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家专项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家专项计划范文1
国家专项计划招生实施的地区由国家划定,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
报考学生需要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1)符合报考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国家专项计划范文2
关于提前单独录取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次录取院校
未完成计划征集志愿的通知
我区2018年普通高校提前单独录取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次录取工作即将结束。目前,尚有少数计划没有完成,现面向广大考生征集志愿,将本批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名称及计划予以公布(详见附件)。国家专项计划允许世居少数民族、久居城镇居民和在藏工作满三年及以上干部职工子女(或被监护人)报考,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农牧民子女。请符合条件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准确填报。
一、征集志愿截止时间
7月22日上午8:00至7月22日中午1:00。
二、征集志愿填报网址
西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信息服务系统(220.182.46.131:8001)
三、注意事项
国家专项计划范文3
主题:中国人的吉祥文化
时间: 2015年1月24日
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主办方: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
联合主办方: 中国金币总公司
主讲人:
段宝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王 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华大典・民俗典》副主编
王 安 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设计部总经理
吉祥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先民们巧妙地来表达自己对吉祥美好生活的向往。喜庆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1月24日,人民日报社《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与中国金币总公司于北京798艺术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共同举办“《国家人文历史》沙龙――中国人的吉祥文化”专场,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段宝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娟,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设计部总经理王安等嘉宾解读“中国吉祥文化”。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的2015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也于现场首度亮相。
较早将“吉”“祥”二字合用的是《左传》
王迦(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主持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吉祥文化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对吉祥文化的系统认知,包括什么是吉祥文化,以及它的历史流变,请跟我们分享一下。
段宝林:古代最初没有“吉祥”这个词,虽然有“吉”,也有“祥”,但两个字是分开的。后来在《左传》当中有了“吉祥”,它是这样说的:“是何祥也,吉祥焉在?”《辞源》对“吉祥”有四个解释:第一个是“吉羊”,“羊,古祥字”,用于古鼎彝的铭文中。第二个解释是“吉祥――美好的预兆”,用于祝词。第三个解释“吉祥坐”、“吉祥草”,为佛祖得道时的事物。第四个解释“吉祥止止”,出自《庄子・人间世》,“吉祥止止”解释为“喜庆好事不断出现”。由此可知,吉祥两个字主要的意思就是幸福的善事,喜庆的好事。
王安:吉祥文化跟人的生活非常贴近,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吉祥文化。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币总公司从30多年前开始发行、发售第一套中国金银纪念币,到目前已经发行了400个项目,2000多个品种,分为十大系列,包括政治题材、重大历史事件、杰出人物、自然遗产,还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有关吉祥文化的金银纪念币以前就曾经发行过,今年又重新开始发行新的系列的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更多也是跟大众企盼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有直接关系。 2015 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图案
“划龙船”是一种图腾祭祀活动
王迦:图腾可谓最初的特殊的吉祥物,请段老师讲一讲图腾与吉祥文化的关系。
段宝林:中国的图腾是龙,它和国外的图腾不一样。国外的图腾一般是一个动物,而我们中国的龙是好多动物合并在一起,在生活当中是不存在的,但在我们的想象中是有的。龙的精神有三,一是代表“和合”,中国人在民族兼并的时候很重视与被兼并民族的融合,所以把他的图腾加在自己的图腾身上。原来是一个大蛇的图腾,消灭了牛图腾的民族,就把牛的角加在蛇的身上,最后综合出“龙”的形象,这表现着一种民族和合团结的思想。第二是腾飞,鲤鱼跃龙门,腾飞变化龙,龙可以下水,可以上天,非常了不起,代表一种生命力。第三种是龙凤呈祥,表现了一种民族自信。民间祭祀龙的活动很多,据闻一多先生考证,划龙船、舞龙就是祭祀龙图腾的活动。
中西方文化融合改变了“”的吉祥寓意
王迦:讲到吉祥文化,大家接触最多的就是吉祥物、吉祥图案,吉祥物、吉祥图案背后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王娟:在中国古代,代表长寿、隐士、君子等。晚秋才开,不与百花争艳,不与众草为舞,陶渊明赞其有君子之风。直到清代,国人还在大量种菊、养菊、送菊,以自喻。但到民国时期突然就没了,变成了葬礼上的花朵。其实这个习俗是从西方来的,西方喜欢送鲜花,比较容易生长,而且在秋天开花,跟西方很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之后就变成了墓地之花。
王安:从金融角度谈,金融离不开货币,从中国古代的钱币,一直贯穿吉祥文化。古代流通的货币也有一种类似于纪念币,或者叫作“花钱”一类的钱币,这类钱大部分都是祈福的作用,比如三元及第、金榜题名、松鹤延年。中国还有古代专门馈赠亲友和下属的钱币,还有上面打上吉祥标记的钱币,货币一直没有离开过中国的吉祥文化。
国家专项计划范文4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基地 校企合作 机电一体化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基地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方向)专业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提升校企合作培训能力、总结高技能人才培训规律建设三个方面。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方向)专业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双赢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岗位能力的需求分析,创新“三元二翼一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为特征,融工学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并辐射引领系部相关专业的共同发展;完成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成省级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以及多门校本教材的撰写工作;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建成专业教师工作室,在技能竞赛和教科研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学习提升的平台。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师徒结对、学习交流、内培外引等途径,优化构建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较强、富有热情的师资团队;与大中型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成维修电工技师(高级工)实训场地,电气故障检修室、电气仿真模拟实训中心,实现了校内外实训实习的有机衔接和区域职教的共同发展。
一、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1.成立机构,加强组织保障
为了保障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任务的顺利进行,本专业建设以系主任总负责,实行项目建设责任制。系部建设领导小组对所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监控,定期召开例会,沟通信息,保证建设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保证项目的良性运行。
2.建章立制,规范项目建设
项目组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管理办法,按照学校的要求对建设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有效落实,遵循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专家指导与小组研究相结合,为建设项目的有效推进、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3.细化任务,明确工作职责
系部成立专业建设日常工作组织机构,对各建设模块确定具体负责人,并落实参与建设人员,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项目组将重点建设专业落实分解为三级子项目,并逐级指定专人负责;对具体参与建设的人员进行工作细化,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通过制度的激励与约束,进一步强化“全员创建”意识。
4.学习借鉴,加深沟通交流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建设工作会议及相关培训,与参与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的兄弟学校广泛交流,积极调研,取长补短,共建共享,互相促进。
二、项目建设特色
坚持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平台,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双赢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与实践躬行。通过全体师生的锐意探索和孜孜追求,本专业在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总结技能人才培训规律三大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1.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学校依据“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双赢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参照德国“双元制”的培养要求和自身情况创新了“三元两翼一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元”即学校元、公共实训基地元、企业元,“三元”为基础,同轨并重;“两翼”即产教融合模拟工厂和企业师生工作站,“两翼”为支撑,围绕“工学结合”,深化校企合作;重视职业素养的教育,贯彻“德技双优”,最终实现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并以此为框架,实现了国家职业标准内容、德国工商联合会职业标准内容以及学历教学内容的“三融合”,形成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产业与专业设置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师与企业管理者对接、学生与企业员工对接的“五对接”。
2.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
本专业与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在教科研及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本专业多年与德国合作的积淀优势,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结合国情校情,积极探索“双元制”本土化的切实可行之路。
灵活采用企业师生工作站、订单式冠名班等多形式创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直接与生产一线对接,促进校企间的项目合作和课题研发,切实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实现校企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承担社会服务责任。充分利用专业师资与教学资源,不断扩大社会培训规模,积极开展退役士兵、省级机关事业单位技师等各类专项培训等,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与经济效益。
三、建设成果
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内涵建设,通过不断地挖掘积累与提炼优化,形成了突显本专业特色的多个典型案例,内容涵盖了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与校企合作等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本专业的建设过程与取得成果。
1.引进国际化职业认证,推动品牌化专业发展
关注本专业实现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的过程中,建立创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成功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转型升级的实施过程和具体做法。
2.借力国际化课证融合,创新实践型评价模式
关注本专业根据项目教学法的理念,创新改革评价考核模式,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实施过程和具体做法。
3.建成企业师生工作站,适应产教研融合发展
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和企业的技术人员进学校任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本专业通过搭建企业师生工作站这一平台促进了教师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4.试点兴趣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科研争创新
目前职业院校正在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本专业尝试让兴趣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相结合,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寓教于乐,提高学习效率。
5.多元意识晨会谱新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本R到岷献ㄒ堤厣,融合学校“树型”教育体系的优势,借鉴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创新晨会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由于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本专业在探索“双元制”本土化的过程中取得了诸多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在校企合作方面,需要继续总结、不断优化,借助职教集团的资源优势实现与区域大中型企业的深度合作。同时,通过项目建设,本专业的师资队伍总体水平显著提升,在后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培训模式的形成与建设成效的体现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后续还需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
国家专项计划范文5
各市科技局,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各有关单位:
现将《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学和应用研究”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21〕131号)、《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信息光子技术”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21〕133号)、《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21〕137号)、《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21〕140号)、《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病原学与防疫技术体系研究”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21〕144号)转发给你们,请按科技部《通知》要求抓紧做好相关重点专项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
请各单位按照要求时间完成项目预申报书的网上填报,省科技厅组织对项目申报材料审核把关后,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报送。
联系人:
基础研究与科技奖励处 王积成 0551-62659625
高新技术处 刘王莲 0551-62674421
农村科技处 许应媛 0551-62658791
社会发展科技处 秦 岷 0551-62678552
王孝文 0551-62678552
资源配置与管理处 张 蕾 0551-62615369
附件:1.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学和应用研究”
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
2.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信息光子技术”
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
知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
3.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与战略
性电子材料”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
报指南的通知service.most.gov.cn/kjjh_t
ztg_all/#
4.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生物重要性
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
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
5. 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病原学与防疫技术体
系研究”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
知 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国家专项计划范文6
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重点专项2021年度
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国科发资〔2021〕7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1年度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南、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1年度第二批港澳台项目申报指南予以。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流程
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不设任务(或课题)。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评审采取填写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两步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并附指南要求的有关附件。从指南日到预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50天。
——项目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申报单位及所有参与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甚至弄虚作假。
——各推荐单位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报送。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在受理项目预申报后,组织形式审查,并开展首轮评审工作。首轮评审不需要项目负责人进行答辩。根据专家评审结果,结合磋商协调情况,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进入下一轮答辩评审。对于未进入答辩评审的申报项目,及时将评审结果反馈项目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申报单位在接到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关于进入答辩评审的通知后,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项目正式申报书。正式申报书受理时间为30天。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对进入正式评审的项目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答辩评审。申报项目的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进行报告答辩。根据专家评议结果,结合磋商协调情况,选择立项。
二、组织申报的推荐单位
1. 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
3. 原工业部门转制成立的行业协会;
4. 纳入科技部试点范围并且评估结果为A类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纳入科技部、财政部开展的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
各推荐单位应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范围内推荐,并对所推荐项目的真实性等负责。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与其有业务指导关系的单位,行业协会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推荐其会员单位,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其行政区划内的单位。推荐单位名单已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上公开。
三、申报资格要求
1.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和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时间为2020年2月29日前,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具有良好国际合作基础,运行管理规范。国家机关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项目参与单位以及项目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申报单位同一个项目只能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2. 项目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1961年1月1日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
3. 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
4. 项目负责人限申报1个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也不得参与申报项目。
项目负责人和项目骨干只能主持或参与1项本专项项目。
对于“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不超过400万元的项目,与其他重点专项项目(课题)互不。
项目负责人、项目骨干的申报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研项目总数不得超过2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骨干退出项目研发团队后,在原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计划任务书执行期(包括延期后的执行期)到2021年12月31日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
5. 特邀咨评委委员不能申报项目;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
6. 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的项目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双方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并作为项目预申报材料一并报送。
7. 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能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8. 项目合作内容和方式应符合我国及各合作机构所在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有关法律法规和科研伦理相关规定。凡开展须事先审查报批的合作活动,例如涉及人类遗传资源或种质资源等,申报单位必须事先依法依规履行国内有关审查报批手续。所有必需的手续完备后,项目才可正式立项。
9. 项目的具体申报要求,详见项目申报指南。
各申报单位在正式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利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service.most.gov.cn)查询相关科研人员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情况,避免重复申报。
四、具体申报方式
1. 网上填报。本次申报实行无纸化申请,请各申报单位严格遵循国家、地方各项疫情防控要求,创新工作方法,充分运用视频会议、线上办公平台等信息化手段组建研发团队,减少人员聚集,按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填报。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将以网上填报的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申报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确因疫情影响暂时无法提供的,请上传依托单位出具的说明材料扫描件,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将根据情况通知补交。
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预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21年4月1日8:00至5月21日16:00。申报项目通过首轮评审后,申报单位按要求填报正式申报书,并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交,具体时间和有关要求另行通知。
2. 组织推荐。请各推荐单位于2021年5月28日16:00前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推荐项目,并将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推荐函以电子扫描件上传。
3. 技术咨询电话及邮箱:
010—58882999(中继线),program@istic.ac.cn。
4. 各重点专项业务咨询电话及邮箱: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
010—68598010,zfj@cstec.org.cn。
“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
010—68572160,sisticp@cste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