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信息安全安全属性安全建设
我国信息化安全建设任务非常艰巨,主要包括各种业务的社会公网、行业专网、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和服务的安全自主保障、安全监管、安全应急和打击信息犯罪为核心的威慑体系的建设,其内容包括网络系统安全建设、领域和企业的业务信息化安全建设、网络内容与行为的安全建设和用户关注的网络安全建设等方面。这些安全建设对于不同的领域和领导层面关注的内容、对象和程度各不相同。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工程实践问题。由于互联网的开发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网络安全系统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严谨的体系结构来保证网络中信息的安全。
1 信息安全的定义及目标
信息的定义,从广义上讲,信息是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状态形式的变化,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狭义的信息的含义是指信息接受主体所感觉到并能理解的东西。ISO 13335《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指南》定义:信息是通过在数据上施加某此约定而赋予这此数据的特殊含义。信息是无形的,借助于信息媒体以多种形式存在和传播,同时。信息也是一种重要资产,具有价值,需要保护。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信息资产被泄露意味着保密性受到影响,被更改意味着完整性受到影响,被破坏意味着可用性受到影响。而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基本属性是信息安全的最终目标。信息安全的保护对象包括了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就本质而言,信息安全所针对的均是“信息”这种资源的“安全”,对信息安全的理解应从信息化背景出发,最终落实在信息的安全属性上。
2 构建网络信息化安全的意义
能否有效地保护信息资源,保护信息化进程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直接关乎国家安危,关乎民族兴亡,是国家、民族的头等大事。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安全,就没有稳固的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更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之中提出的课题,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被推上了历史舞台。信息安全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服务于信息化的一种手段,其针对的是信息化这种战略资源的安全,其主旨在于为信息化保驾护航。
3 网络信息化的安全属性
信息安全的概念与信息的本质属性有着必然的联系,它是信息的本质属性所体现的安全意义。说安全属性研究首先要从安全定义讲起,安全定义分很多的层次,为什么分层次,我们随着它的演变来看的,信息安全最初目标,叫数据安全,它关心的是数据自身,所以是一个狭义的数据安全,是保护信息自身的安全。
3.1 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在传统信息环境中,普通人通过邮政系统发信件时,为了个人隐私要装上信封。可是到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在网上传播时,如果没有这个“信封”,那么所有的信息都是“明信片”,不再有秘密可言,这便是信息安全中的保密性需求。保密性是指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进程,或被其利用的特性。保密性不但包括信息内容的保密,还包括信息状态的保密。
3.2 完整性(Integrality)
完整性是指信息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更改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偶然或蓄意地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和丢失的特性。完整性与机密性不同,机密性要求信息不被泄露给未授权的人,而完整性则要求信息不致受到各种原因的破坏。
3.3 易用性(Availability)
易用性是信息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在授权用户或实体需要信息服务时,信息服务应该可以使用,或者是信息系统部分受损或需要降级使用时,仍能为授权用户提供有效服务。易用性一般用系统正常使用时间和整个工作时间之比来度量。
4 构建网络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系
在面向网络信息的安全系统中,安全管理是应得到高度重视的。这是因为,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所有的计算机安全事件中,约有52%是人为因素造成的,25%是由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引起的,技术错误占10%,组织内部人员作案占10%,仅有3%左右是由外部不法人员攻击造成的。简单归类,属于管理方面的原因比重高达70%以上,这正应了人们常说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笺言。因此,解决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不仅应从技术方面着手,更应加强网络住所的管理工作。
好的网络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组织内部建立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强调信息安全是一个管理过程,而非技术过程;强调信息保密性、完整性、易用性三者在关键流程中运用的平衡;把信息提高到组织资产的高度,强调对组织信息资产进行价值及影响评估,对信息资产的脆弱性及其面临的威胁进行分析,运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手段管理信息安全,使组织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从法律和最好的实践经验角度,实施全面的控制措施,使组织信息安全威胁的方方面面置于严密控制之下;强调领导在信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强调信息安全方针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强调对信息技术及工具的实时和有效管理;强调组织运作的连续性及业务连续性的管理;强调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对流程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的过程;信息安全应该是一个以“价值”为基础的过程,即信息安全管理应是一个有附加价值,并讲究投入产出比的过程。
5 关注信息化安全服务的综合性、高技术性和对策性特点
信息安全产业有其鲜明的特点,虽然产生于信息化和信息系统,依然与通常的IT服务有许多区别。信息化安全的基本特征是服务性的。这种服务性与一般软件的服务性是不同的。一般应用系统或产品的服务主要是维护和培训,通常服务是非对策性的、非动态的和比较固定的。信息化安全服务是对策性的、动态性的、不断产生新内容的和似乎永远不能成熟等特性。信息化安全服务范畴几乎包括了整个信息化所包括的所有产品和系统,其服务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是显而易见的。信息化安全服务是最高技术的服务,无论从设计角度和使用的角度都要求深入、熟练和非常专业。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信息化安全服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服务业,也是最困难的服务业。信息化安全服务的复杂性、高成本特性要求信息化安全企业必须在安全服务的远程化和化的推进方面做出不懈努力,不断降低服务成本。
6 结语
网络信息安全不仅仅是一个纯技术层面的问题,单靠技术因素不足以保证网络中信息的安全。网络信息安全还涉及到法律、管理、标准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信息安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只有协调好这些体系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保证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解范文2
与其它计算机课程相比,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具有明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安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计算机信息安全是一个集数学、密码学、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人工智能数据库、控制理论多个学科领域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因此在计算机安全教学过程往往会涉及到学生学习过的多门课程,主要有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密码学、系统结构、通信原理、操作系统等等。换句话说,只要与信息安全有关的课程,都需要该专业的学生去掌握。2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的内容更新速度比较快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最近几年得到快速的发展,并且也推动了信息防范理念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不论普通技术和先进技术,只要有利可图和存在缺陷,都会遭到不法分子的破坏和利用,甚至采用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攻击手段对相关的技术和系统进行破坏。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过于迅速,导致任何一种新型技术都存在缺陷,在满足了用户要求的同时,也给用户或计算机网络带来了安全隐患,并且这些危险都是难以预知的,更不可能提前去预防了。因此高校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的建设要紧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并进行定期的更新,及时给学生补充新知识、新技术,以确保学生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技术。3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中涉及到的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去理解、掌握和巩固。这主要是因为该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可以大概的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与信息安全理论相关的内容,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与密码学有关的各种算法,虽然本科生可以不掌握与密码协议有关的数学原理,但是那些与密码协议有关的数学算法如果学生不亲自去实践将很难理解和掌握。另一种是与实际的应用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访问控制设备与技术的部署和应用,如果没有一个实际的应用环境学生对于那些知识框架将很难理解,就算理解其记忆也不会很深刻。
二、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建设的措施
1加强对教学手段的改革众所周知,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所涉及的理念是相当抽象复杂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很难适应现在教学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满足教学需求,新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例如现代化的多媒体CAI教学,如果对这些先进的方法加以利用,不仅可以提高信息安全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且不断的丰富和充实了课堂内容,将那些抽象画的知识逐渐形象化,保证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影像、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的优点,不断开发网络学习系统和网络课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相互学习的氛围,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比如“网络论坛”“、在线学习”、“在线测试”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以实现教学的情景化和智能自动化。2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定期组织和参与关于信息安全的学术报告,以掌握国际上最前沿的发展趋势。在关于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聘请一些国内外在信息安全方面和计算机网络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来我校做学术报告和讲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让他们承担一些教学任务,向学生详细的讲解和传授有关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知识。目前我校已经聘请的关于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专家主要有美国的YaoLiang教授、ThomasHe教授、WeiderYu教授、JerryGao教授以及海外的DavidZhang博士和TaoyunWang博士。这些教授和专家还作为了我校的特聘专家参与了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的建设工作。逐渐增设一些关于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实践课程,并进一步的深化相关教学理论内容。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新理念和新技术,我校开设了两堂与课程设计有关的实验课程。通过参与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设计与实践,有效的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将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的掌握。大量的实践证明,上述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信息安全课程的信息,而且还提高了他们思考和理解问题的能力。3加强相关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为了更好的推动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的实施,我校对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目前已经逐步实现了计算机信息安全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板书、讨论、网络学习的有机结合。除此之外,还加入了相关的实践教学,促进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以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对相关教学方法的改革,添加一些实践课程,以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开始的阶段,学校可以通过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以及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并及时修改已有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好的适应课堂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除此之外,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每堂课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关于本堂课所讲知识的测试,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对每堂课所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该方法还可以作为督促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考勤的重要手段。同时,教师还要对本次课堂的测试进行及时的总结,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本次课堂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并根据课堂的测试结果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来适当的调节下次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度等,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很好理解和掌握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在总结完课堂测试时,对于那些将所有问题全部回答对的同学要公开给予表扬,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其积极性,而且还能更好的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同时还要为学生设计一些与计算机信息安全有关的实验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和编程,以更好的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解范文3
1.1完整性
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各个交易方的经营策略能够影响到自身的信息完整性,因此保持信息完整性对各个交易方都非常重要。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预防随意生成或者修改信息,还要防止数据丢失,从而保证信息的完整性,这也是进行交易的基础。
1.2机密性
现代社会网络发达,想要保证信息的机密性,没有那么容易。但是企业的商业机密决定着企业的命运,所以要保证企业信息不被篡改、破坏、窃取。如何在网络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保证信息的机密性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1.3有效性
目前多数企业都使用电子形式传递信息,信息是否有效关系着企业的经济利益,也是企业交易的前提条件。所以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要保证硬件,网络的安全。预防并且控制这些因素带来的威胁,保证信息的有效性。
2电子信息安全技术
2.1防火墙技术
网络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也有网络黑客以及病毒等威胁了网络的安全,网络受到威胁的同时,电子信息的安全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最初解决这种网络不安全因素的措施就是使用防火墙,在个人电脑中,防火墙可以组织非黑客的入侵以及电脑信息的篡改。
2.2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能够加强数据传送的安全性,主要分为对称以及非对称加密两种技术。对称加密技术主要是通过序列密码或者是分组机密来完成,主要的组成成分有:明文、密钥、加密算法、解密算法。非对称加密需要2个密码,分别是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这两个密钥必要配对使用,公开密钥的作用是加密,私用密钥的作用是解密,反过来,用私用密钥加密,只能用相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加密技术能够保证传送的电子信息不被窃取,在发送电子信息的时候,发件人用加密密钥发送信息,一旦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只能得到密文,而密文是无法理解的,只有使用解密密钥解读密文,才能得到正确的信息。
2.3认证技术
认证技术两种形式分别为消息认证和身份认证,消息认证能够确保信息的完整性,通过消息认证可以确认信息的真假,还能够确认信息是否被修改;身份认证是用来鉴别用户身份的,分为2个步骤:识别和验证,在访问一些非公开的资源时,是必须要通过身份认证的,例如访问二级建造师的考试成绩时,必须同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才能查到自己的成绩,没有参加考试的人是不能够查到的。
3提高电子信息安全性的策略
电子信息的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真正安全的网络信息产品能够保证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安全,下面是提高电子信息安全的策略。
3.1提高电子信息安全认识
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在未来的经济和军事对抗中,由于网络的崩溃而导致的失败是很有可能的,所以我们要认识到电子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把信息资源共享与信息安全联系到一起,树立维护电子信息安全能够促进发展的理念。
3.2构建电子信息安全管理体制
安全技术很重要,与此同时,还应该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最开始所建立的信息安全体制能够制约一个信息系统的安全,一旦安全管理体制出现问题,那么根据这个体制来选择的安全技术就不能正常运行,信息的安全性不能有效的保证,所以完善的管理体制是保证电子信息安全的基础。
3.3培养电子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需要大量的信息安全人才来保护电子信息安全,高水平的教育环境能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需要加大科研教育的投入,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在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时候,要加强与国际的交流,掌握先进的安全技术以及防范手段。还要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培训,提升内部人员的素质,只有在高素质的队伍中才能保证工作人员能力的提高。
3.4定期对安全防护软件系统进行评估、改进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和信息技术也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问题的认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在电子信息安全问题不断被发现的同时,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安全防护软件系统也应该不断的改进,定期对系统进行评估。
3.5强化网络技术创新
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军工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7-0000-01
Study on Military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curity Issues
Su Bin,Sun Hailong
(Shenyang Liming Aero-Engine Group Co.,Data Center,Shenyang110043,China)
Abstract:The military enterprise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lay all important role,along with in-depth informationtechnology,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issues are also increasingly prominent.This inform ation from the afected area enterprisenetwork security defense several major f-act0rs.discusses military emerprise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solutions.
Keywords:Military enterprises;Network information;Security issues
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军工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需要不断采取自动化的方法,来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密码编码学技术给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革命,在网络的各个层面上实现信息安全,提高保密性和认证的密码编码算法显得更为重要,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军工企业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一)设备中的漏洞问题
当前,软硬件的漏洞无处不在。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的主要软硬件大多依赖进口。这些软硬件都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极易给病毒、隐蔽信道和可恢复密码等开辟捷径,极易为他人利用。每当发现新的漏洞,就会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传遍整个网络,攻击者就可以利用这些漏洞对网络进行攻击,网络信息处于被窃听、监视等多种安全威胁中,信息安全极度脆弱。
(二)计算机病毒问题
互连互通的网络给人们传输信息和共享信息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病毒的传播大开方便之门。而且现在病毒的隐蔽性、传染性、破坏性历经演变之后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使网络用户防不慎防,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国军工单位作为渗透、情报窃取的重点目标,无时不在对我进行情报窃密活动,黑客攻击是常用手段之一。黑客利用企业网络存在的一些安全漏洞,经过一些非法手段访问企业内部网络和数据资源,可以删除、复制、修改甚至毁坏一些重要数据,从而给企业和个人用户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三)隔离墙问题
大部分军工企业没有做到非的内外部网络的物理隔离,或逻辑隔离强度不够;另外存在一机多用的情况,在内外网之间随意转换使用。致使病毒在多个网络中流传,存在一点突破全网尽失的现象。一些单位内部文件共享情况比较普遍,缺乏有效的授权访问机制,对内不设防的情况比较多。对于一些物理隔离较好的内外部网络,因移动存储介质能够在两个网络之间能交叉使用,致使病毒仍能在网络之间流转,甚至能通过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把信息传输出去,致使内外网的隔离失去实际意义。
二、密码学解决信息安全的方法
经过加密处理后的信息在网络中传输,将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了数据信息泄漏,即使黑客或病毒截取了相关信息,也要通过花大量的功失解密才能获知明文。密码编码学是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核心技术,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可控性、保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可用性。
(一)数据信息采取加密保存
首选的是运用数据信息加密技术,加密方法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通过设置对文件设置密码保存,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加密的算法有AES密码算法,DES算法、三重DES算法、RSA算法等。只有解密后才能访问和理解原始数据信息。可以采用可靠的加密软件对文件进行加密保护,如电子邮件、口令等数据,通过Outlook发送邮件,自带有加密和数字签名等安全设置功能,可以使用安全设置后再发送,达到数据信息安全的目的,即使被截取后,黑客也要耗时间去解密,达到数据信息时效安全性。
(二)链路和端对端加密相结合传输
数据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采取链路加密还是端对端的加密都是有一定的缺陷的,只有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才能使数据信息保护更加安全,主机使用端对端加密密钥来加密用户数据,整个分组则使用链路加密,分组在网络中传输是,每个结点用链路加密密钥来解密它,读取信息头,然后在对它加密,发送到下一条链路上,这样除了在分组交换结点的存储器逗留的时间里信息头是明文外,整个分组一直都是安全的。
三、军工企业信息安全的策略
解决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和措施的遵旨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技术和管理不是相互孤立的。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网络信息的安全不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更是管理的问题。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精确到细节,从企业高管到部门负责人以及普通员工,确定每个用户在网络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安全责任义务,职责分明。企业应将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年度考核,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的全体动员的氛围。同时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策略,并每年定时或不定时的对非网络的服务器和计算机进行抽查,根据检查结果,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实事求是的下发整改通知,并在公司网络安全管理会议上进行通报。军工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庞杂的、长期的工程。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安全不是技术,而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任何先进的安全技术都需要严谨的管理作为后盾,否则,只是一堆软硬件的组合。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坚持不懈,确保军工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电力;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技术手段
一、电力信息化应用和发展
目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已经基本构建完成,硬件设备数量和网络建设状况良好,无论是在生产、调度还是营业等部门都已实现了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新世纪开局阶段的潮流。在网络硬件方面,基本上已经实现千兆骨干网;百兆到桌面,三层交换;VLAN,MPLS等技术也普及使用。在软件方面,各应用十要包括调度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营销信息系统、负荷监控系统及各专业相关的应用子系统等。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系统在电力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研、设计等各个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安全生产、节能消耗、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逐步健全和完善了信息化管理机制,培养和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技术队伍,有利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
二、电力信息网安全现状分析
结合电力生产特点,从电力信息系统和电力运行实时控制系统2个方面,分析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电力信息系统已经初步建立其安全体系,将电力信息网络和电力运行实时控制网络进行隔离,网络间设置了防火墙,购买了网络防病毒软件,有了数据备份设备。但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是不平衡的,很多单位没有网络防火墙,没有数据备份的概念,更没有对网络安全做统一,长远的规划,网络中有许多的安全隐患。**供电公司严格按照省公司的要求,对网络安全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网管软件的安装、VerJtas备份系统的使用,确保了信息的安全,为生产、营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但有些方面还不是很完善,管理起来还是很吃力,给网络的安全埋伏了很多的不利因素。这些都是将在以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电力信息网安全风险分析
计算机及信息网络安全意识亟待提高。电力系统各种计算机应用对信息安全的认识距离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对新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认识不足。
缺乏统一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电力系统虽然对计算机安全一+直非常重视,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完善的能够指导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系统安全运行的管理规范。
急需建立同电力行业特点相适应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体系。相对来说,在计算机安全策略、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投入较少。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应建立一套结合电力计算机应用特点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体系。
计算机网络化使过去孤立的局域网在联成广域网后,面临巨大的外部安全攻击。电力系统较早的计算机系统一般都是内部的局域网,并没有同外界连接。所以,早期的计算机安全只是防止外部破坏或者对内部人员的安全控制就可以了,但现在就必须要面对国际互联网上各种安全攻击,如网络病毒、木马和电脑黑客等。
数据库数据和文件的明文存储。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一般存储在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维护的数据库中或操作系统文件中。以明文形式存储的信息存在泄漏的可能,拿到存储介质的人可以读出这些信息;黑客可以饶过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控制获取这些信息;系统后门使软硬件系统制造商很容易得到这些信息。弱身份认证。电力行业应用系统基本上基于商业软硬件系统设计和开发,用户身份认证基本上采用口令的鉴别模式,而这种模式很容易被攻破。有的应用系统还使用白己的用户鉴别方法,将用户名、口令以及一些安全控制信息以明文的形式记录在数据库或文件中,这种脆弱的安全控制措施在操作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敏感性不断增强的今天不能再使用了。没有完善的数据备份措施。很多单位只是选择一台工作站备份一下数据就了事,没有完善的数据备份设备、没有数据备份策略、没有备份的管理制度,没有对数据备份的介质进行妥善保管。
四、电力信息网安全防护方案
4.1加强电力信息网安全教育
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的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其实施力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策略被理解的程度和被执行的效果。为了保证安全的成功和有效,高级管理部门应当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用户、技术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所有的企业人员必须了解并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策略。在安全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普遍性。
主管信息安全工作的高级负责人或各级管理人员,重点是了解、掌握企业信息安全的整体策略及目标、信息安全体系的构成、安全管理部¨的建立和管理制度的制定等。负责信息安全运行管理及维护的技术人员,重点是充分理解信息安全管理策略,掌握安全评估的基本方法,对安全操作和维护技术的合理运用等。
信息用户,重点是学习各种安全操作流程,了解和掌握与其相关的安全策略,包括自身应该承担的安全职责等。当然,对于特定的人员要进行特定的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应当定期的、持续的进行。在企业中建立安全文化并纳入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4.2电力信息髓安全防护技术措旌
(1)网络防火墙:防火墙是企业局域网到外网的唯一出口,所有的访问都将通过防火墙进行,不允许任何饶过防火墙的连接。DMZ区放置了企业对外提供各项服务的服务器,既能够保证提供正常的服务,又能够有效地保护服务器不受攻击。设置防火墙的访问策略,遵循“缺省全部关闭,按需求开通的原则”,拒绝除明确许可证外的任何服务。
(2)物理隔离装置:主要用于电力信息网的不同区之间的隔离,物理隔离装置实际上是专用的防火墙,由于其不公开性,使得更难被黑客攻击。
(3)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先进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构架,最大限度地、全天候地实施监控,提供企业级的安全检测手段。在事后分析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界定责任人和责任时间,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入侵检测系统采用攻击防卫技术,具有高可靠性、高识别率、规则更新迅速等特点。
(4)网络隐患扫描系统:网络隐患扫描系统能够扫描网络范围内的所有支持TCP/IP协议的设备,扫描的对象包括扫描多种操作系统,扫描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工作站、防火墙、路由器、路由交换机等。在进行扫描时,可以从网络中不同的位置对网络设备进行扫描。
扫描结束后生成详细的安全评估报告,采用报表和图形的形式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方便直观地对用户进行安全性能评估和检查。
(5)网络防病毒:为保护电力信息网络受病毒侵害,保证网络系统中信息的可用性,应构建从主机到服务器的完善的防病毒体系。以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核心,对整个网络部署查、杀毒,服务器通Internet从免疫中心实时获取最新的病毒码信息,及时更新病毒代码库。同时,选择的网络防病毒软件应能够适应各种系统平台、各种数据库平台、各种应用软件。
(6)数据加密及传输安全:通过文件加密、信息摘要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来实现文件存储和传输的保密和完整性要求,实现对文件访问的控制。对通信安全,采用数据加密,信息摘要和数字签名等安全措施对通信过程中的信息进行保护,实现数据在通信中的保密、完整和不可抵赖性安全要求。对远程接入安全,通过VPN技术,提高实时的信息传播中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7)数据备份:对于企业来说,最珍贵的是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数据信息。数据备份和容错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建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数据备份设施及切合实际的数据备份策略。
(8)数据库安全:通过数据存储加密、完整性检验和访问控制来保证数据库数据的机密和完整性,并实现数据库数据的访问安全。
4.3电力信息网安全防护管理措施
技术是安全的主体,管理是安全的灵魂。只有将有效的安全管理实践自始至终贯彻落实于信息安全当中,网络安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才能有所保证。
(1)要加强信息人员的安全教育,保持信息人员特别是网络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防止网路机密泄露,特别是注意人员调离时的网络机密的泄露。
(2)对各类密码要妥善管理,杜绝默认密码,出厂密码,无密码,不要使用容易猜测的密码。密码要及时更新,特别是有人员调离时密码一定要更新。
(3)技术管理,主要是指各种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的安全策略,如防火墙、物理隔离设备、入侵检测设备、路由器的安全策略要切合实际。
(4)数据的备份策略要合理,备份要及时,备份介质保管要安全,要注意备份介质的异地保存。
(5)加强信息设备的物理安全,注意服务器、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存储介质等设备的防火、防盗、防水、防潮、防尘、防静电等。
(6)注意信息介质的安全管理,备份的介质要防止丢失和被盗。报废的介质要及时清除和销毁,特别要注意送出修理的设备上存储的信息的安全。
五、电力信息网络安全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理顺技术与管理的关系。
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不能仅仅只从技术上考虑,要防止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2)解决安全和经济合理的关系。安全方案要能适应长远的发展和今后的局部调整,防止不断改造,不断投入。
(3)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必须建立起一套系统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参照国际上通行的一些标准来实现。
(4)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全局的管理问题,网络上的任何一个漏洞,都会导致全网的安全问题,应该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分析网络的安全及具体措施。
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 网络信息安全; 工作流导向; 任务式; 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04-52-02
Abstract: The status of textbook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course is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practical training textbook construction based on workflow guidance is proposed.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textbook is elaborated from aspects of guiding ideology, overall structure, content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It is proved by practice that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the new textbook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nowledge of network security, enhanc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workflow-oriented; task type; textbook construction
0 引言
现代社会,人们用计算机进行通信、存储数据、处理数据等。然而,人们所深深依赖的计算机网络正面临着很多潜在的安全威胁。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在许多国家已经引起了普遍关注,成为当今网络技术的重要研究课题。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使信息安全发展为一项世界性的新兴产业,信息安全在网络信息时代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政府机关、国家安全部门、银行、证券、金融、通信领域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该课程,以满足社会的需求[1]。
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和造就适应生产、建设、管理,以及服务于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优秀的高职高专教材而言,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认知水平,将知识、技能、素质三部分内容,通过潜移默化的手段,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2]。
1 教材建设的现状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起点高、难度大,理论性很强。市面上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书籍、教材也层出不穷,相关教材从不同的技术角度描述,所呈现内容偏差比较大。学生在学习时,普遍感到概念抽象,对其中的分析方法与基本理论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3]。
1.1 教材缺乏针对性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有些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是直接借用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相近专业的教材,大多数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体系非常庞杂,初学者往往产生畏难和厌倦心理,很多学生在学习了知识点以后仍然不知道如何动手练习,即使做了实验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如何应用到现实情况中,因此这些教材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使用。
1.2 课程内容失衡
由于信息安全学科的内容杂,涉及的知识面广,编著者很难熟悉信息安全学科的所有研究方向,数据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攻击、计算机病毒防范等技术几乎成为网络信息安全的全部。本校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是信息技术专业和安全防范专业,而非信息安全专业,市面所售教材大部分依赖于其他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缺乏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技术、新概念的介绍与实践,导致了现有“网络信息安全”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普遍存在失衡的现象。
2 基于工作流导向的“网络信息安全”实训教材建设
“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门类的综合性学科。广义来说,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从防范的角度考虑,在影响计算机安全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还是第一位的,因此所有计算机相关人员,包括用户、系统管理员以及超级管理员,都需要尽更大的努力去提高对计算机信息及网络安全的认识[1]。
为了让学生能够既掌握基本理论,又锻炼动手能力,我们亟需拥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材[3]。遵循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笔者以多年形成的教学改革经验为基础,根据学生群体知识结构所发生的变化,摒弃了传统的篇章结构,编写了十个实用性强的知识单元,既保留了本课程经典的学习模块,也因循时展注入了新的学习内容。该教程已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介绍该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整体结构、内容组织思路及其特色。
2.1 指导思想
教学实践发现,以工作任务式的实训为主线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教材建设,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而更好地学习和认识该课程。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该课程的能力要求,以培养学生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理念、培养学生进行网络信息安全设置与保护的能力、应用各种信息安全产品的能力、对网络信息安全状况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构建工作流可定义式的任务式实训教学为支撑的思路,编写教材时,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融于一体。教学中,采用“做中学”模式,面向应用、突出实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给出实时的评价与反馈,实现一对一的实训教学效果。
2.2 设计原则和整体结构
笔者编写的网络信息安全教材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指导整合成以工作流导向系统化。实训教材的编写分为十个有连接关系的单元,每个学习单元以多个任务作为引子,驱动学生根据实训说明的具体要求展开思考;每个任务有实训目的、预备知识、实训环境和多个实例,每个实例包括实训说明、实训步骤、扩展提示几个部分。
⑴ 实训之间融会贯通,具有连贯性。
⑵ 从“实训目的”开始,巧妙引入实例以增强学生综合感官,并阐明该实训能解决的问题。
⑶ 在“基本知识点”或“预备知识”部分,精心挑选了任务涉及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点,使用了尽量通俗的语言,使学生通过实训快速掌握这些知识。
⑷ “实训环境”部分,告诉学生完成该任务需要怎样的基础设施。
⑸ 学生可以根据“实训说明”,先进行实训操作训练,每个实训完成后,实训系统会立刻根据其完成情况给出考核成绩,如果得不到操作满分,可以观看视频,并能再次重复操作。现场打分的压力使得学生上课都比较认真,能够观看视频及其正确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⑹ “实训步骤”围绕基本知识点展开,让学生面向应用加以实践,清晰易懂,既有利于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⑺ “实训提示”或“实训小结”,针对本实训的内容扩展,介绍了该实例的一些较为复杂、高级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以解决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创新实践意识。
2.3 内容组织
⑴ 结构合理。本教材是为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网络信息安全”课程开发的,是以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理论为基础,具有实践特色的新型教材,编排时尽量不依赖其他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但也完整地展示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在教材内容组织上,采用了整体“自顶向下”,细节“自底向上”的方法,其知识结构通用合理。
⑵ 内容丰富。本教材在内容方面增加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知识,并侧重普及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和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例如,结合生活中常用操作系统经常涉及到的网络安全方面的操作,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环境下学习和熟悉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的一系列实训、实例,以“网络安全”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将各种常见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基本方法、网络安全技术的特点和原理融入到实践当中,加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现了精细化的教学设计、先进的实验教学方式、工作流可定义式的教学方法。
由于网络信息安全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所以,为了体现法律法规的关键性作用,在最后一个学习单元,通过引入案例来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
⑶ 取材先进。教材的内容从当前的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出发,引入计算机网络及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介绍了主流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的特点。例如教材的学习单元四“公钥基础设施PKI”中,通过介绍各大城市常用的认证中心网站让学生了解并学会申请和使用个人数字证书;在学习单元七“入侵检测与网络攻击防御”中,通过实例阐述黑客网络攻击步骤、黑客技术方法真谛、黑客攻击的手段和工具,以及近年流行的网络抓包工具和扫描探测方法。
⑷ 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教材主要是写给学生的,所以在编写时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考虑。要使学生愿意看,并且使学生对该门课程越来越有兴趣,使得学生愿意跟着教材上的任务进行实践,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所以本教材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引入工作流可定义机制,建立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学习曲线,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4 编写特色
2008年学院开始针对“网络信息安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力求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进一步的尝试与创新。我们在使用其他教材时通常删减或补充一些内容以配合这一发展与创新。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成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笔者与同事组成编写队伍,结合实际教学的情况,结合本院专业特色,编写了“网络信息安全”教材,该教材经过试用和更新后出版,满足了信息技术专业和安全防范专业教学的要求。本书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全新的组织方式、大量翔实的实训任务[4],并以向导和插图的方式介绍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每个学习单元针对各主要知识点给出了大量的任务,每个任务基于工作流导向,完成任务的思路清晰、步骤详细,有助于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
3 结束语
课程改革总是推动着教材的建设,而教材建设又不断促进和保障课程改革,为课程改革服务。由于教材内容有全程配套的实例系统,使得基于工作流导向的任务式模式教学能够使学生轻松、高效地掌握所有知识技能,同时提高了学生利用信息安全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教学效果来看,教材对教学的促进效果相当明显,对学生而言,以往学生对教材中或是偏实例或是偏理论的看法,已经完全消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操作与应用机会,其积极性与动手能力明显增强。这些不但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还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教与学相互促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玲俐,陈晓明,陈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2] 赵洁.高职高专优质教材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7: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