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范文1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在高校的教学工作经验推进的过程中,体育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其实一般来说体育教学的本身就和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不仅仅只是身体进行体育运动,同时心理也在进行运动,这也就意味着在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大学生的心灵与身体是一起运动的。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或者是结束的时候,人的身体和心灵都要承受着很大的疲惫感,如果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体育运动的良好效果,那么首要的问题就是需要大学生们能够克服体育运动带来的疲惫。体育运动和锻炼是需要按照一定规范一定计划以及规范性时间来进行的,不然是无法从根本上达到预期的体育锻炼效果的。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的时候,应该注重鼓励学生并且能够制订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足够健全的思想道德观念。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其实是从体育教育的本身衍生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体育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分不开的,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二思想道德教育引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法
1.教学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体育作为一门学科所包含的体育项目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并且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有着自己的项目优势和项目特点。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其实和义务教育的体育课程是有很大区别的,在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大学生们可以自己选择体育项目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发挥学生的体育学习主体地位是有着一定优势的。例如,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中往往会有传统的长跑体育项目,这样的体育项目会让学生们感觉身心疲惫,并且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对体育的学习热情。针对这一情况,相关的体育教师应该从根本上为学生讲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投入更多的热情到体育学习中。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促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应该注重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完善。2.教学方法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教师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有必要性的。在积极推进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改革的时候,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地注重学生的体育成绩,从而忽略了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训。体育的教学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制订不同的体育教学计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自己的体育学习方案,并且引导学生能够按照体育方案进行体育学习。3.教师个人的榜样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有一定主导作用的。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想、性格特点,但是不同的学生都会以教师为主要的学习对象,会去模仿教师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经验。因此,教师应该坚持以身作则,从根本上做好体育学习以及体育训练的任务,用自己正确的方法与经验来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同时,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地丰富自己的体育教学经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积极发掘学生的体育学习潜力。
综上,在学习阶段,体育学习对学生的日后学习以及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近几年来,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引领下,我国各大高校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的改革工作,在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各大高校既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率,又提高了体育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陈三忠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范文2
关键词:高校教育 中国近代史 思想道德教育 现状 重要性 强化教育
在大学学科教育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等许多学科都能帮助大学生真正寻求到到社会的价值观,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在中国近代史的教材中,列举了许多的事例,这些事例蕴含着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这些具备道德教育的事例,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能够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从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了解公民在社会中应该尽到的责任和可以享受的权利,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
一、当前我国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现状
高校学生不同于初中生,高中生,他们对于学习历史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学习书本上的内容,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书本背后的知识,书本外可以延伸的东西,针对高校学生学习历史的这些特点,高校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进展也很顺利,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但是,在高校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思想更新不够,还在运用传统方式开展教学,只强调传授知识,就书本而进行教学,课堂上思想道德教育喊得响,但都是学用脱节,表里不一,仍然流于形式,并没将中国近代史中的思想道德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二是一些老师教学方式单一、陈旧,还在沿用以的老套路,还是传统的“口耳相授”,他们不想花时间去制作多媒体课件,没有想到调动学生学习性;三是没有积极开辟中国近代史教学的第二课堂,出现就书本内容进行书本教育的情况,思想品德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佳;四围是教学中并不关注学生的主体情感和生活需要,课堂上更多的是大话、空话和套话,没有紧密联系实际,学用脱节,知行脱节,没有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样的教学模式注定会导致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效果不好,出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不良的社会文化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出现道德问题,而教育教学模式还囿于原有思维模式,受到传统观念的阻碍,改革一直推进不理想。当今社会中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严重影响学生正常道德意识的形成,这些消极的反面现象,严重摧残着学生的身心。部分学校德育工作者也受到影响,从而让学生逐步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讲,可有可无,没有任何价值。加之,当今社会上的许多家庭中家长错误的认识也成为影响高校学生道德意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建立的思想道德意识与社会生活中相抵触,在生活中并不适用,甚至遭到大多数的讽刺、嘲笑,这些现象的存在,让高校课堂中的教育与学生生活距离越来越远,一些学生由相信这些观点到怀疑这些观点,到后来公然反对教师的观点。历史教师的教学中也存在偏离正确教育导向的情况,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表现,轻内在,观念极为落后,自身素质也不高,大大降低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包罗万象,信息量世大,师生之间在课堂中缺乏互动,一些教师拿着国家发的工资,安逸于轻松的教学,的巨大信息世界,但师生之间互动作用发挥得并不明显,整个课堂死气沉沉。
二、当前我国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渗透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自1840年后,中国长期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英勇无畏的中国人并没有被吓倒,更没有屈服,他们奋起抗争,积极探索救国之路,为的是让国家定富强,社会安宁,人民幸福。让高校学生通过这中国近代这段历史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认识,培养大学生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在了解当时国情的同时,增强与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树立追求真善美的热情,培养学生大我的的人生境界。让学生深入学习和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让学生热爱并乐于继承中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人生态度,激发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建立起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树立为国家作贡献,为社会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的人生理想。
通过对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充分认识到人类在发展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能自觉做到真善美,杜绝假丑恶。在中国近代史上渗透思想道德,为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三、要强化在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力度
牛根生说: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从这位知名企业家的言语中看出思想道德的重要性。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的终极目标,是历史教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在中国近代史的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让学生形成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公民意识。
教学中,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可以使用移情体验法,在学生眼前、脑海中再现历史情境,从而形成道德表象;可以使用对比法,让学生在鲜明的历史对照中深入深化道德认识;可以使用故事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总之,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专注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教师就要不断致力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让中国近代史中思想道德教育效果更好,影响更大。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范文3
关键词民办高校 思想道德教育
1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现状及特点
1.1 自信心相对不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民办高校学生多为高考失利,分数较低的学生,这就容易造成民办高校学生在进入校园后,总觉得自己和公办学校的学生相比,没有什么优势,因此在心理上容易造成自信心不足,带着这种心理来到学校,学生存在着各种不健康的心态,如: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向父母交差等不正确的思想,这些心态的存在不仅加剧了自信心的不足,还将会对今后的成才产生不良影响,其次,民办高校大学生重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交往,希望得到尊重,找到心理安慰和归宿。在这一过程中,会使一部分学生在交往中感觉自己的学校名气不大,与公办学校存在很大的差距,自然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学生带着这种情绪来到学校学习,由于得不到很好的引导和化解,长期性格的压抑导致学生心理产生自卑、失落情绪,造成学生的心理不健康。
1.2 追求标新立异,自我意识较强
分析一下民办高校的学生,我们会发现,他们大多家境比较优越,受到父母的无比溺爱,这些“90”后的新新人类,他们思想活跃,张扬个性,容易形成独断的自我意识,许多学生主张自我审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这是有胆识、有魅力、有个性的表现,是现代青年应当具备的品质。这种思想表现在日常行为里,那就是做事一意孤行,听不进老师和家长的意见。
1.3 思想活跃,但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弱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已经受到大学生的关注,但在这样的关注中,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缺乏理性,缺少生活的经验,对一些社会现象还不能正确的判断美与丑、善与恶,他们比较容易轻率地将看到的事物凭自己的感觉判断,但是由于缺乏理性和经验,往往做出的判断又不能真实反映事物的本质。同时,大学生本身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遐想,但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发展成熟,需要进行引导和指正。由于思想意识的不成熟,他们看待社会,分析问题,注重眼前实际利益和事物表象的对比,看问题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容易得出简单的结论。
2 对学生思想状况特点的分析
2.1 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成熟决定他们看问题的片面性
刚刚经历了高中时代来到大学校园,思想和身心还处于转型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对问题的认识容易产生片面性,易偏激,感情波动大。一方面他们渴望社会接纳,对人生充满着热情和希望;另一方面对时下发生的许多社会现象又不能很好的解释,容易产生从众心理,这样造成学生看问题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能形成正确的主张。
2.2 社会风气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影响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一系列新的观念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道德、价值标准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波澜,与此同时,社会上广泛蔓延的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等思想不断冲刷着青少年的心灵,这种影响是直接深刻的,使大学生难免对老师所讲的知识产生怀疑,动摇了他们原有的精神信念,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出现理想信念危机。
3 加强民办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3.1 重视“两课”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
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包括民办高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如何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变化的特点开展德育教育,探求新的工作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目前大多数民办院校对思想(下转第171页)(上接第135页)政治理论课教育重视不够,在课时分配上也比较少,因此,作为学校,首先,从思想上要重视政治理论课的作用,重视“两课”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次,对于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爱护学生,是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的职责,了解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对症下药,及时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深入学生心理,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3.2 多开展体现学生性格特点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细致入微、深入人心的工作,是春风化细雨,是润物细无声。要使思想道德教育深入人心,成为民办高校学生思想的“航标”,就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科学性、趣味性,围绕着德育教育的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大学生时事政治辩论会、针对各种节日开展的演讲比赛、参观考察、假期社会实践以及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参加社团活动、课外活动首先让学生有机会去认识多点朋友,在交往中,学生也学会如何处理好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懂得如何珍惜朋友,如何帮助朋友,同时,朋友之间的关爱使得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而又健康的心理品质,与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对大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极为重要,培养大学生的交往能力还可以拓宽大学生的心理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
3.3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试能力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要求高,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高发群体,但绝大多数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自我调试的方法,从而给自己缓解心理压力,从而找到心理平衡点,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来说,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绝不可放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将问题杜绝在萌芽状态,给学生的心理发展指明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临安.民办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初探.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5.
[2]彭彬战.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及对策.新西部,2009.8.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实效性 对策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基本的阶段,没有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升至一个应有的高度。很多高校只是象征性的将思想道德教育列入教学大纲中,无法突破纸质的局限,没有获得真正的落实贯彻。部分高校也努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但是存在的影响因素较多,整体教学的质量及水平都是不尽人意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普遍低下。
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两个主要部分,教师应该有效结合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实践应用思想道德理论知识平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开展主题教育宣传活动
由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经费有限,同时受到交通、人生安全等因素的制约,无法大规模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采用一些比较经济节约的方式来开展与思想道德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开展主题班会;或者邀请课程理论专家、学者等和学生们进行全面的沟通交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树立良好思想道德理念的重要性。
(二)指导社团开展文化实践活动
结合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筛选出若干个比较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分配给各个社团,要求社团根据主题来组织相应的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辩论大赛、征文比赛、模拟法庭等,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活动来不断深化及拓展思想道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而且还能充分激发其学习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热情,从本质上满足思想道德教育的战略要求。
(三)组织课外实践服务活动
组织成立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首先培养一批具有思想道德水平较高及生活学习作风良好的领导干部,在协会干部的领导下,不断完善协会的内部结构。然后在全校范围内号召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中去,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
(四)开展读书励志活动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意义深远的著作文章,要求学生定期进行阅读,要独立完成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最后结合各方面因素来交流此次读书活动的心得体会。学生的自主开展学习、积极理解、实践应用等能力都在这以个过程中得到了切实的体现和提高[2]。
(五)结合利用网络构建思想道德教育平台
随着近几年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及质量的不断提升,大部分高校基本上都配备有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到电脑,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中建立专门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站,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为主要目的[3]。高校校园思想道德教育网站上可以选择创立专栏或论坛等形式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教师应该适当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考方式,激发学生不断寻找知识来巩固自己的观点。如此一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六)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校外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平台,教师应该积极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课堂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闲暇时间进入这些地方开展服务活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4]。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这些地方进行实地参观,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七)组织安排假期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高校学生寒暑假的时间是比较充足的,可以充分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寒暑假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寒暑假社会实践服务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发展情况;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能够将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在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中的机会,提升了学生综合实践应用的能力。寒暑假时期不仅给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足够的实践教育时间,而且避免出现较高实践教学经费等问题,是目前为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寒暑假时期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中的重要地位[5]。
三、结束语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教师长期投入精力去不断探索,才能不断提高其实效性。高校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适宜的社会实践教育场所及资源,将校园里具备的教学资源与其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有效的服务。持续优化完善社会教育与校内资源的结合方式,构建一个全面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赵翠芳,李斌.校园德育环境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 2010(13):112—124.
[2]孙启香,刘玲.大众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反思[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123—125.
[3]王刚.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J].丝绸之路.2009(24):257—259.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范文5
关键词: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重心
高等院校的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既要对学生思想上的教导、心理上的疏导、又要对学生生活上指导、就业上的引导,进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教育主线。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以九零后为主,且独生子女的比重大,性格上的独特性要求辅导员必须紧跟趋势,确实能做到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
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文化素质较差,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只有小部分的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理想。因此,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必须本着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负责、对家长的信赖负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态度,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带着对学生的关怀去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是学生最亲密的老师,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辅导员老师必须关注的,责任的重大性,要求辅导员必须在每一个阶段都要格外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首先要有叶圣陶先生说的用心去观察。善于观察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位学生,尤其是一些思想道德素质较差的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经常与学生开展谈话,多下宿舍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动,尽量将工作做细、做活,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善于利用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逐渐带动身边的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其次,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尤其是主题班会,寓教于乐,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心中。如感恩活动、参加爱心团队、礼仪比赛、献血活动等等。最后,发挥网络的优势,九零后的学生是手机不离手,电脑不离床的,通过这样一张网络平台,可以更加宽松、自由的并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随时捕捉学生的动态,现在的学生都很流行微博和微信,学生写的都是心情的最新动态,利用网络,可以实时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困惑,做学生的领路人。
2 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的主要差别之一,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修读基础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理论课程获得理论知识学分;通过修习本专业规定的独立的实验实训课程、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及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专业技能课程获得专业技能学分;通过修读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军政训练、、素质拓展等活动课程获得适应社会所需的一些核心能力、素质的学生。[1] 新形势下,就业形势严峻,为培养将来适应社会的需求,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需要未雨绸缪,从学生入学抓起,灌注以就业为导向,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思想,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顶岗实习等,让学生明白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身怀一技,才能在市场上立足,通过实践自我教育。为了将来的就业,必须不断的加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在就业指导课的基础上,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培养学生树立就业危机意识,领悟到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3 运用心理学基本理论深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思想教育史塑造和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的过程,而思想意识的形成、发展和改变与人的心理具有密切的联系。[2] 现在的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敏感的知识者,从家里来到学校,一直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呵护成长的,远离社会,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面对生活,面对感情,面对学习,面对人际关系,面对就业,遇到困难解决不了问题时,由于他们正处于个性与观念的成熟期,生理与心理的趋于成熟与社会的不成熟的矛盾,使社会的变化在他们心中引起明显的、强烈的动荡。辅导员在作为一名“管理者”的同时也是“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咨商,使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避免出现心理问题。在与学生交往时,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多一些关爱,多一份理解。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对心理抚慰的需求和要求也不尽相同。在心理学知识的帮助下,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需求,理解学生存在的一些难以理解的行为,摸清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规律,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渡过情绪不稳定的日子,摸索出符合学生性格类型的工作方法,做到对症下药。开展好心理辅导工作,对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开发个体潜能,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
4 重视学风建设
高校学风是高等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较为稳定和持续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学风建设的目标是营造优良的学风,使学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求知欲,具有刻苦专研的顽强毅力,具有踏实严谨、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具有勇于坚持真理、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这些都是人才质量的重要内容。[3] 但是,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学风问题多是会出现大多数学生身上,对学习懈怠现象较严重。因此,辅导员老师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融入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明晰学风建设的内涵。与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高职学生一般都要考取专业的专业证,以这些考试督促辅导活动为载体,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入手,通过循序渐进、简明的说理教育,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并积极投身于学生活动中。再者,建立班级监控制度。由纪律委员为中轴线,班委为主动力,学风表现好的学生为模范,积极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紧紧抓住影响学风形成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大力宣传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学生能在学风建设过程中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5 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职辅导员,被琐碎、繁琐的事务缠绕着。教育者必先教育。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辅导员,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用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学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陶冶自己的情操,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领航者,更好的满足学生需要,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辅导员,并向成为一个专业型辅导员队伍前进。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直接面对学生,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要加强引导学生把实践中的思想教育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把他们的思想意识与现实结合起来,把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引导和升华到正确的道路上,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意识,真正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革命。
参考文献:
[1]刘海峰.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9).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范文6
一、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1、舞弊现象严重。抄袭别人的论文与作业,盗用他人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任意拼凑实验报告和数据,考试作弊从夹带、偷看、交头接耳发展到使用现代通讯工具,甚至雇佣“”,可谓五花八门,形形,无所不用其极。
2、恶意拖欠学费。部分非贫困学生恶意拖欠学费、“贫困”学生不真正贫困,相当一部分同学拒还助学贷款或挪作他用、拒付学杂费、住宿费等诚信道德问题,不仅丧失了个人的信誉,也使学校这项工作因此陷入困境,
3、制造虚假履历。功利主义思想日趋滋长,入党、评优、奖学金、竞选学生干部等方面的动机不纯、表里不一,甚至施以欺骗等手段,虚荣心严重。在就业问题上更为突出,许多学生制造泡沫自荐书、虚构教育背景、随意多家签约与毁约等诚信缺失的事情时有发生。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学校教育的失误及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家庭失信行为的负面影响。
1、社会价值体系不和谐对传统诚信伦理道德的冲击。当代中国社会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各种价值观的相互依存和冲突,以及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严重失衡对传统诚信伦理道德形成巨大的冲击,整个社会恶化的信用状况,严重地影响着在校青年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2、高校德育力度薄弱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影响。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传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精神造成冲击,学校重视专业技能学习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对完美人格的塑造功能,教学过程中缺乏人文精神的渗透。大学生对自身从事专业领域的过分关注,而影响了他们视野与胸怀的拓展。
3、高校应试教育的功利化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应试教育的存在,大学生们很难改变为考试分数而学习的习惯,而“成绩”又和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的资格以及找到~个“好工作”的期望紧密挂钩,教育的恶性竞争,滋生大学生的投机心理。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不是为了某一门课程本身而学习,而是为了这门课程的成绩才费心:一些学生巧言令色,八面玲珑,为的是积累评优选先、升学就业的资本;另有许多大学生心态浮躁,不愿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努力而荒废了学业,临到考试时又想要个好成绩,只好为怎样作弊费尽心机。
三、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的教育工作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立身处世之本。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工作,认清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因素,开展针对性工作探索,促使每一位大学生郁自觉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1、促进大学生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的协调发展。我们在高校诚信教育中,要贴近广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强调用认识来指导行为,用行为来强化认识,通过知与行的统~使学生把外在的诚信准则内化为自身所遵循的理念,通过自我评价、我监控、自我激励等来塑造自己的诚信形象,在实践中成为言行一致的诚信道德规范的自觉实践者。
2、教师言传身教的和谐统一。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诚信建设问题上,必须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互动关系,切实起到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只有我们的领导和教师先做到身正行直,做到严于律己,并且在是非、苦乐、荣辱、义利等问题上经受住考验,才能为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做出表率。
3、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健全信用保障体系。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构建有效的信用制度,把一切信用活动纳入制度的轨道,才能培育良好的信用秩序,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使讲信用的人、受到褒奖和赞扬,使不讲信用的人受到约束和惩罚,促进学生诚信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