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快速解题公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快速解题公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快速解题公式

高中数学快速解题公式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学习时,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学习通常是从概念开始,在实际练习的过程中,合理运用三角函数的正确解题方法,对其相关的各类题型进行全面的掌握以及分析,从而提高解题水平,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整体运算水平。

一、深化概念理论,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解题

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我们学生要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强化记忆,尤其是在三角函数的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是否学习的扎实,可以直接的体现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因此,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时,要不断的深化自身对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对自身的概括能力进一步强化。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基础知识的学习通常情况下是在高一阶段,很多学生初次接触三角函数,可以有效的掌握,但是有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长会逐渐的忘记,因此,在整个高中阶段,学生要时时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好三角函数知识的学习基础,从而提高解题效率以及解题思路。三角函数包含很多的知识,常见的有正弦、余弦和正切等基本的应用公式,在此基础上还会涉及到图像、斜三角形以及向量等综合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把握好主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好的解题思路和办法,节省时间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二、遵循三角函数解析原则

学生在三角函数的学习中,面对有差异的问题,实施有差异的学习,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逐步养成一个科学的数学思维,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在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由简入难的原则,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由于三角函数这一部分的内容,过于抽象,大多数高中生很难完全掌握,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基础知识入手,切莫好高骛远,细致耐心的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知识,逐渐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渐渐地掌握繁琐的三角函数知识体系,更加全面的掌握三角函数的知识,从而培养其数学思维。数学教学作为一种双向活动,必须要重视学生们反馈,并根据反馈不断进行调节。教师与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潜移默化的的进行着信息交换,教师将知识不断的传授给学生,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将自身不明白的疑难问题反馈给老师,在高中三角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一反馈原则,根据学生们的课堂反应、测试成绩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掌握学生们困惑的主要部分,并有针对性的对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深化,深化学生对这一部分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学习。

三、选择题对三角函数的应用

选择题算得上是高中数学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函数知识的应用非常多见。这类题目的题型具备着一定的相同点,但是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所运用到的解题方法却多样化。学生面对x择题所要运用三角函数的题目时,首先要熟练的掌握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并且已经对多种题目经过了多层次的练习,使得三角函数可以有效的应用到选择题的解题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基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思路,能够在自身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内,有效的总结以及归纳出三角函数与选择题的关系。学生通过对三角函数的掌握和利用,不断的对我们自身的逻辑思维进行拓展,培养解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其次要对三角函数的含义概念进行掌握,使得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三角函数,通过对三角函数概念的利用,求出题目中隐含的三角函数公式,增加了解答选择题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这个方法的利用,首先要对自身掌握多少解题思路进行了解,从而将这些有用的解题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整合,从中找出最优解题技巧。

四、加强练习,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丰富解题思路

高中数学快速解题公式范文2

一、初高中数学差异

有些学生进入高中以后不能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首先让我们先看看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有些什么样的差异。

1、知识差异

高中数学虽然与初中知识有联系,但比初中数学知识更系统和深化。初中数学知识浅、内容相对要少,难度小、知识面窄。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知识面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相比较,在内容、思想、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论内是深度还是难度上都上了一个台阶,这样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才可奏效。

2、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课堂教学容量小、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教师课堂教学速度慢,并通过大量的课内、外练习达到对知识的反复理解,提高了熟练程度,可使数学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而高中数学的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自习时间少,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而课外题量与重复练习也相对减少,这样集中数学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初中少,再用初中的大题量反复练习达到掌握知识的办法已无法奏效。

3、与创新的区别

初中阶段模仿老师思维推理的习惯已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因为高中模仿思维的成分比较少,随着知识的难度加大和知识面加宽,学生在也不能靠模仿做题就能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高中数学学习要培养各方面能力,即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为现在高考数学命题,旨在考察学生综合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势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

4、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

初中阶段学生自学能力低,各种考试中所用的解题方法、技巧与各种数学思想,在考前都已经过反复训练,老师把学生需要深刻理解的重要内容,都通过多次细心的讲解和大量的重复训练,使得学生仅凭熟记这些结论就可以做题,久而久之使初中学生自学能力差。而高中由于内容多、知识面广,要教师细心反复地讲解每一类型的习题已不可能,只有通过少数典型的例题讲解去点拨这一类型习题,然后同过学生自学、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另外,随着高考试题改革和不断的深化,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的多样化,近年来新出现的应用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当前的高考模式。

5、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知识面的狭小,知识层次低,所学知识从思维上受到了局限。而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需要学生全面、细致、深刻、严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这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数学素质。另外,初中数学中,题目、已知和结论用常数给出的较多,一般地,答案是常数或定量。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大多是按定量来分析,这样的思维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只能片面地、局限地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将会大量地、广泛地应用代数的可变性去探索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且要会通过对变量的分析,探索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题所用的数学思想。

二、高中数学学习的几个环节

综上分析,为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要学好数学就要认真对待学习的各个环节。

1、课前做好预习

预习就是在课前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学习的影响很大。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讲水平,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从而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预习可以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通过课前的自学,已经知道哪些是自己已经搞懂的,自己能够理解掌握的;哪些是没有学过而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不懂不明白的地方在哪里。将疑难之处作个记号,它就是你上课时听讲的重点目标,目标明确,重点听老师是如何分析讲解,力争当堂突破。

2、课堂上听课要点

对于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要特别准确、深刻和清晰,不能似是而非、一知半解。数学的推理完全靠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不清楚,很多内容就学不懂,无法掌握和运用。基本理论是数学推理论证的核心,是由一些概念、性质与定理组成的,有些定理并不要求每位初学者都会证明,但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一定要清楚,要熟悉定理并学会使用定理,有些内容是必须牢记的。课堂听讲时最重要的是主动学习。课堂上,努力争取想在老师讲授的前面。定理、公式,争取自己推导出来;例题,争取自己先分析、解答;进而,当命题的条件刚刚写出,自己就去猜想它的结论;一个新的概念出现时,自己就试着去定义它;甚至,随着课程的进行、知识的发展,自己设想,又该提什么问题了,又该提什么命题了。课堂听讲的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例题既然是自己解出来的,定理,公式既然是自己证出来的,当然理解深刻,印象深刻,记忆久远,不易遗忘。这样,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学习能力也会逾来逾强。

3、课后总结很重要

课下结合教材和笔记进行复习,要对笔记进行整理按自己的思路,整理出这一次课的重点内容。总结包括本节课中的基本概念,核心内容;本节课讲了哪些重要理论和结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是什么?理出条理,归纳出要点与核心内容以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体会。要善于总结、归纳不同的题型和其中涉及的概念、原理。这实际上是一种很有效的逆向思维活动。其次是要学会归类,寻找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

4、要学会解题规律

高中数学快速解题公式范文3

看就懂,但就是一做题就不知从何入手,而学习并没有说怎么松懈,甚至比以前还更加用功勤奋,造成

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这里我认为有必要简单谈谈有关初中与高中数学新教材的过渡及衔接问

题,以期多数学生能够快速地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简单抽象灵活过渡衔接

大家知道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

新的生活。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不仅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而且对我们的终身发展

有较大的影响。而我们多数同学是愿意学习数学的,但是一进入高中阶段,数学可就不如小学、初中那

样易学了,易于取得好成绩了,往往一听就会,一看就懂,但是一做题就麻爪,不知从何入手。当然造

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本文仅就从初中与高中数学新教材的过渡特点浅谈如下:

一.教材方面的不同:

1.初中数学教材研究的多是常量问题,大多数题目考察形象思维能力,难度不算大,多数学生可以解出

来;而高中的数学教材,研究的多是变量问题,多考察抽象思维能力,这样难度也大了许多。

2.初中数学概念一般比较浅显易懂,公式的运用也比较简单,可以依葫芦进行画瓢;而高中数学概念多

数则比较抽象难理解,公式的使用也是灵活多变的。比如:函数的奇偶性概念"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

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 ,都有 ,则称 为这一定义域内的偶函数。"这个概念隐含了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

数"0"对称的这个前提条件。再如:三角函数部分诱导公式的应用,什么时候应用哪一个公式,先怎么转

化角才能使解题简便等等,学生都不易掌握。这都要求学生有很强的思考及理解、判断能力。

3.高中的数学教学要求与初中也有所不同,现在的新教科书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

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使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能获得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

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以及所必需的更高的数学素养,满足他们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树立以学

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二.教学方面的差异:

1.在教学内容要求上,虽然近几年来,初中与高中的数学教材均作了较大幅度地调整、删减。但实际上

仍然有些内容还是没有衔接上,对于初中没有作为要求的,高中却认为是初中就会的。比如,立方和,

立方差公式,三数和的平方公式等,初中都不要求掌握,而高中就要会用,还有三角形的重心定理也是

如此。

2.在课堂教学容量上,同样一节课,高中数学课比初中数学课在知识内容的"量"上要大许多,相同时间

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也增加了许多,甚至是初中的几倍,而习题课则少了许多,甚至没有。

初中一学期学习一本书,而高一每学期要学习两本书。这对于习惯于初中那种一课三练式的教学进度的

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样常常是这节的知识还没有学会,就又来了一节新课,整天被数

学学习赶得喘不过气来,怎是一个"紧"字了得。

3.在教学方法上,高中多讲究的是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指导学生

的学习,而初中还主要是模仿学习。

三.学习方面的差异:

1.在学生所做的习题类型上,初中数学习题多数是简单且较单一的,故而教师也有时间能够在课堂上进

行讲授习题的解法,且进行严格规范的板书为学生作解题示范,另外还能够有学生进行课堂板演的时间

,这样学生考试时一般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而高中数学习题,不但类型多样,而且有些还比较灵活

,特别是学生手中拥有的各类高中数学配套资料中,习题类型更是复杂多变,教师就更不可能讲全习题

类型,只能讲数学思想及解题方法。这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个新的挑战,必须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

思想上的改变。

2.在学习方式上,还处于初中的那种被动学习状态.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课前不去进

行预习,对所学的新课内容不了解,而是听老师讲过再跟着依葫芦画瓢地做老师布置的作业。高中数学

的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

等学习数学的方式。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

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3.在思想认识上,一些自我认为不错的同学,常常轻视双基的练习。经常是只知道怎么做就算了,

而不去认真地进行演算和规范地书写,但对一些难题却是情有独钟,并且认为这样自己就比别人强,比

别人学得好,真是典型的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这样的学生多数还真得不了高分,感觉学无所成。

基于以上分析,高一一开学,就对学生搞好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紧迫感,及早消除学生一进入高中之后的松懈情绪,切实让学生知道高中数

学学习的特点,树立坚定的学好数学的信心;其次,还要求学生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尽自己最大可能

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争取事半功倍,提高数学成绩。

而作为教师应积极钻研教材,做好衔接工作,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加强对旧知识的复习,而且更要注意讲

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进行渗透转化、类比和化归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还应认真研究教法,加快

学生对高中数学的适应性。起始教学进度要慢,然后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切实加强课前预习教育。课前

预习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前提。尤其是现在咱们江苏新教材问题情境的创设,更加适合学

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就能够带着问题去听课,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这也

要求学生由问题情境出发,进行操作、观察、探究和运用等活动,感悟并获得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在

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运用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进行复习与

小结。让学生自己进行编织知识网络,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能够做到用时能迅速拿出来,用对解

对。此外,还应帮助学生做好题后反思,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但愿学生们能够快速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尤其是新课改的今天,每个人都能获得必备的数学素养与最

佳发展。

参考文献

[1] 《初等代数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

[2]《高中数学教与学》扬州大学 2006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 2006

高中数学快速解题公式范文4

关键词:高中数学;习题;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27-01

高中数学的习题教学不仅是源于教材而且也高于教材的重要教学环节,作为高中数学老师应当遵循课本里的习题内容,这是因为课本中的许多习题和例子都是经过编导的精心挑选,从丰富的题海中反复推敲而选择出来的题目,这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数学训练习题,也是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亦是高中的数学老师传授教学理念和知识的桥梁,有着许多丰富又实用的教学职能。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比较容易走进习题教学的误区,主要存在的这些现象:一是教师出道习题,学生就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该题练习,久而下去这样的学生就会成为了解题的机器;二是大多数学生只是在老师的思维后去思考问题,没有自己对题目本身的理解,没有自己的思维逻辑;三是学生不能灵活地将概念与练习联系在一起,做不到举一反三,也没有触类旁通的机敏,学生只是死板的掌握数学知识。所以,老师在进行习题的教学进程时,就要思考怎样发挥习题的教学优势,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好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笔者谈一下自己对高中数学的看法。

一、要重视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

许多学生都是认为数学是理科中的一种,其不用背诵大量又复杂的知识点,在他们的头脑记忆里就轻视了教材中的定义和公式等各种理论的基本知识。如果把学习比作是盖高楼,那么基础的知识就好比地基,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就是高楼大厦。只有当地基牢固与扎实了,才能够起的了壮观的高楼,而如果地基不牢固,即使建立好了高楼也只会是昙花一现。因此,教师在习题的讲解中,要提醒学生要重视高中的数学基础知识。比如:在等差数列的教学习题中,老师在讲解习题前可以将等差数列的知识点与学生一起回顾下,回想题目中的公式与定义,反复的练习与回顾就能够帮助学生记住这些基础知识,为解题能力的提高打下好的基础。

二、要激发学生对数学习题课的学习兴趣

“数学习题型的教学课”在学生的理解下就是要他们做数学习题,做大量的练习,从而就会失去对学习数学的激情,面对这种偏激的想法,老师要适当的对其纠正,同时也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该过程的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教学

多媒体的教学法具有形象又直观的优势,例如:对于立体几何的学习,学生对立体事物的感觉普遍是比较匮乏,而在传统的教学中试图要提高学生的立体感是十分困难的。多媒体的教学式可以弥补这些缺点,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立体感。

例:如右图,在三棱锥 P-ABC,已知PAB 是等边三角形,且PAAC,PBBC。

(1)证明 ABPC。

(2)若 PC=4,平面 PBC平面 PAC,求解三棱锥 P-ABC 的体积。(宁夏2009 年的高考题)

对于这类的几何题学生的立体感不强,对三棱锥的立体感比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还要差,所以教师在讲解这题时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三棱锥的空间感,提示学生作辅助线――过点 A做 ADPC,并连接 BD。 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立体感,也会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比较大的帮助。

2.让学生去扮演自己的“小老师”

在数学的习题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比较强,创新的思维能力也会比较发达,并有着比较好的表达能力。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发挥这些能力,在数学习题的教学进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指导学生扮演一位教师的角色去学习,比如:在开始学习数列的时候,老师可以找一些有规律的填空习题,以一种比较简单的教学习题去开导学生,让学生能在教师讲解倒是后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对相关题目的触类旁通,下面老师可以运用这样的两道例题来开拓学生对数列的理解思路:

例:(1)2,4,?,16,32,?,128;(2)1, ,? ,2, ,? ,。

很容易知道第(1)题的逻辑规律是 2n,第(2)题的是 ,因此答案分别是:

(1)2,4, 8 ,16,32, 64 ,128;

(2)1, , ,2,, , 。

这样的习题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快速学到知识,并很快学以致用。这就在知识的巩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也就拥有了自己独特的且具有创造性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问题式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重视运用问题去开通学生的解题思路,一道题目后可以运用一连串的问题,去思考去逐步解决,不仅开阔了思路也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这样的连贯解题过程,能让学生留下清晰的解题思考脉络。

例:在等比数列{an}中 ,已知 a1=-1.5,a4=96,求出 q 与 S4的值。

接着老师可以提出相关的这几个问题:(1)等比数列的概念是什么?(2)写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3)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把这几个问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也能联系题目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四、结语

只有对课本中的习题知识有了深入了解,激发出教材的多重功能,科学的开展习题方式的教学,在丰富习题教学内容的同时,组织学生参与习题的专项训练,培养高中生的综合解题能力,拓展解题思维,进而优化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祥.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数学习题教学[J].数理化解题研究: 高中版.2012,(09):13-14.

高中数学快速解题公式范文5

一、三角函数教学困难

1.概念记忆困难

虽然高中生已经初级的掌握了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但是由于三角函数本身的概念和定义还是十分的抽象,公式和定义十分的复杂,高中生对于诱导公式和转换公式的记忆还是比较模糊的,初中三角函数主要考查的就是学生对公式的理解,高中三角函数则主要考查学生们对公式的应用以及变形,进而对学生们的推导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2.公式推理困难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本身的定义和公式非常多,比如正弦定理、和差角公式以及和差化积公式等诸多公式的推理会给学生们学习三角函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我国大部分学生在进行三角函数做题的时候,并不难及时的确定其具体的公式内容,进而导致学生们难以熟练的掌握三角函数,要求学生们能够快速的反应、记忆众多三角函数也是难以实现的,教师必须要采取全新的、高效的公式转换记忆策略。

3.综合运用困难

三角函数知识已经逐渐的渗透到高中整个数学学科内,随着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表明,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如何的应用三角函数,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隐性的函数问题,另外,一部分学生们虽然意识到要用到三角函数,但是却不知道用哪种。高中数学对三角函数的考查十分的综合、全面,要求学生们必须要熟练的掌握各类三角函数的概念以及性质等。三角函数往往会与向量、几何图形等知识点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进行三角函数教学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其综合性。

二、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的教学策略

1.提高学生们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由于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本身知识和公式十分的枯燥、乏味,进而导致学生们对三角函数的学习有着一定的抵触心理,严重的阻碍了高效三角函数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必须要将三角函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三角函数知识作为整个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比如钟面时针转动方向以及体操运动等实际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实例,都含有一定的三角函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意境的引用,才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充分的调动学生们学习三角函数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2.突出三角函数的运用规律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在进行解题的时候,往往都会有特定的解法,虽然三角函数的题型千变万化,但是其本质内容是一致的,只不过所给的条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内在本质还是一样的。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为学生们解惑一些解题技巧,培养学生们能够在解题的时候,能够分析出题人的意图,知道采用哪些三角函数的知识进行解题,并不用盲目的乱试,避免学生们学习时间方面的浪费。为了能够更快更好的解题,提高三角函数的学习效率,仅是掌握识题技巧还是不够的,必须要培养学生们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解题,进而保障学生们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3.系统的进行归纳总结

三角函数公式千变万化,种类十分的繁多,如果要求学生们一个个记忆不仅不太现实,学生们也不会全部记住。所以,为了能够促使学生们更好、更熟练的掌握,必须要对零散的三角函数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直接将逻辑性强的三角函数相关知识点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为了能够提高三角函数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总结教学口诀,提高学生们掌握三角函数解题的技巧。另外,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时常的将流露出口诀,进而能够在教师外部和学生内部双重作用下熟练的掌握三角函数学习的技巧。

4.比较剖析三角函数的不同

高中数学快速解题公式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个性化思维;大胆猜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发生相应的改变,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且较为抽象的学科体系,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不仅能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行锻炼,还能使得学生的逻辑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要涉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期培养综合性人才。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进行思考的同时,利用创新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这种思维方式不仅能对学生的思考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还会指导学生的行为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一般来说,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在现今的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虽然对创造性思维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培养,但很多时候在进行实际教学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充分培养,需要进行高中数学授课的教师具备相当的创新、创造能力,这是对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由于老师在学生知识学习以及能力获取等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如果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创造思维意识,将会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积极改变,使其形成一定的创新创造思维能力。另外,老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还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高中数学老师在进行实际授课的时候,主要以讲授课本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些都导致学生在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时候,只进行机械性的模仿活动。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严重限制。为避免上述情况再次出现,教师在进行实际授课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多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进行激发,以期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其次,在实际教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创造性氛围。通过这个氛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最后,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对于每位学生的优点加以积极发掘,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

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方式

个性化思维方式主要是指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对于同一问题,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其进行探究。个性化思维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多元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拓宽,从而使得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对问题进行思考。在对学生个性化思维方式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如在实际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并设立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探讨问题的答案。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不仅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对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方式进行积极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能力

在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时候,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还需要具有大胆的想象能力。大胆的猜想能力会使得学生思考时的定势被消除,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充分的发散,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培养学生养成大胆的猜想能力,使得学生通过大胆猜想以及小心求证,对数学问题进行快速解决,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另外,在具备大胆猜想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对于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对于学生认识事物的深刻程度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积极的培养,使得学生拿到数学题目后,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从不同方面对题目进行观察,打破常规,采用多种解题方式进行解题。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对学生的辩证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辩证能力是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需求之一。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辩证能力,才能在实际数学学习过程中实现对自身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不仅需要对数学公式进行记忆,教师还需要对数学题目以及数学公式进行深入挖掘,从实际解题过程中获得相关感悟,使得学生的思维被不断拓宽,从而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发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原有的孤立的数学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探索出一定的规律,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综上所述,由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高中数学教学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现今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注。由于高中数学学习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能力,学生要想学好抽象的数学知识,就需要对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切实提高。通过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得学生思维被充分发散,从多个方面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实现培养全方位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万新.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信息化建设,2015(12).

[2]张元.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2).

[3]李岳鹏.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刍议[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