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本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教育的本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教育的本质

道德教育的本质范文1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内涵

熟悉这一新问题之前,必须强调幼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因为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前提,而且没有对这一必要性的科学熟悉或者根本上认为幼儿德育没有必要,那么在思想上就不会有幼儿德育应有的地位,从而实践上也就不会有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德育也就是人完整道德教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是个很非凡的时期,这一点从心理学探究即可证实。对道德教育来说,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和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和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因如此,自古以来就不乏仁人志士尤其是教育家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从古罗马的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普鲁塔克(Ploutarkos)到近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从中国古代的颜之推到近代鲁迅等,他们都是早期道德教育的倡导者,其有关思想也早已成为德育思想史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思想难免会带有和各自时代、社会结构相一致的印痕。然而,对历史的批判和继续正是现代德育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德育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德育给予现代德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思想内容和方式方法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至今在部分教育者的观念里还余迹犹存。比如,以讲究“使为则为,使止则止”(《颜氏家训·教子》)为核心特征的重命令轻理喻、重权威轻个性、重控制轻选择、重规训轻德性、重服从轻体验等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家庭和幼儿教育里还大量存在,道德教育内容有教(习俗教化)无德(道德)现象仍较普遍等。应该说,这些都和德育现代化发展方向不相一致。现代社会已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凭借现代科技的强力推进,正大步朝向现代化,而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道德教育在帮助人完成现代化并进而促进社会现代化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但是,道德教育本身要尽快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现代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道德教育同其它各级各类道德教育一样,增强自身现代性是当前的首要使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更具有基础。

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的,从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上看,它体现于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价值、内容、过程、方法、手段、途径等方方面面,而从存在特性上看,道德教育现代性则是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综合特征的表征,含有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全民性、世界性等特性,其核心特性是主体性和发展性。“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幼儿德育现代性就是坚持以幼儿为德育主体,在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引导和幼儿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促进幼儿德性健康发展。德育现代性要求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必须走出以往片面主知、主情或主行的德育模式,走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吁求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使自身工作更贴近幼儿心理特征,而且要不辱使命,认真反思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发展理路及其功能价值。因此,幼儿教育者就要从理论上来充实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二、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从哲学视角观照道德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道德总是哲学在思索伦理价值时的首要选择。道德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引领一个时代道德发展的航标。美国闻名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曾说摘要:“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探究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是探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新问题,道德哲学探索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新问题。在我们为道德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基础之前,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探究结合起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两者的联姻,不仅如此,教育者的观点和行为也较少明确从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出发。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包括幼教阶段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非常明显,直接表现则是道德教育的人为痕迹随处可见。“假如说人们对道德哲学家很少直接就道德教育新问题发表言论还只是感到遗憾的话,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能或很少自觉利用道德哲学的成果,则可称之为教育的不幸了。”实际情况正是这样,教育工作者还缺乏对道德教育价值深刻的反思,对当前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和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等新问题的思索和解决也缺乏主动寻求道德教育探究成果的意识。一百多年来,道德教育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已取得丰硕成果,它们对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以及推进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这正如闻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G·F·Kneller)所言摘要:“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新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新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索,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熟悉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新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索新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因此,和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样,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也应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对幼儿道德发展应有自己的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思索,从而使人的德性在生命的幼年就能得到深深的培植。

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对人已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最根本的是要求人从唯知是求、唯知是德的“知性人”困境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之中,建构起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的德性人。自然,要完成人自身这一伟大转变的任务就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德育走出传统重智轻德、重护轻养(修养)、重教轻育等诸多一重一轻的怪圈,真正使幼儿德育建基于现代性之上。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新问题摘要:

一是道德教育和习俗教育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道德和习俗同属社会规范,但习俗是非道德性社会规范,道德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习俗则是特定社会的一致性认同或权威的规定。对幼儿道德教育来说,如何看待道德和习俗的关系,涉及到对幼儿德性价值的不同熟悉。有些幼儿教育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幼儿还处在道德睡眠时期,对幼儿谈道德不切实际,有“小题大作”之嫌,他们往往以习俗教育代替道德教育,认为幼儿需要的只是遵守。显然,“单纯服从并不是道德,道德不只是盲目地接受习俗和传统”。

二是道德、社会准则和个人选择的关系。幼儿是否需要自己的道德选择?不少人认为幼儿太小,还不懂得选择,其实这是对幼儿作为道德主体这一事实的极大漠视。无视幼儿的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就只能是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的随意干预和强迫控制,所培养的也只是一种“听话”道德。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道德的’不仅指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规则的行为,而且指个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原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也说摘要:“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和这一现代德育思想相映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新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三是纪律和道德发展的关系。教育者习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这种纪律观值得认真反思。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非凡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纪律观,可以发现包含于其中的各自不同的道德主张和明显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前者纪律是一种工具,有很强的成人取向,而在后者纪律则成为发展的目的,是一种儿童取向,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

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道德哲学要求人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建设路向、德性培养等新问题予以重新思索和判定。

三、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心理学基础

正如柯尔伯格所言,道德心理学主要是探究幼儿道德发展是什么的新问题。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探究这一新问题就是要了解和把握幼儿道德发展的心理特征和规律。幼儿有灵有情也有智,他(她)不是行为主义者手中操纵的机器,也不是认知主义者所解读的那样冰冷的理性,甚至也不可以当作等待解读的“文本”。幼儿道德发展的特征和规律既不是成人经验的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幼儿生活的发展一起发展,随幼儿的成长一道成长的。幼儿生命的鲜活性使得他对生活有着无比的热爱,对人类道德有着不尽的探索喜好,他对道德有着一份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善。幼儿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会构成他对道德理解的一部分,也是今后道德自我建构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呵护并珍视幼儿对待世界的这份情感,并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能很好地适应其自身成长的特征和规律。

作为道德心理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皮亚杰(JeanPiaget)和柯尔伯格已于上个世纪先后探究了儿童以道德认知为核心的道德发展规律,从总体上揭示出了道德发展遵从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路向。而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启示,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新问题更为转向儿童自身及其和社会相互功能方面,这使得传统单向度的社会决定论道德教育彻底走向它的尽头。突出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摘要:一是有关体验、移情和社会行为,二是有关选择、建构和道德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德育现代性水平,增强其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功能。

首先,当代道德教育心理学探究的重要转向之一是确立道德品格自我建构的普遍范式。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有关“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的观点,人的道德品格就不再是一些固定不变或和情景无关的特质,正如“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道德品格是儿童对情景选择并和情景相互功能而整合的结果。自我建构观强调品格建构的主体性和情景性特征,突出了品格变化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情景支持等因素的功能,应该说对幼儿道德教育富有指导意义。皮亚杰对幼儿的探究表明,幼儿到晚期时已有自律道德的萌芽,而我国学者的探究也表明,我国幼儿4岁时就已经基本能摆脱成人的影响,做出许多独立的判定,7岁时主观性判定已有明显发展,到9岁时这种判定基本取代了客观判定(李伯黍,1981)。既然幼儿时期已有初步自律道德的意识(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一种自律的道德),那么发展幼儿自律道德就要尊重其自我选择的权利。其实,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A·L·Gesell)早已提出“2岁危机期”这一概念,埃里克森(E·H·Erickson)对此解释说是幼儿向父母寻求自我选择的反抗,在他的理论中,主动性和自主性被视为幼儿阶段发展的核心任务。

其次,体验正被学界认为是道德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就幼儿来说,探究表明,幼儿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和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这种特征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他的处置方式一起共同决定了幼儿是一个“愉快的生活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心理学家吉尔·诺姆(GilNoam,1993)的探究很好说明了这一新问题,他认为“一些儿童早期不良的经验会导致一种‘不良意愿’模式的建构,而长期的伤害和同伴的拒绝则会扭曲儿童道德互惠的建构,以至于这样的孩子感到‘有权力’以攻击和剥削的方式对待别人”。显然,对教育者来说,防止幼儿建构“不良意愿”模式并代之以“良好意愿”模式是件极为重要的事,否则当幼儿将这种不良模式整合到道德自我建构中时,就会在以后生活中,尤其是解读社会道德情景时形成个人偏见。

道德教育的本质范文2

一、从导向机制维度审视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

导向机制是引导人朝着一个正确轨道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把被指引的人的主动趋势引导到某一连续的道路,而不是无目的地分散注意力。”[2]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教育者要摸清受教育者的底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找准成长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使学生主动参与道德教育的过程,自主地建构和内化自己的德性。

新加坡是个复合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为了培养国民意识,提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的口号。1991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3]。始终弘扬国家利益第一,时时刻刻强化国家意识是立国之本,《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是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总体目标,政府要求所有的中小学都要以五大共同价值观为大纲,培养身心健全、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1992年,新加坡小学开始使用新《好公民》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个人”向“世界”同心圆似的扩展,内容自然衔接,层层推进。小学一年级以“个人”为主题;二年级以“家庭”为主题;三年级以“学校”为主题;四年级以“邻居”为主题;五年级以“国家”为主题;六年级以“世界”为主题。新加坡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是根据1999年公布的《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的,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有五大主题,主要包括个性塑造、与家庭的联系、对学校的归属感、作为社会一分子、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4]。2007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颁布了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2009年在小学各年级全面推行六个核心价值观即尊重、责任感、正直、关怀、应变能力、和谐[5]。与时代合拍,具有更强的导向性。

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是对小学五大主题的深化,内容的递进。每个年级包括六个范畴,每一个范畴又分为若干单元,分别阐述课程标准中所列的五大主题。教材和内容全国统一,用英语教学。为了实施切实有效的公民道德教育,中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必须注重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态度三方面的教育,掌握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面临道德困境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由此做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学采取四段教学模式,一是学生对名词意义的发现,教师激发学习动机;二是学生思考,形成概念,总结出一些观点和行为准则,教师主要是提供资料;三是学生付诸行动,教师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四是学生进一步探索,教师创造条件使学生探索如何应用知识。

五大共同价值观是引领新加坡人前行的动力和方向,是号召新加坡人民团结爱国的精神旗帜,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同时,也是对中小学学生道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和价值追求,统领着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教学环境等,目标直指培养爱国、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廉”、“诚”的新加坡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学校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行为要求,教师注重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新加坡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道德问题需要做出抉择、价值冲突需要权衡,而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偏重道德规范的教条灌输,等到真正要做出道德选择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为此,改革传统的教育方法,采取价值澄清法,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是面对问题,整理出有各种可能性的选择;第二步是权衡各种选择的利弊;第三步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第四步是公开选择结果;第五步是按照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价值澄清法的运用是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决策力的过程。在道德两难的处境下如何做出选择,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并做出正确选择,形成符合社会标准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

二、从对话机制维度审视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本质范文3

企业职工教育投入与生产成本的显性关系

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是如何计算的呢?我们知道,生产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或者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各种费用,它既有直接支出,如制造成本,也有间接支出,如职工工资。其他支出,如职工福利,培训费。我国对于职工培训费有明确的规定:“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要保证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这个规定,表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支出,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企业职工教育和生产成本的延续关系

以上我们分析了企业职工教育的经费投入,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但是,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表面来看,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确实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大,但是因为对员工进行了教育培训,就会使得原来可能一天只能生产200件产品的工人,由于技术的改进,其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从而形成在工人工资不变的前提下,企业效益增加,从而使生产成本价低,与培训成本投入前一致,甚至更低。当然,管理层面的培训也会使得诸如节能降耗,重复利用等观念指导企业发展,从而使生产成本降低。

就一般情况而言,企业对工人的培训有一个既定的模式,即培训对象的选择,确定培训目标,选择培训方式,预计培训费用,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但是,不同的企业有自己不同的培训方式,也会在企业培训后不但不会增加生产成本,还会因为培训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使生产成本降低。例如,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公司近十年来的运营中,有77%的职工,一万一千人次接受了企业内部培训,21%的职工在国内各大高等院校,如吉林工业大学、第二工业大学、西安交大等大学进修深造,2%的职工进行了出国深造,并且直到现在该公司每天仍不少于3%的工人接受培训。这种全员培训使得这个汽车公司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连续三年高居全国十大外商高营业额榜首,连续三年出口创汇外商投资第一。

企业应以诚信为主,质量求胜,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员工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做事准则和标准,才能使企业信誉大大提升,从而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例如熊猫电子工业集团对员工的培训,不仅仅停留在业务、技术、管理层面,还注重对员工的思想品德教育。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培训使企业诚信为本的做事原则扎根于每个员工心中,从而争取更多的客户,使企业得效益大幅上升。

对企业职工教育定位和生产成本之间关系的思考

就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效益,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都是第一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因为人的参与而有不同的结果,要保证这些因素的实现,就要进行人的教育。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起着生产力源动力的作用,企业员工的才能,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无一例外都有赖于教育。首先,对企业职工的教育定位要准确,我们应该认识到,偏重学历、管理以及技术骨干的培训,不能完全起到以点带面,竖起一面旗映红还一大片的作用,作为企业应该考虑到对企业员工的整体培训教育。其次,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

有些企业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以为减少培训经费的投入,就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的开支,从而减少甚至于不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某些企业所投入的教育经费达不到1.5%的最低要求。最后建立激励机制。企业在保证培训经费的前提下,应该建立职工的培训、考核、福利待遇的激励机制,使企业员工认识到,只有通过培训教育,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才能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从而激发企业职工的学习热情。例如大连市冰山集团的工人邹继明等几人通过学习刻苦攻坚,改进了油漆使用工艺,他们设计的回收槽,每一个半月就回收50加仑,约合两千元人民币,为企业创造了巨大地经济效益。

道德教育的本质范文4

关键词:本科生 导师制 导师责任心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05-02

高校通过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不断融入创新教育理念,在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力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随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人才培养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在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中导师制的普遍实施,对教师和导师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学校实施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突出创新教学环节改革浪潮中,强化导师责任心教育,将成为新理念下实施导师负责制改革的切入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在向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发展的转型期过程中,实施了导师负责制,其具有一定的内涵和意义,也具备条件和可行性。探讨研究和实施中制定了导师负责制在各个关键环节的相关制度、办法和控制措施;设计了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主要环节;建立了在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的激励措施,完成了《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的指导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加强和提高导师科研能力及科研实践水平方面;在加强指导教师责任心的教育方面;在加强导师与学生的沟通方面;在完善导师负责制相关制度的建设方面;在导师负责制相关的激励机制和措施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加强指导教师责任心的教育是在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的基础

在研究型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即在本科生的大学第二年开始直到学生毕业实行导师制,对本科学生的课程学习加以指导;在治学、为人、做事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保持和学生的直接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相互理解;指导学生围绕毕业论文主题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负责安排学生的课程设计、实习、创新教学等实践和创新教学环节事宜,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研究型大学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出高层次精英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难看出,导师在本科生的大学学习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研究生导师制侧重于指导学生的科研方向,而本科生导师制侧重于解决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对专业产生兴趣,发挥学生潜在能力的同时,要求指导教师认真地、富有责任地、在治学、为人、做事等方面树立榜样,加以引导。指导教师不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和对学生学习途径及方法的指导;而且引导学生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做学习活动的主人,让学生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地学习,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

大学的指导教师更不同于其他教师,据一份对哈佛本科生的调查报告,大学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远远超过老师本人的认知。在实际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成功人士在谈及大学生活时,总会提到一两个对他影响重大深远的老师。但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导师,导师既然要跟学生直面接触,没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责任感和爱心,是不能真正胜任的。做人和治学往往是相融的,出色的导师,能在学术交流的同时又不动声色地将生活哲理传达给学生,也能通过日常生活将治学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

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教育,不是单指指导教师缺乏责任心,而是更需要教师要有更加严谨治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尤其在大学的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可以把责任心理解为爱岗、敬业和在爱岗、敬业基础上的精业,就是在爱岗、敬业的同时,要不断的掌握广泛文化科学知识,不断的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新教育技术,不断的反思总结。在使自己的专业更“精”的同时,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只有这样子才能用更为适合的方式去指导自己的学生,使他们成为合格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教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责任重大,尤其在研究型的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她的使命崇高,更需要精业态度、责任心。大学本科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生活模式大为改变,正处于向成年人过渡的途中,加之当今社会价值观、思潮的混乱,一些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能独自解决,大学生们急需获得一些来自学养深厚的教师的真诚建议。再者,初进入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对教育科学缺乏认识,进校后学习盲目被动,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对今后的学习的前途深感困惑;而且,目前一个年级只有一名辅导员,平常教学以班级授课为主,“因材施教”难以落实。单靠辅导员工作不够,必须让指导教师积极参与,把“教书”与“育人”真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并与课堂教学相互关照,以制度保证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最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能动实践之中,促使他们健康发展。

2 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必须从学生和导师自身意识抓起

导师制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然而现实中,由于师道尊严的传统,我们的学生更习惯洗耳恭听,老师更习惯于谆谆教诲。这种情形也造成一部分导师对学生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一。如果学生只被动地听,只能逼迫老师一味地重复性灌输,从学生那里汲取不到新的灵感或挑战,天长日久,老师学生的双向厌倦疲惫也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在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前,把有关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的相关学习资料,包括其内涵和意义,具备条件和可行性,以及制定了导师负责制在各个关键环节的相关制度、办法和控制措施等,下发到学生班级和各位教师,对学生和导师预先进行导师制阐释与学习,使双方都明晰导师制的宗旨、意图,清楚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意识到实施导师制不无裨益:师生之间平等、开放式的交流氛围,不仅带动良好学风的形成,对教师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教师们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同时促使大家积极拓宽知识面,多方面提高业务素质,使学生易于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养成逻辑思维和富于反思批判的精神,并在落实中更默契地配合、互动。比如,学生要把握好请教老师的限度,不能事无巨细地咨询导师,要尊重导师的工作、生活方式和时间;导师也要真诚耐心地对待每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年轻学子,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3 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必须赋予任务的驱动、领导的重视

本科生的导师制是一种培养本科人才、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新的教育方式。总结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行因材施教,促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本科生的教育中需要明确导师的职责与任务,并进行不断的总结与学习,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也需要指导教师建立自己的工作手册。在事实施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有些教师并没有学习下发的资料,对于导师制的宗旨、意图,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只是凭着感觉在催促下敷衍完成任务而已,更有甚者视而不见,还抱怨太麻烦多事、任务繁重,平时难得见上老师一面的现象还存在。因此,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必须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之下,把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任务的意识性提高。

首先,领导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明确任务、细化任务;其次,领导要加强过程管理与监督检查;最后,要有一个奖惩分明的机制。另外,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中师生比尤为重要,不能一味的追求多带,出现班主任级别的导师,试想是否有能力带好。对于还带有一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授规定每届带本科生不超过两名,带有硕士生的规定每届本科生不超过4名,最好3名,使总体的师生比不高,每位教师最多带8人即可。

4 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要不断的进行培训

教师的培训是一项有效培训策略,尤其是对中青年教师,它的特点:一是有效性强;二是受益面大;三是针对性强,通过双向选择、任务驱动、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等合作指导方式,有效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实现“双赢”,全面提高中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有利于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各系成立导师培训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与监督考核工作。着重在于培训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师德建设,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帮助接受培训教师树立崇高的道德情操;培训教师构建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指导备课和撰写教案,培训教学技能,提高说课、听课、评课等教学艺术。培训教师指导科研工作的能力,如课件制作、课题申报、研究和论文的撰写等;培训教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关心接受培训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切实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石英.本科生导师制―― 个性化教育[J].北方经贸,2005(2):122-123.

道德教育的本质范文5

生本教育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法生本教育的价值观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即:“以学生为主,高度尊重学生,全方位依靠学生”,总而言之,就是一切为了学生,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教案,它不同于师本化和灌输性的教学理念,突破了传统模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共识效应,是一种既先进又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理念。

一、设立新的课堂教学原则

传统初中英语的教学原则,普遍都是师本化或者灌输性的教学,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只是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时间长了之后,学生就会养成不善于动脑思考,不善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学习自主性差等多种影响学习的不良习惯,因此,初中英语的合作学习法必须引入新的课堂教学原则。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原则,主张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即无为而治,主要强调学生有足够自由思考空间,减少教师过多的干预,保证学生能够独立的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让教师主要起到一个引导学习的作用,这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就是学生本身,充分体现了“不教而教”的教学理念,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思想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达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二、倡导新的课堂授课模式

首先,需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是当代社会对于人才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初中教学的主要目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善于自我设置问题和独立解答问题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前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和逻辑思维,鼓励学生自己划分难点、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继自主学习之后,针对疑难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组内合作与探究,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和合作,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出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法。而且,还可以通过各小组互相评估和打分的方式来实现更大范围的交流,比如互相提问题进行阐释和解答,然后由其他人进行打分和评价,于此同时,为了达到学习目的,尽量使得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杜绝一些同学不积极参与,搞小动作的现象,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英语合作学习法的思路贯彻,也有益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和成长,非常值得推崇和应用。

最后,老师应当促进学生自我完善。通过以上方法的学习,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促进学生及时做好自我反思、自我反馈、自我质疑和自我完善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也要很好的引导,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思考反馈,为新的课程内容的学习积累经验,比如做好课前预习、整理课程有关的资料或者作者本身,或者文章的背景,这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例如,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讲到节日“festival”的时候,老师可以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答案,可以问“What i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or“what is your favorite festival in your hometown?”and so on.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课前演讲和评估,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对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引入新的课程复习模式

有效的课程复习模式对于学生的课堂知识的巩固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英语的复习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各种交流活动来进行的。通过生本教育的指导作用,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法的优势逐渐呈现,有竞争,才有压力和动力。合作学习法通过引入相互竞争的机制,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胜欲,使学生们产生压力,促进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也有利于凝聚班级力量。具有公平参与机会,促进集体共同进步。合作学习法通过对学习小组的划分,把学习的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使学生普遍获得主人翁的意识,每个学生都具有发言的机会,也杜绝了部分学生不积极思考的现象。与此同时,应该适当地进行人性化的评估。合作交流的评估不再是老师一个人来决定,而是其他小组的共同参与,学生和老师之间也可以角色互换,通过评估使学生进步的更快。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活动来活跃学气氛。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气氛中,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得到提高。例如,在讲到有对话性的课文时,老师可以组织同学进行角色互串和扮演,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水平,也有益于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巩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法的应用和推广,不仅是对生本教育理念的落实,也是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的落实,立足于现状,我们还需要不断去总结和探讨,从整体布局入手,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道德教育的本质范文6

关键词 法学 就业 职业 独立学院 司法考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职业能力要求

1.1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根据麦可思公司公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近几年法学专业一直处在低就业率专业之列,就业率在85%左右,被列入红牌专业。报告还显示,就业者中只有50%的毕业生从事与法律相关的职业,由此推断,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大约一半是从事与法学专业没有直接关联性的工作。

1.2法学职业能力要求

有资料显示,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5名的职业分别是:办公室职员、行政秘书与助理、法律职员、其他法律助手、法官及助手。这些职业的基本能力要求应包括:一是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二是各种文书的写作能力;三是逻辑思维能力;四是实战能力。

2当前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在创办初期,其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模仿一本、二本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特点是以培养法学研究人员为目标,采用通识教育的方式,理论教学占绝对的比重。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远不及一本二本的学生,加之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师资水平也与一本二本相距甚远,在此先天不足的条件下,采用与普通院校相同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难免会造成学生专业素养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被动局面。

2.2专业教师力量薄弱

独立学院初期主要依靠举办高校的师资,后来逐渐建设自有师资队伍。由于独立学院开办时间短,自有师资数量少,且年纪轻、职称低、资历浅。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教师一般都具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但他们多数人是从研究生毕业就直接走上讲台,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在授课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法律实务结合起来,使教学过于理论化。教师队伍中既有中高级专业职称,又有丰富的法律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较少。

2.3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2.3.1理论教学

目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授课方式仍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的参与度不高。此外,法学专业作为应用性学科,在校生因其尚不具备理解专业知识所需的社会经验和社会知识,在教师的讲授方式下,学生们不仅难以对有关知识很好掌握,久而久之,还会对专业产生麻木、厌学等抵触心理。

2.3.2实践教学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有模拟法庭、司法调研、法律援助、法制宣传与咨询、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内容。大部分实践教学在校外完成,少部分在校内完成。虽然种类多样,但由于多种原因,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尚不能达到有效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效果。

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如专业实习,主要是学生进行分散实习,包括参加法院旁听、去司法部门和律师事务所实习,因为学校教师参与少,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监管,在学生出现问题或困惑时也难以及时地进行沟通和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如模拟法庭,由于受时间、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参与人数有限,难以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此外,受案例选择、具体操作等方面的影响,模拟法庭往往流于形式,使之类似于话剧演出,偏离了课程设计的初衷。

3法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措施

3.1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率不高,毕业生有一半从事非法律工作的现实,我们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必须面对现实,既不能照搬普通院校的通识教育,也不能完全进行职业教育,而应做到二者兼顾,通识与职业并重,将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既能够在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和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专业工作,又能够适应文秘、市场营销等非法律性质的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我们不仅要重视法学专业教育,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些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中英文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等等。当然,对于从事非法律工作的就业者而言,法律素养也是他们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其专业知识优势的体现,在法治社会中对其工作会大有益处。

3.2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

3.2.1走出去,安排青年教师一线挂职锻炼

目前独立学院在招聘专业教师时,往往以学历为唯一聘用标准,在工作中也不太重视教师的司法实务实践锻炼,因而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没有司法实践的经验和技能。教师没有法律实务的经验,没有切身的感受,在教学中对学生实践操作的训练就会教条化,脱离实际,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鼓励青年教师报考国家司法考试,参加法律咨询工作,有计划安排青年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锻炼,让他们亲自参与人民调解、法律诉讼、非法律诉讼业务,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3.2.2请进来,聘请法官、检察官、仲裁员和律师走上讲台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加强法学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聘请优秀的法官、检察官、仲裁员、律师等实务部门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可以安排他们进行专题讲座、讲授理论课、指导实践课程和毕业论文等等,对学生学习体验法律实践技能大有益处。

3.3教学改革

3.3.1理论教学改革

(1)课程内容改革。随着我国法律职业制度的完善,独立学院若要以法律职业工作者为人才培养目标,就必然需要将本科教学与国家司法考试结合起来。将司法考试的内容、方向必然要融合到教学内容中,为法学教育确立一种衡量标准,架起本科教育与司法实务的桥梁。

(2)教学方式改革。在理论教学中要避免教师“满堂灌”和脱离实践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联系实际来讲授理论,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比如采取案例教学法,将案例与理论结合起来,通过案例的剖析来阐述案例中的法理,同时也训练学生个案的分析能力。

(3)考试方式改革。目前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中,大部分考试仍沿用任课教师自己出卷、自己评卷的方式进行,由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与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评教意见挂钩,致使考试过于主观、范围狭窄,不能客观地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如下改革:一是与国家司法考试相接轨,将国家司法考试的考点纳入考试范围,适当提高考试难度;二是为检查学生的法律实务理论和操作能力,可以在试卷中增大案例题、应用题的比重;三是实施教考分离,出卷教师与任课教师的分离、出卷教师与阅卷教师的分离,以保证考试的客观公正。

3.3.2实践教学改革

(1)增加实践教学的种类。除了被普遍采用的模拟法庭,还可通过法律诊所让学生接触真实案例,进行自主分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模拟审判软件,让学生自主选择各种诉讼的角色,感受案件审判。

(2)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实践教学要达到预期效果,时间保证至关重要。如法律诊所实训、模拟法庭实训都需要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进行学习、体验法律实务。

(3)加强过程控制。不同的实践项目,应编制不同的实践大纲,从内容、流程、实践报告等方面做到规范统一。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评方法,使实践教学科学化,避免流于形式。

(4)加大经费保障。由于经费有限,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所开设的实践项目难以没有落实到位,如组织学生参加法律援助,需要开支交通费、通讯费等。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是专业性的,如普法宣传、法律咨询、诉讼等,也可以是非专业性的,如征文大赛、演讲辩论大赛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兰岚,梁璇.提高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率的探索[J].法制博览,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