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的新农村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振兴下的新农村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振兴下的新农村建设

乡村振兴下的新农村建设范文1

一、2019年工作情况

(一)持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1.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18年开工的3.5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2600亩土地治理项目;开工建设5.2万亩高标准农田,比去年新增1.64万亩;推进2000亩绿色田园乡村项目建设,预计明年三月份完工。

2.粮食生产稳中有升。今年全县粮食播面59.09万亩,粮食总产29.02万吨,比2018年增长400吨。其中:水稻面积56.64万亩,总产27.71万吨(早稻面积18.84万亩,总产8.21万吨;中稻面积17.46万亩,总产9.29万吨;晚稻面积20.34万亩,总产10.21万吨)。

3.主导特色产业发展良好。①绿色有机产业。“蜂蜜”成功入围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现“零的突破”;新增“三品一标”产品11个,达到126个;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是全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县市。②富硒产业。出台了《全县富硒产业发展实施意见(2019-2021三年规划)》,目前全县共发展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5.22万亩,“姚勉状元粮富硒大米”在第四届中国富硒农业发展大会上被授予“中国富硒好米”称号。③中药材产业。全县目前有中药材面积约1.7万亩,其中今年新增1.01万亩,1000亩以上的基地有3个,500亩以上的基地有3个。

4.产业扶贫精准发力。出台了《县产业扶贫奖补政策实施办法(试行)》,对全县自主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产业奖补。规范提升特色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125家,发展绿色有机水稻、果蔬、油茶、中蜂、清水养鱼、花卉等产业,辐射带动1615户贫困户增收受益。利用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9个,为37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第一桶金”。

5.农业招商引资取得质的突破。成功引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蔬菜产业基地,总投资2.8亿元,项目一期投资1亿元,建设蔬菜产业基地423亩,工程进展顺利;引进正宜农业发展蔬菜、中药材产业,已落实50亩蔬菜育苗基地和1500亩种植基地;引进客商发展中药材种植、红糖加工项目,已初步落实基地面积2000亩。

(二)着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大美生态建设。

6.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行政村规划和自然村村庄调查和村庄分类;以“三清二改一管护”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在春节、清明、国庆、中秋等节点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的习惯;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新开工建设12个集镇生活污水治理和2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预计年底完成厕所改造任务的90%以上,改厕数18561座。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出台《县加快建立“五定包干”村庄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实施方案》,着眼“有人看护、有钱维护、有制度管护”,探索建立全域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五定包干”机制,落实长效管护资金。

7.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2019年,实际开工建设376个新农村建设点,较上年新增179个。全县新农村已拆“三房”12.31万平方米;改路114.4公里(主干道、内主干道、入户便道);改水9892户;改厕9205户;改沟42.17公里。全县新农村建设点规划第一批设计已完成100%,第二批正在规划中;启动2020年新农村建设点的申报、建设。

8.秀美乡村建设再添荣誉。先后打造了10个秀美乡村示范点,累计创建了省4A级乡村旅游点1个、省3A级乡村旅游点3个。、成功入围第二届“十大秀美乡村之锦绣村”。启动新一轮秀美乡村建设,安排秀美乡村建设点8个,总资金2525万元。

9.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管控良好。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通过推广测土配方等多项节肥技术和统防统治综合应用,全县农药、化肥施用量继续呈下降趋势,实现农药、化肥零增长目标。严禁秸秆焚烧,强化秸秆综合利用。

(三)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10.推进土地流转。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落实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登记颁证面积40.7万亩,加大了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的宣传力度,放活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19.02万亩,流转率达46%。

11.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已经结束,并通过了市级验收,共有1974个单位开展清产核资,核实农村集体资产6.87亿元。农村集体清产核资数据全部录入了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出台《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12.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鼓励村集体流转或利用机动地、荒地、水面和村庄整治、宅基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结余土地及其它可利用的集体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多种集体经济形式,实现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空壳村”全部“破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的村有175个,占全县比例81.39%。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导产业小而全,缺乏龙头带动。稻、竹、油茶、中药材、富硒、果蔬、休闲农业等主导产业都有一些,“三品一标”产品也累计认证了117个,绿色(有机)原料林基地面积达26万亩,富硒土壤面积有85万亩,一些产品的品牌和品质在行业内也比较认可,且有一定的美誉度,但缺乏重量级的龙头企业带动,没有形成较成熟的产业和市场。

(二)工作任务重,统筹协调事项多。统筹协调的“国字号”工作任务有两项,即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省字号”工作任务有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工作。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6类123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任务7类24项,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重点工作任务8类10项。三项共计重点工作任务21类157项,涉及的单位和部门有70多个。

乡村振兴下的新农村建设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经济管理;管理制度;管理模式

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顺应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需求,采用科学的方式确保农村与农业发展有条不紊地进行,选择有效、科学的管控方法,预测新形势下农业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管理方式,更新管理观念,遵循时展方向,引导农村合理应用自身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村完成发展任务奠定基础。

一、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管理创新工作的必要性

(一)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

我国城乡收入处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由于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距,会使生活环境、交通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在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乡村差异明显,很多农民为了提高经济收入,流向经济发达的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耕地也因此荒废。更多青年劳动力由农村涌入城市,大部分留守农村均为老弱病残,导致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留下的人难以为农村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降低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对乡村振兴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细化新农村建设要求,同时应该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以及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改善乡村经济环境,缩小城乡间的差距。

(二)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应该在新发展理念下进行,需要灵活地运用当地资源,利用农村持有的优势,解决以往在经济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围绕科学发展观并在其指导下创新农村经济管理方式,合理地运用资源,获得综合效益。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必须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确定自身持有的优势,调整工作模式开展经济建设工作,优化当地资源、打造特色经济,提出差异化农产品品牌,为地方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打造乡村专属品牌,可以提高乡村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利用直播、其他平台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为乡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应用技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村应该改变传统落后的工作方式,加强科学技术在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而且,需要采购大量的机械设备开展机械化作业,从育种到农产品加工,均需采用现代化生产技术,还可以通过机械化工作模式,降低人力劳动量,规范作业方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新型经济管理方式应该围绕管理目标开展,可以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三)强化党在农村的领导力

农村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速度,政府先后颁布诸多文件,由此积极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应该在推动农村建设发展同时,保障村民自身健康,引领农村推进复产复工的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期间,应该掌握地方经济建设情况,需要深入基层听取村民的建议,接受大众监督,确保工作可以按照政府提出的要求进行。

二、我国农村经济管理阶段出现的问题

(一)对农村经济管理认知程度不高

在新农村建设期间应该树立远大的发展目标,积极跟进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政府研究新形势下的环境提出发展建议,采用宏观控制的方法引导农村朝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推进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出台很多文件。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农民的综合素养相对不高,虽然阅读此类文件,但是不能深度把握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也无法及时响应政府提出的政策,导致很多政策难以在农村发展中有效地落实下去。

(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较为滞后

我国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迅猛的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但是以往的发展方法过于单一,无法全面推进各区域发展,为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需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与此同时,应该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利用农村经济管理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共同富裕。当下,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任务,在新农村建设期间,没有根据要求编制经济管理体制。由于经济管理体制滞后,很多工作难以有效落实,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不利的影响。

(三)农村经济管理模式较为陈旧

在农村经济管理阶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乡村进行数据存储与记录等工作选择纸质记录的方法。在电子数据记录与存储方面进展缓慢,会降低工作效率,当下没有在农村经济数据管控方面建立统一的资源管控平台,无法实现信息共享,这会对各部门开展工作形成一定的影响。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直接关乎工作的进行情况,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保证活动顺利的进行,需要提高对工作的关注度。然而,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养不高,没有办法围绕工作中心开展活动。

三、农村经济管理的新举措

(一)更新管理思想

农业经济对我国经济建设工作有较大的影响,经济管理人员应该正确看待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自身权责,严格履行职责任务。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与工作人员执行能力关联密切,应该强化经济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由此可以更好地参与工作。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扶持力度,进行宏观控制,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可以朝正确方向发展,部门管理人员应拥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可以结合市场变动状况快速开展。研究行业的发展情况,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加大新型管理方式和先进生产模式的推广力度,使其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完善管理体制

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关注度,应该研究当前困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原因,需要围绕“三农”问题处理情况,判断农村经济管理方式是否可行、有效。需要建立健全农村管理体制,将农村各方面建设工作与农村经济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当下应该围绕新农村建设要求,打造适合农村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制度内容,保证各项工作有法可循,在法律保障下顺利开展。从法律层面规划新农村建设管理工作,将国家与党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政策作为工作开展的依据,建立系统的经济管理体系;从行为态度等方面规范经济管理行为,细致地划分经济管理工作内容与工作权责,保证各项工作可以落实到具体人员。

(三)创新管理模式

地方政府应该高度关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需要督促经济管理人员认真工作,履行岗位职责,保障农村经济高效发展。考虑到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对工作运行起到的重要作用,应该及时根据环境发生的改变,确定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创新管理方式,确保经济建设工作可以稳定、高效地开展,完成可持续发展任务。新农村经济管理方面必须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在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下解决广大农民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可以抵消生活环境对农民工作形成的冲击。为了从整体上解决农村大众消费水平低、生活环境恶劣等问题,需要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贯彻国家的发展思想,围绕发展目标,引导农村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此期间,应该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落实国家在农村建设方面提出的各类政策,让各类政策可以更好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四、结束语

乡村振兴下的新农村建设范文3

关键词:农村群众;群众文化;建设标准;措施

1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良好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随着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多数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步伐远不如农村地区物质文明的发展步伐。为了加快我国新农村的建设脚步,各地区要重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更坚实的精神文化基础。(2)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充分挥发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出大量的农村人才。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农民是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点,因此地方政府在引导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时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文化建筑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思想认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去参加和学习相关文化活动,进而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贡献;同时,在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部分村民会受到文化建设的感染与教育,主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努力学习的方式进入到各个高校,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另外,在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时,可以促使部分村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卓越贡献。(3)大力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有助于先进的理念和思想进入到农村地区,使村民能够利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进行耕种与生产,促使相关农产品可以快速投入到市场,这对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在农村地区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还要尽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样他们才能慢慢形成较强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这对推动小康社会的建成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2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群众文化意识淡薄。在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多数农村居民都存在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其在思想方面较为落后,对于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不闻不问,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茶余饭后习惯通过打麻将、拉家常等方式来消磨时间,这样就造成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无法顺利地推进。长此以往,村民的思想会越来越腐化,越来越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给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基层人才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目前我国多数农村地区还为建立专业的文化建设工作站,所以在专业的人员方面也存在的严重的不足,这就造成了相关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内容无法全面开展。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在农村当中建立了专业的文化建设工作站,但是基层人才严重不足,许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都习惯在大城市工作,很少有人才愿意进入到农村工作,导致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很难开展。另外,个别农村地区已经开展了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但是在活动中缺乏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和带头,能够参与到活动的村民非常少。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较差,部分村民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只能在平时的学习时间从事一些其他的赚钱活动,无法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文化建设中。(3)经费投入有限,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缺乏。要想在农村地区顺利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就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一旦在建设中出现经费缺乏的情况,势必会导致文化活动很难推进与开展。但是从目前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难以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农村地区没有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所以在开展相关群众文化活动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但是一些地方由于政府经济紧张,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农村原有的建设规划和标准与实际的规划和建设相差甚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其次,由于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发展非常缓慢,导致许多投资商和企业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来建设农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最后,由于农村资金有限导致许多专业的文化人员愿意投身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最终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去发展。(4)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文化发展阵地流失。由于农村地区发展缓慢,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对基础设施和群众基础有着极高的要求,部分农村只能为文化建设提供简单的场所如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以及图书室等,这会严重限制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的基础设施在建设完成后就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如部分农村地区的农家书屋基本处在闲置状态,这些书屋平常并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导致许多书籍出现丢失和损坏的情况,甚至在个别农村地区还会出现连书都没有的情况,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5)形式缺乏创新,文化活动开展内容单一。在我国乡村振兴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文化活动上存在形式单一内容老套的情况,影响到了农民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另外,部分农村地区相关基础设施过于落后,农民在参加活动时没有良好的场地,影响到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和感受,不利于后续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3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对策

3.1重视乡村文化振兴,转变传统观念

思想对于一个人的改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通过科学有效的活动来提高农村人员的思想认识,促使更多的文化活动可以在农村中开展。作为地方政府和村委会,要改变以往只重视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在要求相关村民在活动中多学习一些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同时相关部门要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文化管理制度,确保相关文化活动可以顺利进行与开展。作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要在平时的建设过程中做好日常宣传和引导工作,在宣传时可以在村委会、田间地头以及村民家门口张贴相关宣传资料,同时也可以利用村集体微信群,一些有关文化活动的内容,在必要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下拨一部分资金用来鼓励村民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于表现优秀的村民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不仅可以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与落实,还可以确保全体村民应用良好的文化修养,这对日后乡村振兴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2借助乡村人才振兴,培养文化人才

人才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只有构建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使村民真正爱上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在满足其精神需求的同时提高农村人员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这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在乡村人才振兴的背景下,农村和地方政府要重视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在这过程中,可以采取鼓励人才下乡、人才返乡以及培养当地人才的方式。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要确保每个基础岗位都有专业的人员来管理,同时地方政府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定期对这些乡村人员开展培训和教育工作,在年底给予这些基础文化人员一定的物质奖励,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愿意下到基层中开展工作和学习,这既可以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还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利的帮助。

3.3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开拓投资渠道

在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目前我国多数农村都存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不足和质量较差的情况,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限制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落实,所以地方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些高质量的文化基础设施,使农民群众在参加文化活动时可以有良好的活动场地,这对激发农村群众的参与热情有着积极作用。具体按照地方财政部门出台的政策标准进行操作:(1)每年对每个乡村补助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024万元(具体金额按照地区经济条件而定)。(2)专项资金用于信息共享、农家书屋、文艺演出、公益电影放映和体育活动等,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共同负担。另外,作为地方政府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农村群众文化设施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鼓励社会中的相关企业参与到农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通过多渠道融资,不仅可以降低政府的投资压力,还可以确保相关文化基础设施顺利完成。

3.4合理规划设施用地,科学作出决策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地开展与进行,与其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相关部门在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时要对用地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在用地规划的过程中根据当地村民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切忌在建设过程中不能占用村民的耕地和宅基地,并且在建设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在建设文化设施时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建设,并严格按照相关建设标准,比如对于农村文化广场的建设,要遵循如下标准:①文化广场面积应在500m2左右;②文化广场包括广场(舞台)区、观众区等功能分区;③有健身娱乐器材、垃圾收集箱等设施;④有灯光照明,有电源插座;⑤有不少于一种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年利用率不少于60天(次)。避免在建设中出现形式主义,这样才能使村民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主动配合地方政府和人员开展文化活动,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3.5注重继承结合发展,创新文化形式

现阶段的文化要想实现健康发展,是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支持与帮助的。所以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首先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积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然后对一些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要敢于抛弃,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深入挖掘当地优秀的文化,之后再对这些文化进行大力宣传,以确保这些优秀的文化可以得到传承和弘扬。其次,要对当前的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全面了解,然后结合新时代农村发展情况融入一些全新的元素和理念,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同时也可以对传统的文化内容进行创新。具体要按照如下标准操作:①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②村文化馆要具备综合,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乡镇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群众文化由单一内容向多元化发展,以此在农村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3.6弘扬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农村文化氛围

在农村地区开展群众文化建设时,首先地方政府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并对相关文化活动开展针对性的设计,用实际行动支持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素养渗透在整个文化建设中,确保全体村民能够拥有先进的思想,使其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可以有效抵御不良的文化侵蚀,这对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其次对于特色的农村传统文化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建设一些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内容,这不仅可以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还可以使一些传统的优秀文化得到发扬,这对提高农村群众的综合素养有着积极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地区推进群众文化建设,有助于乡村振兴目标的快速完成,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和部门要重视起来,并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可以加大资金投入、给予政策扶持、引入人才和创新文化内容等,以确保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顺利地开展与落实,确保农民群众可以拥有优良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群众文化研究选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忠文.浅谈农村群众文化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农家参谋,2021(24):15-16.

[3]罗俊梅,周明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振兴研究——基于“乡风、乡情、乡土、乡贤”视角的思考[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22(02):48-53.

[4]包玲琍.对乡村振兴视角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21(18):19-20.

乡村振兴下的新农村建设范文4

关键词:新农村;建筑规划;面貌改造;社区建设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central economic zone, the rising of central China and henan rejuvenat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as the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relates directly to the new rural two cross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eve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For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cene of the transformation, the one with regional as a starting point, extraction of traditional art and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ing new rural residents.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armers, foster new type of farmers, enhance the cohesive affinity of the community,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y.

Keywords: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planning; Face modificatio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总体上已达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客观要求。这对于贯彻落实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1.当前农村建筑规划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建筑规划的意义

农村建筑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农村建筑规划,应因弄够放眼全局,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生产生活,人文风俗等状况,做到有的放矢,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具体从以下角度进一步分析:

从社会角度而言,专门的建筑规划能够细化社会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因任务书的失误而造成社会财富的损失。

从建筑师的角度而言,专门的建筑规划由于本身考虑了建筑策划,建筑设计等因素,对任务书制定进行反馈修正的同时,增加了设计本身的可操作性,使建筑师的设计由“被动”变“主动”。

从开发商的角度而言,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使开发商比较容易和建筑师交流,节省建筑时间。

1.2农村建筑的诸多问题

第一,以偏概全,把建筑规划定义为简单的住房设计,未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和谐及人文环境的融合。

第二,华而不实,附属功能不全面,配套设施不完善,以政绩为导向,脱离了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与承受能力。

第三,盲目的学习城市建筑设计,不重视农村生产的特点,失去了乡村特色和地域特色。

第四,对存在的大量蚕食土地,有房无人的空心村现象整治力度不大。

2.建筑风貌的整治改造

2.1整治改造的目标

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创造建筑与环境相互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村民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使居民的出行、生活、交往更为便捷;形成既体现当地新农村建设成效,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景观;引导村民适应现代化生活方式,重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符合政府和农民的双重意愿,形成双赢局面,使农民真正享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成效。

2.2建筑风貌改造的原则

(1)建筑风格:改造建筑符合当地居民的传统风俗特征,体现乡土气息,结合传统结构建筑的构架形式,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民居建筑风格。

(2)建筑形式:结合传统的建筑风俗,提取建筑元素,符合当地居民及本土化建筑形式特色要求,避免出现非本地区建筑形式。

(3)外部空间改造:增加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原则,通过拆除功能利用性差,景观质量差的建筑,整合和调整土地使用功能,以增家村民公共活动和休憩场所。

2.3建筑风貌改造的措施

挖掘老建筑自身的空间特色,与新旧建筑结合以满足显得功能要求。历史建筑的扩建和改造是个复杂的问题,根据实际项目的不同而有着千差万别的特殊性,但总的来看包含着两个主要方面的问题:a“创新”的问题,即在保护原有建筑面貌的同时,采用创新的方法,设计出与原有建筑风格迥然不同的扩建部分,通过对比产生和谐。而对于那些历史和艺术建筑来说,更多地考虑如何维护原建筑的风格和面貌,也就是“整旧如旧”。b“和谐”的问题,即历史建筑与其扩建部分都要用一个周边的整体环境来衡量。新的建筑需要有自己的个性,但从另一个方面有需要于周边环境的环境对话,融入整体的环境之中,不能再新旧建筑的关系产生明显的裂痕。这种连续性或者有机行对于城市环境及保护建筑是至关重要的,缺少了这种有机性与整体性,剩下的就只是两个无关建筑的集合。

3.新农村的社区文化建设

3.1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发展农村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重要着力点。

(2)发展农村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助力器。

(3)发展农村文化是增强农村社区内在凝聚力的核心。

3.2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活动经费严重短缺。目前由于国家财政投入少,地方财政又有困难,未能落实每年地方财政收入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除了人头经费外,区、乡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导致文化建设滞后。乡镇文化不能依靠自身发展,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生存困难。目前乡镇只能勉强发放人员工资,没有文化建设项目,没有添置文化活动器材,图书室的图书不能正常更新。

(2)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滞后。由于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认识不足,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又不愿意花钱投入,致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从事文化事业的同志心灰意冷,缺乏积极性,大多放弃主业改做乡镇中心工作。

(3)是文化管理体制不畅。由于广电与文化分属两个职能部门,对农村的传媒文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而且农村地域广、人口分散、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收益小,仅靠广电部门是无能力承当农村广电网络建设。虽然国家规定到2010年农村地区20户以上的村全部实现网络村村通,但愿有“村村通”的用户并未列入新的网络“村村通”工程计划,得不到上级补助资金,导致我区目前许多乡村原有接收设备无力更新。在卫星传播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受后,广大农村地区只收1—3太外地的电视,无法收看省、市、区电视节目。

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寻找适合本区发展的思路。在空间布局上,要多方面,多因素的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使新农村在建筑规划过程中,成为其看点,亮点,特点,让村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建筑风貌的改造,要透过其地域性的特点把握传统文化的脉络,塑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建筑形象,实现人民生活,生态,经济和谐有序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强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提高农村的社区凝聚力,提升乡土认同感,促生合理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理想,从而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骆中钊《新农村建设规划与住宅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版。

[2]吴振凡《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5期。

[3]唐洪刚,对乡土建筑与建筑文化趋同目的的一点思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2. 12 .24 。

[4]农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乡村振兴下的新农村建设范文5

关键词:留守;人才;现代化;推拉理论;新村运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明确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和物质保障,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农民成为农业农村兴旺发展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但随着中国工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民持续流出农村,到省内外中心地带务工,这给农村带来双重影响,正面影响表现为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了农村家庭生活,其负面影响更为显著,导致了农村空心化的现象,但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浪潮下,农民流动已是必然趋势,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中国社会新农村的建设和走向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课题。

一、农村人口外流对农村产生的消极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民大规模涌入城市,出现了蔚然壮观的“民工潮”,致使“三农”问题衍生成为“四农”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趋势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只是方式稍有不同,流动之初,多为异地流动,怀揣着淘金梦,亲帮亲式的候鸟式迁徙,现在则趋于务实,城市工作,回家养老,因为只有极少数的农民工才能在城市安家,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新生代80、90后的农民工将城市梦作为自己的最大追求,这对传统乡村礼治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农村社区的管理和建设带来极大的挑战,同时改变了家庭甚至社会结构,造成了“留守”问题等。

(一)礼治秩序受到挑战

先生在《乡土中国》论述过[1],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中的人靠土谋生,安土重迁,人口流动的范围和频率都非常小,所以人们占有的土地资源也很少变动,在这种几乎代代如是,循环却不常更新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可以借助长辈们的经验,尽可抄袭做自己生活的指南,那是一个父权和老人权威的时代,凭着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经验得到了乡土民众的爱戴,但农民流动的主体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从城市带回新的知识、技术、信息、思想,冲击、动摇了传统乡村的老人权威,乡村老人的生活经验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甚至失去意义。乡土社会同样是“礼治”、“无讼”的社会,“礼”便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并予以遵守的一种秩序规范,它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利或刑法来压制,而是在人们的内心种上了敬畏的种子,由内而外的认可和服从,但随着农民的外流,长期固守在外,对于这种乡土的秩序意识变得淡化,同时由于房价、户籍等原因无法完全融入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生活,因而无法建立新的规范和秩序,所以,他们的意识和行为处于失范的状态,即原有的规则受到冲击,新的规范又尚未建立,或与乡土社会出现矛盾,造成秩序的混乱。农民流动的财富效应导致了农村出现分化,个人能力、胆识和机会不同,收获的财富不同,原来的农民带着一种乡土本色,靠地谋生,每个家庭的收益几乎相同或略有差异,自民工潮始,同质的农庄变得贫富不均,出现异化与阶层分化,同时衍生出新的社会矛盾,影响了祥和的乡村社会。

(二)人才外流农村衰败

十以来,在很多场合、很多会议上都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是创新发展的主体。乡村人才一直供给不足,表现在管理领导的人才和专业技术领域的精英严重不足两方面。首先,随着取消户籍的限制和农民流动的热潮,农村中的青年人纷纷选择大城市上学,学成后留在城市就业,其次,本就是城市户口的大学生或知识分子也更愿意在城市深造,农村对他们来说不具吸引力,这对本就缺乏人才的乡村来说就是雪上加霜。人才缺失,谈不上先进的乡村治理,更谈不上创新和农业现代化,加速了农村的衰败,更拉大了与城市之间的距离,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农民外流的人群中,除了有知识、技术的农村精英,更多的是普通的青壮年劳动力,他们是“乡土”社会的生力军,随着社会流动日益加强,他们纷纷抛地弃荒,脱离农业,进入城市寻求更多不同于农村的职业与机会,即便国家增加投入,招商引资,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农村环境焕然一新,农民生活不断改善,但这样大规模的外流,带给乡村社会的消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缺乏青年劳动力的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家庭结构失衡,本就资源不均的社会更难以平衡优质资源,可以想象,这样的农村必然会逐渐衰败。

(三)带来“703861”问题

顾名思义,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走出乡村,必然导致留守问题,包括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留守妇女的生计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2]。青年劳力外流,家中老人要负担农活,要照顾小孩,老人体力难以承受,田地收益必然不好,导致很多农田荒废,老人承担的事务繁重、压力很大,儿女又不在身边,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晚年生活非常凄苦,为整个中国乡村的养老问题增添了新的特殊情况;由老人照顾孙辈起居、教育,同样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一般隔辈亲,老人很多溺爱孩子,形成教育上的偏差,小孩们长期离开父母,享受不到父母在亲情上的慰藉、在学业上的嘱托、在道德规范上的言传身教,容易和父母感情冷漠,性格孤僻且任性自私,引发社会治安的问题,据有关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长大后犯罪的占有很大的比例,他们也很向往城市的生活,在由祖父母照顾成长之后也流向城市,形成新一轮的民工潮,同时使得老人更加的孤苦、无依无靠;还有留守的妇女,她们要代替丈夫承担农业生产劳作,同时也要履行好照顾家庭的责任,生活的压力非常大,并且与丈夫长期分居,忍受着精神、情感、道德上的煎熬,很可能会面临家庭结构的重大改变。很多新闻已经报道过农村离婚率攀升,出现搭伙的新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个问题。

二、农民持续外流的原因

农民的社会流动包括纵向流动和水平流动,劳动者职业的转换和城市农村居住环境的转换,这改变了原来社会的结构,也改变了农民的身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民不断外流,其原因可归纳为这是一种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经济体制的转轨,国家政策的导向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的社会流动,它也深刻的反映出当今中国的城市和农村不管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是资源配给方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3]。

(一)中国现代化的特定现象

中国出现大批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体现了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家在特殊的历史阶段出现的特定的现象,中国的社会发展速度超过其他任何发达国家,中国社会结构无时无刻不在变动与转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需要城乡之间快速缩小差距,冲破种种限制,实现合理的社会流动。1.二元结构的松动20世纪50年代起,为了快速振兴中国工业,实现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建立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农业集体化,体制较为僵硬,阻碍了正常的社会流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实行,分田到组,分田到户,农村开始有了剩余的劳动力,每个劳动力都肩负着一个家庭的责任,这让农民有了流动的可能,政府开始允许农村人进入城市务工,政策为“离土不离乡”[4],因此也有了“农民工”这个称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伴随着就业前景变得广阔。20世纪以来,国家逐渐开放中小城市户籍,取消农业税,2006年1月,国务院又颁布《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核心观点都是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职业限制、行政审批,户籍制度也已经被身份证的形式所取代,城乡二元的体制虽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已松动。2.乡土观念的转变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通过土地获取的经济效益失去比较优势,二三产业突飞猛进式的发展,使得农业作为生活基础保障的地位逐渐下降,并且为更多人提供了可以选择的机会,曾经人们对土地的敬畏、热情与依附随着时代的更替在观念上发生了较大转变,削弱了人们对土地的情结,乡村的礼制秩序和封闭自足渐渐失去存在的基础。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农民也更趋于理性,城市机会多,效益好,风险小,且收益快,成为农村青壮年劳力的较好选择。

(二)“推拉”理论

对于农民流动的经典解释是推拉理论,即城镇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共同作用,促使农民流出农村流向城镇,民工潮的根源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是城乡的巨大差距造成了如此大规模的农民流动。1.城市吸引力城市的机会和平台强烈吸引着农民尤其是新一代农民出生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渴望走出农村,渴望融入城市,渴望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找到一个自己的位置,施展才能,这就代表着就业、收入及收入预期,用托达罗的人口迁移理论解释就是,城市较高的就业和工资预期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习惯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安土重迁,但中国现代化广阔的就业空间,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拉动农民进城,不仅如此,城市便利、丰富多彩的生活极大的吸引着农民,城市同时也是信息、多元文化形式的聚集地,开放的思维,为青年人提供较好的学习和晋升的平台,很多人不知不觉形成了厌农思想,这些都是他们无法从乡村获得的,从而具有强大的“推力”。2.农村拒斥力农村最大的推力体现在人地矛盾、务农收入低、很多专业人才在农村无用武之地。自实行以后,分田到户,“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固化了农村的土地制度,造成了大量的无地农民,这些新生的农民,无法继续利用土地谋生,只有到城镇去另谋其他出路;并且80年代后城镇化蓬勃发展,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的驱动下,打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旗帜,大搞开发区、试验区建设和城市纵横扩张,大量征地拆迁和拆村并居,又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再有就是务农收入难以维持正常家庭的日常花销,高额的教育、医疗费用,农产品价格却非常低廉,使得很多村民不得不出外谋生,以维持家庭的日常,农民的收入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减少农民,因此要在农村之外开辟新的领域。

三、新农村建设路径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财富积累和工业化进程,我国已经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国家自2005年底推行新农村建设以来,包括改善农村环境、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福利和农产品价格、发展乡镇企业,对农村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导向,但城乡二元的结构形式并没有发生根本上的变化,农村建设也过多的依赖于直接的财政扶持,缺乏竞争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未能切实提高农村整体自生能力,由于财政划拨和监管体系的不健全,地方政府也出现一些调拨资金以作他用的现象。这些都表明新农村建设的历程任重道远。

(一)新村运动启示

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地矛盾,提升国民素质等问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村运动。经过40多年的实践,摆脱了农村贫穷落后的状态,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道德标准,培育国民形成勤勉、互助的良好民风。当今中国农村,有很多矛盾与当时韩国极为相似,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更好的服务于乡村建设[5]。1.激发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乡村建设的主体必须是农民,农民是乡村的主人,只有他们才更了解自身及乡村的需求,也只有他们才对乡土中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节,在十多年来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一厢情愿,以村社为本,强制的规划乡村发展的方向,强制建设乡村成为新的城镇的农村,导致了所谓农民“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农村留不住青年农民,留守家庭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要了解农民的愿望,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尊重农民的创造性,从农民最迫切解决的问题着手,不搞强制推行,通过逐步引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改善政府支持农村建设的方式对于乡村问题,国家有着足够的重视,从财政的拨款,减免农业税等等方面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但很多时候都是行政命令强制实行,应该鼓励、宣传、引导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形成自治的传统,并自主提升素质水平和知识技能,要做的是倡导、扶持和带动,培训新农村建设的专门人才,按需供给,“三农”问题不止是经济问题,更多时候是人的问题,经济增长的同时道德素质却没有同步增长,反而出现下滑,先前民风淳朴的地方不断出现假冒伪劣、欺诈冷漠的现象,这些社会问题不能出现一个解决一个,要做整体规划,建设良好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使农村建设处于平稳运行的状态,在提升物质水平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打通人民的思维,培养自治、自主的思想意识,协调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二)因地制宜,体现中国特色

在解决城乡差距的问题上,无疑会有两种倾向,一是偏向农村,二是偏向城市。中国地大人多,每个省市、城乡又各具特色,我们可以在二者之间取中,走一条新城镇化的道路,承接城市功能同时辐射农村。韩国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同时又要考虑国情,和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情况,着力解决突出农村人才缺失、留守在保留乡土优秀传统基础上实现乡村现代化的种种问题[6]。1.有效引导农民回流首先重视起农村能人在其中的纽带作用,很多农民无法主动呼应政府的种种措施就是因为群龙无首,中国人一直生活在群体组织之中,20世纪梁漱溟和晏阳初的乡村实验收效甚微就是因为没有通过一定的个人和组织将群众聚集起来,所以我们要大力开发农村资源,加强实用人才,新农村建设的专门人才的培养,确立新型的人才观,加大力度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很多精英心系故土,他们对家乡充满感情,对这些人才通过物质褒奖、政策优惠、情感号召吸引他们回到农村中来。同时,要完善配套的设施建设、制度建设,让人才回得来,让乡村学子,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回来。如今高等教育大众化,乡村人到城市中学习,大学专业设置也都是与城市紧密相联,建立起适合于农村建设的教学机构,同时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满足人们多样的生活需求,努力追赶城市的脚步。2.实现就近城镇化村落、村庄会随着时间流逝,时展而逐渐的消亡,但农村却不会,要让农村随着城镇化的开展焕发新的生机。中国农村8亿多人口,全部搬进城市生活,不现实,我们通过寻找一条城市乡村之间的道路来将二者联系起来,让农村人享受到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以城镇建设为中心,科学布局、合理安排,按农民的实际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城镇承接这城市先进的技术,多元的思想,科学的模式,将种种资源汇集在城镇,通过城镇辐射到乡村,距离短,时效性更强,因地制宜更突出本地区特色,让农民更多的集聚到城镇,减轻了农民在城市生活的压力,也减轻了城市吸纳外来人口的压力,互惠共赢,同时应该完善配套的制度、政策的建设,完全打通户籍农民身份的限制,户籍就近市民化,社会流动一定上就是现代化进程的表现形式,同时改革不合理的土地制度,让农民进退皆可,保留村民回归乡土的可能。以农民为主体,本着供需匹配的原则,政府要不遗余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包括资金调拨、设施建设、更要激发农民回乡创业的首创精神和建设家乡的热情,培养乡村建设的精英,自下而上的搞活农村经济、文化、政治,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农村真正发展起来,农民的物质水平和精神文化真正丰富起来,城乡二元的格局才能逐步的消失,新农村建设才真正有了时效。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程必定.中国的两类“三农”问题及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1(8):4-11.

[3]朱世涛.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5:6.

[4]吴承富,刘玉平.试论农民流动对我国农村治理的消极影响[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5):88-91.

[5]王晓飞,颜迪.韩国新村运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科技经济市场交流研讨,2016(2):193-194.

乡村振兴下的新农村建设范文6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政府行为;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90-04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关系。乡村生态旅游是振兴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两者有着内在的契合关系,而政府行为在其协同发展中又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自然景观――农村生态、自然环境;经济景观――田园景观、农林牧渔;文化景观――村落古镇、民俗风情。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其协同发展有助于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进程。

(一)乡村生态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1.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实现一产与三产的融合,能够增加农业附加值及农村经济总量,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乡村生态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旅游产业是乡村经济中最具有附加值的产业,能够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有效地将农业与自然与人文等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实现一产与三产的融合,增加农村经济总量,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新农村建设。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旅游业的投资乘数为4.3,这意味着每增加1元的投资,就能产生4.3元的收益。

2.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为农户带来更多的收益,让农民的荷包鼓起来,从而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乡村生态旅游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众所周知,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分散性、周期长、对气候条件依赖性强、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收益极不稳定,而且农业附加值低,其比较利益低于其他产业,特别是在农业经营规模小的地方,农业收入更受到局限。因此,单靠农业很难保证农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非农就业机会,有利于当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巨大的城市居民休闲需求是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最大动力。在当今高速公路系统日趋完善的情况下,城市居民休闲消费有两个圈。一是餐饮消费圈,以城市为中心,大型城市周边50公里、中型城市周边30公里、小型城市周边20公里;二是休闲消费圈,大型城市周边300公里、中型城市周边200公里、小型城市周边100公里。在这两个圈范围内的农村,都具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基本条件。

3.乡村生态旅游培养了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素质,从而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为农民乡风文明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机制。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归根结底是服务产业、文化产业,只有具备以游客为上帝的现代服务精神,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并带来经济收益。相对于传统农业,旅游业对劳动者的技术和文化水平要求较高,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农民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促使农民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促进了农村教育发展,从而带动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通过发展农村生态旅游,许多外来文化和先进思想会进入农村,会对农民产生影响,农民必然会接受更多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抛弃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形成良好的生活风尚。

4.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培育原生态的保护意识,重视农村整洁环境,从而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乡村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在于清新秀丽的乡村风貌,恬美和谐的风土人情。同时,乡村生态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唯一性等等,要求旅游目的地村庄要确保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等乡土气息的原汁原味,以原生态的山水、民俗等来吸引八方游客。因此,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政府及居民自然格外重视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等,将大大推动乡村村容改变、卫生条件改善等村庄整体建设,会相应制定出台一些关于村庄整治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政策及措施,以此树立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倡导环保行为。

5.通过乡村生态旅游的农民参与机制,提高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从而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可使当地社区(开发地)拥有并管理生态旅游事业,为游客提供原真性的服务,保障大部分利益收入留在社区内部,以达到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促进地方社区发展的综合目标[1]。因此,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高旅游业在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必然会带来农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以及参与的热情,促进农村管理的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二)新农村建设是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1.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建设增加了各项补贴,成为乡村生态旅游的资金保障。一方面,政府对农村地区的补贴不但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三农”水平的提高,为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技术、人力的保证。农业技术的推广、经营模式的改变及农村基础教育、技能培训的投入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新农村建设的“村容整洁”,要求加大对乡村环境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增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吸引力。新农村建设要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农民环保需求等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做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些不仅能改善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也能促进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价值的实现。

3.新农村建设的“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做好“原生态文化”保护的基本要求,从而可以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支撑。乡村生态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正是游客对乡村独特地域文化的追寻和探求。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乡风文明”,必然要强化“乡规民约”等公序良俗的执行,进而繁荣农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塑造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成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通过动员农民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活动,发挥民智作用,保证了乡村原生态的保护,进而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策略选择

当前,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一些政府行为,诸如旅游管理理念、科学规划、人才保证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管”、“办”不分,不同程度地违背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导致政府行为作用缺陷或减弱,并给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出现的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对政府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政府支持,市场主导”的发展思路

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一些地方政府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认识不清,对扶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不热情、不乐观,认为政府搞生态旅游投入高、产出低,忽视其社会意义,一些旅游项目的发展靠自发组织,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等;在旅游管理上存在执行不力、监督不严及盲目性、重复性开发,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造成景观破坏、资源浪费、效益低下;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指导方面,存在方向不明、经济发展功能不强等问题。

1.认真履行政府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行业协调、公共服务等职能。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支持”作为推动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是有明确内涵的,它一不排斥市场,二不是政府包办一切,三不是政府与市场之间没有分工,而是更多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乡村生态旅游。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方向应是:旅游规划编制、完善基础设施、旅游招商引资、旅游人才引进、特色项目补助、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资源保护――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值得借鉴的是四川省成都市三圣乡的“五朵金花”的成功发展经验,就是在当地政府的有力推动下,五个小村子在发展“一村一品”的基础上成功打造出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的“五朵金花”模式。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正是上杭县有关领导考察“五朵金花”发展经验后,宣传动员、积极引导五龙村村委会、村民利用毗邻旧址,是远近闻名的沉缸酒和五龙酒饼的发祥地,具有独特的红色文化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绿色生态、客家文化优势等发展起来的,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休闲之处,2011年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荣誉。

2.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乡村生态旅游适应市场的需求,注重农业向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的转变,以拉动休闲经济、旅游经济的发展,更好地为旅游服务,以良好的口碑扩大影响。政府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中,必须坚持的总原则是:农业支撑、以人为本、社区参与、生态保护。近年来,龙岩市人民政府制定《龙岩市创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整合规划》、《龙岩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意见》、《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鼓励和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进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优化管理和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一些地方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存在自发性、松散性特征,以及定位不明、重复建设、经营管理能力不强、效益低下的状况,基础设施较差,“游、吃、住、行、购、娱”不配套,如堵车现象及车辆无序停放、缺乏必要的卫生基础设施及监管、安全应急系统亟待加强等。存在旅游的过度规划,散失原生态,且同质化倾向严重,缺乏地方特色,往往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较低层次的旅游面目出现,项目上不外乎赏花摘果、生态观光等。

1.优化管理服务。旅游部门必须履行好主管部门职能,形成科学化的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机制。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多个行业或主管部门,在职能上存在重叠现象,因此,要注重协调好这些职能部门,通过建立健全旅游法律法规,厘清权力责任界限,落实政企分开,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管理,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监督旅游业的市场化运作。

2.优化旅游规划。在规划过程中要重视秉承自然、人与乡村三要素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地方的自然风貌及特点和文化特性的结合。其中包括:素面朝天――具有原始生态保护理念;乡土风味――文化特色保护理念;诗意回归――生态美学保护理念。龙岩市在“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培育“中国红色圣地、客家文化中心、世界文化遗产、南国山水名城”四大生态旅游名片。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上杭县五龙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规划设计为“一潭五家五园五带”的构思,一潭指的是“五龙结潭”,五家指的是客栈、白莲塘知青人家、邓家坊客家山庄、五龙山庄、五龙谷宿营;五园即瓜豆采摘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农事活动园、莲花园、黄酒文化园;五带指街长青带、五龙溪滨水休闲带、环村自行车健身带、彩眉岭森林沐浴带、黄潭河溯源探幽带。笔者曾协助龙岩市长汀县庵杰乡开展生态旅游规划工作,提出了“汀江正源生态旅游胜地”的旅游开发设想。其中心主题是“唯我汀江跨龙门”;核心内容包括汀江源头、韩江溯源、客家寻根、客家美食、佛教朝拜、农耕体验、竹海公园、红豆衫林等。

3.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在政府部门统一指导下,加大旅游景区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解决“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等农村老大难问题。2012年龙岩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意见》,要求逐年增加旅游专项资金投入,重点用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推广、行业管理、人才培训等。同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鼓励、奖励民间资本投入机制,同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如银行贷款、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来引导、扶持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与全社会效益。

(三)严格保护“原生态”风貌,提升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原生态”是指在没有外力干涉的情形下事物所呈现的自然面貌。“原生态”有“自然的原生态”(原生态自然)与“文化的原生态”(原生态文化)两层含义。“自然的原生态”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成、保存下来的物质的总称。“文化的原生态”是指未经人为加工,雕琢粉饰,存在于民间,具有原始,质朴的特征,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它代表的是大众的文化符号[2]。当前,“自然的原生态”面貌遭到破坏,主要是景区大量游客的涌入,超过环境承载力,给原生态环境造成了大量或有意或无意的改变和破坏;“文化的原生态”也面临同样的窘境,一些旅游经营者为了迎合旅游者,放着自己原生的文化资源不用,而舍本求末组建现代文化表演队、艺术团等,甚至完全抛弃地方原汁原味的地域特色文化,其原有风貌不同程度地被洋化、现代化、商业化。为此,政府要严格保护“原生态”风貌,着力提升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其保护重点包括:自然生态特色――自然风光、农耕特色;民俗文化特色――民族、民俗等地方特色;红色文化特色――文化旧址、遗迹等。随着旅游活动的纵深发展,人们对旅游产品文化品位的要求越来越高,缺少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难以立足市场。就龙岩市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而言,应涵盖以下三种文化,即以梅花山、冠豸山等为代表的绿色文化(神奇的山水),以永定土楼、长汀古城等为代表的客家文化(神密的文化),以上杭旧址、长汀革命旧址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神圣的土地)。

(四)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创新营销方式,打造区域品牌

市场需求是决定资源配置和项目设置的关键依据,民族生态文化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重复合需求。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力度及经营理念的缺失,许多旅游经营者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粗放方式,根本谈不上产品的包装、营销、更新。

1.及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完善旅游保障体系、鼓励机制,如政府通过直接投资、财政补贴、建立专项基金、税收优惠、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等政策杠杆,为乡村生态旅游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日前,龙岩市旅游局、市财政局、市农办联合对相关旅游企业进行审查、核实,目前下拨2013年度旅游产业奖励补助金额1 259.45万元,获奖补的有142家旅游企业。奖补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购物商店等旅游企业创建品牌,提升等级奖励;旅游人才培养补助;旅游项目贷款贴息;旅游专线车补助;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奖补;企业税收奖补等。

2.丰富旅游产品,创新营销方式。积极做好旅游基础调研、掌握游客的心理预期、文化需求等,有意识地引导生态旅游项目与市场接轨,实行积极营销政策,构建旅游营销联盟,吸纳更多旅客,使游客获得集体验性、知识性、娱乐性等为一体的多重满足。近年来,龙岩市永定县政府积极推介“世遗”生态旅游项目“福建土楼”,为促进永定土楼旅游从“过境游”向“过夜游”转变,积极实施市场化运作。永定县政府加大对外营销力度,实施市场化运作。2014年9月,全球首座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演艺剧场――“福建土楼梦幻剧场”在永定县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由金马传媒集团投资兴建,总投资3亿元,预计2015年年底竣工,2016年正式公演。

3.突出特色和产品功能定位,打造区域品牌。“原生态”旅游需要寻求鲜明独特的品牌定位,通过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对品牌的高度认同,从而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乡村生态旅游地要充分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资源,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乡土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当地乡村农业的生态价值内涵,以生态平衡为理念,以农事活动为载体,以特色农产品为购物对象,以科技和生态管理为支撑,把乡村农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培育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牌[3]。为此,应全面实施品牌战略。乡村生态旅游客源市场定位应以邻近城市市民及近郊农民为主,区外、国外游客为辅,通过网络、广告等系列策划,将生态旅游作为当地“名片”向外推介;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实施“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提高规划管理、服务水平,指导、组织农民开展地方风情、农耕文化等旅游活动。目前,龙岩市的梅花山和冠豸山、梁野山、九鹏溪景区分别获评国家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初步形成一批乡村生态旅游的区域品牌。

(五)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动员社区参与,让社区民众分享发展成果

目前,一些地方存在干部热、群众冷的现象,仍有一些社区农民观念陈旧,对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缺乏足够认识,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不抱乐观态度,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1.转变农民因循守旧的传统思维方式,使其真正成为旅游发展的主体。改革农民知足常乐、故步自封、依赖等待、不思进取等生产生活态度,增强自立、竞争、效率意识,适应新时代,接受新观念,使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让农民乐意尝试并接受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农民真正成为旅游发展的主体。龙岩市新罗区洋畲村地处新罗区狮子山脚下,距城区12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6.8%,区内山峰连绵起伏,空气清新,被誉为“城市边上的原始森林”,是远近闻名的果竹之乡,先后获得过“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绿色村庄”、“全国绿色小康村”、“中国特色村”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洋畲村不定期组织开展“厨师比武”大会,通过菜式交流、菜品评审等相互交流、学习经验活动,提高厨师们的整体技艺水平,以特色餐饮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重点。

2.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让农民获得更大收益。利益问题是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焦点问题之一[4],要积极创建由政府、企业、旅游协会、村民等多元参与的发展模式,注重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牵线搭桥”作用,既要保证农民参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劳动报酬,也要注意保护农民的资金入股、资源参股等合法所得,让他们分享改革发展成果。龙岩市上杭县五龙村通过“支部+协会”模式创新旅游运作,采取联营方式经营,使“农家乐”越做越红火;同时,组建“五龙民俗表演队”,拓展游客体验内容,定期在民俗文化广场开展民俗表演,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参与能力、组织化水平,较好地解决社区农民就业及利益矛盾、利益分配问题。2010年2月13日,同志亲临古田视察,并在五龙村群众家中过年。他的到来更为五龙村的生态旅游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五龙村生态旅游品牌正在形成。

结语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地球上。乡村是人类的原始家园,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华文化起源于悠久的农业文明,根深深地扎在乡村。在政府的重视、推动下,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能够实现有效的协同发展,必将促进乡村经济、乡村文明进程,进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增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基于农村社区参与的乡村生态旅游.[EB/OL].http:///lijingcn_2001/blog/static/2912662220074615444323/.

[2] 赵世林,曾茜.原生态的文化诠释[N].光明日报,2008-05-20(11).

[3] 王军,等.试论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牌的营销[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1):81-84.

[4] 张强.龙岩市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3,(3):71.

Strategy Choice of the government behavior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logical tourism and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aking Longyan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YU Gui-hai

(Party School of CPC Longyan Municipal Committee,Longyan 3640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