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范文1
随着国家对网络安全宣传的逐渐重视,高校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在网络安全宣传和推广中有责任与义务将这项工作做好做实。由于高校信息化涉及到高校的科研、教学和日常的管理,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的安全隐患,安全问题不仅涉及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更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切实利益。网络安全问题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焦点问题,本文从高校信息化建设入手,重点对高校中网络安全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 网络安全
当今“万物相联”时代,网络安全日益重要,中央网信办等多个部门举办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延伸的网络安全博览会,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线下活动,全国个地方同步开展。感觉高到云端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看似高冷,其实与每个网民息息相关。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规模开展,在高校中得到了深入的应用,高校信息化建设基于网络信息化平台,在办公教学软件的整合,高校站群的尽力,以及办公一体化等系统的集成,都离不开网络安全的保障,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软硬件实力,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为高校内部提供技术支持,保证信息化建设不受外来侵扰和破坏。
1 高校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相对开放的高校网络环境,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图书资源一般是公开的,访问权限也一般不受限制,甚至外部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对高校的课程或者其他内部资源进行访问查询,宽松的网络资源管理模式,势必对出现一定的网络安全问题,但是又不能对骨干网的限制过多,这也是高校区别于企业网络的一个特点。
同时,由于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依托学校的校园网的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速度,网络安全设备以及网络安全防御体系更是难以维持现状。另外高校内部的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淡薄,也为安全隐患提供可乘之机,然而网络安全管理人员一般理论丰富但也缺乏相应的突发问题实战经验,对应付突发网络安全问题有时也会捉襟见肘。
2 高校网络安全隐患分析
在高校内部,网络需要支撑大量计算机,服务器,甚至各类查询机等终端设备,这些设备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不同用户的不同操作习惯,以及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不尽相同,导致一旦出现网络安全问题,采取措施不及时,或者措施不得当,就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具体地讲,高校网络安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隐患:
2.1 技术方面的安全隐患
高校信息化的发展速度远快于网络安全措施的发展,高校在搭建校园网络平台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日益增长的网络应用需要,也没有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一般都采用三层网络结构模型,主要是易于管理和维护,但是没有考虑到同一层的不同节点之间的隔离和扩展问题,对于安全方面的部署更是后续的问题。从结构安全上讲,网络出口的单一化设计,服务器的防护措施,和接入层认证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配套匹配等都讲影响安全方面的问题。
2.2 安全管理方面的安全隐患
高校信息化的推进,宽泛的来讲,能满足高校师生对网络的需求,但很多又忽略了网络安全系统的需求。部分高校校园的网络安全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得图书馆和学校机房等公共资源平台上,不同师生的操作,有可能会导致信息丢失或者非法入侵,网络安全隐患问题更加突出。
2.3 来自外部的安全隐患
高校网络的安全隐患中,很大一部分是来于外部的威胁,以及外来人员利用校园网络所带来的一部分安全隐患。虽然网络安全防护软件和检测软件不断地发展,但是网络病毒仍然肆无忌惮地攻击校园网络。这些人为或者操作失误导致的威胁,为校园网系统造成的破坏还是极大的,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3 高校网络安全管理的对策
为保证高校校园网络的稳定性,并能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相关的对策:
3.1 完善高校网络安全技术保障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网络安全和对应的措施,考虑网络安全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各个应用层面的地位,包括基础网络服务设施,应用软件以及数据中心的角度等。分析可能要面临的网络风险,从源头上对风险有预估性,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对防火墙技术,身份认证机制都要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对内部用户和外来人员进行访问权限设置,对出口数据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在技术层面上减少网络完全隐患。
3.2 高校网络安全的物理防护
为避免一些因为人为原因导致损坏,则需要网络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的共同维护。对师生而言,采取屏幕口令和定期修改个人计算机或其他网络应用密码等措施;对高校网络管理人员来讲,确保将核心交换设备和防火墙等重要设备集中管理,对线路线路采取深埋措施,避免人为干扰,这些都是网络安全的物理防护措施。
3.3 健全网络安全相关管理制度
结合学校校园网的组织架构和安全规划情况,制度包括设计、实施以及维保在内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校内网络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问题责任人制度,对外来人员严格控制上网行为。规范全校师生的上网行为,从顶层完成网络安全相关保障。
3.4 培养高校师生内部安全意识
考虑到高校师生的网络技术水平的差异,对关键岗位人员应有计划性地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同时应在校园定期举办网络安全方面的讲座或比赛,使广大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得到提高。让校园网用户都用实际行动关心,关注网络安全,也进一步推动了校园信息化的发展。
4 总结
高校网络安全是一项长期并且艰难的工作,本文从网络安全现状入手,在分析了高校网络安全现状以及安全隐患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高校只有将网络安全这一项基本工作做好,才能将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促进校园网络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颜琳,陈侠.美国网络安全逻辑与中国防御性网络安全战略的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4).
[2]吴洪斌.高校网络安全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3]土红梅,宗慧娟,土爱民,等.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5(01).
作者简介
袁华兵(1985-),男,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供职于西安医学院。研究方向为网络管理。
高校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范文2
关键词: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网络青年自组织是指依托网络这一平台成立的组织,是广大青年在观点、兴趣、爱好、利益、社会文化背景等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取得联系和交流、组织开展活动,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有特定规则和规范的网络非正式群体。
一、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产生原因
(一)时展及科技进步是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生成的前提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权利、平等、自由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并时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更加乐于通过结社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表达自身诉求,维护自身权益。这样的时代特征也对社会群体中最为活跃、思想最为解放的青年产生了深刻影响。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普及使得网络自组织成为了可能。网络配置资源成本低,对青年需求的全覆盖,平等、自由的组织文化为网上青年自组织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基础。
(二)青年多样化需求是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生成的内在动力
当今青年生活呈现出价值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生活个性化,行动潮流化的趋势,伴随着这一趋势,青年的公民意识、民主意识、人文意识、忧患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青年呼唤社会公正,维护自身权益,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与此同时,高校中现有传统规范化的组织在形式与内容上已经难以满足青年人日益出现的多样化需求。学生党支部、共青团组织、学生社团组织形式及活动内容的传统性,使得在其之外存在一些组织空白与活动空白:即缺乏同年轻人熟悉的网络结合的、相对自由的学生组织与活动形式。因此,大量自由活跃的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适时而生,填补了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的组织空白和活动空白,满足了青年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这一切都使得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出现成为必然。
二、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
(1)淡化了传统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的概念,削弱了传统青年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得占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干的传统学生组织难以发挥作用。
网络青年自组织及其活动的多元、开放、自主、自由的特点,较好的满足了当代高校青年的心理、娱乐需求。相比党团组织、青年社团等传统青年组织单一、封闭、被动的特性,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明显对青年学生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这使得原本基础就比较薄弱的青年学生组织受到了更为强大的冲击。
(2)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特性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大打折扣,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首先,自组织聚集了大量不同校园的大学生成员,同时由于网络虚拟性及监管的缺失,很容易把大学生对社会问题反应快、易偏激的特点高度凝聚化在自组织里,当某种错误思想或舆论在各自组织群中进行流传和诱导时,受到从众心理和群体规范的压力,大量学生就会参与对抗社会的行为,造成学校和社会难以控制的影响和后果。
其次,自组织中个别成员对传统组织的逆反心理和对主流信息的怀疑态度,会通过网络青年自组织迅速传播,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大打折扣。
(3)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自发性、虚拟性、信息隐秘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发现自组织的存在,无法预测自组织对群成员的影响,从而也就难以有效控制和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工作。这种在高校管理部门视野中隐形,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显现的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成了一种潜在的隐患。
(二)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1)高校青年网络自组织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利用网络自组织的覆盖性广、传播性快、动员力足的特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传播度。网络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传播媒介,它将文本、声音、图画等信息集于一体,能够激发青年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也符合青年要求自主发展的心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自觉和主动性。可以利用网络特有的信息高集成性、互动性和可选择性,促进青年有选择地、自主地接受、参与各项活动。
(2)高校青年出现一定程度的聚集,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有利基础,同时有利于组织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出现,使得原本离心性非常大的高校青年出现了难得的集聚,在目前传统党团组织、学生社团无法全面覆盖青年学生的情况下,网络青年自组织作为大学生集聚的平台,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掌握青年情况、关注青年动态、了解青年需求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3)青年的舆情得以真实全面的反映。通过网上聊天、沟通、咨询,可以直接与每个青年进行交流;通过网络自组织意见的收集,可以真实、快捷地了解青年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通过发挥网络交际的优势,更易了解青年内心深处的真实思想、所需所求,从而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引导管理对策
(一)解放思想,正确对待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
积极转变思维方式,密切关注、客观分析、正确面对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这一新生事物。既要用理性宽容的态度来看待它的发展,更要通过认真研究发现它们反映出来的基层青年的需求、主张、愿望,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搭建平台,加强对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管理和引导
(1)建立健全高校网络建设与管理机制。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和交际方式,除了一些基本管理公约外,缺乏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规章制度。高校应该结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网络法律法规,完善对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进行保护、引导、管控的具体措施,开发有利于引导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的网络软件,制定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管理的目标要求、管理规范、制度措施、奖惩标准,使自组织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建立健全技术监控和网络安全规范机制。充分利用实名制、身份认证、加密、防火墙、网络安全检测监控等技术的更新和制度的完善,检测、拦截、删除有害病毒,屏蔽、过滤敏感和有害信息,有效支持青年自组织的正常网络运作,有效监控青年自组织“网上召集、落地聚集”的群体。加大对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破坏行为的惩治力度,教育和规范师生的网络行为,以法制手段促进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健康发展。
(3)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督机制。强化校园网络平台的技术监控,实施 24小时网络监管,对不良信息做到快速反应、有效处理。建立自组织网络舆情汇集及分析机制,密切关注微博、QQ群、博客等网上交流平台上青年的思想状况和热点问题,及时挖掘并分析舆情信息,保证舆情信息汇总、分析、上报的制度化。形成校园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的联动机制。学校管理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骨干、校内校外等多层次、全方位协调联动,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解决网络突发事件。
(三)因势利导,开展网络明教育主题教育活动,用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
(1)引导大学生合理参与网络交往。不断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正确心态加入网络自组织。要重点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减少消极型的网络自组织和网络自组织消极行为 产生的条件。
(2)推荐优秀网络资源活动。通过校园网络、广播、海报、卡片等形式向全校学生进行广泛的宣传普及有助于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类优秀网站。引导大学生浏览绿色网站,学会运用优秀网络资源查阅信息、帮助学生主动抵制不良网站的侵害。
(3)开展网络文明教育活动。通过开办相关论坛,邀请心理、网络专家定期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咨询和辅导。在学生中采用辩论、演讲、主题班会的形式,将网络文明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当中。不断提高大学生健康上网的意识和网络法制意识,塑造文明网络的良好风尚,也为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青年自组织.
[2]梁继峰,吕莉媛.自组织理论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黑龙江高教究,2009,7.
[3]李磊,王名,沈恒超.网上社团及其管理:NGO新领域探讨.南京社会科学,2002,1.
[4]全晓松,马会琼. 试析高校学生自组织群网络社团的管理.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1.
[5]何瑛.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影响及引导.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0.
[6]董悦,李凌云,唐洁秋.青年自组织研究――以杭州市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08,3.
高校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范文3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5-0078-02
校园网络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信息化体系包含信息种类繁杂,服务对象多样化,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服务保障体系来保证校园网络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适用性。[1]28长春中医药大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历经十余年时间,在网络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网络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却相对滞后。立足现实需求,确立网络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建设与发展策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学校网络信息化建设现状
“十二五”期间,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了教学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校园网络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骨干千兆,百兆到桌面”的网络架构,有线校园网覆盖校区的全部楼宇及学生公寓,建设了服务器虚拟化平台,保障学校网站、各部门二级网站、各应用系统的稳定运行,维护师生员工校园网络的顺利接入与使用,满足师生员工使用网络的需求。建成多媒体教室、全自动录播教室、计算机实验室、语音实验室等上百间信息化教室,建成多媒体教室远程集控系统,实现多媒体教室远程管理、远程服务教学、远程辅助录播、课堂教学展示、远程教学观摩,满足信息化教学与管理需求。
1.2 网络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
建设了校园一卡通平台,实现与图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网络计费系统、财务系统、多媒体集控系统、智能电控系统等原有校园应用系统的对接,并建立了迎新系统、网上电子支付平台等应用系统,建设了卡务中心、自助圈存机、自助补卡机等校园卡服务设施,实现了新生报到注册、食堂消费、校园网缴费、银校转账、图书借阅、机房上机、电费缴纳、开启多媒体教室设备、会议考勤等功能,满足师生员工学习、生活、工作、管理等各方面需求。搭建OA协同办公平台,实现了校内通知、网上公文审批、网上财务报销审批、网上会议室申请等数十个办公流程的网上审批和处理,实现了办公的便捷化和自动化。
1.3 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建设了共享数据中心、数据清洗与整合、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四大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实现了数据标准的统一、数据的实时同步与共享,整合了校园各信息化应用系统,统一身份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授权和安全审计,实现单点登录,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教学、办公、财务、选课、成绩、缴费、图书借阅和一卡通等学习和生活全方位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2 学校网络信息化服务保障方面存在的不足
2.1 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仍落后于省内高校和行业院校,与国内一流高校差距很大。带宽不足导致无法满足师生对网络速度的需求,一些网络应用不能有效开展。在目前移动设备成为主流的时代,无线网仍没有达到全校覆盖,无法满足师生移动学习和移动办公需求。
2.2 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不尽完善
除了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策略保证网络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等软硬件环境的安全之外,在保障数据信息和内容的安全性方面有待加强。
2.3 网络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方面的规章制度尚未健全
尤其是网络应用与服务范围、应用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与保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尚未有效地建立起来。
2.4 网络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全校网络信息化的技术支持与服务部门,服务范围广泛,服务用户量大,目前信息网络部人员有限,不足以充分满足为全校师生提供快捷的网络信息化支持与服务的要求。
2.5 缺少网络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目前很多高校已具备规范、便捷、全面的“一站式”综合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我校尚未建设能够提供诸多网络信息化服务内容、涵盖多种通信手段和沟通方式、能够提供实时咨询、预定和受理服务的综合网络信息化服务平台。
3 学校网络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发展目标
以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和为部门、院系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在构建坚实的支撑学习、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环境基础上,构建以“资源开放和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校园网络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积极推进信息化服务意识,全面建设校园信息服务资源,大力开发信息化服务应用项目,培养信息化服务专门人才,[1]29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学校网络信息化服务的综合水平达到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前列。
4 学校网络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策略
4.1 网络优化与升级改造
将互联网接入能力扩展至万兆,实现IPV6的多种应用。建设覆盖全校的无线局域网,使得在校园任何角落都可以接入互联网,实现移动学习和移动办公。为用户提供高速、便捷、形式多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系统性地提高人均信息资源的获取量。[3]
4.2 建立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容灾能力,加强校园网抵御各类外部、内部攻击的能力,保障网络系统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不受偶然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证系统连续可靠正常运行,保证网络服务不中断。保护信息资源和各种核心数据的安全性,保护用户的隐私权。为校园网用户提供更多正版软件资源和防治病毒的软件资源。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3]加强对校园网用户的信息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
4.3 建立网络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搭建服务平台,为师生员工提供全面的“一站式”综合网络信息化服务,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化服务内容和服务资源,提供多种通信手段和沟通方式,提供实时咨询、预定和受理服务,提高信息化服务效率。
4.4 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
完善管理体制,通过规范和制度的建立明确规定管理部门的职责,规定网络应用与服务、应用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与保密等方面涉及的范围、标准与责任,保证网络信息化服务与用户需求相契合,保证信息资源管理与应用服务交互之间无缝连接,促进网络信息化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4.5 加强网络信息化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
重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人员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发挥调动人才潜能,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明确信息化服务保障人员分工,积极创造条件,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领域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保证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切实提高服务能力。
4.6 为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通过培训指导,帮助教师转变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态度,促进教师的信息意识与信息技能的提高。帮助教师掌握各类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办公效率。帮助教师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理念,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量化教师信息素养标准,形成培训评估考核机制,保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4.7 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
为学生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提供随时随地可得且易得、大量且优质的学习资源,推动其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断增强其数字化学习的能力。
4.8 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措施
从组织、人员、经费、技术等方面保障以上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领导和主管部门对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大在应用软件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投资比例。提高应用部门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投身到网络信息化建设中,不仅是提出应用与服务需求,还可以为建设过程提出改进意见,网络信息技术部门在技术上给予充分支持,保障各项举措的顺利实施。
5 结语
长春中医药大学网络信息化建设将迎来“十三五”加速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关键时期,提高网络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才能够为改善网络信息化服务质量、优化网络信息化建设效果提供良好的保障,从而提高学校整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水平,有效地为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方面提供服务与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勐,李颖晖,钱岑,等. 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J]. 国防科技, 2008,29(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