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范文1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指标体系

我国农业总体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历史阶段,在生产方式上主要表现在以小农经济为主,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社会生产转变。而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加速作用。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整个农村地区信息化的建设。研究农村信息化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信息化程度评价体系不同于城市信息化评价,它除了具有信息化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指标的复合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层次、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各不相同,难以科学确定,常用的经验估值法、专家确定法等方法效果并不是很好。层次分析法(AHP)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先对单层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再进行层次间的指标总排序,来确定所有指标因素相对与总指标的相对权重。

一、农村信息化程度指标体系模型的建立

(一)指标体系的层次构建

参考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并从实际出发,考虑农村实际情况,同时为使评价模型便于操作,节省计算量,农村信息化程度指标体系分为三层:顶层是农村信息化程度评价目标;第二层是基础设施、人才、信息应用、效益4个指标;第三层是隶属于第二层的17个指标,它们的归属如下:

第一,基础设施指标:每千人有线电视数、每百平方公里光缆长度、光缆入村率、宽带入户率;第二,人才指标:每千人大学生数、每万人中信息产业从业人数;第三,信息应用指标:每百人拥有电话主线数(包括移动电话)、乡镇企业中使用信息化处理技术的企业比例、百户拥有计算机数、百户拥有电视机数、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信息指数、每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人均带宽拥有量、网络资源数据库总容量;第四,效益指标:信息产业贡献率、电子商务交易。该4项指标的比重结构如表1所示:

(二)指标体系分析

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实现农村信息化的硬件指标,在农村信息化中起基础作用。光缆的铺设以及连接率是信息化网络互联的基础。电视台、广播电台是目前农村地区信息主要的渠道。

信息人才是农村信息化的关键,一切的物质基础最后都是需要人去使用、发挥的。只有拥有专业化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更有价值的服务。大学生数量是保证高素质人才来源的关键。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是农村信息产业服务的主体力量。

信息化的应用是农村信息化的重心所在,是提高整个农村信息使用水平的关键。

信息化效益是指信息化带来的实际经济收益,是衡量信息化成果的重要标志。信息产业贡献率是指信息产业新增部分与GDP新增部分之比,其衡量了信息化后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电子商务交易比重衡量了信息化给农村经济带来的收益。

(三)总体目标函数

Y表示总体目标评价值,Ai表示第i项指标量值,wi是第i项指标的权重。

(四)数据量化

本指标体系都是定量性指标。

对于定量指标主要通过隶属度函数进行,主要利用极大性指标。

其中qmax和qmin取统计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或者根据当地实际水平由专家给出。

(五)权重计算

根据层次分析方法的原理,建立判断矩阵(如表2,表3,表4,表5,表6,表7,表8所示),并计算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

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人才、信息化应用、信息化效益在总目标的权重为:

B=(0.1437,0.2438,0.3063,0.3063)

可得到总目标评价函数为:

Y1=100×(0.1437B1+0.2438B2+0.3063B3

+0.3063B4)

或者:

Y2=100(0.0238C1+0.0519C2+

0.0551C3+0.0129C4++0.061D1+0.1829D2

+0.0682E1+0.0251E2+0.0103E3+0.0545E4

+0.0134E5+0.0188E6+0.0644E7+0.0183E8

+0.0333E9+0.2042F1+0.1021F2)

二、案例

在提出的程度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的指导下,应用评价模型对DX、YZ、XZ三个地区进行信息化程度评价。

结果表明,XZ地区在信息化程度评价中排名第一,YZ与之相比在信息应用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劣势,甚至在基础设施方面还占有优势。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储备较差,利用信息化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差,因此,在信息人才储备方面,YZ应加大培养和招揽力度,以期能够更大地将信息化成果利用起来并使之产生效益。而DX地区则需要在多方面着手,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

三、结论

从模型的各指标的权重可以看出,信息人才、信息应用和效益比基础设施更重要。我国农村经过近十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相对完善,但是农村信息人才却十分缺乏,信息化产生的效益还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十分不搭配。所以,首先要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我国农村地域广阔,需要大量的信息服务人员,农业信息技术发展更新快,也需要经常性地对信息服务人员进行配需,把培训作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一环。

同时,要强化农村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切实满足广大农户和农业企业的需要。要发挥政府的协调能力,整合农业、国土、农资、农机、水利、气象、教育以及邮电通讯等多部门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全面性、时效性、科学性以及可用性。要政府协调指导与企业化运作并重,通过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国家重点扶持或由政府向信息企业购买等政策,为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及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另外还要加强开发和生产适于农村和农民使用的信息终端产品,积极研究和开发适于农村信息化应用的各类软件产品,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技术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1、李正辉,官东.信息化水平测定的指标体系探讨[J].上海统计,2002(6).

2、陆安祥,赵云龙,秦向阳,马智宏.农村信息化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6(12).

3、庄传礼,杨萍,李道亮,傅泽田.基层农业信息服务能力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6(6).

4、怀铁铮.信息化:中国的出路与对策[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范文2

关键词: 农村学校体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策

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农村人口和农村区域占比均超过了65%。河北省位于华北中部的北部,兼跨内蒙古高原。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迈向富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注,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学校体育建设对于农民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农村学校体育建设的视角,探寻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1.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较前一时期更为文明进步的社会现状,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塑造农村新风尚、建设和谐农村为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包括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重要方面,即通过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村水电道路通达、饮水卫生安全、村庄庭院绿化、厕圈卫生整洁、垃圾堆放无害、基础设施完善、教育机会平等、医疗条件良好、文化生活丰富、村民自治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2.农村学校体育的作用与地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主席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精辟论述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含义。它不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城乡统筹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不仅是一个农村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有机统一体,更是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促进农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疾病发生,有利于提高农村生产力,促进持续发展,对于农民增收减支也都有很大作用。二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培养塑造新型农民,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的地方就有“建一片球场,少十个赌场”的说法。三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农村稳定和谐。一个群众身体素质不高、健身意识淡薄,文体活动得不到广泛开展的农村,是没有生气和活力的,也无法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

3.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教育理念滞后。

虽然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说起重要,做起来次要,或不要”的观点没有改变,如有的片面追求升学率,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根本就没有体育课,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无法得到保障。

3.2体育教师队伍人数不足。

受到地方人事制度建设的影响,专职体育教师配备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导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只是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玩一玩,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可想而知。

3.3场地器材严重匮乏。

体育教学经费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难以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现有的器材也都损坏严重,且得不到维修和补充,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3.4学生缺乏体育意识。

由于缺乏严格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学校体育课成为自由活动课,想参加就参加,不参加也无人过问,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误区,对体育的基础知识也失去兴趣。

4.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

4.1加强领导、强化认识。

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三育”同步发展,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同时加强对学生体育社会功能和价值意义的教育,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

4.2重视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关心农村体育教师生活,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4.3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

积极落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农村提供基本的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为重点,把场地建在农民身边,同时推动农村体育的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农村体育工作,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必须抓住体育场地建设这一基础环节,强化政府对农村体育的服务职能。

4.4加强农村体育教学改革。

从农村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适应农村建设的人才,满足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永.建设新农村与农村学校体育状况之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18).

[2]胡庆山,王健.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6,1,(21-23).

[3]姜乃强,李蓉.农村学校体育:任重而道远[M].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

[4]侯岩.抓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在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会议上讲话.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范文3

山东省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大省,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先进省份。近年来,在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方针指导下,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新成就,各项工作卓有成效,比如农村经济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农民生活条件的明显提升等。但是,农村绿化率低、卫生条件差、工业污染加剧、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农民文化娱乐项目和设施短缺等都是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山东省有50多所高职院校,这些院校为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比如高职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寒暑假期间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部分学生毕业后考取村官、高职院校部分领导下乡担任某些村的第一书记、部分高职教师到农村挂职锻炼、部分高职院校与某些县乡村进行科研合作或实用项目对接等,这些举措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山东省新农村建设。

二、山东省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高职院校层面而言,高职院校教育与新农村建设脱节。山东省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办学思想,服务新农村建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多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为城市取向,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设置以及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方面都存在着重工轻农的偏向。并且,部分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较低,部分高职院校在生产实践和技术应用方面较为薄弱,培养目标和授课内容无法与实际生产对接,办学实力、综合能力、技术水平以及研发创新能力等方面都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二)从教师层面而言,农业实践经验缺乏,涉农专业师资流失严重。据调研,山东省高职院校大部分涉农专业教师生产实践经验缺乏、技术应用能力欠缺,授课内容和方式无法与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对接,教师素质和技术水平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在高职院校“三农”问题得不到重视,很大一部分与农业相关的专业教师不愿从事农业专业教学,改教其他专业或者弃教从政,导致高职院校优秀的农业专业师资流失严重。

(三)从学生层面而言,就业观念导致农业人才愈加匮乏。据调查,虽然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亟须大量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的农业人才,但大多数高职毕业生愿意并且最终去农村就业创业的屈指可数。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较差,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绝大多数学生在专业选择和就业方向方面都选择远离农村,甚至部分学生入学后千方百计将涉农专业调换为非农专业,即使部分学生未调整,也没有认真学习农业专业知识,只是混到一纸文凭而已,毕业后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不会到农村就业。这些现象必然导致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匮乏。

(四)从政府层面而言,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体制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对高职院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科学规划和资金预算,影响新农村建设进展速度;缺乏对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激励与奖励机制,导致高职院校服务动力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完善,高职优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

三、山东省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路径

(一)高职院校要树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办学理念,创新服务模式。高职院校应当以“三农”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找准办学定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学生的就业择业思想,全面推进高职教育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管理机制、培训方式、科技服务等方面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其次,为农民提供创新创业培训,引导农民敢于创业、乐于创业,为农民创业提供技术、资金和人才服务。同时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利用自身信息技术和人才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各项服务,并增强农民的信息化意识,促进农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再次,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想,掌握农业知识和实践技术,具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素质,加强农村实践教育,培养出能够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的高等人才。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应加强与政府、供销合作社、农村和涉农企业、山东省其他高职院校的沟通和合作,围绕服务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定期研讨、交流经验、合作开发项目,以达到最佳的服务功能。

(二)注重涉农专业师资培养,打造顶尖质量、一流水平的农业服务队伍。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针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师资短缺、农业实践经验缺乏的现状,应创造条件、加强激励措施,注重培养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师资队伍。鼓励涉农专业教师到农业大学进修,提高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鼓励相关专业教师到农村挂职锻炼,提高实践技能;鼓励教师加强“三农”方面的科学研究,深入农村进行实际调查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完善新农村建设各项体制机制,为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和智力支持,加大办学投入,注重措施引导。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各项体制机制,促进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创新和转化,搭建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平台,支持激励高职院校科研人员转向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把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科研项目落实到实践中,从而切实推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其次,政府应当为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对于高职院校尤其是涉农高职院校而言,投入不足时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其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障碍。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增加财政投入,并确保各项投入经费足额到位,实现投入机制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再次,政府部门应制定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积极主动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农业发展所需的新型职业农民,这也是涉农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新的着力点。

四、结语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范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新闻宣传对策

纵观当前一些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闻宣传上,虽各家有各家的妙招,也基本形成了“铺天盖地”、“浓墨重彩”的舆论氛围,但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当前传统媒体在新农村建设新闻宣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型对农传媒数量严重不足,专题性栏目、节目偏少

我国有9亿多农民,但他们拥有的传统传媒资源比例却低得可怜。截止2006年底,全国共有电视播出机构2544座,开办电视节目2984套,全年共播出电视节目1360万小时。如此众多的节目资源,但对农专题节目的数量却屈指可数。广播“窄播化”浪潮的涌起,使专业化、受众群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分,但离农业、农村、农民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以笔者家乡的某农业大市的广播电台为例:“三农”新闻宣传本是自身最根本的职责,但受众群细分后。原有的“农业科技”、“对农专题”、“农村问题百事通”等农民喜闻乐听的节目全部取消,占总人口85%以上的农业人口。却没有一档属于自己的专题节目。

据调查,“涉农”纸质媒体只有《农民日报》、大众报业集团的《农村大众》,湖北《农村新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的《河北农民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四川农村日报》等十多家。

2、站在都市的视角看新农村建设,主体错位、急于出彩、缺乏创新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国媒体掀起了一轮轮建设新农村的宣传热潮,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从中暴露出的站在都市的视角看新农村建设,主体错位、急于出彩、缺乏创新等问题却不容忽视。

一是互动作用差,导致一些媒体在新农村建设新闻宣传上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现象。近三年来,传统媒体在新农村建设新闻宣传上积极性高,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部分媒体在宣传的要点上,往往闭门造车,站在都市的视角看农民,摸不准农业、农村、农民的脉搏,使农民参与和互动的积极性不高,结果收效甚微,甚至招致农民反感。

二是一些媒体“完成任务”心态严重,采编作风不扎实。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一些媒体却仅仅把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当作一项临时性的任务来完成,个别采编人员往往写稿靠会议、采访靠总结、走马观花拍镜头。导致报刊、广播、电视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声势很大,但媒体为农民当好喉舌、为党和政府当好政策的参谋助手的功能却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三是新农村建设新闻宣传方法创新不足。具体表现为:对农村宣传工作号召多,指导少;要求多,办法少;动态多,典型少;一些传统媒体服务意识不强,没有按照大多数农民的需求与愿望来组织开展宣传,说教、灌输、支配式的老套宣传方式没有得到创新,对各种典型的挖掘、提炼的专题性报道相对较少。

3、权威性、贴近性、可读(视、听)性差,受众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

一是缺乏权威性、贴近性、针对性。一些媒体在新农村建设新闻宣传上出现了主观片面、盲目拔高等倾向,过分夸大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关注富村多,关注穷村少,报道出来的典型缺乏示范效应。传播内容的选择也多以市民的趣味和喜好为取向,农村受众对媒体多样性、实用性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此外,报刊上的对农文章学术味浓,广播电视节目在栏目设置上、播出时段的安排上、节目内容的选择上与农民收视习惯和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当前制约传统媒体对新农村建设宣传的主要原因

1、“量体裁衣”,缺乏制约

传统媒体在新农村新闻宣传上职责任务、工作要求、工作进展、经验总结、工作成果等方面没有考核指标,怎样宣传、宣传多少、质量如何全部由媒体本身来“量体裁衣”。使新农村建设的新闻宣传时断时续、时强时弱。

2、媒体越来越多地以“企业行为”介入市场

中国传统媒体的性质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主要职责是负责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群众的呼声,弘扬时代主旋律,引导时代新风尚,体现的是社会服务功能和社会效益。但近年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也成为传统媒体的追求目标,成为传统媒体解决现实生存、谋求长期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并认真解决的基本问题。因此。迎合中高收入受众、吸引广告商的眼球。成为传统媒体竞相思考的重点,而来自新农村建设中的新闻,由于难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受到冷落。

3、绩效意识、成本意识、危机意识、效能意识使部分采编人员产生浮躁心理

伴随着传统媒体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绩效意识、成本意识、危机意识、效能意识已根植于许多采编人员的心中。一些媒体给采编人员下达创收指标,使采编人员靠“挣工分”拿工资,而新农村建设宣传由于受路途远、采访条件差、出稿慢、收入低等方面的限制。愿意真正“沉下去”的采编人员逐渐减少,浮躁心理、应付心理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4、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缓慢、农村报业市场“荒漠化”现象加剧

按照我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要在2010年底完成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让广大农民收看到8套电视节目。收听到4套广播节目。但来自民盟安徽省巢湖市委2008年10月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全市共有人口454万、约130万户,农村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盲村有1922个;全市有线广播电视联网约40万户,城镇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农村有线网络覆盖率仅为5%。

中国的日报出版总量规模已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但资料显示:我国现有报纸2000余种,目前北京、上海、天津三地每千人拥有报纸的数量已分别达289份、253份、183份,而占总人口70%的农民的报纸仅四五十种,农民平均干人拥有报纸量不到1份。

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媒体资源分配上“城市化”倾向,使得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受的媒体信息严重不对等。传统媒体对农村受众漠视程度严重。广大农民媒介内容缺失极大。

三、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阵地作用

1、放宽政策,多方投入,着力提高农民平均千人拥有报纸量,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

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应适度放宽和简化“三农”类报刊的审批程序,鼓励国家涉农部门出版服务“三农”的报刊;同时,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各种社会资金对“三农”类报刊的注入,使农民平均干人拥有报纸量得到质的飞跃。各级党委政府和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工程来抓,让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农村的千家万户。

2、创新工作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变“软”指标为“硬”任务

各传统媒体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对新农村建设新闻宣传的总量和质量进行监控,使包括版面、时段、栏目、体裁、内容在内的各项指标得到细化、硬化。通过实施目标量化,每年都对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真正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促使各传统媒体集中财力物力、集中精兵强将,集中版面时段。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中。并促使员工收入分配向在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一线的采编人员倾斜,确保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制度化、长效化。

3、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握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传统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和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佳结合点,努力修正自身的“城市化”倾向,缩短和农民的心理距离。心中要始终装着“三农”,成为提供新农村建设理念和思路的源泉、政策和决策的传播载体、建设成就展示的平台和舆论监督的阵地。

要制定长效、周密的采访报道方案,创新报道形式,通过专栏、专版、连续报道、评论、调查报告、通讯等“十八般武艺”,拓宽报道渠道,力求在报道的广度上形成“铺天盖地”、“浓墨重彩”的舆论强势,深度上挖掘出一大批有分量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增强报道的指导性、实效性。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范文5

[关键词]无为县;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2-0121-02

作者简介:方驭涛,男,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人,安徽财经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

一、无为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2011年无为县全县生产总值达27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人均GDP约 18907元。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6.8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增加值为18.9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县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1万公顷,粮食总产量52万吨,增长0.3%;油料总产量8.2万吨,增长10.1%;蔬菜播种面积2.3万公顷,蔬菜总产量55.6万吨,增长7.7%。无为县近年来取得的经济成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支撑。

2.产业结构正在转型

近几年,无为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获得显著提高。现已基本建成沿江内圩40万亩棉油、西南、西北圩畈区60万亩水稻、沿江洲地20万亩蔬菜、西南圩畈区15万亩水生经济作物、沿堤与丘岗地区千万只草食型畜禽、江河水网地区20万亩特种水产六大区域化生产优势产业带,粮、棉、油、蔬菜、畜禽、水产品六大主导产业分别成为国家和全省优势产业带重点开发产业。这说明全县的农业产业化正在逐渐形成,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3.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

截至2011年,16%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95.2%的村在4公里范围内有中学,100%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5.5%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100%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100%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97.6%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6.2%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9.5%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4.9%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10.3%的乡镇有公园。这些都极大丰富了村民日常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他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二、无为县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缺乏主体意识

凡是有利于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民自觉、自愿、自主积极参加的农村工作就一定能够成功。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一切都要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核心,政府应当在宣传、资金、规划和政策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然而,现在的一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规划都由上级越俎代庖,农民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不到位。

大部分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拆旧房,建新房。农民的素质低导致农业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大规模经营。传统的小农意识已经根深蒂固,普遍存在着“小富即安”的心理,达到温饱之后就轻易满足,由于这些落后的观念仍然较为普遍地存在于农民思想中,所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缺乏主体意识,从而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行为。

2.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

尽管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已取得较大进步,但农村的文明程度仍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把重点放在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上,而对“村风文明”建设投入甚少。农村的文化生活单调,基层文化建设设施差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以至于缺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同时,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明显不足,农村教育发展滞后。

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才刚刚起步。目前,无为县农村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各种保险也处于刚刚启动状态,社会救助体系不完善,农村低保范围窄、金额少,失地农民、弱势群体救助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更是步履维艰。一方面,乡镇医院运转难度大,因为目前乡镇医院条件差,医务人员待遇低,无法引进和留住人才。另一方面,“看病难”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农村的“看病难”问题非常严重,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虽然给农民带来了福音,但医疗费高昂的问题并未切实解决。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仍有待完善。

3.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尽管全县的产业结构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调整并开发了一些重点产业,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为县自古以来就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质量较低,粮食的比重仍然较大,蔬菜瓜果类产值比重有待提高。一些重点培育的优势产业也与其他县的产业结构相近,有的甚至脱离本地实际,盲目发展并非特色的“特色”产业。另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缺乏适当的科学指导。

4.各示范村之间发展不平衡

无为县新农村建设各示范村之间的差距较大,各乡镇发展不平衡。如被称为“电缆之乡”的高沟镇,其下所属的龙庵社区已被列为安徽省“千村百镇”示范村,该地村民积极实干,为无为县新农村建设树立了先锋和模范。而在有的示范村中,新农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有的政府甚至仍停留在规划阶段并没有深入进去,与建设要求差之甚远。

5.环境问题日益显现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和科学合理的规划等原因,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增加急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生活垃圾中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生活污水中营养元素磷、化肥农药以及秸秆燃烧等,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有些村民随处乱倒生活垃圾,影响了村容村貌。另外,农村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满足不了新农村建设对环保的需要。

三、无为县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1.提高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

建设新农村一定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一是广泛地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活动,鼓励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二是选择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进行试点示范,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让农民亲身感受到新农村建设为自己和农村带来的好处;三是在新农村示范村建立专门管理新农村建设的部门,让农民自己安排管理新农村的具体建设事项,管理部门的成员可由该示范村参与建设的农民自己选举产生。

2.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

一是政府要确实做好新农村的引导工作,在政策和投入上要给予充分支持,但新农村建设仍要以农民自身为主。二是在管理上,政府要透明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为农民办实事。

3.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和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等各种形式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入每家每户;同时,开展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创造良好的氛围。要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使广大农民在享受经济发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感受到精神生活的快乐。

在社会事业方面,要增加教育投入,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比如建立城乡教师合理的交流机制,通过与城市优秀教师一起学习和互动,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贫有所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药品价格高的问题,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使农村居民可以共享城乡经济发展的成果。

4.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发挥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比如无为县的特色产业——电缆产业,利用高沟镇的电缆产业优势对新农村建设形成反哺作用。二是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缔造新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依靠科技创新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政府应增加投入,引进先进农村技术设备,建立示范工程,发展现代农业,推广“科技兴农”的理念。

5.统筹各示范村发展,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针对各示范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应引入竞争机制,在各示范村之间进行成果比较、评比排名,对成就突出者,给予精神和资金方面奖励,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

强化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环保投入;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制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条例;建立“谁污染谁治理”和“谁治理谁收费”的责任制度;拓宽生态环保建设资金渠道,实现农村环保投入多元化、市场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应用废弃生物质能的转换等高新技术,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范文6

一、对全市农村形势的基本估价

通过视察,我们认为,我市农村的形势是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成效显著,态势良好。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领导,农村的发展始终有着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农村得予持续发展、农民得予休养生息;三是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四是农村发展的辉煌成就,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视察中,我们看到,我市农村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主要有: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从年的36·5:27·1:36·4,调整为年的31·6:31·7:36·7。二是农民生活不断改善,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年,农民人均有粮达365·7公斤,人均纯收入达1553元;贫困人口减少为100万人。三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有了改观。年,农业水利化程度达20·9%;已有890个村通了路、989个村通了水、939个村通了电、814个村通了电话、91·7%和93·8%的村分别通了广播、电视;建沼气池18万口,40·1万户农户有了永久住房。四是社会事业取得了进步,乡村文明水平有所提高,农民素质得到增强。年,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5%,人均受教育年限达5·94年。五是农村基层组织健全,制度逐步完善,民主管理得到加强。

视察中,我们也看到,我市农村在发展中同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农业基础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仍然较弱;产业结构调整步子不大,经济发展仍很滞后;集体经济实力弱,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农村市场培育程度低,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二是农村贫困面大且贫困程度深,农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面貌仍然较差。四是社会事业发展落后,乡村文明程度低,农民素质教育不够。五是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村组干部的待遇较低;农村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构建和谐农村任务艰巨。

二、全市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

通过视察,我们认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围绕生产发展,突出村容村貌整治,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力措施,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归结起来,成功的做法主要有:一是加强领导,提供保证。各县(区)成立了强有力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并组建了工作机构,抽调了得力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新农村建设日常事务,指导和协调新农村建设,还划拨了一定的经费,做到了新农村建设有机构负责、有领导分管、有人员落实、有经费保障。二是积极试点,探索途径。各县(区)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实际,选择了一些有一定发展基础、建设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自然村进行试点,努力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为全面进行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视察中看到,试点村工作进展顺利,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县(区)通过会议、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单、标语等方式,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思路目标和任务措施,努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各级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氛围在逐步形成。四是抓住机遇,稳步推进。各县(区)抓住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大力培植致富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认真进行村容村貌整治,农村特别是试点村各项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村容村貌有了新的改观,农民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新的变化。

三、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通过视察,我们也看到,我市新农村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少数地方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到位、有误区,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足。二是宣传力度还不够。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发动还不够充分,对基层群众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存在“上级热、下级冷,政府热、农民冷”的现象。三是规划编制较滞后。新农村建设规划均处在把握上情、分析下情的酝酿阶段,均未形成明确的规划,编制工作仍然较慢。四是建设中困难较多。新农村建设中需要与可能差距大,投入严重不足,争取发展项目、资金难度大,加之原已建设的基础设施缺口资金大、欠帐多,建设新农村任务十分艰巨。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教育和引导,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把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精神上来,使广大干部群众清楚明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从而增强各级干部的责任感,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

加强领导是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证。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协调和指导,健全有关机构,充实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从目前的情况看,应当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督促检查,采取市负责县、县负责乡、乡负责村的办法,分别派出工作组,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督查的重点应当是组织机构的建立及经费保证情况、宣传发动情况、规划编制情况、试点推进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通过督查,确保新农村建设试点和整个建设稳步推进。

(二)加强培训,增强能力

加强培训、增强能力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应当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切实加强培训,提高各级干部的认识水平,增强组织实施者的工作能力,强化广大农民群众致富技能。应当继续将新农村建设的培训纳入各级党校、成技校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不断加大对各级干部、组织实施者和农民群众的培训。培训应当结合农村实际、当地产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需要,突出针对性、实用性,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尽力满足干部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智力渴望和技能需求。

(三)因地制宜,加快规划编制

规划是对今后一定时期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设想。应当坚持规划先行,加快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规划编制应当坚持加快发展、突出整治、重在基础的原则,把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既做到目标宏伟、增强信心,又做到结合实际、切实可行。除市县(区)制定全面规划外,乡村组也应当制定出具体的规划或是打算,明确建设的思路、目标和任务,突出产业发展,一村一策,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

(四)立足市情,分层次建设新农村

我市农村的发展条件不同,内地与边疆、坝区与山区、交通便利地区与偏僻闭塞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应当根据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的发展层次,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台阶式梯次推进。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了按村、温饱村、贫困村三类推进。从视察的情况看,建议还可增加两个层次,把新农村建设分为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5000元)、温饱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24元——3000元)、贫困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67元——924元)、绝对贫困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67元以下)五个层次比较符合实际,更有利于整个农村的发展和进行具体的工作指导。根据我市贫困村、绝对贫困村所占比重大的实际,在制定一个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及进行工作指导时,应重点关注贫困村和绝对贫困村。分层次建设的目标及要求建议为:

1、村:高标准建设新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化,基础设施配套化,村容村貌特色化,乡风文化文明化,生存环境生态化,社会保障体系化。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45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基础设施完善,连村路通柏油路,村内道路通水泥路,住永久住房,饮用安全水,使用安全能源,普及电话、广播和电视,文化室、卫生室、活动场、公厕、垃圾场配套;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美观且具特色;文化生活丰富,乡风文明;农民生、育、老、病、养得到保障。

2、村:按标准建设新农村,经济发展走向产业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不断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45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基本普及电话、广播和电视,文化室、卫生室、活动场、公厕、垃圾场基本配套;生态环境较好,村容村貌美观且具特色;文化丰富,乡风文明,娱乐条件好;农民生、育、老、病、养初步得到保障。

3、温饱村: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抓好产业培植,继续完善基础设施,稳定解决温饱,重点进行村容村貌整治,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40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基本解决通水、通电、通路、建住房、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问题,文化娱乐条件进一步改善,生存环境进一步好转。

4、贫困村:发展农村经济,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培植脱贫致富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力摆脱贫困。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35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元以上,逐步解决通水、通电、通路、建住房、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问题,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及致富技能。

5、绝对贫困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创造发展条件,重点解决温饱。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35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1000元以上,着手解决通水、通电、通路、建住房、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等问题,努力改善居住条件和生存环境。

(五)建立投入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

建立投入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机制保障。应当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办法,努力建立新农村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一是应当在制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同时,储备好农村发展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对新农村建设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多给予倾斜和照顾,加大投入,加快发展。二是各级财政应当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应以高于当年财政收入增长的比例预算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三是金融机构应当不断调整信贷政策,研究确定加大对农村资金投放的办法,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新农村建设。四是应当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搞活农村流通。五是应当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原则,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动群众自己动手建设家园。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群众投工投料的折资比例应达投入的60%以上。其中,村和村不低于70%,温饱村不低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