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范文1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压力;社会公平感

1 问题的提出

就业乃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正如总理所说“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然而,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机遇差,受歧视问题已成为困扰国家、社会、家庭和女大学生自身的高端难题。同时,它也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亟待解决的“就业瓶颈”,在国家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成员社会公平感的今天,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公平感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

在大学生就业严峻的形式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劳动力买方市场局面下,用人单位有了更大选择余地,很多方面处于劣势的女大学生难免受到用人单位显性或隐性手段的歧视性甄选。刘涛在2009年的研究中指出女大学生所受的就业歧视主要表现为“准入歧视”、“晋升歧视”、“薪酬歧视”[1]。全国妇联2009年9月9日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显示,有90%的女大学生就业时受到性别歧视的困扰,而最为引人瞩目的是,90%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时,明显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2]。贺江平(2005)研究显示在其调查的75家企业中,42家(56%)表示工薪相同的情况下愿意收男生,只有3家愿意收女大学生。2002年厦门大学一项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3]。

女大学生就业领域狭窄、就业“边缘化”现象严重,女大学生就业集中于相对低端的服务业边缘行业,而其他薪酬较高的技术类、管理类工作中女大学生仍处于劣势,这也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领域“拥挤”的重要原因。平等就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女大学生就业现状,损害女性平等就业,不仅制约女性自身发展与社会地位的稳固,而且长期下去势必造成男女文化结构失调,催化重男轻女的观念。

女大学生长期处于就业的高压之下会产生不安全感,在与男生的现实对比中又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在亚当斯的经典公平理论下,这样就业压力的对比将使得女大学生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影响其劳动积极性,及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在郑功成2009年的研究中也证实,在对就业公平的评价上,男性较女性更为积极。其调查中30.1%的人认为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4]

遗憾的是,对于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其社会公平感的关系上并未见更深入的定量研究,还未在国内引发学术界对女性群体的广泛讨论和关注,为此,本研究的重点放在女大学生就业这一敏感话题上。特别对其与社会公平感关系进行调查和梳理,呼吁社会关注女大学生就业公平,并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其公平感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抽取辽宁省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等部分高校的360名女大学生作为被试学生,共发放问卷360份。经原始数据处理,剔出不完整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333份,有效问卷率为92.5%。

表1 被试人口学特征

(2) 研究工具

就业压力的测量,选取由陈俊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5],该问卷包含6个维度,分别是自身条件、职业期望、求职压力、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生理因素。共有36个题目,4点计分。问卷α系数为0.915,各分量表α系数在0.649-0.853之间。问卷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校标效度均达到较高水平,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社会公平感的测量,选取张媛编制的《青少年社会公平感问卷》[6],该问卷包括5个维度,分别是制度公平、权利公平、弱势公平、互动公平和分配公平。共35个项目,采用6点计分。所有项目与总分的相关性都达到了0.40以上。总体量表的α系数为0.951,分半信度为0.892,且各维度的α系数在0.730-0.890之间,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 数据处理

本研究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女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

表2 女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

由表2可知,目前女大学生就业中在自身条件上感受到的压力最大,其次是求职经历、职业期望、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生理因素。这与陈俊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求职经历和职业期望压力排序提前,这可能是因为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差别对待使她们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在陈俊的研究中也显示,不同性别在求职经历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另外,女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上更渴望稳定,加之女性感性理想化的特点也造成女大学生职业期望上的较大压力。

(2) 女大学生社会公平感现状

表3 女大学生社会公平感现状

由表3可知,女大学生社会公平感各维度中,弱势公平得分最低,其次是互动公平、权利公平、制度公平、分配公平。这与张媛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上均低于前者的研究,可见即将就业的女大学生社会公平感水平较低。

(3) 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公平感的关系分析

从女大学生的社会公平感来看,它与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存在密切关系。尤其在求职经历维度中,与社会公平感的各个维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家庭因素与分配公平、制度公平相关显著,自身条件与分配公平、互动公平相关显著,学校因素与制度公平相关显著,职业期望与弱势公平相关显著,这些相关性进一步表明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其对社会公平的感知相互影响。

(4) 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公平感的回归分析

为探讨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大小,以就业压力的各个维度为自变量,社会公平感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级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由此可见,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对其社会公平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女大学生承受的就业压力越大其社会公平感越低。这是因为女大学生在处于高就业压力下,尤其是在与男生的对比中,其能力与付出未得到相应回报时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在亚当斯的经典公平理论下,这种就业压力的对比将使得女大学生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导致其社会公平感降低。

4 研究对策与建议

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减缓就业压力,建立就业公平机制增强女大学生社会公平感的建议如下:

4.1 政府层面

(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女大学生就业机会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产业转换支撑女大学生就业,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70%,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50%左右,而在我国仅有40%。第三产业恰恰是吸纳女性就业群体的一个最大领域,推进女性就业首先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实现。

其次,公益性部门也是扩充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平台。发达国家公益性就业都在10%以上,在我国仅占就业总量的4.4%。公益性部门就业潜力巨大,政府需着力扶持和加强。

(2) 建立健全女性就业立法,以法治手段保障就业,提高制度公平性

政府可以加强女大学生就业立法司法上的保护,禁止用人单位性别歧视,禁止对女大学生提出不平等、不合理要求。同时在税收上予以一定的倾斜,对于吸纳女大学生较多的企业单位,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通过结构性减税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另外,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关照女性特殊困难,实现女大学生生育成本社会化是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帮助。

(3) 消除就业歧视,赋予女大学生公平竞争机会

要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增加就业公平感,就应赋予女大学生平等的竞争机会并能在法律法规层面上规范女大学生就业。增加她们参政议政的机会,给予她们表达诉求发出声音的机会。

4.2 学校层面

(1) 学校调整专业设置,赋予学生更大自主选择权利

面对大学生就业总体过剩,结构性用工短缺现状,学校方面是有责任有能力帮助改善的。首先,学校可以通过科学地考察就业形势、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现状,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同时,学校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能力,在专业选择上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修改专业。

(2) 加强职业生涯指导、就业指导,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造成女大学生就业的盲目性、逃避心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女大学生不懂得职业生涯规划,缺少就业指导,自我意识、自我定位不清晰。学校应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开展职业就业咨询。同时,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合理预期就业形势,规划未来发展。

4.3 学生自身层面

(1) 女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拓宽就业渠道

女大学生应勇于面对困难,根据自身特点和女性特有的优势合理做出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专业素质、拓展就业口径、树立职业理想、增加就业自信心。平时更应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女大学生要改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理性就业、到基层就业,在最需要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

(2) 正视现实,合理感知社会

诚然,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但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女大学生越应该接受现实,正视问题勇于面对,不怨天尤人,体谅国家和社会。应该看到我们国家和社会各界都在努力改变这一现状,相信这只是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得到解决。

女大学生应积极不断地加强“四有”培养,提高应对就业压力的能力,从容应对困难,迎接各种挑战。最终定能使自己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去实现自我,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涛.我国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2]全国妇联.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2009.

[3]贺江平.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5(3):11-13.

[4]郑功成.中国社会公平状况分析――价值判断、权益失衡与制度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2-11.

[5]陈俊.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

[6]张媛.中国青少年社会公平感的结构与测量[D].华中师范大学,2009.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问题 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重要性分析

择业能力。择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根据自己和社会的需求选择就业岗位的能力。良好的择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做好职业规划有两个前提,一是自我认识,二是对市场需求的认识。自我认识是大学生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和评估,通过对自己的性格、兴趣,以及优缺点等的分析和把握,确定自己的就业意向;对市场需求的认识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了解就业供需情况,可以帮助大学生准确确立就业目标,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满意度。

岗位竞争能力。岗位竞争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实现就业目标和获得就业岗位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专业技能、求职能力三个方面。大学生的优势在于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其较好的学习能力可以较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大学生要扎实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提高专业操作能力,以提高自己在岗位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大学生求职能力非常重要,准确把握岗位信息,并针对岗位需求适时适当推介自己,可以大大提高自己在岗位竞争中胜出的可能性。

职业发展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是大学生向优秀劳动力转化的关键点,是指大学生从业后,保持工作、实现自我提升的综合能力。要在职业中寻求发展,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是基本工作能力。要在更为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即一定的智力因素外,还要求其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调能力、执行和管理能力等非智力性因素。因此,要在职业中寻求发展,是对从业人员智商和情商的双重考验。

一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以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大量再就业人员、职业技术人员等大规模投入劳动力市场,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更倾向于招聘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技能型人才,“文凭”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再也无法成为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拥有学历高平台,同时要提高就业能力,增强自身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针对市场需求,准确锁定就业目标,避免在择业、就业上的盲目性,突出大学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势,使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学校和社会的衔接。

二是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社会认可度。伴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劳动力待就业人数的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面对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高校逐渐将提高就业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目标。高校不断转变人才培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成为增强高校竞争力的关键。同时,就业率以及其背后所反映的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情况越来越成为家庭和社会评价该高校的重要尺度。

三是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要顺利实现就业,就必须满足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这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和理论水平,还要求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以达到用人单位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目的。同时,在职业中的发展还要求大学生具备更多的综合能力,如创新能力、团队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增强对社会和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在推动自己职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企业和社会的进步。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学生:积极就业,主动提升就业能力。第一,转变就业观念。根据大学生就业意愿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就业意愿主要集中在:追求“铁饭碗”,如考取公务员、入职事业单位等;向往环境好、收入高的单位;向往大城市,追求体面工作;存在着“从一而终”、“一劳永逸”的观念。①这些传统的就业观念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实现个人价值的过分关注和对社会价值的漠视。为满足社会需求,大学生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主动创业的观念,树立到社会需要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的观念。

第二,做好职业规划。如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盲目就业的现象,没有清晰的职业构想,直到临近就业才意识到自己就业能力的欠缺,这时候往往犹豫不决、错失工作良机,或任意择业、放弃专业选择。因此,大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在大学之初就应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兴趣,并通过对就业市场的理性分析,结合家长和老师的指导正确选择专业和就业方向,根据职业和社会所需做好学习规划,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第三,提升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的核心能力。大学生应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包括专业技能的锻炼。此外,大学生还应增强实践能力,将学习的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专业操作能力,是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除此之外,更多地把握实践锻炼的机会,参与和组织活动,投身志愿服务,积极实践实习,在课堂外增强与人交往和组织协调的能力,也是实践能力的重要表现。增强实践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高校:面向社会,改进大学生培养模式。一是针对社会需要,改进专业课程设置。高校应摒弃落后的教育模式和内容,分析就业市场,针对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改进专业课程的设置,如增加实践类科目,开设有关社交技巧和面试技能的应用性课程等,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兴趣,鼓励学生选修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科目。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其在就业竞争中获得主动。

二是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就业指导。首先,高校辅导员应高度重视,不仅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而且要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指导,帮助改进,并督促实施,使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成为学生的规划书,还成为辅导员帮助学生的说明书,使就业指导工作贯穿高校教育始终。其次,开展丰富的就业指导活动,比如,让有特殊就业故事,在职业发展中取得一定成绩的校友现身说法,与在校生进行经验交流;开展企业进校园活动等,让大学生真切了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标准,有针对性地提升就业能力。

三是利用多种资源,提供实践机会。为提高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高校要利用多种资源,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联系实习单位,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实习实践,大学生可以提升自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同时,能够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提前做好就业准备,以应对在今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

政府:主流引导,搭建大学生就业平台。第一,加强就业市场宏观调控。首先,科学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就业市场的法律法规,尽快建立规范统一的就业市场和就业保护机制,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保证毕业生基本利益,促进就业市场公平竞争。②再次,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管理,发挥人才市场对大学生就业的信息反馈功能,通过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筛选,举办针对高校毕业生的人才交流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几率;完善大学生档案管理和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切实发挥人才市场的中介功能。

第二,提供就业政策等相关保障。近些年来,政府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鼓励大学生参加“三支一扶”活动。可这项本是造福多方的活动却频频遇冷,很多大学生宁肯暂时待业,也不选择下基层,这不仅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问题,更存在政府政策导向的问题。政府应出台并严格执行相关政策,保证大学生的基本权益,特别是积极参加“三支一扶”的毕业生,要对其提供物质、政策、法律等各方面的保障,切实落实优惠政策,让大学生放心到基层就业。除此之外,政府为缓解大学生就业,还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放宽大学生个体经营的市场准入,为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第三,营造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十报告中提出“三个公平”,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可见,公平在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其不仅保证了人民的平等参与、平等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在就业市场中我们也应积极倡导公平,为大学生就业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如:在招聘中杜绝性别歧视,男女平等;选拔时不只看“名牌”,给更多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平等竞争的机会等。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河北省高职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及质量提升研究”和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课题“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201301024、12456224)

【注释】

①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社会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98-02

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热切关注使广大高校教育者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受挫折,加强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利用社会学知识进行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主要基于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首先,有关“挫折”概念的解释。心理学认为,所谓挫折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的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有时仅指阻碍个体动机活动的客观情境”。而所谓挫折教育,就是对大学生容忍、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其次,关于挫折情绪产生原因的解释也主要来源于心理学。这些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学派的挫折本能论、策动心理学的挫折本能说、需要和紧张的心理系统理论、社会文化理论以及ABC理论等。最后,当前挫折教育的主要依据是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切心理现象为后天所习得行为,故承受挫折也是一种后天的习得行为,挫折能力的承受力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获得和提高。

应该看到,上述心理学理派中也有学者也注意到了社会外部因素对挫折情绪产生的作用。如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Flued)认为,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既有社会生活条件因素,也有个体主观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弗洛伊德认为,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外部环境,减少和避免个体挫折,即截住挫折的社会因素源头非常必要。策动心理学派的麦独孤(M.Mcdougall)强调本能对情绪的决定作用,但他也认为可以通过社会环境压力来改变情绪。在社会文化理论中,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沙利文(Hany Stack Sulli-van)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罗杰斯(Cad Ransom Rog-ers)都认识到了人际关系对挫折情绪产生的影响,主张通过加强人际交往、增加人际关注来避免挫折的产生。但是,相对于关注外部社会环境,心理学还是更倾向于关注个体的主观生理和心理因素。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挫折的主要社会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供需矛盾。当前,大学生就业客观存在供需矛盾。这表现为下列三个方面:第一,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狭窄,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跟不上时展要求,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候遭遇就业挫折。表面看来,是大学生自身素质无法满足时代要求,而实际上是高校教育落后的表现。第二,高校扩招产生的社会效应。近些年,高校大规模扩招既满足了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也导致了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下,高校毕业生供应相对过剩,从而使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第三,高校专业招生的结构性矛盾。一些高校招生时对于眼下的热门专业盲目扩招,导致日后热门专业毕业生数量过剩,就业遇冷。而一些社会急需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却无法满足需要。

(二)就业市场有待继续成熟。大学生就业要进人人才市场,实行双向选择。许多大学生都会面临着择业就业的竞争压力。当代大学生认同竞争,赞成双向选择,又担心机会不均,就业市场不成熟客观增加了他们的顾虑。就业市场的不成熟表现在许多方面。第一,存在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人才市场分割,工作转换成本高,阻碍了人才在不同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这也导致高校大学生更愿意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加剧了这些地区的就业竞争。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之间信息不畅通,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第三,就业市场管理不规范,一些招聘会组织者受利益驱动,秩序混乱,毕业生择业效益不高。第四,部分单位用人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造成人力资源的不合理流动。第五,招聘中的性别歧视、高校就业指导不到位等各种原因也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三)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我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人情”的社会,在当今社会,讲究“人情”仍有市场。一些人打着“人情”的幌子,搞走后门、拉关系等不正之风,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就业机会。还有的大学生不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和个人的努力,一味凭借长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等家庭背景来实现就业。这些现象影响了一些学生的择业观念,当他们遭受就业挫折时,不是去冷静面对,而为自己没有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而苦恼,陷入悲观失望等情绪无法自拔。

三、大学生就业挫折的社会因素分析与对策

研究表明,“真正引起适应困难的,主要不是挫折和冲突本身,而是当事者对他们的看法和用来应付的方法”。针对大学生就业挫折中的社会因素,挫折教育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并适应社会。同时,也要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挫折中的社会因素。

(一)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科学”。大学生就业挫折实际上是大学生个人还没有适应并融人社会的一种情境,没有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反映,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高校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应该说,当前大学生中流行的“考证热”反映了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主动适应社会的理性自觉。首先,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要给予正确指导,既要引导学生不能忙于“考证”而忽视专业学习,又要促使高校在专业课之外合理地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进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其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社会评估预测机构与高等院校要加强合作,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教育预测活动,并建立定期的教育预测结果机制,为大学招生规模和数量以及专业、学科设置和调整提供指导。最后,高等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本着为学生负责的精神,配置和调整教学资源,合理确定招生规模,进行学科专业设置。

(二)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帮助大学生战胜就业挫折,需要高校和社会的相互配合。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尽快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就业机制。为此,要

快速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人才跨城乡、跨地区、跨行业流动的就业市场环境,增加就业信息的透明度,规范毕业生招聘市场,招聘单位要理性对待人才需求,坚决杜绝招聘过程中的性别歧视。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就业,同时强化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学生走出挫折情绪。

(三)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要教育学生理性对待社会不正之风或者依靠家庭背景找工作的现象。应该相信,社会不正之风毕竟是社会转型中的一个过渡现象。针对一些学生依靠家庭背景等找工作,要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P.M.Blau and O.D.Duncan)的社会流动理论指出,即使在发达的美国社会,父亲的职业、教育程度等家庭背景也会对子女的第一职业产生影响。在我国,“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句顺口溜反映了我国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家庭背景因素在子女就业中的重要作用。目前,这种观点仍有市场。然而社会学的研究也表明,相对于家庭背景等先赋因素,自致因素在个人成年后的影响更加突出,在当今中国社会,自致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自致因素是个人通过不断学习、努力而具备的属性,是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思维方式、社会交往能力等后天习得因素。大学生已经成年,具备了较高的自身素质,因此,要教育大学生继续努力,完善自我,勇敢接受社会的选择,应该把暂时的就业挫折视为人生的一个励志经历。

帮助大学生战胜就业挫折,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等,它不是要大学生去做拉关系、走后门的事情,而是为他们提供关怀、爱护、帮助、信任、安全和指导。既要注意建立家人、好友构成的强关系形成的社会支持,也要注意交往不多的弱关系的社会支持。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S.Granovetter)的社会网络理论指出,长久没有来往的同学、前同事,或者只有数面之缘的人是联系较弱的社会关系,却能够提供有用的就业信息促进就业。因为弱关系中的信息传播由于经过较长的社会距离,能够使信息流行起来,并且具有较低的重复性。因此,高校教育者要注意凭借校友会等信息优势为学生就业提供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赵坤明.“挫折教育”与“挫折承受力教育”诘难[J].中国教育学刊,1999,(4):48-49.

[2]孟令勇.帮助大学生克服挫折心理的教育措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53-54.

[3]杨心恒,刘豪兴,周云清.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4-26.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范文4

如果将大学毕业生所能提供的专业技能服务看作是类似于商品使用价值可供消费的服务,那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高校则可以看作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是该服务的供应方,用人的企事业单位则是市场中对这种服务的需求方,三方在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一个供求不断变化的市场。但由于高校一般是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与其他市场中的商品供应者相比,很多时候它们并不具备完全市场主体的地位,这就决定它们在市场供求关系波动的情况下,因为不能随意变动其供应量而时常处于被动的境地。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波动的因素

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从以往的供小于求到现在直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供大于求,其始终难以处于一个理想的均衡状态,究其原因,除经济大气候、就业市场机制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外,更多地是受种种微观因素的影响。

1.成本因素。学校培养成本。在供小于求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学校的成本收回能得到保障。但在扩招后,由于持续的供大于求的市场只给予大学毕业生们比较低廉的平均价格,与看涨的学费相比,家长们开始抱怨和质疑学校收费过高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密切影响着学校培养成本的收回,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刺激市场需求,扩充市场容量,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培养成本和学生接受教育成本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主要为受教育的)成本。调查显示,2007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对月薪的平均预期在1200元左右,百分之二十在1000元左右。我们以一年为期限考察损益平衡下单个毕业生在校所费的全部成本,其中:单位固定成本用在校本科生一年学费的大致区间3500-6500元表示,目标利润期望值区间1000-1500元,单位变动成本用估计的生活费、书本费、其他杂费之和的区间5000-1000()元来表示,那么计算出来的单位“商品”价格区间在9800-18300元。在这个基础上乘以四,得到一个大学毕业生就读四年后就业的成本区间为39200-73200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衡损益的最低成本也难以在毕业生找到工作之后的两至三年或更长的时间里通过他们的薪酬得以回偿。

用人单位的取才成本。用人单位的取才成本指的是用人单位从大学生就业市场中获得所需人才所支出的一系列费用,其中包括获取相关人才信息的成本、招聘筛选成本、培训成本、机会成本、人才短缺成本及对方违约风险成本。理想的市场状态下,各用人单位都能从市场中各取所需,不存在人才短缺成本和违约风险成本,其他成本的支付也相对较少。在供大于求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似乎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其人才短缺成本和对方违约风险成本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仔细估量,用人单位要在参差不齐的大学毕业生中寻找到对口的人才,其获取人才信息的成本和招聘筛选的成本其实也并不低廉。

2.价格因素。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整体平均价格是随着供求关系的波动而变动的,虽然其价格受到市场因素的作用,但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市场最终还是会给毕业生一个量身而估的价格的,这不仅是优胜劣汰的结果,更是市场选择的显著体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类似于商品价格的毕业生的身价(薪酬)并不能完全通过政府的干预和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还受到专业(行业)、具体单位、个人不同预期的影响,毕业生的市场平均薪酬不能灵敏地波动以适应不同的市场状态,价格作为商品服务市场一个最明显的因素在该市场中受到约束。就目前而言,一方面,市场的供给大于需求状态决定了毕业生一跌再跌的身价。这是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的一个极端体现。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作为一种“活的”具有永久增值潜力的商品,也不肯完全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

3.价值因素。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作为商品的大学生的价值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二是职业素养与道德品质;三是再发展的潜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直接为用人单位所用,是其用人的首要标准,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大学生的成绩、证书、学历与相关测试等对此加以衡量,而单个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以及再发展的潜力一时无法用面试或其他简单形式度量。排除造假的可能性之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难以全面测定每一个应聘对象的真实价值,或者说做这种测定不具有经济性。然而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整体价值却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确定的平均价格得以反映。理想的市场状态中,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每个大学毕业生都能找到一份工作体现其人生价值,用人单位也可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商品价值属性,市场给出的是一个与其整体价值相称的平均价格水平;在供小于求的态势下,市场会提供一个较高的平均价格,这个价格超过了大学毕业生的整体价值。就目前而言,大学就业市场的平均价格是远低于其整体价值的。

二、适应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主要策略

我们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供需均衡问题时要从市场的国家和市场各相关主体两个层面来加以思考。

1.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必要的制度安排。鉴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当前态势,政府应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来促进市场按其规律有效运转,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管者和服务者,应制定相关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提供相应的保障与服务,确保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创建平等的交易机会与就业平台。交易机会与就业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各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自由流通,使大学生这种商品能够按照自身的价值和价格顺利交易,形成一个良性的全国范围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就要求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取;适度扩大国家公务员的录用比例;给予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更多的用人自,使企业敢于用人、公平用人;改革户籍、社会保障制度,为大学生毕业生解除跨区跨省就业的后顾之忧。

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治建设,维护就业公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法律手段是政府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手段。要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各个相关者的市场行为,确保市场的秩序与效率。对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要从立法的高度来保障他们公平就业的权利。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范文5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就业

2009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将接近 610万。与此同时,金融危机正在渗透到全球每个角落,经济增长放缓,不少企业纷纷裁员度过危机。逐年增加的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与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不言而喻。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校,必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

一、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幅度扩招

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于 1999年。2007年高校毕业生到达49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到了559万,2009年则到了60万。高校大幅度的扩招对社会影响很大,有利有弊。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就业压力、拉动了一定的内需、满足了家长和学生享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国家未来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高校扩招后严峻的毕业生就业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处理不好就会导致人才浪费、社会不稳定以及其它一系列相关问题。

我国政府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要有较大扩展,入学率在 2010年接近 15%。在《教育事业“十五”规划和 2015年发展规划》中又提出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我国实现了这一目标后并没有对社会的发展带来预期的效益;相反,大幅度扩招下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我国现阶段一大棘手问题。我国把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追求目标,以期以高等教育大众化带动经济发展。对于教育的发展能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观点本不该有非议,但我国追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而进行的扩招一方面在速度上急于求成,另一方面高校扩招之后,由于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大的改变,仍以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为主,且由于大幅度扩招而造成的师资力量不足,教设备、环境的资源紧缺,生源质量的下降以及管理的松散等都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高校毕业生虽然在数量上达到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但从质量上却缩了水,普遍既没有掌握实用技能,理论、学术方面也不如从前,而精英的心态却依然主导着大多数毕业生的择业意愿,这就致使大幅度扩招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

我们不反对高等教育扩招,反对的是高等教育的盲目扩招。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受经济发展条件制约,受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制约,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制约,也受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吸收能力制约。扩招的本身并没有错,但由于扩招的数量与高校师资力量以及教育能力不相适应而导致的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普遍降低,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却是导致“就业难”问题的原因之一。不顾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社会需求的过快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硬件设施过不去,软件设施跟不上,特别是教师数量与质量堪忧,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校的运营机制失衡,是亟需有效解决的难题。

二、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其中一个方面表现为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众所周知,在当前总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有的专业毕业生却供不应求,在就业市场上非常抢手;同时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则供远大于求。例如在同一所院校里,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明显不同,不仅就业率相差很多,就业的层次也有很大差别。通常紧缺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可以相对容易地找到接收单位,而且工资待遇也较高;而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则要经历极为激烈的竞争在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上奔波,甚至有的毕业生要放弃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从事专业技能较低的一些非专业性工作,而且工资待遇较差,或是干脆赋闲在家。这对于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不仅浪费了国家培养人才的投入和家庭的高额教育支出,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也将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对社会稳定是一种潜在的隐患。我国当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一些新兴的行业对于专业人才需求迫切,而我国的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却相对滞后,无法充分满足这类市场需求;同时一些长线专业的设置和扩招却导致大量毕业生供大于求、无业可就。因而进一步加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将有利于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

三、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各高校都还处于学习探索阶段。不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方式方法上各有特色,但都不同程度地对毕业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了一支专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咨询、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就业指导队伍。工作内容一般包括为毕业生收集并招聘信息、组织校园招聘会、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等。一方面,学校的招聘信息和组织的招聘会可以帮助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签约;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设立使毕业班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以在学校找到归属感。实际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并不是单单面向毕业班学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就业指导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在校学生,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对其今后将要面临的就业问题进行相应辅导,未雨绸缪。因而,更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将有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狄成杰.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6,(11).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观念;转变;对策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其中辉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造成的”[1], 张仁杰认为:“国家教育体制不合理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本文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适应社会发展才是造成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客观分析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找出大学生就业观念中不适应社会形势的因素,正确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必要性、紧迫性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待就业人数多,就业岗位少。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因为高校扩招[3]和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扩招造就了大批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金融危机造成了许多工作岗位的缺失,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一)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入新的发展时期,学校数量快速增长,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在校学生数量猛增,尤其近几年,大学扩招非常迅速,在校生规模庞大,大大超出了经济发展创造的就业岗位,许多人一毕业就找不到工作,造成了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还有许多人毕业后几年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然而,从目前来看这个群体的规模并没有因许多人找不到工作而停止膨胀,大学生的毕业人数仍旧在快速的增长。与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长相反,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在连年持续下滑。这种情况已经影响了社会稳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2008年后半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仍对我国许多行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特别是外向型经济行业受冲击较大,许多企业员工失业,大学生急需就业与工作岗位不够的矛盾更加凸显。

二、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

1.还想抱“铁饭碗”

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就业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择业时,都想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想找一个终生可靠的职业,即“铁饭碗”。然而当前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当前我国人事制度已基本打破了“铁饭碗”和“大锅饭”,实现了竞争上岗;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传统产业逐渐被新型产业所代替,这就要求就业者的观念必须与时俱进。

2.不愿创业,力求稳定

大学生毕业后都想找一份低风险高收入的工作,不愿创业,主要是因为(1)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外部人际关系少;资金不足,缺乏创业资金;接受创业教育少,缺少创业项目。(2)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企业倒闭,风险较高;大学生毕业后既要孝敬父母,又要组建家庭,社会责任重。

3.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精英意识浓厚

大学生受精英化高等教育影响,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错误地把学历当能力,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工作能力,能胜任很多工作,自身定位不切实际,理想与现实脱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体面、稳定的固定工作;选择工作时过于注重条件的选择,不愿到生活条件差的地方去,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愿到小单位、小企业去;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总想一毕业就能当白领、当干部;不愿脚踏实地到基层工作,从底层干起;过分看重地位、名利,不愿奉献只想索取,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出现问题的原因

1.家庭教育因素

大学生的父辈们受时代的限制,普遍对子女寄予厚望并对其未来做了理想化的设计,把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寄托在子女的身上,把自己为孩子设计的理想化的未来强加给子女;他们对就业形势和子女自身的情况缺乏客观分析,严重影响子女就业的准确定位。

2.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的声誉,名校毕业的学生相对容易就业。一般学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不容易找到工作。二是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的理念是否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三是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适应新的变化。四是学校所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是否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3.社会舆论导向因素

现在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大学生也是社会中普通的一员,他们的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不应受到媒体的过分炒作。社会舆论错误的引导使大学毕业生过分关注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过分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过分夸大就业困难,这些都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针对大学生就业观念中的不利因素,学校、家庭、社会应该积极引导,促使大学生就业。

(一)学校、家庭、社会积极引导

学校、家庭、社会要做到几个转变:(1)对大学生的认识要转变,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无论什么工作,只要肯辛勤劳动,踏实工作,就能创造价值,实现人生理想。(2)国家应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西部、下基层,到国家建设需要的地方去。(3)大学生思想意识要积极主动。(4)用人单位要适当放宽专业限制。(5)教育要加强通识教育培养,把学生培养成“通”“专”并进的人才。

(二)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发展自己

大学生要正确定位自己,客观评价自身价值,认真分析就业形势,准确评估工作性质;要眼光放长,降低起点,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要排除外在干扰,抵制外在诱惑,做到不盲从,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路子。

(三)勇于创业,变被动就业为自主创业

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我们的教育要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机制,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大学生要积极主动,注重发展自己的自主创业能力,积极参与创业活动,获得创业经验,以便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张喜顺,只海平.把创业引入高职教育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