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管理的内涵及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管理的内涵及意义范文1
【关键词】 水利工程管理 内涵 目标 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水利改革任务,对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水利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工程,对于供应充足的水资源、预防水旱灾害有着重要意义。水利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作为其中的重要构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及人员需要提高重视。
1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内涵
水利工程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主要是管理现有的水资源及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营与养护过程。为了顺应新时期建设的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应运而生,作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标是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使其具备科学性、先进性。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具体内涵可以表述为:引入先进的智能化设施、应用最科学的管理手段、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制、建设一种高素质的现代化管理队伍。
2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直接决定了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所以必须深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明确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并采取多种措施加以实现,最终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及综合效益的实现。
2.1 改革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有着本质的区别,水利工程传统管理模式应该突破思想束缚,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立足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其发展规律,创新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与水平。
2.2 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需要认真落实《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实施精细化管理,全面考核水利管理单位,加强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经营及组织管理,以精细化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2.3 增强科技含量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发挥先进科学技术的作用,以科技手段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2.4 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需要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时期,确保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实现,优化水利服务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2.5 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之一就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河湖工程与水资源的管理,确保河湖水系具备良好的引排调蓄功能,加强河湖水系水环境建设,为水生态修复提供良好的条件。
3 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的措施
我国的发展目标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为顺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潮流,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水管部门需要以“建管并重,重在管理”为发展方针,在建设水利工程时,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以发挥水利工程应有的功效,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3.1 管理理念的现代化
为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理念的现代化,需要树立以下四种意识:首先,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对水资源的需求,做好防洪抗涝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切实保护生产者的人身安全,维护服务范围内群众的切实利益。其次,需要树立安全意识。水利工程具有基础性及公益性,与社会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要能够以人民生命安全为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再者,需要树立公平公正意识。这是建设和谐社会及水利工程管理的共同要求,因此,需要在水利工程项目招投标、建设过程、行政执法等方面,做到公平公正,促进水利建设市场的规范化。最后,需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不仅要注重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还要能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效益的实现。
3.2 管理体制的现代化
近二十年来,我国对水利工程建设尤为重视,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更是投入较多。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不断做出调整与完善。首先,建立水利工程管理维护的保障机制,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各水利管理单位需要将发展总目标逐层分解,分步实施,确保公共财政供给到位,使水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其次,需要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市场机制。水管部门可以适当地下放权限,将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职能下放到市场部门,实现管理职能与养护职能的分离,水管部门需要加强引导与监管,促进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的建立与发展。这对于精简管理机构、节约运行成本、提升管理与养护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第三,需要改革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水管部门在管理工作中,需要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管理行为。最后,需要创新水利工程调度管理模式。水管部门需要发挥创新思维,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水利工程的防洪及抗旱调度等管理方式,确保水利工程体系功能的发挥。
3.3 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实施需要先进管理手段的支持。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运用科学技术改革管理手段,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
3.3.1 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实现管理的信息化,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构建相应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整理、分析系统,可以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想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目标,提升其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就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设备,建立健全信息系统。例如,通过信息通信与网络设施体系、水情预报与水利工程运行调度系统的建立,来自动收集整理河湖的水流量、地区降水量等水利信息,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规律,从而有助于指导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有效规避管理风险,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
3.3.2 监控自动化建设
水利管理部门需要加强科技的应用,引入先进的智能设备,对水利工程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以此来实现监控自动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来保障设备安全运行,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工作负担,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展,降低安全风险。
3.4 管理队伍的现代化
目前,我国水利管理部门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且整体素质不高,这就阻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水利管理单位需要提高对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视,要能够建立一种高素质、高水平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水利管理部门需要从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及激励机制,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在管理队伍现代化建设中,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系统开发水平,调整其专业知识结构,使其具备与水利工程管理岗位相匹配的能力。只有建立这样的管理队伍,才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新时期水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水管部门需要提高重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以提高水利工程整体质量。水管部门需要从全局的角度统筹规划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定期召开水利工程管理专业培训活动;发挥创新思维,掌握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知识与技术,促进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实现,进一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与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庄丽亚.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6):45-47.
工程管理的内涵及意义范文2
关键词:水利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事业和国民经济对于水利事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水利工程管理以及技术经济的现代化。水利工程的管理以及技术经济的现代化是其水利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对其管理以及技术经济的现代化实现需要对其总体管理体系和技术经济等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探究。
一、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内涵
水利工程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工程项目。现代化的发展,使得水利现代化成为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我国在进行建设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现代化的建设。水利现代化管理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能够促进我国传统水利建设的变革。
水利工程管理过程能够有效的对我国已开发的水利工程以及水域和水源进行相应的保护和经营。社会生产力不断的提升,使得社会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的发展需求,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其准确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有效的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二、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一)创新管理模式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水利工程的发展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之后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够适应现代的发展需求,对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更新至关重要。在制定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制定的过程中,应该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作为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核心,以先进的管理方式作为其重要的指导内容。因此,通过这样的方式创新管理模式,使得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实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引进先进技术
水利工程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设备的更新能够有效的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因此,在现代化的水利管理当中先进设备的使用能够提升其效率,同时也能够提升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安全运行
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关系着周边地区社会生产生活的稳定和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在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今天,应该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工程管理的优化,确保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延长水利工程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工作效益,取保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保护下安全运行。
三、我国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我们仍然应该看到,我国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这些问题非常不利于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水利工程建设权责不明确的问题,缺乏必要的责任人。另外,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机构存在臃肿的情况,管理较为粗放,内部机构的设置存在很大的不合理,往往是因人设事而不是因事设人,这就造成了很多机构人员工作效率低,对待工作敷衍了事的情况出现。此外,在对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还缺乏预见性,往往是随意管理,这就大大增加了水利工程的管理风险。不仅如此,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这使得管理并不能规范化,加上技术装备数量少,造成了管理过程中的高成本、低效率。
除了存在以上几点问题外,水利工程管理还存在着观念较为落后,缺乏现代化管理观念,对新技术和新设备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这导致管理水平的下降,对于环境和安全的管理更是难以实现等很多问题。这不但造成水利工程管理不当,也给水利工程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埋下了安全隐患。
四、实现水利工程的技术经济及管理现代化的途径分析
(一)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
这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重要措施,具体的措施有如下两点:第一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为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充分实现它的防洪护抗旱和供水作用。所以在管理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最大限度的保护其公众利益。第二点,以安全管理为主。保证工程的安全是管理中永恒不便的话题,因为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只有做好安全管理,才能充分实现管理的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
(二)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1.对水利工程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输越来越快捷,已经成为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关键。我们通过对水利工程的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就能够实现对水利数据的快速传输,并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例如,我们在对水利工程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可以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建立信息的自动采集系统,这样就可以实现对水流量、降水变化等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为管理人员总结规律提供参考意见,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2.对水利工程进行动态监控。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水利工程进行动态监控,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控,还可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现代化管理队伍
在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重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整个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对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水利部门应该进行人才的培训工作,培养新型人才进行现代化管理,为水利工程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对于之前的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技能培训,增加相应的现代化技术理解,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使得整个管理体系逐渐的完善,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
(五)规范水利管理现代化制度
水利工程的实际管理工作的涉及范围广、任务重,除了相关业务管理的工作,还有对于社会的相关服务工作。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影响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其管理必须要依靠相关法律,以保证其各项管理工作都能顺利实施。
依法管理也是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特点之一,要求其管理要自觉遵守相关法律,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保证其各项工作都能够依法进行。
在坚持依法管理的同时,要对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进一步加强,强调依法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管体系和内部法规,对水利工作实行规范管理,依法管理,加快其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的实行。
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促进国民经济以及社会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设施,其良性的发展能够有效的满足城市水资源的提供,同时能够有效的推动社会效益。水利工程的管理现代化有效的提升了整个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要求。文章针对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当中的内涵、目标以及内容进行分析,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娟,王峰,夏修迪.论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J].门窗,2013,04:102.
[2]叶星.谈谈水利工程的技术经济及管理现代化[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2:151.
[3]李国荣.谈谈水利工程的技术经济及管理现代化[J].吉林农业,2012,10:235.
工程管理的内涵及意义范文3
关键词:项目管理 ; 工程 ; 应用
自从有人类开始,人类在其实践活动中就已经开始不知不觉地利用项目管理的原理来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比如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建筑长城、金字塔,这些浩大的工程中都蕴含着项目管理的内涵,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对项目管理理论化、系统化的归纳,直到近现代,原来才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丰富经验,加以概括升华项目管理理论体系。从古代到近现代,项目管理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人们真正意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因为战争的紧迫性,人员和技术的复杂性都促使人们意识到,是否能够有一种理论指导工程实践,获得最大效率。从此人们开始从理论上来对项目管理进行研究,以便能够促使项目目标的实现。
一、项目管理的历史发展脉络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公司将项目管理的方法,实际应用于工程实施,由于对项目管理进行了优化,因此给美国公司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从那以后,项目管理开始逐渐推广到全世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项目管理应用开始标准化,美国成立了一个组织这个项目管理工会,他是现在项目管理最权威最大的世界性组织。这个组织的目标在于深入研究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如何应用于实际。
二、项目管理发展趋势
近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各项经济建设形势和发展都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就需要在实际的工程管理过程中,按照新形势的变化要求,对项目工程管理的方法进行变革。由于在我国长期的工程管理建设中,采用的是国家行政直接管理的方法,投资人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因为项目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建设标准是按照国家行政命令M行,只需按照要求达到目标即可,而忽略了建设的质量问题。因此在项目管理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这是非常不利于我国工程管理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而以行政为主体的项目工程管理,不利于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这样会导致项目管理分权不明确,责任机制不到位。由于项目管理的权利和责任界限不够明确,因此不能够提高项目管理过程实施中的效率,从而导致发展缓慢,质量低下。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我们要跟国际上接轨,改革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采用科学规范化的项目管理,是我们国家工程项目管理做强做大的的必经之路,是必然的趋势。
三、项目管理的定义和内涵
项目管理,严格来说,属于工程管理的一个学科。而现在学术界对于项目管理的定义的内容是,通过运用项目管理的知识和理论,而对实际项目进行指导,从而达到预定的目标。而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项目规划、项目启动、项目实施和项目控制。接下来本文将会对项目管理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四、项目管理实际应用
(一)项目管理启动
一般来说,项目管理最初从项目计划开始,而项目管理启动可以说是一个最容易被忽略的过程,但是项目管理启动却有着对项目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项目管理启动,是一个制定项目管理战略的准备性过程,它主要决定你要达成怎样的项目管理目标。项目管理启动包括陈述项目管理问题和制定项目管理目标两个主要方面。 陈述项目管理问题,就是在制定项目管理目标之前对项目管理所面临的各种环境以及条件作出评估。其主要过程为,对项目成果的特征进行详细的阐述,制定清晰的项目管理规划以及项目管理经验、收集整理。
(二)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因此不可能是一种短暂的过程。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对实现项目管理到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首先,制定好项目管理计划可以极大的规避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其实,进行项目管理计划,能够加强项目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群体之间的团结。最后,制定详细的项目管理计划,有助于缩短工作时间提高效率。因此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制定完善合理的项目管理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在制定项目管理计划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项目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计划,切忌偏离主题,好高骛远。避免不合理的项目管理计划对项目管理目标造成负面影响。
(三)项目管理的实施
项目管理的实施是项目,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包括项目执行和项目辅助两个过程。 首先是根据项目管理的综合计划,对项目管理过程进行指导,其次是采取预防性,管理措施规避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而项目管理实施的过程,采取的主要到手段是运用项目管理的常用技巧,结合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理论,按照相关的项目管理标准来进行。因此想要达成预期的项目管理目标,就必须确保项目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才能保障工程质量达成项目管理目标。
(四)项目管理的控制
项目管理的控制,主要是在项目管理到过程中进行的,是对项目管理实施的质量保障,项目管理的控制最关键的是要建立灵活的应变机制,通常情况下,项目管理是依据项目管理的计划来进行的,是由于企业环境和自身条件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在项目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偏离原来的既定目标。因此需要项目管理对其进行控制,不断的对项目管理计划进行灵活的调整,从而对最初的项目管理计划和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之间的偏差进行合理的预估和控制。一旦二者之间的偏差超出控制范围,就需要建立紧急机制,来确保项目实施的过程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通常情况下,项目管理控制会对既定的项目管理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具体表现为,项目管理实施中对人员进行调整,通过调解项目实施的进度来确保能够按时完成既定的项目管理目标。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五、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际化的参与程度不断加深,市场竞争环境变得日趋激烈。项目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变革,提高自身的效率降低成本,才能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并发展壮大。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更为简约和科学,更具效率的项目管理形式,才能适应这个日趋变化激烈的经济环境。而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性的工程,单凭个人是无法完成,只有在科学的项目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才能降低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巨大风险,来保障项目管理能够成功。因此,掌握项目管理理论成为一个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已经把项目管理科学作为维持自己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只有按照科学标准的项目管理标准,并根据自己的项目工程具体情况,才能实现项目工程管理的最优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健. 基于集成理论的新能源建设项目群管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2]高绍新. 先进项目管理技术的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
[3]黄德春. 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3.
工程管理的内涵及意义范文4
关键词:工程施工;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筑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有效的运用创新的手段,使建筑工程管理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国建筑业稳定健康的发展下去,本文分析了建筑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的方向。
1.创新是建立现代建筑企业制度的需要
1.1创新是建立现代建筑企业制度的关键,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企业提高自身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按照一定的规范来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才可以使建筑业平稳健康的发展下去,并为建筑公司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使建筑工程项目顺利的开展。
1.2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也是时代的要求,作为建筑企业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并不断的创新才可以使建筑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从一定度上来说,如果建筑企业在创新模式上没有空前的紧迫感,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边跑,直至被淘汰出局,因此,建筑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管理模式,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得到有效的改善,才可以使建筑企业在社会上站稳脚步,从而提高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质量。
1.3创新是管理科学的要求
所谓管理科学是在满足现实的需要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科学能够为企业工程管理提供较为科学的方法,从而使企业工程管理从理论转变成行为,这对建筑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十管理科学中大多注重理论研究,却忽视了人内心的想法,因此,如何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成为了促进当今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创新正好在这个时候满足了管理科学的要求,使建筑工程管理得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我国建筑企业一直以来都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的限制而无法大力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所以目前的项目管理水平比较低,存在管理不到位、组织不合理、经济效益不高、管理手段滞后和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管理现状方面的不足。
2.1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手段现状。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最主要的问题是管理手段滞后,跟不上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脚步。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还在沿袭着旧有的管理手段,以行政命令及硬性指令开展强迫性管理,而不是采用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我国建筑企业在制定工程项目的工期时,忽视工程的总体规划,编制的工程进度计划和其他预算明显不合理、不科学,在实际和施工时会出现不少问题,进而影响了工程进度。
2.2建筑工程管理的人员管理现状。建筑工程管理通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方能实现,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包括能力、事业心、责任感和技术水准等都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调查表明,大多数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事故多是因为人员管理不善才发生的。因此要注意建筑工程管理中,对人的管理,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多方位地宣传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工程施工理念,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责任意识,做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人人都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在每天的工作中时时刻刻在都加强对自身环节质量的控制,这样才能全员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2.3建筑工程管理的材料管理现状。建筑工程所用的材料种类繁多,材料管理主要包括管理成品、原材料、构配件和半成品及贮存、运输材料等。建筑工程的材料验收人员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感,严格检查并验收工程所用材料,以把好材料质量关为管理前提和重点,禁止使用质量不过关或者是来路不明的材料,避免这些不合格材料进入工程。要建立、完善工程的材料台账并保管好,避免人为混入不合格材料。
2.4建筑工程管理的施工管理现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主要管理工程施工方案和实施,管理方法要符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并能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难题,采用正确的施工管理是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核心。很多工程项目都是因为施工管理方法选用不当而导致工期加长,工程质量不过关和工程总造价加大等质量管理问题。
3.创新原则
3.1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适应市场的需要
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的创新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好,进度滞后,那么企业产品形象将会受损,获得市场就很困难。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合同项目所规定的范围,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从广义上,是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在深度上,能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
3.2项目施工价理的创新共有利于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只有高素质的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才能及时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才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要求,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否则,市场已经变化了,你还没有弄清楚,不能具备应变能力,这样的企业就会迅速被淘汰出市场。所以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有利十提高企业的文化及品牌效应这一重要问题。
4.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研究
4.1建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
搭建创新型人才平台,增强创新能力,要努力创造一个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建立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建立创新型人才保护机制,关键和重点是在于是否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在根本上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增强企业的创新管理意识。实现推动企业整体系统的管理模式创新,以完善建筑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切实意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和长期性。将创新工程管理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而对于搭建创新型人才平台,需要对人才进行科学管理,对创新型人才取得成就就要大力鼓励,对创新型人才暂时的失败要给予充分理解和宽容,鼓励他们不怕失败。知难而进,不断探索,坚持攻关,乐于奉献,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型人才的创造力。
4.2建筑工程管理在机制上创新
机制创新主要是指建筑企业不断的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上占有
重要的地位,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依靠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企业
对整个市场的判断力。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这对改
进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和员工的工作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企业还应该加强
项目部的建设,提高其盈利水平,树立其良好的社会形象,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建
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由此可见,作为建筑企业想要提
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就应该实行机制创新,使建筑企业的机制创新具备极强的生
命力。
4.3组织机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走过了几十年的历史,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项目经理拥有人、财、物的处置权,拥有指挥、决策权,企业对项目经理有责任书,但缺乏有效的制约;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创新来加以解决的问题。
5.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逐步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从而改变建筑施工中很多问题,最终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谭雪峰,盖波.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城市建设,2010(32).
[2]许飞.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价值工程,2010(15).
工程管理的内涵及意义范文5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的发展非常迅速,人们的各项交流都离不开网络信息的参与。工程管理的良好发展也需要使用信息化,只要引进科学的信息化应用模式工程管理才能创造最高的社会利益与经济利润。信息时代最有特色的表现是各个领域都能看到信息化的影子,工程管理信息化也不例外,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有几个过程,从无到有,从有到完整的发展过程,从此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信息化愈来愈得到我们的重视了。因此,我们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管理项目的管理水平。
一、工程管理信息化内涵
定义一个概念要从它的深层含义出发,然后给它指出一个明确易懂的定义。从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就是说工程管理的整个项目过程中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工程管理的管理水平,为项目工程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工程管理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意味着已经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控制体系,而工程管理完整的控制体系是实现对工程管理项目的有效管理。因此,信息化的工程管理方式普遍使用在工程的各个环节,工程项目的开发环节与建设过程都使用信息化的工程管理方式。工程管理方式的信息化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近年来,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它在工程管理项目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也逐步走向信息化,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的运营方式有效地消除了传统管理方式的缺陷,有利于提高工程的质量与效率,创造了工程管理项目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工程管理信息化包含的内容
1.运营管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
其不是只针对工程管理某一阶段而言的,工程管理的整个开发与建设阶段都离不开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运营管理是工程管理信息化非常关键的核心内容,在工程管理中有机关重要的作用。运营管理的内容又包括运营系统与管理系统,运营系统的管理主要以顺利完成日常工作为目标,而管理系统的存在意义在于实现人力资源、市场开拓和财务融资等的有效管理。运用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对工程日常运营工作的支持来实现计划调度、远程监控和设备维护等工程管理目标。为了提高工程的效率与运营管理质量,很多工程都维持多个运营系统的并存,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各个运营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
2.伙伴协作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最大特点是伙伴协作,在社会上工程管理与其他的工程都靠信息化来实现他们之间的资源共享,上文所说的运营管理也包含着伙伴协作这个特征。工程项目之间的资源共享包括人力资源、数据资源和设备资源等资源的共享,工程管理者必须重视这些资源的共享,与其他工程交换并共享资源有利于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因此,工程管理者有必要建立完整的信息平台,这样不仅推进工程与组织之间的协作,又能促进工程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伙伴协作不仅仅指工程与组织之间的有效合作,也包括工程管理者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工程管理通过有效的信息化群众服务平台就能密切群众与自己的联系,群众可以及时的得到准确的信息,从而体现出工程管理的透明度。
3.公众服务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
目的是为公众服务,增加公众与工程的联系,让群众及时得到比较准确的信息,从而体现工程管理的透明度,实现群众对工程运营情况的有效监督。工程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建立公众服务平台,通过群众中对工程管理的监督,就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三、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1.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存在缺陷
目前,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完整的数据库,导致工程管理各个部门查出的数据各有分层,甚至出现五花八门的数据。在查找项目资料的过程中,工程管理各部门都借助自己的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查询,由于没有统一的数据库,导致他们的数据都不一致。因此,在工程管理信息化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有待完善,建立一个高度集成创新的数据库,推进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的广泛推广。
2.工程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刚刚兴起,很多工程管理者对信息化的了解还不够,有的工程管理者还不愿意向项目的信息化投资,导致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降低。还有部分工程管理者认为信息化的成本太高,又担心得不到期望的经济效益,说明工程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有待加强。
四、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
1.优化基础设施层
工程管理信息化有四层架构,第一层就是基础设施层,抓好基础设施层的发展特点,为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整个项目过程打好基础。基础设施层顾名思义就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如果没有做好机车设施层的工作,那就很难顺利完成其他的信息化工作。基础设施层在工程管理信息化中起网络整合与设备共享的作用,网络整合与设备共用是相辅相成,两者一起具备基础设施层的特点。因此,优化基础设施层实际上就是网络整合与设备共用的优化,为工程管理信息化实现远程应用。
2.完善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资源层
从工程管理的现状可以看出,工程管理者还没有完备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库,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资源层是指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中央数据库和各类数据仓库,具备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库。目前工程管理对资源层的重视远远不够,没有正确认识资源层的重要性,导致工程管理资源层的很多不足得不到改善。资源层存储、备份中央数据库的资料,并且具备灾难恢复机制,能有效的应付工程管理一切业务流程与应用系统出现的问题。因此,工程管理必须认识到资源层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工程管理资源层,推进工程管理统一数据库的产生。
3.认识服务层的重要性
工程管理信息化主要目的是通过他的科学、有效性为工程项目赢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是最终目的还是为公众服务,与公众和其他工程密切联系。服务层作为工程管理与群众联系的交流渠道,在整个信息化框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服务层是信息化的资源共享平台。服务层是应用系统界面集成的技术平台,可以说具备了资源共享平台和技术平台的共同特点,为工程管理信息化提供各项服务类工作。服务层的工作内容以为群众服务为宗旨,内容具体包括在线服务、远程应用、资源共享等。服务层的基础是利益共享和分工协作,这样才能有效、便捷的实现为公众服务的目的,所以工程管理信息化必须认清服务层的重要性。
4.提高应用层的工作效率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模式的研究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层、资源层、服务层的各项工作,还包括提高应用层工作效率。应用层是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系统的集合,它实现一系列应用系统的集成创新,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避免各个系统之间的直接连接。应用层可看成基础设施层、服务层等应用系统的集成创新,有利于工程管理相关部门及群众间的信息共享。
五、结语
工程管理的内涵及意义范文6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信息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幅度和速度也随之加快,建筑施工项目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重点内容,也在近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同时实施多个大型建设项目。建筑施工项目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是发挥建设项目投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维护国家经济长期繁荣稳定的关键,对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也开始向信息化与集成化方向发展。
一、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是以实现建设项目目标为目的,根据目标管理的内容和理念,将现代信息技术嵌入建设项目的建设方式、业务流程、管理方式与组织方式,开发并运用适用于建设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建设项目从设计阶段到竣工验收建设周期全过程的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集成管理,从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加强对项目的执行控制力度。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先进理论与思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体现,强调对建设项目的集成化与精细化管理,其主要包括以下特征。
1、项目信息管理。完整的项目信息是项目管理的基础,项目信息化管理应该对项目信息的管理做到集中化、数字化、完整性、一致性、安全性和可检索性,实现项目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和便捷的使用。
2、项目信息共享。建设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参建单位,由于项目各参建单位的分散性,使得各参建单位在信息共享与沟通方面存在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项目信息化管理需要实现项目信息在项目参与各方中的共享,使项目参与各方随时随地查看项目信息,并根据项目信息对项目进行管理,从而更好地对项目进行控制。
3、辅助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活动中存在许多重复性工作,项目管理人员往往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完成,信息化管理根据管理理论,利用信息技术将重复性的管理工作程序化,并且利用计算机实现智能管理,可以大大节约项目管理人员的精力,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二、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是近年来顺应建设项目日趋扩大、技术日趋复杂、对项目目标的控制日趋严格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建设项目中引入信息化管理,是促进建设项目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的基本保证,也是我国今后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1、促进了工程管理变革。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当代社会最具活力的生产力要素,其广泛应用多引发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传统工程建设行业的面貌。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以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为标志,大大提高了工程管理中信息的处理、存储的效率,也极大地提高了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加速了信息化建造技术的发展。所谓信息化建造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施工,以便于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的过程,其重点是对建造过程进行信息化控制。
3、推进建设企业信息化进程。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要求建设项目各参与方实现信息化客观上对建设企业信息化产生的巨大的需求,进而推进建设企业信息化的进程。目前,建筑业企业正在进行以优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企业改组和改造,各建设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企业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三、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管理观念落后。多数项目管理人员与参建单位在信息化管理方面观念陈旧,很多时候还是依靠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对建设信息的特性与关联性认识不足,制约了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效率。
2、管理软件功能不全,设计不合理。现有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多数只是实现了项目管理的部分职能,如质量管理、计量支付等;同时,软件开发与项目实际建设过程脱节,没有经过认真分析调查就盲目开发,造成软件不能充分满足项目建设管理的需要。
3、信息化管理无法彻底实施。由于建设项目管理人员与参建单位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信息化管理实施不够重视,无法发挥项目管理系统的作用,同时又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导致信息化管理只是一句空口号,并没有彻底实施。
以上分析可知,尽管我国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已经提出很久,但始终无法得到充分实施。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建设管理人员认识不够,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规划,无法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建设信息有效地提取、划分、处理、沟通,也就导致各种项目管理系统软件形同虚设,同时,在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不注重贯彻实施。
四、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运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