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范文1

关键词:网络信息;网络道德

G631

如何让学生从网络中找到适合的图片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中。对于这个技能点来说似乎并不困难,可是在教学这堂课的时候我却遇到了很大的困惑。原因在于教材以(这是一个桌面壁纸站点)这个网站为例,指导学生如何进入这个站点,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由于站点的更新,加进来了许多人文景观:性感数码宝贝桌面、华歌尔内衣、性感车模等明显不适宜小学生的图片。我想,异途同归,只要把保存图片的这个技能教给学生掌握,而至于利用什么作为教学素材并不重要。可刚上到一半时,第四组一学生惊呼:老师,他在上黄色网站,还神情夸张地用手掩住眼睛。那位同学顿时满脸通红,支支吾吾地说:“我没,我没,我只是把网址动一下,就变成这样了啊。”教室里顿时砸开了锅,乱成一团。最后我只能用电子教室统一把学生的屏幕切换到而草草收场。

课后我做了深刻地思考,不适宜的网络信息到底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有多大呢?

1.对青少年世界观的不良影响

大量的网上信息为青少年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开拓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但这些信息良莠不齐,网上有那么多的不良信息,学生可能会有意无意浏览到一些,对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的青少年,不良信息对他们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2.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气的负面影响。

在网络的冲击下,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青少年在信息的消费中无法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认知事物和判断是非,可能导致道德判断力的下降甚至丧失。同时,由于青少年不成熟的一面,往往道德和道德行为是做给他人或对自己有影响的人“看”的,自律性较差,一旦进入互联网的“自由空间”的界域,那些在别人监督下筑起的道德防线很容易崩溃,造成青少年道德人格的缺失甚至网络犯罪。

3.对青少年身心、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影响着青少年如何看待社会、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给他们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和社会沟通方面带来很大影响和危害。导致他们一方面对网络的极度迷恋,长期使用互联网和电子邮件患上信息瘾症。另一方面,使他们自身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中,得到一种逃避的方式。这便造成了青年人对于近距离沟通的疏远,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

那么针对中小学生,我们又该如何去进行引导呢?到底要不要让学生知道这样的站点存在呢?对于里面的不适宜的内容要不要明确地和学生提出来呢?

经过思考和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后,我决定做一次尝试,于是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段:直接用着站点进行教学,并让学生以是否应该进入进行讨论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我该点进去吗?”

“不该”。很多同学都顺口应答了下来,这种有口无心的应答显然不是我要的效果,我也深知这只是学生那么随口一说罢了。

“同学们让我们先来一起思考讨论几个问题:”

1.是教材编写错误了吗?

2.平常我们正常浏览网页的时候遇见过今天类似的问题吗?

3.我们该点进去吗?

最后学生还是得出了满意的回答,这个站点可以上,但是关于里面的图片我们要有正确地选择,对于那些不适合我们小学生的图片分类我们就不应该点进去,当然,对于里面的精彩图片我们还是可以正常地选取、下载的。

如何树立学生正确地上网观呢?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

一、做好上网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工作。

网上世界的精彩丰富和网络文化的简单快捷,对青少年具有极大吸引力,因而也极易使之沉迷上“瘾”。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上网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障碍而禁止或阻止青少年上网。相反,应积极让已掌握计算机技术的青少年上网。但对因上网而导致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应积极疏导。

二、加大组织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的力度。

首先,是要多让青少年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会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力和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其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写字、运算等基本功的操练。再次是加强对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培养。青少年在电脑面前,只要点击鼠标就能驰骋在因特网中。长此以往,由于手脚活动减少,不利于他们协调性的培养和大脑的全面发育。加强青少年动手能力的培养则弥补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缺陷。

三、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

目前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上网人只是按照自己在信息网络中的需要来活动,这就对现实社会中主导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击,并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当前,我们应该加强青少年青少年的上网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免得等到以后问题成堆后再回头来矫正。

我想,虽然花了很长的时间让学生得出“该不该点进去”这个结论是仅仅不够的,但是至少是他们认识、分辨网络这个纷繁复杂世界的第一次选择。从这么一个站点内图片的选择到以后网络内容浏览的选取。学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关要过。网络道德,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范文2

关键词:学校教育 学生道德教育 共同教育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变的无限宽阔,很容易就可以接受到身边社会各种复杂的信息,由于他们思想还不成熟,无法甄别信息的利弊,容易受其影响,从而有个别学生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因此,加强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一、学校教育

1.教书育人,育人为先

很多人认为,只要学好书本知识,在自己的专业技能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就可以了,将来就可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其实不然。自古以来,不论是中国教育还是西方文化,都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首先看重人的“德”,强调道德。如果一个人的品德不佳,无论其专业多么优秀,都不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技工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一方面需要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另一方面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二者缺一不可。技工院校不应该只是培养工人或者技术的培训班,而是要成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的摇篮。

2.以人为本,提高素质

学生德育工作离不开教师队伍,因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精心教育尤为重要。首先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其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其次让教师走出去,走到基层去定期下企业挂职锻炼,来增强德育教育的体验性和实效性;最后还要从企业中聘请有经验的专家或一线的师傅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以充实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力量。

3.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

坚持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从小事做起,把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是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体现在日常行为之中。二是要对学生进行自律教育,逐步使学生培养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如乱丢乱倒,随地吐痰等不道德现象,我们可以利用开会讨论或者舆论宣传等形式进行教育,开展教育活动。

4.道德教育,循序渐进

第一,通过校规校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行为强化训练。

第二,通过各种形式的班会、报告会、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远大的志向。

5.寓道德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中

社会是道德教育的大课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身心感知道德的丰富内涵,如通过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学习参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学生到实践中去体验对道德的认识,增强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和提高道德评价的能力。

6.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学校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育人环境,围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来开展教育工作,表扬好人好事,大力提倡高尚的道德风尚,让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主流占领宣传阵地,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监视和自认环境建设,使道德教育在人性化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健康有序地开展。

道德教育,非一朝一夕,良好品格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常抓不懈,要像长鸣不息的警钟,时时敲响它,只有如此,才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才能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

人才。

二、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言谈举止以及日常的行为习惯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成为学生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以身作则

父母需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务必先要做到,自己日常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于孩子身上,在孩子身边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让坏的习惯影响到孩子。

2.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父母要和自己的孩子打成一片,给孩子表达意见的机会,一起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样有利于其独立、良好品格的形成。

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身教与言教 教育

一、引言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培训的重要任务,引导着大学生成长,辅导他们走向人生的成功,辅导员个人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对能否完成这项任务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面对高等教育大刀阔斧的改革,针对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可以说,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指导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指导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从大学辅导员的言教与身教两方面入手。人们说“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一个人最美好的青春时间是在学校走过,学校的教职员工有义务让大学生的生活更加美好,因此辅导员要负起责任来,担当起教练的责任,负担沉重,做好身教言教工作,给大学生以良好的引导。

二、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引导教育中的身教与言教

辅导员用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感染学生,以身作则鼓励学生,通过身教、言教,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人格力量,于潜移默化中产生好的影响。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尤其是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和性情的培养,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指导呢?孔子说: “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对于高校辅导员,既然从事这项工作,就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维持个人良好的形象,进而建立教学的良好形象,展示给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辅导员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如果辅导员是充满精气神的老师,那么班里的学生也会神采飞扬。所以作为一个辅导员必须有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正直的作风,用自己的行动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这是鼓舞学生的斗志的。同时,辅导员还应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高校辅导员大多都能够自觉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出身教,为学生做出表率。但在辅导员群体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个别辅导员并没有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学生有疾病,辅导员没有去关心,让大学生在非常的关键没有体会到辅导员的关怀和帮助,从而有不恰当的理解。

辅导员和学生沟通中,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把大学生当成模仿的对象,其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因此辅导员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千言万语化作行动,时刻注意用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自己,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标准。从小处做起,关注细节,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言必信,信必果。用谨慎的态度说话做事,做到谈吐文明,有风度,要尊重学生。辅导员要加强道德修养,不断坚持自我完善,只有这样,让大学生于受教育于无形中,用人格魅力和行为规范影响学生,当辅导员的品格对大学生产生影响时,大学生会自觉的把辅导员作为指明灯,自觉的塑造起高尚的人品,使学生受益一生。

2.言教

我们应该承认,辅导员的身教和言教是有所区别的,言教的使用更多,毕竟沟通交流要通过语言进行。一个渴望进入教室的学生,在辅导员的教导下,带着对知识的渴求,经过了几年的学习,完成学习学习,走出校门,推动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作为辅导员,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引导学生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在任何情况下,一个合格的教师的教学应该是:言之有物,言有乐趣的。

在大学的环境中,大学生们多远离家人,独自来到学校求学,时常会碰到一些问题,辅导员对于学生的指导作用显得尤其重要。辅导员要经常与学生沟通,对学生困惑的问题加以引导。如一些学生经常会找到辅导员谈一些个人的问题,对教育、就业、人上发展前途、人际关系协调处理等问题,有些学生情绪会比较紧张,找辅导员去谈心以寻求关心和支持。对此,辅导员一定要注意和学生的沟通方法,要看到学生眼中所充满的激情和希望,态度要诚恳,表情要温柔,要能够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鼓励学生们积极向上,正确的评价自己,引导学生们脚踏实地的学习和生活,引导他们热爱集体、团结互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并能够不断的进步[1]。

3.言传和身教是不可分割的统一

辅导员在对学生引导教育中,言教是不可少的,要给学生解释和教导,言教与身教是不可分离的,因此,辅导员在和学生沟通交流中也要关注自身素质,让辅导员通过其语言、动作、表情、神态等将各种信息传给学生,给学生以直接的影响。毕竟,对于年轻的学生而言,辅导员给他们做了一个榜样,什么样的榜样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对他们来说,辅导员是发挥了模范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精神岁月,给学生带来终身的影响[2]。

三、结语

辅导员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劳动,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辅导员为学生在各方面做出表率,辅导员应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标杆,向学生传授知识。作为一名辅导员,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热爱教育事业,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传授知识,兢兢业业的努力投身到教育中去,让辅导员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要要为人师表,通过言教身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通过言教身教把工作做好,真正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范文4

关键词 中职;学生;职业道德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增强法纪观念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能力和意志力不足的特点,应该以法律常识为主要教育载体。从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入手,使学生增强守法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法律价值和法律信仰的理念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自觉守法、护法的维权意识。

2.塑照诚信品质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始终用善感的心灵去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古人云:诚信于君为忠,诚信于父为孝,诚信于友为义,诚信于民为仁,诚信于交为智,诚信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诚信不只是简单的道德问题,而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社会的重要资源,它影响着一个人的可信度,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一个社会的和谐性,有了这种资源,一个人可以广结善友,一个企业可以财源滚滚,一个社会可以温暖美好;失去了这种资源,一个人会众叛亲离,一个企业会举步维艰,一个社会会动乱不安。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毕业后就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学生来说,诚信必将成为他们安生立命之本,诚信必会是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基本的素质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中职学校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塑照学生诚信品质,是教育教学中必须要注意、重视的一个问题。

3.培养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一种责任心,是对工作、对事业的全身心投入。一个人成才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敬业精神;生存竞争的日益激烈也需要敬业精神。中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征,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工作岗位相对应,教育的职业指向十分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和发挥应有的作用,既要看其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因此,必须强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爱岗敬业教育、培养其敬业精神。

4.增强服务意识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求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谋职。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门办学,提高实效。教师要打破“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重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高尚的职业道德、主动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文化修养、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娴熟的专业能力。要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人际沟通能力、热情和富有亲和力的团队精神以及应对挫折的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增强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大力培养市场需求量大的实用型人才。

5.强化质量意识

质量是每一个企业的生命。而质量意识是一种理性认知成分,指人们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认识、了解、掌握质量知识的程度。对质量的思想认识、信念以及质量素养,对质量的评价等,都属质量意识的范畴。质量意识对质量态度的影响最大,可以说质量意识是度量质量态度的基础。要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或是提高产品质量,质量意识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此必须向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学生大力地灌输质量意识,促进其质量意识的形成,提高其对质量意识的认知,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6.提升合作能力

面对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技术及管理的日益复杂,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显得苍白无力,即使是天才,也需要他人的帮助,唯如此才能造就事业的辉煌。纵观当今那些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其强大的根源不在于员工个人能力的卓越,而在于其员工整体“团队合力”的强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那种弥漫于企业的无处不在的“团队精神”。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1)说服教育。说服是通过符号的传递,以非暴力的方式影响他人的观念、行动而达到预期的目的的行为。说服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进行有效说服对于实现德育目的具有重要意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需要“说服教育”,对他们不能实行压服、制服和驯服。只有用说服的方式,才能使受教育者自觉服从和实践真善美的价值。只有通过说服教育才能培养知情意行和谐统一、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正如《学记》所说:“教之不刑”,就是这个道理。德育必须用说服的方式,以科学的知识武装人,以美好的心灵感染人。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范文5

关键词 中小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1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受到空前冲击,一些剥削阶级腐朽思想乘虚而入,严重腐蚀着人们健康的思想肌体。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在一些校园蔓延着,状况令人担忧,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社会对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然而生活在21世纪的中小学生,物质生活充裕,其思想道德状况却令人担忧: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下,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和风雨,意志力差;不懂得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习目标不明确,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养成不良习惯。因此学校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2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的成因分析

我们的社会在进步,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在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时,把更多目光放在青少年身体健康上,忽视了对心理健康的教育;只重视学习,忽视了对他们人格的培养。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没有真正重视起来,或给予的方法、环境还不够理想。如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一味娇宠、溺爱;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德育实践;全社会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培养的风气尚未形成,有些社会场所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中小学生好奇心强,但生活经验、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误入歧途。加强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已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摆在教育者面前。

3加强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

3.1提高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道德教育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分辨是非能力不强,但可塑性强;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逐步增强,生活范围逐渐扩展,参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各种交往日益增多。但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领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抵制错误,形成良好的形为习惯,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是适应他们自身成长的要求。

3.2学校、家长、社会的密切配合

思想道德教育决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所能完成的工作,需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需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在中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中举足轻重,父母在对子女的道德教育中,应做出榜样,提出要求并严加管理。另外,社会大环境也应相应提出正确舆论导向并及时树立典范,惟其如此,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事半功倍。青少年的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同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政府部门、相关职能、监管部门及社会各部门应共同努力,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营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过程中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应加强联系,发挥共同教育作用。

3.3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教材只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一个手段。除了利用教材,加强德育外,课余时间也是一个丰富的德育课堂。各门学科可结合各自特点,组织主题活动,如课外兴趣小组、课外读书活动、小型公益活动、课外文化体育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少先队组织一些课余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从日常生活、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明白做人的道理。共青团可针对中学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中小学校在一些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可组织相关内容的活动,如在“世界禁毒日”举行“远离、珍爱生命”的展览活动或演讲活动;国庆节可举行与之相关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画展等。活动形式要实在,不能单讲热闹、华丽、不要走过场,要引导同学们实实在在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影响他们思想的目的。

3.4努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讲授理念与方式

应当借鉴构建主义的理论与理念,强调“以人为本”, 师生和谐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教学方式上,除继续发挥有效的传统方法之外,积极探索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与工具。如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校园网的优势,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采用“体验式”和“体悟式”等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构造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以个体体验、体悟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引导学生在主观心理感受和体验、体悟的基础上,确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并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成长。

参考文献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范文6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强调德育的地位,重视德育的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需要学校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出新方法和新途径来强化教育的时效性,从知识传递过渡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各学科的教育中都强化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不断上进的优秀品质。在课程改革中,尽量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德育课程面貌,强调在真实、客观的生命体中感受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就此,新课程的改革解决了传统教育背景下道德与生活的分离局面,学校开始从教学向教育转变,引发了教学工作者对传统教育新的定位和思考,更加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性,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等,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继续发展和探索。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针对中小学生思想特点,构建道德教育体系课程改革下中小学遇见域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目前中小学生的思想年龄特点来制定教育对策,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完善德育教育体系。现在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依赖心理严重,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学校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以往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经行不通,要创建新的渠道,将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学生内心,付诸实践,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方式的转变,并且还可以运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

(二)将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的研究视野,直接表现为德育课程类型从理论体系开始向生活体系转变,同时,在实践中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逐步发展起来,德育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人际关系和精神环境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且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道德教育。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场所,更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场所,还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成熟的重要场所。

(三)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机构要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对教师的导入方式、提问方式、行为举止和工作态度等方面严格要求,做到为人师表应有的道德观念。比如,备课充分、守时和负责等优良品质,要以身作则,给中小学生起到良好榜样,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并且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