为众多大学的重点工作。不可否认,当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有待提高。
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遇到的客观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出了问题,不得不说,这与如今新一代“90后”学生息息相关。成长于物质生活丰富年代的他们,见证了科技的飞速发展,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多彩生活,普遍受到西方个性发展思潮的影响,加之青春期学生对“成年人”这一身份的潜意识强调,导致学生在与辅导员谈心谈话时敷衍了事、消极应对。
一般而言,出于使命感与责任感,辅导员通常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找他们面谈或者以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沟通,指出问题,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错误,及时改正。但这种说教式的指导,在一些学生眼里就变成了“唠叨”和“喋喋不休”。
虽然多数学生出于对辅导员的尊重或遵守纪律的需要,都会按照辅导员的要求去做,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做到“听进去”,更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够体会到辅导员的良苦用心,感恩辅导员的指导。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反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不愿听取辅导员的苦心劝告?
笔者在与学生的大量互动中发现,多数“90后”学生认为辅导员的话是“老生常谈”,是“车轱辘话”,其内容没意思,其重复频率过高,因此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三、探究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恰当语言”
不得不说,学生的反馈十分客观,多数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说教仍然多于互动。辅导员应当改变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采取新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在总结与学生的大量谈话后,笔者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
1.多用“咱们”
在开展谈心谈话时,辅导员很容易摆出自己的“老师”身份。试问,为什么学生愿意与同龄人交流?尤其在遇到某些问题时,哪怕学生很清楚同龄人给出的建议不一定适用,也不愿意求助有经验的辅导员呢?原因非常简单,同龄人不会给他们一种地位悬殊的感觉。但与此相反,辅导员在谈心谈话中往往使用“你”“我”“你应该”“我觉得”等,从而加深了地位悬殊感。
要解决问题,首先在语言上要让学生觉得“你在替我考虑”“你明白我的难处”。要做到这点并不难,在主语上多使用“咱们”,例如,“咱们来看看你的问题”“咱们一起来想想办法”。
2.多征求意见
人与人的交流不是单方面的灌输,倾听对方的意见、建议以及诉求对于双方关系的维持与有效沟通的实现是必要的。当然,多数辅导员在倾听过程中都能够迅速抓住学生问题的重点。但是,如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想法,并顺利接受呢?
从笔者与学生交流的经验看来,多使用征求意见的问句往往能达到效果。例如,学生因打架而被请进办公室了解情况时,如果辅导员在确认责任方时强硬地说到“这事错在你”,往往会招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多数学生会进行辩驳。相反,如果采用反问句,如“你有没有觉得你也有责任?”等征求意见的方式,等待学生自己回答,学生往往会软化态度,承认错误。
3.多关注流行元素
前文提到学生认为谈话内容没意思,因为谈心谈话的内容基本属于“老生常谈”。一旦产生这种心理,学生对辅导员的谈话内容就会失去主动关注的兴趣。要解决这个问题,辅导员需要适当了解当下的潮流词汇等,做到活学活用。
笔者劝诫学生不能缺席迟到时曾劝道:“不是我不想替你们去上课,而是臣妾真的做不到啊!”也曾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说“虾米”(什么)。这类热点词汇如果运用得当,配合一定的语气与表情,往往能在达到语言本身目的的同时收获不错的反响。
4.先认可,后批评
处在青春期的年轻人通常希望得到长辈或者前辈的认可,而不是被否认。青春期的叛逆也源于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此期间的学生会对语言很敏感,很容易因为某句话甚至一个词就感觉自尊心受挫。
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对学生的错误不可一味否认。例如,在处理某学生为朋友出头打架的时候,如果直接斥责学生:“你打架违反校规了,你知道吗?”这样很容易激化矛盾,学生会做出“破罐子破摔”的举动。
与其直接苛责学生,不如退一步先承认他们的优点,再指出错误,例如,“你是个特别讲义气的孩子,跟你做朋友肯定特别开心,现在你打架是因为你朋友被打了,我理解作为朋友你做不到袖手旁观,但是你现在把对方也打伤了,气是出了,但压根没解决你朋友跟对方的问题,不是吗?”一旦得知辅导员理解他们的初衷,学生往往更容易听得进去辅导员的劝诫,从而顺利解决后续问题。
5.多用聊天语气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可能会因为一些苦恼烦心的事情来找辅导员,一般有挂科、学习、恋爱、就业、压力等话题。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不管是在语气还是在动作上都需要更加随意些,给学生营造出一种“我是在跟朋友倒苦水,而不是在向辅导员咨询”的感觉,往往能够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问题。
6.多用“有事找我聊聊,我在你身边”
要完全了解一个学生很困难,要让一个学生主动来找辅导员袒露心声更是难上加难,但是这并不妨碍辅导员用“有事跟我聊聊呗,我在你身边”的“广告语”来阐释自己的立场。如果使用恰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辅导员。
笔者所负责的学生曾在遇到问题时来到办公室,说:“你说有事找你聊聊,我有事,就来找你聊聊了。”不可否认,学生对辅导员产生好印象后,会自然地在班级中进行传播,这样的“广告”传播方式会帮助辅导员顺利开展工作,管理班级其他学生。
四、结语
如果仅仅只是通过以上几条就断定可以与学生无障碍沟通,为时尚早,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被学生从心底接受,还需要进一步对与学生沟通时的语言、沟通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但是不可否认,从注意措辞、改善说话方式与语言、改善自身立场等方面出发,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军华.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6(2).
道德教育的语言艺术范文2
关键词:舞蹈教学;语言艺术;舞蹈动作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舞蹈教学利用舞者自身优美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表演,展现出其所要表达的形象,这的确是一门把艺术与视觉效果融合在一起的多功能型学科。如果单单只靠舞蹈老师几个简单的动作演示,那么是无法完成本学期最终的教学目的的。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在舞蹈课堂中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舞蹈老师必须要科学的应用语言艺术,用自身的肢体动作详细的演示,让学生们多加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活跃舞蹈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们可以熟练的记住舞蹈动作,最终才能够提高舞蹈的教学效率和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一、舞蹈教学中语言艺术的重要意义
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和传达信息都是离不开语言的。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提高舞蹈动作的熟练度,传播舞蹈知识等,与专业的艺术教学语言都是不可分割的,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没有办法取代其重要位置。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来说,教学语言是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们的关键“中介者”,同时它还可以有利于老师发挥出更富有创意的语言能力。老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好坏直接影响到舞蹈课堂中教学语言的感染性,生动性以及吸引力等。语言作为一门极富有内涵的学问,即便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一,但教学语言表达却能够全面的体现出一个舞蹈老师的内涵文化修养和外在。教学语言艺术的好与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而且与学生们的综合舞蹈素质密切相关。
二、舞蹈教学中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
1.科学性
老师需要通过精炼的教学语言和严苛的教学训练,使学生们能够尽快的熟悉舞蹈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舞蹈动作完成得更加美丽、协调。同时,老师在亲身示范舞蹈动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把动作做到十分的规范,还要对舞蹈动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既能够提高学生舞蹈动作的熟练度,又可以增强系统教学的严谨与科学。
2.情感性
舞蹈教学是一种极富有感染力和和生动性的教学形式。因此,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对舞蹈动作进行详细的解释,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满怀激情的用语言来表达舞蹈的整体思想和内涵。使学生们能够积极的融入到舞蹈课堂中,准确把握舞蹈的思想与核心,最终能够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3.形象性
不同的学习方法适合的舞蹈教学内容也是不尽相同的。学习文化,一种是从书本上获取,另一种是从以往的社会经验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获取。而学习舞蹈却与学习文化知识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不仅需要学生在了解舞蹈内容的同时还要做出对应的舞蹈动作。因而,这就需要老师把舞蹈中一些比较抽象的点,用自己生动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还要对舞蹈动作进行详细、全面的解释,规范学生的舞蹈动作。因此,老师要多使用生活中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东西,作为舞蹈动作的参考对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生肢体动作和思想一致全面统一的目的。
4.色彩性
不论老师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方式,都必须要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使学生能够在舞蹈课堂中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爱。在学习舞蹈的时候,老师必须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能训练,比如,肢体柔韧度等,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意志力和耐心。当有学生坚持不下去或者想要放弃的时候,老师要及时的、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开导,学会照顾和关爱学生,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提高其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其克服自我,走向成功。
三、舞蹈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应用策略
1.清晰准确
舞蹈这门学科有着非常多的专业语言和词语。因此老师在舞蹈教学的课堂中必须要准确的表达出舞蹈思想,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把握舞蹈知识,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理解错误,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滑,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必须要从自身做起,准确掌握舞蹈的每一个专业术语,通过自己准确生动的肢体表达和语言表达,使学生们能够正确理解舞蹈的内容,提高学生们的舞蹈技能。
2.有情感
舞蹈是通过人的肢体行为表达出来的。因此,老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感情的表达出每一个舞蹈动作,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打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快速进入到舞蹈学习中。
3.生动有趣
老师在传授舞蹈知识的时候,可以把生活中一些平常的事物作为舞蹈动作的比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舞蹈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展开的,使学生能够把生活和舞蹈联系在一起,把舞蹈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使舞蹈变得生动有趣,减轻学生内心的压力,从而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优美的肢体动作语言表达出舞蹈的精髓和思想。
4.充满激励
为了充分提高孩子们对于舞蹈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舞蹈教学课堂上必须要合理准确的使用舞蹈语言,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树立学习自信心,从而才能够使教学效果变得更加显著。
四、结语
通过对舞蹈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全面分析和探索,不仅使舞蹈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简单,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所以,舞蹈老师既要有充分的舞蹈理论知识,又要对舞蹈教学中的语言进行高度重视,有效的提高舞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高原英.浅谈舞蹈教学中的语言指导[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37-38.
[2]张江政.舞蹈教学教师应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143-144.
[3]颜焱.舞蹈教学语言艺术探究[J].大众文艺,2014,03:217.
道德教育的语言艺术范文3
关键词: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赏识艺术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充满爱的教育教学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或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的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行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1]。赏识是爱的真诚流露和具体展现。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在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中,教育工作者有效把握和恰当运用赏识的艺术手段,可增强未成年人的道德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未成年人道德学习的愿望和兴趣,点燃未成年人道德智慧的火花,促使未成年人进行积极的道德自我建构,从而取得良好的道德启蒙教育成效。
一、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中赏识艺术的含义
人性渴求和希冀赏识。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是人性的内在期望和殷切需求。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所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赞誉和赏识。对于“赏识”一词,我们并不陌生。从字面的意思理解,赏识就是“赞赏”“颂扬”“称许”。《辞海》注解:赏识是“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加以重视或赞扬。《宋史•欧阳修传》:‘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2]。因此,找寻他人身上的亮点以及事物的价值加以赞美和称扬,便构成了赏识的应有之义。赏识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而且是一门教育艺术。赏识教育是充盈人性光芒、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形式。给受教者以必要的鼓励和称赞,可唤醒他们锐意进取的内在动机,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反之,如果教育者吝啬对受教者的赞叹或表扬,则无法使他们体验到参与教育活动的乐趣与活力,受教育者反而备感枯燥与乏味,甚或产生厌恶及抵触情绪,教育影响也就难以恒定而持久,严重影响受教者身心的健全发展。尤其是对“乐嬉戏、惮拘检”的未成年人来说,赏识教育更是值得肯定和提倡。“赏识教育是发掘孩子生命潜能的教育,是打破传统功利色彩、注重生命发光放彩的教育,它追求的是生命的自信与尊严,它倡导的是成长的快乐与喜悦。”[3]由于赏识教育既能迎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又可摆脱传统道德教育中的缺陷与不足,因而它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好评和青睐。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把赏识未成年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教育真理。他反复强调,师长或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看到未成年人的优点和长处,进而敏锐地捕捉未成年人的上进心理并予以积极引导。唯当如此,教育工作者才能用赏识的目光对待未成年人。“从孩子很小时起就注意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公民自豪感;他才有可能去发现孩子们的不同的天赋、才能和兴趣,因人而异地指导他们,为之创设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条件,使之在精神生活的某个领域找到‘表现自己’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天地,树立起自尊心和自豪感,逐渐产生‘道德的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锻炼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和道德高尚的人。”[4]410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赏识艺术。所谓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的赏识艺术,是指教育工作者在充分肯定和信任孩子的基础上,不断捕捉他们身上的优点、长处和闪光点,充分发挥未成年人的道德主体性,唤醒他们仰慕和向往高尚道德的精神追求,促进未成年人道德健康发展的艺术活动过程。运用赏识的艺术手段进行启蒙教育,可创设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使未成年人感受来自师长们真切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获得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始终保持愉悦的学习心境和勤勉进取的精神状态,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和道德品质,在教育工作者的鼓励和赞赏中实现道德的不断成长与自我超越。
二、赏识艺术在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中的优势
赏识艺术在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效能。洞悉和开掘赏识教育的艺术价值,是开展道德启蒙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
(一)有利于挖掘未成年人的道德潜能
按照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任何个体至少都具有言语-语言、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视觉-空间、身体-运动、交流-互动和自知-自省等七种潜能,但这七种潜在的能力或能量深藏于人们的深层意识之内,在自然的情境下并不能有效显现,且在个体身上表现有异。要将沉睡的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尚有赖于适宜的赏识手段进行唤醒、调动和激发。由于当前教育深受科技理性的主宰,因此教育工作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未成年人的智力和能力等潜能的开发层面,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其道德潜能的开垦和发掘,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目前中国的家庭道德启蒙教育中,“许多家长的道德启蒙教育意识依然淡漠,特别是还没能真正从传统重智轻德的片面认识中摆脱出来。如一些家长认为,儿童教育主要是智力启蒙教育,至于道德教育,那是学校和社会的事,用不着他们费心;还有的家长认为,道德教育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既然是一辈子的事,‘树大自然直’,家庭教育对道德教育的贡献仅仅是‘杯水车薪’,进行与否,对孩子今后的道德教育效果并无大碍,因而对道德启蒙教育不屑一顾”[5]。即使在学校的道德启蒙教育中,不少教师功利化的心态也导致他们将启蒙教育的任务拘泥于道德知识的传授,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赏识艺术的激励作用和唤醒功能,因而无助于未成年人道德潜能的开发,这本身就构成了对道德启蒙教育的伤害,不能不说是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的大缺憾。家长和教师运用欣赏和鼓励的态度进行道德启蒙,可唤醒未成年人深层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使未成年人内在的道德潜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和迸发出来,让未成年人的道德人格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并使其转化为现实的道德品质,为孩子完美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有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责任感
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表明,道德责任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它能点燃受教者奋进的激情,将自觉遵守道德、履行道德以及维护道德作为自己的应有品质。由此,培养受教者的责任心和义务感,自然成为道德教育不容规避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道德启蒙教育中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责任感,不仅关系着未成年人个体道德品质的生成和发展,而且影响着民众素质提高和社会道德进步。一如苏联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的洞见:责任感是未成年人获得道德的、精神的、社会性发展的人格品质与精神特质。未成年人对家长、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和思维,随着未成年人年龄的增长而日渐明朗起来,他们将恪守社会公德的责任和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良好品德,逐渐迁移到对国家、社会、人民的关注和热爱上来,扩展到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轨道上来。今天的未成年人就是明天社会的主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以赏识的态度和方法进行道德启蒙,可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未成年人的内心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使之勇敢地承担道德责任,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前提下,循序渐进,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师长的赞赏中深化道德认识,践履道德行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有益于鼓励和引导未成年人改过迁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每个未成年人抬起头来走路,特别是要使犯过错误的未成年人能够抬头来走路。这就要求师长们赏识未成年人,帮助他们正视过错,积极面对失败。未成年人表现欲望强烈,他们期望自己的言行能够得到师长的赏识而努力表现自我。但其稚嫩的心灵也害怕失败,担心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认可,从而变得畏缩不前,失去道德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孤僻、内向、怯懦的未成年人而言,他们更渴望受到赏识。师长的激励和赞扬,给未成年人带来力量,成为未成年人前进的动力。师长对他们优点、道德行为的肯定和赞扬,对其改正缺点、错误行为的期待和勉励,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强化上进的愿望,摆脱自卑心理,走出失败的阴影,加强道德自勉。“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保护儿童身上一切好的东西,正像园丁无微不至地爱护嫁接在野生树上的良种果树枝那样。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揭发儿童的不良的、应受指责的行为,不要急于把儿童的缺点在集体前当众宣布。应当让儿童表现出克服自己缺点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让集体首先看到他的好的方面。这就是教育艺术。”[4]34所以,用赏识的手段推进儿童道德的自勉,可助长未成年人改过迁善的品性,使之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获得精神寄宿的家园。
三、运用赏识艺术的教育策略
在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中,师长们不仅要树立赏识的意识,而且要掌握赏识艺术的技能技巧,学会和善于运用赏识艺术,有效推进未成年人道德的发展。
(一)运用明确具体、针对性强的语言赞赏未成年人的行为
赞赏艺术的运用要遵循受教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有符合未成年人心理特征和思想实际的赞赏才能有效调动未成年人接受道德教育的积极性,更有益于发展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由于未成年人的年龄所限,尤其是儿童对美丑、是非、善恶的认识较为模糊,倘若无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家长或教师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表现用笼统、模糊、抽象的语言如“太棒了”“好极了”“太精彩了”等加以赞赏,孩子既可能因为无法理解自己的行为到底好在哪里而无以内化或强化,又可能自以为自己各方面都很优秀而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因而弱化赞赏艺术的教育效果。因此,师长们应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以及启蒙教育的内容,运用明确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语言进行表扬和赞许。如对于3~6岁的学前未成年人,可用“宝宝第一次能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了,妈妈相信你会越来越有礼貌的”“今天你洗手后及时关掉了水龙头,干得不错”“你能主动向爸爸承认自己的错误,进步很大”“你为自己的谎言而难过,爸爸相信今后你一定能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你学会自己整理房间了,我的宝宝长大了”“宝贝真懂事,都会关心照顾爷爷了”等语言加以表扬,逐步引导孩子养成基础文明素养和良好行为习惯。
(二)坚持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艺术手段
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是赏识教育中交替使用的艺术方式。在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过程中,奖励具有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适宜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均不可或缺。教育工作者亲切的目光、温馨的话语、和蔼的笑容、肯定的眼神、赞许的点头以及热烈的鼓掌等精神激励,以及玩具、书画、食品、服饰甚或金钱等物质奖励,都会调动未成年人遵守道德规范、表现道德行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但由于道德的终极关怀指向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因而教育未成年人应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毋庸置疑,在道德启蒙教育中,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来唤醒、激发孩子的道德意识是必要的,但处理不当,就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物质奖励而服从父母或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随着父母的主观意志而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以及道德创新能力的发展。”[6]在实践中不难发现,有些师长单纯以物质奖励来刺激未成年人的道德行为,久而久之,未成年人形成了为了获得物质奖励而遵守道德的习惯,学会了追求物质享受,养成没有物质奖励就不接受道德教育的不良习性,形成讨价还价、凡事先讲报酬的坏毛病,教育结果事与愿违。因此,只有用精神激励来引导物质激励,才能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保证道德启蒙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
(三)应将赏识教育和批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在未成年人道德启蒙教育中,适宜的奖励与批评,可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凡是受到奖励、褒奖、赞许的行为,会因得到褒奖而强化,使行为方式继续保持下去;凡是受到批评、反对、惩罚、阻止的行为,会因为受到惩处而强化,使行为方式得以放弃,矫正。”[7]因此,师长们在运用赏识艺术的同时,不能忽视挫折教育的积极意义。倘若为了运用赏识艺术而一味地纵容、迁就未成年人,极易削弱他们的进取意识和自主精神,扼杀未成年人道德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形成任性、固执、依赖与自私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此,赏识艺术就成为滋生孩子自以为是、骄横霸道、盛气凌人等歪风邪气的“帮凶”。此外,滥用赏识手段,孩子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贬低赞赏艺术的价值。为此,教育工作者应将赏识教育和适度的批评教育有机地融入启蒙教育活动过程中,该奖当奖,该罚宜罚,使二者相辅相成,有机配合,共同促进未成年人道德的健康成长。
(四)培养未成年人自我悦纳和自我鉴赏的能力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因。运用赏识的艺术手段培养未成年人优良的道德品质,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掌握赏识教育的知识与艺术,还需要得到未成年人的积极配合和支持。未成年人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和接纳程度,直接关系到赏识功效的发挥。实际上,赏识教育艺术的内在魅力就在于开启未成年人的内心感悟与积极体验,激发他们努力上进的愿望,倘若未成年人本身抵制道德启蒙教育活动,不知或不能自勉,那么,任何形式的赞许与鼓励手段也无以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师长们要创设各种条件,引导孩子形成自信、自尊、自强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未成年人自我认同、自我接纳、自我教育的意识和思维,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克服困难,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道德任务的信心和勇气,在自我激励与自我超越的强大精神动力的支撑下,将道德认知内化为精神动力与道德品质,提升自我效能感,不断完成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教育任务,稳步达到道德启蒙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664.
[3]张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赏识教育研讨会召开[N].人民日报,2004-06-24(2).
[4][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M].王家驹,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5]冯永刚.道德启蒙教育:成人———你准备好了吗?[J].思想理论教育,2005(22):4-7.
道德教育的语言艺术范文4
【关键词】立德树人 英语 学科教育
前言
党的十报告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0)第二章“战略主题”中也指出: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把传授英语学科知识与立德树人教育有机融合,不偏不倚,准确地把握立德树人的“度”,在教学中加强立德树人教育意识引导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既不等同于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只是把书教好。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曾载:“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新时期的“立德既包括学生的德育,又包括师德的建设;树人,即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著名的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曾说:没有进行道德教育的教学,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没有教学的道德教育,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学校教育承载着历史的教育使命,学科教学在学校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依靠“立德树人”理论对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为自身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以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从中寻求出学科教育教学创新中“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加强立德树人意识引导研究,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道德建设。立德树人和英语学科教学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英语学科教育教学是学生了解、知晓、传播、弘扬中外优秀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荣誉和责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自觉担当学生道德的“守门人”,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英语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德性,引导学生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中正确理解外来文化,弘扬中国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英语教学全过程;注重立德树人与教学环节的联系,深挖英语学科素材中的德育内涵,探索立德树人的路径,创新立德树人的形式是当前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二、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课程改革、英语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中学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等都决定了在青少年时期加强学科德育育人的必要性。
1.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是课程深化改革所需。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明确了深化课程改革是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切入点。这些都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也明确提出:通过英语课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作为一门语言,英语课程教学不只是简单的听说读写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英语学习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还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操,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其人文素养。因此,与其他学科一样,英语课程的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也必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把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好书,更加要育好人。
2.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是学生身心发展所需。青少年阶段是个体逐步发展成熟的时期,是人的世界观由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身心的迅速发展让学生各科知识的学习因此得到有力的促进。言语的发展,促进记忆力、思维力、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同步发展,这势必让青少年的整个智力水平都得到飞跃式的提高。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学生的个性逐步形成。当前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与融入全球的转型期,社会意识的多元化、多样化以及多变性促使国民道德观、人生价值观问题日渐突出。处于身心、智力发展关键时期的学生,对社会认识经验不够,对道德辨识能力不足,个性人格倾向不稳。因此,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此时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将对青少年的一生造成重大影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是学生知识学习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也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强立德树人意识引导,让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切身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关爱,以便加强他们的自我道德修养,使其真正趋向成熟。
三、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途径
传统英语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书本内容和语法知识点的讲解上,而忽视通过教学内容本身去发掘立德树人的内容,欠缺学科教育立德树人引导的意识。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英语学科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成为了英语教学目标顺利实施的关键。
1.践行以生为本,加强课堂内外的文化建设。中小学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引领、鼓舞与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坚实基础。所以,英语学科的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会说英语以及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点,更是一种师生间的交互活动。结合英语学科特定的知识和思维规律,兼顾学生身心的发展以及个性特点,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将德育教育逐渐渗透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与生活当中,这既是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教育理念在英语学科教育中的进一步细化和升华, 也是新时期新课标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发展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课堂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学习。比如注意日常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英语学习氛围的教育教学环境,可以在教室内张贴英语国家地图,阅读角陈列英语书籍、书刊和报纸,校园内的格(名)言采用英汉双语,校园广播不时播放一些经典或流行英语歌曲,还可以利用建立英语角、外教授课、赏析外语片、举办外语文化节及外国文化知识竞赛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浸润于英语学习的氛围之中,从而产生英语学习的意识,进入英语学习状态。以I’m watching TV一课中TV report一文的学习为例(Unit 6, Go for it, 英语七年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在授课前,教师布置学生了解关于Dragon Boat Festival的相关内容,如缘由、习俗、图片等,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或全家曾经如何度过这个节日的。本年级可以联合在校内举办“中外节日知识大赛”“包粽子大赛”“屈原作品表演”等相关活动。这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既通过课堂教学学习了英语语言知识,也通过课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外国节日,在中外节日对比学习中弘扬中国文化,让学生跳出狭隘的民族主义,正确对待异域文化、认知世界。
2.倡导率先垂范,更新学科德育的教学理念。贯彻英语学科教育中立德树人意识引导,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教师只有具备了相关的知识和较高的素养,才能够设身处地地以学生的思维水平为水准把握知识点,用精巧的点拨打开学生的智慧大门。教师是立教之本,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不断学习与成长。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在于教师不断更新理念,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不断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教育者通过自身的教育因素,感化和熏陶受教育者,以此完善他们的道德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培养人的目标。例如要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用自身优良的习惯正面感染、影响、引导学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以高中Traffic Jam (Module 2, Book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为例。T: Just now we go over the different means of transport. And now if there are too many cars on the road, what will happen? S:Traffic jam.T: OK. Now try to tell me what will cause traffic jam? the reasons. S: The roads are narrow, traffic accidents......教师话锋一转,让同学在改善交通拥堵的措施上给出建议:T:What should we do to solve it? S:On foot, by bus, by bike......另外,利用可以板报等,发起“从我做起,人人参与”的“低碳环保”活动,变“拥堵”负面因素为“解决”的正面导引,切实增强利用学科教育加强立德树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注重形式多样,深挖课本教材的德育元素。英语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先要充分认识渗透德育对于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才能在课前准备、教案编写、课堂讲解时高度重视德育的有意识渗透,做思想教育的有心人。要以教材为基础,随时随地,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英语的单词学习、句型练习、情景对话以及课文讲解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设计时,课堂要贯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活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切实让学生做好课堂的“主人”。这样既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把教学内容可以设计成游戏,有组织地开展课堂活动,如看图说话、角色扮演、影视配音等。通过分组,让每位学生在活动都承担一定的工作、扮演一定的角色,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在单词family的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联想诸如grandfather、grandmother、father、mother、uncle、aunt、sister、brother以及职业worker、teacher、police、doctor、athlete或者like or dislike等相关词汇,然后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或通过表演展现一家的日常生活,教导学生要爱家,爱长辈,关爱老人等。以2011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Go for it教材英语七年级下为例。在Unit 4中学习The letters时,在分析”I can’t play basketball” 和“I must do my homework”句子中can、can’t与must的用法后,让学生结合校规、班规等做句型练习,让其真正明白”make rules to help us.We have to follow them.”的道理,使其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再如,Unit 3中的Crossing the Rivers to School课文讲解学习,然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讲讲自己是怎样来上学的;二者对比之后,再讨论问题”Do you think their dream can come true?Why or why not?”,让学生知道中国还有很多地方比较贫穷,要尽力帮助他们;现在只有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能力建设好中国,才能实现“中国梦”。
四、结语
学科育人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思维、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养成。英语教师要深刻理解英语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精神实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努力探求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做到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元素;以自身广博的知识、良好的素质修养来影响学生,在日常教育教学当中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良好习惯进行培养,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把立德树人的教育贯穿于知识的分析中,达到德育、智育的双赢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封军,苏醒.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使命[J].思想教育研究,2013(7):40.
[2]杨娜.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J].现代阅读,2015(05): 122-123.
[3]郅庭瑾.论学科育人的时代挑战与现实回应[J].现代教学,2015(7/8):11-13.
[4]吕京,吕丁.立德树人视域下教师素质的新内涵及其提升[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65-67.
[5]王海玲.立德树人观下的学科渗透德育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26-29.
*本文系“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2015年立项课题“学科教育教学中立德树人意识引导研究”(编号:XKQSN2015ZC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道德教育的语言艺术范文5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教与学
2012年,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开始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实验“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这亟须把“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本地化、校本化,适应我校的教学传统和学生的学情. 本研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本研究试图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对高一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什么影响;2.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有什么影响. 本文首先分析了学生两次测试的结果,然后再结合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概括出“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影响.
高一学生测试反馈
通过统计发现,强化班前测平均分为79.4分,重点班前测平均分为74.4分, 强化班高于重点班,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层次不同带来的差异. 在后测之后通过统计发现,强化班后测平均分为82.1分,重点班后测平均分为78.3分, 强化班平均分依然高于重点班. 这是符合学生学情的,因为强化班的生源相对比较优秀. 但是两个班级前测和后测之间的差距却是重点班比较小,也就是重点班进步比较大. 重点班的得分与入学相比上升得较多,而强化班上升相对少一些.表格中的优等生是所在班级成绩的前20%,一般生为班级成绩的后20%,中等生为剩下的学生. 分层次来看,优秀学生强化班提高了4.9分,重点班提高了3.8分,差距不大,说明优秀学生的成绩对教学模式的依赖性不大. 在中等学生方面,强化班的学生提高仅1.5分,而重点班提高4.2分,这说明“活动单导学”模式对中等学生成绩影响确实比较大. 对于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也是重点班学生提高的稍微高一点. 将两次的测试成绩在excel表格中计算了标准差,强化班的前测标准差为12.6,后测标准差为9.2;重点班前测标准差为15.6,后测标准差为11.7. 强化班整体比较均衡,所以前测和后测的标注差比重点班低. 但是经过“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一段时间以后,强化班标准差降低了3.4分,重点班标准差降低了3.9分. 分层次来看的话,中等生的标准差降低的幅度比较大,重点班下降3.8,强化班下降1.5. 重点班的优等生反而标准差提高了,说明重点班的优等生这个层次并不稳定,进入20%的也有成绩是中等的. 中等生比较多的重点班变化比强化班显著. 这说明了“活动单导学”模式有利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同时说明“活动单导学”模式能有力地抑制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
教师访谈实录和访谈结果
笔者在高一备课组选取了不同类型的三名教师进行访谈,三名教师的基本情况如下:
教师A,有二十年教龄,中学高级教师;
教师B,有十一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江阴市教学能手;
教师C,有五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
具体访谈结果如下:
(1)谈谈你对“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体会
对于问题(1),三个教师都表现出对“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肯定,也给出了积极的评价,他们都认为“活动单导学”模式确实改变了课堂教学,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对于“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他们也谈到了自己的体会,教师A认为学生需要适应的过程,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有选择性的试验;教师B认为教师的转变本身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学习和理解要到位,需要适应的时间;教师C表示非常喜欢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认为给他搭建了新的课改平台.
教师A:我觉得“活动单导学”模式比较新,虽然新课程里也有活动,但是活动单导学里的活动和以前的活动不同.以前的活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只是为了某个需要的知识点或者内容而采取的一种学习形式,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中,学生活动是课堂的主体,在活动单的引导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感觉这个教法带来了清新之风. 我觉得活动单教学模式有优点,但是如果在高中全面推开,还是要先做试验,再推广.
教师B:对于“活动单导学”模式,我以前去如皋听课的时候了解过,我的感觉和某老师(指的是教师A)差不多,如皋的“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从小学就开始,所以学生已经适应很久了,我们学校的学生估计要适应一段时间,我自己也在适应. 说实话,从主体到主导,说起来容易,做的时候,还是要研究和动脑筋的.
教师C:“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我很喜欢,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觉得和学生拉近了距离,能更近地参与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去,从而摆脱了“一言堂”,在学生活动中,教师可以观察小组活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更能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我觉得很多学生也喜欢这样的模式,他们可以摆脱严肃的课堂教学,课堂气氛要比以往的教学模式活跃.
(2)你觉得“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是否适合高中数学教学的全部内容和课型?
对于问题(2),三个教师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教师A认为“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所有高中教学内容,他的观点是比较难的内容和数学学习基础比较差的班级其效果不一定有讲授法好. 教师B的观点和教师A相同,他们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他们的建议针对的是学生的成绩和效率问题. 教师C没有教师A和教师B的担心,他的观点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花很多数学学习时间,如果没有充足的预习时间,课堂很难展开讨论.
教师A:高中数学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有的内容学生不一定能靠活动就能弄透彻,这种教学模式不一定有教师讲的清楚和明白. 教学方式还是需要有多样性的.
教师B:“活动单导学”模式是否适应所有类型的学生,我觉得还是一个问号. 比如对文科班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还有比较困难的内容,如高三的二轮复习的难题、提高题,这些靠学生的讨论能否解决,这也需要去实践和研究.
教师C:我觉得“活动单导学”模式是灵活的,课堂上也可以灵活的调整讨论时间,所以我觉得“活动单导学”模式有很强的适应性,但是我也有担心之处,这样的教学模式我感觉需要很多的时间预习、复习、巩固. 学生能否提供这么多的时间支撑?
(3)说说你对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建议
对于问题(3),教师A认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得边实践边探索,教师A有这样的建议,体现了他的教学经验丰富. 他认为“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改,关键在于教师的实施. 教师B认为对于活动单的制作,必须依靠备课组集体的力量. 教师C认为要提高效率,需要让“活动单导学”模式发挥最大作用.
教师A:如果要我说一点对“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建议,我觉得教学模式的好坏,取决于教的内容,和教师怎么实施很有关系,还是要边学习,边实践. 对高中数学中的不同知识、不同内容能否区别对待,找出哪些内容适合使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加以重点研究.
教师B:我对“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建议是,由于活动单的准备工作量比较大,因此这个一定要借助备课组集体的力量. 好的活动单,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
教师C:对我个人来说,如果利用好“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优点,倘若能提高效率,就更好了.
学生访谈实录和访谈结果
通过平时观察,结合学生表现和成绩,笔者选定了学生A,B,C三人作为访谈对象. 三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
学生A,男生,数学成绩优秀,课堂思维活跃;
学生B,女生,数学成绩中等偏上,学习勤奋,经常主动提问数学问题;
学生C,数学成绩中等偏下,学习比较认真.
具体访谈结果:
(1)你以前上课的模式是什么?课堂上有活动吗?
对于问题(1),三个学生都表示,高中以前的课堂都是传统的讲授模式的课堂,有时候课堂里也有活动,也只限于公开课、展示课等. 他们都喜欢现在这样的课堂,觉得有参与度,不再是被动的对象,更有自己的积极参与. 学习更有主动性了.
学生A:高中以前,我一直接受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传授. 整个课堂,都是以教师活动为中心,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基本不会打破这种方式,除公开课之外,很少有活动.
学生B:在当今这个处处以教育为重心的现代社会中,课堂毋庸置疑是这一切的起点. 活动单导学的课堂,让我感觉到自己能够参与课堂,很多问题自己可以通过活动解决.
学生C:长泾中学的教学模式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是活动单模式. 上课时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挖掘疑问,解决疑问,可谓“和谐、新颖”. 之前课堂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虽说枯燥无味,但经过几十年的验证,效率还是挺高的. 像物理、化学这些从西方引进的科目,则在教学模式上采取了创新,会有实验与小组研究的环节. 总的来说,是以传统为主的.
(2)你适应活动单导学模式吗?你的感觉是什么?
对于问题(2),成绩优秀和中等的学生都表示很适应“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优等生认为非常适应,不需要过程;中等生认为需要一个阶段的适应;学习成绩薄弱的学生则表示了担忧,认为学生讨论,没有教师讲课效率高.
学生A:现在所使用的“活动单导学”模式,无疑打破了这个怪圈,在课堂上我们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辅助和引导作用,随之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班级也被分为一个个小组,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也使我在轻松的氛围中很快地投入课堂. 我也很适应这种模式.
学生B:进入高中,活动单就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起初那是万般的不适应,就像骑惯了山地车的让他去开电动车一样,少了感觉总是刹不住车,掌握不了方向,后来也就逐渐地适应了.
学生C:长泾中学采取的“活动单导学”模式虽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性较强,教师压力较小,但要我说实话,我还是不怎么赞同.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上课以活动为主,课堂笔记等来不及归纳,课后因高中时间安排紧便也没有空余时间整理,时间长了容易造成知识遗忘. 第二,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后,课本似乎放在次要位置了,以活动单为主了,日后整理复习,用活动单可能不太方便,知识点不成板块,不好复习. 第三,同学之前并不是特别自觉,讨论过程中也许会有浪费时间闲扯的现象.
(3)如何评价一下“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对于问题(3),优等生和中等生认为“活动单导学”模式非常适合他们的学习,认为“活动单导学”模式提高了效率,减轻了负担;差等生表示还是传统教学模式好.
学生A:我认为活动单教学模式是值得推广的,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让我明白学习原来也可以这样学,而不是以前的只要听,跟着教师动脑筋就行了,要求的是我们怎样做到“好学”,使我们学生更加清楚学习的目的,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数学教学这类学科,可以让同学之间交流想法,也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便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同学更愿意学,比起以前的课堂教学,我更喜欢“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学生B:我觉得活动单虽然需要不少时间去做,去克服新的问题,但其实也有十分多的好处. 活动单好比一条绳索,你牵着它便能一步一步理性地向前走,有了活动单,不仅在预习上,在今后的复习中也会起很大的作用.
学生C:对于活动单这种新颖的学习模式,也许我还是比较喜欢传统的上课模式.
道德教育的语言艺术范文6
关键词:积极情感 农村特殊留守儿童 隔代家庭教育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2008年2月27日,全国妇联在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召开了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和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的会。在这次会上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应该说是目前关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最新最权威的数据。报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人数、学龄比例以及地区分布等都做了详细的统计。
报告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出现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在4000万以上,约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69%。与前些年相比较,2005年后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迅速增长。在全国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在农村儿童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之高,留守的现象在农村非常普遍,且主要以低龄的留守儿童为主。
《报告》按学龄对农村留守儿章进行了划分,并统计出了各学龄段占全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四组中,各组所占全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6%,其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大约有3000多万。由上面的数据我们发现,小学学龄阶段的留守儿童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初中学龄和高中学龄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所占的比例略有下降。
《报告》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地区分布做了详细的统计。《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集中在中南部的省份。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六省。这六个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加起来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了半数,达到52%。此外,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排名前十位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和江苏。报告还总结出在这农村留守儿童分布最集中的十个省份中,大多数是属于典型的贫困省份,外出务工劳动力输出大,但广东、江苏这两个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省份由于省内劳动力的流动,从而也产生了一定规模的农村留守儿童。
二、农村隔代式的家庭教育的现状及留守儿童接受的教育方式
(一)隔代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接受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爷爷奶奶(隔代)监护、单亲父母监护、自我监护、兄长或姊妹(同辈)监护以及亲戚朋友监护,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方式。通过中国人民大学的杜鹏教授带领着该校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进行了一系列的统计调查,这项调查主要针对父母等人口的流动外出,对子女造成的影响和对家庭教育造成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在大多数留守儿童中,单亲父母抚养和爷爷奶奶抚养是主要的监护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45%和48%。通过数据,隔代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已经和单亲监护方式一样成为主要的留守子女面临的家庭教育的方式。
(二)留守儿童得不到相应的监护与引导
大多数农村留守的教育基本由隔代人负责,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大都是文盲、半文盲的样子,在思想观念和对现代教育的理解上差距比较大,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比较困难,再有就是忙农活照顾不上管学生,更有的是身体不好根本照顾不好学生,更有甚者是一两个老人照顾几个孙辈,精力根本不够。上述种种原因加上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对学生只能在物质上或生活中给予满足,缺少道德和精神上的引导。在隔代教育中,隔代监护人的教育方式也比较单一,大多是粗暴和放任,使得留守儿童在学习中,心理上,以及安全方面屡屡发生问题。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也在上升,更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三)留守儿童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未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