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农村互联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农村互联网范文1
为了扩大内需,国家启动了“电脑下乡”计划。然而,由于内容、应用、基础设施、价格、销售渠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互联网的服务性并未在农村全面“开花”。要激活庞大的农村市场,还必须做好许多的配套措施,多项产业合力才能激活潜在农村市场。
农村互联网进步巨大,渗透速率却降低
我国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城市相比,依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在扩大内需背景下,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
《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中国城乡网民比例与2008年底保持一致,农村网民占比略有上升。目前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较2008年底增长1105万人,增幅13.1%。报告也指出,在农村网民规模在逐步增大的同时,互联网向农村地区渗透的速率较之2008年有所减缓。
在农村网民中,只有14.8%在过去半年内访问过农村、农业类网站,显示了互联网的服务性并未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网民中农林牧渔劳动者使用农村、农业类网站的比例为42.7%,说明有关“三农”问题,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发展农村信息化,“电脑下乡”有待细节完善
信息化的主要“战场”一直是在城市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却发展缓慢。
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措施之一,“电脑下乡”目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有媒体报道,在广东省许多县市普遍存在下乡电脑缺货的现象,电脑销售量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商家不积极使得销量低迷。有电脑店老板认为,厂商货源不足,农民购买力有限,推动电脑下乡很难。商不看好则影响到了厂商营销政策难到位。
农村网民中,自有电脑数量并不多,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08年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的一项统计,在5262万的中国农村网民中,通过网吧上网的几乎接近半数,比例达到了48.5%。
有些农民也渴望拥有自己的电脑,但是他们往往感到困惑的是,买什么牌子、什么型号的才合适?而诸如此类的信息服务往往很欠缺。
做好配套举措,激活庞大农村市场
在做好“电脑下乡”的同时,一系列配套的措施都应该跟上。
首先,要加大农村基础网络建设。目前三大运营商和一些省市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基础网络建设提供了保障。7月14日,中国移动就与农业部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未来三年内投入700亿元,用于农村基础通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
其次,要做到互联网服务的“下乡”。农村网民中,只有14.8%的人在过去半年内访问过农村、农业类网站,显示了农村互联网应用的不足。
在解决方法上,可以为农民开发一些简单实用的软件,提供诸如天气、农业信息、农业教育、国家政策服务等,同时,还可开发实用的农业电子商务网,为农民生产提供帮助。
按照工信部的部署,中电信、中移动、中联通将逐步建设和完善基础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功能强大、种类丰富、灵活便捷的各类涉农信息服务,也为其他信息服务商和涉农单位开展农村信息服务提供业务平台支撑。
第三,产业链要和运营商联手,优化渠道降低资费。这包括家电业、服务业和电子设备等行业。
农业农村互联网范文2
关键词:冀东地区;电子商务;农村快递业;特征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快递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使农村快递业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目前农村快递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而且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快递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迅猛。
一、互联网+背景下冀东地区农村快递业发展现状
冀东地区目前主要指河北省内的唐山和秦皇岛地区,该地区临近北京和天津,属于沿海城市,农村经济基础好,发展比较快。在2016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唐山市的县级市迁安排在14位,遵化排名96位。目前冀东地区农村快递业的发展现状如下。
1.农村快递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农村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及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快递需求不断增加,互联网的普及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便利l件,尤其是网购的盛行更向快递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很多人通过自媒体不断发展网络销售,微商的壮大也使得农村快递需求逐渐增加。比如秦皇岛市卢龙地区属于北部山区,盛产各种水果,很多农民通过子女或朋友的网络宣传销售大量产品,通过快递发往其他地区。
2.大量服务盲区的存在。由于快递企业资产和网络的局限性,以及农村人口分散的特点,使得存在大量农村快递市场盲区。以顺丰快递为例,在唐山市丰润区的26个乡镇中,只有13个乡镇能送达,覆盖率只有50%。而且很多农村快递并不能真正实现“门到门”的服务,通常服务范围只覆盖到乡镇,下面的农村并不能派送,而是要收件人自提,甚至有些快递企业会针对偏远地区加收费用。
3.交通不便,制约快递业的发展。交通条件是影响快递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道路交通一般不及城市,尤其在山区,交通问题成了制约快递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于农产品的自销,由于交通不便,快递出去的农产品不能及时到达客户手中,使得农产品超过了保鲜期,不能销售。由于交通的限制,很多时候农民的网购商品不能及时到达手中,使得本应该快捷、高效的快递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4.农村人口分散,数量少,降低快递业的收益。
虽然冀东地区农村发展水平不低,但是部分农村处在山区,居住分散,个别区域虽然居住比较集中,但是每一片区人口也不多,这样对于快递企业来说,增加了送快递的路程和时间,收益大大降低。
平原地区虽然居住比较集中,但是由于目前农村青壮年多外出工作,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孩子,间接降低了快递需求。
二、互联网+背景下冀东地区农村快递业发展的特征
1.网购推动了农村快递业的发展。
就像所有的农村地区一样,网络购物依然是冀东地区农村快递业务的主要源泉。随着村村通网工程的实施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农村闲散的妇女甚至老人越来越倾向于网络购物,从而间接推动了农村快递业的发展。
2015年全国网购快递已经占快递业务的75%以上,由于农村地区商务快递业务更少,网购快递占快递业务的比重更高。根据对冀东地区的30户农户进行调查,有网购经历的共8户,占26.67%,可见农村网购市场的潜力还很大,进而农村快递业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
2.农村快递业务成本高,利润低,导致快递企业服务态度不积极。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不集中,而且快递数量相对较少,使得农村快递投递点多、面广、线路长、成本高的特点凸显出来,因此快递企业负担加重,同等投入所获得的收益要低很多,导致企业拓展业务、提高服务质量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农村地区的快件只送到乡镇一级,对偏远农村地区的快件,不仅要求收件人到快递服务网点自行领取,甚至要求寄件人支付额外的超区服务费,给农村地区的居民带来极大不便。即使送到农民手中的快递,快递企业也会以交通不便为理由无故拖延送件时间,使得农民并不能第一时间拿到商品。
3.冀东地区农户对快递的主动需求增加。
在中央到地方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指引下,农村电子商务正在逐步推进。农产品的外销市场逐步扩大,部分快递的需求由原来的“以收货人为主”的被动需求变成了“以发货人为主”的主动需求,农村快递业务从原来的“派件”变成了“取件”。
通过对唐山市的遵化及迁西两地的农村调查发现,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很多农户通过子女及朋友的网络宣传,比如微信等渠道,开展农产品的网上销售,销售市场小到本县或本市,大到外市及外省。农产品外销的运输渠道大多是通过快递实现的,因此极大地拓展了快递业务,推动快递企业在乡镇甚至村里设置营业点,有助于解决农村快递数量少,业务分散的问题。
4.冀东地区农村对快递需求的层次比较低。人们对快递的需求包括基本需求和增值需求。基本需求主要包括运输、仓储及配送等服务需求,增值需求包括保价、代收货款、包装等服务需求。冀东地区农村对快递的需求主要是简单的取件、运输及配送需求,对于快递服务的要求并不高,农户更在乎快递的价格及效率,对于快递业务的增值服务关心较少。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迅速,没有高效、快捷、规范的农村快递体系,城乡之间的货物便难以流动起来,农村电子商务也将受到极大限制。农村快递业的与农村电商是供应链的两端,只有二者协调起来共同发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成为带动冀东地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电生,贾金玲.我国民营快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
[2]刘蕴,汪传雷.民营快递农村业务扩展模式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
农业农村互联网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金融;发展模式
1我国农业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发展概述
1?1农业金融的本质与内涵
农业金融是指在农村经济体中以农业为主,但包含非农产业在内的资金融通与流动的行为,即在农村中以农业为主、与农业效益存在关联的资金的借贷和使用[4]。农业金融内涵包括:①农业贷款的资金利用和融通;②筹集、运用农贷资金的农业金融体系的形成与管理。农业金融≠农村金融,农业金融属于农村金融的一部分。农村金融是指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经济体,在这个经济体中所产生的所有与农村经济存在关联的资金融通行为[5]。农业金融是农村金融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以农村信用社农村贷款为例。整体而言,农村信用社农村贷款属于农村金融的一部分,但如果农村信用社农村贷款没有被用于农业生产,则农村信用社农村贷款不被纳入农业金融体系[6]。不过,鉴于农村金融体系中农业金融的重要地位,我们常常把农村金融作为分析农业金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我国农业金融发展历程与现状
农业金融起源最早来自于民间“高利贷”。《周礼地官泉府》中记载:“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货之滞於民用者[7]。”,描述的就是当时的借贷行为。以来,农业金融的发展基本是伴随从农业合作社到的转变而转变的。时至今日,我国农业金融的三大组成部分:政府、商业银行、农民之间形成了互相合作、互帮互利的农业金融模式。近些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被进一步拉大,造成了我国现在农业金融需求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农业金融制度已经比较难以匹配人民的需求和农业发展的需求,我国农业金融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进行转型[8]。
1?3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达到4.38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904%;2018年,居民放贷持续转移,加之我国金融理念的渗透和场景布设提升消费金融渗透情况,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持续走高,全年达到约9.78万亿元,同比增长123.0%[9]。得益于互联网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全球范围内的各个大型金融体系都已经实现了与互联网的结合,如各大银行的网络银行、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来临。
1?4互联网+农业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与农业金融结合较为良好的地方,通常都是我国农业经济比较发达且接触网络比较早,网络比较普及的地方。尝试发展农业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如表1所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农业发展情况不尽相同且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尚处于初级阶段,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业金融发展也仅仅处于入门阶段,在最终的交易阶段很少通过互联网直接进行。?
2互联网+农业金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互联网+农业金融的优势
对于我国现代金融体系来说,不论是互联网金融或是农业金融,都处于整体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政策上加以扶持,在基础建设上加大投入,在发展经验上对国外发达国家互联网+农业金融发展历史进行借鉴,则未来互联网+农业金融的发展优势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4方面。第一,我国目前网民总体数量超过8亿,其中农村网民人数约为2.22亿,占整体网民的26.7%,较2017年底增加1291万,年增长率为6.2%[10]。数量庞大的网民基数带来了巨大的人口红利。农业金融针对这一群体进行开发,势必会为今后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开拓新的思路。第二,虽然我国农业金融相对价值缩水,但是其产业附加值的绝对价值却处于上升阶段。在此状态下,进行适宜程度的资本与杠杆经营更加可行。第三,互联网的到来,打破了实体经营的固定模式。一方面使金融产品的传播不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在降低互联网金融机构生产和运营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们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相对透明的经营模式,也更容易打消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顾虑,同时更加简单的操作方式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使用金融产品。这都是互联网金融更加吸引人的地方。第四,自2013年8月17日我国正式实施“宽带中国”政策以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建设已逐渐开始普及,虽然离真正完善还有很长距离,但是覆盖面积已经很广[11]。政策支持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互联网基础。在互联网与农业金融相互结合的这段时间中,农村人民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接受。
2?2互联网+农业金融面临的挑战
2?2?1互联网+农业金融发展资本空间较小
作为第一产业,农业产业附加值远低于第二、第三产业。我国农业还不发达,造成现阶段农业金融发展的困境[12]。我国偏远地区由于运输、储存等技术的限制,使农产品的最终销售存在很大的困难。以淘宝、京东为主的电商对农产品线上销售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普及程度对于我国如此广阔且分散的农村地区来说还远远不够。虽然近些年我国一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但是仍然无法避免农业金融在整个现代金融体系中占比的缩小以及附加值的下降。在这种先天环境下,资本可运作的空间被急剧压缩,短期内想要改善现有农业金融模式难度较大。
2?2?2软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
硬件设施建设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落后的基础建设使农业金融的发展受到了比较大限制;软件设施建设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素质提升水平有限以及应用互联网能力的限制上。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大量农村中青年涌入城市,造成了农村空心化[13]。留在农村的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他们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决定了这类人群无法对互联网以及农业金融的改革和发展起到正面作用。
3互联网+农业金融未来发展方向
3?1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制度,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一方面,互联网+农业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没有完善和健全的法制环境,互联网金融的整体运营不可能得到长远发展[14]。这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发挥作用,针对我国农业金融发展现状制定相关政策,保证互联网+农业金融政策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完善的保险制度是促使农村人口勇于尝试互联网+金融改革的前提。农村人口由于长期没有充足的保险保障自己的风险,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把钱放到更加稳妥的地方如银行等,用来应对无处不在的意外以及平时的吃穿用度[15]。很难在这种情况下,让农民放心地将手中的资金放入金融体系中。因此,只有在充分保障农民生存质量的基础上,广大农民才愿意尝试这种金融改革。完善的制度保障和保险保障,是促进农民参与农业金融改革的第一步。
3?2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无法保证互联网与农业金融的融合,这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表现更为明显。需要继续贯彻“宽带中国”政策,让更多农村人口和更为广阔的中西部农村地区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生活和工作的便利。一方面通过宽带降价、家电下乡等政策促使这些地区的人民积极接触互联网;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村人口知识素养,实现农村人口与农业金融的接触与融合。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减缓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带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引导传统农业金融模式的转型。
3?3继续适度放宽市场准入
在健全农业金融机构体系和深化农业金融改革上,继续适度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小型金融机构和引导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提高村镇银行在农村的覆盖面,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提高农村信用社资本实力和治理水平,牢牢支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定位。深化大中型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改革,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等大中型银行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提供期限更长、利率更低的资金。深化区域农业金融改革试点,推动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金融支持“三农”的经验。
农业农村互联网范文4
互联网+农业不仅是电商,还涵盖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
农业创新,要让农民增收得利,这是最终的诉求。
互联网+农业大潮来袭
一连串事件昭示着互联网+农业大潮正扑面而来,更多农业创新机会出现。
5月8日,国务院出台“电商国八条”,提出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中央财政将拿出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
随后传出消息,商务部等二十多个部委参与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指导意见》初稿已经完成,最终文件将以文的形式出台。这是首个全面部署农村电商发展的文件。
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今年新增1.4万个行政村通宽带,在1万个行政村实施光纤到村建设,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动宽带;明后两年,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
今年以来,互联网+农业的概念不仅体现在政策层面上,市场大佬也正进行一系列布局。
5月18日,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信息交易平台一亩田宣布和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构建“互联网+产业链”的协作新模式,为传统食品生产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此前,阿里巴巴和京东均宣布全速启动农村电商战略。阿里推出农村淘宝千县万村计划,未来3到5年,将投资100亿元在全国建立1000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覆盖全国三分之一的县以及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京东也启动“乡村人”招募和“京东帮服务店”的落地,探索农村市场双向流通模式。
“‘互联网+’开创了大众参与的‘众筹’模式,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影响深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文生说。“互联网+”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互联网+”通过便利化、实时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为农地确权、农技推广、农村金融、农村管理等提供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正成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
他认为,“互联网+农业”是一种革命性的产业模式创新,必将开启我国小农经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电商仍是互联网+农业的热门
河南省扶沟县韭菜研究所所长刘顺德卖了20多年的蔬菜种子,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忙。春节期间他赶了一把时髦,用微信派发“种子红包”,6个新品种共5000份种子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赠送给全国各地菜农。
“这些种子红包只用了一天就抢完了,电子商务的威力太强大了!”刘顺德说。活动过后,他的新品种广为人知,在网上订购的菜农络绎不绝。
5月24日虽是星期天,刘顺德顾不上休息,仍旧在手机上、电脑上回复各种信息。他说,今年通过微信、QQ、微店的销量占了三分之一还多,销售范围也从过去仅限周边县市扩大到全国各地。“电商销售更精准,效率更高。现在互联网普及了,只要有好产品,根本不愁卖,我有信心将扶沟韭菜种子打造成全国第一的品牌。”
电商,仍是当前互联网+农业领域最热门的创业方向。
“20天内报名人数超过750人,很火爆。”5月23日上午,河南省孟州市举行第二场农村淘宝合伙人招募考试。农村淘宝,就是向农民提供农用商品、农资农具、日常用品,同时也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农村淘宝合伙人享受由阿里巴巴配备的电脑、电视等网上交易必需品以及相关技术支持、业务培训、运营支持、物流培训等。
阿里集团“农淘”河南事业部经理杨丽琴说,农淘就是支持农村青年在网上创业,让农民既能上网淘宝,也能上网“淘金”。孟州是阿里集团在河南举办的首个农村淘宝示范县,未来将在全省铺开。
阿里农淘事业部资深总监孙利军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创业,会逐渐衍生出围绕农村淘宝产生的生态圈,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从而让更多年轻人返乡扎根农村,缓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农村民生问题。他认为,这是互联网时代带给农村的福利。
阿里农村电商讲师、新乡山之孕土特产专卖店创办人杜千里是农村电商践行者,他上周远赴新疆开了一场农村电商讲座。杜千里说,现在农村电商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要创新和改变。“做农业电商需要互联网思维,但更需要热情和坚守。”他说,“是否真正愿意扎根农村生活,是否能认清家乡农业优势,是否能承受外界压力。想明白这三点,才可能干出名堂。”
智能化,让农业充满想象
互联网+农业不单是营销层面的电商模式,也包括互联网技术深刻运用到农业生产的智能农业模式。农业信息化、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都是互联网在农业上应用的体现。
在洛阳,80后小伙吴迪创办的乐活农场就展现了互联网在农业应用上的广阔前景。不仅种植和管理智能化,产品销售也用上了互联网思维。他仅靠一部手机就能打理500亩果园。
吴迪的乐活自然园农场位于距离洛阳郊区。走进温室,会看见室内布满各种探头、摄像头、仪器。他介绍,温室全部是自动化作业,苗圃里的仪器用来检测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每10秒钟采集一次大棚内的数据,并上传至服务器,供后台进行数据分析。
吴迪手机装着软件,可以随时接收服务器发来的信息。该浇水了,他动动手指,灌溉探头就能喷出细密的水帘。农场有什么动静,通过手机也能尽在掌握。
吴迪说,这就是农业物联网技术,拥有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远程智能节水灌溉控制系统、喷淋、滴灌系统。除了运用互联网管理果园,他还注册了微信、微博账号,通过互联网招徕客户,网友在农场承包果园和菜地,玩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游戏,一年就能带动600多万元的销售。
2014年,吴迪的“乐活自然园连锁农场”项目获得了中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创意组全国总冠军。吴迪说,他已经将洛阳一个苹果生产基地和猕猴桃基地纳入旗下,以同样的模式运营。他身边朝着这个领域创业的小伙伴也越来越多。吴迪希望,三年后连锁农场能够覆盖全省,带动全省5000名青年创业和就业。
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在主粮小麦产业上,也早已用上了“互联网+”。在我省9个地市建有近20个小麦苗情数字化远程监控点,这套系统同样使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监测到当地的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太阳总辐射等数据指标,了解小麦生长的环境状况。通过设在郑州的监控室,科研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图像和数据,进而做出诊断分析。
业内专家指出,从田头到餐桌,农业+物联网正带来巨大的创业机会,农田、气象、水利、设施、病虫害防治、农机装备、农产品质量溯源等环节都有互联网应用的创新空间。
互联网+农业,要让农民增收得利
“互联网+农业”,一切看上去都很美,但有一句老话:“樱桃好吃树难栽。”
推进互联网和农业的融合,应着眼整条产业链,而不是一个点。
例如,联想搞农业的模式,就标志着互联网农业迈入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层次。联想对农业的改造是全方位的,不仅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水平,而且运用互联网技术管控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确保品质,同时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产品营销,最终将农业的各个环节打通,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
同样,互联网+农业融合而成的农产品电商,不单是把农产品搬到网上售卖,而应该考虑对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和革新。
曾经热议的“京东送种子下乡”活动,就是由京东提供农产品优质种子,由农民在农村培育种植,收获后通过京东平台销售。京东现在还开始涉足农资市场,如果这个产业链布局能形成,将给农业生产带来变革,农民只负责生产,其他环节交给平台。
阿里集团也在布局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它计划将农村电商依托于旗下整个生态圈发展,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微贷等业务都已跟农村挂钩,未来运用大数据将直接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
当然,作为互联网+农业这场变革的主体,农民能否接受互联网的洗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农人”,才是互联网与农业进行深度融合的关键。早在今年2月,阿里研究院就正式了《中国新农人研究报告(2014)》,报告提出,新农人群体的形成是互联网赋予“三农”的必然产物。
农业农村互联网范文5
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由18家涉农网站共同发起成立,首批成员单位包括农博网等48家涉农互联网企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基础电信运营商通过开展村通工程把电信和互联网服务送到农村偏远地区,参与和支持该委员会的成立。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表示,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是中国互联网协会促进互联网在农村更广泛普及和应用的重要举措。
中国互联网协会表示,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成立后将积极倡导网络文明,维护农民的网络权益,反映涉农企业、媒体和农村农民对网络的合理要求,表达农业网站团结互助并加强自律的意愿和行动,发挥沟通农业网站与政府主管部门和涉农企业及广大农民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将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共赢的服务“三农”模式,通过互联网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推广带进农村,也使网络走进更多农民的生活,推动信息化普及,缩小数字鸿沟,让更多的人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益处。
附:中国互联网协会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首批成员单位名单
序号
单位名称网址
网站性质1
北京农博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农博网)私营企业6
河南省民权县金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特色农业信息网)私营企业31
中国村村通网事业单位32
鹤壁市农业局(绿洲农网)事业单位33
江西省农业厅(江西农业信息网)政府部门34
黑龙江中现信息有限公司
(中现农业经济网)私营单位35
温州市农村经济信息中心
(温州农网)政府部门36
新疆兴农网信息中心(新疆兴农网) 事业单位37
福建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福建星火计划网)事业单位38
大庆市农业信息中心(北国农网)事业单位40
武汉农业信息中心(武汉农业信息网)事业单位41
河北中美科技有限公司(农村网)私营企业42
中盛粮油集团公司(中盛粮油网)私营企业44
武汉三石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花生网)事业单位46
广西北海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农业农村互联网范文6
一、 “互联网+农业”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农业”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而建设起智慧农业。目前,我国“互联网+农业”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对“互联网+农业”的认识不足,大多数人始终认为“互联网+农业”就是电商农业,这种想法是十分片面的,借助电商销售农产品只是“互联网+农业”融合发展的一部分。甚至一些农民认为互联网缺乏真实性,抵制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因此,农民认识的提高对智慧农业的建设至关重要。其次,“互联网+”与农业的对接不够全面。我国农业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季节性、突发性等特点,但是当前“互联网+”并没有做到与农业特点的完美结合,对于基础设施较差的村庄缺乏更多的支持。最后,部分技术不够成熟。“互联网+农业”涉及物联网技术,但是目前我国物联网传感器方面的技术还不够完善,导致基础数据缺乏,增加了大数据的分析难度,提高了融合成本。
二、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智慧农业发展对策
强化“互联网+农业”意识强化“互联网+农业”意识,是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前提,也是解决我国农民对“互联网+农业”认识不足这一问题的关键。要想强化人们的“互联网+农业”意识,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加强“互联网+农业”的宣传教育。特别是针对互联网认识淡薄或是存在认识误区的地区,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其次,组织相关活动。活动的开展便于人们对相关认识的加深,有助于人们认识到“互联网+农业”的优势,并产生学习热情。最后,提供互联网技术指导。为各个农村地区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因操作不当所引起的农业损失,也是增强人们“互联网+农业”意识的有效手段。例如,某乡村为了开展“互联网+农业”项目,发展智慧农业。一方面,在当地的学校组织了学生的宣导工作,提高祖国未来策略实施的质量;另一方面,集中留守老人及妇女,进行相关意识的宣导,并给予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互联网+农业”的认识。
1. 提高资源共享效率提高资源共享效率是实现智慧农业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想实现农产品资源信息的共享,首先,各级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的合理规划,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及生态化发展进程,突破各个部门体制的障碍与限制,制订智慧农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建立示范基地,以局部发展带动整体发展,从而调动起我国农民的改革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从而推动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其次,加快相关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往往会涉及多种技术,而农民作为主要的农业生产者,对相关技术的掌握能力往往不够,加强相关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是改善农民技术使用现状,强化农业技术性要求,解决农产品滞销现象,提高农业、信息、技术资源共享效率的关键。最后,打造一批生态智慧农业基地。借助基地加强对农民的引导与扶持,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资源共享效率的提高。
2.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智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物联网作为现阶段主要的农业信息技术实现方式,加强物联网平台软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增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程度的关键。物联网平台的应用,农产品需求量的上升,还会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加快农业生产逐渐走向标准化、组织化、智能化及信息化。因此,首先,梳理互联网思维,结合农业发展的特点,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加强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其次,进一步发展大数据技术,利用云存储、云计算来加强农业生产运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市场分析及供需配比等方面的能力。最后,在耕作土地上构建集成网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农作物生长状态的实时传输及视频监管。此外,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还要加强农村相关设施的建设,普及互联网、计算机的使用,做到村村通网络、家家用网络、人人会利用网络,才能为两方面的融合打好人力基础。其中,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是推进农业走向智慧化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产品销售精准化、绿色化、服务化的重要技术支撑。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工作的宗旨,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才能为“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首先,政府要转变自身的职能,做人民的服务者。积极构建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农业改革提供指导与帮助;制定信贷补贴、扶持政策,减轻农民农业改革压力。其次,利用互联网优势,改变传统的“三农”格局,利用网络平台服务于农业、农民、农产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为农民提供科学的供需市场,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产品的优化配置,例如,某偏远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人们文化水平的限制,刚刚收获的马铃薯找不到销售市场,而通过互联网信息的、供求市场的分析,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马铃薯大量囤积的问题,不但可以保证农民的收成,还能保证农产品价格稳定。最后,政府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政府的监管要实现产品全覆盖,对每一个农产品都要做好编码记录,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真正实现农业智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