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就业状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状况范文1
近年来,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发展,大学毕业生因此逐年递增,到2013年,已达到700万之多,再加上往年未就业及已就业但想着换一份新工作的学生,需就业大学生人数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已逐渐凸显出来。另外,自2008年开始,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全球性经济低迷,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大学生就业已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这直接关乎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就业难所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已经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就业推进策略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主要表现
1、不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存在着不平衡现象,“985”、“211”等重点院校及热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较易,而一般院校、高职,以及偏远地区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较大。
2、高校因学生的就业越来越难,均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积极主动的跑职场,热情接待来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为学生的就业到处找门路。与此相反,由于毕业生总数较大,用人单位的选择性较强,因而对一般毕业生的招聘热情不高。
3、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较易,甚至存在一个毕业生有很多选择的情况,而专业素质低、综合能力差的学生在就业时较难,甚至毕业时仍处于待业状态。
4、就业歧视依然在很多方面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年龄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在性别歧视方面,男性大学毕业生就业好于女性大学毕业生,这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是一直存在的;在学历歧视方面,有些单位把学历看的很重,甚至研究生毕业生找工作,有些用人单位还要问在研究生前是什么学历,专科还是本科?这些歧视,不仅对大学毕业生的自信心是一种沉重的打击,而且部分毕业生也因此失去了许多就业的机会。
5、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把工作经验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也就顺应加大。
2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1 社会原因
受国际性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许多行业通过缩小生产规模、缩减员工等措施来应对,但这些措施又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经济增长和高校就业人数长期以来保持的平衡;自2006年起,新增待就业人员的数量远远超过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高校扩招的相应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岗位的总体情况相对较紧张。另外,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增长过多的依赖于资源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从区域分布上来看,东部的省市吸纳了全国超过50%的大学毕业生,西部的省市吸纳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则不足20%,东部需求高、西部需求低的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将持续存在。
2.2 高校原因
一些高校专业与课程的设置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专业趋同现象非常明显,特色逐渐弱化,许多专业脱离实际。对于热门的学科专业,许多高校不顾办学条件与学生就业前景纷纷开设,而一些从社会长远来看非常重要的学科专业却非常冷清,这种状况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有些专业师资不足,有些专业师资过剩,同时毕业生的供给与需求出现失衡现象。有些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过分强调理论的学习,忽视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这不利于大学生去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
2.3 自身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就业观念是导致就业难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大都市、好单位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与前途,这导致了最需要大学毕业生的地方缺少应聘者,而大都市、好单位的大学毕业生求职者却人满为患。大部分毕业生都希望选择一个工作环境好、薪酬多、压力小与福利好的行业,从而忽视了自身对职业的兴趣能力和对职业发展前景的规划,他们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恰当选择,没能够发挥好自己的长处,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就业。许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好什么?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并未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与社会实践上,但就社会实际来看,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越来越看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主要是指支持大学生成功就业的综合素质,一般包括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等。
3 推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策略
3.1 调整高校专业结构与课程设置
高校应依据自身优势,通过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走访用人单位,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学科的专业设置、师资水平与培养内容等。高校要以就业为主要导向,及时调整专业教学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全面增强高等教育上,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当代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高校应给大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实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融合,不断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践课程可以分为实验型、实习型与社会调查型等。通过实践的环节,大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验证、内化理论知识,使知识不断得以升华。
3.2 高校可积极尝试订单式培养的就业模式
高校应不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主动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订单式培养,协商制定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的培养方案,根据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调整教学的安排。这样一来,用人单位能够得到自己满意的、有针对性的人才,高校也解决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以利实现双赢的目的。
3.3 高校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进行全程的指导与服务
高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等,要把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学过程,通过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介绍和宣传就业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向大学生介绍求职的程序、原则与注意事项;还应把就业指导和专业教育、日常学生教育及学生的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并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任务,系统的规划相应内容。同时,高校还应根据具体情况为大学生就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以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为例,近年来就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就业推进工作:
(1)在毕业班设置就业委员岗位。在学生研三阶段,所有班级均设立了就业委员一职,全部由在找工作方面经验较丰富且有较多空余时间的同学担任,各个班级之间也以就业委员为纽带互通信息、互帮互助,以此推动整个毕业年级的就业工作。
(2)建立就业QQ系统群。在研三阶段建立学生就业互助QQ群,此类群为一个系列:高校、考博、公务员、国企、外企、中学等,目的是为有相关就业意向的学生提供一个就业互助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同学们互相提供就业信息、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3)成立就业信息小组,促进就业。在研究生院党总支的指导下,由团总支具体负责,组建研究生院就业信息小组,根据毕业生的需求,每天收集、各类毕业生就业信息,截止到2013年6月17日,共累计向毕业生各类就业信息1200余条,通过实际行动把服务毕业生工作落到实处。
3.4 鼓励大学生从基层做起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基层尤其是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着人才缺乏的情况,鼓励大学生深入到基层就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城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管理素质,同时还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途径。高校应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各个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自觉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正确认清就业形势,踊跃到基层去锻炼成才。
3.5 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与其它工作相比,自主创业是充满风险且较辛苦的;另外,大学生毕业后又开始自谋职业,在社会上还不一定能够得到大范围的认可,容易对创业的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但是,目前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如在一年内免征登记类与管理类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在现有的渠道中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与担保,等等。高校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园等,还可与其他相关单位联合举办大学生创业科技实体。大学生创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首先,家长要改变求稳的就业观念,尽可能的帮助自己的子女去创业;其次,创业人才的培养,要有一大批专兼职的教师队伍,在这一方面,还可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全程的指导。
在目前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会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整个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与高校要共同努力,切实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识教育,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有利的就业环境,不断推动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 吴庆.演变、定位和类型——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J].上海:当代青年研究,2005(2).
[2] 周济.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5(3).
大学生就业状况范文2
1.毕业生就业流向
这里主要是指就业行业流向,毕业生就业的流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就业的“质”。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行业流向来看,以到医疗单位工作和专升本为主要流向,从问卷调查统计到的情况来看,应届毕业生主要流向是三甲医院、三甲医院以下及二甲医院以下,所占比例分别为45.3%、28.4%和10.4%。在问卷调查中,计划参加全日制专升本的毕业生比例为20%以上,升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
2.毕业生就业期望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工作月薪,60%以上的毕业生期望在3000元以上,20%左右的毕业生期望在5000元以上;对于工作地点,80%以上的毕业生希望在省城或者临近省城。薪酬和工作地点作为就业的风向标,最能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状况。
3.毕业生就业评估
大学中所学知识对就业的影响方面,40.2%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帮助,相当多的大学生已经认识到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重要性;89.8%的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需要继续加强,其中意向参加函授专升本的学生比例达50%以上,说明很多医学类大学生对提升自身知识、技能水平的需求增加,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对大学生知识、技能的要求提高;在获得求职信息的渠道方面,52.5%的学生选择校园招聘会、老师或亲戚朋友介绍,只有少部分选择人才网站、媒体(电视、报刊等),可见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少,大学生应该增强主动出击意识,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在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方面,72.5%的学生希望去事业单位,只有少数学生愿意参加基层医疗服务工作,可见大学生应该转变落后陈旧的就业观念,树立新的就业观,也应多培养大学生的基层服务意识;在大学自主创业方面,当今中小城镇医疗体制尚在完善中,自主创业机会多,但20.5%的学生选择在毕业后不考虑自主创业,从事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创业有风险,但是大学生应该相信自己,充分重视自主创业;在大学就业观念方面,部分学生对就业前景感觉迷茫,有34.2%的学生感觉就业前景一般,分析原因是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够,就业信息获取不足,大学生应该树立起积极乐观的就业观念。
二、影响就业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影响就业的原因分析
1.社会方面
首先,当前大学生就业政策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对学生就业进行“统、包、管”模式,以前如护理、检验等专业以定单班的形式计划招生已经极少,取而代之的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方式,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化。然而社会就业市场体制的不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之一。其次,用人单位设置过高条件造成就业难。有些用人单位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追求高学历,提高选招录用标准,重学历而轻能力。
2.大学生的个人方面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希望到环境舒适、待遇丰厚、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和乡镇农村等医疗行业劳动力严重缺乏的基层单位工作。同时,现实中很多大学生知识量储备不足、知识面狭窄,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理论与实践脱节,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缺乏诚信、敬业和责任心,适应能力较差等。此外,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方面,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极力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机会成本的回报。个人职业理想与实际就业环境有着很大冲突和矛盾。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没有打破传统的就业观念,择业定位存在偏差,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毕业生也必然要“就业大众化”。一味追求“精英岗位”,无视“大众化岗位”,大学生想去的地区或单位需求过少或者没有需求,而求才若渴的地区和单位却招不到人,这样势必造成就业难的局面。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努力提高大学生专业水平,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届大学毕业生应清醒地意识到“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律,树立危机感和竞争意识,着力提高个人能力、专长和素质。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要努力操练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要多观察、常看书、勤思考,把从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目前事业单位招考、职称考试、升学考试等,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考查,学好理论知识不仅为今后的各种考试打下基础,同时也为未来的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有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掌握主动权,努力谋取到自己理想的职位。大学生必须意识到岗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竞争,只有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在职业生涯中有良好的开端。
2.增强主动出击意识,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就业信息
面对强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就业观念严重滞后。目前就业选择的市场化,要求学校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坐、等、靠”思想,要主动出击。大学生要增强竞争意识,多关注网上的招聘信息,同时多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交流,抓住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因此,毕业生要提高就业率,应当做到知己知彼,主动出击,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就业信息。
3.树立新的就业观,培养大学生的基层服务意识
随着社会职业和岗位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走向了“大众化”,毕业生要合理定位,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调整就业期望值。可以从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做起,转变一岗终身制的思想,先就业再择业。大学毕业生应面对现实,从社会和市场实际出发,树立正确和客观实际的就业观,摒弃“基层医院招人难,基层工作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低、职称晋升机会少”等错误的思想。目前省会城市、沿海大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竞争激烈,且很多医疗机构已经饱和,招聘量少,即便招聘,在要求上也不断提高,大专职业院校的学生很难达到标准。在中西部或基层单位,虽然条件稍差一些,但机会更多,发展空间更大。到社会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可以锻炼加强基础的知识、技能,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协调医疗机构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分配,从而有利于个人事业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现今,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提出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有利于大学生来基层就业,值得关注。
4.大学生应增强自信,充分重视自主创业
目前,对于高校毕业生,各级政府不断放宽创业市场准入条件、加大创业资助和扶持、鼓励开展网上创业或以个体经营等灵活方式创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果具备创业条件,大学生应尝试进行自主创业,但要清醒地面对自主创业可能遇到的艰难和风险,只要能发挥潜能,施展聪明才智,终将成就一番事业,走出一片就业的新天地。
5.大学生应树立积极乐观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状况范文3
论文关键词: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状况
1979年社会学恢复以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我国不少农业院校开始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先后开设了社会学专业。目前,全国共有10余所农业院校开设了社会学专业。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教育作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学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蓬勃发展的高等社会学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社会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综合性院校或文科院校的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相比,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历程比较短暂,人才培养经验相对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非常明确,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直接反映其所培养人才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质量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现状之间的契合程度。正因为如此,本文拟对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认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为今后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程度。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从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调查方面,综合考察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进行探讨。笔者选取了南京农业大学为个案,以该校4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109名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特点
数据显示,南京农业大学某学院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3%,整体就业情况较好,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该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就业地区集中化。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市。调查数据显示,96.2%的毕业生选择城市作为就业地点,仅有3.8%的毕业生在农村地区就业,完全偏离了农业院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却很少有人到农村地区为农村社会发展与管理出谋划策,这一状况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对于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二,就业单位企业化。调查数据显示,62.9%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7.1%的学生继续深造;6,7%的学生在科研院所就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教育部门就业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7%、4.7%和1.9%,毕业生就业多集中在企业单位。第三,就业岗位多样化。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学理论知识和社会经济调研技能,能在科研机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政策研究、发展规划、行政管理、社会调研、市场分析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调查数据显示,有48.6%的毕业生从事与社会学专业对口的工作,51.4%的学生从事营销、文秘等工作,与社会学专业培养目标并不一致,其实质反映了社会学的专业结构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毕业生在社会学专业领域就业难的问题。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如表2所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评价较高,其优良率为78.6%。具体来看,毕业生的个人品质较好,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则一般,特别是创新精神不足、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水平较差。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个人诚信评价的优良率为98.1%,对爱岗敬业评价的优良率为96.2%,对谦虚好学和进取精神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93.4%和91.4%。可见,学生个人品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符合。用人单位对学生业务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70%,其中对学生协作精神、适应能力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77.3%和73.3%,对创新精神评价的优良率为60%,对实践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64.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评价的优良率为77.2%,而对综合知识评价的优良率为55.3%。学生综合知识掌握水平较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二、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与个人的价值观念、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而后者又直接受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同时,其就业地区、就业岗位、职业选择等又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此外,城乡差距和就业服务体制也会影响其就业状况。
第一,受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直接受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与综合院校和文科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善。首先,社会学专业学科未能紧密结合所依托的农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和规格来进行人才培养,因而未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在与综合型高等院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农业院校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从而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三,专业课程建设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知识结构、知识积累、创新精神、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不足,降低了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进一步制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第二,受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限制。一方面,转型期社会对于社会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足。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机制的学科,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事决策和咨询工作,也可以在民政部门、社会团体、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等。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事业发展缓慢,对于社会学人才的需求相对不足,无法为其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是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具备社会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和博士)在劳动力市场上占优势。例如高等学校、研究院、研究所等单位需要具备扎实社会学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从事教学或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新闻媒体单位需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把握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质的专门人才。而农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对于社会学专业缺乏了解,一些适合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的领域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影响到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量。
第三,受城乡差距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城市与农村在提供就业保障、待遇和工作岗位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农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三农”服务,社会学专业学生应广泛参与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和管理之中。但由于农村由于缺乏相应的就业保障,提供的就业岗位少以及待遇水平不高,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向农村流动。
第四,受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影响。目前多数农业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局限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卜.,而忽视大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引导,缺乏正确职业观的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就业指导比较狭隘,针对性较差,效果不理想。在此情况下,大学生对自己的素质、能力、学习和工作规划缺乏明确了解,增加了其就业难度II。同时,由于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因,学校在组织就业洽谈会、招聘会时向农科专业倾斜而忽视社会学等其他专业,未能很好地发挥就业服务作用。
三、促进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与社会需求相契合
改革和完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坚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与依托自身优势资源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原则。要遵循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总体培养目标,体现社会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同时要依托所在院校的优势资源,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相关学科相配合创新课程设置,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其次是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原则。重视分析社会需求,从专业建设出发去适应社会变化,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次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知识的掌握,而专、教育强调培养学牛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
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口标,并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坚持落实贯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高等!学校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南以前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变成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要适时做出调整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并要存学校与市场的互动中实现学科性专业与职业性专业的联合。其次要调整社会学专业课程总体结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应具体针对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宽口径,厚基石,加强科研活动和实践环节以及集体活动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知识体系。这要求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通识课程教育,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应用课程教育,同时要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再次要改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办学环境。充分利用自身师资及学科资源优势,以特色求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社会学人才。
(二)发挥政府政策调控作用,提供经济激励和制度保障,增强农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与调控,完善各种制度和政策,以激励人才向农村地区流动。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建设投入以改善基层工作的条件,逐步提高工作待遇,为大学生提供吸引力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农村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必须有同家政策的倾斜和保护。例如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增加工作津贴和特殊津贴,允许带薪继续学习、进修和培训等;改善工作条件,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环境,增强农村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其次,政府要加快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大对毕业生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的改革力度,消除对毕业生流向农村的人为障碍,为社会学专业学生到农村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再次,建立合理的农村人才流动机制。要在全社会继续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农村工作者的风尚;加强农业院校与农村社会事业管理部门的联系,让高等学校参与农村的规划和建设,进行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农村进行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经常互通人才供需信息,为学校培养适应农村需要的合格人才提供条件,同时为促进大学生流向农村就业提供平台。
大学生就业状况范文4
作为全国高等院校最为密集的地区,北京市海淀区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海淀区辖内
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9所高等院校、22所各类成人高等院校和众多民办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北京市的79%,每年有xx0多名大学生和5000多名研究生毕业,其中有许多人就在辖区内就业。一直以来,海淀区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但是在新形势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发展的地方。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高校大学生对政府就业服务的具体需要,更清晰地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更好地打造服务性政府,海淀团区委联合北京大学团委理论研究室,以“驻海淀区高校大学生就业需求状况”为主题组建了课题组,于xx年年7月对海淀区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我们期望通过这一调研能够对该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出初步的对策,以便于找准未来政府就业服务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使工作举措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样本概况与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配额抽样的方法,共调查了300名学生。全面考虑到男女性别比例及专业和年级及学校层次等情况,主要调查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十所高校,因此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海淀区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不过因为并非随机抽样,加上样本量的限制,因此在进行推论时应较为慎重,此数据能够为我们的就业工作提供一定的信息和建议。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驻区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求职意向、求职心态、求职最先考虑的因素、求职要素以及找到好工作主要依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找原因,分析了招聘会、基层工作、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求职渠道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海淀区政府在就业服务方面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大多数高校学生的认可和肯定,无论是从宏观的服务机制、服务内容,还是从具体的服务态度、服务过程来看,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切实的便利;同时,政府有必要加强就业政策措施的宣传工作,使客观准确的政策信息传播到更多的个体,以便于大学生更好地开展求职决策;大学生对政府的角色期望中,既有宏观的总体发展思路上的角色要求,也有微观的具体落实层面的措施期待。高校作为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桥梁,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就业工作,完善育人环境,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从个体源头上缓解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职业意识教育,让大学生具备紧迫意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了解相关政策。共青团作为高校开展第二课堂的支柱力量,一直以来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学生对共青团在服务就业中的定位有很多期待,如“联系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见习活动”、“开展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展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服务维权,保障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利益不受侵犯”等方面,这些期待对我们共青团更好地配合好政府,培养发展人才,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结论与思考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及就业需求特点
大学生就业状况范文5
一、本次调查选取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地处郑州市的5所高校2010—2012届毕业生,调查的学校包括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升达大学、郑州成功财经学院、郑州师范学院5所高等学校。这5所学校包括了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和三本院校及高职高专四个层次。调查者的专业包括了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等学科,主要针对近三年来的毕业生及个别研究生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调查方式主要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调查问卷包括大学毕业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工作满意度、专业相关性、求职期待、签约职位质量、获取职位信息途径等20项内容。而访谈法主要针对的是选择留在郑州市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主要访问内容包括了工作职位、工作当前满意度,薪资福利待遇、自主创业的意向等内容。
二、受调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一) 毕业去向仍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
调查对象毕业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占26.0%;泛渤海湾区域占24.5%;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占23.1%。而留在河南本地发展的人数仅占7.7%。在调查中,大学毕业生选择毕业去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薪资福利待遇,个人发展空间和工作上的稳定性这三个方面。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也就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薪资待遇问题。2010—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的城乡选择上主要集中在城市,只有29.8%的人愿意回归到农村工作。
(二)就业率呈上升趋势
调查对象中,83.5%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于全职工作,1.5%的人自主创业。有9.9%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准备国内或国外读研,6.7%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2%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完全走出了金融危机影响的阴影。2010届和2012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两届呈现上升趋势,2012届毕业后的就业率增长趋势更为明显。
(三)就业主要集中于服务业
调查对象主要从事的行业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就业比例为12.9%,其次是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10.7%)。
(四)民营企业、个体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民营企业、个体是2010—2012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本科院校中有40%的毕业生半年后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而用人单位规模有28%是3001人以上的大型单位。
(五)工作收入连续两届呈现增长
2012届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的增长尤为明显。2012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2479元)比2011届(2130元)增长了349元。
(六)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职业期待不能实现
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在60%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的大学毕业生中,有36%的人认为是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还有22%的人认为是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因为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发生离职现象的大学毕业生占34%。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虽然在调查的数据中显示,有83.5%的学生在毕业后都受雇于全职工作,但是从2010到2012年大学毕业生的总人数上,也有几万人处于无业状态。这里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全国大环境下经济结构调整还不足以吸纳如此大量的大学生。另一方面是大学生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大学中开设的许多科目在现实劳动力市场上需求很少,可是标准化的培养模式使其供给逐年增多。这样供大于求的现象就导致某些大学生就业困难,或者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职业期待不能满足。
(二)择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分析调查数据显示,有73.6%的人数都选择在沿海的发达城市,65.3%的学生毕业后都选择留在城市工作,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希望进入到机会多、福利待遇好、薪资高、对个人发展有巨大帮助的地区。沿海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就会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人才集聚效应显现。
(三)大学生就业的职业期待与现实差距较大
在调查中,有60%的毕业生都表示出自己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大多数都表示愿意进入到效益较好的事业单位、政府单位、或者大企业进行工作,而不愿到基层或者农村进行工作。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的一定影响,大学生都对自己的薪资要求较高,但是自己的知识技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标准出现了很大的落差,这样就会使大学毕业生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四)大学生的毕业就业状况与郑州市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从有关大学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类型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有40%已经服务于民营或者个体企业之中。这充分说明大学生在进国有企业或者政府、事业单位无望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或者个体企业也是他们的首选。所以,郑州市政府等相关部门必须搞活经济,支持民营和个体企业的发展,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岗位。
四、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好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
郑州市政府及相关政府部门,要切实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拓展就业渠道,优化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纳入到郑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
(二)大学生应该在政府的鼓励下进行自主创业
鼓励高校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调查对象中,只有1.5%的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自主创业的人数偏少是由于自主创业需要有创业的资金,合适的创业项目和创业培训。所以,政府应当提供优惠政策为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给予政策支持,开设绿色通道。给予愿意进行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工商注册成本,税收政策,办公室优惠租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时,在各个高校也可以进行自主创业的相关培训课程,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以此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进行创业,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并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三)改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
大多数大学生由于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的缺乏,不能进入到自己期望的行业。而在当前就业困难依旧严重的时刻,大学毕业生应该改变就业观念,先从基层做起,先就业再择业,这样可以在积累一定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增长自己的才能。而且政府也应当提供相应的培训机构和实践岗位,增强大学毕业生的经验掌握。
大学生就业状况范文6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的毛入学率快速增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30万,“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激烈的竞争让大学生倍感压力,毕业即失业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即便是国内顶尖的大学,也难以达到100%的就业率。
为了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有清晰的认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和教育研究院于2010年启动了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查。问卷的设计汇集了来自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专家的意见。问卷中不仅涉及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家庭背景,还包括了高考成绩,大学期间的活动以及就业信息等。问卷详细询问了大学毕业生所获录用通知中最好工作的相关信息,这使得我们能够获得大学生毕业的就业数据,从而清晰地了解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本报告的分析主要基于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查数据。本报告主要围绕六个方面展开:首先,本报告对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进行细致的描述,以此对中国大学生的毕业起薪给出客观评价。其次,根据就业地区、行业、部门,我们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分解,以此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和起薪差异。第三,我们从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出发,考察大学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对毕业生起薪的影响。第四,围绕家庭背景对初始工资的影响展开分析。第五,大学质量对工资的影响,尤其关注名牌大学与普通大学的起薪差异。最后,针对大学生就业状况,提出对策建议。
一、高校毕业生起薪有多高?
研究发现:大学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为每月2153元,在整个社会的工资层级中处于较低水平。
截至2010年6月,在接受调查的6059位应届毕业生中,有4105人寻找过工作,求职率为68%。这其中有2965人收到过录用通知,求职成功率为72%。统计结果表明,2010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月平均初始工资为2153元。大学生起薪的个体间差异明显。具体来看,69%的毕业生月起始工资在2000元以下,最低仅为每月500元。仅有3%的毕业生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最高达40000元。
2010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给出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670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企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3096元。本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月平均起薪2153元正好介于两者之间。虽然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工资高于农民工工资,但在整个社会的工资层级中,仅能达到中等偏下收入水平。
大学生曾经是“知识分子”的代名词,而现在大学生的光环正在褪去,大学生正从令人仰慕的“天之骄子”演变成“平民”。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大学毕业生刚刚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的工资,不考虑工作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但无疑这样的起薪水平不容乐观。大学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但数据显示大学教育回报率并不高。我们所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得到劳动力市场的认可,能对社会有多大贡献,这是目前大学生薪酬结构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因此,反思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现存问题,转变人才培养机制,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就成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水平高等教育体制,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必须关注的问题。
二、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差异有多大?
研究发现:大学毕业生倾向于在东部地区就业,且东部工资更高;不同专业的工资差异明显;外资企业收入最高,而自主创业比例较低。
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区域划分,我们分别考察工作地域的工资水平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工资水平较高。大学毕业生中有半数以上毕业生选择在东部地区求职,月平均工资为2262元。有25%的毕业生选择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求职并最终获得录用。这四个城市月平均工资为2529元,高出其他地区27%。西部地区月平均工资为2048元,高于中部和东北。这很可能是因为西部地区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导致高端人才需求量增加,西部地区企业通过提高工资来吸引优秀人才。然而,中部、东北发展相对滞后,人才需求增速相对缓慢,工资水平较低。
因为东部地区有着更好的就业环境,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吸引了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许多毕业生执意选择在一线城市寻觅发展机遇,不愿到二三线城市就业,这直接导致了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虽然西部地区也在近年采取人才引进措施,为引进优秀人才提高了待遇,但是效果仍然不是非常明显。因此,促进人才在地域间的流动就成为就业引导的重要环节,这对促进地区间经济平衡发展,提高中西部地区发展教育的积极性都大有裨益。
不同行业的薪酬待遇有明显差别。在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中,交通运输业薪酬水平位居第一,月平均工资为3067元。IT业位列第二,为2588元。排名第三的是文化传媒及体育事业,为2416元。电力行业位居第四,为2377元。金融业和制造业持平,均为231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和医疗行业起薪较低,月平均工资不到2000元。
在强调应用性和技术性的行业中,工资水平较高,而在偏基础理论的行业中,工资水平较低。虽然这种行业间的薪酬差异极大地受到市场导向,与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有关系,但是这种薪酬结构必然会吸引学生蜂拥至高工资行业,容易造成部分行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并且导致基础学科领域的“边缘化”和人才“空心化”。
不同类型的单位工资也存在差别。统计结果表明,收入最高的是外资企业,月平均工资达到2741元。国有企业月平均工资为2238元,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工资略低,为每月2112元。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等其他类型企业的月平均工资都在2000元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仅有4%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并且他们的月平均收入只有1700元。
问卷询问了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单位类型,发现学生最理想的单位类型是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占到了总数的六成以上。而工资较高的外资企业却并不受学生的追捧,这可能与公务员和国有企业职工的良好保障和福利有关。虽然仅有4%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但在求职意愿中有18%的毕业生愿意自主创业。另外,大学毕业生最不愿意去的是集体企业。
从实际情况来看,毕业生分布最多的却是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占到了37%和36%。政府部门主要实行公务员录取限制,因而占比大大下降。进入外资企业的毕业生比重为10%。
从就业部门的分布来看,国企、政府机关已成为毕业生眼中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国有部门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薪酬福利待遇对毕业生非常有吸引力。具有活力的民营企业却不被学生看好,许多未能进入国有企业和党政机关的学生才最终选择去民营企业。在这种追求职业“稳定”的趋势下,大学生往往就忽略了职业的“挑战性”。然而大学生是最富创造力的群体,这样的就业格局对整个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是不利的。虽然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很低。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要培养自主创业激情,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还有待落实。从调查样本来看,想要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虽不在少数,但是实际创业的比例却很低。自主创业过程中会面临种种壁垒和艰辛,积极有力的政策扶持会大大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三、大学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对工资有何影响?
研究发现:英语成绩、社会交际能力对毕业生工资有正向作用,仅靠学分成绩难以获得高薪,实习经历对提高工资无益。
英语成绩对大学生工资水平有重要影响。在调查样本中,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排名前20%的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516元,高出其他毕业生18%,由此可见英语能力在就业市场上的重要性。
优秀的社会交际能力能够在就业市场上带来正回报。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213元,高出其他毕业生约8%。这表明参加社团和学生活动不仅锻炼了个人社会交际能力,而且这种社会交际能力对未来求职很有帮助。另外,身为党员的大学毕业生比非党员毕业生工资高出5%。
然而,“尖子生”工资不如一般学生。根据学生个人对自己大学学分绩的评价,调查发现班级排名前20%的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027元,低于其他学生10%。大学期间从事兼职或实习对提高工资没有帮助。数据显示,大学期间从事过勤工俭学、校外兼职或实习的学生,工资反而较低。未参加实习的大学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315元,高出有过实习经历的学生10%。这是因为大学生出去实多为了增加工作经历,为简历增光添彩,而实际上实习生难以接触核心业务,参与实习也仅仅从事一些简单劳动,因此对提高劳动技能实际上没有帮助,反而挤占了正常的学习时间。
高学分绩并不意味着好的就业待遇,英语能力与社交能力强的学生更受企业的青睐。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培养学生如何获得更高的成绩,提供给学生各类实习机会。许多学生也一味追逐学分绩,对实习趋之若鹜。但事实表明,学生的英语能力、社交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处理信息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重要,而这些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
虽然大学期间学生积极为就业积累人力资本,但是积累人力资本的途径不同,会对大学毕业生工资产生不同影响。本报告的发现引起了我们对大学生素质培养机制的反思。何种类型的大学生会受到雇主的青睐,大学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素质,如何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合适的平台,以促进其在就业市场上有更好的表现,这些都对调整大学生培养机制,向社会输送需要的人才有重要参考意义。
四、家庭背景对工资有何影响?
研究发现:优越的家庭背景对工资有积极影响,好的家庭出身更容易获得好的工作机会。
好的家庭背景能够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学生在就读大学前的户口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背景。调查发现,读大学前为城镇户口的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250元,高出农村学生约8%。以家庭收入作为家庭背景的度量,同样发现,家庭人均收入排名前20%的学生,其毕业后月平均工资为2540元,高出其他家庭学生约25%。父母中至少一方具有行政级别的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486元,高出其他学生约18%。
家庭背景对工资的作用可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一方面,好的家庭背景可能带来更好的家庭生活条件,改善学生营养,拓宽视野,提高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家庭背景可以利用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为子女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调查显示,有25%的毕业生在求职中有家庭或熟人帮忙,其中有73%的学生认为“关系”对求职有帮助。这种与生俱来的优势无法改变,但这种家庭背景的优势会进一步加重教育资源分配和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不公平,给后天公平的实施带来许多困难。
一个好的社会应当保持合理的代际流动性,而教育是代际流动的关键途径之一。优越的家庭背景能够带来更高的工资,从而使得优质资源在家庭内部传递。当良好的家庭背景渗透到教育领域,就能够使子女有更高的平台,从而扩大教育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因此,加强社会资源的流动性,尤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资源投入,对缓解社会不平等意义深远。
五、大学质量对工资有何影响?
研究发现:名牌大学毕业生有着更高的回报,名牌大学工资溢价在女生和城镇学生中体现明显。
在教育资源局部密集却又整体匮乏的情况下,学生和家长为了追逐良好的教育,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劳动力市场上,企业会把名校毕业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之一,部分企业甚至明确表示仅招聘某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对其他的毕业生则不予考虑。
就读名牌大学是否有更高的回报呢?这里我们将211院校(含985院校)定义为名牌大学。结果表明,名牌大学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2427元,高出普通院校毕业生工资约28%,也就是说,名牌大学毕业生有着28%的工资溢价。
名校效应往往会随着学生的性别、户口类型等因素而变化。哪些学生从入读名牌大学获益更多?首先,女生就读名牌大学获益更多。入读名牌大学的女生起薪是每月2293元,而入读普通大学的女生起薪是每月1671元,前者高出了37%;对男生而言,该差距只有17%。尽管如此,整体而言,女生的平均工资仍然要低于男生。其次,来自城镇的学生就读名牌大学获益更多。城镇学生就读名牌大学比普通大学多获得了40%的工资,而农村学生就读名牌大学只多获得18%的工资。
就读名牌大学是每个高考学生的梦想,名牌大学毕业生的经济回报也十分可观。因此,在中国入读名牌大学依然是回报率很高的教育投资。这为家长竭尽全力让孩子进入名牌大学提供了理由,也说明政府长期对名牌大学倾注的大量投资达到了成效。
六、对策建议
加强就业指导,调整培养理念,促进教育公平,政府、大学、学生共同应对就业挑战。
2012年高校毕业生预计为680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随着高考人数的连年下降,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趋于平缓,但国内外经济增长的放缓,依然给未来就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政府、大学、学生共同应对就业挑战,尽早采取措施改进大学生就业状况。
学校要加强就业引导,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发挥大学生毕业就业指导部门的作用,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不应该是在毕业期间才开展的指导,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授人以鱼”提供一些招聘信息,需要长期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长期就业目标。同时,毕业生应当寻找最适合自身发展和特点的工作,而不是盲目“扎堆”热门地区或行业。
政府要鼓励支持自主创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条件。大学毕业生正是最富有创新意识和朝气的群体,很多创业的想法之所以没有能够付诸行动,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支持。虽然各级政府积极呼吁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相关的配套措施仍待落实。同时,大学可以针对创业需求,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知识铺垫,利用校友资源给予支持和指导,使学生对创业流程、必要条件有充分认识,使其能够在跨出校园甚至在读期间就能够顺利实现创业梦想。
大学生要从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积累人力资本以应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单一地强调学分绩的重要性,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兼备专业素质和社会交际能力的毕业生更容易受到雇主青睐。学校的教学设置和课程模式要注重培养多样化发展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也要培养能够应对挑战、积极创新的通识人才。
最后,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要加大对教育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投入,努力促进教育公平。虽然先天的家庭背景优势无法改变,但是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给予农村地区学生、贫困学生扭转“出身”的机会,对促进社会资源的流动,缓解教育不平等、收入不平等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