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发展规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发展规模范文1
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生产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农业生产方式。循环农业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方式,只有不断输入技术、信息、资金,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应城市畜禽规模养殖发展迅猛,在极大地丰富市场供给、振兴农村经济的同时,也给农村环境保护带来了极大压力。为此,应城市围绕养殖废弃物的治理与综合利用,在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 应城市畜禽规模养殖发展现状
近年来,湖北省应城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创建畜牧大市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畜禽规模经营比重逐年提高,畜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截止2011年10月底,全市建成年出栏3万头养猪场2个、1万头养猪场(小区)7个,存笼20万只蛋鸡养殖小区4个、10万只蛋鸡养殖小区11个,年出笼70万只肉鸡养殖小区1个、30万只肉鸽养殖小区1个,新建标准化“150”模式猪舍317栋、标准化“153”模式蛋鸡舍122栋。此外,应城华兴50万只走地鸡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湖北雪绒城400万只商品獭兔项目已投产,田店500万只狼头鹅、陈河50万只白鼠、三合10万只野鸭、三合1万头野猪等特种养殖基地相继建成。应城市现有各类畜禽养殖大户2 267户,其中存笼5 000只以上的规模蛋鸡养殖大户364户,年出栏500头以上养猪大户100户。全市规模养猪年出栏37.1万头、规模养殖蛋鸡存笼860万只,生猪、蛋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了71.2%、85.5%。
2 环境污染是规模养殖带来的突出问题
当前,规模化畜禽养殖迅猛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现。养殖污染主要是由于畜禽的粪尿及冲洗场舍和用具的污水等没有有效治理造成。按每头(只)猪、牛、羊、家禽的日排粪便量分别为7.30、42.88、5.95、0.15kg计算,应城市全市畜禽粪便年排放量达275.8万t,再加上冲洗圈舍的污水等,污染物总量将更加巨大。如果没有科学合理地处理和利用,以畜禽粪尿为重点的养殖废弃物对大气、水、土壤和生物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及破坏。这不仅影响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环境安全也构成威胁。为此,充分认识畜禽养殖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乃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3 依托规模养殖发展循环农业
3.1 狠抓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按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总要求,以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标准为设计依据,应用农艺、园艺、生物和建筑学等综合技术,合理布局规模养殖场,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循环、再生、污染零排放,促进农业发展生态化。
(1)大力发展农村联户沼气。依托蓬勃发展的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大力建设联户沼气工程,是发展循环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统一建地、集中供气、综合利用”的建设模式,积极发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生产,使养殖农户和非养殖农户都能用上清洁廉价的沼气能源。同时,畜禽粪尿经过沼气池的集中处理,可以有效治理养殖场的污染。目前,应城市在稳步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的基础上,建设重心逐步向可再生能源生产与养殖场治污并重的大中型联户沼气倾斜,已建成150m3以上大中型沼气池4个,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大中型沼气池所发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突出。
(2)加快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是连接养殖所产生的粪污与综合利用这些粪污、以种植业为主的下游产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的作用既是避免粪污被乱排乱放、乱扔乱弃,又可以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常见的有输粪通道、发酵储粪池、有机肥厂、三级沉淀池及污水深度处理设施设备等。应城市在田店镇建成一个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厂,年处理畜禽粪便能力达10万t。华兴公司与日本客商合作,利用养殖场污水生产液态有机肥。全市各规模养殖场(小区)建成发酵储粪池6万m3、三级沉淀池10.5万m3。2007年以来,应城市结合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3 000多万元,重点加强了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
(3)着力配套生态种植基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是发展以规模养殖为依托的循环农业的关键环节。养殖场粪污最终、最重要、最生态的出路只能是作为种植业的肥料。只有在种养殖相结合上做好、做足了文章,循环农业发展才能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养殖场畜禽粪便用作种植业的肥料,既可以是经过简单的堆积发酵处理后施用,也可以是专业化生产有机肥、液态有机肥等施用。建议按照各地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组织方式,积极为规模养殖场(小区)协调配套一定的种植基地,实现种养整体、协同发展。应城华兴6万头养猪场配套租赁20hm2土地,用生产的有机肥料发展有机蔬菜生产。四里棚栗树村依托所属的1个万头养猪场和1个20万只蛋鸡养殖小区,配套建设66.7hm2设施蔬菜基地。据统计,全市依托规模养殖场建设的蔬菜、林果等基地达到2 333hm2。
(4)全面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在全市全面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四级联创”活动,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规模化养殖场在场址选择、规模布局、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品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生产。应城市已创建1个部级、44个县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计划“十二五”期末,共创建10个部级、20个省级、40个孝感市级、600个应城市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
3.2 大力推广多种循环农业模式
通过大力推广立体生态种养殖模式,达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有效促进农业循环发展、农民节本增收的目的。目前,应城市已成功推广了“猪―肥―沼―鱼”、“猪―菜(果等)”、“林地果园养鸡”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
(1)“猪―肥―沼―鱼”模式。该模式将规模养猪场的主要粪便用于生产有机肥料,部分粪尿进行沼气发酵,生产的沼气供应给本场生产供热及周边农户生活用气,产生的沼渣、沼液用于喂鱼,从而有效解决了猪粪污染问题,又增加了商品有机肥和渔场收益,节省了养猪生产成本。华兴畜禽养殖有限公司是应城市一家标准化万头生猪养殖企业,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年出栏生猪6万头,年产生粪污约7万t。为实现粪污有效治理,该公司建成1个年处理粪污10万t的有机肥场和1个830m3的大型沼气池,并配套1个42hm2水面的灌溉用水水库养鱼。此外,田店镇张董村养猪场、郎君镇邱徐村养猪场等17家大中型养猪场也利用了此种模式,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猪―菜(果等)”模式。该模式将规模养猪场的粪尿用作蔬菜基地、果园、茶园等的有机肥料,达到了粪污无害化处理、种养有机结合、循环利用的目的。应城市兴力畜牧有限公司配套建设的千亩蔬菜基地、华兴畜禽养殖有限公司配套的20hm2蔬菜基地、祝墩村双平养猪专业合作社千头猪场配套的千亩林果基地,均是成功的典范。应城市兴力畜牧有限公司是2008年建成的一家省级标准化万头养猪场,2010年出栏生猪1.2万头。为有效处理猪场产生的大量粪污,2010年,该公司与所在的四里棚办事处栗树村共同开发,改良猪场周边133.3hm2盐碱地,种植大棚有机蔬菜。2010年上半年,该蔬菜基地生产有机番茄、茄子等蔬菜1.4万t,产品主要直销应城、武汉等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供不应求。
(3)林地果园养鸡模式。生态养鸡通常被认为是通过散养方式进行走地饲养的地方鸡或地方杂交鸡,又称为“散养鸡”、“农家鸡”或“土鸡”。这种模式选择交通方便,水源清洁充足,远离工矿区、城镇人口密集区、饲养场,在无工业废物和无农药污染地区的果园林地或山坡上建鸡舍,出壳雏鸡在舍内育雏,脱温鸡放到果园林地散养。鸡白天放到果园林地等山坡地散养,自由活动,晒太阳,采食天然饵料,既节约饲料,又能促进生长,其羽毛丰满、色泽光亮、肌肉结实,脂肪沉积均匀、肉味鲜美。走地鸡因其蛋产品和肉产品的优良品质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应城市华兴畜禽养殖有限公司2011年初在应城市团山林场租用林地60hm2,投资1 000万元建设大型林地生态养鸡场。其中建设1个80万只种苗繁育场和1个10万只走地鸡示范养殖场,网络100家具备条件的农户发展走地鸡养殖,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预计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出笼优质土鸡50万只,年产优质土鸡蛋2 400t,实现林业增效、牧业增收的目标。
(4)生态养兔模式。家兔是食草小动物,是典型的节粮型小家畜,养兔业是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之一。兔是一种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饲料转化率高、资金周转快的经济小动物,养兔可为人们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规模养兔应解决好环境的污染问题。生态养兔模式就是将一定规模的兔群划分为若干个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配备一定的种植面积,土地种草养兔,兔粪入田长草,形成良性互动,共生共荣。湖北雪绒城有限公司400万只獭兔养殖基地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在不断扩大种群规模的同时,通过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养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该公司在抓好种苗繁育的同时,重点抓技术研发,切实加强对首批加盟的100户家庭式规模养兔农户的巡回技术指导。
(5)“鸭―鱼”模式。该模式通过水下养鱼、水面养鸭的鱼鸭混养方式,形成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既能充分利用水面,又增产降耗,养殖效益非常显著。鸭吃剩下的残留饲料以及鸭粪培育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为鱼提供了饵料。鸭在水中活动,可以吃掉水中的青蛙、蝌蚪、水生昆虫等对鱼类有害的生物,并为鱼塘水体增氧。应城市汤池镇打榨村的20万只蛋鸭养殖小区多采用此种模式。
(6)“鹅―鱼―草”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养鹅业是养殖业中饲养成本低、产品质量高、效益好的一个产业。鹅适应性强,以吃青饲料为主,生产设施简单,鹅肉的营养价值较高,鹅产品基本无污染,属绿色食品。实行“鹅―鱼―草”立体生态养殖,水下养鱼,水面养鹅,鹅粪种草,草料养鹅,形成牧、渔、草循环生物链。近几年来,应城市鑫业狼头鹅专业合作社把养鹅与草、果、渔业生产结合,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7)稻鸭共作模式。稻鸭共作模式是以水稻的优质安全生产为主,以鸭为水稻提供多项田间作业,能够同时生产优质稻米和优质鸭肉两种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从而开创水稻、水禽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田店、杨河、东马坊等乡镇和许多规模养鸭农户,采用这种模式养鸭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 发展循环农业的措施与建议
(1)建立土地合理流转和利益协调机制。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政府可通过适当的激励政策,建立可行的土地流转机制,引导农民把自己的土地(使用权)折价入股,入股的土地由企业统一经营,农民在年底参与企业分红。同时建立长效可行的协调机制,使农户可按其为养殖企业提供的土地、秸秆、人畜粪便的量从养殖企业免费或低价获得沼气和沼肥。这样既能利用企业的资金、资源和技术优势,实现土地的高产、高效,又能有效地推动种养结合,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轻环境污染。
(2)加大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撑服务力度。各级要制定鼓励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向循环农业倾斜。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发展循环农业的项目支持,地方政府可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引导。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用地、水电路配套建设等方面应给予企业和农户更多的关爱和优先。涉农部门要加强循环农业关键环节和技术的研究,积极为农户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为循环农业的大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城市发展规模范文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城规划;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涵是确保各项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两个空间单元之间的均等分配,具体包括产业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新城处于城市空间单元与乡村空间单元的过渡地带,是城乡空间一体化的核心突破口;同时新城受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及乡村地区影响制约,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节点;新城作为中心城市人流溢出的空间载体,同时吸引着乡村人口的流入,是城乡社会文化的融合交汇区;此外新城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职能,对接乡村产业需求,是城乡产业发展的供需对接区;因此新城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1、背景
新城往往伴随着中心城市人口的外迁和用地的扩张,尽管各个新城在功能、形态上存在差异但是新城规划的初衷都是相似的,即使其成为新的地区增长点或经济新的复兴地,英国最早的新城就是为了疏散中心城市人口、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产生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城市、社会问题是促使新城形成的内在因素,工业污染严重、人口密度大、住房质量低、卫生环境差、城市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蔓延,这些问题矛盾在原有空间单元内无法解决,此时新城应运而生,成为解决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良方。
新城最早是以卫星城的形式出现的,受霍华德“田园城市”的启发,在大城市郊区或附近地区新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新城不论距母城远近,均应以绿带包围,与母城在地域上相分隔,并有交通相连。之后经过昂温(R. Unwin)、帕克等人的改善和优化,新城从最初的卧城逐步向半独立、完全独立式发展。现已形成具有较大人口规模、便捷交通联系通道、完善产业职能、高品质公共服务的完全独立的区域增长点[1]。
目前,我国已步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大城市面临着中心城区人口拥挤、布局混乱、土地配置效率低、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公共设施短缺等问题,普遍存在着城市化与郊区化二元并存的特殊情况,作为“城”、“乡”空间的过渡地带,新城迎来了建设,大城市纷纷兴起新城规划以此来扩展原有城市空间,向外疏散人口、转移产业,缓解中心城的压力。
2、实践案例
(1)美国哥伦比亚新城
哥伦比亚城作为新城位于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之间的哈佛县境内,规模相当庞大,占地约6000 hm2,共有24个会所,2 500个行业,5万个工作岗位,24所中、小学校,4 所大学和1个社区学院。为建设“有活力”的社区,规划构筑清晰的“新城—小区—组团”的三级结构体系(图1),延续地区历史,强调“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阶层”的人的共存空间,实现社区人口构成的多样化,增强居民的社区感,被公认的美国最成功的新城开发项目[2]。
图1:哥伦比亚新城图解图2:2001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图
(2)北京新城建设
为整合区域经济格局、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北京市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市域空间发展战略构想,其中将重点发展位于东部发展带上的通州、顺义和亦庄三个新城,控制人口规模为70-90万,并依托现有卫星城和重大基础设施将建设成为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公共服务设施发达的健康新城,并成为中心城人口和职能疏解及新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相结合的“中心城-新城-建制镇”三级区域反磁力系统[3]。
(3)上海新城建设
1959年上海市为分散一部分工业企业,减少市区人口过分集中的现象提出建设5个卫星城,并规划12个新卫星城;2001年规划11个新城,每个新城规划人口20-30万人,并提出上海郊区“一城九镇”的空间格局(图2),以加快郊区产业集聚、促使郊区人口集中,增强郊区城镇对中心城区的“反磁力”[4];之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设“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中心村”4级城乡体系。夏丽卿认为上海市新城已出具规模,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等已优于中心城,已经成为上海城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5]。
通过对新城规划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的梳理,可以看出新城是区域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城通过转移承接中心城市的部分人流和产业职能,拓展了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圈,并作为传输带或传输链条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作用于中小城镇并伸入乡村地区,采用“中心城带动新城、新城带动中小城镇、中小城镇带动广大乡村腹地”的方式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新城发展动力机制解析
新城位于中心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空间上的必然延伸,新城(城市副中心、新市镇、新区)是大都市发展后续力量的重要载体,总的来说新城主要受三重作用力共同作用,一方面是来自于中心城市的辐射吸引力,这是新城产生、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一方面是来自乡村地区的外部推动力,乡村之所以一直是区域发展的弱势单元,源于其落后的生活环境、就业环境和服务设施,缺乏内在凝聚力,表现为乡村内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外消散,而新城作为地区新的增长点由于其便捷的区位优势必然是乡村能流汇集的首选之地,因此来自乡村地区的外部推动力是新城快速发展的主要助力;另一方面是新城自身的内在生长力,新城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内部充斥着各种流的相互作用力,这种内在的、复杂的、动态的流运动促使新城呈螺旋状上升趋势,促使新城的生长和发展(图3)。新城在这三种作用力下规模不断增长扩张,功能不断提升完善,城市结构不断优化完整,同时城乡体系不断健全,逐步实现一体化。
图3:新城动力机制模式图
4城乡一体化导向下新城规划的发展模式
根据新城产生的主导作用力的不同,可将新城发展模式分为以下几类。
(1)承接转移产业主导型发展模式
这类新城产生的主要目的是舒缓中心城市的问题和矛盾、承担部分城市职能,根据采取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产业园区依托型、大学城依托型、城市结构优化型、城市功能置换联动型等。其中产业园区依托型、大学城依托型是从区域层面对中心城市的功能空间调整的结果,新建产业园区或者集中设置科研教育院校,分离出部分城市职能,并依此作为雏形单元向外扩张,不断完善配套其他功能空间。城市结构优化型是中心城市调整内部用地,化零为整,重组空间结构的结果。城市功能置换联动型主要是中心城市面临转型期,需进行功能结构升级转型,而将原有产业及职能转移、过渡到新城,实现新城与中心城市的错位联动发展。
(2)乡村城镇化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以乡村城镇化为路径、以农业产业化为催化剂,通过构建地区产业体系,借助“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模式,将新城作为生活、工作、物资集聚的中心区,逐步形成功能多元、规模合理、产业多样的新城体系。在实际规划建设中应大力培养乡村增长点,通过乡村的外部推动力促使新城发展,为新城注入发展动力。
(3)资源依托型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托于新城的资源优势,包括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等,相应的形成旅游新城、现代农业新城、资源型新城。其中旅游新城凭借地区丰富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大打“旅游品牌”来吸引人流,加快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发展,通过与中心城市差异性发展,迅速实现新城“蜕变”,例如北京市亦庄新城、京津塘交叉地段的河北廊坊、西安曲江新区; 现代农业新城是依托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及设施农业基础,采用现代化农业管理技术,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科技化发展,如杨凌;资源型新城主要是依矿产资源而兴,这一类型的新城往往存在着产城融合及城市功能转型的问题。
5总结
新时期,以大城市-新城-一般城镇-乡镇为核心的区域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已经成为普遍的认知,新城作为加快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节点,其重要作用已经显现。只有科学的、全面的了解新城发展的动力机制,准确把握新城规划的发展模式,才能更好的、更高效的缓解和分流大城市的压力,才能更好的与中心城市及乡村地区协调融合,构建等级层次明确、职能分工合理的区域空间格局,才能促使区域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颖,孙斌栋,胥建华.探索国内外五个特大城市新城发展共性,引导上海新城建设.城市研究[J].2012:104-109.
[2] 杨靖,司玲.马里兰州哥伦比亚的新城规划.规划师[J].2005,21(6):87-90.
[3] 王亚钧,吕佳.新城规划: 构建城市空间新格局.北京规划建设[J].2011:43-44.
城市发展规模范文3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发展;引力场模型;出行时间
城市的发展形态与城市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交通状况以及 经济 发展等诸多因素有关,特别是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对大型城市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自从1863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铁以来,许多大型城市都修建了发达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同时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这些城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大型城市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 问题 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城市引力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建立了引力场模型并对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 分析 ,通过 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引力场分布的影响,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
1 引力场模型的建立
1.1 城市发展 理论 1.2 引力模型在城市发展研究中的 应用
天体物 理学 家J.Q.Stewart受到Newton万有引力公式的启发提出了引力模型[8],W.J.REIlly将其应用于城市间零售市场的研究、P.D.Converse针对城市区域范围的界定提出了断点公式[9]、G.K.Zip又对其进行推广使引力模型成为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有力工具。
引力模型通常表示为
Iij=GQiQjr-bij (1)
式中,Iij为i、j两城市的引力,rij为两城市的距离,Qi、Qj为某种社会经济测度(如人口、GDP等),G为引力系数,b为引力衰减指数。
实际上,许多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学者早就根据经验认识到一般形式引力模型的存在,但对出现这种形式的原因不清楚,陈彦光等从城市地理系统的广义分形假设出发,推导出了引力模型的幂函数形式,使其从一个经验模型上升为理论模型[10]。
1.3 引力模型的改进
在引力模型公式(1)中,通常取引力衰减的基数为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但随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建成,居民出行时间大大缩短,客观上拓展了城市的边界,两点之间空间距离已经不是影响两点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在改进后的公式中,我们将用两点之间的出行时间作为影响两点作用力的基数。
同时我们注意到,原有的引力模型主要用来考察不同城市之间或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其表现形式为两点之间作用力的大小,我们认为该作用力的本质在于每个城市的中心都存在一个类似万有引力势能场的引力势能场,两个城市或地区之间通过该场相互作用。借鉴万有引力场我们将该场定义为
E=GQ/tα (2)
E为整个城市对市内某点所具有的引力势能,G为引力系数,Q为系统的某种社会经济测度(如人口、GDP等),t为系统中心到该点的出行时间,α为引力衰减指数。
我们可以借助该引力场模型来考察城市发展的趋势,如果某地区位于相对于城市中心的高引力势能区,则该地区与城市的相互影响程度就较大,该区域就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某一区域的快速发展也会带来城市中心位置的转移,改变城市引力场 计算 时的中心基准位置,影响引力场的形状和分布,进一步促成或抑制某些区域的发展。
2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条件下的出行时间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包括市郊铁路、地铁、轻轨铁路(含橡胶轮系统)以及中低速磁悬浮等在内的新型轨道交通系统。同其它交通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多个特点:①具有独立路权,不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同时更加准时、省时。一般而言,乘坐轨道交通比其它交通工具节省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时间。②运能大,运输效率高,能有效地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③有效减低空气污染,减低城市噪音,改善城市环境。④节省城市用地。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独立的路权,采用专用的道路交通隔离设备同其它形式的交通隔离开来,因此速度快,受干扰程度小,运营准时。在此,城市中心到城市内某点的出行时间可表示为如下的多元线性形式:
3 以出行时间为基础的引力场模型参数的确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引力场模型中,Q为城市的某种社会经济测度(如人口、GDP等),它与城市吸引力场强度E成正比,Q越大则E的影响范围和力度越大。在模型中对城市引力场分布有重要影响的另外一个参数是城市中心位置,出行时间参数t指的就是城市中心到该点所花费的时间。城市中心位置的确定可采用重心法获得:将空间中的一个城市分为n个区,假定各区内的人口、经济分布是均匀的,那么各区的人口、经济中心也就是其几何中心,设定各区的人口中心位置为(xi,yi),那么这个城市人口、经济的中心为
α为引力衰减指数,体现不同城市社会经济测度的结构性特点和布局特征对引力场的影响,紧密型城市的衰减指数较松散型城市的衰减指数要小。
采用式(3)估计城市中心到城市内某点的出行时间以三个假设条件为前提:
①假设出行时间为两种类型交通路程的多元线性形式;
②假设在同等条件下,出行者优先选择快速交通;
③交通状况影响系数反映交通状况(如道路基础设施条件、道路拥挤程度)对出行时间的影响。
A0在公式中为常数,它的物理意义可解释为出行者在各种交通工具间换乘所需要的时间。一体化综合交通的设计理念要求,在选择轨道交通的车站位置,特别是设计大型换乘枢纽站时,要尽量考虑到方便乘客换乘,其最终目标是实现“零换乘”,因此换乘时间在整个出行时间中所占的比例不会很高,在公式中将其简化为常数。它的影响因素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固有特征以及各种交通工具间的衔接程度,衔接程度越好,该常数数值越小。 v1为快速轨道交通路段的最大行驶速度,v2为常规交通路段的最大行驶速度。对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而言,乘客的出行速度最终表现为出行时间。每位乘客花费在轨道交通上的时间T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T=t等+t乘降+t行 (5)
t等为乘客在站台的等候时间,t乘降为乘客上下车的时间,
t行为列车的行驶时间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动控制程度较高,固定路程的行驶时间基本不变,影响乘客平均出行时间的主要因素是列车开行频率(t等)和列车停靠站的时间(t乘降)。随着客流量的增加,轨道交通调度部门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状况,会增加开行列车的对数,减少乘客的等候时间,在该种状况下,系数k1会随交通量的增大而增大;当交通量达到最大交通能力后,随着客流量的进一步增加,乘客上下车拥挤程度增加,乘客上下车时间t乘降增加,甚至还会延长等候时间(t等),这些都会导致k1随交通量的增加而下降。乘客平均出行速度与客流量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4 城市轨道交通对上海城市引力场分布的影响
4.1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
上海是较早具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国内城市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有四条线路投入运营,市区范围内三条线路如图2所示,表1给出了各线路的基本情况。
4.2 引力场分布绘制 方法
为方便计算,先将实际的线路简化为相互垂直的十字形模型,经过同一地区的两条线路合并为一条,交通量以一条线路的1.5倍计算。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取轨道交通最大运行速度v1为60km/h;市区内常规交通方式的最大运行速度为30km/h.广义社会经济指标Q简化为1,引力衰减指数α取0.1,引力系数为1。在MATLAB环境下,以0.1为步长在60×60的范围内按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时序绘制不同时期上海城市引力场分布图。
4.3 不同时期上海城市引力场分布图
图3所示为修建快速轨道 交通 线之前的城市引力场分布图,此时的城市引力场以人民广场为圆心向外依次减小,引导城市由内向外 发展 ,这一现象基本符合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图4为建成地铁1号线后,城市引力场的形状,可以看出地铁的修建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引力场的分布,在修建了地铁的一侧,即由火车站至莘庄一线,城市引力场明显大于其它地区,在该引力场 影响 下火车站—人民广场—徐家汇—莘庄沿线的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使莘庄成为上海西南角的商务、居住中心。
图5是建成地铁2号线后城市引力场的形状,该路线的通车大大提高了浦东的交通可达性,使沿线土地迅速升值,有力的促进了浦东 经济 开发区的发展。图6、图7显示了轨道交通3号线和地铁1号线北延伸段建成后的城市引力场分布形态,同图5相比可以看出这两段轨道交通线路通车后上海东北方向的城市引力势能大大增强,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从引力场分布的动态变化来看,整个城市呈现条形发展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扇形 理论 所提出的某些观点。
从图7还可以看出,上海西北区域的城市引力势能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城市的协调发展,形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区域公共交通欠发达,因此有必要加快该地区的轨道交通建设。
4.4 轨道交通建设促进上海城市整体协调发展
为了满足经济迅速发展和建设世界级大城市的要求,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上海城市整体规划提出把中心城区建设成“多心、敞开式”的布局结构,即除人民广场这个市中心外,还有徐家汇、花木、五角场和真如四个副中心。与此相适应,上海远景交通规划计划到2010年建成由17条线路(共计870km)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图8所示为相关线路建成后,中心城区的引力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人民广场外,其它四个地区也都具有相对集中的轨道交通线路,使该区域的城市引力场显著增强,积极支持城市中心及四个副中心的发展(如图9),同时经过这些中心的轨道交通线路基本覆盖了中心城内主要的活动区域,增强了城市主、副中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为城市总体布局向“多中心”方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 结论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影响因素很多,本文仅仅在交通工程领域,以乘客的出行时间为基础,通过引力场模型 分析 了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发展潜力的影响,用势能场的观点 研究 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文中以上海为实例,按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时间顺序绘制了不同时期城市引力场分布图,揭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指出通过建设合适的轨道交通线路,可以引导上海向“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
参考 文献 :[2] 陈千,阁国年,王红.城市模型的发展及其存在的 问题 [J].经济地理,2000,20(5),59~62.[4]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 理学 [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1997:125~166.[6] 王铮.区域激励的空间行为[J]. 中国 管理科学,1995,3(2):9~15.
城市发展规模范文4
关键词:种植业,规模,经营,调查,思考
郯城县位于山东最南部,耕地总面积116.7万亩,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主要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面积46万亩,其中蔬菜26万亩,银杏10万亩,杞柳10万亩,初步形成了南粮菜、北瓜柳、西银菜、东桑牧的区域化、规模化种植格局。在生产上积极探索适度规模化经营发展新方式,全县规模化经营面积达3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5%,推动了全县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郯城县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总产、单产位居全国前列。
1.发展现状
多年来,该县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初步统计,全县承包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面积10亩以上,银杏5亩以上,杞柳5亩以上,蔬菜3亩以上的专业户达到2.6万户,联合体3000多个,占农业总户数18%左右;经营面积约1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使农作物普遍获得增产,商品率和经济效益提高。据调查规模经营农户人均收入6820元,分别比全县人均纯收入高出1460元,增收达32%。
该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已从单一的家庭经营走向多元化规模经营。部分乡镇村逐步从单一的、分散的家庭经营发展为协会、合作组织或股份合作经营、公司承包租赁经营等多种类型,经营主体不断拓宽,企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成为规模化发展的主体。二是经营范围逐步扩大,经营空间不断拓展。三是经营规模逐步扩展,规模间距不断扩大。每个经营户种植业面积由最初的5亩、10亩扩展到20亩、50亩以上,部分企业的生产基地达到万亩以上。
2.发展措施
2.1规范土地合理流转,培植种植大户。鼓励外出务工打工的农户可以采取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的形式将承包土地流转集中到其他人手中,扩大种植规模。港上镇四村村民刘绍连、归昌王恒峰将村里外出打工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进行承包,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600多亩,与县种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为种子繁育基地,通过几年发展成为远近有名的种粮大户,2003年刘绍连被评为全国十大种粮标兵,2007年刘绍连、王恒峰获得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
2.2建立科技示范园,探索农户利益联结模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该县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精心打造“千亩万元”精品农业园,走出了一条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管理、外向型发展的新路子。郯城胜亚蔬菜公司通过合理土地流转,建成“千亩万元”精品农业园2800亩,年产各类无公害蔬菜3000万公斤,其中建立了1600亩自属式基地,年创产值1624万元,平均每亩10150元,农民人均增收2150元。
在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发展上探索出三种基地生产模式:一是公司自属式生产基地。就是企业一次性投入资金,通过租用部分农户承包地,建立了自属式生产基地。这种模式,既实现了基地集约化经营,又改变了以往“一家一户、提篮小卖”的落后生产方式,流转出土地的群众,既收到了稳定的土地租金,还可以帮助公司进行生产,成为公司的“车间”工人。二是合同式生产基地。胜亚公司建立自属式生产基地的做法,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纷纷要求将土地承包给公司,自己到基地当“工人”,但由于资金、人员等条件的限制,企业一时难以建立更多的自属式生产基地。该县积极引导帮助,建立了“公司+协会+农户”模式的合同式生产基地,帮助种植户成立了种植协会。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负责提供种子、技术与管理模式,并制定收购保护价,在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按市场价收购,在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按保护价收购;协会负责组织协调与基地拓展;农户负责种植管理,从而保护了公司与农户的利益。目前全县已形成各类种植协会400余家,建立合同式基地2万亩,入会农民达4000多户,农民平均每季亩纯收益1500余元,每年两季亩收益3000多元。三是建立股份制生产基地。该县探索实行了土地入股分红制度,让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以土地为股本,成为龙头企业的小股东,年底按照股份进行分红。目前,全县入股土地达到了1200多亩,涉及农户1000多人,入股土地平均每亩收益1000多元。
2.3大力推广区域化种植,加快了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步伐。县委、县政府出台鼓励政策,不断加大投入,鼓励种植业发展走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全县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促进了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以黄山、沙墩、李庄为区域形成了10万亩的杞柳生产带。在这三个乡镇聚集了全县90%以上的柳编加工出口企业;新村乡专业银杏生产乡镇通过成立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依靠绿源银杏公司的带动,每年新增银杏GAP(即《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采叶基地1000亩。论文大全。同时为促进农民种植积极性,公司与基地农户签订了5年长期保护价收购合同,向积极发展标准化采叶基地的农户提供每亩1500元的低息贷款和免费技术服务,并派国外专家现场指导生产、答疑解惑,现已建成生产银杏叶的规模经营基地3000亩,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正逐步增强,该企业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烘干银杏出口企业,公司产品外销率达100%,带动了当地银杏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
3.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
3.1单体规模不大,经营水平不高。该县是粮食主产区,单体经营规模大部分在10亩至50亩之间,100亩以上的只有作物规模经营面积的5.7%,规模经营水平不高,效益较低。
3.2发展缓慢,没有建立完善的发展体系。该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起点低,一直处于低水平的摸索过程,大多是农民自发的优化组合,没有形成完善的模式,缺乏引导与规范。
3.3发展不平衡。从全县整体来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聚集地规模经营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粮食生产乡镇相对落后。论文大全。
4.推动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建议
4.1制定出台一个引导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政策文件,包括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条件、扶持措施、发展原则、发展目标等内容。
4.2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合理有序流转机制。土地规模经营是以土地的相对集中连片为前提的,在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土地的适当集中,必须培育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做到尊重群众意愿,兼顾公平效率,既不能不顾客观条件强制推行,也不能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论文大全。要建立土地投资补偿机制,对农户在承包期内投入的劳动,还未完全得到回收的,要给予适当补偿。
4.3政府要加大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扶持力度,对达到一定规模经营的农户或企业提供便利条件,通过减税或免税促进农户或企业的发展。
4.4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实现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在自己经营的土地上增加投资、轮作、套种、复种等经济技术手段,实现规模经营。着力培育对农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的“龙头”组织或龙头企业,特别是以加工、流通为主体的“龙头”组织,积极帮助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方式,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4.5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形成区域规模,带动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一村一品,形成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利用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带动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
城市发展规模范文5
关键词:城市规模;规模政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的演变轨迹及其争论焦点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模政策演变的历史轨迹
1978年3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会议制定的《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的方针,“大城市的规模一定要控制”,“中等城市要避免发展成大城市”。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城市规模发展的指导方针。
1980年12月,国务院批转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指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
1990年4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对城市规模和发展方针进行修改。其中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城市发展方针,也是至今仍在执行的城市发展方针。
总体而言,从1978年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到1980年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再到1990年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我国的城市规模政策和发展方针经过了几次调整,客观上反映了我国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经济发展的历程。
(二)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的争论焦点
改革开放后,关于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的讨论日益激烈,争论焦点在于大城市规模要不要控制,发展小城市(镇)是否我国城市化的唯一道路。针对这一争论焦点,根据各派的核心指导思想,大致可归结以下三个主要的观点范畴:
1、大城市重点论。大城市重点论认为:积极发展大城市,反对把小城镇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主要途径或唯一途径。大城市是千百年来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精心营造的成果,包含了社会前进发展的根源性动力。大城市的集聚效益、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高于中小城市,实践证明大城市的超前发展是工业革命以后存在于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中国也不会例外。根据经济地理学的极化-涓滴效应,经济发展前期,大城市将起着带动、溢出和示范性作用;而在经济发展后期,二者将呈现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一体化关系。而在这个漫长过程中,大城市始终是以高姿态、高标准统领着双方的发展。
2、小城镇重点论。小城镇重点论认为: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唯一道路。这是由我国实际国情所规定的,农村实行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化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大问题。由于我国城市发展尚不健全,蕴藏巨大隐形成本,使得我国城市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量十分有限,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我们要走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和复兴小城镇,“就地城市化”的道路。另外,小城镇和大城市共同发展,承认小城镇发展的公平权利,维护广大农民生存与生活的发展需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和实现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总体利益与长远利益。
3、中等城市重点论。中等城市重点论认为:大城市和小城市更自均有其难以克服的弊端,应当确立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中心的城乡网络结构。中等城市重点论带有强烈的中性色彩,介于上述两种观点之间。他们指出,大城市规模的重点发展,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观点而言,最终会造成大城市病,同理,小城镇规模的重点发展,则会耗费现有经济资源,舍本逐末,难免会造成小城镇病。为了克服这发展的两个极端,发展中等城市无疑是一个中庸性选择。
二、对我国城市规模政策争论焦点的分析
(一)对大城市重点论的简要分析
根据上述城市规模经济模型的理论分析,单纯从数学统计范畴,我们似乎容易论证积极发展大城市规模这个观点的正确性。然而,笔者认为,在我们运用经济模型与数理统计解析城市规模政策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该模型运用的边缘性和基于该模型建立起来的合理城市规模,即当运用该模型对大城市重点论进行分析,该理论的不足之一体现在它没有考虑到城市规模拥有随时间变化自我更新能力。
城市规模的自我更新是多种内外因素共同合力的结果,而这种合力并非单纯依靠于人口和土地指标所能限定。当城市规模仅受人口或土地规模变量影响时,变动量依循曲线形态变化,但是当该城市规模受人口或土地规模之外的因素影响时,模型的曲线状态将随着城市的自我更新能力而不断移动,曲线交点随即变更,合理规模的存在和讨论应该考量时间尺度。因此,支持大城市重点论的经济模型数量体系需要加入时间推移的城市自我更新能力的考量,不存在对任何时期都适用的大城市重点论,也不存在一个对任何时期都适用的合理城市规模。
另外,积极发展大城市并没有考虑到城市规模隐蔽的社会成本,这也是大城市重点论为人所诟病的地方。很多学者在中国城市集聚与规模经济的背后,从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等多元角度出发引申出大量的家庭暴力、子女教育、伦理关系、身心状态、传统文化保育等诸多成本消耗问题,这种对城市的有形物质消耗与无形精神削弱统称“城市病”。而对“城市病”的分析正是大城市重点论和该模型没有充分意识到的,进一步说,大城市重点论没有充分衡量我国重点发展与和谐发展之间的平衡点。
(二)对小城镇重点论的简要分析
在运用巴顿城市规模经济模型进行城市规模政策分析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该模型两个极端点1点和3点。城市规模在一定时期内与经济效益成正相关,而这个正相关的起点正是1点。只有在1点与3点之间城市规模,才有资格谈论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
《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城镇人口只有达到15万人才能发挥城镇的集聚规模效益。2002年我国建制镇平均人口规模为0.73万人,虽然近几年的规模有所提高,但要正常发挥城镇的集聚规模效应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目前,全国镇区人口超过3万人的建制镇不到1000座,县城平均只有8万人,而县城以外的建制镇人口超过5万人的不足400座。另外,城镇基础设施不健全、不完善,基础投资成本偏高,使用效率低下,第二、第三产业发展阻力较大,对周边地处的涓滴效应不足,不能带动区域性的经济增长,统计数据表明真正有发展前景的小城镇比例实在不高,绝大部分城镇规模远远在1点以下,人口分布不均匀,造成小城镇人均土地规模过剩,即处于第Ⅲ阶段,在土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应该加大配套因素的投入。
然而,对小城镇的这些不足的弥补需要源源不断的庞大的资金链投入,甚至需要动用城市发展的贮备资源以做弥补,加之我国小城镇地理空间分散度高,区位条件、经济条件和发展潜力参差不齐,这样,小城镇发展所引致的极化――涓滴效应,集聚与扩散机制究竟何时显现,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否能支付起这个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呢?这是坚持小城镇重点论者难以解决的困局。
(三)对中等城市重点论的简要分析
中等城市重点论带有强烈的中庸性色彩,这种中庸性色彩将带来中庸性结果。
位于巴顿城市规模经济模型的中间点,即大致为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可以获取比较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单方面重点发展中等城市意味着牺牲一部分大城市趋向于自身更合理的成本-效益规模的权利,即在中等城市的重点发展的背景下,相对减少的城市经济效益能换来比中等城市更大的综合效益,中等城市发展的机会成本是十分巨大的。这种城市综合效益是由人口的规模效益所带动的,夏小鲁在《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中的研究成果指出,针对中国人口现状的实证分析,人口规模200万大致为模型最优点2点。因此,这种以隔断大城市适宜发展而取得的高经济效益换取中等城市的平稳性增长似乎并不值得。另外,与对小城镇担忧一样,我国中等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也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中等城市的溢出效应、社会文化和影响力范围有待深化,城镇乡村之间公平、共享发展机遇的问题也将愈发尖锐。中等城市在一段时间能否有效承担小城镇与大城市之间衔接角色,能否对大城市多元影响进行有效承接与利用也是一个疑问。
这种处于小城镇与大城市两难处境的中等城市重点论,与其说是中庸性的选择,倒不如说是城市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抵消而形成的中庸性结果的体现罢了。
三、对我国目前城市规模政策的总结与反思
(一)目前城市规模政策存在的问题
结合上述利用城市规模经济模型对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的分析,可以看见每一个观点都有其合适与不合适的一面,具体表现在我国目前实行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所引申出的许多社会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探讨和分析上,结合了城市规模经济模型的理论基础和视角,作者认为我国目前城市规模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单纯的规模政策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这种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规模的扩张,但这种规模的扩张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必须建立在城市的其它发展条件和内外影响因素之上。这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在每个人口聚居地都有其自身发展与停滞的发展规律,不会以人为划定的规模界限为转移,如果不考虑城市发展的其它条件而只进行单纯的规模控制,就没有抓住城市发展的根本问题,也就没有充分把握前文所述的城市规模拥有自我更新的能力的观点。
2、笼统地说“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不妥。从经济效益上看,随着城市规模的提高,城市总效益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一般来说,城市是具有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的,但城市规模和城市的经济效益又不一定具有正相关关系,关键还在于城市自身的内外发展条件是否协调。如果城市的发展健康有序,规模大点并不见得是件坏事。
3、目前的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不能适应全国所有地区。我国地域广阔,城市规模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而目前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不可能同时适用于全国各地。况且我国的城市发展方针自形成以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国民经济却有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已经实行了市场经济,所以单纯的规模政策就更不能绝对指导现今城市的发展了。
4、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不能保证城市规模一成不变。退一步来说,即使从理论上得出了一个最佳的城市规模,由于城市发展条件的千变万化,我们既不可能把小于这一规模的城市变得很大,也不可能把大于这一规模的城市变得很小。因此笼统地选择某一级别的城市去发展或者严格控制是与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违背的。
(二)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合理城市规模政策的内涵核心
城市规模伴随城市自我更新而变化,城市规模政策理论上也应该具有伸缩的弹性,这种弹性在区域上符合特定地区发展的实际,时间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者认为:只要城镇的发展符合该地区要素禀赋的可持续发展时,市场、文化与法律三者将会共同作用,相互制衡地为这个地区确定一个合理的城市规模,而且这个“合理”体现在自觉形成的城市规模变动拉伸S型发展曲线。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建立的城市规模最终将位于S型发展曲线的至高点,而且规模增长的快慢与S型曲线斜率成正相关,这个至高点就是最符合地区实际、国家发展和人民需要的城市规模,否则,人为地进行力量打压和揠苗助长,最终只会付出代价和机会成本而徒劳无功。
可持续发展是合理的城市规模政策的题中之意,既包含在政策之中,也指导着政策的发展,它作为城市规模政策的内涵核心和重要价值判断标准,时时刻刻带动规模向合理化发展,带动规模政策向合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刘兴卫.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点经济研究[J].
3、金相郁.最佳城市规模理论与实证分析:以中国三大直辖市为例[J].经济研究,2007(7).
4、周文.我国城市化发展回顾及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9(11).
城市发展规模范文6
Abstract: This paper collected the data of urban population from 2003 to 2012 in Yunnan province, analyzed city scale distribution in Yunnan province, adopted city primacy index, city population pyramid, rank-size rule , city Gini coefficient and location entropy to analyze the rule of the city scale distribution evolution. The result showed that,1.city scale distribution was not balanced, and there was the big difference p between cities; 2.in 2012, the population of city scale distribution did not conform to the ideal sequence-size distribution;3. population of Gini coefficient and economic Gini coefficient showed the different trend of development; 4. location entropy was volatile; 5.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the eastern were higher than the western. Based on these, advance cit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innovation, ecology, and high efficiency.
关键词:城市规模分布;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城市基尼系数;区位熵;云南省
Key words: city size distribution;city primacy index;rank-size rule;city Gini coefficient;location entropy;Yunnan Provinc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6-0015-04
0 引言
城市规模分布是指在一个城市的综合水平。城市规模分布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是人口规模和城区用地规模[1]。由于受自然资源条件、地方文化、经济、人口规模、政治、发展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城市规模分布有不同的类型,拥有很多种模式。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的城市体系,具有不同的城市规模分布演变和空间特征[2]。国内外学者均有研究,我国研究主要在东部发达地区,西部地区较少,研究云南省城市规模分布几乎没有。城市规模分布研究是一项综合性、基础性研究任务,对研究区城市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经济市场、人口、Y源优势,协调优化合理发展各个城市,促进各城市发挥各自的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3]。
1 研究区概况
云南省,简称滇或云,省会中心为昆明市,云南位于我国西南部边疆地区,元谋人的发祥地,称为“彩云之南”。截止2012年底,云南有4659万人,居全国第12位。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排名我国第8,行政区划分为16个市州。
云南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能源资源相对较少。矿产资源集中分布滇中、滇东地区等,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构建了滇中城市群,2015年成立滇中新区。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为了数据的统一性以及数据获取与处理的方便,本文将云南省的16个市州作为研究对象。城市规模分布衡量没有统一的标准,参照国际上的标准,为了能够明确、清楚地表达城市的规模状况,采用城市非农业人口,人口数据资料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
2.2 研究方法
2.2.1 城市首位度
马克・杰斐逊通过实证资料分析,最大城市人口规模大于第二位城市的2倍。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最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与位序第二位城市人口数量的比值[4],我们称之为城市首位度。为了完善城市首位度,避免以偏概全,提出指数的简单化,即:2城市指数、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
2012年云南省非农业人口>100万的只有昆明市,属于特大城市;城市人口大于50万的有曲靖市和红河州,属于大城市,该区域中能源资源丰富,工业相对较为发达;城市人口小于20万的有丽江市、怒江州、迪庆州,除丽江市之外,自然条件差,经济不发达。呈现“头脚轻、中间重”模式。
3.1 城市首位度
根据2012年城市人口数据得出:2城市指数:S2=P1/P2=3.41274;4城市指数:S4=P1/(P2+P3+P4)=267.9/188.4=1.422;11城市指数:S11=2P1/(P2+P3+P4+……+P11)=0.6843。2012年云南省城市指数:2
3.2 位序―规模法则
利用云南省城市人口位序和城市规模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得出:第一,D1,表示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大城市规模突出,中小城市发育不完善,属于首位分布格局;第二,回归函数中q不断增大,城市人口规模逐渐的扩大,偏离理想的位序―规模法则。第三,首位城市的规模不断增加,首位度较高。第四,判定系数不稳定,逐年增大,拟合效果较低。
建立以lgX为横坐标,以lgY为纵坐标直角坐标系,即云南省城市人口位序―规模分布图(散点图),并用直线进行拟合。如图2。
结果显示:在双对数坐标图中排列成一条连续的曲线,不是沿着直线分布的,在直线上方形成大面积的空白区。说明各个规模等级上均有城市分布,城市规系发育不完整、不平衡,城市等级的差异性很大。第5位形成一个转折点,第5位之前城市人口分布相对较集中,属于首位型城市;第5位之后城市人口分布相对较分散,规模较小,差异性不大。城市位序对数等于1时,城市规模数量多,比较集中。因此,云南省的城市规模体系不平衡,城市之间的的差异性很大,不符合理想位序-规模分布,并且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位序规模存在很大的差距。
3.3 城市基尼系数
在本文中,笔者运用了城市基尼系数公式来分析云南省的城市规模分布,运用了城市基尼系数与经济基尼系数来做对比分析,分析了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图3。
分析得出:城市经济基尼系数大于城市人口基尼系数。经济基尼指数G位于“0.7531-0.8098”之间,G>0.5,说明收入差距悬殊,经济基尼系数波动下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的缩小人均收入差距;城市人口基尼指数处在“0.2332-0.2478”之间,波动不明显,表明城市规模较分散,小于城市基尼系数的0.6,说明云南省属于平衡阶段。综合分析,发现首位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人口规模差距比较大,小城市与大城市规模差距大,体现了云南省城市之间的规模有很大的差异。昆明市的经济集聚效益占优势,济效应越强,人口越集聚,城市首位度越高;该时间段中,云南城市规模的经济和城市人口基尼指数都有变化,两者间的差距增大,城乡收入差距大,城市人口集聚,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云南省城市规模分布在不断地提升,城市间经济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3.4 区位熵
分析得出:第一,区位熵值Q位于0.529412―0.64709之间,小于理论值1,说明云南省人口数量相对较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属于欠发达省区;第二,熵值稳定,局部时间段波动分布;第三,2003年和2004年的区位熵值大于0.6,经济水平更加均衡,城市化进程加快。2005年-2008年间,区位熵值基本不变,处于平衡阶段。2009年开始,云南省的区位熵值逐渐的在增大,人口增长速度缓慢,经济水平提升,GDP占全国比例逐渐增大。
4 云南省城市规模分布空间特征
为了城市间进行对比,从区域空间上分为滇中地区(昆明、玉溪、楚雄);滇东地区(昭通、曲靖、文山);滇南地区(红河、西双版纳、普洱、临沧);滇西地区(迪庆、怒江、德宏、保山、丽江、大理),从区域空间分布来进行分析。
云南省空间分布滇中地区城市规模较大,以特大城市、中等城市为主,滇东地区和滇南地区以大、中等城市为主,滇西地区以中、小城市为主。即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
滇中地区S2为6.76,S2>4,属于高度首位分布;滇东地区S2为1.88,S2
采用GIS对云南省城市人口规模进行空间分析,如图4。
从图中得出云南省城市规模演变的空间特征:第一,演变区域性。中、东地区城市规模增长速度较快,矿产、旅游资源等为城市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空间指向性。呈现“滇中指向性”集聚;第三,区域差异性。由于西部地势较为陡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市规模差距较大。
5 结果分析
第一,云南省城市规模分布不均衡,呈现“头脚轻、中间重”。城市等级规模类型齐全,中等城市较多,大、小城市数量少,大、小城市发育不足,偏离理想的金字塔式分布,呈畸形发展。由于云南位于云贵高原之上,地势高而崎岖,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位于内陆地区,远离发达经济区,技术、资源、人才等较为薄弱。
第二,经济效应越强的城市,人口越集聚,城市首位度越高,城市规模越大。昆明市属于中度首位,相对于周边的城市集聚效应强烈,对昆明的依赖性很大。首先,昆明无论在经济市场、资源、人口素质、基础设施等方面占有很大优势。其次,昆明位于云南的中心地界,辐射四周,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贸易通道;最后昆明市地势较为平坦、淡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好等自然条件优越,奠定物质基础。
第三,云南省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滇中、滇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城市规模大,城市人口比重较大。东部地区是云南省通向我国东部地区的必经之地,是长江经济带的一部分;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文化教育水平高。而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地势(即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形抬升)的影响,使得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结构单一,城市人口较少,城市规模小。
第四,云南省城市间差异性大、同质性强,偏离理想状态。由于各个城市具有自身的优点,发挥着自身的主体功能,从而致使各个的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都有都有很大的差距,城市发育不完善;由于云南的地势、经济水平等因素综合影响,位序―规模图中大部分城市远离,在小的区域集聚。
6 对策与建议
榱嗽颇鲜〕鞘泄婺7植记飨蛴诰衡合理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带建设,加强交通运输开发,提升持续发展。贯彻国家的领导方针,通过开发交通运输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一方面,加快沪昆高铁等高铁的建设,完善高速公路,与发达地区在空间距离上缩短,空间范围中扩宽。另一方面,融入“一路一带”中的陆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等轴带建设,加强各个城市间的创新技术、融合文化、网络信息、资源再生、高素质人才等的交流,促进城市之间的协同合作,城市规模不断提升至均衡化。
第二,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城市。我省城市规模不均衡、差异大,与东部经济区规模相比差距大。因此,要做到合理布局地发展中小城市和基础设施良好的重点小城镇,成为新型城市。例如嵩明县、石林县、河口县、勐腊县、瑞丽市、宣威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发达、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利用本区自身优点,引进外资,重点发展,建设成为联系首位大城市和小城镇间的桥梁。建立“走出去,引进来”的伙伴关系。
第三,调整产业结构,争取利益最大化。努力优化产业结构,注重地区产业转型,走“创新、生态、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利用有效的自然资源来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城乡快速发展,造福人类。如东川、个旧、会泽等“废弃”的资源型城市,逐步发展成为旅游城市。
第四,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基础教育的建设,加大科技的投入,加强交通建设,引入良好企业,提高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政府应大力支持经济基础较弱的地区,缩小城市差距,保证城市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春平.山东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空间演变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报,2012,36(5),518-522.
[2]苏飞,张平宇.辽中南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2010,30(3):343-349.
[3]张虹鸥,叶玉瑶.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变化及其空间特征[J].经济地理,2006,26(5).
[4]成志芬,张宝秀.山西省城市规模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4).
[5]蒲英霞,马荣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J].地理研究,2009,28(1):162-172.
[6]汤韵,张榕晖.台湾城市规模分布初探――基于位序―规模法则的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6).
[7]吕薇,刁承泰.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变特征研究[J].西南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6):137-141.
[8]叶浩,庄大昌.城市体系规模分布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5,24(3):75-82.
[9]周丽,袁天凤,李宏芸.四川省城市规模分布演变及其空间特征[J].阴山学刊,2016,30(1):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