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苏奇灯笼;灯笼画的特征;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
灯笼起源于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民俗活动元宵灯会,是农耕社会民俗礼仪活动的一种产物。说起灯笼,眼前就浮现出这样的情景:每年家乡的大年三十到正月十六的晚上,都有成群结队的穿红挂绿的天真烂漫的儿童,手持着一种花花绿绿又小巧玲珑的纸灯笼,边走边唱:“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唾。”他们唱着比着谁的灯笼漂亮,还互相碰撞,看谁得结实。尤其是元宵佳节的夜里大人小孩齐上阵,最为热闹。灯笼既给节日增光添彩,又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这些灯笼基本上都是我们安阳当地永和乡苏奇村的彩画灯笼,苏奇的彩画灯笼也是豫北地区最出名的,也是最有特点的,是当地传承了百余年的老字号。
1.苏奇灯笼与乡土民俗
苏奇灯笼是安阳苏奇村当地民间艺人就地取材,把农村随处可见的细长均匀的高粱秆儿收集晒干保存,近年关时用高粱杆轧制成约六七寸高、四寸宽的长方体骨架。然后骨架周身四面再裱糊上事先印好的彩画,边楞以彩线装饰,再用四寸见方的薄木板做底座,对角用细长铁丝固定套拉在长方体骨架上,再在底座中间粘或插上蜡烛、点燃蜡烛,烛光映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小巧玲珑,精美剔透,惹人喜爱。苏奇灯笼是当地年节中少年儿童聚会玩耍不可缺少的有益玩具,也是安阳年节民俗中的重要一项。过小年时,外公外婆一定要给外孙子、外孙女赠送灯笼,而且至少也要从出生送到三周岁,爷爷奶奶也要早早买好,所以小朋友的灯笼多了,就喜欢在街上比较,比谁的好,谁最亲自己,更多的还是比谁的灯笼画漂亮。
苏奇灯笼一般是方形的彩画纸灯笼。当地人就喜欢这种四四方方有棱有角的方形灯笼,并很讲究说:“这种灯笼有说头,有看头。”有“说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越长越结实、越周正、人品也方正,就象手持的方正灯笼一样。有“看头”就是那些惹人喜爱的灯笼上的彩画,彩画既漂亮又有意义和内涵,老年人往往会兴致勃勃地讲解图案中的人物、神话、戏曲故事,孩子们就会聚精会神地听,其中的忠与奸,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爱与憎却对孩子起到了较好的启蒙教育的作用。随着社会科技与民俗的发展,现在有数不胜数的新科技、新材料、新样式的灯笼可供人们选折,民俗也不象以前那么讲究,但是当地老人依然给孩子备有传统的苏奇方灯笼,尤其是一周岁的幼儿,必然要在过年时由家人带着挑玩方形的绘有钟馗纹样的苏奇灯笼,以示孩子健康平安。
2.苏奇木板灯笼画的工艺特点与民俗文化内涵:
苏奇灯笼最有“看头”最美的还是灯笼画,灯笼画也是木板年画的一种。一般选木质坚韧适中的杜梨、白梨木做板,艺人依据画稿中的图案纹样巧妙利用各种工具雕刻出图案纹样的线条,称为“线版”, 线版的线条粗犷、挺拔有力、呈现一种古朴稚拙之美。线版以阳刻为主,兼施阴刻,刚柔相济。线版刻好后再分单版填色和多版套色两种制作方法:
单版填色类似木刻水印,在刻好的线版上均匀刷上黑色,然后把事先按灯笼尺寸裁好的白纸平敷在线板上拓印,这样灯笼画的图案就印制好了,然后再用五彩颜色分层次着色描绘。这种方法,方便艺人由自己的喜好与经验自由填色,也极大地体现了艺人的创造性与灵活性,同样的图案,不同的颜色,也方便不同的买家比较与购买,同时也就给小朋友多了比较的乐趣。另一种方法就是继承了传统木板年画的印刷方法,在多个主线版上刷上不同的颜色,再把裁好的白纸平敷在线板上拓印,印好后再次放到其它颜色的线版上印出另外的颜色,直到颜色印全为止,也就是采用多版套色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大量印刷,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满足市场需要。
灯笼画的色彩鲜艳明亮、对比强烈、大俗大雅。并受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影响,喜用红、黄、绿、紫。艺人在长期的制作过程中,总结出了适用于吉庆绘画的一整套配色法则:“红靠黄、亮晃晃;粉靠绿,人品细;要喜气、红配绿;黑靠紫,色发死”等,使画的颜色单纯却明亮有力。同时艺人采用祖传的方法,在颜料中添加白糖和勾兑蛋清,以此增加画面的光亮程度和色彩的附着力,使颜色鲜亮并不易褪色。
苏奇灯笼画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在年节使用,都透着传统文化喜庆吉祥的内涵,它的表现手法大致有三种:1.“隐喻象征”手法:常见的有“松鹤延年、金玉满堂”、“凤戏牡丹”、“鲤鱼跳龙门”等;2.“谐音”的手法:有“连年有余”“五福捧寿”、“吉庆有余” “马上封侯”等;3.“借比”的手法:有“八仙过海”、“麒麟送子”、“刘海戏金蟾”等等。这些题材内容都流溢着民俗文化古朴生香的底蕴,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乡村农民智慧的结晶和审美价值的体现。
另外苏奇灯笼画又借耳熟能详的神话与戏曲故事来以古喻今。传统作品主要有《古城会》、《花木兰》、《铡美案》、《封神榜》和《西游记》等,现代作品主要有《朝阳沟》、《红灯记》、《沙家浜》与《智取威虎山》等。这些作品在给孩子们带来乐趣的同时,又教育了孩子。
苏奇灯笼画浓郁的民间艺术气息充分彰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及其朴素的价值观,并具有极强的地方艺术色彩,对研究当地的民俗民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曾受到冯骥才先生的赞扬。
3.苏奇灯笼画的传承与发展
苏奇灯笼画是苏奇村 苏家祖传五代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种,深受传统思想影响,信奉“一个徒弟一只虎,十个徒弟把门堵”的行规,传承技艺只限于自家人。安阳市鉴于对苏奇灯笼画的保护与传承有着极强的意识,2006年定为抢救保护的专案,2007年第5代传人苏海亮被河南省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7年被列入安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第五代传人苏海亮积极的努力与政府的重视,近几年,苏奇灯笼画的制作规模已经由印制单一品种的纸质灯笼画“作坊”,发展到制画、做灯笼、装裱、制作工艺礼品等多元产品研发中心。
民俗文化的特点范文2
一、本体与传播之间话语的转变和构成
民俗文化想要实现在大众传播语境下完成话语的构成,其要点之一就是在本体与传播两者间进行转变与二次构成,而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话语主体的转变。话语主体在传统的民俗文化中既是主导方又是决策方,同时还兼具传播者,在民俗文化的发展中主体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而大众传播的产生,使该主体既可以是实际的参与人员,也能作为单一的传播人员,不需要直接参与文化活动。话语主体的改变使得民俗文化在记录方式、传播体系、整体意识形态与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转变与二次构成。民俗文化的话语从本体向传播转换,代表民俗文化本身传播的手段、进行接受的主体与形式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转变与构成让民俗文化得以在时间与空间中,拓展自身的内容与形式,以保证每一个阶层和年龄的人群都能够接受并传承民俗文化。
二、民间与主流之间话语的共存和交融
民俗文化来自于民间,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与劳作中积累下来的精神和艺术财富,因此,自然带有强烈的民间本土的话语。然而,民间文化是需要社会的不同阶层与领域的认可和接受才能对其进行传承、发展、传播。因此,民俗文化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不断地重新进行构建,以满足每一个时代的主流话语特征。大众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语境下的作用与意义,已无法单纯用“工具”进行衡量,其在现代与传统的文化信息传播之间构建平台,并推动民俗文化在大时代的要求下展现其主流话语特性。大众传播想要实现民俗文化的话语从民间向主流发展,首先要打破其社会组织形态,将民俗文化从单一的民间管理上升到国家的政治政策中,以大众媒介作为平台,使民间文化成为国家主流意识语境中的一部分,从而达到其主流话语的旨归,构建话语在民间与主流两者中灵活转换的通道。
三、历史与现实之间话语的共通和交互
既记录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工作、发展和变革,又承载当下社会文化的特点与气息,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这就是民俗文化的内涵,所以民俗文化在进行话语构成时,必须将历史文化与现实价值进行融合研究。民俗文化的变迁总伴随着历史的更替,民俗文化中记载的农耕作业、岁时、生产以及婚丧习俗等都反应了不同的历史文化特点。可见,我国民俗文化其话语特点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继承性以及统一性,这与历史的发展维度相一致。民俗文化将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表现形式客观地进行记录与展现,同时又与当下人们的生活、工作紧密切合,并经常随着人们的主观意识、行为发生变化,甚至使其话语发生重新构成。从另一方面而言,民族文化的内容、表达形式、作用与意义都随着现实的语境变化而变化,其话语更带有突出的现实特点。
四、国内与世界之间话语予以统一
“民族的即是世界的”这一口号最能完整诠释民俗文化身上蕴含的世界意识,增强本民族文化的综合软实力,同世界文化与精神相统一成为民俗文化话语构成的关键要点之一。因此,作为承载着我国传统艺术的民俗文化,其话语构成既要扎根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突出中国特色,又要紧随世界文化的发展与流行,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间构建平台,实现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完成这一步需要我国民俗文化借用大众传播语境的力量,将其与世界话语相统一,使其既带有本民族特色传播符号,也纳入相应的国际需求,从而推动我国民俗文化与世界各民族共同分享交流。
五、结束语
民俗文化的特点范文3
在我国油画创作中,很多油画作品主要内容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在油画作品中融入了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促使我国油画的民族特色得到了增强,同时,也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本文简要分析了油画创作中的民俗形象及文化意义,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油画创作;民俗形象;文化意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在我国油画创作中,开始逐渐流行借用民俗形象,涉及到了比较广泛的民俗内容,成为一种比较典型的文化现象。民俗现象指的是庶民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及制约,存在于心理、行为及语言中。我国绘画一直体现着雅俗不同的特点,但是在当代绘画中开始交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值得深入研究。
一、油画创作中民俗形象融入的原因
进入到70年代后,开始逐渐转化和分解绘画艺术,过程中,大力推广虚假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在反思这个现象时,逐渐有伤痕文艺、理性绘画等产生于油画创作领域,这些作品将民俗形象给借用了过来。其中,陈丹青的《朝圣》是民俗形象绘画的代表作。在他的组画中,主要将某一个民俗心理载体、物质民俗等体现于作品中。而程丛林的《送葬的行列》等作品则是采用了世俗形象,真实还原了客观世俗,诱发人们对民族生态进行深入的认识和思考。相较于传统文化观念的社会人,这种则是自然人,社会人统一了共性与个性,性格特征与社会特征较为浓厚;而自然人则具备生理特征,个性心理不鲜明,被俗文化氛围所笼罩,将民俗共同体的心理特征给体现出来。在绘画中广泛借用民俗形象,可以从文化和心理角度进行理解。我国民俗出现时期较长,存在着诸多的古老遗风,甚至从人类初期就出现了诸多习俗。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变异,但是原始风格的影子依然存在。因为封建保守的影响,我国民俗缓慢发展;在封建意识及民俗约束的综合作用下,同时存在着民俗积极作用和封建意识的毒化作用,这样导致民俗文化比较的原始和封建,从而将盲目性及神秘性的特点给体现了出来。画家对民俗形象的重视,主要原因就在于其能够最为充分集中的表现民族心理素质和民族风貌,它的出现,代表着画家开始反思这些停滞的社会经济文化,将观众心底的共鸣及认同感给唤醒。
二、民俗题材绘画的特点
民俗题材绘画的出现,是在积累现代文化中,持续接受与修正俗文化所导致的。民俗题材绘画虽然统一于民间艺术,但是也有较大的差异存在,虽然都是对民俗现象进行表达,但是民俗直接派生了民间艺术,其组成了民俗,民俗活动或者民俗心理会直接制约到其形式与内容。而民俗题材绘画则属于现代文化,在时展过程中,不断的变革,选择的也是与传统民间美术不同的民俗内容,包括大过新年图、天线送子、镇宅钟馗等。相较于解放区艺术,其选择的形式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且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民俗形象绘画选择的民俗行为大部分则是没有积极意义,且是残存的;从个体及群体特征角度,明朗的面貌都是其所不具备的。借助于某一种俗像或者俗信,将哲理、民族心态给表达出来,以便促使美感知觉状态得到实现。美感体验的主体与客体分别为现代审美观念与滞留的民俗现象,有效组合了审美的矛盾。不通俗性也是民俗题材绘画的一大特点,虽然大众性、人民性是民俗现象的典型特点,但是民俗形象艺术却具备了不通俗性的特点;社会阶层出现了某种需求,进而产生某种文化现象,但是持有俗像心理的共同体并不接受大众化民俗现象的艺术,说明民俗现象艺术并不属于本阶层文化。这种不通俗性,主要是从俗像行为角度讲,有较大的差距存在于精英意识及大众审美趣味之间。民俗文化、物质民俗都比较的实用,民间艺术的辟邪、祈福特点较为浓厚。民俗现象艺术反映了人类某群体的观念,所表达的审美趣味是属于上层文化的范畴。按理来讲,上层文化代表着大众文化,但是研究社会文化结构来讲,民俗现象艺术出现了游离特点,都体现了其不够成熟。虽然表现的世俗态是普遍存在的,却将某一个文化集团的要求给反映出来,这种社会状态导致了其不通俗性的出现。民间艺术反映着民俗观念,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浓厚的浪漫性。但是民俗现象艺术虽然运用了残存俗像,却表现了比较含蓄和晦涩的文化观念,民俗的普遍性及大众性特点完全得不到体现,这种文化因素导致了不通俗性特点的出现。
三、油画创作中融合传统民俗的意义
1、拓展创新了当代油画创作技巧
当代艺术体现了当代人的精神意识,更新拓展了绘画的艺术形式;且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艺术多元化存在,非常迫切的需要借助于油画创作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给展现出来。油画艺术家需要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及民俗元素给合理的融入到当代油画作品创作中,以便将大众民俗感情给更加浓厚的表达出来。描绘方法方面,可以将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一些因素给借鉴过来,也可以从题材角度来对民俗事物具体的描述,这样油画创作道路方可以得到有效拓展,且能够更好的发扬我国传统民俗文化。
2、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
现阶段,全球化趋势不断明显,西方文化在较大程度上冲击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容易导致人们忽略掉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而传统民俗文化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因此,就需要适当的保护传统民俗文化,避免遗落我国传统文化。因此,就可以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适当的引入到当代油画创作中,观众在油画作品欣赏中,就能够对民俗文化进行感悟,以便更加透彻的理解民俗文化,获得精神愉悦的同时,能够自觉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民俗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有民俗形象出现于油画创作中,且开始流行。我国油画创作要想持续发展,不能够单单模仿西方油画。我国传统文化及民俗文化十分的丰富,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将其融入到当代油画创作中,能够有效拓展油画创作的思路与题材,推动我国油画创作的进步,且对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忠国.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对当代油画创作产生的作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123-125.
[2]程俊礼.当代油画创作中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的融合及渗透[J].美术界,2013,5(19):54-55.
民俗文化的特点范文4
以文献资料为基础,挖掘咸阳(秦都)民俗文化的含义、特点,通过对其历史发展的过程对比,探讨民俗文化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其表现特点以及发展进行挖掘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咸阳(秦都)民俗文化对现代社会文化艺术的影响提出有力论证。
【关键词】
咸阳;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咸阳为中国第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旧截ū保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当年秦始皇横扫六国,以咸阳为都,使之赢得了“中国第一”的美誉。虽历经朝代更替,但咸阳一直是京畿重地,所以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如西汉帝陵和唐代帝陵,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女皇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的乾陵,被誉为“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咸阳自古以来被称为“秦都”。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南与西安市隔水相望,距西安仅17公里,北与甘肃相连,东与渭南、铜川市毗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咸阳东南邻省会西安市,西与宝鸡市、东北与渭南市、铜川市交界,西北与甘肃省接壤。
1咸阳民俗服饰文化
经过多年来的历史文化积淀,已形成了鲜明的地区民俗特点。所谓民俗,指民间的风俗和习惯,它跟民歌、民谣以及口头文学,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戏曲,民间曲艺等一样,均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亦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范畴。从一定意义上讲,民俗文化是扎根于人民群众这个沃土之上的文化,实际上就是地域文化。是从一个视角,反映出一个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如乡村路旁的野草,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且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象一枝开不败的鲜花,一首唱不完的情歌,更象长江、黄河的流水一般,永不枯竭。越是反映民族的、越是属于世界的。反映咸阳的民俗文化,实际上就是咸阳传统文化领域中一张品牌性的名片,独具一格的标志。咸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而要真正的反映咸阳的历史文化,蕴藏在咸阳城乡的鲜活的民俗传统文化,理所当然的具有其特殊的重要历史地位。
“房子一边盖,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一道菜,手帕头上戴,姑娘不嫁外,搅团人都爱,不坐蹲起来。”这是咸阳,乃至关中民间流传悠久的咸阳怪,关中怪,也叫秦地怪。短短的八句话,四十个字,便形象而生动地勾画和涵盖了咸阳、关中、秦地的民间民俗文化。它不但从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从人们的风俗习惯方面。都是对秦都咸阳一首永远不衰的赞歌,也是咸阳人民一种记忆性的文化寻根。因此,抢救和挖掘咸阳民间民俗文化,不但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由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的、反映咸阳民间民俗文化的专著《老咸阳》,终于奉献给了咸阳、关中和三秦的父老乡亲们。著名作家京夫认为:《老咸阳》是挖掘咸阳民俗文化的认真探索,它很鲜活地让人了解了咸阳民俗,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是对咸阳永远不衰的歌唱;评论家李国平认为:《老咸阳》是一种文化寻根,是一个叙写咸阳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的一个开端。
咸阳,自古被称秦都。服饰文化遵循秦代服饰特点,主要延续了战国的形制,样式比较简单。纵观秦朝,自始至终都充斥着一股严酷、硬朗的肃杀之风。受其影响,秦朝的服饰冷峻而严肃。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后,相继建立了各项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崇信“五德终始”说,自认以土德得天下,崇尚黑色。秦始皇本人废周代六冕,常服通天冠,郊祀时只着“玄”――一种祭祀礼服,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的大礼服。嫔妃服色以迎合秦始皇个人喜好为主,基本受五行思想的支配。
2民俗服饰文化的发展与现代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的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的中原地区,勤劳勇敢的中原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中原民俗文化。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对中国民俗文化乃至民族文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原民俗文化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俗,日常社会交往方面的通礼习俗,生育、婚丧等的人生礼俗,春节、元宵等岁时节庆习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产劳动、工商贸易、民间节会、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习俗风尚。
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核心价值。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冲突而导致的矛盾和纷争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安宁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实要求人们必须认真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和谐价值观可以为当代多元文化的共存提供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文化生活中一个重要而突出的现象。民俗文化产业包括以边远地区旅游观光为主的民俗旅游产业;以制造陶瓷、泥塑、紫砂壶等为主的民俗工艺产业;以制作剪纸、香包、挂毯等为主的民俗饰品产业;以制造春节春联、元宵节灯笼、端午节彩粽等为主的民俗节日产业;以制作粽子、月饼、饺子、元宵以及各地小吃等为主的民俗食品产业;以反映民俗生活的影视剧与纪录片等为主的民俗影视产业;以各种具有地方特色与少数民族特色的民间歌舞节目、戏曲节目等为主的民俗音乐产业等。这些,对于我们中原民俗文化产业化的研究,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借鉴作用。
3民俗服饰文化的精神追求
中原先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形成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些观念我们可以在传统岁时节庆活动中看得非常清楚。比如春节,春节传统上叫做元旦、年,被认为是春、夏、秋、冬四季所构成的一个自然周期(年)中最为重要的“节点”。因为它是“一元肇始”,人们特别重视它。世界从冬季(神话中万物死亡的季节)向春季(万物复活的季节)的转换能否顺利,“万象更新”能否实现,关键是看作为“天地之心”的人类的作为。人类合乎规范的仪式活动是实现这个重要转换的关键。从人类学的观点来说,春节是一个典型的“通过仪式”,春节期间的各种礼俗活动是“通过仪式”的礼仪,人类运用仪式襄助天地从冬季(死亡)向春季(新生)转换。春节期间的各种礼俗活动是帮助世界实现顺利转换的手段,人类在操作时的失误或不合乎规范会导致“转换”出现麻烦甚或失败,因而我们的文化不但详细规定了春节期间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事情――过年礼俗,也规定了一大堆禁止做的事情――过年禁忌。其他传统节庆活动也都具有类似的特点。
总之,开发民俗服饰产品,实行民俗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民俗文化开发的必由之路,这是民俗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在前进的道路上肯定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阻力,但是只要我们能更新思想观念,明确开发目的,并选准产品,下大力气,扎实工作,不断探索,就会有所收获,在民俗产品的开发领域闯出一条新路,就可以把民俗研究与产品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使民俗文化研究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理想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欧阳周、陶琪著:《服饰美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2]茅盾著:《欣赏与创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66页
[3]吴非著:《店铺陈列》,中罔纺织出版社,2004年,笫32页
[4]黑格尔著:《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72页
民俗文化的特点范文5
1.1民俗文化概念及文化生态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下形成的人与环境互动的风俗传统。从文化资源的整体来看,民俗文化是展现地域风采、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有效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从民俗学视角来探讨民俗文化,主要从其构成要素来分析,一方面民俗文化是对传统物质文化生活的传承,比如某一民族区域的生产、生活习俗、衣食住行特点等;另一方面是对民族社会生活的传承,主要包括民族区域内的节日习俗、婚丧嫁娶礼仪习俗、家族文化、语言艺术及游艺竞技习俗等内容。民俗文化旅游是对文化旅游的深化和发展,对其定义和阐述尚未获得统一的界定。有学者从“民俗”与“旅游”的结缘上,提出民俗文化旅游是以民俗事象为主要载体的旅游活动;民俗文化旅游是借助于民俗来开展旅游项目,并将某区域的民俗事象和风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一步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并将其鲜明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呈现给游客,以增强其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民俗文化旅游就是以某特定区域民俗事象为资源来吸引异地游客从事体验和观赏活动的总和;民俗文化旅游是建立在特定区域民族文化传统风俗资源基础上,以保护和开发旅游产品为主要方式,并以展现地方民族性风俗为主要标志的旅游产业。从广义来看,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民俗与文化的统一体,既要强调民俗旅游的生命力,又要开发民俗文化资源。随着生态旅游发展趋势的日益突显,民俗文化旅游的生态性特征更是受到普遍的关注。藉于民俗旅游、生态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从民俗、文化、环境、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将民俗文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融合,从而构成以文化为核心,强调文化与环境的生态和谐,从而实现对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传承。
1.2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民俗文化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并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得以传承。民俗文化在逐渐被抛离原生态的生存环境下,作为被观赏的对象,并在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外壳下,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一种产品,在越发需要给予保护的生存空间里,尊重和延续原生民族的有形、无形文化,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审视民俗文化与旅游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生态化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借助于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将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作为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模式,既能够满足游客对地域性民俗文化的精神需求,又能够实现对民族区域自然和生态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来看,民俗文化旅游将民俗文化的整合与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增强了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了生态旅游的文化品质,从而为民俗文化的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构建成双赢局面。
2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势头也是显著的。特别是基于民族区域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山西民俗文化旅游、江西民俗文化旅游、内蒙民俗文化旅游、云南民俗文化旅游等资源的开发,更是将民俗文化旅游推向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在展现民族文化风采、弘扬民族文化上,其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既能够满足游客对文化空间“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心理需求,又能够从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新时期的到来,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模式上逐渐形成了民俗观赏、民俗活动、民俗商品、民俗服务四大类型,并从民俗文化资源基地建设到产品服务包装、设计,以及民俗文化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2.2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国际化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对于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在资源开发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不仅使得原本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失去吸引力,还造成对民俗文化的污染,降低了民俗文化独特的个性。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民俗文化资源整体开发上缺乏有效规划,特别是依据常规开发模式,无法从历史学、文学、艺术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挖掘,仅仅在民俗文化基础上重视“旅游牌”,难以从旅游资源的规划上体现科学性、文化性、时代性。浅层次的文化宣传、一味地追求民俗文化项目,同质化、模式化、公式化现象不仅降低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品质,还带来资源的浪费。二是在民俗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显得落后,特别是对于偏远民族区域旅游业来说,由于交通不便导致的游客数量不足,不仅无法实现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也制约了区域旅游业的有效发展。三是在民俗文化旅游投入上力度不足。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是丰富的,而缺少有力的资金投入又是现实问题,因资金投入不够而使得民俗文化资源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四是在民俗文化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上显得不匹配,特别是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如导游人才的缺乏,旅游资源开发专门人才的不足,不仅难以支撑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也给民俗文化旅游带来发展瓶颈。五是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上轻保护现象普遍。开发旅游资源是一把双刃剑,在处理开发与保护问题上,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盲目开发,不仅对环境资源造成损耗,也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带来灾难。为此,积极分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协调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推动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民俗文化旅游作为高层次的生态文化旅游,在推进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上,既要遵循文化传承的规律,又要协调好旅游产业的有序化发展思路,以实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科学性、可持续性。
3.1文化生态视角下规划好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设目标
科学规划是实现民俗文化旅游生态化发展的前提,其设计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处理好文化生态、自然生态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在规划上首先要平衡好生态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及自然环境的关系,注重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多样性、完整性,以及文化传承的延续性,在维护民俗文化生态资源不枯竭的前提下来促进民俗文化、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二是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社区居民、游客等多方利益平衡。作为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者,要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上,做好开发者、当地居民、游客多方的利益分享与公平,既要组织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又要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旅游利益的合理分配,并在积极地改造自然、合理控制利用的基础上,维护好民俗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与稳定。三要从生态民俗文化开发中体现生态教育的目的,作为以民俗旅游为导向的文化资源开发,要平衡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关系,通过对生态民俗文化的合理开发来传播和促进各方面人群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提高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自觉意识。
3.2文化生态视角下设计好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生态化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需要从其区域自身特点来进行分析,结合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从生态民俗文化实体的开发、参与性民俗活动的开发、民俗精神文化的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对于以景观实体为特征的民俗文化旅游设计,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对于原生态民俗村寨的挖掘与保护并重,在展示民俗文化的过程中要强调对原生态景观的保护。二是对于人造民俗文化景观的开发上,要在文化移植的同时,注重对民俗文化趣味性和观赏性的挖掘,并能够从鲜明的民俗文化氛围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段来增进游客对文化的认知和体验。三是对于生态博物馆的开发上,要从自然资源的整体性,民俗文化的思想性,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上来进行全面开发。对于参与性民俗活动的旅游设计来说,重在引导游客的参与,强调游客从亲身体验中来获得对民俗文化的精神感受。如对于一些民间节庆活动,从活动内容的组织上要积极健康,并能够在展现民俗文化的同时,让游客从参与中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鲜明性和差异性;对于民族餐饮文化,在体现“食”的同时,也要赋予其新的审美价值,如引入礼仪、禁忌、艺术等文化内涵,既展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又对地方民俗特色饮食文化进行了宣传;对于民间文艺如戏曲、绘画、雕塑、歌舞等资源的开发,则从民族文化的历史意义,以及传统文艺的鲜明特征上来进行丰富和宣传。
3.3文化生态视角下保障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民俗文化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民俗文化;教育;学习
一、让民俗文化渗入幼儿生活中
1.幼儿需要传承民俗文化
新时代伴随着“文化入侵”。很多次,每当问到幼儿:“你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很多孩子不能说全,有的甚至把愚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纳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可见孩子对民俗文化的匮乏。民俗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对幼儿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2.幼儿教育需要有效地渗入民俗文化
在现在的幼儿园教育中存在很多这样的情况――“为活动而活动”,为一个知识来开展一个活动,或者是根据提供的教材来开展活动。这些活动有时候会忽略幼儿本身所接触的条件,成为幼儿的“鸟笼”。教师应该针对幼儿身边的一个疑问或者是所需能力、情感来开展活动。民俗文化本身就来自生活,把“生动的”民俗文化适当地融入一日活动中实现“教学做合一”,可以打开学校和社会连接的大门。
二、适当的民俗文化“敲开”社会大门
民俗文化包罗万象,这里面有易有难。所以如何选择民俗文化渗入活动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在我工作的幼儿园里,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子女的人数比例约6 ∶ 4。这些外来人员分别来自不同地域和不同的民族。幼涸暗卮λ罩菀桓龊苡形幕特色的水乡内,这对于各民族的民俗有不同于其他幼儿园的资源,所以对此开展民俗文化渗入活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3~6岁幼儿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难度。比如:3月、4月正是茶叶上市的时候,很多小朋友的家里都买了茶叶。从幼儿的发展来说,选择幼儿身边接触到的、直观的民俗文化,再结合幼儿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能使幼儿有效地对民俗文化进行了解。像这样“生动的”民俗文化是敲响社会大门的契机。
作为一个伙伴一样的引导者,教师要为幼儿创造环境和提供机会:
1.小花园种植茶树解放幼儿
幼儿园占幼儿社会学习的一大部分,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让幼儿更加贴近自然,从而在自然体验中发现、探索并解决。所以在茶文化的主题中,我们幼儿园在小花园里种植了茶树,请幼儿去观察和照顾茶树。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和实验,再进行记录。这样通过“做”所得出的结论,不仅能让幼儿学会“学”,还能解决自己的疑问,养成爱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2.探索发现实验室解放幼儿
在幼儿园我们专门设有各种体验馆来供幼儿发现自然的神奇,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设有很多的工具可以供幼儿观察操作使用。比如茶文化的主题中,我们就有茶文化体验馆,里面提供了多个品种的茶叶,幼儿在观察茶叶的时候,发现卷卷的碧螺春用水泡开之后就会变成嫩绿的芽状。还有的小朋友发现用不同温度的水泡碧螺春,泡开的时间不一样。这样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就学会了观察、思考。
3.在一日生活中解放幼儿
其实民俗文化的渗入只在一个活动中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深入地体验民俗文化,了解民俗文化,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渗透会更好。还是拿茶文化来说,在了解到茶的各方面的文化后,茶的“礼仪”同样也在点心和午餐时间体现,幼儿相互礼让减少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争抢”。像这样渗透进生活中,让幼儿把学到的用起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合一”。
4.引导者的支持解放幼儿的空间
如果我们只有民俗文化,没有合适的引导者也是行不通的。在一个文化面前用不对方法,用不对时间,不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即使这个民俗文化是“生动的”,也不能被幼儿接受、理解、喜欢进而产生兴趣。要满足以上的活动条件,就需要一个熟悉的引导者作为桥梁支持,才能有效实现民俗文化的“教学做合一”。
幼儿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幼儿时期让“生动的”民俗文化深入生活,实现“教学做合一”,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