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1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正在持续推进。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应用型人才,作为产学研重要基地,对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经济常态对高职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1 经济发展与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互动关系

教育经济学研究表明,经济结构直接影响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反作用于经济结构,两者存在相互依存关系。高职教育主要为社会培养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典型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前堤和保障。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在经济发展初期,生产力落后,社会分工不明显,专业化程度不高,产品供应缺乏,社会重视生产而轻视物流,对物流人才需求不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物流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已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经济增长加快了物流现代化和专业化进程,从而激发了物流人才的需求,尤其对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求。

经济环境为高物流人才培养提供了物质基础,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是否能促进经济发展,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指示,具体包括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和创新驱动等,如果这些指标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将推动经济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面临经济转型升级艰巨任务,经济发展动力将由原来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变为创新驱动,应用型人才更加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引擎。高职物流人才培养必须积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作支撑。

2 广东经济发展与高职物流管理人才互动分析

物流作为广东区域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主要作为中间性产品为其它行业提供服务。美国著名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说过“流通是经济领域的黑大陆”。近年来,以电商物流、“互联网+”等为代表新兴经济,为宏观经济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经济新常态,广东必须改变传统“重生产,轻流通”观念,充分认识到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全面统筹物流的人、财、物等资源,充分发挥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与引导作用。

广东经济发展,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从图2可以看出,广东物流增长与广东GDP的增长基本保持一致,说明广东经济发展刺激物流增长,物流反过来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为双向促进关系。

广东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催生物流管理人才大量的需求。由于物流是一门综合科学,它既是技术与经济的混合体,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还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因此,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加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至2016年底,广东建成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85,其中超过80%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类专业,每年为社会输送一批批高职物流管理人才,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源泉。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劳动技能的进步,其根本动力是劳动者。随着广东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物流管理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3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服务广东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

广东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整体规划,做好资源配置,深化职业教育,大力推动物流人才发展,初步构建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体系。新常态下,广东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经济发展动力由原来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转向创新驱动,急需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和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来提供支持,但是现行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规模、质量、创新驱动培养等与实际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深入了解广东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对广东的行业、企业、协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展开调查。

3.1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规模需要继续加大

2016年,广东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约达185万人,广东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超过20万人。通过对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18家合作企业进行调查,物流从业人员高中、初中学历约占75%,大专以上学历约占25%。物流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主要从事管理岗位,从事技术技能操作岗位比例不高。据企业反映,近年物流员工主动离职率持续增长,平均超过10%。通过对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16届102名毕业生调查,其中从事物流行业约占69%,其它行业约占31%,专业对口率合格,还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物流人才供应与需求仍存在差距,培养规模需要继续加大。

3.2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V东经济快速腾飞,刺激物流业飞速发展,从而带动物流教育烦需求。但广东物流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也仅有十多年历程,物流教育相对落后于物流业发展的速度,企业对物流人才要求高于物流教育。 “十三五”期间,广东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物流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物流人才培养也提出新的挑战。近年来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兴经济形成,传统的仓储、运输人才也满足不了新要求。因此,物流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动态调整教学知识,与行业同步,及时调整技术技能训练,通过提高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经济、行业的需要。

3.3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创新驱动有待提升

广东根据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主动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全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物流业发展日新月异,企业通过创新持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根据对我校物流专业合作的18家企业调查,18家企业都有创新活动,具体包括产品、技术、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创新。结合我校近三年物流专业学生调查,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约占30%,并且逐年有所增加。根据广东高职教育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主要侧重于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而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够,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普遍缺乏实训指导。加快发展型、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有待提升。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区域经济管理,关系

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已经引起当今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要搞好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致力于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而要解决好本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必须从正确认识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现状出发,转变经济转型发展的理念,合理引导区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我国的人口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真正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源却比较稀少。而且我国的人力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力资源分布较为密集,中西部却相对比较匮乏。这种阶梯性的分布使越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源越丰富,越落后的地区资源越匮乏。所以说我国的人力资源从质量、数量以及分布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空间阶层性,空间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东部地区比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发展却严重落后。虽然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各区域经济都有显著的提升,但是从整体上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与人力资源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

二、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一句镜花水月的空话,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实在的经济增长秘诀,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地区改革发展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后,纷纷尝到甜头,开始大规模调整对人才的培养、吸引和利用方式。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高精尖技术。作为企业运营的秘诀,绝对的掌握高精尖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是经久不衰的。而垄断技术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掌握技术的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通过技术研发推出高科技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掌握专业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人才每年短缺达数十万之重。掌握了高级技工人才就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的对比,在市场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利润。这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早期并不被各地所重视。各地方政府往往以争夺高精尖技术人才为首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逐渐紧缺,地方政府才开始转变观念,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

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各地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从未放松。这种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自培养”的方式周期短、资耗低,见效快。所以某种程度上将抓住了教育性人力资源就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持续性,对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管理理念新颖,管理措施得当,必然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无穷的动力和发展活力。而想要形成比较先进的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管理理念,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对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引进,企业可以创建多元化的创业以及融资平台引入一些世界领先水平的机制或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这样就可以形成比较有市场潜力的经济发展体系。

完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留住人才是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做到人尽其才。而企业要想做到人尽其才、发挥每位员工的能力,单靠提供工作条件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对此,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按照员工的工作表现相应地给与奖惩、鼓励,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表现积极、成绩优秀和品质优良的工作人员,除了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还要为其提供一定的升职空间,让他们能真正体验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而对于工作表现不佳、渎职和工作状态懒散的员工给予警告或其他处分,不能姑息养奸。真正做到奖惩分明,营造公平、和谐的工作氛围。

增强人力资源教育,促进区域间的联系。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与之相适应。所以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大人力资源的教育力度,培养出全面、高端的人才。教育才是全社会的问题,所以社会各界都要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和合作,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的优势,弥补自身经济发展的不足。通过人才的交流能够促进人才的成长,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结语

人力资源的培养是关系到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推动人力资源培养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是未来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好统筹,加强对本地区人力资源和外来优秀人才的管理与利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同时,要注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适当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增设扶持项目,拓宽专业发展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3

[关键词]人才;区域经济;活跃度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4-0047-0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社会、网络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区域经济在不断变化,人才作为生产要素,在影响和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他一切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除了政策以及地域、气候因素外,人才及其活跃程度对这种不平衡状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区域间人才的活跃程度直接导致了区域间经济活力的差距,反过来区域间经济活力差异的拉大又使得高素质的人才继续向发达地区流动,尤其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使得发达地区人才活跃度继续增强,又能够促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快、活力增强,从而形成马太效应,使区域间经济活力的差异持续增大。本文提出了区域人才活跃度及其相关概念,并试图从区域人才活跃度对区域经济活力提升的角度,研究区域人才活跃度对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作用以及区域人才活跃度与区域经济活力的互相促进与推动关系。

一、区域人才活跃度(Regional Tal-ent Liveness)

人才(talent)是指那些在社会实践中具有专门知识和能力,能够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

区域人才活跃度取决于该区域人才现在和将来的存量、质量、创新性和流动性,决定区域价值体系的现实变动,影响区域价值体系的未来状况,因而是该区域竞争潜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一个区域的人才活跃度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等多因素决定,是反映区域人才创新能力、成长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外在“活跃”程度状态的总体表现。它是内化于区域人才群体中的整体人才存量和品质,是区域人才的生命力;它既决定了区域现实发展的活跃程度,也与区域的人才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相联系;它是在一定的区域中,整个区域人才群体的存续、发展以及抓住发展机遇的能力,是一种创新的精神和动力以及整个区域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提升一个区域整体发展实力(包括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所以,区域人才活跃度既表现了一个区域人才现实的发展态势,又表现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既决定了该区域现实的经济发展态势,又决定了其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为了找出区域人才活跃度的影响因素,本文编制了区域人才活跃度的调查问卷,通过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关于人才活力系统影响因素并加以整合,最后整合出六大影响因素。

(一)人才存量

即在整个区域内就业、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为区域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的总量。人才存量越大,区域人才发展越具备潜力,区域人才的活跃度就越强。一方面,人才越充足,研究与发展成果就越丰富,从数量上保证了人才活跃度越强。另一方面,人才的存量使得知识的产生更有效率,因此促进研究与发展的规模收益。

(二)人才质量

区域的人才活跃度体现在区域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上,区域人才质量越高,人才活跃度则越高。由于人才中的中高层次人才的贡献率远远高于普通人才,人才质量对区域人才活跃度的贡献则相比人才存量要大得多。

(三)人才流动性

经典经济学家告诉我们,社会人才在充分理性流动下,才能达到整体效能的最大化。这种效能的最大化正是人才活跃度的最大化外显。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区域,不断有“新鲜人才”的注入,不断有“不安份人才”的对流,其结果不仅是人才对人才载体的“择优”,更是较强活跃度人才的“涌现”、“过滤”与“识别”。大批活跃人才的集聚与涌动,激发出来的是这个区域高度的人才活跃度和强劲的人才竞争力。当人才流动活跃时,在这个区域寻找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都会比较容易。这样的区域才会吸引著名公司和科研机构落户。

(四)人才创新性

创新力体现一个区域内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区域人才活跃度最大的精神力量,是衡量人才活跃度的关键。创新又是竞争的保证,是人才活跃度增强的前提。创新力是人才创新实现的保证,因为它不受已有事实的局限,也不受逻辑习惯的束缚,它帮助人们拓宽视野,提升事业层次。缺乏创新力,创新之源就会枯竭。

(五)人才环境

即区域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有竞争力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区域的硬环境包括区域基础设施和区域生活质量;区域软环境包括区域的人才政策和区域的人才氛围。区域在区域经济中扮演角色的重要程度影响着对人才的吸引,良好的人才环境显然是影响区域人才活跃度增强的基础因素。区域竞争力的不断提升,给区域带来的是大批人才的集聚和人才更多的发展与活力提升机会。

(六)人才年龄

一个区域人才年轻化程度(整体年龄高低)是影响区域人才活跃度的一个重要自然因素。许多行业人才年轻化的要求也相当显著。区域的年轻人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越大,区域的人才活跃度水平就越高。人才年龄能够体现一个区域人才的成长性。

二、区域经济活力(Regional Eco-nomic Vitality)

“经济活力与可持续发展组织”2004年将经济活力定义为:一个社区的经济竞争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私人企业和公共企业的吸引能力。具有经济活力的社区能够为居民提供满意的就业等经济活动以及长期可持续性的生活质量;能够随时发现机遇和把握机遇,致力于居民福利的增加;能够鼓励和承认社区居民和企业的创新、勤奋、品德高尚,以及参与社区活动。区域经济活力与区域社会活力、环境活力以及文化活力共同构成了区域活力体系。区域经济活力主要体现区域的经济活动能力。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专家凯文,林奇认为,经济活力主要表现为区域的成长性,而且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的成长性、对外来资本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方面。区域经济活力的构成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经济成长性、对外来资本和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充分就业和可持续的生活质量、创新能力。

三、人才活跃度与区域经济活力

作为一个发展的概念,区域经济活力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富于变化、快速成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力发展空间会随之发生变化,其经济活力或者增强、或者减弱。区域人才活跃度对区域

经济活力成正向支持关系,区域人才活跃度建设就是要通过对区域人才整体活跃度的增强来提升区域经济活力。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力体现在科学知识、专业技能的发挥,其劳动是区别于简单劳动的复杂性劳动,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因此,区域人才活跃度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活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进步具有加速推动作用。人才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发挥作用的土地、资本的投入可以起到统率与推动作用。而当一个区域人才处在活跃度极高的水平上,这种推动就将在量和质上产生双重的加速作用。

人才活跃度建设作为增强区域经济活力的可持续、全方位的内核支撑力量,其重要任务在于营造良好的区域人才活跃度氛围,使人才加大投入、活跃度得以充分释放。人才活跃度建设不仅表现为微观效应上的个体寻优收益,更表现为宏观社会效应上区域经济活力的提升。区域人才存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就将表现为区域人才的“整体活化”,并随着人才的自我理性流动,区域人才的优化配置也就将得以高质量地实现,并进一步影响和推动着区域价值观念的升级、区域新文化的兴起与进步,以及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也将最终体现为区域经济活力的提升。

具体来讲,人才活跃度增强对于区域经济活力的提升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影响。

(一)人才活跃度对资本竞争力的影响

人才活跃度对资本竞争力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才活跃度能够提升资本产出的收益。人才质量是人才活跃度的一个衡量指标。资本只有通过与人才相结合,资本的潜在力量才能变成现实的力量,而区域人才的状况会直接影响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如果一个区域人才层次比较高,则该区域更有条件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人才与资本相结合,就会生产出具备高附加值的有竞争力的产品。第二,区域人才活跃度的状况还会影响资本的流动。资本的本性决定着资本总是向着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高收益区域流动。区域人才状况的差异将导致区域资本的收益产生差异,这将引起资本从收益低的区域流向收益高的区域。

(二)人才活跃度对区域科技竞争力的影响

人才数量、人才流动性和人才创新性是决定区域人才活跃度的三个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分别对区域科技竞争力产生影响,从而对区域经济活力起到提升作用。

知识和技术的一部分是内化在人才内部的。同时,知识和技术又是由人才创造的,知识、技术的积累和应用也都是通过人才的活动实现的。因此,人才活跃度状况对区域科技竞争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区域人才的数量影响区域的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如果一个区域有着数量较多的人才,则该区域不仅相应的知识存量大,而且通过人才的协作实践,该区域的知识将得到更多积累,科技将可能得到更多的发明和更广泛的应用。人才的流动,长期内将影响区域科学技术及知识的存量和增量的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将最终提高整体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活跃程度,因此,人才活力对区域的经济活力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三)人才活跃度的状况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毋庸置疑,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人才的构成,特别是知识技术的构成则相应影响区域的产业结构。如果区域人才结构表现为大量高比例的非熟练的人才,则这种人才结构既为区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优势条件,也决定区域产业只能暂时运行在较低的水平上。而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区域具备了产业专业化和产业高级化的条件,可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从而使区域经济活力有所增强。

(四)人才活跃度对区域基础设施的数量和构成的影响

人才活跃度对区域基础设施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人才的数量决定区域基础设施的规模。拥有较大人才规模的区域,其生产和居民生活的规模相应较大、范围较广,则需要较大规模的与之相配套的生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反之亦然。其次,人才的构成决定区域基础设施的构成。如果在一个区域的人才构成中,高层次人才比例高、规模大,则一方面需要与之配套更多的科研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另一方面对优美的风景、清洁的环境、高品质的娱乐场所,以及快捷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等要求比较高,为了便于创新和科研,高层次人才还需要高质量的实验室、大学等基础设施。

区域劳动规模和构成还影响区域在其所在国家或区域内的地位。人才规模大、收入水平高的区域,则区域内最终需求大,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突出,而区域科技人才构成状况又决定了该区域在国家中科教的地位。

基础设施及环境的提升是提升区域经济活力的基础,因此,也间接促使区域更加具备经济活力。

(五)人才活跃度对区域产业聚集力的影响作用

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及就业状况对一个区域的产业聚集力有一定影响。人才状况和区域产业状况紧密联系、相互作用。首先,人才在数量和素质两方面,都可以成为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产生潜在的比较利益。一个拥有丰富人才的区域,将有可能吸引资金、人口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流人,从而产生生产要素的聚集,提高区域的产业聚集能力。其次,人才结构也影响着区域产业的聚集状况。如果区域的高层次人员比例构成高,则与之相匹配的高层次生产要素将更多地向区域集聚。相反,如果一个区域的人才丰富但素质不高,则与之配套的较低层次的生产要素将更多地向该区域集聚,这种区域聚集将是低水平聚集。最后,区域人才供给和就业状况也影响着产业的进一步聚集。失业人员增加,则人才收益和生活水平下降,这将影响区域人口的其他生产要素进一步聚集。因此,优势产业的聚集将最大限度地促进此区域的产业升级,最终能够提升区域经济活力。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4

【关键词】品牌效应 东莞经济 影响

一、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分析

(一)品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品牌既是区域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依托。没有若干成功品牌的支撑,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企业,区域经济将成为“无源之水,元本之木”,由此可见,品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犹如血液之于生命的意义,没有品牌的区域经济,无异于没有灵魂的肉体,没有精神的躯壳。

2.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区域参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潮流,中国加入WTO后,发展需求的无限性,战略资源的稀缺性,市场的无边界性,使得区域竞争将成未来世界经济秩序的必然。

3.品牌越多,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和潜力越大。由于品牌是区域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品牌的成功是区域经济发展强大的驱动力和推进器。品牌的容量大,凝聚力强,尤其是成为驰名商标的品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具有非凡的繁殖能力和扩展能力。

4.特色品牌能打造区域特色产业群优势。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名牌产品,发展品牌经济,能带动区域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好的品牌可以带动整个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一套完善的产业集群。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品牌的成长。

根据区域经济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利于发展区域品牌,形成名牌效应。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完善,有利于企业形成有规模,提供高质量的品牌产品和服务,引领行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集群发展是组织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一种企业成长模式。

通过体制和制度的创新创造品牌。一个地区品牌经济的发展,不是靠个别企业家的精明头脑和智慧,而是要有适合这些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区域经济的强大需要有创造适合品牌诞生的土壤。

区域经济高速增长,有利于区域品牌簇群的成长。如果能保持一定长时期内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必然使“区域品牌”效应凸显,使得企业开始注重创名牌,形成“塑品牌、争品牌、创名牌”的局面,区域经济快速良好的发展促进区域品牌的品牌簇群的成长和繁荣。

二、品牌资产与品牌战略及其东莞经济的影响

1.有效提升、推动当地产业升级换代。一大批品牌企业快速成长,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产业层次,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2005年绍兴市255家品牌企业虽然数量仅占同规模以上企业数的7.8%,但销售收入占53.1%,利润占71.1%,税收占74.2%;农业名牌产品实现销售近40亿元,同比增长25%。品牌企业吸引着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机械、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集中,实现了由产品到产业、由增量到增效的转变。

2.促使规模企业迅速扩张。企业依托实力创名牌,反过来通过品牌经营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而扩张市场份额和企业规模。绍兴的步森集团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后,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欧美、中东等地区,仅用十余年时间,发展成为拥有海外国际贸易公司的大企业,并以7.05亿元的品牌价值进入“全国品牌500强”行列。“古越龙山”“会稽山”“女儿红”等黄酒品牌有序扩张,联手开拓市场,为绍兴赢得了“黄酒之都”的美誉。

三、打造东莞品牌,推动东莞经济发展

1.政府加大对企业争创品牌的扶持力度。任何一项工作,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最大的驱动力。区域政府要尊重市场的规律和品牌成长的规律,积极扶持、引导品牌的发展,要以“依托特色产业,培育名牌产品,明确区域定位,做响区域品牌,抓好质量工程,维护区域形象”为思路,共同打造区域品牌,促使区域企业关注品牌,争创名牌,以做多、做大、做强品牌,促进区域经济的兴旺发达。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机构,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有利于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有利于提高区域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要强化企业对品牌战略的实施力度。培育和发展品牌产品,基础在企业,关键也在企业。一是企业要具有塑造名牌的紧迫意识,创品牌是企业开辟、占领和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二是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将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三是突出重点,打造个性化品牌,避免分散品牌资源,致力打造一个主商标和一类名牌产品,以集中提高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四是加大广告投入,加强品牌宣传,培育品牌信誉,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以品牌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

3.强化区域品牌的维护和保护。区域品牌既是区域经济成长成熟的产物,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通过产业集群整体营销政策,提升区域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区域品牌形象,促进区域品牌的维护和传播。利用网络资源和市场,是壮大区域品牌自身优势的关键,因此要构建产业集群的国际化市场体系,扩大名牌效应。

4.以产业集群打造品牌和名牌簇群。区域品牌的形成是随着产业集群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中国名牌分布最集中的珠三角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方式。正是由于产业集群这种集聚、竞争、合作、学习和创新的内在机制和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创造了产业集群的营销优势,从而促成了区域品牌的形成。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建立集群的区域整体品牌,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取得协同效应,营造市场优势,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金锋.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家科技.2011,(03).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5

关键词:品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文献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

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2.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外围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3.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

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4.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参考文献

[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硕士论文,2007∶5.

[6]邵建平,任华亮。区域品牌形成机理及效用传导对西北地区区域品牌培育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8,(03)∶133-134.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6

[关键词]区域经济 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28-01

一、高校加强适应区域发展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经济快速、有序地发展就相应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高校只有把握住区域经济发展动态,才能够更好地掌握人才市场上的需要。高校可以很好地利用社会资金和自有资金这两种资源,在教学内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向等各个方面不断探索,改善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质量,为社会提供需求人才。同时,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区域经济相结合有利于促使高校立足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地方区域经济贸易问题。

高校与地方经济联系不仅可以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拓宽教育途径,改变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体制,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乃至生存空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扩大高校影响力和服务理念,促进区域经济所实际需要的学科专业的健康、有序地发展,促进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办学模式,为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同时,高校可以引进在社会上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力的人才来指导高校的学习实践,从而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还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建立高质量的教学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地参与企业实践机会,以至于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

二、高校人才培养合作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参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缺乏实质性的合作

高校在与地方区域经济合作中促成了一些合作项目。但从总的方面看,双方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往往缺乏长效机制,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同时,由于高校相对于地方区域经济贸易等各利益相关方面相对封闭,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双方的合作大多只能研究共性技术,而无法共享核心技术,造成了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合作往往流于形式。

(二)在校企双方的合作中高校面临人才的流失

在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合作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尽人意的情况,一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会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对高校的科研人员甚至是整个科研团队做出物质上的诱惑,物质待遇的巨大悬殊对高校科研队伍的稳定性和高校的学科建设形成了冲击。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思路

(一)高校应转变观念,完善服务水平

高校应该以地方经济的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能够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创造性、技能型人才。重点培养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积极利用高校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合作平台,注重教学实践环节,应该鼓励高校教师和学生大力开展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

(二)高校应加大对师生参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激励力度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是以教学工作为基本出发点的,鼓励高校教师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出发加强应用开发研究,推进科研成果尽快向产品开发、技术服务、政府决策咨询等方面的快速转化,能够多元化地为学校教学等各方面筹措资金。也只有高校教师将教学科研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努力开展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有紧密关联的科学研究,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中来,才能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做到科研与教学相统一。同时制订相关的政策奖励在教学实践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对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教师,激励更多的教师从事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产学研合作有关的项目。同时,在职称评定、职责考核等方面把实施专利、应用成果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将进行合作项目相关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造等内容纳入到职称晋升、提拔等工作中。

(三)构建服务平台,完善合作机制

加强高校和地方企业的信息沟通,高校可以同企业联手,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作为高校实习实践基地,从而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达到在节约科研教学资金的基础上创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搭建学校和企业的沟通平台,要不断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互动沟通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规范完善的科技成果的价格评估认证体系,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实践三方面的统一结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