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课程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殊教育课程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殊教育课程方案

特殊教育课程方案范文1

新视角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突出的是特殊教育的本质问题,突出了将特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建构特殊教育课程,突出了特殊教育的特点,使得特殊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在特殊教育的基础上统一。也就可以认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应该具备特殊教育素养和教育素养。从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字面意思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首先是教师,所以其应该具备一般教师最基本的素养;然而,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求其具备特殊教育的基本素养。从教育素养和特殊教育素养两个层次去建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系统,是一个比较新的视角。高校特殊教育素养主要包括特殊教育知识、特殊教育能力、特殊教育情意、特殊教育教理念。

二、特殊教育专业知识

(一)特殊教育专业理论知识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所具备的特殊教育知识,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特殊教育领域的知识,而是跨学科的综合性的通识知识体系。即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目前已经开设的传统关于特殊教育的通识课程主要有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等,这些是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的通识课程。但由于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是面对有特殊需要的群体,所以作为一线特教教师培养人的高校教师除了具备上述基本知识外,必须建构一个完整的跨学科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一方面要了解不同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理论;另一方面还要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结构,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这样才能既考虑特殊教育学科自身的逻辑化知识,又能与多学科建立横向的综合化知识结构,丰富和完善已有的通识知识体系。这种有机联系的立体化交叉建构的特殊教育通识知识体系才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必备的知识,也是适应新时代对特殊教育要求的基本保证。

(二)特殊儿童知识

特殊儿童是特殊教育的对象,作为特殊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而作为一线教师的培养者,高校教师就应该具备更广泛的关于特殊儿童的知识。除了一些基本的特殊儿童知识,特殊儿童的环境与适应知识,特殊儿童相关的法律知识,特殊儿童一般心理特点等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基本知识,如传统的盲、聋、哑儿童的基本知识,现在社会新型的智力障碍、自闭症等孩子方面知识。具体来说,盲童的盲文;聋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手语知识;自闭症、智力障碍、脑瘫孩子的康复知识等。只有充分地掌握特殊儿童的相关知识,才能有效地培养职前特殊教育教师,使这些教师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快速地进入角色。

(三)特殊教育方法论知识

高校特殊教育方法论一直以来主要借鉴的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为特殊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手段、方法和工具。在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的体系中,既有定性层面的研究方法,又有定量的研究方法。我国传统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很重视定性的研究方法,尤其是个案法、观察法和田野法的广泛运用,主要停留在哲学层面的研究,这是其主要的优点,也是其主要的突出缺点,缺乏切实可靠的定量研究。一般的个案法、观察法可以有效地搜集第一手的材料,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但是其不能代替特殊教育中的定量研究。高校特殊教育的一般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和定性研究两类。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掌握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个案法、访谈法、调查法。利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搜集事实材料和相应的数据。从思辨的角度主要是演绎、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其主要是处理已经搜集的感性材料,将这些感性材料进行梳理,使其上升为理性材料。特殊教育方法是特殊教育知识和能力的中介桥梁,将其纳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特殊教育史知识

特殊教育史记录了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其向我们展示了特殊教育的产生、发展和规律,这些内容对我们的特殊教育学习活动有重大的意义。特殊教育史为人们提供各种有效的经验,指引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有效地激励人们不断地探索追求真知。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一方面应该掌握广泛的特殊教育史料,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地将这些历史资料运用到特殊教育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意义。特殊教育史的主要意义在于,其一方面为特殊教育课程增加人文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特殊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其历史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此外,特殊教育中有了特殊教育史,学生就更能有效地把握特殊教育的本质,懂得特殊教育究竟是什么,特殊教育知识是怎样产生的,特殊教育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作用,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目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也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史的教育。高校特殊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特殊教育史能为特殊教育学科课提供重要的历史背景、原理、概念和现实的来源等,显示出特殊教育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发展的过程,是特殊教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特殊教育史相关内容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既要有西方的,也要有中国的,同时要筛选一些对培养学生的特殊教育素养有重要现实价值的史料。内容可以有多种呈现形式,在特殊教育教学中,可以把这些史料作为新知识的背景材料,或者单独的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教学。

三、特殊教育能力

(一)特殊教育教学能力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必要的教学能力。其必须具备特殊教育教材的剖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与反思、个别化教学方案设计能力。首先是教材剖析能力,由于相当一部分的教学材料都是针对普通教育的。所以在对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上要对已有的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其次是教学设计能力,其主要是对教学过程、步骤等的具体规划能力。在高校特殊教育中主要体现为根据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是整个设计的核心,也是关系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素养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所以高校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设计能力;再次是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好的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反思。所谓教学评价是指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教学反思则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情况的评价,这对刚入职不久的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是个别化教学方案设计能力,在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教学中不能忽视对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个别化教育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所以作为培养者也应该具备制定个别教学计划的能力。具体要求培养学生了解特殊需要儿童的现实状况的能力,培训学生具备制定年度或短期目标的能力,然后是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服务的能力,以及特殊需要孩子的个别化服务的起止日期和整个过程测量标准的制定能力。特殊教育教学能力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能力

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能力。“诊断”一词属于医学用语,意为“了解病情后对病人的病症及其发展状况作出判断”。教育诊断则是指分析判断影响儿童学习结果的生理、心理或者行为表现及其原因,以便为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辅导治疗提供依据。诊断包括身体状况的一般诊断,也包括心理诊断。在对身体进行诊断时,主要考察特殊儿童的体重、身高、呼吸和脉搏、血压、感觉和神经系统;对心理方面的诊断主要涉及人格测验、能力测验、智力测验等方面。一般而言,针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主要从认知、语言、智力、情绪、社会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不同的测验都有可靠的测量工具和专业人员进行测验。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有效的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诊断评估,才能为他们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治疗。所以为了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要,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就应该具备对特殊儿童的诊断和评估能力,这也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特殊儿童康复训练能力

特殊教育课程方案范文2

[关键词]我国盲校义务教育 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94-02

一、我国的盲校义务教育课程内容

我国的盲校实行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新方案》)中提到: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视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课程,既开设普通学校的一般性课程,也设置必要的特殊性课程。我国特殊学校课程的设置从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我国盲校中的特殊课程和普通课程二者相辅相成,互相结合,从而实现视力残疾学生的最大发展。

(一)一般性课程

我主要以我国盲校中的音乐、语文、 数学三门一般课程来谈谈我的看法。

1.音乐课程

人们越来越重视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音乐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审美愉悦,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各种能力。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但盲校的音乐教育问题却往往被人们忽视。蒋笛经过调查研究指出,“盲童完全有能力接受音乐教育,获得与正常儿童同样的审美愉悦”,“音乐教育对于发展盲童健康感官的功能和思维能力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由此可见,视力残疾学生完全有和正常儿童一样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音乐教育对发展盲童的特殊能力有重要作用。[1]

2.数学课程

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特别是我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即便是普通劳动者也要掌握较高层次的数学知识。对于视力残疾学生来说,特别是从他们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参与生活角度上,数学教育对他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刁春好[2]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入学之初,盲童与普通儿童学生的数学认知方面已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让儿童的数学学习更加困难。所以我们唯有承认差异,在课程设置充分考虑这一差异:1.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2.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3.采用合宜的编排顺序。”

3.语文课程

语文课的学习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对于视力残疾学生来说,先天的视力残疾给他们的认知、运动、人格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认知缺陷会给他们学习语文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让视力残疾学生会学语文、学好语文是很重要的问题。《新方案》中提到,盲校的语文课程内容除与普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相同外,还应注意使学生掌握盲文点字的拼音规则或掌握汉字拼音规则,能熟练、正确、规范地阅读和书写盲文或汉文。

(二)特殊性课程

特殊课程作为盲校义务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逐渐被大家认可。从1962年教育部制定了第一部全国统一的盲校教学计划到2007年《新方案》,我国盲校特殊课程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多到少的过程。我国盲校特殊课程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它的发展过程大体有以下特点:

1.我国盲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逐渐形成

我国盲校的课程设置从最初的完全参照普校的课程计划来设计,没有单独的特殊课程,到现在致力于建立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盲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整个过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现在的盲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课时分配更加合理,课程比例更加均衡。[3]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的特殊课程实施情况不容乐观,盲校的特殊课程教学缺乏教材和师资的情况非常严重,[4]不同学校间特殊课程的开设情况也不尽相同,于是我国盲校的整体教学就显得参差不齐。因此,国家和有关教育部门应该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对盲校予以支持,尤其是盲校的师资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质对盲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我国盲校特殊教育课程越来越强调生活质量

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特殊教育课程强调生活质量,指的是注重培养视力残疾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为社会、家庭和学校减轻负担。如1987年教育部对盲校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设立了生活指导课,生活指导课注重学生所有的日常生活积累,教师创设了各类活动或情景并且不断拓展学生的生活时空。盲校的课程设置必须要考虑视力残疾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两个因素,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和自立、自强的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有平等参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学生活,会生活。

3.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求

每名视力残疾学生的视残时间、程度等不同,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有其独特的规律,教师一般针对这些规律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如教师可以根据视力残疾学生善于模仿,记忆好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组织语文教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语文潜力,发展其语言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抽象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视力不同程度的缺损使视力残疾学生缺乏直觉、形象的视觉表象,导致了其概念的发展迟滞及丧失。国外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普及对视残儿童的概念发展教学,我国从80年代末开始了类似概念发展教学的认识初步教学工作。[5]

4.盲校课程资源的开发范围逐渐扩大,形式逐渐增多

受我国盲教育发展落后的影响,我国盲校课程资源开发不足,课程形式、方法和内容大都参照普校来进行,人们不断地尝试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5]课程资源的量和形式是广泛的,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师和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使其成为课程的一部分,才能促进整个教学的发展。盲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盲校和教师在教学中从多个角度来进行的,如学科、教学环境、教学主体和课题等。视力残疾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视觉去感知世界,因此充分挖掘盲校的课程资源,让视力残疾学生学会“缺陷补偿”,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视残学生的个别化发展。

二、意见和建议

(一)有关教育部门与盲校合作

有关教育部门应加强和盲校的合作研究,盲校是视力残疾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盲校管理和教学人员位于视力残疾学生教育的“第一线”,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同时盲校也是科研的最好基地。因此,教育部门在设置和调整盲校义务课程内容时应加强和盲校的合作,更好地做到从实际出发。

(二)教师充分发挥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的组织教学活动,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使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发展。[7]同时,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分析学生,才能确保盲校的课程设置最大限度的促进视力残疾学生的发展。

(三)盲校特殊课程的设置要注重视力残疾学生的“生活化”需求

除了学校,视力残疾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就是家庭,但是由于其本身视力的缺陷,给他们接触社会,感受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学校在教学中应更多的增加和创设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教学内容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四)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

我国盲教育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这是由政治,经济等因素造成的。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盲教育的长足发展,我国盲校义务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既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时还要立足于世界,积极探索国外盲校课程设置的经验,努力做到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蒋笛.对盲童进行音乐教育的可行性分析[J].艺海,2011

(1):117-118

[2]刁春好.基于盲生入学数学准备情况的盲校数课程设置研究调查[J].科技创新导报,2011(30):149-150

[3]钱志亮.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视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J].现代特殊教育,2007(05):4-5

[4]刘岩华.盲校特殊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C].中国云南昆明:樊作树,2002.10:43-46

[5]钱志亮.谈视力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与盲校相应特殊课程的设置[J].课程·教材·教法,1995(1):51-53

特殊教育课程方案范文3

1.我国特殊青少年的职业教育

国内对于特殊青少年的职业教育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所指的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指的是狭义的特殊青少年,即聋、盲等感官、智力、肢体残疾等青少年在校期间接受的职业教育,包括劳动技术教育、普通职业教育和专门职业教育。

2.不同类型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研究文献综评

对于特殊青少年的职业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视障、听障和智障青少年,对其他特殊青少年(如:学习障碍、自闭症、情绪行为障碍青少年)的职业教育研究少。

许多研究者在研究时将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界定为三类残疾青少年职业教育,例如:由赵树铎主持的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三类残疾青少年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问题研究”、“三类残疾青少年劳动技术教育与就业状况的典型调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期间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三类残疾青少年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问题研究”。

还有一些学者,其研究命题是残疾人职业教育,但在实际论述中主要指的是视障、听障和智障青少年的职业教育。例如:刘全礼的《试论我国残疾青少年的职业教育》及余敦清的《试论残疾人的职业教育》。无论他们使用的是“残疾青少年”还是“残疾人”,在实际的研究和论述中,实际上都指的是视障、智障和听障青少年的职业教育。

研究者对三类(听障、视障和智障)特殊青少年的职业教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是无论是国家课题还是地区课题,研究都仅局限于三类主要的特殊青少年,并没有涉及其他类型特殊青少年的职业教育。

3.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相关课程研究文献综评

对于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的相关课程方面,国内的研究较多,主要的研究集中于探索不同的课程模式和研究具体的课程设置。

在这两个主要的方面中,根据职业教育模式的不同,我国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的课程分为“准备式课程模式”和“支持式课程模式”。根据职业教育阶段的不同,分为“劳动技术课程”、“普通职业教育课程”及“专门的职业教育课程”。

许家成指出,“准备式”课程设置模式受“准备式”职业教育模式的影响,需要采用分科课程设置。准备式职业教育课程采用了“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支持性”课程设置和“支持性职业教育模式”是密不可分的,要采用综合性开放课程。支持式职业教育课程的表达过程相对复杂。在职业陶冶课程阶段,它可以采用“课程纲要—教学目标—评量—个别教育计划”的方式。在职业训练阶段,可以采用“环境分析—教学目标—评量—个别教育计划”的方式来表达职业训练课程[2]。

夏峰等认为:“支持式课程的基本课程结构分为通用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岗位体验课程、人与社会课程,此外还有灵活的、具有高整合度的单元主题课程。”[3]

根据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的不同阶段,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分为“劳动技术课程”、“普通职业教育课程”及“专门的职业教育课程”。

赵树铎在《盲、聋、启智学校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问题研究方案》中指出,这三类特殊青少年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划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合理地安排实施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生产劳动、社会适应与职业技术教育这六方面的内容,是特教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基础[4]。

从他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内容随年级的升高而变化。他还提出开设普通职业教育课,主张我国盲、聋、弱智青少年、青少年,通过普通职业教育的过渡,达到人格全面发展,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率[5]。

赵树铎将“普通职业教育”称为“一般职业教育”或“职业和技术教育的入门教育”,它是指“在普通中小学中,为使学生了解劳动世界,帮助学生选择合适职业和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职业素养而进行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教育”[6]。

罗美洁在研究中提出了基础职业教育课程的概念,这一概念和赵树铎的普通职业技术教育相似[7]。

综观已有研究,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1)国内对于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课程方面做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基础;(2)但是目前的研究只关注了三类主要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在今后,研究的范围还应扩大;(3)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教育等各方面发展不平衡,因此,对于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地区因素,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和人本课程,真正促进特殊青少年的发展。

4.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模式研究文献综评

关于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模式方面的研究,我国主要有准备式职业教育模式和支持式职业教育模式。

许家成对这两种主要的模式做了具体的研究。他指出:“准备式职业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阶段为残疾人就业提供知识、技能,培养职业个性(工作人格和工作能力),毕业以后,残疾人根据所学,在社会帮助或照顾下,寻求和维持就业机会(庇护性就业)。这是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采取的主要方式。”[8]“支持式职业教育是指根据市场需求,首先开拓就业机会,再根据工作条件和残疾人自身特点的匹配程度,为残疾人提供密集性训练,现场辅导和跟踪支持,其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在竞争性的条件下,通过各种支持帮助残疾人就业。”[9]

刘全礼曾提出了五种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模式:庇护性训练模式、工作—学习方案模式、职业训练中心模式、在职训练模式及合作训练模式。[10]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内的研究者基本上持“准备式”和“支持式”这两种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模式的观点,在实际的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中,也大多采用这两种职业教育模式。

5.特殊青少年职业教育立法研究文献综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残疾人职业教育立法问题,综合已有的研究发现,对于残疾青少年职业教育立法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对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相关法律内容的研究,我国残疾人教育立法的缺陷与建构的研究。

研究发现我国现行关于残疾人职业教育立法已初具规模、初成体系。但是这些法案只有宏观的规定,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也无违反后的相关惩戒条款,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缺乏专门性和系统性,这不利于法律的施行。

刘全礼曾把我国特殊教育法律方面的问题总结为三个方面:法律不全、无良法可依和执法不严。中国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中,对于特殊教育对象的术语使用混乱。[11]

在《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立法的缺陷与建构》一文中,阮李全和刘敏总结了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立法的缺陷:残疾人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不完备、结构不协调;残疾人职业教育立法缺失其特有原则和制度;残疾人职业教育法律规范立法技术落后。根据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残疾人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建构的具体对策。[12]

综合上述研究,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1)对于残疾青少年职业教育立法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研究,但研究并不多;(2)研究中术语使用仍然混乱,有的使用“特殊青少年”,有的使用 “残疾人”,这表明,有关概念还需进一步明确;(3)我国没有独立的残疾青少年职业教育法案,有关的规定都是从《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法》等法律中提取出来的,这表明我国需要构建残疾青少年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特殊教育课程方案范文4

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和特殊教育的规模是反映特殊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指标。《提升计划》和《实施意见》均明确提出,到2016年,要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根据中国残疾人状况的监测数据可知,2013年6-14岁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72.7%[1],远低于普通中小学99%以上的净入学率。近三成的残疾人未能入学,说明今后特殊教育招生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另据《黑龙江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省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为1037人[2],约占学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的13.5%。这一数值虽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人们的预期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大残疾儿童少年的招生安置力度,扩大特殊教育规模,仍是当前特殊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使每名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都得到有效保障。1.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能力扩大招生规模,灵活增加招生类别。除招收视力、听力和智力障碍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外,创造条件招收脑瘫、孤独症等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针对不能入学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特教学校可以利用自身师资和资源优势,在社区、家庭的配合下开展送教上门、远程教育等服务,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范畴。2.扩大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规模随班就读是全纳教育理念的体现,是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教育安置形式。根据中国残联的统计数据,近几年我国在普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占比均值为68.2%,而黑龙江省在2013年的比例只有30.7%。黑龙江省的随班就读工作进展不理想,入学人数近几年有明显下降,说明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3]。当然,这也意味着黑龙江省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安置方面的空间还很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协调处理好与此相关的师资配备、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建设等问题。3.做好农村地区残疾儿童少年招生工作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得以提升的重点在农村。但现阶段农村特殊教育依然是一块短板,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残疾儿童未能入学[4]。政府应在资金支持、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转变家长错误观念等方面开展工作,确保城乡特殊教育均衡发展。

二、特殊教育经费投入问题

充足的经费投入是办好特殊教育的基础条件。我国于2012年实现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在此背景下,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也逐年加大,为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未来还需继续加大对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拓宽经费来源。《提升计划》和《实施意见》也提出了今后经费投入的量化标准,即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逐年提髙,2014年达到年生均4000元,2016年达到年生均6000元,有条件的地方还可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13年国家对特殊教育的总投入为92亿元,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2100元,是普通学校的3倍左右。在2016年达到既定目标后,意味着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约为普通学校的8倍左右[5]。国家对特殊教育的大力支持为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近4年来,省财政为特殊教育发展投入资金1.2亿元,特教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全省74所特教学校中,有29所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受经济和财政状况制约,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还比较低,一些地方用于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经费明显不足,特教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步伐缓慢,仍有60%的学校没有完成建设任务,未被纳入国家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的学校仍有25所,特教学校专用教室面积占校舍建筑总面积的比例(17.1%)仍比全国(26.7%)低,现有校舍中待改造的危房面积仍有5474平方米。今后黑龙江省加大经费投入,推进特教学校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1.继续加大对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提升计划”的三年内经费甚至要以几何级数的规模增加。因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增加残疾学生的补助金额、改善教师工资福利、新建特教学校或资源教室、现有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和修缮改造、设施设备购置等都需大量经费予以保障。2.合理规划经费的支出结构现有特殊教育经费主要用于特教学校,而用于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经费投入很少。要注意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的落实情况。不能因为基本建设开支过大而影响了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增长需求。在事业性经费支出中,还要处理好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的比例。此外,要注意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经费投入的合理规划。

三、特殊教育师资建设问题

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人员数量充足、专业化水平高的特教师资队伍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我国政府一直重视特教教师队伍的建设,自2003年以来,我国特教专任教师数量从3.03万增加到4.57万,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特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教师待遇和工作环境也得到持续改善。《提升计划》和《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特教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提高特教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这为加快推进特教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政策支持,有利于特殊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就黑龙江省而言,特教师资还存在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欠缺、待遇较低等问题。1.增加特教教师数量黑龙江省特教学校现有在校生9317人,专任教师1850人,生师比为5.03:1,与《实施意见》中确定的3.1:1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部分特教学校教师编制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师编制较为紧张。今后要加大教师引进力度,在配足师资队伍的基础上还要保证包括学科教师、送教上门指导教师、康复训练教师、残疾学生生活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等在内的教师类型的齐全。2.提升特教教师专业化水平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建立起特教教师专业证书制度,致使特教教师专业准入标准不明晰。加上部分教师学历较低、缺乏职前或在职专业训练等因素,使得特教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打了折扣。因此,应以《提升计划》为依据,建立特教教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制定特教学校教师专业标准,逐步实行特教教师持证上岗。要重视特殊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入职筛选工作,通过加大投入、加强培养、培训力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3.提高特教教师待遇要落实特教教师津贴、随班就读岗位补贴、送教上门工作和交通补贴等待遇的规定,实现国家对特教教师的倾斜政策,在职称评聘上要向特教教师倾斜,以此鼓励更多的特教教师安心地投身于特殊教育事业。

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问题

特殊教育课程方案范文5

语文 教学 “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就体现了“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思想,突出了特殊教育课程特色。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此浅谈如下几点:

一、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任何改革,观念必须先行。只有有了观念的更新,改革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学校应该制定各种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每位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树立培智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生活技能、职业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观念,促使正确教育行为的产生。

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是关键。学校要鼓励教师通过进修、自学等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特殊教育理论水平和技巧,并应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因为培智学校教师本身拥有进行学习和科研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天都要和智障学生接触,教师如果有意进行研究,可以随时进行观察和研究,进行科研,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成果,并不断的应用到教学中去,做到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任教生活语文的教师要充分了解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树立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的观念,对以往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力求找到最适合培智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学方法,制订个别教学计划,将分层次教学、个别化教学落实到实处。

二、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说所有的教材内容都是人类生活实践的知识结晶,是对源于生活的知识、规律的高度概括和客观揭示。这样,教学内容更容易生活化,也应该生活化。而弱智学生教育的目的倾向性也并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系统的、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更应致力于培养他们日后自立于社会的生活能力。所以,培智学校的语文教材,把许多学生生长、生活必需的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融合到了一起。它是生活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如教材中有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常用字,有生活常识,有教育学生爱父母、爱老师、敬长辈、爱祖国等社会伦理,还有社会风俗、生活习俗等等。

但同时由于弱学生教育新课改下的教材目前还没使用,原有教材内容又已严重陈旧,与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脱节,所以,我们除了要将现有课本内容尽可能生活化以外,更需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就是教学内容不能完全以教材为内容,我们一定舍弃那些不合时宜的、陈旧的、超出学生理解范围的知识。要在教材的基础上把那些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弱智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弱智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以及他们生活中急需的知识内容增添到教学中来。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给与弱智学生以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展示出对生活的理解和认同,激发起学习欲望。

归纳一下,主要有下面几种实践模式:(1)、引入学校生活。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一位同学主动帮助小同学的事,某些体育活动、少队活动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2)、联系社会生活。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3)、结合家庭生活。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学生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从事旅游业的,则可以让他做做校内小导游等等。

三、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语言,促进智障学生思维生成

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存在一种误区:因为学生听不懂,就一再简化自己的语言,结果导致教师的课堂语言简单、不生动、无情感。以生活化的教学语言为目标,有一种联系生活的意识,到生活中去寻找自己话语的源头活水,注重语言的口语化和通俗性,同时伴有幽默、明快的话语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智障学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首先,用精彩的导入,把他们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我们应该多运用一些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运用的生活语言,加以一定的组织整理,运用到导入语中,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他们自然而然地被吸引,投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其次,课堂提问语言生活化。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问话上,要特别注意所提问题必须明白简练,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语言为源泉,使语言通俗易懂,使学生听懂教师提问的内容。而且提问语言要简洁清楚,干净利落,恰到好处。我们教师必须时时刻刻考虑到学生,以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为起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这种介于教学语言和生活语言之间的生活化教学语言提问,似乎更受学生的欢迎。最后,小结语的生活化。课堂小结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不仅在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导向,更为主要的是,恰如其分、亲切熟悉的课堂小结语言,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和交流欲望,从而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参与。

四、注重两个“不断”

(一)要不断整合社区学习资源,获得更多的劳动技能

在培智学校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的阶段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劳动技能教育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巧。其中社区为学生提高广阔的实践空间,因此,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了解社区的功能和特点,同时让有能力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劳动,锻炼学生的生活技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特殊教育课程方案范文6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孔颖达《诗经?小雅》中,“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宋代的朱熹,也曾多次提及课程,“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在西方国家,英国的教育家斯宾塞认为课程就是“currere”,即跑道的意思。综上所述,课程都有在一定的程序下进行活动的意思。

课程在广义上讲,即学生在学校的安排与教师指导下,为达到教育目的,所从事的一切有程序的学习活动与经验。在狭义上,指学校提供的学科,和这些学科欲达到的知识技能目标,具体为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教学参考书、教科书等。

课程主要涉及五个问题,分别是:为何而教,即培养的目的;教什么,教学内容及其之间的联系;怎么教,关于教学方法的;教的如何,即课程的评价;在何处教,即教学的环境。

课程体系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构成课程的各个部分组合起来,并使之在动态的过程中统一指向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的这个系统。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二、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

课程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育思想、学生需要和社会需要这三者有极大相关,密不可分。课程必须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下才能建立,教育思想指导课程体系的方向和目的,影响课程内容和组织结构,决定教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关系到课程的评价和教育教学行为和动机,教育思想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它奠定了课程的基石。

学生的需要影响课程体系的构建,大凡教育,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符合一定要求的人,因此学生需要怎样的教育,也是课程必须考量的重要要素,而社会的需要也十分重要的影响着课程的构建,社会需要怎么的教育,怎样的人才,它影响着教育目的,自然对课程体系的构建也起到关键作用。

三、特殊教育的课程体系需求

特殊儿童是特殊教育的主体,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其特点和规律,只要建立在此规律上的课程才具有有效性和适切性。

特殊儿童虽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他们也是完整的人,也有同于一般人的发展规律,只是在整体上,比普通儿童要迟缓一些。在生理成长方面,发展速度慢,成熟晚;特殊儿童在大脑皮层的接通功能上较弱;在动作发展方面,部分特殊儿童在平衡、协调性、速度、肌肉控制和灵活度、准确性上面能力欠佳;在感知方面,缓慢、范围狭窄、知觉选择性差,难于发现细节,理解和接受能力受限;在语言方面,部分特殊儿童语言发展较晚、较迟缓、掌握的词汇少、理解力存在问题,语言的逻辑性、流畅度不够;在思维方面,他们的思维直观具体、抽象能力弱,思维不连贯、刻板、缺乏批判性;在学习方面,有失败预期,注意范围狭窄、稳定性差,组织学习材料困难,记忆力差,识记慢,遗忘快,迁移弱;在情绪方面,高级情感产生晚、发展慢、情感表达单纯、直率、少掩饰;意志力不强;容易焦虑,动机低,适应力差。

结合上述特殊儿童的特点,在特殊教育领域的课程制定、编排必须要考量其特点,结合其发展规律、认知特点等。课程在特殊教育领域也必须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所有的教育对象都是平等的,都有受教育的权力,特殊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定位在“人”,整个过程必须体现教育的平等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另外,特殊教育的课程需要定位在特殊儿童生活的各方面,才能让他们学会知识、技能,最终能够基本的适应社会及家庭,减少生活、生存的障碍,也降低带给家长、社会的负担,甚至还能为社会家庭有所贡献。因此,特殊教育的课程构建也必须面向社会及家庭,关注一生的发展。这就要求特殊教育的课程要建立在对社会的期待、家庭的需求的充分了解上。

四、特殊教育中课程体系的构建

1.构建特殊教育的课程体系,要注重全人的教育

全人教育,是一种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整合的教育观念,全人即完善的人,指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主要包括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六个方面,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全人教育就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在特殊儿童的身体、情绪、社会性、认知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都有进行教育,要有相应的课程设置。

构建特殊儿童的课程体系,要理解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的联系,这两者存在共性及个性,特殊儿童的课程与普通儿童的课程有一定相关性,他们都要学习一定的语文、数学知识,但就其个性,对特殊儿童要设置专门的课程。例如,针对脑瘫儿童的康复课程,针对感官失调孩子的感统课程;在他们身上有障碍也有潜能,部分特殊儿童对美术、音乐、体育都有一些潜能,课程设置要善于调动这些潜能,帮助有缺陷的特殊儿童学习替代和补偿,这也是特殊儿童在其生活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复的结果。特殊教育要考虑特殊儿童的阶段性和系统化的需要,在特殊儿童的不同阶段,他们需要的课程不同,例如,在6岁以前,主要是早期康复和发展性课程的教育;在16岁以后,就要开始考量职业教育和适应性课程的教育需求了。

2.构建特殊教育的课程体系,要进行个别化教育计划

鉴于特殊儿童的特殊性,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于其他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所以统一的计划、教材、教学方法等,对特殊儿童不相宜。在1975年11月,美国颁布的《向所有儿童提供教育法案》,法案的第三条就是个别化教育方案。个别化的教育,根植在对特殊孩子的尊重上,变教材、教师中心为以儿童为中心,真切的关注特殊儿童个性发展的需要。个别化教育要求对孩子有全面的、科学系统的了解,这是教育开展的依据,包括对特殊孩子的家庭、社区、生长发育的情况、兴趣、优劣势等各种情况的了解,越是精准的分解越能够保障后续教育服务的质量。

个别化教育是特殊教育的趋势,它强调对特殊孩子的早期干预、学前教育、学龄期教育、职业教育满足其成长的要求,每一个阶段的个别化教育要有侧重,但各阶段首尾相连,贯穿于学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