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农村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范文1

本文简要介绍了临朐县供电公司就如何加强承发包工程安全管理,规范承、发包双方安全关系和安全行为,明确各自应承担的安全责任,确保电网工程建设顺利发展和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进行了充分探讨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

管理目标;外包队伍

0 引言

随着网改项目的开展,县供电公司面临新的发展和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庞大的工作建设任务,公司采取的办法就是在继续充分调动企业自身电网建设力量的基础上,通过招投标广泛征集社会信用高、资质能力适用、电力施工经验多的外包队伍参与电力基础建设工作,弥补公司工程建设力量的不足。2013年在临朐县供电公司入网的外包队伍有9支,这些队伍的合理使用对临朐县电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对企业如何做好外包队伍安全规范化管理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1 管理目标

外包队伍安全规范化管理的工作目标就是通过细化流程管理,有效规范承发包双方的安全关系,界定双方安全责任,切实履行好企业对工程承包方安全监管职责,有效规避承发包工程安全责任,避免出现“以包带管”现象,提高工程安全、质量,确保工程安全、顺利、优质完成。

2 管理的工作流程

2.1 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了以公司经理任组长,生产副经理、经营副经理等任副组长,安监部、生技部、乡镇供电所管理部、调控中心等相关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外包队伍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有安监部主任任组长,生技部、乡镇供电所管理部、调控中心等相关部室负责人为成员。

2.2 外包队伍入网资质审查流程图过程说明

节点1:下发年度外包队伍资质审查通知,对年度公司外包队伍资质年审工作方式、方法提出明确要求。

节点2:各有外包队伍使用需求的工程管理单位根据本单位年度生产计划通知相应专业的外包队伍。

节点3:接到通知的外包队伍如有入网意愿,向工程管理单位提交入网审请和本单位的资质材料。

节点4:拟使用外包队伍的工程管理单位对提交审请的外包队伍资质情况进行初步审查,资质初审不合格的外包队伍不得参与临朐电网的工程项目,资质初审合格的由工程管理单位对其队伍建设实际情况进行考察。

节点5:拟使用外包队伍的工程管理单位对资质初审合格的外包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主要从外包队伍基地建设情况、机构设置情况、近三年施工资料档案、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情况等方面考察,不合格的外包队伍不得参与临朐电网的工程项目,考察合格的外包队伍,由工程管理单位向公司安监部提交考察报告和入网推荐书,并报送外包队伍全部资质材料。

节点6:拟使用外包队伍的工程管理单位向公司安监部提交入网推荐书,并报送外包队伍全部资质材料。

节点7:公司安监部对呈报的外包队伍资质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审查不合格的予以退回,审查合格的由公司安监部组织进行安全培训。

公司安监部对呈报的外包队伍资质审查主要内容有:

1)用人单位推荐书及考察报告

2)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

3)资质证书(原件、复印件)

4)设备维修安装试验资质等级证书(原件、复印件)

5)法人代表人证书(原件、复印件)

6)法人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复印件)

7)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原件、复印件)

8)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原件、复印件)

9)施工队伍简介

10)外包队伍应健全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和各类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11)企业组织机构网络图(施工队伍满30人及以上的配有专职安全员,30人以下的设有兼职安全员。具有两级机构的施工企业,设有独立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

12)施工简历

13)近三年安全施工记录

14)外包队伍需用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用具、施工机械、工器具一览表

15)外包队伍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用具、施工机械、工器具试验合格证(原件、复印件)

16)外包安全防护工(机)具使用管理规定

17)外包队伍人员登记表

18)外包队伍人员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19)外包队伍登高架设作业、电工作业、起重机械作业、金属焊接(气割)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持有的有权部门核发的有效上岗资格证书(原件、复印件)

20)外包队伍与员工签定的劳动合同(原件)

21)外包队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其从事危险作业的所有人员办理的意外伤害保险证明(原件、复印件)。

22)外包人员体检表(原件、复印件)

节点8:公司安监部组织对资质审查合格的外包队伍进行全面安全培训工作。培训课时不少于72小时,使用《临朐县供电公司外包工、临时工安全培训材料》,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临时用电安全、安全防护措施、安全设施管理、防火、防爆安全、典型违章示例等内容。

节点9:公司安监部组织对参加安全培训的外包队伍进行安全规程考试,安全规程考试及格率低于90%的外包队伍不予批准入网,及格率高于90%的外包队伍,不及格人员经补考合格者,准予该外包队伍入网,不及格人员经补考仍不及格的外包队伍,该外包队伍不予批准入网。公司安监部对经安规考试或安规补考通过率达100%的外包队伍,对外包队伍人员实名发放年度进网作业证(胸卡)。

节点10:公司安监部对资质审查不合格或安规考试不合格的外包队伍不予批准入网作业手续,并将相关资料退回外包队伍。

节点11:公司行文公布年度入网外包队伍名单。

节点12: 公司安监部将准予入网的外包队伍资质审查资料进行归档

2.3 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流程图过程说明

节点1:工程项目管理单位与中标外包队伍拟定工程施工合同的施工安全协议书。

节点2:公司安监部对所拟定的施工安全协议进行认真审查,审查不通过予以退回,审查通过交付工程项目管理单位法人委托人与外包队签定生效。

节点3:工程项目管理单位与工程施工单位签定合同和工程安全协议书。

节点4: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对施工单位负责人、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安全技术交底,重点要将施工技术、安全措施和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向施工单位交待清楚、明确,并由施工单位进行签字确认。

节点5: 施工中标外包队伍针对安全技术交底情况、工程项目勘察情况和施工过程危险点情况制定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报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审查。

节点6: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对外包队伍制定的工程安全技术组织措施进行全面审查,审查不合格,退回外包队重新制定。审查合格报公司安监部进一步审查。

节点7:公司安监部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进行认真审查,对工程项目中涉及重大安全问题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报公司经理或分管副经理审定,并按公司领导要求落实执行。审查合格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准予执行,审查不合格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退回工程项目管理单位重新组织拟定。

节点8: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组织工程外包队伍进行施工。

节点9:工程施工单位组织开展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对施工情况进行监督,公司安监部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监督。

外包队伍按照工程施工程序组织施工,施工期间工程项目管理单位负责监督施工单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在有危险性电力生产区域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并有完整的记录和资料,工程项目管理单位指定工作联系人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安全措施。检查的重点内容有:

1)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运行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到岗到位和履行职责情况;

2)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班前会、班后会、安全例会、安全检查、工作票、安全施工作业票、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卡、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监护等)的落实情况;

3)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现场的落实情况;

4)施工现场的安全工器具、施工机械、运输设备等的安全管理情况;

5)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

6)施工场地的孔洞、高处作业等危险部位的安全防护,现场的防滑坡、防坠落物等控制措施,施工用电以及消防设施等管理情况;

7)防汛、防大风、防雷击及其它自然灾害的安全措施布置和落实情况;

8)安全措施补助费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使用情况。

公司安监部在工程进度过程中随时抽查或根据工作需要检查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对工程安全监管工作情况,认真检查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安全检查记录和召开安全例会情况,对施工工作现场实施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问题拟定安全监督通知书,并下达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审查整改单位的整改报告,并在必要时对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核实。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违章和安全问题,由公司安监部提出考核意见,从安全施工保证金中扣除,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问题或发现问题整改不力,公司安监部按相关工作程序取缔外包队伍入网资格。

3 绩效的评价

3.1 数据的采集

检查公司项目管理单位和各相关部门对外包队伍和工程安全管理的履职情况、检查监督外包队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数据采集来源主要为安全职责是否存在失责、安全管理是否存在失误和漏洞、工程施工存在的各类违章情况、发生事故、障碍、异常情况。数据来源要经过核实,确保真实有效。

3.2 绩效的评价方法

安监部依据现场检查情况,结合各相关单位的意见及建议,对照有关规章制度对外包队伍和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考核意见,并履行公司相关考核程序。

4 效益分析

在电力生产活动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外包队伍作为电力生产的有效补充力量,在安全管理方面还稍显薄弱,因此,必须加强对电力系统外包队伍安全管理,实现与系统内同样的安全标准要求。通过对外包队伍安全规范化管理,利用绩效评价手段,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对外包工程安全管理的责任心,督促外包队伍加强自身安全建设,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标准,杜绝各类违章和事故的发生,确保设备、人身安全,其管理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5]《国家电网公司农村配网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6]《国家电网公司农电事故调查与统计规定》

[7]《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反违章管理办法

[8]《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

[9]《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承、发包工程和临时工安全管理规定》

[10]《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业生产二类障碍认定细则》

[11]《临朐县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反违章实施细则》

[12]《临朐县供电公司承、发包工程和临时工安全管理规定》

[13]《临朐县供电公司各级人员到位标准》

[14]《临朐县供电公司电气操作票、工作票填写与执行规定》

农村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范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为对象,以转移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以“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为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定单培训、定性培养、定向输出,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村劳务产业开发。

二、目标任务

1、培训任务。全省计划完成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16万人,使每个受训农民熟练掌握一项非农产业岗位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2、转移输出。通过采取“定单、定向、定点”培训方式,实行培训与转移输出互动,完成转移输出人数12.8万人以上,确保转移输出率达到80%以上。

3、实施时间。2004年度。

三、培训计划

1、培训对象。年龄在16周岁以上,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身体健康,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或新增劳动力。

2、培训工种。根据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及职教资源,以家政服务、餐厅服务、酒店服务、电子操作、电动缝纫、建筑、计算机操作、美容、美发、保安、烹饪、物业管理等市场需求量大的职业(工种)为主。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能力板块结合的培训模式,实行全脱产式培训。

3、培训时间。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业和不同工种,以短期技能培训为主,培训时间以达到国家职业标准规定和就业岗位要求为依据,具体培训时间为15—90天。

4、培训任务。2004年我省阳光工程项目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业人口大县、省政府命名的劳务开发基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大县,以及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全省确定阳光工程项目示范县20个,每县培训任务8000人。项目县名单、培训任务见《2004年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表》(附件1)。项目县培训单位、培训岗位和培训人数见《四川省2004年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分解汇总表》(附件2)。

5、培训基地。按照《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办法》要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全省20个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县共认定培训基地103个,其中农业系统20个,教育系统61个,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12个,建设系统2个,科技系统1个,其他系统7个。分性质看,公办教育培训机构80个,民办教育培训机构23个。培训规模28万人,输出规模23万人。培训基地认定情况见《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汇总表》(附件3)。

根据《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实行培训项目招标制度,县阳光工程办公室制定阳光工程项目招标办法,面向被认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项目招标,择优确定培训单位,下达培训任务。全省20个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县通过严格招标,共确定培训单位89个,其中农业系统20个,开设培训岗位149个,承担培训任务78250人;教育系统49个,开设培训岗位267个,承担培训任务60350人;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11个,开设培训岗位72个,承担培训任务12800人;建设系统1个,开设培训岗位1个,承担培训任务1500人;科技系统1个,开设培训岗位1个,承担培训任务200人;其他系统7个,开设培训岗位16个,承担培训任务6900人。

6、教学计划。培训单位根据培训任务、工种、培训时间等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详细、规范、操作性强的教学实施计划,并报县阳光工程办公室审核备案。县阳光工程办公室汇总各培训单位教学实施计划,编制全县综合性的教学计划,培训单位按综合性教学计划实施。

7、培训经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行政府财政资金补助与农民个人分担相结合。中央补助培训资金1600万元。省级财政安排培训资金1500万元。市、县根据地方财力情况安排补助资金。各地严格按照财政部、农业部制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加强资金使用与监督管理。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省、市、县三级财政安排了专门的阳光工程项目工作经费。

8、考核发证。学员培训结束后,由承担任务的培训单位发放培训合格证书。凡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学员,培训单位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颁发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证书。

四、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管理机构。为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组织领导,省级成立由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建设厅等部门参加的省阳光工程指导小组,在省农业厅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各市、州和20个项目实施县成立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农业、财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科技、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阳光工程指导小组,设立阳光工程办公室。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确定专人具体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确保阳光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2、健全制度,确保项目规范实施。根据《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办法》规定,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培训项目招投标制度、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度、阳光工程公示制度、培训券发放制度、培训台帐和转移台帐制度、项目季度报告制度、项目资金管理制度、项目实施监管制度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扶持制度。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考核机制,实行阳光工程目标管理责任制,省阳光工程办公室与20个项目县人民政府,县阳光工程办公室与乡镇和培训单位层层签订培训任务合同书,明确职责,一级向一级负责,逐级落实责任。版权所有

3、强化监管,提高培训转移实效。切实加强对项目管理机构和项目培训机构的监管。重点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确保财政扶持资金足额补助到农民个人;重点监督培训任务的落实,防止弄虚作假;重点监督项目法人,确保责任落实;重点监督项目管理,确保管理制度落实。省和地方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采取暗访等方式,加强项目实施监管,对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县实行曝光和通报;组织人员不定期抽查,重点检查项目的培训质量和转移效果;实行项目季度报告制度,了解督促培训进度;通过四川农民工培训就业信息网公布各地承担任务的培训单位、培训任务、转移输出人数和学员转移输出地点,由社会广泛监督。

农村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范文3

从过去只注重“查”向“查、抓、促”结合转变,三、正确处理“查、抓、促”关系。推进重大项目全方位稽察。重大项目稽察要“一查、二抓、三促”查”就是查问题,查”手段,既要敢于查,又要善于查,只有深入严格的查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抓”就是抓整改,抓”途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整改、处理,提出改善和堵塞项目决策阶段和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和漏洞;促”就是促进发展,促”目的即通过对整改问题的落实、通过对项目进行后评价,促进重大项目的规范管理,促进宏观投资管理体系的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近来来,市扩内需项目通过“查、抓、促”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取得了实实在成效。一是加快转变了发展方式。通过实施一批产业结构调整、污水垃圾处理、重点防护林建设和节能改造项目,进一步加快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步伐。预计“十一五”全市GDP能耗累计下降21.4%比“十一五”规划目标多下降1.4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五年累计下降20.93%提前并超额完成下降10%十一五”规划目标。二是加快推进了民生改善。扩内需项目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通村公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民生工程,这些工程的顺利实施,办成了基层政府和老百姓多年想干而未能干成的实事。三是有力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仅2009年,全市完成通村公路737公里,完成水库除险加固42座,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0万亩,完成电网改造项目12个,新增电网长度122公里,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大大改善;城市路网改造、供水管网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工程的实施,为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和经济发展后劲的培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抓手。2010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完成800亿元,项目建设是带动投资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增长39.2%预计“十一五”期间,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完成2218亿元,年递增38.6%投资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投资规模的大幅增长,加强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监管十分必要。近几年来,市发改委通过积极探索实践,以正确处理三大关系为突破口,切实加强重大项目监督管理,有力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提高了政府投资效益,很好地履行了经济社会发展宏观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从只对单个项目监管,一、正确处理“点、线、面”关系。向全部政府投资项目监管转变,推进重大项目全覆盖稽察。主要思路和做法是从单个项目稽察这个“点”入手,举一反三,剖析“麻雀”促进同类重大项目建设这条“线”整改和防控,再通过“点”线”稽察和防控,促进全市所有政府投资项目这个“面”整体水平提高。如2008年底,抽查中央扩大内需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时,发现少数项目不同程度地存在自行调整建设规模、自行改变项目用途、部分项目存在质量安全隐患、资金使用不够规范等问题,这些少数项目“点”问题在教育这条“线”上是否也存在及时与教育部门沟通制定方案,对中央扩需全市55个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总面积8619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649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484万元)重点部位,如项目审批、招投标、资金管理、工程建设等重要环节,做出硬性规定和严格有针对性的检查。截止目前,54个项目已竣工,项目整体建设情况良好,得到国家扩内需检查组的一致好评。线”上成功的经验让我体会到项目稽察只有建立“打基础、管长远”长效机制,才能取得以点促线,以线促面,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的稽察格局。为此,及时参谋并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市市本级政府投资管理办法》与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联合出台了市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实施办法》把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稽察归纳为5个方面、15个问题、31项资料,然后把这些标准应用到农林水利、道路交通、企业技改、社会事业等全部政府投资项目的稽察,推动重大项目在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招标投标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真正达到点上突破,线上深化,面上覆盖的效果。

从侧重事后监管,二、正确处理“前、中、后”关系。向源头控制和全程监管转变,推进重大项目全过程稽察。大力推行变单一的事后查处为“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查处”三位一体”稽察模式,做到关口前移,稽察重点下移,防患于未然。一是事前介入。针对项目管理认识不到位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做法,以项目培训为切入点,邀请全国长期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领导和项目咨询专家以及基层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志主讲项目如何管理、印发《市重大政府投资工程稽察办法》市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工作指南》对各县区、各部门领导以及项目工作人员分层次进行了项目知识的系统培训。针对招投标环节容易出现围标、串标、打招呼及评委、公司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制订完善了机构进场管理、录音录像及设备管理、档案管理等相关制度,并借鉴外地经验,制定了市工程建设招投标资格后审办法》实施工程建设招投标资格后审制度。同时,按照项目“四制”要求,第一时间同步启动了监督检查工作,确保项目建设安全、资金使用安全。二是事中监督。始终把握好五个重点环节,即:一查建设内容,看项目是否符合规定走向和标准;二查建设程序,看有关手续是否齐备;三查建设进度,看项目进展是否滞后或失实;四查资金使用,看是否实行了财政资金“三专”管理制度,资金是否安全;五查工程质量,看是否建立和落实了工程项目管理“四制”严防事故风险和“豆腐渣”工程。同时,还制发了专用检查工作表格,统一检查标准,规范检查程序。近年来,先后重点抽查了涉及5大类180余个重点项目和群众关注的项目,对工程建设的主要环节进行重点跟踪、监管。三是事后查处。近几年来,市在落实中央扩大内需资金方面,严格督办整改,做到有改尽改,全面提高。对于少数项目存在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及时督办项目单位在财务上严格按照“专人、专户、专账”进行管理;对于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不到位的如有的缺环评手续、有的缺规划变更手续以及项目法人不明确问题,都督促其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四制”要求进行规范整改到位。对于极少数项目如初中学校改造工程擅自改变建设内容之事,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项目稽察规定,对其进行通报批评,调整其投资计划,收回中央资金,并对其责任人进行戒免谈话,充分发挥了稽察的威慑作用。

农村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范文4

然而,长期以来,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与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手段缺乏形成巨大反差,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反差成为困扰乐山教育人的一个隐忧。

如今,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以教育信息化为标志的教育现代化水平迈上了崭新的台阶,让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在小凉山麓、在大山深处、在贫困山区,山区教师和农村学生跟城市师生一样,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如今在乐山市所有中小学校成为现实。

从推进建设到规范有序管理

2004年,乐山市犍为县、市中区成为西部首批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点县,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该项目列入当年市政府“惠民行动”重点项目之一。市、县两级政府按国家项目管理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工程项目办公室,市、县、校层层签订项目管理应用目标责任书,做到目标到位、责任到人,每项工作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记载,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006年年底,市中区在项目模式三设备接收、分发和安装调试中,由于方案周全、组织严密,使重达百余吨、多达46个品种、价值近500万元的设备,前后不足11个小时,分别由66辆大货车送到33个项目学校,并提前1个月在全省率先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为加快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力度,2007年乐山市教育局自我加压,决定在全市其余县、市、区同步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并出台《乐山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以保证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科学、规范、有序地实施和管理。

据乐山市教育局局长刘建丹介绍,乐山市从2004年11月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到2007年最后一批工程建设结束,工程总投入达4157.9万元。实施远程教育项目4年来,乐山市教育局技装处按照“省不漏县、县不漏校,市级督促、检查、指导”的原则,组成市、县两级项目工程验收组,对照工程项目的各项要求,严格进行工程验收。与此同时,先后组织3次大规模的检查督导,深入到全市200多所项目学校,检查项目管理应用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确保了远程教育项目的管理应用规范有序。

如今,乐山市234个乡镇总计354个教学点、471所农村小学、234所农村初中、28所高完中已经全部完成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架构,11个县、市、区建成以354个模式一“光盘模式播放点”、71个模式二“卫星教学收视点”、234套计算机网络教室为基础,三位一体、级级递进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实现了全市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全面覆盖。

乐山最边远的马边三河口中学语文教师杨艳深有体会,以前课堂上凡是需要朗读的环节必须由她亲自示范,有时连续3节课下来嗓子都会哑,现在在多媒体教室上语文课特别轻松。以前是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一本教案满堂灌,学生对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现在借助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学生兴趣更浓厚、视野更开阔了,真是帮了教师,活了课堂。

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进入了农村中小学课堂;播放城里特级教师教学光盘,教师边点评边提问,师生互动,课堂气氛热烈;通过卫星下载大城市特级教师教案,提高了教师素质。

“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帮助我学习理解了知识要点。”彝族学生阿由兴月告诉我们。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的推广运用,使学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在乐山,还有37万多名像阿由兴月一样的学生,通过远程教育项目了解大山外的世界,获取更多的知识,享受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给他们带来的巨变。

从更新思想到学科教学整合

与此同时,乐山教育人也开始思考:如何借助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东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2006年,乐山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现场会,与会140多人前往沙湾区、犍为县项目学校观摩在多媒体环境下、网络环境下、光盘环境下的现场课,提高了各地学校校长、教师的积极性,为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拉开了大幕。

《乐山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管理与应用工作考核办法及考核细则》应运而生,市对县、县对校、校对教师,都将远程教育项目管理、应用、培训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全市上下提出了“领导带头、骨干示范、教师普遍使用”的工作要求,规定了每周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上课节数,并加强了考核和奖惩。学校每学期制定远程教育工作计划,重视过程管理,做到了计划、实施、总结“三到位”,实现项目管理和运用效果的最大化。

培训教师增强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能力是高效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也是提升教师教育技术的重要举措。乐山市项目办制定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方案”,明确了培训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和考核办法。每年组织举办“远程环境下应用培训会”,配合四川省举办的赛课活动,组织各种赛课、交流活动和现场观摩学习。几年下来,市项目办为项目县、校培训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562人次,送省培训368人次,提高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保证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应用,开拓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视野。

井研县学校在应用初期,采取“逼迫”的方式要求教师改变不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理念的教学习惯、教学方式,规定教师上课必须利用远程教育设备、资源进行学科教学。现在,很多教师已从“要我用”,发展到了“我要用、争着用”。

结合乐山实际,市项目办还专门成立了远程教育研究室,指导学校对远程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研究,组织学校骨干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模式的碰撞”、“现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设计”等专题培训,使全市教师能够充分运用远程教育优质教学资源解决教学中的疑点、难点。

从2006年开始,乐山市开始实施了一系列国家、省、市级远程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得到全市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积极响应和热情支持。“十一五”期间,乐山市成功申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5个,确定市级课题1个。沙湾小学主研的国家级课题《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的校本管理与应用研究》已经出版第一本研究论文集,其他课题也在进一步修订实施方案。

至此,全市农村中小学拉开了校际间科研共享、广泛整合,利用优质远程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序幕。

从教育信息化到教育均衡化

有人说,从地方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力度和各项举措中,可以知晓一个地方政府和当地教育部门对于“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解程度。据乐山市副市长徐建群介绍,近年来乐山市在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提出通过3至5年努力,实现以县域均衡为主的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乐山市教育局提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即在对以县域为主的区域内学校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统筹规划和整体部署的基础上,建立以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为中心的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实现校际教育资源共享、思维共商、协同发展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乐山市政府积极与省、市电信部门加强协作,省、市电信部门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作为后台技术支撑提供网络支持服务。2007年,乐山市教育城域网建成并投入运营,第一批接入学校30所。目前,乐山市11个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全部实现了接入教育城域网并建起门户网站,全市80%以上的学校也都将在今年实现接入并网。乐山教育城域网的合作建设方式为全省首创,全市基本实现了“教育行政管理信息化”、“教师培训工作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的架构。

乐山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和乐山市教育城域网网络管理中心,专门负责远程教育项目和城域网的建设、管理、培训、应用和技术服务。犍为县教育局设立了项目运转专项经费,各县也在人员安排紧张的情况下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服务队,负责设备维护、维修、技术指导和具体管理。

为不断更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乐山市政府拨出专款120万元,配置了成套中央电化教育馆和同方思科城域网版教学资源,作为项目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补充,免费向学校开放下载。同时,摄制市级优质课50节,评选出教师优质课件52件、学生电子作品71件,免费供全市学校使用。

乐山市“天网”、“地网”资源的相互补充和完善,极大地满足了学校、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有车无货”的矛盾,减轻了学校购置优质教育资源的经济压力,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市范围内的共享。市中区教育局局长吕申堂说:“资源内容很好,仅就免费接收资源一项,全区每年就可减少十多万元的支出。”

目前,乐山市教育局与县、市、区教育局,县、市、区教育局与学校会议也可采用网络会议方式进行。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具备了网络素材的收集整理、制作教学教案的能力,校内教师的交流和校本研修依托网络资源,与省内外教师建立了长期交流互动。校际网络和教育城域网不仅为城乡学校的交流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拓展了乡镇学校的视野,拉近了全市学校与全国教育先进地区的水平差距。

农村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范文5

200*年上半年,按照中央六部委及重庆市关于做好20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指示精神和部署安排,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为原则,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为目标,研究制定了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将重庆市下达的培训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定点培训基地,督促、指导各培训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就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上半年,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阳光工程培训的政策和意义,造大声势,让广大农民了解、参与阳光工程培训。截止6月25日,全区已举办焊工、电工、电子维修、计算机操作、建筑工、美容美发、厨师、手工工艺、餐饮服务等专业培训班36期,共招收农村学员2108人。现已结业1597人,转移就业1574人,在培511人。发放培训“代金券”26.433万元,审核财政补助资金报帐48.139万元(其中200*年发放的代金券28.015万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调整充实工作班子。为进一步搞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在区划调整归并后,调整了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员变动的成员,并根据各成员单位自身行业特点、工作职责和系统资源,将扶贫办、移民局纳入阳光工程成员单位,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加强了“阳光工程”的领导,形成了条块结合、部门联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抓制度管理汇编。自2003年“阳光工程”在我区实施以来,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与上级要求的差距大,急需规范、完善管理。因此,根据国家六部委和重庆市对“阳光工程”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今年上半年狠抓了本区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招投标办法、基地认定办法、代金券发放及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检查验收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编制,以规范相关部门和定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开展工作,提高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管理水平,确保阳光工程顺利健康实施。

3、抓培训计划及方案制定。根据重庆市“百劳、阳光工程”要求,结合万州区工作实际,拟定了《万州区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培训10000人,重点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并上报重庆市劳务办、阳光办。同时,向各培训学校下发了《万州区关于做好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的意见》。

4、抓培训基地建设。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一步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今年培训基地认定继续实行招投标的形式,由办学单位申请,并按照《2005年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基地认定办法》的规定和程序,参照去年阳光工程培训检查验收的情况,经劳务办、阳光办组织评审小组实地踏堪调查、评审,择优确定了万州区职业教育中心等28所培训机构为2005年“阳光工程”定点培训基地。其中:新增培训基地7所。

5、竞标分解阳光工程培训指标任务。根据定点培训基地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培训能力及输出渠道,结合区委、区府着力打造“三峡缝纫、万州保安、万州电焊”三大劳务品牌的构想,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竞标,劳务办、阳光办领导小组评标、定标,报区政府核定,将8130人、41个工种的“百劳、阳光工程”示范培训任务指标分解到了28所定点培训基地。

6、抓培训质量管理。首先是及时与各定点培训学校签订《培训协议》,督促培训学校“自主招生、自主培训、自主管理、自主安置就业”的同时,建立规范的培训台帐、转移就业台帐和资金使用台帐。其次是严格参培学员的身份审查。只能是持重庆市境内户口、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学员,有身份证的出据身份证复印件,没有身份证或身份证过期的由当地派出所出据有本人照片的户籍证明和户口复印件,以此界定学员身份,为发放代金券提供依据。三是坚持到培训现场发放代金券,严禁冒领、代领。四是坚持培训月报制,每月30日前向各承培学校收集《“阳光工程”培训进度月报表》、《阳光工程培训转移情况统计表》,并按时上报重庆市阳光办、全国阳光办。

7、抓宣传引导。一是利用“科技赶场”、“送科技入户”,向广大农民宣传党和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的优惠政策,动员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培训。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一批转移就业、“劳务致富”的学员典型,使他们的先进事迹产生示范效应,扩大“阳光工程”培训的影响力。三是抓阳光工程专栏、板报,引导农民如何报名、学什么、学后去向、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四是组织承培学校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经验交流、总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推动“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上新台阶。半年来,累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明白纸3.6万余份,组织召开培训研讨及经验交流会2次,编发简报3期,建立跟踪服务卡40张。

三、存在的问题

1、培训资源较为分散,不易形成大的拳头或品牌。

2、招生困难。万州区虽有农村劳动力85万,急需转移的13.5万人,但农民意识不到位,注重眼前利益,宁愿下苦力、打短工、挣现钱,也不愿交钱、化时间参加培训学一技之长,“要我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3、转移就业难。承培学校一般按照所接用工需求订单来组织招生培训,但经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向外地转移安置时,部分农民“故土难离”,不愿输出到外地务工,而本地二、三产业容纳量有限,造成转移就业安置困难。

4、培训收费困难,经费不足。万州属贫困山区,农民意识差,还处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初期,向农民收取培训费十分困难。各承培学校为完成培训任务指标,只好采取利用财政补助资金“免费”培训。但财政补助资金每人每期不足200元,远远不能支付技能培训所需费用,导致提高培训质量难度大。

5、宣传报到力度不够。各承培学校在“阳光工程”培训中都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涌现了大批培训就业致富的学员典型,但在宣传、报到上较保守,宣传引导力度不够,致使“阳光工程”培训效果和影响不显著。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大力开展培训,加快培训进度。今年区阳光工程计划转移培训10000人,目前才培训2108人,与完成全年任务还有很大差距。所以下半年必须全力以赴,加快培训工作进程;及时调整完成任务困难的承培学校任务指标,确保全年培训任务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继续规范培训项目管理。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监督承培学校建好培训台账和转移台账。培训台账一定要说明农民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培训专业和培训时间;转移台账要说明农民就业单位和联系方式,便于检查和核实。

3、强化培训质量。“阳光工程”既是“民心工程”,更是“德政工程”,重点抓好转移就业前的短期技能培训,使参训人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

农村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范文6

【关键词】农村河塘;河道轮疏;问题

1 农村河塘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水流和船行波对河道边坡的冲刷,河岸水土流失严重;沿河两岸农田耕作土壤松散,随田间排水流入河中;同时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河道沿途工业废水大量超标排放,城乡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随意倾倒垃圾,河水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水葫芦及其它附水植物快速生长,大量有机物腐烂沉积。根据调查分析,该市河道的淤积速率约为10~20厘米/年,自1983年后,该市农村已不再采用捻河(淤)泥积肥,河道淤积程度日益加剧。长久以往造成了河底高程抬高,河网蓄水量下降,河道引排水功能严重不足,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加上外来水本身污染严重,导致河道水质急剧下降,河水发黑发臭。

2 轮疏机制的提出

海宁市为解决农村河道存在的问题,最早在1994年开始开展农村河道疏浚,经过几年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河道轮疏和长效管理两手抓的河道轮疏管理机制理念。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轮疏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村河道进行疏浚,明确疏浚的时间、要求、标准、验收办法;二是健全农村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巩固疏浚成果,依法保护河道,实施长效管理。这对扭转突击疏浚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掌握主动权、持续改善农村水环境、维持河道功能、保障水系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3 河道轮疏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海宁市农村河道轮疏工作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级实施,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坚持河道多方结合、综合整治的举措,充分发挥综合整治的成效;坚持河道强化管理、标本兼治的方针,建立健全定期疏浚和长效管理制度。通过“以点带面,稳步推广”的做法,逐步实现了“以公共投入为主导,以考核达标为抓手,以健全体制为保障,以市场运作为手段,以保安提境为目标”的长效机制。

(1)规划先行,明确任务。该市出台了《海宁市清河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优化水网、调活水体、改善水质、营造美景”的治理目标,开展了农村河塘清淤工程。从2011年开始,到2016年“十二五”期末,对全市1640公里农村河塘进行疏浚,实现了总量明确,年度任务明晰,工作步频清楚的总体工作目标,同时也防止出现“漏疏漏治”现象。

(2)标准具体,方便操作。为切实高效做好此项工作,该市制定了内容详细、操作性强的一系列规范标准,如《海宁市农村河道整治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海宁市农村河道整治考核办法》,《海宁市农村河道标准化整治参考图集》等,对项目申报、建设标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等均做出了明确规范,并制作了工作流程图,更直观清楚地介绍各项工作流程,以方便操作。

(3)严格监管,确保质量。为了真正做到工程质量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百姓的检验,该市成立了市、镇、村三级检查组。由市水利局、发改局和财政局组成市级检查组,由镇(街道)农技水利中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和河塘沿线群众组成镇、村级检查组,明确具体名单和责任片区,实现网格化管理。每一条河塘完工后都要经过检查组检查,同时填写河塘检查意见表,各级检查组成员和沿线群众签署合格意见后,才能开坝放水,使监管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4)强化验收,专业操作。由于农村河塘疏浚面广量多、缺少专业管理人员,存在每年河塘土方工程量计量不科学,疏浚断面是否合格缺少专业数据说明的困难,为此该市每年7月进行农村河塘断面测量招标,请有测绘资质的中介公司参与投标,对年度所有疏浚河塘分别在施工前、施工后各测量一次,以此对疏浚工程的质、量提供专业上的保证。

(5)长效管理,保证效果。该市从2007年起对全市河道实行长效保洁,率先实现对全市河道长效保洁管理全覆盖,并将河道保洁工作统一纳入了全市“四位一体”的城乡环境卫生保洁体系,避免了各条线保洁工作的推诿和界线不清的弊端。同时从2012年5月起,又全面实施“河长制”管理,将市域内所有市、镇、村三级河道的水环境治理工作任务“承包到户”,切实发挥“河长制”管理的成效,进一步加强河道的疏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