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大学语文的认识

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范文1

一是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使学生听懂课文,听懂教师讲授的内容,听懂学生的发言。课外,要使学生听懂某人的发言,某事的阐述,某个问题的争辩,通过听分辨出是非曲直,好坏丑俊,总而言之通过听,能够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所听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进而用说表达自己的情感。听的能力培养必须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有对词语的理解,能听懂对方所说的意思;其次要善于察言观色,通过肢体语言,他人的表情理解对方的态度;第三还要对听不懂的地方进行思考,或猜测。听所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力甚至比写更多,更全面。因为写好后还能进行修改,而听如果理解错误,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培养听的能力要以以上三点为基础,就是有了读的能力、说的能力、写的能力后,才能有较强的听的能力。

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说的能力。所谓说,就是让学生能够准确表情达意,能够有条理、有层次、用优美感人的语言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说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培养说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说的环境。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从开始说到下课,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最大阻碍。教师要设计课堂提问内容,给学生说的机会。要做到面向大多数学生,使所有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对学困生,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以多的关注,多提问他们,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设计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还不能超出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回答出来,这就叫“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外,课外也有许多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方法和机会,如开展演讲比赛,文艺活动等,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培养说的能力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一个什么料,教师就从某一个方面进行培养,不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为赵忠祥,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要适应生活,在具体的工作中发挥作用。因此培养说的能力必须立足现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读的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不仅要首先理解课文的内容,即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而且还要了解有关语言的知识和表现形式。这样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就比其他课程中的阅读,在对语言的理解方面又多了一层含义。比如作者是如何练笔、遣词、造句的,是如何安排篇章结构、布局谋篇的;文章运用了那些表达方法以及文章的审美价值;还有就是课文所涉及的有关语言文字及有关文学和文章学的知识。从价值取向上看,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课文的内容,或者说是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而更应该关注的是语言自身的信息,比如有关语言的基本知识、乃至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因此,阅读教学应进一步加强,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让学生多读,比如要开设早读课、课外阅读课等,在课堂教学方面也要把读列为一项主要内容,使学生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境界。

四是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求学生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亲身参与的事情,做到有感而发,感情真挚。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名胜古迹、革命圣地,参加必要的劳动或其他社会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苦与乐,从中学到知识,认识社会,受到感染和启发。还可以组织学生看日出、日落、彩虹等等,让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层次描写风景,用优美的词语描写风景,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写的作文喜欢说大话、空话、套话,从某处摘抄一些好的词语,从网上下载一些好的段落,按在自己的文章中,装点门面,或是无病,或是哗众取宠,没有具体内容,没有真实感受。这种作文的教学方法要坚决摒弃,要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提倡写真情实感,内容要具体,感受要真实,让人读后能受到感动。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写应用文的能力,文学家毕竟是少数,多数人学习语文的目的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任务型教学;问题与对策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和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其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凸现。与此同时,新改革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更注重大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听力理解的比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了35%,考委会还积极研究开发了计算机口语考试,并已经开始在试点院校进行试验,听说将占据总分的70%,以进一步扩大口语考试规模,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目标是要更准确地测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可见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这就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从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学

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来。

在提高大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能够帮助在读大学生全方位地掌握和应用英语。目前,如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参与英语课堂互动不平等和忽视英语教学评价的作用。其具体内容如下:

1.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大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得实施任务型教学的效果不太理想。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由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课堂气氛的压抑。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没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气氛较为压抑,对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上,不习惯用英语表达,担心用英语说错后会受到批评,使得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上不能得到有效实施。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大学生疏于对英语口语的训练和表达,大学英语教学受听说障碍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普遍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较低。以上这些都是由于大学生缺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造成的。

2.英语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在进行任务型教学过程中,英语课堂缺乏针对性,这也是当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大学英语教师准备任务型教学资料的不足,有些大学英语教师在准备任务型教学时,没有把英语口语教材融入设计的任务场景中,使得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缺乏针对性。另外,大学英语口语教师忽视大学生的主动性,也使得准备的任务缺乏针对性。

3.参与英语课堂互动不平等

参与英语课堂互动不平等,是指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只有一两个学生在课堂上与英语教师进行互动,造成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参与英语课堂互动不平等的局面。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互动中,普遍存在着只有互动的形式而无互动的实质性内容,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大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缺乏教师对大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难以达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效果。加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较为落后,英语课堂教学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大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地位,缺乏师生之间真正的双向交流、沟通和对话,也不利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4.忽视英语教学评价的作用

在英语教学评价方面,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施任务型教学,往往忽视了英语教学评价的作用。有些大学英语教师即使意识到了英语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在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英语评价也都依赖于总结性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导致了教学活动完全围绕考试内容进行,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等不正常的现象充斥着英语课堂,使大学英语教学走进了应试的怪圈。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总结性教学评价使相当多的大学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严重地制约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实施。

二、解决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为了有效实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针对上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关键。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大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明确任务的教学目标,以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般而言,大学生的语言知识在真实的课堂交际环境中得以应用,在完成任务的

过程中得到强化,最终达到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内容上要创设一种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的、较为真实的交际情景,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兴趣,让大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另外,英语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大学英语教师联系社会生活设计真实的任务情景,也可以培养大学生学习英语

的兴趣。

2.精心设计课堂任务

精心设计课堂任务,是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施任务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具体来说,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材料的组织与选择上,要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和目标为出发点,认真准备课堂任务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促进大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任务设计方面,课堂活动和课堂任务的设计要尽量模拟真实场景,考虑课堂任务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使大学生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还需要向大学生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任务框架、目标等,并布置相关的准备任务,使大学生掌握任务的主题并掌握相关的语言素材,为课堂任务的实施做好准备。

3.推行师生共同参与的任务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推行师生共同参与的任务,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水平。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转变口语教学中教师和大学生的地位,处理好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推行师生共同完成的任务型教学,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可以促进任务的完成。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是口语任务型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个过程是通过语言完成交流并完成任务的。推行师生共同参与的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始终是交流的主体,

并始终应处在努力完成任务的情景中,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运用语言知识来完成任务。

4.重视完成任务后的评价

重视完成任务后的评价,引入形成性评价理论,拓展评价主体和层面,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重视任务完成后的评价分析,有机地调整任务型教学的安排,英语教师应重点分析某个语言形式在具体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特征和关键点,帮助大学生明确语言形式的特征以便应用,同时在应用中准确地利用此类语言形式传递特定的意义。此外,在对任务完成进行评价之后,就进入到了英语口语练习阶段,语言的练习可以是个人、配对、小组多种形式,大学生将通过语言分析获得新的知识点,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语言形式的熟练程度和口语流利程度。

总之,任务型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设计好的各种任务,以此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具有其长期性和复杂性。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结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际情

况,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精心设计课堂任务、推行师生共同参与的任务和重视对任务完成后的评价,不断探索解决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问题的对策,进而促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惠利.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宁夏教育,2009(Z1).

[2]单楠.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11).

[3]蒋天岚.大学英语任务型听说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7).

注:本论文是2009年中国计量学院高教年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名称: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的问题与对

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范文3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经济体制得到改革,思想观念出现转化,再加上受到复杂化、多元化的软环境影响,大学生群体在学习英语文化的过程中,难以避免西方价值观念与自身的人生价值观产生的冲突。大学生怎样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健康成才,不但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核心问题,更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过程。本文主要探讨了英语文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

一、英语文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对于英语这门语言而言,因为中西方在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以及社会习俗上具有明显差异,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环境下生成的文明因子,所以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人们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念。由于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正受西方文化的多元影响,大学校园属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大学生们一面受到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同时又要承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大学生们的人生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一)英语文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显性影响

英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是西方主流价值观的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现阶段西方社会文化意识观念的主导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念。英语文化所展现的主要是提倡个性张扬以及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而中国的传统观念强调的是国家、社会以及家庭等团体观念,从而让中华文化价值观具有明显凝聚力与生命力的特点。由于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在我国飞速传播,特别是在我国大学校园中,对大学生有显著影响。他们不仅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接受英语文化,在生活上经报刊、书本、影视以及互联网等多方渠道受到英语文化的影响。英语文化的多渠道涌入,不仅冲击我国传统价值观以及历史文化,还有可能降低某些道德标准。英语文化中所宣扬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产生的主要影响有:张扬个性与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一方面会激起学生的信心,另一方面还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让学生展现个性,并依据自身喜好来选择有针对性的探索领域,有利于社会培养出更多实践型以及创新型人才。

(二)英语文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隐性影响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西方节日,有些节日甚至要比我国传统节日还受欢迎,西方节日正在默默冲击我国传统文化,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是因为大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新鲜感以及好奇心所表现出来的对西方文化的认可。这种认可表现在生活中,如在我国迅速兴起的肯德基、星巴克、麦当劳等西方快餐连锁店,现已成为了年轻人的娱乐约会以及用餐谈话的主要场所。吸引他们的不但是美味食物,更主要的是他们开始对那种高效便捷以及轻松欢快的饮食文化产生赞同和认可。可见,英语文化正通过多种传播形式,对大学生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行为规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有效培养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对策

(一)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这种文化多元、价值观多样以及社会多变的环境下,强化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由于大学生属于受高等教育群体,他们最有条件以及最有机会接触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对于多种社会思潮的涌现,随之而生的是多元化的价值标准,从而影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设。我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实施,有效引导大学生接受认可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整合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课堂以及寝室等多样化载体,尽可能实现最佳效益。

(二)充分展现真理理性作用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和主导人生价值观之间的不对称性,让某些人陷在人生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的差异和矛盾中,特别是对于人生阅历少、价值观还未成熟的大学生而言,难以自拔。若社会中多数人员可以准确自主处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就可以缓解社会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然而要让人们具有该种为人处事的理性,无法脱离科学人生价值观的引导。换言之,只有社会大部分成员具备科学理性的人生价值观时,才能有效构建和谐社会。

(三)懂得扬弃英语文化的利弊

人们对于英语文化的学习有个普遍共识:一定程度上将文化教学视为语言教学,语言属于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可以有效反映文化。只有有效掌握了语言所包含的真正文化内涵,才会真正熟练运用一门语言。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学者必须注重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联系。

要秉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理念去学习英语文化,在有效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辩证性地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辩证的否定本质是扬弃,自己发展自己,吸收文化中的有益部分,与时俱进,实事求是。

三、结语

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范文4

摘 要 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体育赏析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审美观念,提升在校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体育赏析的定义出发,在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审美素质、德育素质及情感熏陶等三个方面对体育赏析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期推进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体育赏析 人文素质教育 实效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体育活动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现代竞技精神的不断传播,各类体育竞赛的精彩程度和分享速度都远超从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体育赏析来介入体育活动,使自己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对于身处校园的高职学生而言,体育赏析不仅是他们参与体育活动、领悟体育精神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其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从体育赏析的角度出发,对其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间的相互促进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求在提升体育赏析地位的同时,推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与发展。

一、体育赏析的定义与特点

体育赏析作为体育审美活动的重要表现形态,是人们在对以直播或转播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体育活动进行观赏时,基于个人感官和知识水平对所观看的体育活动的内容及形式所做出的主体性评判,是其人文素质的重要体现[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赏析在人们业余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赏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从赏析对象上来看,体育活动不同于一般的人文活动,具有较为突出的不可预知性和不可重复性。在体育竞技中,天气、场地等客观条件的变化和运动员心理状态等主观条件的不同,都会对竞技结果产生不容忽视且不可预料的影响,任何一场比赛都是独立的,并且往往具有着极强的创造性。也正是这种不可复制性,极大的提高了体育比赛的可观看性,对于观众具有超强的吸引力。同时,这一特点也使得体育活动表现出很强的情绪煽动性,能够快速的调动起观众的热情。

其次,从赏析美感上看,体育赏析美感的直觉性较为突出,是一种以观众的感性活动为主导而引发的共鸣行为。在激烈的体育比赛中,观众往往会在理性认识尚未形成的同时,就对运动员所做出的经典动作发出感慨,从而在体育活动进行的同时完成发自内心的赏析行为,充分体现了体育赏析的直觉性特征。

二、体育赏析对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

(一)体育赏析能够促进高职大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

体育赏析的过程,从根本上而言即是赏析主体完成审美活动的过程[2]。在对体育活动进行观看的过程中,高职大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精彩的对抗场面,还可以从中领悟到运动员们奋力拼搏、永不服输的宝贵精神,从而与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作为竞技行为与竞技精神的集合体,体育活动对大学生有着超强的感染力,在对体育活动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具有较高欣赏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大学生们,往往能够较为轻松的体会到竞技活动的乐趣,与运动员产生情感的共鸣,在一些国际赛事中,还能体会到较强的民族荣誉感。因此,对体育活动进行赏析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无意识的完成个体审美的过程,对于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育赏析能够促进高职大学生德育素质的增强

德育素质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中最为重要的品质之一[3]。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多为九零后,在思想观念、性格特点、人生目标上都与以往的学生有着较大的差距,而使用传统的德育教学办法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对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相比于以往的抽象说教,体育活动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一场体现出竞技精神的足球赛,往往会令同学们醉心其中,而其中运动员们的优良道德品质,也会引起他们对自身不良行为的积极反思。因此,体育赏析能够发挥体育运动独特的感染力,并能为当代大学生带来良好的榜样效应,使他们的德育水平不断增强,为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做出贡献。

(三)体育赏析能够有效调节高职大学生的个人情感

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具有较为繁重的实习任务和学业压力,使得很多初入校园或面临毕业的学生经常陷入负面情绪当中,这种负面情绪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对其人文素质的提升也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体育活动由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将学生从负面情绪中带离出来,使他们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感到困惑和苦恼时,观看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不仅能够使学生淡忘烦恼,全心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更能够激发其奋力拼搏,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其坚忍不拔的人生品质,使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加有信心、有计划,更高效的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同时,学生通过体育赏析所获得的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增强了其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对于解决当前高职学校素质教育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莫磊.大学生体育观赏能力探析及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00.

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对策

语文,作为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一直得到我国教育人士的重视。但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当中,大学语文一直处于被忽视的边缘。语言是我们进行人际交流的必备能力,语言的使用与操作能力对于学生的社会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我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趋势之下,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影响,更认识到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注视起大学语文课程。

一、高职大学语文现状分析

在社会对于综合素质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的时候,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开始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发展现状却令人堪忧。下面,我们就来对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介绍:

(一)高职大学语文出现边缘化现象。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学生都渴望在高职院校当中学习到可以立足于社会的一项技能,因此,尽管我国对于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素质教育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但是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当中,大学语文,这个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的学科,依然没有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已经处于边缘化境地。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的高职院校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社会实践能力更为重视,认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其主要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有甚者,为了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根本没有设置大学语文相关课程。正是因为这样,大学语文课程在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当中出现了明显的边缘化现象。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如人意。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没有兴趣,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没有必要,第一,一些学生没有进行思想学习的能力,对于问题的认知,只看表面,不想深层。第二,高职院校当中的个别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很差,其口语表达不尽文明,也没有文化内涵。就这两点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当中,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会存在很大的困难。第三,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语文写作方面能力也十分有限。可想而知,在未来的工作当中,一份实习报告、调研报告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任务。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的对策分析

(一)平衡教育重点。在高职院校当中,学校将学生的职业化技能作为教育的重点。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提高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将做人、做职业人、做有文化的职业人作为其教育的主要思路,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当中更好地立足,更好地与人进行交流,更顺利地实现自我进步。一个具备职业技能的人,不一定可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而一个具有文化的职业人,一定是社会人才市场上所需要的人才资源。

(二)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高职院校应当对学校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使学生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实现一体化。在保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大人文课程的比例。还可以将科技教育的相关思想融入到人文教育当中来。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课程,因此,可以与科技教育实现完好的结合。这就需要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们有意地在二者之间进行协调,使大学语文课程可以服务于高职院校的职业课程。

(三)设置大学人文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当中,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文学色彩相对深厚的学科,但是,在高职院校当中,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正,比如说,在课文的选择上,可以以科技选文为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的科技精神进行领悟,使其产生崇拜的情绪,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顺利地引导学生对正确的人文精神进行学习与模仿。

(四)设置大学应用语文。高职院校的学生之所以不愿意从主观上接受这门课堂,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大学语文对于他们的学习与工作没有帮助。因此,在高职院校进行大学语文教学这,要有意提高大学语文的应用价值。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基础,大力加强人际交往技巧的教学。比如说与不同身份的人的交流技巧、口语交际当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等。这样,大学语文的教学成果就会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得到体现。在发现大学语文课程对自己的影响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提高,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得以顺利地开展。

(五)设置大学实践语文。学以致用,方可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高职院校当中,要以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为主导,对大学语文课堂进行灵活性的调整。因为,在高职院校当中,人文课程的时间很难保证,所以高职院校当中的大学语文课程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给学生更为随意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时间,进行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高职院校为载体,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现状与教育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我国的高职院校可以找到更为合理的育人思路,在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语文课程作用一门人文社科性课程,对于学生人际交流能力、写作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希望我国的高职院校可以认识到社会对于人才的真正需求,明确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当中的定位,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参考文献

[1] 欧阳灵芝.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才智,2009(03).

[2] 张兰.浅议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9).

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育 对策

大学语文是一门通过学习语言、品味语言来提升学生汉语水平、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以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课程,也就是说它是一门以语言育人和教化人的课程。”当前国家把文化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层面,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这为大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大学语文教育的地位和发展的必要性已经显示出来。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一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

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大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关系密切,有助于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其完美人格,发展其创造性思维,使大学生在气质、修养、人格等方面得到提升,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是指人在认识、改造大自然的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修养和品位,也就是人所具有的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它涉及到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关系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经过这样的人文素养的培育,才能使学生努力对此进行实践,学习古代先辈留下的优秀的成果并为己所用。如此才有利于青年学生对于自身品格的塑造。《大学语文》是一门含有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导引和感染青年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虽还有其他的不足,但是《大学语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有了提升。大学语文这门学科要给青年学生一种感召。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感召下,学会刚强奋进;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召下,学会不断探索;在“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感召下,学会潇洒豁达。这些伟大的名族精神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课程定位不准确

在高校,由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与未来的工作前景息息相关,因此,“以专业为龙头、着眼于就业”的课程设置观念根深蒂固。许多高校院校并没有把大学语文作为一个学科来设置,在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和教材编写上没有给予必要的投入和重视,由此导致了大学语文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尴尬状态,随意压缩、削减课时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院校甚至将大学语文课确定为选修课。

2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下降

与课程边缘化现状相比,更让人担扰的是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消极态度。一直以来,大学语文的缺勤率居高不下,学生即使来上课,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由于对所学知识缺乏认同感,学学语文的动力极为不足。

3缺乏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大学语文找不到学科归属,自然得不到关注和重视,导致了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不愿意参加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学校只能用汉语言文学专业刚毕业的学生来应付局面,而这些教师同样一抓住机会就跳离这个岗位。教学人员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缺乏,使得该课程的教师队伍始终处于缺乏经验和素质的状况。

4教学手段单一,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目前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更侧重于文学知识的学习而不是对学习方法的引导,同时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的讲授占据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从上课到下课,学生几乎没有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时间。

5教学体系不科学。教学队伍不稳定,就无法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不少学校仍然采用中学式的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而这种传统模式正是导致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考评方式和职称晋升等方面考虑,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否则就无法从根源上解决。

6社会的发展对大学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语言文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不规范语言文字及标点符号的使用,对当代的大学语文的教育产生. 网络词汇对现代汉语言文字的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词汇也越来越流行,网络语言也越来越频繁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她们对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他们在网络交流中常常用用“表”代替“不要”,用“88”代替“再见”等。现在更多的网络流行语直接冲击着汉语的规范使用。现在青年一代的网友们还都把使用流行网络语言交流看作是紧跟时尚的一种表现。这些网络词汇的出现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活力,但这些网络词汇随意使用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对于没接触过这些网络流行语言的人来说,他们无法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如,汉语中的“蛋白质”在网络流行语中的意义成了“笨蛋 + + 神经质”,“白骨精”成了“白领 + 骨干 + 精英”,“天才”成了“天生蠢材”,等等。这些现象的发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直接对大学语文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高校加强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对策

1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大学语文公共基础课的重要地位,准确定位大学语文的社会功能,规范设置大学语文课程。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已将大学语文定位为素质教育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该课程理应受到更多重视。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作用,适应当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必须合理,贬低和无限拔高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都不符合事实。因此,大学语文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大学语文应以全面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宗旨,让大学生接受人文熏陶,感悟人生哲理,陶冶情操修养,进而真正实现大学语文课的工具性、文学性和人文性的功能。

2把学生作为主体,让其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改要求我们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学好语文,要为学生确立一个和谐、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环境,教师是课堂的导演,学生是课堂的演员,不能本末颠倒。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语文素质差,成不了学习的主人,满堂地灌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能转化为能力,长此以往,他们的求知欲被扼杀,兴趣被泯灭,语文素质难以培养。

3大力推进大学语文教育教材的建设

古人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在品质的外在体现,是课程教学的工具。大力加强教材建设,能让学生学有所依。20 多年来,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不断翻新,不同版本的教材有几十种之多,可谓百花齐放。然而,由于不同版本教材的定位和侧重点不同,教材之间也有不少的差异。如有的教材重教育功能,轻文本熏陶; 有的教材重工具性,轻审美性,另外,仍有许多篇目与中学教材的选教篇目重复等。因此,积极组织权威专家、资深学者和优秀教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和教辅资料,实现教学大纲规范化,教材经典化,教辅资料科学化已经是势在必行。

4努力创设生活情景。

现行语文教材有语文实践活动、情景模拟等板块的内容,教师就要充分地挖掘其中的精华,上课时要努力地为学生创造各种语文情景,手段方面也要注意多样性和有效性,可以采用音乐、影视、表演等手段设计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受到语文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5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管理水平

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学者化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学语文教师自身要努力掌握深厚坚实的文学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关注学术前沿的动态,善于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另一方面是进行人才队伍结构建设,即注重培养和完善专、兼、聘的教员队伍建设,通过提高专职教师的素质、层次和教学水平,提供教学和科研发展的平台,加强和社会各类语文课教学的联系,聘请名家名教授作为语文教育的兼职教员等措施提高大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

6. 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大学语文的教育空间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勃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丰富多彩的大学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大学语文教育一定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有意识地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生活的相关领域扩展,使大学语文教育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校园文化、课外读物、社会实践等,都是大学语文教育的教材。组织文学常识竞赛、写作大赛、演讲朗诵大赛,组织文学沙龙、推荐名篇美文等活动,都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和品味生活,从而更好地领悟人生。

参考文献:

[1] 施岩. 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