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生品德养成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生品德养成教育范文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奠基工程。因此学校应把养成教育做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工作。
1 构建全方位结构体系
要把养成教育做好,学校应建立校园、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体系,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多年来,我们始终重视家长学校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和家教能力,达到家校联手共同育人的目的。一是搞好家长培训工作。如教学开放日,我们明确要求各班有90%以上的家长参加,毕业典礼,我们也要求每个班要有一定比例的家长参加,除组织召开全校性的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培训外,我们还召开如中考前家长会,毕业前家长会,对家长提出要求,进行培训。我们曾约请过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为全校的家长就如何辅导教育孩子学习做过讲座,约请过进修学校德育办领导对全校的家长进行专题辅导。二是向家长发放家教知识材料。每学期都精心选编一些家教知识方面的材料,通过学生向家长发放,把最先进的家教观念和理念通过这种途径灌输给家长,以此来提高家长的育人水平。
我们的社会教育则特别强调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2009年开始,每年秋季开学我们都组织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军训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进行队列训练外,还有学唱军歌,整理内务,徒步拉练等,这些活动对学生是很好的锻炼,既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组织纪律性。此外,每年我们都在社区、夕阳红敬老院,翰章广场等实践基地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
2 制定双元制实施制度
所谓双元制制度,即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给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和教师制定出落实养成计划的管理职责、制度等。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矗”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性内容依据《中学生守则》、《中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出学校的一日常规以及纪律卫生评比标准或文明班极评比办法等系列制度。在学校领导层面和教师层面,学校应制定《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养成教育实施条例》等。双元制如同两条轨,并行不悖,学生教育有方向,领导、教师执行有动力。与此同时,双元制还能起到禁于未发的作用,具体明确的各种规范、守则、制度,还可收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效果。为落实好这些制度,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成员都参与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政教处负责日常管理,对全校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评比并定期通报、讲评,政教主任和两个政教干事有明确的分工,每天早晨、课间、中午、下午放学后轮流值班,随时检查学生的纪律卫生情况,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学生值周制度,在班级抽取部分值周生,在课间和自习时间对班级进行监督检查,政教主任和政教干事以及值周生检查的结果每天要在行事板上公布。
3 建立榜样教育的激励机制
在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榜样教育仍是一种运用相当普遍的方法或模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富有模仿性的生物,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模仿行为,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的关键,榜样内在的感染、激励、号召、启迪、警醒等功能,榜样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近年来的德育实践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榜样的再造和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让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政教处对班级纪律卫生情况进行日公布,周小结,月总结,学校每月根据这些结果,每个学年评比出两个文明行为示范班级,每个班评出五名行为习惯示范生,利用间操时间对评比结果予以公布,班级发流动红旗和奖金,学生颁发证书。为了促进学生评价工作的开展和学校间操质量,学校每学期还要评选出自主管理优秀班级和间操优秀班级。对班主任、班级和学生都要进行表彰,颁发奖金、奖状和证书。这些评比已经形成制度,让师生学有榜样,做有方向,干有动力。
4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是班级,学生很多良好的日常行为都是通过班主任的管理和班级集体的影响而形成。因此,学校必须抓好班主任工作这一环节,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
我们除了严格按要求参加市里的班主任培训外,每星期至少要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有时要两、三次,开始时,班主任不太适应,在班级里坐惯了,不爱出来,有时开会出勤不好,后来由于严格要求,现在已经成为习惯,班主任例会从未有文齐武不齐的现象。班主任例会主要是针对当前工作和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让班主任牢牢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紧跟学校的要求,明确重点工作,让班级工作能够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在重大活动前,如运动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我们对班主任要进行单独辅导,向班主任传授做学生思想工作,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方法,并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活动时的组织纪律性。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让班主任针对一年来管理班级的收获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班主任工作抓实了,那么,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会呈现一个良好的局面。
学生品德养成教育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缺失 如何培养和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171-02
一、不懂得尊重他人
学会尊重他人是被别人尊重的前提,在与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应该互相包容互相帮助,妥善的处理好人际关系,尊重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前提,学会尊重是人生的大智慧,也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古人说:“敬人者恒敬之”,“爱人者恒爱之”,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伤害他人的后果最终也会伤及自身。
在大学生活中,大部分学生都是集体生活,大学生要学会与人相处,尊重同学,然而,有些大学生却不以为然,偷窥别人的隐私,并且有的学生大肆宣扬当作茶余饭后的笑话,置别人的感受与不顾,并且隐私透明化,秘密公众化,都是不懂的尊重他人的后果,甚者不懂的尊重他人的自尊。开玩笑过了头,就会适得其反。?????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却不懂得尊重别人,高傲,自大。尊师是作为学子们必须严格恪守的,可是尊师的气氛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淡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起码的尊重都做不到,那么,他到底能做什么?
二、缺乏责任感
责任感是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的基准,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每个人既享有一定的权力,又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权力与责任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力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力。不讲责任和义务的思想是错误的。每个成员应该培养集体观念,自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现在大学生以为考上大学就代表前途光明了,不思进取,沉迷于网络游戏与玩乐中,考试挂科就把责任推脱到代课老师身上,不会从自身找不足,缺乏最基本的反省意识。
在理想与信念方面,对奋斗目标不甚确定,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者走向思想空虚、玩世不恭、游戏人生;在生活态度方面,羡慕或者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甚者崇洋、铺张浪费、情趣低俗、追求享乐。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度降低。诚信往往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所以在诚信面前任何人没有选择,何况是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时代的精英,诚信更是必须要有的道德修养,但是在目前的大学校园里,诚信实在是处于一个很微妙的位置,即使被看得很神圣,同时也有可能被遗弃。诚信悄悄地被时代的精英们遗弃在灰暗的角落。
三、以自我为中心
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性格对别人,自己和集体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社会是一个大整体,大学生是里面最中心最强而有力的一部分,彼此相互融合相互联系,要学会融入这个大整体来找寻自己的价值和人生追求。
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在家里享受的宠爱使其性格中自私的成分多了一些,什么都要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考虑其他人的感受,也不会分享,都是以自我思想为主导,认为不管什么都应该是按照自己的思想轨迹来走,如果没有到达自己理想的目标就会各种抱怨和各种不良情绪,有这种性格的大学生,自私自利。没有集体观念,对集体漠不关心,更是不懂的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思想畸形
大学生活的学习复杂多样,需要耗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这样会带来疲劳紧张等不良情绪。健康的情绪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障,身心的健康对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现在的部分大学生却表现出,孤僻,抑郁,自闭,容易走极端化等不良性格倾向。有些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发生重大变化,等价交换取代奉献精神,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用无视追求取代精神追求。我国处于一个发展变革的时期,已有不少的道德体系适应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规范的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被这些负面情绪影响。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和打击,有些人一蹶不振,甚者可能选择自杀来逃避问题。
五、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
1.教育者自身的榜样要求
对于教育者来说,主要的任务是传道解惑,所谓解惑,顾名思义,授以知识解答疑惑,传道呢?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塑造完美的人格,教育者本身作为一个输送管,也必须要保持自身的道德优秀,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自己作为榜样来感染学生,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言行。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道德的体现者,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加强师德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自身修养,也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以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去影响学生,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
2.家庭的培养
家庭的骄纵溺爱和家庭从小所生长在不健全的家庭环境都对道德的的养成有莫大的关系,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家庭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父母的思想风貌道德品格、生活方式、语言行为、相互之间的态度以及对子女的态度、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这一切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家长要了解孩子全方面的心理因素以及行为动作,积极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尊重别人、关爱别人、与人多沟通,有计划的采用科学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帮助子女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为子女良好道德的养成出力,一些家长也要收起只养不教,放任不管态度,真正负起教育的责任。
3.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名族绵延几千年的深刻烙印,有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品格,传统文化中的优良的道德品质,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不仅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动力,其也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它能够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经过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能够纠正个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应该把传统文化里的优秀的人格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培养高素质高学历高品质的当代有为大学,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
4.评议
道德品质作为衡量人才重要的标准,学校应该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和评议,在一个学生的综合评定中,应该把道德素质也作为一个评估标准。这样才能使学生意识到道德品质在今后的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会努力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学校也应该设立一些奖项来表彰一些品德高尚的学生,可以采取老师和部分学生的意见来衡量。
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不仅要有完备的科学理论化知识教育体系,而且还要重视和加强德育,具有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学生品德养成教育范文3
关键词:书法艺术教育;小学生;品格养成;作用
一引言
我们从小就知道“字如其人”这一词,我国自古就有字如其人这一说法,意思是书写行为可以投射出人的性格、心理、情绪、能力等方面的信息。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书法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正确合理的书法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小学都开始重视书法教育,不仅仅停留在书法字形,更是通过书法理论的阐述让学生明白字如其人的真正道理。
二人格与书法
自古以来,我国国人就十分重视书法的练习,我们从小都被教导好好练字、字如其人。书法是文化知识的基础,当书法被赋予了文化底蕴之后,书法的层次就会更高,练习书法修身养性,在一种安静平和的内心世界中,让灵魂得到升华。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大多都有修习书法的习惯,这也可以看出书法的重要性[1]。书法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等等,可以说书法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表达,当书法艺术到了一个深的层次的时候,可以将作者的内在品质用特殊的形式表现出来。好的书法家能够做到心手合一,虽然说书法不能将人的内涵全部体现出来,但是能够体现一个人最根本的人格。书法艺术是书法家精神世界的体现,能够感染他人,有比较强的概括性,书法不仅能表现出作者的文字功底和技巧熟练度,还可以承载艺术信息以及品格,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小学生的品格培养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其品格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潜移默化,让他们自己体会到品格的重要性以及魅力,通过书法教育,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小学生刚开始练习书法的时候,每一笔画的长度、字形结构的疏密等等都是完全仿造字帖,熟练之后,每个人的字都会有所变化,通过字体就能反映出学生的思维。在书法之中,作者可以将自己的主观感情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融合进去,用一种抽象艺术来表达独特的意向。书法艺术教育就是让学生们学会品味在书法中蕴含的这些东西,并逐渐的吸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得到丰富,书法特有的文化内涵会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品格,以达到培养品格的目的。
三书法教育在小学生品格养成中的作用
书法作为我国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用书法艺术教育来培养小学生的人格是小学书法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格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实施,书法特有的内涵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人格的养成,以下是书法在小学生品格养成中的作用[2-3]。
(一)细心
自古以来,我国很多国人都修习书法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经过数千年的沉淀,书法艺术中的内涵和精神已经十分丰富。因此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细心的学习,深刻的体会。书法的风格多种多样,有笔意瘦挺,体势劲媚的,有放而不流,拘而不拙的,有八方平正,翰墨洒脱的,但是这些书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论何种气象,在进行书法的时候,必须细心运意,集中精神,如果不能细心的练习书法,那么无论何种风格的字体,都无法体会到其精髓,练习好。在每次下笔之前,练习者必须细心地体会,在心中仔细的描摹一遍,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再下笔,这是练习书法最基本的要求,书法对于细节的要求很高,一丝一毫的细节都可能影响到书法整体的风韵,所以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细心的品质会得到很好的锻炼,会锻炼他们仔细观察,细心思考的能力。小学生练习书法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临摹,在临摹的过程中,就需要细心地观察书法的特点,仔细的体会书法的内涵,如果不能做到细心,那么学生一定练习不好书法,所以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会越来越细心[4]。
(二)耐心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的书写很久,如果没有耐心,学生就不能沉下心来写字,耐心是进行深度探究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慢慢的沉下心来,内心逐渐平静,耐性有所提升。流传至今的很多古人名句都强调了心静的作用,如果不能心静,那么就不能更好的进行身心的调动,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从书法的风格样式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耐心练习,如果书法沉稳有力,那么写字者定能够耐心练习的,如果书法轻浮不沉着,那么写字者肯定是缺乏耐心的。练习书法需要长时间的在桌子前保持比较小的动作幅度,心神安宁的慢慢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耐心会得到锻炼。
(三)恒心
古人云:“书无百日功”,意思就是想要练习好书法,需要长期的坚持,短时间内是不可能速成取得很好的效果的。我国历史上的书法大家无一不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练习书法,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练就一手精妙绝伦的书法,这需要极大地恒心与毅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联系好书法的。因此,书法艺术教育能够锻炼小学生的恒心[5]。
(四)拓宽艺术视野,提高鉴赏水平
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特点也是不同的,书法的风格和内容与其所产生个发展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其所处的朝代背景,能够使学生的历史知识更加丰富。书法发展有一明两暗三条线路,然后也受到了朝代的影响,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先秦尚象、秦汉尚势、魏晋尚韵、南北朝尚神、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清尚仆、今尚形。在书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在讲述书法的历史背景的时候,不要将书法的历史讲的与朝代历史简单的重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欣赏观,结合书法的背景深入的了解书法,体会书法的深厚底蕴,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到书法的内涵。在书法艺术教育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书法作品进行品鉴和鉴别,对书法作品的真伪、优劣、功过等进行评价,学会鉴别书法的价值,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让学生的审美观得到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回受到陶冶,书法独有的内涵会使学生深刻得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潜移默化的时学生打好品格基础。
(五)至理明心、人书俱佳
我国书法史上有很多名人大家,其作品风格迥异,无一不体现了作者的性情品质,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书法艺术教育的时候,要引导他们体会书法所包含的精神,让学生拥有自己品味书法的能力。书法与一个人的精神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书法是一个人深刻内涵的体现,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其字体也有很大的不同。能够流传至今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因为其书法技巧的高超,更是因为书法作品蕴含的精神以及其作者本身的风骨。书法结合了一个人的内心与外在,体现了人的精神世界,教师在进行小学生的书法艺术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强调这一点,不仅仅让学生学习书法的行,更要让学生学习书法的神,心正则笔正,立品应为先,学生正确的练习书法,能够有效的学习书法大家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品格基础[6]。
(六)下笔不苟、精益求精
练习书法离不开笔墨纸砚,漫漫历史长河中关于笔墨纸砚的典故知识也有很多,在练习书法之前,学生需要准备好合适的工具,从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书法习惯。小学生自己的鉴别能力还比较弱,教师应该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书法工具以及临摹字帖。教师应该让学生静下心来,排除心中的杂念,专心、细心的书法,细致入微的观察书法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书法笔画的提按、顿挫、轻重、徐急、藏露、方圆、曲直,用墨的干湿、浓淡,结构中点画合理搭配、偏旁比例等等都需要学生在长期的练习中逐渐的熟悉、体会,技巧越来越熟练,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单调的,长期练习书法,学生意志力将会更加坚强,形成,细致认真,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四结语
通过书法教育,不仅可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将书法文化发扬光大,更对小学生的新型品格有很大的影响,能够促进小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不仅仅停留在书法表面上,要引导学生理解书法,通过书法学习优秀的品质,实现人格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羽.书法艺术教育在学生品格养成中的价值探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10):96-98.
[2]周沃涛.实施书法艺术教育的有效策略[J].新校园旬刊,2016,(2):12-13.
[3]达彦生,和清.浅析高校非专业书法艺术教育的功能[J].知识经济,2014,(12):137-138.
[4]林婥琴.现代书法艺术教育的价值嬗变——以小学书法艺术教育为研究视阈[J].艺术探索,2014,(2):60-61.
[5]闫生杰.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教育课程在小学书法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1):34-35.
学生品德养成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
1 高校学生在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资助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贫困生的界定不够明确
高校对贫困生的界定不够明确,所谓高校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费、住宿费及其相关费用,或支付相关费用十分困难的学生。”高校贫困生的评定是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准确性,影响到学生受资助机会的公平性。然而,各个地区划分家庭经济水平的标准不一样,学生真实的生活状况得不到了解。学生仅凭一张自己填写的个人家庭经济情况表到所在民政部门加盖公章,就可以作为判断贫困生的依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对贫困生界定的不科学,不严谨的现象,甚至导致很多人对贫困生认定结果的真实性的质疑,随之衍生出一个特殊的群体“伪贫困生”。各高校在制定贫困生资助评定体系中也存在一些漏洞,导致有限的资金没有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而使不需要资助的学生得到了资助。
1.2 部分高校学生资助评定过程充满了主观色彩,缺乏科学性
教师尤其是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在对学生贫困档次的划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师在具体落实资助的过程中却没有将一碗水尽最大可能端平,难以保证资助金评定工作的公正与有效。就目前来看,各高校根据总的要求下发总的评定标准,各个院系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再制定一些规则,然后再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评选出应该资助的学生。但是,由于这个过程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和不严密性,班主任或辅导员仅根据相关证明或班干部的一面之词就判定某个学生是否贫困,甚至存在十分严重的暗箱操作行为,这就出现了学生和教师、学生和班干部之间拉关系、走后门现象。
1.3 高校学生在资助过程中存在种种复杂的问题
有的学生在资格认定中弄虚作假,出具假证明;贿赂领导和老师,拉关系走后门;有的学生一旦被评为贫困生就请老师、同学、舍友出去大吃大喝,买名牌就是不交学费;还有的学生的确很贫困,但由于虚荣心很强不去争取而自愿放弃机会;以及目前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导致一部分学生一切向“钱”看,走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更甚至有的学生获得资助后觉得他理所应当得到资助,不知道感恩社会和国家,不去回报社会和国家等等一系列问题,大学生在资助过程中表现的诚信意识缺乏,责任感不强严重影响了资助和教育效果。
2 不良现象的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学生在资助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致使资助工作举步维艰,就目前来看,学生在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为严重,原因也最为复杂,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2.1 道德滑坡,诚信教育投入不够
一般情况下,学生申请贫困助学金必须如实填写贫困申请表,然而,学生在填写申请理由的过程中,为了获得资助,不惜想尽一切冠冕堂皇的理由来编故事感动老师,甚至背着良心说自己的亲人已故,可谓不择手段,道德滑坡。这些问题足以看出,大学生在申请资助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诚信危机。更甚者,有些学生一旦获得资助就请同学老师出去大吃大喝,唱歌跳舞,挥霍浪费,而那些正在为学费而发愁,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学生就是因为不会巴结老师,不会在老师面前表现才得不到资助。这样,很难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严重影响了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
2.2 学生自身公平公正意识不够
部分学生缺乏追求公平、公正意识,严重影响了资助的公平、公正性。具体表现为:有些贫困生并不认为自己贫困或并不想公开自己的贫困身份,因而根本不去申请;一些学校在认定贫困生时,不仅需要学生提交申请,而且要在班级当众宣讲自己及家庭的贫困状况,然后让同学评定,评定结果还要在学校公开。这无疑会使一些敏感、自卑的贫困生感到难堪;而一些并不太贫困的学生反倒不以为然,更有可能去申报。这就造成有资格的人不能获得资助,而获得资助的人却不是真正的贫困生。学校在资助方式上应注意一些细节,如保护申请人的个人信息与隐私,维护其自尊等。
2.3 自私自利,个人利益至上思想观念的冲击
一定程度上讲,道德滑坡的根源在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泛滥。个人主义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重要性。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或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它表现为利己主义、利他主义、自由主义等形式。个人主义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一切从个人需要出发,反对统一的社会价值标准。个人主义发展到极端,就会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地损害社会和他人。有的学生自己没有获得资助,就对那些获得的学生出言不逊,针锋相对,心生怨恨,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从此僵化,极其不和谐,严重影响了资助的育人目的。
3 解决对策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为了解决其经济困难的问题,也是通过有效的途径和积极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创造必要的条件。
3.1 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思想教育,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应该坚定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由于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公民的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金钱和利益的权衡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相助,自私自利的贪婪在蚕食人们的良知。孩子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不知道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等。在高校资助过程中,表现为获得资助的学生不知道感恩国家,感恩社会。因此,在资助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思想教育刻不容缓,让学生明白“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正是因为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才有大学生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今天。
3.2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和荣辱观教育,提高其道德素质
针对大学生在资助过程中诚信严重缺失和弄虚作假的现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和荣辱观教育势在必行。首先,加强诚信教育,应以教育为先以奖惩辅之,各高校应该将“诚信为本”的做人思想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和诚信教育,促使大学生提高诚信意识,提高自身境界。奖励学生诚实守信行为,惩罚违背诚信的行为。为了提高资助过程中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素质,学校可以将诚信的具体规定写人到相关的制度中去,并在资助过程中严格考核,从而更好地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其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真正把其内涵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身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风气,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来引导大学生,让学生学会在利益面前知荣辱,以大局为重,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从而保证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
高校资助过程中出现了资助评选评定的不公开公正问题,体现了高校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它严重地影响了资助的效果。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十分重要。民主法制是解决社会不公和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根本性保障,当代大学生又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主力军,大学生民主与法制的健全与否对高校资助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加强大学生的民主法治知识学习,使其在积极思想的引导下培养良好的行为,同时,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只有增强自身的民主法治意识和观念,并积极践行,才能使高校资助过程中对贫困生的不合理评定不再发生,才能保证高校资助的有序高效开展,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总之,资助育人工作是各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虽然目前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资助育人效果。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他们的观念,在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继续推进资助工作的完善和发展,从而为大学生构建一个公正、合理、高效的大学生资助体系,达到资助的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学生品德养成教育范文5
【关键词】 职校生 养成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占据我国高中段教育的半壁江山,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把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大国和把我国铸造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是中华民族复兴和实现提出的“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建设进程推进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职校学生目前生存发展的三个特点“起点低、幸福指数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制约职业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不能不关心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不关心所教育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基础文化、专业技能、人文社会和艺术素质对其后续发展、终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要大力打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数理逻辑能力、身体自然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人们说中职学生差,其实他们在智力、体能方面和普高学生没有差别,但往往忽视他们普遍存在行为习惯方面与普高学生的最大差异: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差。
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行业、企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更关注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更看重学生对工作的态度。企业有个说法“三才七德的人最受欢迎”,在多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选择学生时,参考因素依次为“良好的素质、必要的文化、熟练的专业技能”。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作为学生良好素质的元素越来越成为企业用人的首选要素,养成教育对学生生存、成长、发展极其重要,对中职学生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必备内容。
职业是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为了获得一定的回报而从事的经常性的专业化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中职教育赋予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为经济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就读学生入学年龄大约在15~16岁。这个年龄段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生理上都是人生关键期,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迈入成人门槛的重要时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能否被社会接纳和受到社会的欢迎,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生命运的巨大能量。“养成教育”通俗地讲:就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好品德的教育。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中职学生好习惯好品行的养成将决定幸福成功的人生。
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城市的边远郊区或者农村,父母大都是农民,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能吃苦,但是由于学习成绩滞后而伴随产生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等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多数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较差。如何让学生更好的与社会接轨,培养企业、行业欢迎的劳动者,有效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得不让我们做工作反思。所以,在传授专业知识、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重视中职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加强职高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次要建立健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奖励激励和评价考核约束的相关机制;最后要营建良好的氛围。教师主要通过潜移默化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受到感染并内化。言教是养成教育的前提,身教是关键,情教是纽带,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职高学生素质。职校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劳动等活动大部分是在校园里封闭完成的,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时机开展学生的养成教育。部分学生中职学生受家庭、环境影响,语言、行为不文明,自己全然不觉,一个人改掉一个坏习惯、形成好习惯绝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他们树立榜样,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以身作则,那么不但能够感化学生,更能令学生肃然起敬,同时会在各个方面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班主任,应时刻做出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甚至在要求学生做到之前就做好。只有为人师表,教育才有力量和说服力。哪怕你做的细小琐碎的默默无闻的事情,也会不知不觉影响改变了许多学生。建立健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奖励激励和约束的相关机制,并且督促学生把不好的习惯改掉。实践证明:行业企业对那些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非常欢迎,尽管他们技能有不足也愿意留用他们、给他们培训的机会,给他们发展的预留机会。
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是榜样,表现优秀的学生是典型,树立宣传生动、具体、实在、富有激励性和教育性典型,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对照榜样学习、修正自己,强化意识。我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我把我的书法作品“儒雅”、“皈依”张贴在教室中让学生观摩反思;学生好动,我就每天让学生练习毛笔书法40分钟来练静心静行;我在上实训课教学生修理空调、电视、组装电脑时,让他改掉语言、行为不文明的习惯;比如:语言文明、实训文明、保持环境整洁、遵守时间等;注意教室的规划布置美化、讲究课桌的整洁,强调宿舍的美观、整洁、规范,主动问好,按时完成任务,服从安排等等;其次,学会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同学互助等等;再次,勤奋学习,诚实守信;最后,做事严谨认真、有责任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打造学生行为习惯。学生既是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和管理的主人。他们渴望自立,希望在自主管理中展示才能并得到老师的认可、同学的赞许,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愿望,激发和保护他们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锻炼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每天的班级班务工作、清洁卫生工作我都定员定岗实行目标责任制,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在规定地点完成规定的事,通过岗位责任制打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做人中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会做人”,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并且要求学生都要写作完成每天的养成教育“每日一得”,在每天的班会课做自我小结,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职业人”的素质。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最后积淀内化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走向成功的事情很多很多,2004年学生谢莉佳在广州三正集团公司工作,第一次有个客户来公司办事,摩托车的反光镜布满灰尘,她摸出餐巾纸给他擦干净;第二次一个客户的钱夹丢在公司了,她拾到主动联系失主归还钱夹,公司总部发现她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良好就越级提拔她到总部从事管理工作;2005年,王洪、周婷婷等五位学生参加富士康公司的人才录用面试落选,我面对沮丧的学生,给他们讲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对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内容具体化该怎么做,我把这五位学生安排进波导公司,这五位学生按照我的要求和办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处理工作生活事务,仅仅用了两个月零二十八天全部晋升为企业的管理人员。
中职学校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
第一,运用思想品德课和学科教学进行养成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首先体现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与知识的传授有机融为一体。课堂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要全面渗透养成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逐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知道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为什么做和做什么)。
第二,学生的在校生活、劳动、课堂特别是实训课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重视养成教育渗透延伸,结合专业进行体验式的养成教育培养,避免空洞说教;要把养成教育的内容具体化、程序化,并且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教育过程综合运用“门槛效应”和“棘轮原理”,注意渐进化(知道怎么做)。
第三,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班级艺术节文化节、班级比赛、校园广播做好宣传评比展示评价等形成良好氛围。抓好校园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并与养成教育整合建设,生发对学生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建立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在做中教、做中学让学生受教育,在践行体验中提高素质。
第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尤其要解决好家庭教育问题,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形成合力。
学生品德养成教育范文6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着力点
一、养成教育内涵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抓好养成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所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
何谓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通过正规的训练、严格的管理、系统的培养等多种手段指导和训练个体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从而使学生的一言一行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要求,达到提高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对高职学生开展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有力手段。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实现人际沟通和公众交往的纽带和重要渠道,而且是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精神风貌、行为方式的综合表现。因此文明养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人格,塑造自我的一种完人教育。
二、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着力点
1、养成教育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养成教育要有实效,需要遵循心理学原则。这就要求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都要服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对学生而言,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定具有健全的个性心理。许多我们认为品德低劣的所谓“双差生”,问题就可能出在心理健康上,一个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品德差、行为习惯不好。因此,养成教育一定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学生的心理障碍清除了,个性心理健康了,学生才能够有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2、养成教育要服务于职业素质教育。学校对高职生的培养多把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训练上,对其文明习惯等综合素质的形成关注较少。以致近年来不少用人单位反映,一些高职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成问题,但“德商”较低,有些学生连起码的人际交往礼仪都不懂。造成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因不致如何得体的处理各项具体工作,给企业以冷漠被动的印象。难以符合企业要求的员工应具有的人格风貌和精神状态。
3、养成教育要抓住工学结合契机。工学结合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教育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强化行为习惯的实践教学,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学结合的指导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养成教育对学生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在学生工作过程中查遗补缺,强化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4、养成教育要融入实训环节。对高职生的养成教育一定要强化教育的实训环节,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做到以理论引示范、用示范带训练、用训练促实践。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将理论教学、现场演示、实训的学时按比例分配。建立形体实训室、文秘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模拟各类行业交际中基本的行为礼仪等。在求职、社交的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实景参与的教学方式。在实际训练中效果较好的教学方式包括模拟训练法、岗位体验法、游戏感悟法、环境陶冶法、行为评价法等。
三、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