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弊范文1
一、东亚区域合作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影响因素
首先分析一下外部因素:(1)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飞速发展,导致国际市场的竞争与风险加剧,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由于巨额游资充斥其间,如果某个国家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不够高,就有可能使投机者有机可乘,从而给该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动荡。而东亚地区大部分国家还处在发展中国家水平,其金融制度、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会面临较大的风险,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前,东亚任何一国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迫切需要紧密合作来共同面对机遇与挑战。(2)作为上世纪末经济全球化浪潮过渡和补充的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合作浪潮汹涌澎湃,加上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大大激发了东亚国家加强区域合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它们对区域合作的信心。当初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使该地区形成了约3.6亿人口的大市场,内部贸易额达到2250亿美元,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万亿美
元,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0%。而东亚地区如果能形成这样的自由贸易区,则会形成约19亿人口的更大市场,内部贸易额必定会大幅度上升,运行良好的话就有可能会取得超过NAFTA的成就,这极大地诱惑了东亚各国。
在外部因素驱动的同时,东亚各国自身对区域合作意识的加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东亚整体意识”在区域内达成了共识,*求区域竞争力已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很长一段时间,东亚被“割裂”为东南亚和东北亚,两者之间来往很少,个体意识较强,东南亚国家更多的是*求内部合作。从1967年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到1992年实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到如今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得有声有色,其内部贸易确实做得不错,但其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却十分有限,危机爆发后,东盟国家发现东北亚国家也被波及,这让它们了解到东亚各国的经济依存度其实是较高的,加上中国在危机期间毫不犹豫地向东南亚受灾国伸出援手以及所表现出的一种负责任的大国姿态,让东盟国家转变了地域观念,将自身置于东亚整体区域之内,转而谋求区域合作机制以提高整体竞争力,这种主观意识的转变奠定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其次,由于美国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姿态以及操纵IMF对援助方案提出苛刻条件的所作所为,让受灾国从惨痛的经历中意识到必须依靠东亚内部自身的合作才能生存发展,外部的力量并不
一定靠得住。而在2001年美国经济的衰退导致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东亚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更加深了东亚国家对上述观点的认识。正是由于这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才造成了如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热潮。
二、关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具体形式问题的分析
现在东亚区域合作的主形式是“10+3”模式,即东盟10国与中日韩三国的交互合作方式,但这仅仅只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过渡阶段,并非真正地实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假使这一阶段过渡得很成功,区域经济合作要朝着一体化层次发展,那么可能会表现为哪种一体化形式呢?
区域经济一体化按层次高低分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不同的形式会给成员国带来不同收益,但也需要其让渡不同程度的国家,因此,各成员国会谨慎权衡自己的利弊得失,相互协调以做出抉择。由于在东亚区域内,既存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又有东盟的一些小国家,况且东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政策更是千差万别,也就是说上述X指标在东亚各国间差异很大,因而可以认为在东亚区域进行货币合作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这就大大降低了各国组成货币联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东亚区域内采取经济联盟这种一体化形式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建立自由贸易区会给各国带来一些看得见的利益:如果自由贸易
区能够建立,会形成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市场,由于取消了关税和一些同等效力的限制措施,内部贸易额肯定会大幅度上升,这样就能够通过促进各国外贸额的增长带动其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该形式并不妨碍各成员国针对非自由贸易区成员采取其它的贸易政策,即没有要求各国进行国家的转让,这使得东亚国家比较容易接受。
三、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的阻碍
根据上述分析,似乎在理论上建立自由贸易区给各国带来的收益大于其付出的成本,比较容易实行,但来自经济理论之外的因素却给自由贸易区的形成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这些负面影响来自区域内和区域外两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是来自美国方面的阻碍,由于之前欧盟的高速发展已经开始威胁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美国不愿再看到一个潜力巨大的经济联合体的崛起对其造成影响,同时更担心被其认为是潜在对手的中国会借助区域合作的力量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因而其会阻止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上日韩均是美国的盟国,美国的干扰无疑会产生较大的影响。1990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建立“东亚经济核心论坛”与1997年日本提出建立AMF均因美国的反对而未成功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同时,区域内的不和谐因素也对区域经济合作构成了干扰。主要表现为:(1)作为“10+3”主要推动者的东盟由于担心其内部合作会被区域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弊范文2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
[DOI]10.13939/ki.zgsc.2017.06.041
1 引 言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1]这一举措,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京津冀经济基础、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对三地的定位将决定我国能否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极。从国际经验来看,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金融一体化的先导作用至关重要。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有利于打开区域经济壁垒,发挥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京津冀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发挥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2]
2 研究方法的介绍
测量地区金融一体化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价格法、数量法和制度分析法。三者在测量金融一体化时都各有利弊。虽然价格法在稻菔褂蒙嫌薪洗笥攀疲但该方法对于考察国内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并不适用。制度分析法仅反映国家间资本流动,同时该方法偏重于测量国际金融一体化而不适用于城市群测量。[3]数量法可依据省级或市一级数据考察城市群金融一体化,所以,本文选取数量法进行研究。Feldstein和Horioka(1980)提出了用回归方程测量区域间金融一体化的方法,即F-H检验。然而,该方法无法消除经济周期、汇率变化对储蓄―投资相关系数的影响。基于此,Iwamoto和Vanwincoop(2000)提出了有条件的储蓄―投资检验方法,用GDP 的波动排除了宏观经济周期对储蓄及投资的影响。由于本文研究区域属于一国之内,即不存在汇率变化。
本文从两个维度出发,分别进行研究。首先将河北省视为一个整体,对北京、天津、河北3个样本进行分析;其次,将河北省内11个城市独立划分出来,与北京、天津构成13个样本。
3 指标的选取
本文以2006―2015年京津冀地区内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观测值,以地区GDP、地区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为变量。数据来源于《北京统计年鉴》(2006―2015)、《天津统计年鉴》(2006―2015)、《河北统计年鉴》(2006―2015)。同时,对原始数据进行了预处理。
4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1 无条件F-H模型
对F-H公式作整理后得到如下公式:
4.2 有条件F-H模型
通过以下模型的改进,削弱经济周期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Di=αi+αyyi+eDi
其中,yi是该地区受到经济周期影响。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动会带来投资以及储蓄的变化,因此,采用HP方法平滑影响。
yi=HP[JB([]logGDPi[JB)]]-HP[JB([]logGDP[JB)]]
5 结 论
京津冀地区各城市间的存贷款率测试结果显示,两存贷款相关系数呈逐年减小的趋势。意味着京津冀区域内的资本流动性逐年增强。并且,改进后的有条件相关从表4可以看出,如果完全采用火电供给,电动汽车的综合能耗及CO2综合排放均为所有类型汽车中最高;随着国家逐步降低火电发电比例,在2016年中国国家电网的供电结构下,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在能源消耗上综合对比,综合能耗已大幅低于传统汽车,CO2综合排放也低于燃油发动机汽车,但仍比混合动力汽车排放略高。系数小于前者,更加说明了金融一体化水平的提升。但是,笔者发现,目前三地区仍存在资本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我国应当出台一系列法律政策,以完善相关机制,增强京津对河北的辐射作用。同时,应适当减少干预,让市场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峰,肖文东.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测度与评价[J].求索,2016(7):95-99.
[2]王存冕.京津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比较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5.
[3]杨树青,金钰.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研究[J].华北金融,2016(3):52-56.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弊范文3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兴起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全球化下新区域主义的崛起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主义(Regionalism)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一般是指地理上彼此相连的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和组织机制,加强区域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互动意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和生产组织结构的重组,区域主义和“新区域主义”(NewRegionalism)进一步崛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诺曼•D•帕尔玛教授在论著《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新地区主义》中首次提出新区域主义概念,主张通过“多方面的”、“开放性”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联合,建立全面协调发展的国际新秩序。[1]新区域主义在西方国家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形成了热潮。在新区域主义的推动下,当今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以大都市区为重点,通过构建大都市区的各种制度、政策和管治机制,实现跨行政区管治的“大都市区域主义”和“大都市区域治理”改革正在进行。与此同时,“涉及不同层次政府和发展主体之间以及同级政府之间的权利互动关系”(Newman,2000),通过区域各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和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动员和利用区域资源的“区域治理”理念和区域合作实践蓬勃发展。放眼世界,遍布全球五大洲的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协议”正在盛行,由27个欧洲国家组成的超国家联合体“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的典范;美、加、墨三国缔结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及由此形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了与欧盟遥相呼应的宏观区域联合体;东盟“10+1”的区域合作也正在积极推进;[2]跨国界或跨境的多边经济合作组织如“中华经济区”、“新—柔—廖成长三角”、“澜沧江—大湄公河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等方兴未艾。显然,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和区域化并行发展、全球主义和新区域主义共同崛起的时代。为了迎接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当今世界的新区域主义方兴未艾,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正在蓬勃发展,这给我国政府和学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如何应对全球化和区域化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打造区域间合作的平台,以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这是需要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予以专门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二)国内背景:市场化下区域公共问题的凸显与区域合作的推进古典经济学的经典代表A•斯密认为,当自由市场经济发轫之际,政区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在他看来,如果一个国家不能提供对产权的有效保护,那么,资本所有者就会迁往其他国家,从而促进国家间政区竞争机制的形成。因为“土地是不能移动的,而资本则容易移动。土地所有者,必然是其地产所在国的一个公民。资本所有者则不然,他很可能是一个世界公民,他不一定要附着于哪一个特定国家”。[3](P408)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开放化的背景下,区域间竞争已经出现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一方面,经济发展中形形的地方主义、山头主义等恶性竞争屡禁不止;另一方面,先发地区之间追赶式的激烈竞争此起彼伏。这表明,如何趋利避害,规范区域间的竞争行为,促进区域间的良性合作,是区域公共管理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同时,如何应对经济市场化下大量区域公共问题的凸显,也是区域公共管理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甚至工业社会条件下,社会的公共问题相对单一,公共事务比较简单,加之社会处于一个封闭发展的时期,因而国内某个行政区域内的政府能够在自己的管辖权内较为得心应手地去解决和处理其内部公共行政问题,生产和供给相应的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而无须寻求外部支援和相互合作。但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的推进,许多地区的“内部”社会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已变得越来越“外部化”和无界化,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公共问题”逐渐凸显,并有复杂化、多元化和规模化之态势。[4]如跨国或跨行政区划的环保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人口与资源问题、流域治理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区际法律冲突问题、地区稳定问题、流行病的防治问题以及区域发展的协调互动等等,已经远远超出单边行政的能力域限,以往某个地方政府进行的单边公共行政已无法应对大量的“区域公共问题”,而相关区域内由双边或多边的地方合作或联合治理便提上议事日程。在上述背景下,我国省际间、地区间的合作,如“长三角区域合作”、“环渤海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大珠三角区域合作”、“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等正在蓬勃发展。[5](P10-11)这需要从区域公共管理的层面,研究探索如何建立健全系列的区域合作机制、联动机制等,以共同应对解决大量的区域公共问题。
二、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
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区域行政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该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改革开放先行点和发达区域的实证研究。如中山大学在国内最早开设行政管理硕士点“区域行政”研究方向,并率先对广东、香港、新加坡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先后出版了《广东行政改革研究》、《香港行政管理》和《新加坡行(市)政管理》等著作和发表系列论文。二是政府间关系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在转型过程中政府间关系的演变,如林尚立的《国内政府间关系》、谢庆奎的《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薄贵利的《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和辛向阳、董辅乃等学者的研究。三是行政区划研究。区域行政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甚至许多区域行政问题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行政区划的约束。刘君德等在《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行政区经济透视》、《中国省区经济研究》等系列论著中,明确提出“行政区经济”概念,用以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画地为牢”、“各自为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形形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并研究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渊源、现实利弊以及调整改革问题。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关注省管县体制、市管县体制等。[6]此外,区域经济学有大量的对区域公共问题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的协调,这类研究多侧重从国家宏观战略的角度来分析具体区域的整合与发展,或从某一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其战略定位,以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从1998年开始,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山大学相继在行政管理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行政管理研究中心、行政管理重点学科设置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先后出版了如《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模式研究》、《区域公共管理导论》、《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等10多部论著,并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中山大学学报》、《学术研究》发表了系列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有关论文观点已被全国不少重要刊物引用。这些论著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明晰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路向,构建了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国内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问题。据粗略统计,目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等学会和研究机构,发表了1000多篇相关的论文和出版了一批著作。同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及许多省市高校项目指南都设立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选题,仅以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统计,就有15项相关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具体来看,目前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随着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兴起,对区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探讨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兴趣。如区域公共物品治理、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区域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变革、区域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区划问题、区域公共管理系统分析、区域公共管理的多元主体协调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随着近些年来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了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地方政府间合作、地方政府间竞争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合作等问题研究。如“当代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当代中国政府间竞争关系研究”、“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珠三角公共管理模式研究”、“长三角区域合作研究”等论著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三是流域治理的研究。流域治理是典型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近年来,已有若干篇博士论文围绕“流域水污染网络治理机制”、“珠江流域公共治理中的政府间关系协调”和“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还有不少学者就“流域污染治理机制”、“流域治理制度框架”、“流域治理中的政府间环境协作机制”、“流域治理模式”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总体上看,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正在发展,其学者社群也正在形成和发展。但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尚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体系有待完善。尤其是区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论、区域政策工具研究目前还几乎是空白。二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大量区域公共问题,如大都市区治理、不同功能区域的管理、流域治理、跨界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以及区域治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等,目前还缺乏具体、深入的研究探讨。三是国内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关注中国,采用的是中国问题研究法(sinologicalapproach),而对国外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借鉴尚关注不够,尤其缺乏系统、深入地比较研究。
三、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前瞻
(一)区域公共管理方法论研究
研究方法对一门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本质上是问题导向的,其发展虽然需要通过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演绎以使新的理论更深刻、更精细,但更需要从现实的问题出发,树立研究的问题意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互动,以检验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发展。因此,对区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论进行深入地研讨,运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是促进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前提。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方法论,如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分析都市圈的区域公共问题治理,运用交易成本政治学分析大都市区治理模式,运用政策分析方法研究区域发展,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等。从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看,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尚较为薄弱。
(二)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治理研究
一是大都市区治理研究。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发育形成的有都市区。[7]都市区的出现,使我国城市政府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从区域公共管理的视角,研究并借鉴国外大都市区治理的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都市区治理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城市群的治理研究。与欧美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不同,后发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道路主要是大城市群。在大城市群中,城市之间相互的交流和交易的活性化是大城市群的活力所在。如何有效地防止和治理大城市病,是区域公共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20-30年,中国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将会出现几亿人口规模的大城市群,这意味着中国将面临建设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高密度的城市社会的挑战。
(三)区域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经历了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和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从政策效应看,它培育了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拓展了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区域发展的内涵。但目前,区域政策尚难以有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现代区域政策框架仍在探索阶段,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机制不完善以及政策工具过于“简单化”。[8]在区域政策目标、政策框架、政策机制、政策实施工具和政策绩效评价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
(四)流域治理问题研究
我国已进入了环境压力剧增、污染危害高发的阶段。而在这其中,与水有关的问题相当突出,尤其以跨界水污染最为典型。如近年来的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清水江水污染问题、太湖蓝藻问题以及新安江、东江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等。流域治理涉及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关系,生态补偿问题,上、中、下游地方政府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间关系诸多复杂问题及其合作、协调关系。
(五)跨区域、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问题研究
如前所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的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凸显,如医药食品安全监管、跨境警务合作等。以食品安全监管为例,从2004年开始,食品安全由地方政府负责的基调就已经定下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当地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新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也明确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没有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如三鹿问题奶制品事件。[9]另一方面,一旦出现问题,也缺乏区域间的及时通报及联动机制,而往往以简单化的“区域封杀令”为首选。如2005年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宣布全面封杀广东潮安凉果事件。[10]可见,跨区域、跨行业区域公共问题的协调联动机制研究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十分值得拓展和深入研究的内容。
(六)不同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区域将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将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预示着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在生态保护上更有约束力,在政绩考评上更有针对性。显然,如何实现这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以及每类主体功能区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及科学的绩效评估是区域公共管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如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人口管理政策等。[11]此外,还要特别关注老少边穷等落后地区发展的问题。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形成了区域发展中的落后地区。如何完善对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扶持机制,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
(七)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研究
目前,我国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珠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等区域一体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大市场,以实现优势互补、联合协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产品、生产要素市场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可见,区域一体化及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制度、政策鸿沟和壁垒是当前区域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如何解决区域合作中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重协议轻实施等问题,使区域合作和协调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是区域公共管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弊范文4
关键词:同城化战略;述评;实施措施
中图分类号:F5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197-04
21世纪以来,信息化战略的实施促进城市间的联系,但行政区分割导致的市场分割、地方封锁、重复建设等诸多“行政区经济”负面表现阻滞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为了破解“行政区经济”,兴起“撤县并区”的热潮,以减少行政壁垒。这一措施成本高,且负面效应愈加凸显。自2003年起,行政区划作为解决大都市区发展协调的手段已鲜有应用[1]。2005年,《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首次提出同城化战略[2]以来,同城化以其在不改变既有行政层级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创新、治理模式创新打破行政区经济的阻滞,被国内城市政府所接受。如沈阳经济区的沈抚同城化、湖南的长株潭一体化、珠三角经济区的广佛同城化、深港同城化,以及长三角经济区的苏锡常一体化、沪杭同城化,西北地区的西咸一体化、成渝一体化等等。
一、同城化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同城化作为国内首创的概念,其概念界定及内涵阐释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国内较早明确提出同城化概念的是邢铭(2007)[3]、高秀艳(2007)[4]等。邢铭(2007)认为,同城化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城市因地域相邻、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紧密联系,具有空间接近、功能关联、交通便利、认同感强的特性,通过城市间经济要素的共同配置,使城市间在产业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和政府管理上形成高度协调和统一的机制,使市民弱化属地意识,共享城市化所带来的发展成果的现象[3]。高秀艳等(2007)认为,同城化实际上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限制,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以达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战略,是大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性起步阶段,是开发建设大都市经济圈的前提和保障[4]。方创琳(2011)认为,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借助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能够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形成相互融合、互动互利、共同协调、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是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城市综合体[5]。
(一)基本特征研究
王德等(2009)选取国内正在实施同城化战略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概括其基本特征为:同城化是相邻城市特定发展阶段的路径选择;同城化具有距离门槛;同城化城市均为中心城市或次级中心城市,且城市之间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差异和经济地位的错位[1]。赵英魁等(2010)指出,同城效应具体表现为依托完善的快速交通网络,以高速公路、轻轨、地铁为半径,以现代通讯技术为信息联络的主要手段,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调动区域内各城市的资源,并使之在城市产业和功能方面协调发展。构筑“1小时生活圈”,区域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往来像生活在一座城市般的频繁[6]。李王(2010)从国内三大典型城市经济圈同城化开发的经验总结出,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协调配套的产业协作网络、中心城市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是城市经济圈同城化效应的共性特征[7]。王振(2010)提出,交通出行、产业布局、通勤就业、人口居住是同城化发展的四个显著特征,分别表现为日常流动性人群流量激增流速加快、企业总部主导下的产业分工与空间配置、跨城就业的常态化和由常住人口跨城居住形成的新型双向人口流动[8]。彭震伟等(2011)提出,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中出现的同城化现象,其共同特征在于城市发展及其空间要素超越了原有行政管理制度的设计范畴[9]。
(二)发展阶段研究
国内学者对同城化发展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同城化与都市区(圈)、一体化等发展阶段的关系研究上。高秀艳等(2007)探讨了大都市圈和同城化的相互关系,并以沈阳、抚顺、铁岭和本溪四城市的同城化进程为例,得出了同城化是大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性起步阶段的结论[4]。邢铭(2007)认为,同城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区域城市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3]。宋煜(2008)认为,同城化是作为城市群,城市圈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出现的,是迈向都市圈、城镇群的一个务实阶段,并提出同城化发展战略也具有阶段性,即同城共识城间共建同城联合城城融合实现同城[10]。王振(2010)则将同城化看做城市圈或都市圈发展、形成的中间过程,其本质是相近的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空间等方面协同发展,共同构建大都市区的过程[8]。而段德罡等(2012)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群发展的划分方法,创造性地将同城化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雏形期、融合期、协调期和同城期,并提出每个时期城市的基本特征、同城化重点以及同城化的目标[11],为同城化发展阶段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方法。
(三)发展模式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从空间发展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同城化发展的模式。
第一,空间发展模式。梁文婷(2010)提出同城化毗邻城市的主、辅城概念,在充分考虑主城对辅城的吸引和辐射的前提下,将辅城的空间扩展模式分为连片密集扩展、辐射密集扩展、沿轴线扩展和跳跃式城组团扩展四种基本模式[12]。邢铭(2011)将同城化城市作为“点状”研究对象,抽象同城化的空间整合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飞地发展模式、双城对接模式和多点融合模式。并指出,不同模式并非孤立存在的,或分别出现于同城化的不同阶段,或在同阶段以其中一种模式为主,同时伴随着其他模式。周轶男(2011)认为,在同城化格局中,相关城镇按照对象发展、节点强化、网络联系等生长方式不断发展,同城化的区域空间将主要表现为主体城市、集中模式,交通轴线、带状模式和节点城镇、串珠状模式三种结果。段德罡等(2012)通过对当前同城化发展理论和相关案例的分析,指出同城化的空间模式可根据毗邻城市的空间距离的远近划分“毗邻型”和“遥望型”两种类型,其中“遥望型”又包括“共筑新城”、“分散组团”和“生态绿核+卫星城镇”三种模式[11]。
第二,组织管理模式。连井环(2008)提出,沈抚同城化政府协调机制应是“自上而下式多层次”政府协调机制,即应以省级政府行政介入和各个城市自愿加入的方式共同构成,形成以“职能部门管理、区域综合协调、民间联合推动”的新格局[13]。吴瑞坚(2010)针对广佛之间难以统一行使跨界职能的状况,有必要建立更高层面的大都市区政府专门协调双方之间的矛盾,统一双城之间的规划、产业布局及其他重要基础设施的统一安排。或者建立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专门协调委员会,就专门对某一项职能进行协调,负责跨越行政区划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如港口、机场、地铁等公共交通、大型水利工程、大江大河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14]。叶祥松等(2011)提出,构建超广佛政府的管理和协调机构,即由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组成的“广佛管理协调行政委员会”,对广佛同城化在整体布局、利益分配等宏观方面进行有绝对权威的管理和监督,由国家赋予其法律地位,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广佛同城化相关的合作条款和规划[15]。王达梅(2011)提出,广佛同城化合作机制应是一套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由两市人大、市委市领导、政府部门、企业、中介组织和公众组成的多层面,包括决策制度、专责小组制度、监督制度、利益协商机制、绩效评价制度、新闻会制度等多项制度安排在内的合作机制[16]。焦张义等(2011)归纳总结了4种目前存在的同城化模式,分别为跨行政区的理事会模式、地方政府首脑协商模式、上级政府派出机构模式、联合党委模式,并分析比较了上述同城化模式的利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同城化模式。并指出无论采取何种同城化模式,关键在于制定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合理协调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而这种形成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一定要有法律的保障,要能够执行落实[2]。邢铭(2011)归纳同城化的组织管理模式主要有五种:地方首脑协商模式、上级政府派出机构模式、联合党委模式、框架协议模式和管理委员会模式[3]。
(四)实施措施研究
王德等(2009)以2007年以前提出并正在实施的7个同城化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的比较(表1),将同城化战略实施情况总结如下:第一,成立协调组织,相关主体的参与热度决定实施进程;第二,以产业共建区为空间载体,管理方式影响同城化进程;第三,实施效果有待提升,利益、制度等问题尚需深入研究[1]。焦张义(2011)通过对国内同城化案例的比较分析(表1),指出各地同城化实施基本停留在硬件上,以道路、收费站、电话为主,而参与同城化的城市功能还未明确,利益分配机制和制度安排也没有触及[2]。
更多的学者则将关注点集中在同城化所面临问题的阐述上。桑秋等(2009)指出沈抚同城化仅侧重于表面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空间发展策略一体化等机制上,而非深层次的功能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同时缺乏有效的协调组织。梅伟霞(2010)提出,广州、佛山的同城化进程要想实现共赢,形成“1+1>2”的共振效应,而非“1+1
二、同城化战略研究的简评与展望
(一)研究简评
同城化战略研究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同城化的概念界定、发展阶段及总体特征、形成机制、发展模式等。这些研究对于我国同城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极大地丰富了经济学、地理学、规划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目前同城化研究多基于同城化地区发展的实证分析,体现出明确的问题导向,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2)国内关于同城化的空间规划多为广佛同城化、抚顺同城化的规划实践介绍,就城市规划编制内容本身如何结合同城化进行理论创新的研究较少。(3)对同城化发展路径研究较多,而对于因同城化而引起的社会效应研究较少。(4)对同城化发展路径研究又集中于规划对接、产业协调上,而对于设施建设、市场体系、生态保护的研究较少。(5)现有的大量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定量研究多限于描述,对于数理方法、计算模型等量化研究明显不足,如对同城化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和定量测度等。
(二)研究展望
1.加强对同城化发展阶段研究。同城化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是大都市区、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也有着自身的发展阶段、发展周期。正确认识同城化发展阶段,无疑对制定正确的同城化发展战略、发展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城化类似于“大都市区化”和“城市群”概念,其演变规律也类似于这两个概念的演变规律。因此,可以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大都市区、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理论及方法,探索同城化发展阶段并科学测度,以便制定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所需的发展战略。
2.加强对同城化发展路径研究。同城化是大都市区、都市圈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在国外,工业革命以来,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地出现了世界性的大都市区、城市连绵带和城市群体。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壁垒被逐渐打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大都市区应运而生[19];目前,同城化在我国迅猛发展起来。因此,有必要结合国内外大都市区的发展和规划,建立一套比较完善、得到普遍认可的同城化发展路径,以加快推进我国现阶段的同城化进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弊范文5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国际竞争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一、引言
随着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和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产业集群异军突起,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凝聚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场所,还是增强该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要想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作用,提高该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深入了解产业集群和区域国际竞争力,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强化产业集群的举措进行深入研究。
二、产业集群概述
(一)产业集群的含义
一些在地缘上接近的企业或者机构,由于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和互补性而被联系和聚集在一起,就叫做产业集群。随着信息时代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区域范围逐渐扩大、涉及企业和机构的种类逐渐增多,产业集群实现全方位延伸。
(二)产业集群的分类
1.根据产业集群的产业性质分类
(1)传统型。以纺织、服装、家具、制鞋等劳动密集型和传统手工业企业为主,它们在空间上较为集中、有着较发达的市场组织网络、劳动分工比较详细、专业化程度较高。(2)高新区。主要出现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借助所在地区的科研和技术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氛围浓厚、创新能力强,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频繁。比如美国的硅谷。(3)资本与技术结合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依赖较大,其自身发展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较强,再加上产品研发和生产环节的分离,使得这部分企业更愿意以集群的方式存在。同时,企业生存发展对资本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就促生了资本与技术结合型的产业集群。
2.根据产业集群的产业组织结构分类
(1)小企业群生型。许多中小型企业聚集在一起,通过产业间联系和专业化分工,彼此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日益频繁,最终形成一个具有较高竞争力和较强互补性的产业集群。(2)大中小企业托生型。一些发展较快、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较强、与外界联系比较广泛的大型企业,带动从事专业化生产及配套服务的中小型企业集群,形成一个互相帮助、互惠共生、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
(三)产业集群的特点
根据产业集群的含义和分类,产业集群具有地区性、合作性、根治性、专业化程度高、自我组织程度强等特点。
(四)影响产业集群的因素
1.生产要素:气候、矿产、森林湖泊、土壤等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本和知识技能等非自然能源的丰富程度,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选址,从而影响产业集群。
2.基础设施建设因素:电力系统、交通通信、水利系统等自然基础设施;住房、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科技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以及行政管理、法律实施等行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都会影响甚至决定企业持续发展壮大,以发展环境的利弊来影响着产业的集群。
3.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开放程度越高,企业发展所受的束缚越小、劳动力与资本的自由流入越强、市场的范围越广,将更有利于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收益的增加,也会更吸引不同企业和机构集群。
4.能否形成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集群并不是相同或者相似类型的企业在同一个地区简单组合,健康的产业集群需要区域内的企业之间必须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并且能够形成专业化的、明确的分工与合作[1]。
三、区域国际竞争力概述
(一)区域国际竞争力的定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某个区域在参与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时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综合竞争力就叫做区域国际竞争力[2]。
(二)区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1.区域内的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状况。区域内企业的竞争能力越强,越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更多企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而该区域的产业结构状况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产业结构越完善、越合理的区域,在国际内的竞争力越强。
2.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决定域内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动速度,以及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程度,影响到该区域的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3.区域内的基础配套设施。区域内基础配套设施的负荷能力会影响到产业集群的规模、基础设施的质量会影响产业集群的水平、基础设施的结构和类型则会影响到该区域的产业结构,从而制约区域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四、产业集群与区域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分析
(一)产业集群能够推动提高区域国际竞争力
1.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激励着不同企业之间进行创新竞争;产业集群还会带来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为企业创新提供充足的智力和技术支持,从而提高该区域的创新能力,对于推动该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链的延伸都具有重要意义,进而能提高该区域的国际竞争力[3]。
2.促进区域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
产业的逐渐集群亦是其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主要包括对内部资源和结构的调整优化,对该区域整体专业化程度和能力的提升,从而形成其他区域内的产业所不具备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让该区域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日益壮大,在国际市场中占据相当的份额。
3.凸显区域的产业优势品牌
产业集群集聚的是大量同类型和相关联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更容易利用群体效应进行整体营销,也更容易形成属于该集群的主导产业和优势品牌,这对于降低企业宣传成本、提高集群整体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国际竞争力反向促进产业集群
某一区域的国际竞争力越强,该区域的经济水平越高、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也就越容易吸引更多企业在此集聚,更容易推动产业集群[4]。
五、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集群来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
(一)提高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
必须认真分析该区域内产业集群的优势,结合该区域内的产业结构状况决定对外开放的程度和发挥对外开放作用的措施。重点要适当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减少对企业“走出去”的限制;鼓励产业集群的企业以自身为单位,或者以整个区域为单位与国外优秀企业进行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并进行集成创新,形成自身的优势技术;积极了解世界市场的变化状况,把握国际市场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发展方案,使该区域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二)完善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该区域的自然、社会、行政基础设施建设,为该区域配备更高质量的交通通信网络、更稳定的电力供应系统、更完善的医疗和教育服务、更高效的行政处理效率、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从而改善该区域的产业集群环境、产业发展环境和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世界范围内的优质企业和高素质人才在此集聚,对提高该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提高该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企业自身要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将企业建设的相当一部分资金都投入在创新人才的招募和培养、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上;要积极“走出去”,开展合作交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打破国外对技术的垄断。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资金扶持,建立符合区域实际的创新激励机制,尽快形成独特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
(四)优化该区域的产业布局
根据该区域的各生产要素的分布状况、产业基础等情况,合理设计和优化该区域的产业布局,一方面发挥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配套产业链,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核心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优化优势企业的合理布局,增强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力培育技术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
六、结语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在改善区域建设状况、扩大区域对外开放等基础上,尤其要把握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趋势,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形成品牌优势、掌握关键技术,不断增强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大庆.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研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5):143.
[2]周洲,唐运程.产业集群与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J].西安社会科学,2009(1):130-132.
[3]陈苗苗.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J].知识经济,2014(9):5.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弊范文6
关键词:工商管理;招商引资;战略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资本流动日趋活跃,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由于我国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所以许多国家把投资的目光投向了我国。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的招商引资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以新的目光和眼界来对待招商引资活动。招商引资作为一项商业活动,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工商管理的知识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规划和指导。
一、我国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工商管理因素分析
1. 我国招商引资环境分析。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因此,在进行投资时他们首先看中的就是能否获利。我国之所以吸引到大量的外资,与我国的投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我国市场潜力巨大、政局稳定、产业群相对集中以及优惠政策等有力的投资因素对国际企业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首先是市场潜力因素,这是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是否拥有一个巨大的且富于潜力的市场往往是投资者首先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国人口众多,同时社会经济也不断发展,这就有了形成巨大的市场的潜力,从而吸引了投资。其次,我国政局稳定,社会环境比较安定,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再就是我国产业群相对集中,譬如我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及我们所处的黄河三角洲地区,产业群相对集中,有利于投资。最后就是优惠政策,我国的各级政府给予投资企业的优惠措施对于降低成本和促进企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投资者关注的因素之一。
2.从工商管理的角度分析我国的招商引资。
2.1招商引资的统筹与策划。招商引资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多个不同的环节。以积极可行的方式吸引外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从而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是招商引资的主要目的。同时要有科学准确的目标定位,这是成功策划的第一要素。同时统筹规划可以发挥地区的群体优势。以群体的广泛的详实的信息促进招商引资战略性目标的实现。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的资本市场竞争,招商引资的统筹策划要把握时机,有所创新,采用一些工商管理中新的理念招数来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2.2地区招商的形象设计与推介。当今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借助自己的特色进行推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塑造地区形象并有效地推介自己的形象,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们可以把招商引资的过程看做工商管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工商管理上的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成果和成功的管理经验来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样可以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区域吸引力。
2.3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投资者。通过市场调查,我们可以明确的获取投资方的相关信息,进而做出正确的招商引资决策。我们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结合工商管理甄选目标投资者的相关信息,通过做市场调查了解对外投资的优势,这样就可以使我们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经济特点及发展目标权衡利弊,确定具体的招商引资项目,从而有针对性进行策划和开展工作,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和质量。
2.4完善招商引资的服务策略。随着我国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发展,各地提供高质量的投资服务越来越重视,这就使得投资环境得到不断改善。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有利于吸引投资者的投资。为了确保自己的投资得到不断的增值并确保安全性,因此投资者总是选择那些具有最佳投资环境的地区进行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讲,招商引资需要制定为目标投资者和既定投资者服务的策略,搞好投资服务,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二、转变观念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招商引资作为一项经济活动,与工商管理活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工商管理的知识,运用新型的工商管理知识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规划,从而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
1.将招商引资的模式由适应外商变为定向外商。工商管理中要求人们要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基于此,我们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审时度势,根据自身的投资条件,转变观念,调整产业政策和城区规划,积极帮助外商做他们想做的投资,这样就可以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降低了招商引资成本。
2.形成产业群,为外商创造集体转移的条件。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投资商们越来越希望可以群体性的进行投资,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在投资中相互照顾、互为依托,而且还有利于共图发展,由此形成聚集效应。
3.加大对投资软环境的改变。伴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各地区的水、电、汽、路等硬环境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开始对治安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等软环境建设倍加重视,因此,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软环境建设更重于硬环境建设。
4.知识型人才的聚集更有利于招商引(下转第69页)(上接第65页)资。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投资者越来越重视地区的科技水平和人才优势。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懂经营会管理的决策层,更需要一支有知识懂技术的现代职工队伍,他们是事业成功的中坚力量。因此,知识型人才的聚集更有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
5.投资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依赖程度逐步削弱。伴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不断提高,伴随着我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逐步削弱。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政府的办事信誉度、透明度、工作效率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三、招商引资管理创新研究
1、加强招商引资活动监控机制
首先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增加公民参政的公开、透明性形成良好的政府和社会互动局面。其次建立一个有效地社会监督机制,实行责任制,即谁引资谁负责的制度,杜绝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绩效短期追求,作为个人升迁指标的思想。
2、建立招商引资活动激励机制
转变传统的以引入项目数量、引入资金数量为考核的激励机制,建立以项目质量为基础的全面考核激励机制,如:环境指标、公共产品提供指标等。特别是对研发中心、重大项目的机构和个人给与更多的奖励。其次为实现激励的科学和公平性,应扩大考评主体范围,增加部门间、投资商、群众评价等。
3、完善招商引资配套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各项基础工作
提高招商引资配套服务水平,必须有服务质量保证体系,而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又有赖于加强和健全各项服务基础工作。
首先要建立招商引资配套服务的计划制度,这是实现服务工作正常化的重要手段。然后制定招商引资配套服务工作标准,也就是根据服务工作的要求,制定各项工作标准。接着建立招商引资配套服务的信息管理制度。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对提高项目质量,发展新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有重要作用。最后建立招商引资配套服务的统计和分析制度。这是为经济区和有关部门作为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依据和改善经营管理的参考。
此外经济区必须建立一个配备有各种技能和高效精干的服务组织,必须提高服务人员素质,重视对服务人员的选拔、培养、考核从而促进其业务专长和能力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