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1

【关键词】 固定资产 管理问题 解决对策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不断进步,事业单位的办公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办公设备不断进行更新,使得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越来越多。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正常经营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必须进行有效管理。但是,随着固定资产的增加,引起了其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比如: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核算方法和基础不健全、维修和使用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难以实现保值增值效用,甚至会造成国有资产管理流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以提高事业单位社会效益。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购轻管”现象严重

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只是一味的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优化事业单位办公环境,但是却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他们认为固定资产的购置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对自身利益不会带来不良影响,因而总是想方设法的写申请、找关系来增加固定资产资产购置。事业单位员工可能认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属于领导者的责任,与自己不存在任何关系,进而导致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降低。同时事业单位领导者会认为事业单位的经营与固定资产无关,而忽视了固定资产的购置以及后续管理,有的事业单位为了提高自身地位,一味的进行固定资产申购却没有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和资金预算,固定资产的盲目购置造成资产闲置。有的事业单位因为忽视固定资产后续管理而使得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出现严重减值问题,进而降低了固定资产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同时,在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管理比较随意,没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由一些没有任何会计专业知识的办公室人员进行管理,及时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有规章制度,这种随意管理的思想也只会使的这些制度流于形式。此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管理中,其出租、出借随意性很大,账实不符的现象比较严重,最后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浪费、流失等现象时常发生。

2、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基础不健全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资产核算过程中,要保证“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同样,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也要遵循该原则。2012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新规定,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计量参考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原则。但是,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往往不具有专业知识,对固定资产的日常核算不能准确的进行明细登记,使得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之间存在差异。其次,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发生变化时,对固定资产管理情况不进行详细的交接,也不近性固定资产盘点,引起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现象严重。再次,很多事业单位不能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难以体现会计信息质量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严重脱节,不能真实地反应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这不仅不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管理,而且会对误导信息使用者,导致其做出不正确的决策。同时,很多事业单位忽视固定资产减值,现实中,很多事业单位不会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减值测试,导致固定资产的毁损不能及时进行核销。再加上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在填写固定资产卡片时,有意或者无意填写不及时、不全面甚至填写错误现象时常发生,同时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的核对不及时,使得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问题严重,最终导致固定资产流失。

3、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事业单位中,一般不存在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往往是各部门分头管理实现的。如:单位财务部门管理对固定资产价值核算进行管理、对于一些专用设备由使用设备的专门科室进行管理。事业单位缺乏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同时,对固定资产的监督检查,没有设立专门的内审部门负责,或者即使有内审部门,其对固定资产的监督检查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严格意义上的监督作用。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由于缺乏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甚至有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例如:在固定资产领用制度方面,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领用缺少实物登记台账,领用固定资产时,只反映在会计账面上,而没有实物记录,造成固定资产领用后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善情况严重。在人员变动之后,也没有严格规定交接手续,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关于固定资产报废、出售、转让等行为没有明确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操作责任心不强,对固定资产维修不专业,不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资产评估,随意处置固定资产,甚至私下转让固定资产,加上事业单位领导长期对固定资产管理情况不问津,就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混乱和效率低下。

三、解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际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提高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首先要提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认识,意识到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能够提高单位的运行效率。首先,要加强事业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对他们定期进行培训,了解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让他们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其次,事业单位应该加强所有员工的资产管理意识,尤其是与固定资产管理密切相关的会计人员,通过开设专题课程来提高他们经营管理固定资产的能力。再次,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合理设置专门部门,负责资产的购置以及后续管理工作,并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才,同时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应该定期进行考核,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资与其管理效益相挂钩,在单位内部执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理论,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和工作积极性,这样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爱岗敬业精神。在单位内部开展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竞赛活动,鼓励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而促使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提高。

2、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和管理

以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与企业存在很大差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权责利”是相分离的。在2012年,新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准则中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办法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核算方式逐渐向企业靠近,要求对固定资产按照其经济利益实现方式计提折旧,对于存在减值现象的还应该计提减值准备。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对固定资产的日常核算和管理做出严格规范,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杜绝固定资产交接混乱现象发生,使固定资产的每个核算环节都有清晰的账目可查,并力争做到核算准确无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单位要准确确认固定资产,不能遗漏固定资产的确认,对于不确定的固定资产也不能草率确认,必须实现资产的准确计量。其次,事业单位必须清楚固定资产的核算思路。单位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就需要有效管理单位的固定资产,同时,必须配置专业人员核算固定资产,这就要求单位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工作人员,明确固定资产核算原则。在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过程中,需要按照合理的方法进行折旧,因为固定资产属于企业的战略性资源,要将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单位会计核算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事业单位还不能忽视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根据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状况,定期对其进行减值测试,以便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对于固定资产的维修、转让、处置等都必须按照严格的会计准则进行,不得擅自处理固定资产。

3、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

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仅需要设立有效的管理部门和内审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和监督,同时,事业单位还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建议完整且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首先,事业单位应该设立固定资产日常操作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包括固定资产购置的预算编制,购置的计划申报和审批,对资产采购、验收、登记以及维修和保管等方面做出明确说明,使其具体操作有序化,对固定资产的收发、转让、报废等各种变化做出详细记录,提高对固定资产核算的约束力,避免对固定资产进行随意操纵。其次,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随着其发展不断进行变化,不管数量还是质量都在发生变化,因此,事业单位有必要在内部完善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定期对固定资产的数量进行盘点,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固定资产的变化情况,针对固定资产判断,分别对盘盈和盘亏固定资产分析原因,做好相应的账务处理,保证单位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再次,针对固定资产的损失,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的负责人,对于固定资产的损失或者浪费,在查清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固定资产的相关负责人就其负责部分赔偿损失。最后,事业单位还有必要建立监管机制,负责监督相关制度的执行,保证单位的制度能有效落实,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治理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从提高管理意识、规范固定资产核算手续、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方面出发,力争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进而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2

关键词:高校;图书资料;固定资产;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高校数量的增加、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家和高校对图书馆的投入逐年在增加,高校图书馆的馆舍越来越大、图书越来越多、设备越来越先进,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应用到图书馆以后,高校图书馆的固定资产在数量、质量以及结构上都有了质的飞跃。高校图书资料的固定资产管理就是目前各院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重问题。如何管理好图书馆的固定资产使其不流失、不闲置、不重复购置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新课题,也是搞好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先决条件。

1.高校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高校图书馆基本上都制定了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但由于对资产管理的观念淡薄,致使一些规章制度落不到实处,同时有些规章制度也不健全,比如,图书资产的保管、清点制度,场所租用制度,一些设备被图书馆领导外借使用,或者被职工借用等现象普遍存在等等。导致资产管理的混乱局面,账卡不符,账物不符,固定资产保管不善,处置不当,利用率低等。

1.2领导对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统计与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随着高校的扩充,专业也在不断增加,相关书籍也在不断增加。文献资产作为固定资产,是事业发展的基础,管理好固定资产是管理者的基本责任。但是,由于图书馆固定资产投资大部分来自学校无偿划拨,致使领导普遍重钱轻物,重购建轻管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管理要求,定期进行图书资料清点是一项制度,也是保障资产账物相符、统计数据准确的基础性工作。不能坚持按照规定要求做好这项工作,既增加了后期文献管理和清点工作的难度,也导致了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似清而实不清。

1.3管理手段落后,技术性不强

目前,高校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大多仍是使用卡片、单据等手工管理模式,容易丢失、损坏,不易保存,与现代图书馆的发展不相符,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未普及应用。

1.4图书资料统计方面的问题

1.4.1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料统计数据不全

各高校的院系众多,学科专业设置也根据办学定位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渐调整,因此,开设的学科专业门类比较齐全,专业方向具有多样性,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市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学科专业文献资源的配置不同,馆藏资源学科专业依存度也不同,专业也存在差异。近年来,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料从过去全部由图书馆采购到部分出资、部分采购,已经基本上实行自筹资金购置。虽然经费不是从图书馆经费中支出,但是自筹经费购置的文献仍然属于学校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的一部分。这种情况致使图书馆对此项业务协调有困难,严重影响了学校整体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统计数据的准确率。

1.4.2期刊图书的册数统计方法不合理

按照固定资产统计的要求,期刊图书是期刊合订本为一册。因期刊当年不能完全装订,所以以往统计多采用种数乘以系数计算。这样的计算方法极不规范,与之后形成的实际数量造成了很大的差异,导致期刊图书的金额、数量都不准确,干扰和影响了数据总量的真实性。

1.4.3捐赠文献管理不规范

一般的捐赠文献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定价的,一种是无定价的。图书馆所藏图书有通过付少量费用购买的,也有无偿收藏的。图书馆对于捐献的文献缺乏规范的管理规定,成为了图书管理的盲区。因此,账物不符的问题时有发生。

1.5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的账簿不规范、不健全

不少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购置、典藏、流通账簿没有按照规范化要求设立并及时登记,甚至在实物直接管理部门都不设立明细账簿。有些高校院部资料室拥有数万甚至数十万册的纸质文献,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账簿。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校整体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统计数据的准确率,很有可能造成图书资料固定资产账物的流失。

1.6账物管理缺乏相互监督

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购置图书资料时,报请、审批、监督、验收、会计核算等程序比较严格,但传递到编目、典藏和流通过程便出现手续简化、交接不严的问题。比如,有些图书资料未作固定资产登记入账,捐赠文献不入账;不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仅以接收数量简单记录,缺失对典藏监督环节和自身的规范管理;没有严肃的清点制度和规范的清点要求、对丢损情况无约束、正常注销被忽略,致使近年图书资料的情况混乱等。

2.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应采取如下保障措施:

2.1各级领导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

管理好固定资产是管理者的基本责任,而领导者是工作的决策者,领导者的认识程度决定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力度。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要从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这个角度来认识图书资料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把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好。实行单位领导全面负责制、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制、使用者和管理者直接负责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强化管理意识,使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2.2建立严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进一步健全完善高校图书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动态管理是管理有序的关键所在,也是固定资产账物相符的基本保证。动态管理主要要求如下:一是图书资料的进出实行全过程联动,不允许有滞后或失控现象;二是以采购、典藏、财会为一个管理面,以典藏、馆藏地为另一个管理面,实行联动管理,上层对下层约束,下层对上层监督,相互制约形成一致;三是发现问题要及时查清原因、纠正错误。使图书馆在资产购置、验收入账、使用、报废等方面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2.3捐赠图书资料在典藏账和馆藏地明细账上以增值的方式出现

捐赠图书资料的数量,采购账金额为零、典藏账和明细账上金额为增加值,则在报表上体现为本馆新进和本馆受赠两种方式。除掉受赠时,典藏账与采购账必须持平;加上受赠时,典藏账应大于采购账。

2.4重视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

高校图书馆所需要的书籍繁多,应重视人力的投入,定期整理统计,并对损坏的书籍及时修理;重视财力的投入,每年定期更新、补充相关的图书资料,以便读者查找资料;重视物力的投入,创造良好的读书坏境。固定资产管理员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图书馆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更新档案,掌握闲置、报废、可调配资产的情况,摸清检修、改造、购入资产的情况。以便充分挖掘固定资产的使用潜力,提高资产利用率。

2.5改变传统的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通过网络及办公自动化来实现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的现代管理。使用计算机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建成全面、规范的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系统,将图书资料固定资产输入系统数据库,有专人管理、更新数据,并对重要数据加密,防止被篡改、剽窃,使图书资料固定资产更安全可靠,杜绝不规范操作。

3结语

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知识资源,图书资料固定资产对各大高校意义重大。各高校应注重图书资料的管理,避免财产流失与资源浪费,保护好图书资料固定资产。对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该积极主动地找出应对策略,及时作出整改,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师生读者提供服务,同时促进自身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蓉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发展[J].文史博览,2007(9).

[2]周德明 关于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 2007(5).

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3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总量不断扩大,构成日趋复杂,由于我国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加大了政府运行成本。事业单位如何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如何管好、用好这些固定资产,成为了事业单位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事业单位本身体制所致,许多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到职工思想意识都普遍存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的问题,普遍认为固定资产管理与己无关,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没有完善的固定资产财务制度,更没有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一般只有财务部门人员兼职或者临时人员对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等进行简单的登记。不能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查,人员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没有有力的奖罚制度等。总之,大多数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上都不健全,或流于形式,通常都是账实不符、家底不清,难以保证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当前多数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对于会计核算不及时、不够规范和全面,主要是:1、采购时各相关部门不能及时沟通,当发票记载不完整时,采购人员和财务人员及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互相推诿,不能准确及时的入账,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不准确、不完整。2、对固定资产的变更没有及时入账,没有及时对新购入的资产进行登记;一些应该完工项目的资产应该退回库房的没有及时作好交接登记手续,造成资产重复登记及不实。还有,一些应该报废、报损处理的资产,没有及时处理,也造成账实不符。

(三)固定资产随意购置很严重

由于财政部门对一些事业单位的支持力度比较大,这些事业单位对于资金需求并没进行合理的预算,没有形成合理的购置标准,也没有指定专门的采购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的采购通常不会进行认真合理的分析,也没有符合程序的审批制度,随意购置的现象比较普遍,存在购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资产重复购置现象非常严重,造成了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

(四)只重视购买而忽视管理

由于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在财政方面的支持,特别是那些得到支持多的事业单位,通常都会存在挥霍浪费现象。一些事业单位只侧重于财政资金的收支核算,对占用的大量固定资产关注并不够,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使用在管理上脱节,加上人员素质、责任心以及核算软件缺陷,对实物资产管理缺乏严格的验收审批手续,没有建立的固定资产使用和保管制度,责任不落实,造成财产损坏、丢失无人追究的结果。

(五)缺乏有效的监督,资产流失严重

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都是由财政拨款购建的,但是资产的管理权,使用权,收益权还是归事业单位所有,拥有资产越多,可供出租的或者经营的资产就越多,职工福利等就会越多。为了自己的私利,事业单位就会跟财政部门提出申请购买固定资产,由于财政部门也同样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则形成重置,浪费等现象,造成资产流失严重。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行动上积极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与盘存等制度,积极组织加强实施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单位工作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为加强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度。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二)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产有效配置

首先,要建立事业单位资产预算管理制度,运用资产预算和统计报告对资产进行分析,从而使资产的预算与各单位承担的工作职责相一致。其次,要根据各类资产的配备情况及使用标准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现有固定资产,防止积压浪费。购前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避免购置的随意性。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

要加强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实物的管理,加大财务部门的监督力度,避免盲目购置造成的浪费现象,根据实际的需求去购买,对于资产的管理,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于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闲置等都要严格落实,责任到人,加强员工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通过制度建设,强化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实施全员、全过程管理。

(四)加强内部监督机制,控制资产流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也日趋频繁,在处置国有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应对处理转让的固定资产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评估,资产管理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代表国家行使监督管理权、投资和收益权、资产处置权,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全过程管理,防止恶意低价转移国有固定资产的现象的发生,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总之,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投入的扩大,事业性国有资产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管理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客服障碍和困难,积极进行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创新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努力创造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车建芝.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中国农垦经济,2005;5

[2]王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14

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4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的特点

民办高校资产性质不同于公办高校资产,在资产管理中呈现出一些特殊性,只有准确把握民办高校资产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构建资产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民办高校资产管理水平。其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来源渠道单一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缺乏政府财政支持,所以大部分民办高校资产仅来源于学校举办者的投入,同时学校收取的学费、住宿费等也是购置资产所需资金的来源渠道之一。

(二)资产管理权利集中

民办高校资产购置决策往往由举办者独断,并委派自己的亲信负责资产采购工作。在决策过程中,缺乏对大型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等重大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论证,存在较强的主观臆断,忽视了民主决策的重要性,从而导致资产购置决策不科学,易造成资金浪费。

(三)资产性质多样

民办高校资产兼具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高校负责人有权决定资产的性质。在民办高校资产闲置的情况下,可将一部分资产以出租的方式租赁给其他单位机构,如教学仪器、教师、宿舍等,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所以说,民办高校资产管理更加复杂,需要考虑资产增值问题。

(四)资产产权不清

民办高校的房屋产权、办学土地尚未全部归属于学校所有,而是挂在投资者名下,使得民办高校无法落实法人财产权。在资产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由于资产实际上归投资者所有,所以会对校方管理资产带来了诸多限制。

二、民办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民办高校资产管理中,受民办高校办学体制、资产特点、校外竞争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民办高校资产管理质量和效率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管理机构不完善

民办高校的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组织机构,造成资产管理缺乏统一领导,一直处于松懈、无序、粗放的管理状态。具体表现为:部分民办高校未能全面认识到资产管理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没有设置负责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也未配置经验丰富的高素质管理人员,从而影响了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的学校将资产管理的职能分解到了各个部门,如财务部门、后勤部门等等,但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统一管理和协调,致使各部门在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上只走过场,实效性不强。有的学校在资产管理上习惯采用多头管理模式,如设备部分负责校内所有设备的管理、财务部门则负责对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虽然各部门也都做好了本职工作,但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对资产的核对工作开展不到位,严重制约了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固定资产是民办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这部分资产是高校的基础,所以对它的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且还要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同时与之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由此能够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从目前国内民办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上看,普遍存在管理制度缺失、无章可循、无制度可依的现象,甚至有的民办高校连最为基本的管理办法都未制定。有些民办高校虽然制定了一些与固定资产管理有关的规章和制度,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规章制度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执行力度严重不足,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更是无从谈起。除此之外,有的民办高校所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时间过久,其中部分规定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这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三)资产投资随意性大

由于民办高校的大部分机制都相对比较灵活,从而使其在各类资产的购置上存在较大的自主性,但当自主性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便可能导致资产随意购置的情况发生,换言之,过度的自主性容易造成资产投资的随意性增大。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动了民办高校的发展,为了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的各级院系纷纷开始购置资产,虽然多元化的资产购置使学校的整体教科研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资产盲目购置、重复购置等问题也随之产生,致使学校的资金严重浪费。一部分资产在购置后,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资产使用计划,使得资产处于闲置状态,降低了资产利用率。如,一些教学科研设备在专业调整或科研项目完成后,就会面临着闲置问题,造成了学校资源浪费。

三、加强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资产管理组织机构

民办高校要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认清资产管理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加强资产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实现对资产的全方位监管。在机构设置中,高校要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设立资产管理部门,由学校负责人统一领导资产管理工作。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负责制定有关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对学校资产的统一协调领导;负责监督管理资产采购、验收、安装、使用、报废等环节的工作,并对资产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制定资产保值增值计划;负责大宗物资、教学仪器设备、基建工程的组织管理工作,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负责资产日常登记、统计、清查、变更审批工作,保证资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为了实现对资产的精细化管理,还应在资产管理部门内部设置管理科室。具体如下:

1.设备管理科。该科室负责管理校内所有的仪器设备,其职责包括:建立账卡记录,收集整理设备报损、报废、报失的相关资料,做好资产的残值回收工作;定期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制定规范的仪器设备维修养护计划,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建立起仪器设备技术档案,为仪器设备维修提供必备资料;对学校新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验收。

2.房产管理科。该科室负责制定民办高校房屋资源的合理分配方案,确保分配方案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编制房屋修缮计划,参与修缮招标工作;及时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将挂名在投资者名下的房产过户到民办高校名下。

3.图书管理科。该科室负责图书馆内的资产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掌握馆内图书资料的基本信息;根据学校师生的具体需求,制定图书购买计划,丰富馆藏资源;做好防火、防盗、防潮工作,避免因图书资料损坏而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

4.无形资产管理科。该科室要明确无形资产范围,制定无形资产计价、处置、使用的规章制度,负责管理民办高校在办学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如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等,维护民办高校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民办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有效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权限,实现责任与权利相统一。具体制度包括:

1.建立资产购置验收制度。该项制度应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资产购置前的可行性论证与审核、资产的具体购置方式及相关的采购流程、资产验收入库等等。学校应当对各级院系提出的资产购置计划从技术性、经济性、适用性、需求性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借此来确认计划中的各类仪器设备是否需要购置,从而加强对购置环节的管理。同时,还要对资产购置计划进行审核,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购置的情况发生,有助于杜绝浪费。针对学校自行采购的资产,可设立招标采购小组,并由学校的采购部门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和专家小组进行评标,并对购置的资产进行验收及签字确认。

2.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资产的利用效率,并使校内所有的资产都能够以良好的状态运转,学校应当制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同时为确保该制度的有效落实,还应建立与之相关的奖惩制度。对于资产管理不善及使用不当造成资产损坏或是盲目购置引起浪费的责任人,应依据奖惩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罚;对于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人员,学校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借此来调动相关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责任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学校的资产与使用者的切身利益相挂钩,有助于资产管理效率的提升。

3.执行资产清查制度。由于校内的资产数量较多,种类繁杂,为防止资产流失,必须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因此,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资产清查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对校内资产的清查,可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资产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财务制度的规定要求,每年对校内所有的资产进行盘点,并与财务部门进行对账,资产清查时,应当将盘盈和账外资产全部估价入账,对于盘亏和报废的资产,则应当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并作出相应的财务调整,从而确保账实相符。

4.健全资产处置制度。对于资产管理而言,资产处置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具体包括资产转让、出租出借、抵押、报损报废等内容,为防止各级院系和相关人员对学校资产进行随意处置的情况发生,学校应当健全资产处置制度,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资产处置程序与方法,严格规定各类资产的转让、变卖、出租出借等报批程序,减少并杜绝资产流失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资产投资管理

当前,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着资产利用率偏低的现状,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必须加强资产投资管理,杜绝盲目、重复购置固定资产,强化对资产投资的管控。具体措施如下:

1.健全资产投资决策程序。资产管理部门要对资产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尤其对于贵重仪器设备的购置方案,要进行充分调研,收集相关资料,从学校教学科研需求的角度出发,合理预测资产投资的效益,综合各种因素作出投资决策。民办高校要健全资产投资决策程序,程序如下: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各种备选方案、收集决策有关资料、优化最佳方案、监督方案实施。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决策的作用,避免个人主观臆断。

2.建立资产投资审计机制。在民办高校审计工作中,要加大资产投资的审计力度,进一步规范资产投资管理,实现资产投资效益目标。资产投资审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展资产投资绩效审计,对资产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计评价,使学校管理者了解资产投资情况;另一方面,对资产投资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保证资金使用效益。

3.合理规划闲置资产。通过对资产结构的优化调整,能够减少校内的闲置资产,并且可以使资产的利用效率有所提升,其自身的效益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可为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学校可依据发展需要对闲置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可将长期闲置的资产以出售、转让等方式变现,而对于常用的固定资产,如电脑、空调、办公设备等等则要做到合理配置,以免频繁挪动造成资产损坏。

四、结论

总而言之,民办高校要重视资产管理,将其作为教育教学事业有序开展的基础性管理工作。民办高校应结合自身资产的性质特点,建立资产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资产管理规章,保障资产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民办高校要重点加强资产投资管理,避免因盲目投资给学校造成经济负担,从而推动民办高校资产管理步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

作者:黎会友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秀明.创新战略下的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研究[J].湖北经济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66-68.

[2]田惠霞,杨凯茹,王建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现代商业,2014(6):77-69.

[3]郭孟杰.高校资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99-101.

[4]倪建发.新时期加强高校资产管理动因分析及策略思考[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15(4):44-46.

[5]江波.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48-51.

[6]关会林,车忠强,刘兰涛.新时期优化高校资产管理的若干建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2):179-180.

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5

1 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固定资产购置中存在盲目性,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由于缺乏责任心或某些利益的驱动,一些单位管理者比较热衷于买设备、搞基建,在事先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和效益分析的情况下,就忽忙地购置,结果导致购进的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

1.2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统一部门、多头管理,财务部门管总帐、管金额;总务管房屋、家具;设备科管设备,各部门无明细帐或明细帐不健全。各领用科室无责任人管理财产,无收、发、维修记录。 固定资产经常几年不盘存一次,已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核销。造成帐实不符。

1.3 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账面价值失真。当前医院会计核算固定资产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并且不计算折旧。(以提修购基金的形式在净值产中反映,而不是固定资产的抵减科目)医院固定资产余额越来越高。与之相应的老化程度越高,却得不到客观、及时的反映,不利于主管部门的监控、管理、评价。医疗设备大多属高新科技设备,更新淘汰快,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核算中却没有相应的加速折旧及资产减值准备,造成账面固定资产严重失真。

2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

2.1 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明确责任、制度到人。从基层算起,第三级是资产的占用部门,一般是基层科室。大的科室还可细分为若干单元,避免管理范围过大,影响管理的质量,三级部门是资产使用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帐和资产卡片,领用保管有专人签字、负责。人员调动应及时移交,定期盘点和对帐。第二级是职能管理部门,如设备科、总务科、基建组等部门。这一层负责承上启下,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任务重、责任大,宜思想好,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负责人。第二级应分部门、分科室建立数量金额式明细帐,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报废毁损情况,并建立资产卡片与领用科室一式二份,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领用、维修、转移等情况。第一级是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心,是固定资产的最高层。人员可由院长、分管后勤的副院长、财务负责人及经济管理专家等组成。负责全院固定资产管理和起草各种管理规定以及这些规定的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不定期进行贵重仪器设备抽查。并设立固定资产总帐及明细帐。

2.2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2.2.1 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制定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清查核对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报损、报废、调出审批制度、考核评比奖惩制度等。

2.2.2 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医院定期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固定资产及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必须注意审计固定资产折旧是否足额提取,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帐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闲置浪费及被非法侵占的问题。

2.2.3 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医院购入大型仪器设备必须执行询价、公开招标这一程序。采购部门要和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一起从使用的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购入设备时严把质量关、价格关,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杜绝盲目采购。

2.2.4 加强固定资产指标考核,强化增值意识,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医院对使用科室考核的内容。科室必须按制度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人,由科室经济核算员负责资产卡片、执行物质管理核算制度;由设备科负责考核使用情况及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协助科室提高设备使用率,财务科将科室资产占用、维修、损毁等情况量化成数据,进行奖惩。并将结果进行公布,通过考核强化科室保值、增值意识,促进增收节支。

2.3 完善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 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比较特殊,购入固定资产时,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

借记“专用基金-一般修购费”、“事业基金”“财政专项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月未按一定比例计提“专用基金-一般修购费”,这样核算不仅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也无法为估计固定资产的残值和转让价值提供参考。建议参照企业会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高新医疗仪器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以更好适应现实中高新医疗仪器设备价值高、更新淘汰快的特点。并于季未、年未对固次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利于在会计报表上真实反应医院固定资产价值。

2.4 建立计算机网络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为医院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总之,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是保持医院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现阶段进行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建立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改变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医院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核算

中图分类号:F123.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120-02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按固定资产管理、核算。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趋增加,对它们的管理也产生了不少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改进核算办法,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分工不明确

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只注重对有严格的财务开支制度规定的单位公用经费的管理(比如对经费的开支权限、开支标准,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小车油料维修,集体福利等方面的规定较多而且较为具体和明确)。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不健全,不是没有固定资产金额账,就是没有实物账,不能从价值、实物形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反映,不能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存量、结构和存在状态,不能把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2.管理意识淡薄,核算办法不规范

目前,部分单位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重钱轻物,存在很大片面性。观念上的偏差导致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得力,造成了固定资产价值的贬值与使用价值的隐性流失。由于固定资产的盘点不及时,出售、报废、转让固定资产不按规定办理,致使单位领导对部分早已不存在的固定资产一无所知,或假装不知道,使其长期挂账。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 、出售、转让或报废时不按规定的程序办理相关手续,不对有关资产进行评估,擅自定价,或虽已报废,也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造成有账无物,在财产清查时形成财产损失。

3.账实不符,家底不清,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以下级单位的名义购买的固定资产记入下级单位固定资产账目,对于接受捐赠的和上级主管部门无偿配送的固定资产,由于没有发生资金往来,没有做增加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对收缴的或没收的固定资产和以收取固定资产实物的形式收取的赞助费,不按有关规定上缴财政,直接留用或被有关人员据为己有,形成账外资产;对于以收取固定资产的形式抵消往来款的,往往也不入账,出现两头挂账的现象。正因如此,导致大量固定资产闲置浪费,造成了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二、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这种现状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但集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依靠国家拨款,而资产一经形成就为单位或部门占有、使用。因此,有些单位领导只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不重视管理;还有的单位领导对财产变动的决策缺乏民主化,不经集体讨论就自行决断处理;也有一些单位领导,将闲置的资产据为己有,导致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与监督弱化。

2.体制不顺,机制不全

固定资产多头管理,缺乏系统的有效管理机制。资产形成与配置上,财政预算软约束,资产配备无标准可依;资产使用上,缺乏客观公正的资产使用效率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以及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资产的使用效率无法进行有效评估;资产处置上,缺乏规范的资产处置程序,导致处置过程随意,资产浪费及流失严重。

3.法规规章滞后

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法律规范与强有力的政策指导,无法实施有效的资产管理实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是,有关的法律建设却远远落后于实践。同时,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及会计准则方面也有待改进。

三、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建议

1.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核算制度,及时、系统、全面地对固定资产的数量金额进行核算,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总量、结构、存在状态以及增减变化。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明确责任分工。对于单位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等应专人负责,及时维修,确保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制定严格的固定资产购建制度,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处理制度,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

2.定期进行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比照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每年度终了前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以摸清家底。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清产核资规定的程序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处理后,及时调整账务,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与此同时,要分析固定资产结构和管理情况,防止积压闲置,做到物尽其能,物尽其效。对贵重物品和重点部门要进行重点清查;对工作岗位变换或离职人员,要对其管理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离任核查,按规定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3.改革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

现行的预算会计核算着重反映体现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的资金流入和流出,对于财政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和投资权益得不到反映,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为此,可分别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行政单位可采取虚拟折旧的形式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即:(1)不改变现有的“收付实现制”核算方式,增加累计折旧科目。(2)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按固定资产原价和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方法,在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对应科目的差额中反映折旧额。如:固定资产为2 000万元,固定基金为1 800万元,则累计折旧为200万元,随着累计折旧额的增加,固定基金相应减少。(3)编制固定资产使用及折旧情况明细表,在报表后附加说明。(4)年终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一起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评估,以较准确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有价值。

从事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可直接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这样,既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净值,也有利于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另外,还可建立预算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充分运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节支增效的巨大潜力。

参考文献:

[1] 高建强.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J].经济师,2006,(9).

[2] 孙淑瑾.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鲁论坛,2006,(6).

[3] 陈雪花.浅论现阶段如何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企业论坛,2006.

[4] 向树枝,石柳叶.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咸宁学院学报,2006,(10).

[5] 杨高翔,杨绍俭.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亟待加强[J].中国监察,2006,(23).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of the administrative units

GUAN Qing-juan

(Jiaozhou finance bureau of Qingdaocity ,Shandong province,Qingdao 2663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