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1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城市化 空间均衡

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形成过程是城市化空间均衡发展、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与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态的演化、城市化动力与模式的选择、城市化政策的调整、城市化考核的理念方式等密切相关。空间均衡是主体功能区形成、区域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本文将以《广东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确定的广东省四类主体功能区为空间单元,依据主体功能区和城市化理论,选取科学衡量城市化水平与质量、体现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的指标,运用广东省2006年统计数据,对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城市化空间均衡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利于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城市化空间均衡发展建议。

一、广东省主体功能区划

(一)主体功能区研究现状

主体功能区是指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区域未来的人口集聚流动、经济发展态势、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以及生态功能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角度,将区域划分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不同空间单元,是遵循科学开发原则划定的类型区,是“地理空间+职能空间+政策空间”的复合体。一定区域具有多种功能,主体功能区不排斥其他辅助功能或附属功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的在于,以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为前提,兼顾其他功能,明确区域发展方向,并以此规范开发秩序,管制开发强度,调整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新格局。因此,主体功能区理论是指导区域城市化科学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目前对于主体功能区的研究,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对各类型区的内涵、划分原则、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开发政策、绩效评价与政绩考核等方面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学术界对于主体功能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性质、定位、作用、管理主体,划分的层级、空间单元、原则、标准与指标体系,生态补偿政策,与其他功能区的关系,国外研究动态,分类政策设计,立法与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但对四类功能区如何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发、开发的适宜度评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管理体制等问题的研究明显不足。

(二)广东省主体功能区划

广东省依据主体功能区理论,在《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表1)、《办法》、《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等文件中,对主体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进行了阐述,并发展了主体功能区理论。

《办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将广东省21个市分为都市发展区、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和生态发展区四种类型区,提出了都市发展区和生态发展区的概念,用“发展”的概念代替了“开发”的概念,在用词上更加科学、更加适合广东的省情。《决定》结合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对不同的类型区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措施和重点,对都市、优化和重点发展区的部分地市构成的珠三角要求优化发展,对重点发展区的东翼要求振兴发展、西翼要求开拓发展,对生态发展区的北部山区要求扶持发展(表2)。

根据国家、广东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主体功能区理论的阐述,作为生态发展区域的主体功能,非常明确是生态保障功能,为其他主体功能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打造生态屏障;作为都市、优化和重点发展区域的主体功能,将承担不同强度和质量不断优化的产业化功能和质量不断优化、地域空间组织结构日益合理的城市化功能。

二、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城市化空间均衡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一)空间均衡是主体功能区形成、区域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

均衡是指相互作用的多种力量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将均衡分析引入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视角的城市化研究,主要原因在于: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过程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均衡发展的过程,是实现经济布局和人口布局的空间均衡、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空间均衡,重在引导人口和经济在空间内合理分布与协同发展。空间均衡城市化是区域人口和经济的“适宜性、有序化”集聚和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性、补偿性”供给。主体功能区意义上的“空间均衡”不是“空间平均”,而是空间开发上的均衡有序,即工业化与城市化开发上的均衡有序。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开发建设现状条件好和发展潜力大的区域要重点开发,实现生产生活的“相对高密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生态环境脆弱和发展潜力小的区域,要控制和限制开发,实现生产生活的“相对低密度”。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目的是要实现资源的补偿性供与开发上的战略性空间均衡。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套合理的制度安排,实现不同类型区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并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合理补偿,使不同的城市化区域的公共福利实现均等化。

(二)考核指标体系

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开发密度与利用效能,经济发展潜力与能力,人口布局,空间均衡与协调程度等原则。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宗旨在于强调空间规划、政策、发展、生态与生活水平的均衡与协调。基于主体功能区形成与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以空间均衡为基本原则,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指标的测度与评价最大限度地体现均衡性和结构、体,系的协调性。

根据城市化测度指标体系,体现主体功能区划的原则要求,选取5项一级29项二级指标进行分析(表3)。经济发展与结构分析方面,在人均与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设置地均空间指标;社会发展与生活分析方面,设置了体现技能培训的职业教育指标和体现医疗能力与设备水平的保障指标;地域空间规模与结构分析方面,增设体现转移就业方面的人口迁移指标;生态保护与治理方面,选取了具有综合反映效果的单位GDP能源消耗指标。

三、广东省主体功能区城市化空间发展差异分析

(一)城市化发展阶段差异较大

尽管四类主体功能区城市化发展总体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都市、优化发展区与重点、生态发展区的城市化水平处于后发展与快速发展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且区域内不平衡、差距较大(表4)。都市、优化发展区的二元结构、“城中村”问题还比较严重。

1、人口城镇化水平

全省按城镇人口比重计算的城镇化率为63%。四类主体功能区各市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进入城市化后期

的有7市,集中分布在都市和优化发展区。11市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期,集中分布在重点发展区。

四类主体功能区所处的城市化阶段,分三个层次,都市发展区2市城镇化率最高,为90.38%,进入城市化的缓慢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阶段。优化发展区的城镇化率为76.29%,刚刚进入城市化第三阶段、后发展阶段。重点发展区的城镇化率最低,为49.17%;生态发展区的城镇化率为52.35%;两类型区低于全省水平,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2、人口非农化水平

全省户籍非农人口率为69.39%,即将进入城市化的后发展期。深圳、珠海、佛山3市完全非农化,广州、汕头2市接近非农化。四类主体功能区中,人口非农化程度分两个层次,都市和优化发展区高于80%,进入城市化后发展期;重点和生态发展区为60%-70%,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期。非农业人口比大于城镇人口比,产业非农化高于区域非农化。

(二)城市化进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艰巨

非农从业发展不平衡且水平较低,从业结构状态不合理且高级化程度较低,从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不相适应,第一产业就业严重过剩与第三产业就业吸纳不足并存,需要加快产业升级与转移就业步伐。全省仍面临艰巨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城市化的重任(表5)。

1、三次产业从业结构

全省三次产业从业结构为30.37:38.81:30.82,处于二三、一结构状态。

四类主体功能区的从业结构表现为:都市发展区处于二、三、一结构状态,优化发展区处于二、三、一结构状态且第二严业从业比重过高,重点发展区处于一、二、三结构状态,生态发展区处于一、三、二结构状态。重点和生态两种类型发展区从业结构严重失衡,第一产业从业比重过高,二、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就业吸纳能力比较低。

四类主体功能区的第三与第二产业从业比,只有生态发展区和重点发展区的粤西地区大于1,但其自身的从业结构不合理,且二、三产业自身的吸纳能力较低。

2、非农从业比重

全省非农从业率为69.63%,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期。但是,四类主体功能区非农从业水平较低,只有优化发展区大于70%,重点和生态发展区在20%-30%之间,处于城市化发展初级阶段。

(三)城市化发展动力空间不均衡与产业结构不合理

人均与地均GDP、人均与地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进出口总额、人均一般地方财政收入等推进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要素水平空间差距较大。产业非农化水平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高级化程度较低(表6),面临加快工业化进程、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比重的重任。

1、人均与地均GDP

人均GDP。全省按2006年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3520.59美元(按2006年全年平均价1美元≈8元人民币计算,下同)。四类主体功能区人均GDP发展不平衡。都市发展区2市,人均GDP为8155.95美元;优化发展区4市,人均GDP为5542.68美元;重点发展区12市,人均GDP为1781.52美元;生态发展区3市,人均GDP为1288.84美元。

地均GDP。全省地均GDP为182.22美元。四类主体功能区地均GDP发展极为不平衡。都市发展区2市,地均GDP为1583.29美元;优化发展区4市,地均GDP为936美元;重点发展区12市,地均GDP为628.1美元;生态发展区3市,地均GDP为25.3美元。

2、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全省按2006年末常住人口数计算的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342.50元。发展极为不平衡,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低于1000元的多达13市,占全省的61.9%,集中分布在重点和生态发展区。17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的80.95%。

都市发展区2市最高为5093.39元,生态发展区3市最低为544.86元。优化发展区4市,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493.72元。分三个层次,珠海最高为4156.59元、佛山、中山为2000-3000元,东莞为1910.63元;重点发展区12市,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590.91元,发展水平较低且不平衡,最低的揭阳仅为244.21元。

3、人均进出口总额

全省按2006年末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进出口总额为5666.5美元。四类主体功能区人均进出口总额差距较大。都市发展区是生态发展区的39.66倍。人均进出口总额,都市发展区深圳是广州的4.22倍,优化发展区最高的珠海是最低的中山的77.23倍,重点发展区最高的云浮是最低的江门的459.32倍,生态发展区最高的韶关是最低的梅州的2.41倍。

4、人均与地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省按2006年末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8740.7元。四类主体功能区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平衡。都市发展区是生态发展区的3 55倍。都市和优化发展区6市超过1万元,重点发展区最高的惠州是最低的朝阳的3.05倍,生态发展区最高的韶关是最低的梅州的2.39倍。

地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省地均(元/km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452.4元。四类主体功能区地均(元/km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空间不均衡。都市发展区是生态发展区的35.09倍。都市和优化发展区除深圳超过6500元外,其余5市处于1500-3000元水平;重点发展区最高的汕头是最低的阳江的6.47倍;生态发展区最高的河源是最低的梅州的1.62倍。

5、产业非农化水平与结构

产业非农化水平。全省产业非农化水平为86.4%,最高深圳为99.9%,最低云浮为66.7%,最高是最低的1.5倍。四类主体功能区中,都市和优化发展区6市,产业非农化水平非常高,接近完全非农化区域;重点和生态发展区15市,产业非农化水平超过80%,比较高,但是差距较大。

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处于二、三、一结构状态。只有广州和肇庆2市处于三、二、一结构状态,但是肇庆的产业结构极为不合理,第一、二产业产值比重相近,都比较落后;其余19市都不同程度地处于二、三、一结构状态。

四类主体功能区中,都市发展区的产业结构处于三、二、一结构状态,较为合理;优化发展区的产业结构处于二、三、一结构状态,第二产业比重过高,急需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重点和生态发展区的产业结构处于二、三、一结构状态,第二产业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面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发展的重任。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全省第三产业比重为37.64%,最高广州为57.6%,最低云浮为28.1%,13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总体发展水平不高。除都市发展区外,其他三类主体功能区都面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加快发

展现代服务业的重任。

第三与第二产业产值比。全省第三与第二产业比值为0.77小于1,只有广州、肇庆大于1,但是肇庆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四类主体功能区中,除都市发展区最高为1.14大于1外,其他三类主体功能区都小于1,面临产业高级化发展的重任。

6、工业化水平

全省工业化水平为44.49%。四类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发展区较高,为57.58%;除肇庆为24.9%较低外,重点和生态发展区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期。

(四)城市化的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区域不均衡

四类主体功能区的收入、社会保障与消费水平区域两极分化严重,重点和生态发展区的水平较低。就业岗位供给与教育发展能力、医疗保障能力区域差距较大,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表7)。

1、收入与消费能力

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全省职工(在岗职工和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19607.19元,最高的都市发展区广州为36321元,最低的重点发展区揭阳为10493元,最高是最低的3.46倍。

四类主体功能区中,最高的都市发展区是最低的重点发展区的2.31倍。除清远外,重点和生态发展区的14市职工平均工资都低于全省水平。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省按2006年末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612.50元,最高的都市发展区广州为22376.83元,最低的重点发展区揭阳为2983.21元,最高是最低的7.5倍。

四类主体功能区中,最高的都市发展区是最低的生态发展区的5.84倍。东莞和重点、生态发展区16市低于全省水平。

2、就业与社会保障能力

城镇登记失业率。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低于失业警戒线。重点发展区粤西3市和生态发展区3市超过3%,但低于4%。城镇就业吸纳能力较强。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全省按2006年末常住人口计算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为18.58%,最高的都市发展区深圳为50.23%,最低的重点发展区揭阳为4.63%,最高是最低的10.85倍。

四类主体功能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较低。最高的都市发展区是最低的重点发展区的4.1倍。重点、生态发展区15市低于全省水平。

3、职业教育能力

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师生比为1:21.76,超过省规定最高师生比(根据省编办、省教育厅、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2004年12月22日颁发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构编制标准暂行规定》,学生规模在8001及以上学校师生比为1:21)。中等职业教育师生比最高的河源为1:34.5,最低的阳江为1:11.93,最高是最低的2.89倍。

四类主体功能区中等职业教育师生比较高。都市发展区最高为1:27.96,其次是生态发展区为1:23.42,再次是重点发展区为1:21.98,最低的是优化发展区为1:18.650。

4、医疗服务能力

全省执业医师与医院床位比(医师/张)为1:1.56。执业医师与医院床位比最高的韶关为1:2.20,最低的潮州为1:0.82,最高是最低的2.68倍。

四类主体功能区执业医师与医院床位比,优化发展区最高为1:1.73,重点发展区为1:1.67,生态发展区为1:1.57,最低的都市发展区为1:1.36。

(五)城市化的地域空间规模与结构不协调

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应当承担人口与经济集聚的重点发展区,城镇、人口与基础设施分布、规模失衡,等级体系不合理,都市、优化发展区过于密集。人力资源流动性不高,欠发达的重点和生态发展区需加快要素转移(表8)。

1、人口分布、规模与迁移

人口密度。全省人口密度为518人/km2。四类主体功能区人口空间分布极为不协调。都市发展区2市是生态发展区3市的9.89倍。

都市发展区广州为1312人/km2,深圳是广州的3.3倍;优化发展区最高的东莞是最低的珠海的3.19倍;重点发展区12市最高的汕头是最低的清远的12.7倍;生态发展区最高的梅州是最低的河源的1.45倍。

城镇人口规模。全省城镇人口达5861.52万人,是人口大省,平均规模为279.12万人,最高的都市发展区深圳达846.43万人,最低的重点发展区潮州为93.7万人,5市超过平均规模,集中分布在都市和优化发展区,人口压力加大。

四类主体功能区,人口平均规模都接近或超过200万人,差异较大。都市发展区2市,人口总规模为1646.7万人,平均规模近823.35万人;优化发展区4市,人口总规模为1626.62万人,平均规模超过406.55万人;重点发展区12市,人口总规模为2381.44万人,平均规模为198.45万人;生态发展区3市,人口总规模514.87万人,平均规模为171.62万人。

人口迁移。全省户籍人口净迁移率省内为4.78‰、省外3.29‰,省内高于省外。江门、清远、云浮、阳江、汕头、潮州、韶关、河源、梅州9市省内迁移为负值,集中分布在重点和生态发展区。

都市和优化发展区户籍人口迁移率省外高于省内;重点发展区户籍人口净迁移率省内高于省外;生态发展区户籍人口净迁移率,省内、外为都为负值。

2、城镇(市辖镇)分布

到2006年底广东省共有各级城市(镇)1222个其中计划单列城市2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23个县城41个,市辖镇1137个。

全省市辖镇密度为0.63/100km2。四类主体功能区中的都市、优化、重点发展区的城镇集中度较高、生态发展区较低。都市发展区深圳已都市化,全部实行区街建制,无县级市和镇级行政建制;优化发展区最高的东莞是最低的佛山的2.19倍;重点发展区12市最高的汕头是最低的清远的3.9倍。

3、基础设施分布

全省高级路面铺设率为0.46公里/km2。高级路面铺设率最高的东莞为1.45公里/km2,最低的惠州、阳江为0.29公里/km2,最高是最低的5倍。

四类主体功能区中高级路面铺设率,优化发展区最高为1.083公里/km2,都市发展区为0.755公里/km2,重点发展区为0.389公里/km2,生态发展区最低为0.363公里/km2,最高是最低的2.98倍。

(六)城市化的生态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工业化水平较低、欠发达的重点和生态发展区,能源单位消耗较高,需要加强节能减排(表9)。

1、单位GDP能耗

全省单位GDP能耗为0.771吨标准煤/万元,最高的清远为1.67吨标准煤/万元,最低的汕尾为0.56吨标准煤/万元,最高是最低的2.98倍。

四类主体功能区中,生态发展区最高为1.43吨标准

煤/万元,重点发展区为1.01吨标准煤/万元,优化发展区为0.78吨标准煤历元,都市发展区最低为0.66吨标准煤/万元。

2、单位GDP电耗

全省单位GDP电耗为1172.1千瓦时/万元,最高的清远为1909.9千瓦时/万元,最低的茂名为524.9千瓦时/万元,最高是最低的3.64倍。

四类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发展区最高为1344.13千瓦时/万元,生态发展区为1311.5千瓦时/万元,重点发展区为1097.02千瓦时历元,最低的是都市发展区为818.65千瓦时/万元。

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04吨标准煤/万元,最高的云浮为5.37吨标准煤/万元,最低的中山为0.45吨标准煤/万元,最高是最低的11.93倍。

四类主体功能区中,生态发展区最高为3.27吨标准煤/万元;其次是重点发展区,为1.91吨标准煤/万元;再次是都市发展区,为0.895吨标准煤历元;最低的是优化发展区,为0.788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超过1.0吨标准煤/万元的多达14市,占全省的66.67%;超过3.0吨标准煤/万元的多达5市,占全省的23.81%。

综上分析,广东省四类主体功能区的显著特征是:城市化发展不均衡、空间结构体系不合理、发展能力差距较大、要素空间布局不均衡。

四、推进广东主体功能区形成的城市化空间均衡发展建议

(一)遵循城市化空间均衡发展规律,加快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人口与经济的极化、点轴、双核、网络化集聚是城市化空间均衡化发展的主要模式。极化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在区域经济系统内引入推动型产业并布局于适当的区位,通过功能极化与地域极化,形成部门发展极和城市发展极,同时,在经济和地域空间中通过扩散效应释放其极化能量,推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发展,促进区域发展和空间均衡目标的实现,区域中心城市成为发展极;点轴发展模式是指由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构成,是由点的极化发展为点延轴线的空间带状极化;双核发展模式由港口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一方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另一方则是重要的港口城市,行使着区域中心城市的门户港城的功能,是普遍存在于沿海、沿江和沿边地区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网络发展模式是通过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电子商务政务等网络与节点城市构成的一种发展模式,是城市化空间集聚水平较高的发展模式。

根据广东省城市空间组织、地理区位特征,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遵循城市化空间优化发展规律,都市发展区广州、深圳应当走极化扩散发展道路,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龙头;优化发展区要接受都市发展区的辐射向网络化群落化发展,共同成为广东省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主体区域;重点发展区的东西两翼要遵循极化、点轴、双核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港口的门户和引擎作用,通过加快区域性枢纽港、高速路网的建设和大型重化产业项目的布局,加快发展以汕头和湛江为中心的东西两翼城镇群;生态发展区要遵循点状极化发展规律,加快人口迁移集聚,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

(二)依据不同类型区的发展要求,实施均衡化的城市化发展政策

1、完善人口迁移管理政策,优化城市化人口空间布局

城市化区域空间优化发展的过程是人口空间布局优化的过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经济和土地等资源的空间均衡发展的过程,人口迁移管理政策的导向性和公平性是关键。人口管理政策,主要针对经济布局和人口布局失衡、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失衡等问题。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实现人口在国土空间内合理分布,逐步实现人口与资金等生产要素同向流动。

根据广东省的实际和“双转移”中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要求,引导生态发展区的人口向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转移、向重点发展区转移;引导都市和优化发展区的人口以产业转移为载体向生态发展区的中心城市和重点发展区转移。在就业安置、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重点发展区要制定优惠政策,生态发展区要制定补助政策。

2、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城市化质量

城市化空间均衡发展的过程是城市化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城市化质量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城市化进程中“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二是推进城市化系统发展的“动力质量”;三是体现城市化发展内在机理和结构、分工的社会、经济、政治、空间的“协调性”;四是城市化发展在不同阶段和空间的“公平性”,不能以牺牲农村地区、落后地区、生态功能区为代价来加速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化质量,要通过改革财政体制机制、完善财政政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实现。

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目的在于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政策,解决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为落后、部分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和生态补偿等问题。政策实施的手段措施在于完善中央和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广东省四类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重点和生态发展区的县域更为落后,大大影响了城市化发展质量。因此,财政政策的重点,一是要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放权;二是加大对重点和生态发展区转移支付的力度;三是创造重点发展区依托承接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财政激励机制,创造生态发展区依托资源和生态分享都市和优化发展区发展成果的机制。

3、明确投资与产业政策重点,提升城市化发展动力

城市化空间均衡发展要求投资与产业政策的空间均衡。投资与产业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解决投资与产业市场导向功能不足和空间失衡问题;加强政府投资与产业发展的功能区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合理流动;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目录,解决区域产业选择和资源禀赋不协调、产业转移与结构优化升级政策滞后等问题。通过投资与产业政策的实施,使现代服务业成为都市和优化发展区的城市化动力,使新型工业化成为重点发展区的城市化动力,使特色生态型产业化发展成为生态发展区的城市化动力。

都市和优化发展区投资与产业政策的重点,一是有利于加快金融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外包服务业、商务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总部经济等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二是有利于推进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的的大交通运输体系、重大基础设施、资源能源、环保、电力、信息等网络系统建设;三是有利于扶持自主创新、“双转移”和“腾笼换鸟”,提升产业层次。

重点发展区投资与产业政策的重点,一是有利于交通、能源、水利、水电气热供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发展;二是有利于循环型、就业吸纳型、外地转移型的产业转移;三是有利于“产业转移工业同区”建设。

生态发展区投资与产业政策的重点要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倾斜,出台投资补贴、信贷投

放等方面优惠政策,扶持符合其主体功能要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和理念,由都市和优化发展区构成的珠三角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全球高技术产业研发制造和新兴产业创业基地,国际高端生产业中心,区域性金融、会展、航运、物流和贸易中心;重点发展区的东西两翼地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临港工业、装备制造业和旅游业;生态发展区的粤北山区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积极发展特色优势制造业和资源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优先发展生态旅游业,建设生态保护区。

4、实施严格的土地政策。提升城市化的集约化发展水平

城市化不仅是农村人口与劳动力转化为城市人口与非农业劳动力的人口城市化过程同时也是农业用地、农村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城市用地的土地城市化过程。因此,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城市化空间均衡发展的重要命题之一就是土地的集约利用问题。城市化空间均衡发展的过程是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和空间均衡化发展过程。符合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的城市化是国土资源集约型、节约型城市化。土地城市化,一要严格控制基本建没用地和基本农田的非农化,二要使原有的城市土地利用趋于集约化,三要提高土地利用的空间效率和质量。具体实施严格土地政策的重点在于,对都市和优化发展区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鼓励城市建设用地的循环使用;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重点发展区建设用地供给,做到既要促进发展又能保护,明确城市、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建设单位面积土地承载量的集约用地标准;对生态发展区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同时,从广东海岸线长、海滩涂面积大的滨海大省实际出发,还要对海滩涂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打造良好的生态屏障。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2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强。与我市其他区县相比,经济总量还未进入前三,人均GDP仅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当;与同为库区中心城市的湖北宜昌相比,经济总量不到宜昌的60%,人均GDP刚过宜昌的80%;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相比,幅员面积均占本省(市)的4%左右,但集聚的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万州分别比绵阳低0.9%和0.5%。

二是城市综合水平还不高。城市规模偏小,距离大城市还有30万人口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人口集聚功能;城市形象的特色还不够鲜明,尤其是缺乏典型的城市形象标志;城市布局还需完善,沿江带状发展的组团式分散布局尽管拓展了城市空间,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功能的集中体现,影响城市运行的效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水平还需提升,空间拥挤、公共开放空间少、绿地面积少、路网密度小等问题比较突出。

三是工业规模实力还偏弱。尽管万州工业成功跃上百亿级台阶,但工业规模实力还偏弱,工业占GDP比重?穴44.5%?雪低于服务业比重?穴47.8%?雪,这种由于工业发展不足导致的“三二一”产业结构,将制约万州更好发挥区域性经济中心的辐射带动功能。

除此之外,万州还面临移民安稳致富和社会事业发展等压力,以及经济加快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矛盾。

万州要加快建设成为重庆第二城,必须在以下方面着力:

第一,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城市发展的平台和基础,包括城市配套功能和对外大通道建设,必须跟上。未来几年,随着渝万城际铁路、万利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万州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第二,加快发展经济实力。据初步调查,在万州主城区,区外消费者的购房比约为25%,这说明万州已经初步具备了吸引和辐射周边的能力。未来几年,万州应加快园区建设,进一步把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工业园区产出跃上千亿能级。

第三,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加大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现代金融业和物流业,充分发挥引领和辐射功能。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3

1、中央商务区(简称CBD)是指一个国家或城市里主要商务活动进行的地区。其概念最早产生于1923年的美国,当时定义为“商业会聚之处”。随后,CBD的内容不断发展丰富,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枢。

2、一般而言,CBD位于城市中心,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作为城市的核心,应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并配以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

3、根据中国社科院和中国商务区联盟联合的蓝皮书显示,香港中环CBD为世界级CBD,我国三大国家级CBD为北京商务中心区、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广州CBD(即广州天河中央商务区)。目前,这三大国家级CBD发展势头良好,发展能级和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正在逐渐向洲际级CBD演进。

(来源:文章屋网 )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4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还不够快,城镇化率低于全市、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乡二元结构还很明显等等。就城市建设而言,这几年我们在“两城”建设上实现了“量”的扩张,拉开了城市发展的框架,为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留足了空间,但在“质”的提升上还不够,城市的能级、品质、功能配套、人文底蕴等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广大群众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可以说,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动__新一轮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品质城市是集聚高素质人才、培育高水平产业的重要载体。在工业化初期,有什么样的产业就会有什么样的城市;在工业化中后期,有什么样的城市就会有什么样的产业。当前,我县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更为明显,只有加快打造高品质的城市载体,才能更大范围地集聚高端要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另一个层面来讲,随着“高铁高速时代”的到来,我县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重要经济圈的联系更加紧密,区域一体化已进入加速期,一体化对__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面临“同城效应”带来的机遇,也面临“虹吸效应”带来的考验,是成为外部要素的集聚地,还是成为本地要素的输出地,关键看我们城市的功能、品质和能级。下一步,县委、县政府推进城市建设总的定位和蓝图就是要围绕“撤县设市”的目标,提升__中心城市功能,打造__新城,推进“两城”一体化发展,最终建成70万人口规模的__新型中等城市。今年,要按照“三治三增三提升”的要求,大力开展“城市建设提升年”活动,着力打造城市升级版,同步提升城乡环境和品质,努力走出一条内涵式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农业农村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都强调,“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为总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从__的实际来看,我县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县,正处在向农业强县跨越的关键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还不优,农村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农民增收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必须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紧抓不放,长抓不懈,努力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

无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还是抓好农业农村工作,最终的结合点都是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要坚持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方向,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对农业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局面。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对城乡建设和“三农”工作,县委、县政府已经成立了相应的指挥部和领导组,各指挥部和领导组要切实履行职责,各牵头负责同志要加强工作调度,层层抓好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实行严格的领导责任制与目标责任制,不讲条件、不摆困难,确保任务落实。特别要进一步强化村级和社区的责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强大合力。各乡镇、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特别是各县级牵头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要在加强督促检查的同时,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协调矛盾、解决问题。各地各部门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敢抓敢管,尽职尽责;对涉及多个部门、交叉共管的工作,牵头单位要主动负责,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要加强学习研究,提升工作本领。各级干部要加强对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的学习研究,把工作研究透、搞明白,着力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要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深谋划、勤思考、善结合、敢尝试,使工作措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多学习、多思考,针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善于创新破难,打开工作局面,努力保持发展的良好势头。

四要强化督查考核,坚决兑现奖惩。对这两项工作,相关部门、“两办”督查室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给予大力表彰,对措施不力、工作缓慢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要将今年的城乡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作为检验、锻炼和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把工作完成情况与评先评优结合起来,与干部的考核使用结合起来,全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5

 

港口经济圈是事关宁波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命题,具有丰富多元、综合立体的内涵特征。本文认为宁波建设港口经济圈就是通过强化开放、港口、产业、城市等综合优势,不断增强制造创新能力、升级港航服务功能、扩大经贸合作交流、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打造开放创新、高端高质、合作共享的区域经济共同体。“三中心”建设本质上就是加快推进以先进制造为主体的工业振兴,加快发展以港航服务为龙头的贸易物流业,加快提升以经贸合作交流为支撑的城市国际化水平,恰是宁波港口经济圈的核心支撑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经济功能的集中体现。因而“一圈三中心”的内在关系为:港口经济圈是宁波“十三五”及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三中心”是推进港口经济圈建设的核心支撑和重点突破口。

 

现实基础:区位条件优越,综合实力较强,政策导向明确

 

宁波作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具备打造“一圈三中心”良好的现实基础,契合国家战略要求。

 

一是区位条件优越,工商传统厚重。港口的自然条件世界一流,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腹地背靠中国最发达的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市场面向世界最具活力的亚太经济区。宁波崇商重实业,创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许多“第一”和“最大”,工业、商贸、海运等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宁波帮”享誉海内外。

 

二是综合实力较强,发展基础扎实。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第1位,集装箱吞吐量位列世界第4位,是适应全球航运大型船舶运输趋势的国际深水枢纽港,也是基本覆盖全球港口网络的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制造业发达,贸易地位高,2015年工业产值达到1.37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口岸进出口额突破2000亿美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三位。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已基本形成以“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为骨架,铁、公、水、管道、航空等综合运输体系为通道的立体式对外集疏交通网络。

 

三是社会共识广泛,政策导向明确。改革开放以来,港口、工业、贸易、物流一直是中央对宁波城市主导功能的关键词,也是宁波历次党代会和中长期规划发展目标、战略任务的核心内容。围绕港口、工业、贸易、物流确定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方向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和一贯的政策导向。

 

建设思路:立足基础,强化优势,补齐短板,重点突破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围绕港口经济圈这战略重点,实施更加主动的国际化发展和区域合作战略,立足发展基础,把优势发挥与补齐短板有机结合,强化重点突破,实现超前发展,努力提升城市核心服务功能、创新引领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基本建成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一圈三中心”,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立足基础。用足用好国家赋予宁波作为沿海开城市的海关政策、贸易政策、财政金融政策,选择宁波最有基础和条件的优势产业领域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

 

强化优势。充分发挥宁波港口优势、产业优势和开放优势,加强与周边区域错位竞争、合作发展,打响宁波智造、宁波港航、宁波商帮等区域优势品牌。

 

补齐短板。积极争取国家先行先试政策,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类项目落户,加快引进国外高端资源,打造新的经贸合作交流平台,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重点突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聚焦“三中心”打造,集全市之力,重点推进开放平台、创新机构、营商环境、政策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加大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的实施,实现率先突破。

 

重点任务:着力在强化“四大功能”上下功夫

 

一是依托产业集群,强化创新创业功能,打造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高水平创业创新大平台,全面推进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等重大平台建设,培育众智、众包、众扶、众筹等特色创业平台,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集聚一批新型科技创新大机构,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工程,整合资源建设材料基因组工程、综合极端条件材料、海洋资源开发及检测等若干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新材料、智能制造、未来能源及绿色交通、精密驱动与控制技术等八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培育创新创业企业大集群,开展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实施创业宁波引领计划,重点培育以科技人员、海外留学归国者、民营企业家以及企二代创业者、青年大学生为代表的创业创新队伍。主动融入全球创新大网络,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加强与美、德、日、以、韩等国跨国创新对接合作;鼓励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支持民间资本建设境外科技园;加快中意、中德、中英、中瑞等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并新建一批跨国制造业合作区。

 

二是依托开放贸易,强化国际化功能,打造经贸合作交流中心。提升国际贸易的竞争力,利用好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试点、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电子口岸等国家级试点平台功能,探索建立与自贸区相当的投资贸易便利化制度;建设国家进口商品基地,推动能源贸易属地化。强化国际经贸交流,举办高级别的国际峰会、专业论坛等活动,提升中东欧博览会、宁波智博会、宁波国际周等平台影响力;推动宁波学校、医院、博物馆等对外结好,鼓励中外合作办学、办医,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培训机构丰富宁波民间组织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实施文化、教育、旅游“走出去”工程,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圈内城市,加强境外旅游客源地的主题旅游路线推介,提高宁波历史文化国际认可度。

 

三是依托港口优势,强化自由贸易功能,打造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建设宁波舟山国际一流枢纽港,优化国际港航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多式联运网络体系,在“一带一路”“甬新欧”沿线主要节点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和“无水港”。加快推进港航物流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浙江港口联盟建设,积极搭建江海联运港口联盟,争创海上丝绸之路港口联盟;发展流通加工、分拣和配送服务,构建适应国际中转、采购、配送、转口贸易业务要求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加快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多商品定价和交易中心。创新国际港航物流服务业态,发展航运大数据产业,打造“海上丝路”指数品牌;培育航运金融服务市场,发展航运融资、信托、担保、信用评级等服务业务。培育国际港航物流市场体系,做大做强龙头港航物流企业,推动本土大中型物流企业向多功能增值服务商转型;加大民营企业与能源巨头合作,加快培育国际能源贸易企业和能源进出口、能源贸易金融、能源运输保险等服务企业。

 

四是依托城市优势,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区域资源配置中心。构筑内外对接的综合交通网络,加强高铁、城际快速铁路建设,完善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网络,推进空港建设,强化机场国际合作。提升城市国际化服务能级,培育引进金融机构和外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发展本土跨国公司,引进一批国内外企业全球总部;积极承办、协办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会议,建设宁波文化国际交流中心,推动世界各国精品文化在宁波的展览展示。营造国际化城市管理制度环境,优化外商投资商务环境,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健全出入境管理和服务,争取异地办护照、落地签证、72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实现出入境便利化;加强境外人士劳动保障体系研究,实施与国民同等待遇的外籍人士、华侨保险制度。

 

制度创新:争取国家试点,强化改革引领

 

建设“一圈三中心”,离不开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的指导帮助,要争取国家及省里最大限度地支持。一是争取将港口经济圈纳入长江经济带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规划,集中力量予以推进。二是争取梅山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从更高层面统筹谋划新区功能定位和战略重点,在重大改革、要素供给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三是争取国家支持宁波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海洋科技城等大平台能级,支持宁波在科技金融结合、创新资源集聚、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互联网创新创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四是争取国家支持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在产业创新中心、智能制造、互联网+、工业强基等主要领域支持宁波符合条件的项目和企业,在产业创新人才培养、高层智库决策咨询、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宁波积极支持。五是争取国家支持宁波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综合试验区,在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科技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扩大中东欧经贸合作覆盖范围,将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永久落户宁波,使宁波成为我国与中东欧国家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先行示范城市。六是争取国家支持宁波建设国际港航物流服务中心,推进多式联运枢纽试点,支持宁波设立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推进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试点,支持宁波的公路运价指数、航运指数纳入国家物流平台,将宁波列入国家邮轮试点城市,开展公海无目的港邮轮航线试点。同时,支持宁波开展国际能源贸易体制改革试点,探索能源管理体制新模式,推进油气设施网运分离试点和发供电直供区试点,大力发展能源国际贸易,建立区域性电力交易中心。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6

摘要: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都市旅游推动了当地旅游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综合现象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现代化的国际旅游大都市需要更加完善和成熟的城市服务功能,其中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是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以上海为例,提出上海大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化体系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信息网络化

现代化的国际旅游大都市需要更加完善和成熟的城市服务功能,其中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是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经济高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旅游业提出了完善旅游系统信息流通渠道、加快信息化进程的要求。以城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为核心,具备旅游导向、咨询服务、宣传促销、市场调研、形象传播、旅游购物等多种功能的现代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是21世纪旅游城市(特别是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衡量城市旅游功能系统是否完备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对上海市旅游咨询中心、各区县旅游咨询中心,及全市22处旅游咨询站点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分析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发展演绎与功能结构,提出上海大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化体系及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是指为游客(特别是散客)、市民提供诸如信息咨询、投诉、救援等服务功能的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相关服务设施与机构总称。主要包括旅游咨询服务站点(问询处)、咨询服务热线、旅游信息网、咨询信息查询系统、视频播放、触摸屏、旅游宣传资料展示等服务界面及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相关机构,共同承担采集、编制、旅游信息,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旅游救援与投诉帮助、票务预订等服务功能。它的存在极大地便利了游客与市民的外出旅行,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依据划分标准不同,可以将其归纳为六种构成类型。(1)从服务范围划分,包括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站点、区(县)旅游咨询服务站点、集散地或旅游景区(点)访客中心(问询处);(2)从服务内容划分,包括综合型旅游咨询服务站点、专项型旅游咨询服务站点;(3)从服务界面划分,包括旅游咨询服务站点(问询处)、咨询服务热线、旅游网络服务、咨询信息查询系统、视频播放、触摸屏、旅游宣传资料展示等;(4)从服务市场划分,包括旅游咨询服务站点、国际访问者站点、外国旅游咨询服务站点;(5)从服务形态划分,包括旅游咨询服务站点、在线旅游咨询服务网;(6)从服务周期划分,包括固定式(常设)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流动式(非常设)旅游咨询服务站点。

二、上海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分析

作为一个每年接待几千万散客旅游的国际大都市,应具备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的城市功能。通过咨询服务体系与各方游客共享上海都市文化、都市商业、都市风光的资源,可以宣传上海旅游设施和旅游环境,展示上海改革成果和都市新风貌。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将在强化政府职能,完善都市旅游服务功能的同时,对都市旅游市场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对都市商业发展、文化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对咨询服务体系的建设、运作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依托其服务载体为城市接待游客,方便出游提供服务,带动相关行业的繁荣发展,充分发挥都市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市场的繁荣。

(一)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发展演绎

近十年来,通过大力推进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改善旅游信息服务手段、优化服务功能、规范服务质量,取得了丰硕成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发展阶段(1998-2004年),工作重点在于为旅游者提供高科技、电子化的手段旅游咨询服务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规范发展阶段(2005-2007年)工作重点在于相关法制与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能级与管理质量、深化发展模式等。

(二)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功能结构

1.服务项目。国内外旅游咨询服务功能差别不大,一是咨询、二是服务,其服务项目可归纳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类。对上海现有旅游咨询服务站点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服务项目及供给程度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整体来看,公益性项目供给程度较高,而经营性项目供给程度欠缺;(2)行李寄存服务项目需加强,仅28%供给程度,便民服务与旅游救援等项目供给程度较低,未达到六成,其中郊区旅游救援,因条件限制而严重缺失;(3)经营性项目在票务预订、酒店客房预订、出售旅游产品和线路等有较好供给程度;而大部分项目供给的相当不到位。

2.空间布局。各区(县)旅游咨询服务站点设置是按行政区落实,自行选址。选址主要依据因素是客流规律占28%,交通情况占26%,周边环境占30%,地形特点占6%,城市规划要求占8%,服务对象占2%。然而,根据以上因素考虑确定,缺乏对市场需求、功能定位、服务项目等分析(图1);就全市而言,缺少统一的科学规划,各站点设置与市场脱节,服务目标不够明确,数量、类型配置缺少合理。如:人民广场、南京路步行街、火车站、飞机场、海港及其它交通枢纽(除上海南站外)等客流量较大地区咨询站点缺失;浦西与浦东相比极不平衡,站点数之比为10:1。随着上海都市旅游的发展,许多旅游景区、街区、商业繁华地段等地区都已逐步被开发利用,吸引越来越多旅游者,现仅有22家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数量明显不足。3.免费信息。对全市现有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提供免费信息资料收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咨询服务站点提供的资料种类有限,大多数为上海市旅游事业委员会制作的免费信息,以及部分旅游企业制作的宣传资料,各区(县)旅游局可提供的信息很少;(2)内容较陈旧,以文字介绍性信息居多,数量高达96%,而具有实用价值信息(如上海市交通图、景点图等)很缺乏,地图类、影像制品类仅占3%和1%;(3)外语免费信息也多为英语和日语的版本,其分别占外文资料语种类型的80%与17%,其他小语种很罕见。

4.运作机制。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体制结构,上海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业务上对各区县旅游咨询中心进行指导和监督,提供各站点信息种类多,内容丰富的定期或非定期的免费信息资料,同时,兼有旅游网、旅游热线、旅游查询系统、视频播放、触摸屏等旅游信息咨询界面的开发、管理及旅游委政务网、机关处室业务网站维护和新项目开发。各区(县)旅游咨询中心建成后均实行属地化,根据需要自行选址设立站点,开展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业务。在提供公益功能的前提下,各旅游咨询服务站点结合所辖区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及自身特点等,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从事拓展业务,探索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服务运作模式,前两者市场化程度高、竞争力强,核心是如何协调好公益性与经营性问题;后两者业务依附性强,核心是如何充分发挥咨询服务功能问题。

三、网络化:上海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发展

都市是以其整体属性以及能提供一系列专业化功能和服务而吸引旅游者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科学、完善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正是发挥大城市吸引力的关键所在。为适应上海都市旅游发展需要,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将应从规范发展阶段向创新发展阶段转型,遵循在布局上的网格化、运作上的差异化、手段上的多元化、营销上的一体化、管理上的标准化等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构建以旅游热线、旅游网、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旅游触摸屏信息系统组成的四级纵向层面的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化体系,以高科技、电子化的手段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询和系列服务;同时,链接上海旅游的政府门户网站、旅游统计网、导游信息管理系统、旅游会展网、旅游节庆网等多项横向信息网络共同组成信息服务系统,形成同国际化旅游城市接轨的为海内外游客服务的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平台。

(一)实现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与旅游电子商务有机结合

上海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负责旅游咨询管理,建立集中式公共旅游信息数据库,行使建设都市旅游公共信息系统、提升旅游产业信息化水平、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等社会职能。同时,通过投资、合资、引入风险资金等多种形式,从事旅游网旅行服务,提供旅游信息增殖服务,开展旅游电子商务。这样既能整合资源,充分挖掘都市旅游信息资源的价值,也能通过开发旅游电子商务使都市旅游公共信息系统的建设得到稳定、持续的支撑。

(二)建立旅游数据采集中心和旅游接待基础数据库

旅游数据采集中心主要功能是实现对上海市各旅游企业的信息采集和数据管理,实现对旅游市场全面掌控,能够实时、准确地掌握上海旅游接待情况,整合接待资源、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对上海旅游接待基础数据库的挖掘、统计分析,实现对旅游情况进行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预测和预警,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三)加强基础信息支持系统建设、提升旅游热线能级

加强基础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为应用系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支持。充分利用基础系统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旅游热线规模,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项目。如:旅游信息咨询要覆盖各种相关旅游要素;处理游客各类预订业务;提供自动导游服务;提供个性化旅游线路的设计;及时提供旅游投诉咨询和受理反馈功能;自动提供旅游紧急预报信息;提供GIS旅游地理信息导航;提供人性化的信息配套跟踪服务和延伸服务。

(四)完善旅游网、旅游咨询服务站点和旅游触摸屏信息系统

丰富上海旅游网的网络旅游产品,提升电子商务比重。在游客集中区域增加旅游咨询服务站点的设立,同时设立一定数量的旅游问询处作为补充。在高星级宾馆和交通窗口实现旅游触摸屏信息系统的全覆盖,同时在本市游客流量较大的品牌经济性连锁酒店、地铁、重要商业区,部分居民小区等处增设立一定量的旅游触摸屏。继续丰富信息内容,提高时效性,使游客能够尽可能方便及时地得到各种旅游信息服务。适时建设中小旅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长三角旅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长三角旅游城市信息化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