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等级测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安全等级测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范文1

一、云安全服务模型 

云产品在部署模型、服务模型以及资源物理位置和管理属性方面,呈现出较大区别的形态模式,安全风险特征、控制职责范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基于此,需基于安全控制角度健全和完善云计算模型, 实现云服务架构到安全架构的有效映射,从而为风险识别、决策以及安全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基础设施即服务,其主要有计算机网络设施、网络设备、主机以及服务器等硬件平台;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首先是将硬件资源抽象起来,并且将这些资源有效的纳入到基础设施逻辑节点之中,向用户提供可统一编程应用程序接口,然后让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调用,从而实现物理设备的相互应用。对于IaaS层而言,其关注的主要安全问题是网络基础设施环境、物理、环境、主机以及网络连接设备和系统虚拟化等方面的安全。 

对于云安全管理中心而言,基于云安全服务所提出的云安全管理概念,对用户、安全事件以及资产等进行统一监管,集中审计分析研究;同时,通过高效化、专业化支撑平台,以及先进的监测工具,预警安全事件,并且及时对安全状态进行掌控,从而发现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病毒传播、网络攻击以及异常行为等事件,为应急响应、预警和事件调查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撑;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主动防护措施保护用户数据信息,并且对云计算中心进行全面安保。 

二、基于云安全模型的信息安全等级测评 

所谓云安全模式下的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主要是基于云安全中心模型、云安全服务模型以及云安全领域的不同要求,得出一个安全模型,并且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础上确定其所处位置。云安全模型的一端与等级保护技术要求相连接,另一端则与等级保护管理要求相连接。实践中,通过云安全信息中心建模操作,全面分析安全模型下的云安全核心基础,并且得出安全等级测评模型,以此来开展相关测评工作。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将在云安全模型中有效的嵌套云安全等级保护建模,即可实现与云信息安全等级相关的测评操作,对安全模型下的控制项实施细粒度分析。 

云认证及其授权:对于云认证、授权而言,其重点在于全面查看登录认证、程序运行授权、服务认证以及敏感文件授权等事项。云访问控制过程中,基于访问控制模型对是否为强制访问、自主访问以及角色型访问控制进行确定,以便于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对于云安全边界与隔离而言,主要是全面了解安全隔离机制、安全区域划分以及硬件安全技术支撑等问题。对于云安全存储而言,可将数据信息存储成加密格式,而且用户需将数据信息独立出来,区分开来。在恶意代码防范过程中,可了解是否有恶意代码检测、攻击抵御策略。同时,还要具备安全管理功能,对所有物理/虚拟硬件、软件以及网络资源等加强管理,管理测评要求与等级保护管理要求应当保持一致。对于网络安全传输而言,主要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传输采用加密的方式与否。对于网络配置及其安全策略而言,应当使访问控制、资源分配确实有效,而且还要以统一、安全可靠的方式进行定义,并且有效解 决、执行实践中的相应安全策略。 

结语:总而言之,云安全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基于云安全模型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方法也在不断的完善,如何应当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漏洞以及数据泄露和共享访问模式问题,成为需要深化研究的要点。 

参 考 文 献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范文2

关键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级测评;实践教学;综合实训

DOIDOI:10.11907/rjdk.161717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9017303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社发攻关项目(黔科合SY字2012-3050号);贵州大学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贵大自青合字2010-026号);贵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3097)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张文勇(1973-),男,贵州台江人,硕士,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李维华(1961-),男,贵州贵阳人,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唐作其(1980-),男,贵州兴义人,硕士,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0引言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基本策略、基本方法,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保护信息化发展、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国家意志的体现。信息安全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很强的理论知识,更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现阶段很多高校在理论教学上有较好的培养方法和模式,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但在实践教学中由于各课程的衔接和关联较少,尽管部分学校开设了信息安全实训或信息安全攻防实践等课程,但基本都是做一些单元实验,仅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技能训练,没有从全局、系统的角度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信息安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从贵州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反馈信息来看,绝大多数毕业生主要从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专业服务等工作,少数毕业生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研发,或继续硕士博士深造,从事信息安全理论研究。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对较好,但实际操作技能、综合分析能力欠缺。为了解决目前这种状况,笔者根据长期从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项目实施工作实践,提出在信息安全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引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内容。

1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包括定级、备案、安全建设和整改、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信息安全检查5个阶段,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是验证信息系统是否满足相应安全保护等级的评估过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知识体系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人员的技术要求涵盖多个方面,包括物理环境、主机、操作系统、应用安全、安全设备等,因此国家对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人员的技术要求十分综合和全面[3]。如参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专业人员的技术要求对学生开展信息安全综合实训将满足社会对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结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培养学生了解国家关于非信息系统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标准;②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基本信息安全技术操作技能,熟悉各种信息系统构成对象的基本操作,为将来快速融入到信息安全保护实践工作奠定基础;③培养学生具备从综合、全面的角度去规划、设计、构建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要求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案能力;④培养学生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意识,在工作实践中自觉按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开展工作,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策实施。

2实训教学知识体系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标准是信息安全实训教学体系建立的基本依据,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全面防御,纵深防御”的理念,遵循了“技术和管理并重”的基本原则,而不同级别的业务信息系统在控制点要求项上的区别体现了“适度安全”的根本原则[6]。信息安全保护测评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GB/T 28449-2012《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是对等级测评的活动、工作任务以及每项任务的工作内容作出了详细建议,等级测评中的单元测评、整体测评、风险分析、问题处置及建议环节体现了测评工程师对等保项目基本安全保障情况的综合分析能力[610]。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知识体系庞大,不可能兼顾所有方面,因而在信息安全实训教学知识体系制订中采用兼顾全局、突出重点的基本原则;在实训教学知识体系的构成中重点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为基础,包括基本理论培训、基本技能实训、安全管理培训、能力提高实训四大模块;在实际操作中将重点放在基本技能实训和能力提高实训上。各实训模块构成及关系如图1所示。

3实训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依据实训教学知识体系进行,教学方式采用集中课堂基本理论教学、在信息系统模拟平台实施现场测评数据采集的基本操作实训和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报告的编写为基础的数据分析、数据整理、安全方案编写实训。

3.1基本理论教学

该环节采用集中课堂教学方式,讲解的主要内容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策和标准。讲解深度上应有所侧重,讲解重点包括:①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层面的划分原则和依据、控制点的构成、控制点中要求项的解读;②信息安全保护过程指南中单元测评、整体测评、风险分析、问题处置和建议等部分的解读。

理论教学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兼顾全局,让学生对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标准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3.2基本技能实训

基本技能实训环节主要是强化学生各种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操作训练。首先,应根据最真实的企业内部环境搭建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的模拟信息系统,并编写好对应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现场测评指导书;然后,指导学生在模拟系统上进行现场测评实训,实训过程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现场测评指导书要求进行,实训内容以获取信息系统安全配置和运行状态等原始数据为基础。基本技能实训模块包括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备份及恢复、自动化工具扫描这5个层面的训练项目。

(1)网络安全。学生在模拟平台上开展各种主流的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的基本操作训练,要求学生理解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的安全功能及安全设置,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信息数据采集方法。

(2)主机安全。学生在模拟平台上开展各种主流系统软件基本操作训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等,要求学生理解各种系统软件的安全功能和安全设置。通过本环节的实训,学生应具备系统软件安全配置核查和运行状态信息采集能力。

(3)应用安全。学生在模拟平台上对所安装的主流商用应用软件和自主开发软件进行安全配置核查和安全功能验证训练,要求学生理解应用软件的安全功能设计要求,掌握应用软件的安全配置核查和安全功能验证方法。

(4) 数据备份和回复。通过模拟系统的磁盘冗余阵列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让学生了解磁盘冗余阵列的验证方法;通过训练学生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上配置计划备份任务,使其理解系统软件的数据备份安全功能,掌握系统软件的备份操作计划配置和验证方法。

(5)自动化工具扫描。学生利用主流的开源扫描工具和商用的扫描工具对模拟系统上的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服务器主机等进行扫描,获取信息系统主要软硬件的漏洞,并验证系统的脆弱性。本部分获取的原始数据作为(1)、(2)、(3)部分的补充,通过本环节培训学生整理和分析漏洞扫描结果以及初步验证漏洞真实性的能力。

3.3能力提高实训

在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安全配置和运行状态数据采集的基本技能后实施能力提高实训,本模块主要培训学生对原始数据的分析、整理,并编写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报告的能力。能力提高实训模块主要包括单元测评、整体测评、风险分析、问题处置和安全建议4个项目,各项目之间的关系流程如图2所示。

(1)通过基本技能实训获取到原始数据后,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要求整理、分析原始数据,开展单元测评,并给出各单元层面内控制点中检查项的符合性,分析并给出单元测评结果,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报告模板编写单元测评报告。

(2)在完成单元测评后,由于单元测评参照的信息相对独立,未考虑原始数据间的关联性,而实际信息系统的最终安全防护效力和面临的风险是信息系统安全控制点间、安全层面间、安全区域间各组成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完成单元测评后还应该进行整体测评。整体测评主要是考虑单元测评中的各控制点间、安全层面间、安全区域间存在某种关联性,这种关联会对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防护效力、面临的风险具有降低或增加的作用,应从整体角度对信息系统安全的状态进行修正。

(3)风险分析结果是制订信息安全系统防护措施的重要依据,风险分析能力是体现信息安全工程师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风险分析实训项目中结合单元测评和整体测评结果利用风险分析计算工具对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等级大小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计算,并编写风险分析报告。

(4)确定信息系统存在的风险后,接着应分析引起信息系统风险的因素,对不可接受风险因素或不能满足等级保护要求的安全防护项提出完整的问题处置和整改建议。问题处置和整改建议环节要求信息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具备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具备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信息安全的各种防护技术和目前市场上相关的信息安全软硬件安全产品。因此,本实训项目主要是训练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信息安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语

在信息安全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引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内容,实训教学知识体系完全参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来构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知识体系完善,保证了实训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现场测评环节训练学生的信息安全技术基本操作技能,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报告的编制训练学生运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去分析信息系统存在的漏洞、面临的安全风险,并编制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的安全防护方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信息安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深受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服务机构和已开展或拟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企事业及机关单位的欢迎,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要求奠定了基础。

由于实验环境的限制,所制订的基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训教学知识体系仍存在以下3点不足:①实训教学体系未涉及虚拟化、云计算、物联网安全实训,而这些是当前发展较快且正被广泛运用的信息技术;②由于渗透测试对测试环境搭建和学生基本技能要求较高,因而实训教学体系中并未涉及渗透测试项目;③信息安全管理在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中是非常重要但却最容易被忽视的工作内容,可以说一个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决定其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因为安全管理测评基本上采用的是制度类、证据类、记录类文档性资料的核查和访谈,而在实训中难以模拟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实际案例,所以在实训中安全管理部分更多地是采用课堂教学讲解,没有操作实训。 这些在后续教学实践工作中都有待改进。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杨冬晓,严晓浪,于慧敏.信息类特色专业建设的若干实践[J].中国电子教育,2010(1):3945.

[2]田秀霞.创新实践项目驱动的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23):3033.

[3]张胜生,吕绪银.基于信息安全场景下的等级保护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C].第二届全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体系建设会议论文集,2012:8385.

[4]李琳,陈东方,李涛,等.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35):85148515.

[5]蒋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探讨[J].现代企业研究,2015(2):64.

[6]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策培训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7]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培训教程(中级)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8]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培训教程(初级)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范文3

1 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概述

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是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适应港口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以打造港口物流数字化、智能化生态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高效、便捷共享为目的所建立的集装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以一次录入、全流程共享为特色,集合全港集装箱进出口流程,涵盖货代、船代、堆场、集卡、码头以及“一关三检”等各节点的有效数据,实现集装箱设备交接的电子化、智能化,并支持集卡运输企业对集卡的指挥、调度功能。

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的主要功能如下:(1)报文平台功能,连接船代、车队、堆场、码头各方,实现集装箱设备交接单数据的实时共享;(2)接口平台功能,向堆场、车队、码头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对接信息化管理下的堆场、车队和码头,实现各环节物流信息的实时更新;(3)互联网平台功能,实现车队、集卡、司机信息备案管理,为车队提供调度派单功能,为堆场提供数据更新功能,为码头提供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4)移动应用平台功能,开发支持Android和iOS系统的手机应用程序,为车队提供手机派单、查询追踪等功能,为司机提供手机接单、预约等功能,为堆场提供拍照验箱功能,并为用户提供数据查询服务。

2 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安全策略

规划

(1)管理安全 管理安全是安全策略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管理安全策略涉及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培训、安全意识教育等,以实现对维护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管理人员、开发人员的权限控制、口令保密、审计跟踪等安全管控为目标。

(2)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涉及基础设施、环境、设备、电磁屏蔽等方面的安全控制,为平台部署提供防灾、防震、防干扰、防辐射等物理安全保障以及双机热备、链路冗余等安全策略规划。

(3)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包括内外网区域隔离、不同网段应用访问控制或隔离、虚拟专用网络登录、链路均衡负载、防火墙、防篡改等网络安全策略。

(4)系统安全 保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安全,定期扫描发现并修复漏洞和隐患,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端口、协议等。

(5)应用安全 确保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的各项应用功能连续、可靠运行,支持功能模块扩展、用户扩容需要,使平台升级更新不影响正常业务运行。

(6)运营安全 对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实施动态保护,并在系统运行中实现信息和数据的恢复;采用上网行为控制、网络管理、防病毒、入侵防护、抗拒绝服务等手段监控网络运行及流量;制订应急计划和策略,实现突发事件的异地备份和恢复。

(7)密钥安全 密钥管理处理密钥自产生到最终销毁整个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包括系统初始化以及密钥的产生、存储、备份(或装入)、分配、保护、更新、控制、丢失、吊销和销毁等。通过制定密钥管理制度,对密钥实施完整而周密的管理。

(8)数据和信息安全 通过数据库审计等手段对数据的访问活动进行跟踪记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涉及数据加密、完整性校验、数据备份、数字签名等。

3 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安全策略的

实施情况

3.1 建设互为灾备的高可靠性绿色节能双机房

在厦门岛内和岛外分别选址建设B类标准整体机房(见图1),实现区域中心机房的互为灾备和恢复。主机房采用先进、节能、高效、集约的密封冷通道模块化架构设计,部署安防监控、泄露检测、消防报警、自动灭火和场地监控等系统,保证机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照度、防静电、防干扰、防震动、防雷电、实时监控等,以确保计算机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延长计算机系统使用寿命。

3.2 部署安全防护体系

如图2所示:分别接入电信、联通、移动等运营商宽带,通过负载均衡设备实现链路冗余;部署防篡改、抗拒绝服务、防病毒、防火墙、入侵防护等安全防护系统;通过上网行为控制设备规范上网行为,由网络管理软件监控设备运行状况,由堡垒机监控技术人员操作行为,由数据库审计保障数据安全,形成强大的安全防护堡垒。

3.3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涉及中心机房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办法、信息安全处理预案等。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制度定期检查、落整改和定期演练,并及时跟踪机房运行状况,每月编制运行报告。

3.4 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包括定级、备案、安全建设和整改、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信息安全检查等内容。一般情况下,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确定信息安全保护等级。根据平台的业务信息和系统服务描述、系统服务受到破坏时所侵害客体以及系统服务受到破坏后对侵害客体的侵害程度,按照GB 17859D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和GB/T 22240D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等,确定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的业务信息安全等级和系统服务安全等级均为第二级,最终确定其安全保护等级为第二级。确定保护等级后,按照规定,向公安机关备案。在等级测评过程中,对测评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确保信息平台安全防护满足要求。

4 结束语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范文4

关键词:财税部门 网络 信息安全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a)-0035-02

随着财政、地税和国资业务的不断应用和发展,我局的财税网络已从最初的纯内部系统的局域网,逐步扩大到上联省财政厅、省地税局,下联各税务分局、各乡镇财政所的三级纵向网络;从财税系统内部网络,逐步扩大到各预算单位、非税执收单位、各银行和工商国税社保等数据共享交换部门的横向互联互通的开放型网络。开放型的网络,对于我们的财税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我们的信息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有效的建设和管理我局的财税网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完整性,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是我们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1 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现状

在网络设备和架构方面:我局的财税内部网络以一台思科4006三层交换机为核心(如图1所示),通过三台防火墙将整个网络划分为服务器区、内联区、办公区和外联区。服务器区主要为各类财政、地税和国资信息系统服务器,通过一台防火墙进行安全防护;内联区为连接省财政厅、省地税局、各基层分局、便民中心和部分银行区域;外联区通过百兆防火墙连接财务专网、政务网等,并增设一道防火墙,用以通过VPN设备接入我局内部网络的二级行政事业单位(如图1)。

在信息安全制度和管理方面:一是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设立单位专职信息安全员且设置AB岗。二是制度建设较为完备,制定出台了《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等制度,并实现《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责任状》的全覆盖签订。三是信息安全防护管理较为规范。通过双主机方式实现因特网和内网的物理隔离,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漏洞扫描等系统,定期对安全产品进行巡检和开展应急演练等工作。

2 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尽管我局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在近几年扎实有效推进,但由于财政、地税和国资业务的迅速发展,对网络的性能和扩展性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核心设备比较陈旧,现有资源濒于耗尽,来自各方面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形势严峻。

2.1 来自设备环境方面的风险

一是核心设备存在单点故障且使用年限已久。核心交换机、内网防火墙和服务器防火墙都是单机单链路配置,任何上述设备的故障都会导致整个网络崩溃。部分核心设备使用年限已久,远远超出维保期限,出现故障概率较大。二是核心设备性能和扩展性存在严重瓶颈。核心交换机思科 4006购置于2003年,整体性能已无法承受我局系统业务处理的需求。三是网络机房UPS供电和温湿度环境方面的风险。我局网络机房均为单路UPS供电和单台空调控温,未配备环境监控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延误处理。

2.2 来自网络结构方面的风险

目前内联和外联单位均接在同一个防火墙下,与内网未严格隔离,不少银行单位更是直接与核心交换机直连,给我局内网安全构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一是来自政务网等外联单位的风险。目前我局网络与政务网、国税、社保、便民中心和市内11家银行均有专网互联,由于网络设备资源问题,甚至有部分银行临时接在了核心交换机上,这些外联单位对我局的网络安全带来较大的风险。二是来自财务专网接入单位的风险。因国库集中支付和乡镇财务管理的需要,我局财务专网延伸到了各行政事业单位和乡镇财办,专网点数达100多个,这些专网接入单位的终端计算机等同于我局内网终端计算机,可通过核心交换机访问我局服务器资源,但由于其分散在各个部门和乡镇,给我们的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三是来自VPN拨号接入单位的风险。为解决专网建设成本高的问题,我局于2009年购置天融信SSL VPN设备,作为部分二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专网接入,该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通过该设备接入单位的系统应用,存在较大的单点风险。

2.3 来自网络管理方面的风险

一是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缺乏带来的风险。操作人员对于信息安全没有太多的认识和技能,有的甚至认为网络与信息安全仅仅是技术部门的事,于己无关。二是制度不完善和执行不到位带来的风险。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技术和新产品,容易出现制度文件的漏洞和执行不到位情况。三是技术防护策略不严密带来的风险。我局在网络安全方面投入了较多的设备,如防火墙、VPN、防病毒软件,IDS等,但这些产品的功能比较分散,形成了相互没有关联的、隔离的安全孤岛,相互之间没有有效统一的管理调度机制,从而使其应用效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3 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针对我局的网络现状和存在的上述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提出如下对策和措施,以全面提升我局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整体保障水平。

3.1 加强安全宣传和培训,提升防范意识和技术能力

(1)加强全员宣传培训,增强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完善培训机制、拓展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和宣传的方式,使系统广大干部掌握常见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提高信息安全问题的处置能力。

(2)加强网络技术人员培养和激励,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如果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策略配置、日常监控管理,安全产品即使再多再先进,也只能是一种摆设,技术人员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单位的网络防护能力,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使其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同时,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其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进行系统调试和配置优化等工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针对技术人员的激励制度,以增加其工作的积极性。

3.2 加强网络规划和投入,提升系统自身免疫能力

针对我局网络设备和架构现状,我们提出如下改造目标:消除核心设备单点故障,实现核心交换设备的虚拟化,架设千兆基础的主干网络,合理划分安全等级区域,满足可预期内视频等各种高数据流量信号的网络运行要求,提高网络总体运行水平和故障应对能力(见图2)。

通过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并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对整个内网网络作如下改造(改造后的网络拓扑如图2所示):根据各区域安全防护级别不同,分别设置核心区、外联区、内联区、服务器区和办公区等区域。一是在核心区新购置2台核心交换机(含防火墙模块)做虚拟化方案,替代原有的思科4006交换机,消除核心设备单点故障;同时在该区域部署IDS、IPS、漏洞扫描和桌面终端管理平台等安全产品。二是在外联区新购置2台千兆防火墙通过双机热备作为外联区防火墙,并在网闸的配合下,隔离外联单位,新增一台VPN设备做双机热备。三是在办公区新购置4台二层交换机作为机关大院各楼宇的汇聚层交换机,实现主干网络的千兆架构。通过合理的规划、设备的投入和安全产品的整合,建立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进一步提升网络系统自身的免疫能力。

3.3 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建立信息安全运维体系

信息安全防护“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再好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制度、管理策略和运维体系相配套,也是形同虚设。

一是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制度体系。要针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薄弱环节、关键环节和容易忽视的环节,制定、修改和完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制度,通过制度来强化信息安全。建立健全机房安全、系统运行、人员管理、密码口令、网络通信、数据管理等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防范水平。

二是建立网络安全管理联动机制。实行网络安全管理的“三级联动模式”,即计算机使用人员、分局计算机管理员和市局专业技术人员三者联动,充分发挥分局计算机管理员作用,使其做好所在单位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日常维护工作,缩短计算机和网络故障的处理时间。

三是强化日常维护和监督管理。加强网络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定期开展设备保养,对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隐患及时了解和掌握,排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故障,变运行维护工作由“事后救火”为“日常保健”。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日常监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网络巡查,及时发现干部职工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违规行为,防微杜渐,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防”。

3.4 加强等级保护定级和整改,全面提升系统安全等级

开展等级保护工作,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局信息安全制度体系,规范信息安全管理,增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整体性、针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合理划分信息系统等级。针对我局各类信息系统种类多的特点,根据不同信息系统的业务类型、应用或服务范围和系统结构等基本情况,合理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并向公安机关备案。

二是认真做好等级保护测评和整改工作。根据公安部门备案审核结果,选择具有国家相关资质的测评机构,对我局的信息系统进行等保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进行整改落实。

三是定期开展自查和接受公安部门检查。定期对信息系统安全状况、安全保护制度及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自查和接受检查,对未达到相应等级保护要求的,及时进行整改。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全面提升我局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高长永.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1).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范文5

【 关键词 】 等级保护;烟草企业;信息安全体系

1 等级保护思想

等级保护思想自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产生以来,对信息安全的研究和应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以ITSEC、TCSEC、CC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安全评估准则相继出台,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行业所引入。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信息系统安全防护问题,1994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147号令),明确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至此,等级保护思想开始在我国逐渐盛行。

我国的安全等级保护主要对国家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其核心思想就是对信息系统分等级、按标准分类指导,分阶段实施建设、管理和监督,以保障信息系统安全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由低到高划分为五级,通过分级分类,以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为支撑,实现不同等级的信息安全防护。

2 烟草行业引入等级保护思想的意义

烟草行业高度重视等级保护工作,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能有效地提高烟草行业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的整体水平。

2.1 开展安全等级结构化安全设计

安全等级保护在注重分级的同时,也强调分类、分区域防护。烟草行业虽强调分类、分区域,但存在一定局域性。同时,由于缺少分级准则,差异化保护尚未深化。引入等级保护思想,有助于深化结构化安全设计理念,通过细分类型、划分区域,全面梳理安全风险,明晰防护重点,构建统一的安全体系架构。

2.2 注重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等级保护工作遵循“自主保护、重点保护、同步建设、动态调整”四大基本原则,其“同步建设、动态调整”原则充分体现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烟草行业在全建设“同步”思想方面体现不深,未在系统的建设初期将安全需求纳入系统的整体阶段。引入新思想,明确新建系统安全保护要求,提升安全管理效率。

3 等级保护在烟草行业的实施路径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内容主要涉及系统定级备案、等级保护建设、风险评估与等级安全测评、安全建设整改。烟草行业推行等级保护工作,其实施路径主要有几条。

3.1 信息系统安全定级

主要包括信息系统识别、信息系统划分、安全等级确定。其中,原有信息系统根据业务信息安全重要性、系统服务安全重要性等方面综合判定,合理定级。

3.2 等级保护安全测评

在等级保护环境下对信息系统重要资产进行风险评估,通过等保测评,发现与等级保护技术、管理要求的不符合项。

3.3 制订等级保护实施方案

依据安全建设总体方案、等级保护不符合项,全面梳理存在问题,分类形成各层级问题清单;并合理评估安全建设整改的难易度,全面有效制订等级保护方案,明确安全整改目标。

3.4 开展安全整改与评估

根据等级保护实施方案开展建设,具体主要包括安全域划分、产品采购与部署、安全策略实施、安全整改加固以及等级保护管理建设等。并不定期开展安全评估,不断巩固信息安全与信息系统安全。

4 基于等级保护的烟草企业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根据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路径分析得出,等级保护与信息安全体系存在许多共性,有较好的融合度。因此,探索基于等级保护的行业信息安全体系具有深刻意义。

信息安全体系的核心是策略,由管理、技术、运维三部分组成。在等级保护思想的融合下,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更加注重“分级保护、分类设计、分阶段实施”。根据等级保护思想,烟草行业信息安全体系概述有几点。

4.1 分级保护

烟草行业的信息安全体系以信息系统等级为落脚点,实行系统关联分级,具体分为人员分级、操作权限分级、应用对象分级。首先确定使用对象的范围。对人员实行不同分级,即人员、可信人员、不可信人员等;其次,根据人员分级,划分操作权限,即高权限、特殊权限、中权限、低权限等;最后根据业务信息安全等级和应用服务等级,明确应用系统等级,即一至五级安全等级。通过“人员—操作—应用”的关联链,制订分级准则,从而达到分级保护的目的。

4.2 分类设计

信息安全体系分类设计,主要涉及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边界三方面的结构化设计。

4.2.1 类型设计

根据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以及安全体系特点,分为技术、管理和运维三大类型,并进行类型策略设计。其中技术要求分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等四部分,管理要求分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等四部分。运维要求分为系统运维管理、系统运维评估等两部分。

(1)技术策略注重系统自身安全防护功能以及系统遭损害后的恢复功能两大层面。如主机管理,其中主机管理、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入侵方法等标准要按级体现;而不同的策略同样也要根据两大层面按需设计。

(2)管理策略注重管理范围全面性、资源配置到位性和运行机制顺畅性。诸如安全管理机构是否明确了机构组成,岗位设置是否合理、人员配置是否到位、沟通运行机制是否顺畅等。

(3)运维策略主要体现运维流程的清晰度、运维监督考核的执行度。诸如系统运维管理是否明确运维流程及运维监督考核指标,诸如重大事件、巡检管理、故障管理等。通过分类设计达到结构化层级要求。

4.2.2 区域设计

区域设计主要指安全域。安全域从不同角度可以进行划分,主要分为横向划分和纵向划分,横向划分按照业务分类将系统划分为各个不同的安全域,如硬件系统部分、软件系统部分等;纵向在各业务系统安全域内部,综合考虑其所处位置或连接以及面临威胁,将它们划分为计算域、用户域和网络域。

烟草行业根据体系建设需要,将采用多种安全域划分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区域划分。

(1)以系统功能和服务对象划分烟草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域和一般应用系统安全域。采取严格的访问控制措施,防止重要信息系统数据被其它业务系统频繁访问。

(2)以网络区域划分烟草行业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区、应用服务区、管理中心、信息系统内网、DMZ区等不同的安全域。数据存储区的安全保护级别要高于应用服务区,DMZ区的安全级别要低于其它所有安全域。

4.2.3 边界设计

要清晰系统、网络、应用等边界,通过区域之间划分,明晰边界安全防护措施。边界设计的理念基于区域设计,在区域划分成不同单元的基础上,实行最小安全边界防护。边界防护本着“知所必需、用所必需、共享必需、公开必需、互联互通必需”的信息系统安全控制管理原则实施。

4.3 分阶段实施

烟草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要充分体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从应用系统需求开始,分阶段推进体系建设。

4.3.1 明确安全需求

为保证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能顺利开展,行业新建系统必须在规划和设计阶段,确定系统安全等级,明确安全需求,并将应用系统的安全需求纳入到项目规划、设计、实施和验证,以避免信息系统后期反复的整改。

4.3.2 加强安全建设

要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根据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以类型、区域和边界的设计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安全环节的监督,及时跟踪安全功能的“盲点”,使在系统建设中充分体现安全总体设计的要求,稳步推进安全体系稳步开展。

4.3.3 健全安全运维机制

自系统进入运维期后,要建立健全安全运维机制。梳理运维工作事项,理顺运维业务流程,并通过制订运维规范、运维质量评价标准、运维考核标准等,规范安全运维管理,提高安全运维执行力,以确保系统符合安全等级要求。

4.3.4 开展全面安全测评

在安全建设阶段,对行业现状要全面诊断评估,尤其是对已定级的信息系统,加强安全测评,形成安全整改方案,并结合安全体系设计框架,按阶段、分步骤落实,注重整改质量与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4.3.5 落实检查与评估

检查评估必须以安全等保要求为检查内容,充分借助第三方力量,准确评估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并及时调整安全保护等级,不断促进行业信息安全工作上台阶。

5 结束语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等级保护思想的引入,以其保护理念的先进性和实施路径的可行性,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烟草行业将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切实提高烟草业务核心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行业系统的安全、稳定、优质运行,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

参考文献

[1] 公安部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Z]. 2007-06-22.

[2] 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行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南[Z].2008-04-25.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范文6

关键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3.092

随着采供血业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现,各采供血机构对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各方面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都在逐步推进。《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卫办发[2011]85号)指出[1],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遵循相关标准规范,全面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建设整改和等级测评等工作,明确信息安全保障重点,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卫生行业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隐患发现能力、应急能力,做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对于促进采供血机构信息化发展,维护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

1994年国务院147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条例》,规定我国实行“计算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根据147号令的要求,公安部制定了《计算机信息等级划分标准》(GB17859-1999以下简称GB17859),该标准是我国最早的信息安全等级标准。

当前实施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由公安部等四部委联合发文《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及《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文件明确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原则、内容、工作要求、部门分工和实施计划,为信息安全工作提供了规范保障。这些信息安全的有关政策法规主要是从管理角度划分安全等级的要求。

2006年,国家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GB17859为基本依据,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信息安全国家标准(GB/T20269-2006《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等)。这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体现了从技术角度划分信息安全等级的要求,主要以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为单位,对实现不同安全要求的安全技术和机制提出不同的要求。本文主要讨论以GB17859为依据从技术角度探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在采供血机构中的实践。

2 等级保护技术方案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明确了信息安全防护方案,要求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信息内容安全。保证业务数据在生成、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重要业务操作行为可审计,保证应用系统可抵御黑客、恶意代码、病毒等造成的攻击与破坏,防范恶意人员对信息系统资源的非法、非授权访问。

2.1 实现要求。三级安全应用平台安全计算环境的安全目标是保护计算环境的终端、重要服务器、乃至上层的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并对入侵事件进行检测/发现、防范/阻止和审计/追查。依据GB17859-1999等系列标准把相关技术要求落实到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和安全通信网络、安全管理中心及四个部分,形成“一个中心”三重保障体系[3]。

图1 三级安全应用平台TCB模型

2.2 安全计算机环境。安全计算机环境是由安全局域通信网络连接的各个安全的计算资源所组成的计算环境,其工作方式包括客户/服务器模式;主机/终端模式;服务器/工作站模式。

2.3 安全区域边界。是安全计算环境通过安全通信网络与外部连接的所有接口的总和,包括防火墙、防病毒网关及入侵检测等共同实现。

2.4 安全通信网络。实现信息系统中各个安全计算机环境之间互相连接的重要设施。包括安全性检测、安全审计病毒防杀、备份与故障恢复以及应急计划与应急反应。

2.5 安全管理中心。针对安全计算机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和安全通信网络三个部分的安全机制的集中管理设施。针对安全审计网络管理、防病毒等技术的安全集中管理。

3 采供血机构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

3.1 定级。采供血机构为地市级公益卫生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受到破坏会严重损害社会秩序,采供血业务停滞会严重损害公共利益,信息泄露则会严重影响公众利益,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确定采供血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为第三级。

3.2 系统分析。采供血信息系统覆盖采供血业务和相关服务过程,包括献血者档案、血液采集、制备、检验和发放等信息记录必须妥善保存并保持可溯性。艾滋病疫情信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防止泄露,以免产生对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

信息系统核心由两台双机热备服务器、磁盘阵列柜组成,采用硬件VPN、硬件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设备。应用VPN技术将远离采供血机构本部的献血屋、移动采血车及医院输血科使用的业务计算机与站内的服务器联网。

3.3 等级保护建设。依据GB17859-1999等系列标准把相关技术要求落实到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和安全通信网络和安全管理中心四部分。构建“一个中心”管理下的“三重保障体系”,实现拓朴图如下:

图2 采供血机构拓扑图

3.3.1 安全计算环境。系统层主要进行身份认证及用户管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审恶意代码防范,补丁升级及系统安全性检测分析。安全计算环境主要依靠在用户终端或是服务器中充分挖掘完善现有windows/Linux操作系统本身固有的安全特性来保证其安全性。在应用系统实现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安全机制。

3.3.2 安全区域边界。在网络边界处以网关模式部署深信服下一代防火墙AF-1320,电信及联通两条线路都接入其中,达到以下防护目的:(1)区域边界访问控制:逻辑隔离数据、透明并严格进行服务控制,隔离本单位网络和互联网,成为网络之间的边界屏障,单位内部电脑上网,实施相应访问控制策略,设置自主和强制访问控制机制;(2)区域边界包过滤:通过检查数据包源地址、过滤与状态检测提供静态的包过滤和动态包过滤功能;(3)区域边界安全审计:由内置数据中心和独立数据中心记录各类详细事件,并产生统计报表。还可根据管理者定义的风险行为特征自动挖掘并输出风险行为智能报表;(4)完整性保护: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非授权人员的骚扰与黑客的入侵,过滤所有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的信息交换。该防火墙具有IPS入侵防护,防护类型包括蠕虫/木马/后门/DoS/DDoS攻击探测/扫描/间谍软件/利用漏洞的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协议异常/ IPS逃逸攻击等;具有网络应用层防护,识别及清杀恶意代码功能。

3.3.3 安全通信网络。当用户跨区域访问时,根据三级标准要求,需要进行数据传输保护。通过部署VPN安全设备构建安全隧道,实施机密性和完整性保护,实现对应用数据的网络传输保护。(1)本单位用采两台深信服VPN网关为跨区域边界的通信双方建立安全的通道。一台为IPsec VPN用于连接采供血机构的分支机构如大型献血屋,另一台为SSL VPN用于小型捐血屋、流动采血车、各医院与采供血机构的数据通信。VPN设备可为采供血机构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间信息的安全传输提供加密、身份鉴别、完整性保护及控制等安全机制。另外,VPN安全网关中设计了审计功能来记录、存储和分析安全事件,可为安全管理员提供有关追踪安全事件和入侵行为的有效证据;(2)在防火墙下端部署华为S5700系列三层核心交换机,并在网络中划分VLAN,设置部门应用终端的访问权限,规定哪些部门可以访问哪些服务器等以减少网络中的广播风暴,提高网络效率;(3)在行政办公区域利用深信服上网行为管理(Sinfor-M5000-AC)有效管理与利用互联网资源,合理封堵非业务网络应用。

3.3.4 安全管理中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信息系统,应建立安全管理中心,主要用于监视和记录信息系统中比较重要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环节,以及所有应用系统和主要用户的安全状况。本单位目前安全管理中心由两部分组成,配置赛门铁克赛门铁克SEP12.1,采用分布式的体系结构部署了防病毒系统中心、防病毒服务器端、防病毒客户端、防病毒管理员控制台。防病毒软件与防火墙、VPN及上网行为管理协同完成通信线路、主机、网络设备、应用软件的运行等监测和报警,并形成相关报表。对设备状态、恶意代码、补丁升级及安全审计等相关事项进行集中管理。

4 结束语

按照等级保护的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结合采供血机构具体网络和系统应用,设计三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方案并建设,保证采供血机构网络的安全、稳定、通畅,保障了整个采供血业务的正常运转,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1]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J].信息网络安全,2012(10):28.

[2]郎漫芝,王晖,邓小虹.医院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探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01):206.

[3]胡志昂,范红.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技术方案设计实现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