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本会计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本会计管理

成本会计管理范文1

这种变化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为此,成本会计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加强成

本理论的研究,提高我国成本会计水平成本会计工作者应更新观念,增强成本效益、成本回避意识推进成本

会计电算化学习外国先进的经验和方法总结完善和推广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完善成本会计组织,

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

关键词成本会计变化趋势对策

成本会计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

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

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

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成本会计的应

用范围不断拓展。以往对成本控制并不关注的行业

如医院、计算机生产厂商、航空公司等都对成本控制

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实际上,不论是银行、快餐

连锁店、专业组织还是政府机关,成本控制已变得不

可或缺。

成本会计的变化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

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而后两者又起因于外部环境

的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

方面一是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造成市场竞争日趋

激烈二是产品需求多样化,顾客对产品质量也日益

苛求三是国际间分工合作日趋密切,竞争更加残酷

四是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蔚然成风。以上外部环境

的变化既要求企业的制造环境有别于往昔,又要求对

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创新。

一、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新制造环境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弹性制造

系统。它是指使用机器人及电脑控制的材料

处置系统并结合各种独立的电脑程式机器工具进行

生产,它有益于产品制造程序的弹性化。使用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从事多样化产品的生产,解决对产

品多样化、精致化的需求。第二,电脑辅助设计

、电脑辅助工程及电脑辅助制造

系统。电脑辅助系统不但提高了电脑的功

能,并且为厂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用电

脑辅助系统可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和提高工作效

率。第三,制造资源规划。它是指制造业所

采用的电脑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流行的材料需求规

划〕是的前身。有助于管理者

进行及时、有效的投资与生产经营决策。第四,电脑

整合制造系统。它是指以电脑为核心,结合

、〕、、等所有新科技的系统形成自

动化的制造程序,实现工厂无人化管理。

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传统的成本会计技

术与方法如果继续使用,将造成产品成本计算不

正确。因为在新制造环境下,机器人和电脑辅助生产

系统在某些工作上已经取代了人工,人工成本比重从

传统制造环境下的一降到了现在的不足

。但制造费用剧增并多样化,其分摊标准如果只

用人工小时已难于正确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

成本控制可能产生反功能行为。传统成本会计,将预

算与实际业绩编成差异报告,即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

标准成本相比较。在新制造环境下,这一控制系统将

产生反功能的行为。例如,获得有利的效率差异的动

机,可能导致企业片面追求大量生产,造成存货的增

加。另外,为获得有利价格差异,采购部门可能购买

低质量的原材料,或进行大宗采购,造成质量问题或

材料库存积压等等。

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制造环境的情况,美国会计学者提出了作业成本法浅

,现刁。法就是把为生产一种产品所发生

的所有作业,如质量检验、机器维修和顾客服务等分

配到产品成本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较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成本数据更加准确。

法在美、日和西欧诸国的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

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法将制造费用按作业类别归集到不同的成

本库中,然后分别采用各自的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

用。在此基础上,丑法又发展为作业基础管理

犷,。简单地说,

就是以法为基础,利用作业成本信息,帮

助管理人员找出不增值但消耗资源的作业。以二法

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也能够促使管理人员重新设计整

个价值链上的作业活动以节省企业资源。

二、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

现,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大大促进了成本

会计学科的发展并丰富了其内容。其中对成本会计

系统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适时制,。它是

一种严格的需求带动生产制度,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管

理各环节紧密协调配合,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保质

保量并适时地送到后一加工或销售环节。其目的

是使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等中的各类存贷保持在

最低水平,尽可能实现“零存货”,以降低存货成本。

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

价,可能采用倒推成本法,即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

过头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因为在采用

的企业中,从收到原材料到产品制成所耗用的时

间大幅缩短,而且期末存货量也变得很小,使得传统

的分批或分步成本法详细记录各类存贷的必要性受

到怀疑。由成本一效益原则,对少量的存货做详尽精

确的追溯,无疑得不偿失。这样,倒推成本法便应运

而生。

第二,全面质量管理肠,

。是世纪年代从传统质量管理发

展起来的,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已经

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竞争的战略武器,一种由顾客的需

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地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

的目标就是公司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追求产品

“零缺陷”,并由顾客最终界定质量。对计量和

报告员工业绩的会计来讲,就是产生了质量会计这一

新学科。由于提高质量所产生的收益难以计量,质量

会计发展的重点就放在质量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上。一般认为,质量成本由五大类构成。预防成

本检验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外部失败成

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另外,在‘情况下,

会计人员绩效衡量标准包括了产品的可靠度、服务的

及时性等促使管理人员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非货币

吐指标。

第三,战略管理。所谓战

略管理,就是着眼于对企业发展有长期性、根本性影

响的问题进行决策和制定政策,以便在市场中取得竞

争优势,确保有效实现公司目标。战略管理思想对成

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

的提出方面。战略成本管理就是

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来发展及确认能促进公司竟争

优势的最优战略。战略成本管理所包括的范围,目前

还没有定论,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价值链分析

市场定位成本动因分析。每一方面都包含非常

丰富的内容。

第四,基准管理玫和

持续改进。管理方法的新

趋势就是基准与持续改进的结合。所谓基准就是以

公司外部或内部最优的业绩标准来衡量自身的生产

活动,持续改进意味着管理人员不是一次性确定基

准,基准的确定是持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日

本丰田公司是贯彻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典型。基

准和持续改进被称为“永无终点”的比赛。基准管理

与持续改进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理

人员和会计师们认识到降低成本要向本行业最好的

公司学习,以同质产品的最低成本作为基准,了解自

身与最优者的差距,并分析其原因,进而实行企业再

造工程以增强竞争

力。

第五,限制理论,。

根据,每个公司至少有一个瓶颈制约着它的发

展,否则无论公司定下什么目标如利润最大化都会

实现。企业限制因素通常可分为资源、市场、政策、原

材料和后勤五类。限制理论把企业看成一系列链状

相连的过程,如果薄弱的连接处得到了加强,那么整

个链也就得到了加强,但是如果加强了其他的连接

处,整个链就不会得到加强。限制理论对成本会计系

统的影响使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认识到,在有些情况

下,不能一味强调降低成本和费用,要有逆向思维,要

在企业的薄弱环节加大投入,“为了省钱而花钱”。如

果企业待解决的瓶颈是更新设备,引进新型设备会发

生一笔较大的支出,但在今后设备使用期间,因设备

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增加的产出加上设备维修费用降

低的综合效益,可能抵补支出而有余。就总体而言,

效益可有所增加,这也是“成本一效益”原则的另一种诊释。

第六,目标管理。按目

标进行管理,要求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当确定总

的奋斗目标,如利润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并据以指

导、组织、动员员工为实现企业总目标而努力。围绕

这个总目标,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乃至每个人都应当

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如销售目标、成本目标、技术目

标等,并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以保证总目标的实现。

实行目标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克服盲目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目标

管理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就是目标成本的制定、分

解、控制和分析。我国的目标战术管理,已初步形成

比较完整的体系。

以上六种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我国都已不同程度

地得到应用。但总体来说,我国的企业管理还比较落

后,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落实到成本会计系统上,除

目标成本、质量成本还差强人意外,像倒推成本法、战

略成本管理等几乎无人问津。成本会计系统作为企

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应加快其发展步伐。只

有把企业管理搞好了,成本会计才能得以革新与发

展。

三、对策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即作业成本法与

作业基础管理的兴起以及目标成本的推广应用,我国

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

业制造环境的变化,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

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总结我国自己的成功经验,

值得我们深思。

一加强成本理论的研究,提高我国成本会计

水平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

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

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本着创新精

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

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

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

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

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

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

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成本会计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树立成本效

益和成本回避思想

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长期以来,我们

在评价企业成本工作绩效时,往往把成本升降作为唯

一标准。这种做法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成本只

表现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至于这种耗

费效益如何,却不是产品成本指标本身所能反映出来

的。所以,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根据投人与产出关系

进行评价。一是产出的投入越少越好圈,二是投人的

产出越多越好,三是投人增长慢于产出增长为好,四

是投人减少快于产出减少为好,五是投人下降,产出

上升为好。在实践中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势必挫伤企

业为未来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但却必要的

费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

代。由于过去我们未能正确理解成本效益思想,导致

了有些企业在竞争中往往注重采用低成本战略,而忽

视了采用差异化战略。因为企业投产新型差异化产

品,从短期看往往开支较大,但实际上这些新型差异

化产品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得到更高的成本效

益。所以,为未来增效而正视树立成本效益思想,有

利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

成本回避的核心是要求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使

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向预防性方向发展。我国传统降

低成本的方法,从范围上看局限于生产领域,从内容

上看局限于制造成本,从时效上看局限于事中和事后

成本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降低成本的方

法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成本回避将降低成本视

野重点转移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以及采购、制造、销

售和使用阶段从内容上着,扩大到整个产品生命周

期成本,包括生产者成本开发设计成本、制造成本、

物流成本、营销成本和消费者成本使用成本、维护

保养成本、废弃处置成本从时效上看要求防患于未

然,进行事前成本控制。总之,成本回避立足于早期

回避可以避免发生的成本。我国成本会计的改革应

构思成本回避的具体方法,并力求在实践中应用。

现代成本会计的七个主要职能是成本预测、成本

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

本考核闭。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

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它同成本会计其他职能是密切

联系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

本计划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

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决策预期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

检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

效手段。现代成本会计职能归根到底是一种行为职

能。在行为科学逐渐受到重视的今天,企业应把激励

贯彻始终,其核心是创造一种适当的激励环境,充分

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发挥成

本会计职能作用,共同致力于整体目标的实现。

三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

为现代成本会计的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成本会计工

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

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实施成本控制,全面考核、分析

成本,都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实现成本会计电算

化是当务之急,是实行新的成本会计方法的技术前

提。但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还存在以下的间

题一是简单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能

进行事后反映,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

二是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采购、营销、人事、财会

等子系统互相分割,尚未形成有机联系的企业管理信

息系统。三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一般只是财务会

计信息,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需求的信

息。因此,为了推动会计电算化深人发展,必须加快

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将会计信息系统

有机地融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电算化的应用,

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四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博采众长,为

我所用

西方成本会计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科。特别是

随着适时制、战略管理、基准管理、限制理论、行为科

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科学技术

成就在成本会计中的广泛应用,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

营型成本会计已经形成。例如,适合我国当前多数企

业实际需要的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

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和近十几

年孕育的适时制与倒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

理、成本企划、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以及战略成本

管理等。对此,我们应结合国情和不同企业的具体情

况认真研究。有些方法可以直接引进,有些方法应加

以改进和完善,有些方法只能在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

采用,或局部吸收其方法。总之,为了发展完善我国

的成本会计,借鉴西方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是非常必

要的。但是这种学习要有创新,而创新只能与我国国

情相结合,这样才能探索并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

现代成本会计体系。

五总结完善和推广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

方法

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

成本会计经验,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

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包括班组经济核算在内的厂

内经济核算制,实际上都是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

动广大职工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创造性,至今

仍不失为现代成本会计的有效方法。邯钢“模拟市场

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验,以及潍坊亚星集团有限

公司实行的“购销比价管理”,把企业管理成本的重点

从以内部生产为中心,延伸到对供、产、销全过程的控

制。这些都是值得总结和学习的。总之,近十几年来

我国企业管理成本总结的经验层出不穷,为发展成本

管理、丰富成本会计内容作出了很大贡献,值得会计

学术界同仁深人学习,认真总结,并将实践经验上升

到理论,加以总结完善。

六完善成本会计组织,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

素质

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

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

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所有部门、单

位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

素质。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他们除了应具备会计

职业道德之外,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经

营管理,特别是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

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

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

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笔者认为,根据成本会

计人员职责的要求,我国一些工业企业在成本岗位上

成本会计管理范文2

关键词:管理会计 成本会计 财务管理

随着企业经营管理规模逐步扩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完善,企业经济管理系统下对会计职能精细化分,明确会计管理职责,降低企业经济管理风险,保障企业发展经济效益,推进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一、基础概念概述

(一)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应用对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经济换分管理的重要管理部分,管理会计的主要宗旨是提供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循环体系。管理会计又称为内部报告会计,能够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准确的分析数据,是企业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经济管理途径。

(二)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是一种新型会计理论,成本会计是基于商品经济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对企业产品济生产、运输、销售中产生的成本进行评估预算。成本会计能够对市场经济灵活运行的规律进行把握,把握市场经营管理成本动向,实现经济成本投资合理规划,企业生产成本投资风险。

(三)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行中与一切经营财务交易管理。即会计账目整合后的一种综合性经济管理手段,包括企业财务账目管理、利润划分管理等多重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从企业经济管理的整体入手,注重把握企业经营管理的总体动向,形成系统的财务运行管理思路,为企业经济运行管理提供科学的划分依据。

二、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之间的关联

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都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组成部分。三者之间积存在关联,又存在差异。首先,管理会计主要针对企业中各个部门内部的经济运行制定数据管理,注重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部分,管理内容和管理数据核算精细化程度相对较高;成本会计是从企业整体经济运行管理入手,侧任重与对企业生产成本投资的管理,其中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的成本管理部分,同时对企业投资风险进行评估预测;财务管理是对从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入手,在企业经济支出、账目核算数据的基础上,将企业经济管理实施系统划分,注重分析和把握经济投资管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其次,管理会计的管理内容精确化程度较高,实施部分经济投资方式设定中需要依据成本会计分析数据评估经济投资方案,同时也需要依据财务管理的规划发展趋向,确定企业各部分的生产运行方案。成本会计的制定受到企业财务管理整体经营管理和各部分设定的经济管理目标影响,企业成本会计只有明确整体性规划动向,才能够对企业经济投资风险合理评估。财务管理的实施是基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多方面会计管理数据上开展的,是企业制定财务管理计划,实施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划分的重要依据,一旦企业某一会计管理的小部分出现数据管理问题,都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规划的确定和实施。由此可见,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各司其职,企业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增加经济收益,必须合理把握企业经济管理中各个部分,实现企业经济发展运行良性循环发展。

三、实现会计管理优化措施

(一)依据会计职能做好经济核算与经济支出控制

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部分。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平稳增长,需要做好经济核算与经济支出控制。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进行经营资金管理控制是对部分内部经济投资支出和汇入的数据实施科学核算,提高账目数据管理的准确性,实现财务管理体系科学性分析。例如: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将数据核算进行周清数据总结,将每个大数据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小部分,设定经济核算支出管理目标,提高企业内部数据应用管理的准确性,充分发挥会计数据监督管理职能,做好企业经济运行控制。

(二)实现会计管理三部分之间的层次性管理

实施会计管理三部分之间的层次性管理,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经济平稳运行,逐步形成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的层次性划分:管理会计应用内部管理数据为成本会计经济提供成本运算依据,压缩企业投资成本,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规划管理数据。同时,企业依据财务管理制定的管理曾略,形成内部账目投资目标。成本目标等子目标,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经济管理体系。例如:某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经济细致化管理,实施企业经济细致划分,形成了完善的企业经济管理系统,降低企业经济投资运行风险,促进企业发展。

(三)做好会计管理的经济风险分析

为了实现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形成系统的会计管理体制。一方面,做好企业经济数据应用管理的风险评估,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数据应用检测管理体系,提高数据分析、引用的准确性。例如:某企业中对会计数据管理实施人工检验为主,计算机网络系统检验为主的数据监测管理制度,保障该企业会计数据应用的准确性,降低企业财务投资运行的风险性;另一方面,形成配套的会计人员应用管理制度体系,设定不同层次的会计管理目标,明确企业内部管理责任,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应用管理系统的逐步完善与创新应用。

四、结束语

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都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组成部分。分别从不同方面对企业经济运行提供经济保障,实现了企业经营经营管理水平和管理计划能够顺利实施,挖掘潜在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低风险经济投资运行管理管理策略,推进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朝曦.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交叉关系研究[J].财会研究,2015,(3)

[2]郭晓玲.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学科内容交叉问题的探讨[J].财会月刊,2015,(3)

[3]牛彦秀.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2012,(6)

[4]杨忠智.试析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课程体系的整合[J].财会月刊,2013,(4)

成本会计管理范文3

1 四门课程的独立性与关联性分析

1.1 四门课程的独立性分析

从产生历史分析,财务会计的产生历史比较悠久,自从帕乔利复式记账法产生以来,具有500多年历史发展过程。从产生与发展历程分析,财会理论与学科的发展受到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委托理论的直接影响。但是财务会计主要受到理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的影响;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主要受到各种数学模型、管理理论、组织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影响;财务管理学与金融学、数理经济学的关系密切。

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很明显,在此不详细讨论,本文主要讨论下面两个方面的区别。

(1)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差异。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这两门课程的交叉重复现象特别严重。从目前教学现状分析,两者的重复集中在:资金时间价值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本量利分析与经营杠杆分析;存货控制。

在处理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复杂问题上,我们认为,基本原则应该是管理会计侧重于技术与方法,财务管理侧重于决策时对技术与方法的应用。比如货币时间价值原理、资本预算的方法(如净现值法、内涵报酬率法)、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和存货控制模型这类知识应该列入管理会计课程中不变。在这些管理和方法基础上,财务管理学主要阐述证券股价、价值分析、资本预算的具体决策、财务风险分析和存货管理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财务管理课程主要讲授这些方法在财务上的应用。

(2)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差异。

这两门课程的交叉最为严重,以至于有的西方专业教材中把它们合并在一起,统称“成本管理会计”。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也是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统称“财务成本管理”科目。成本会计的内容应该是阐述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至于成本控制与分析则由管理会计课程完成。所以,我们主张成本会计必须与管理会计分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是明显的,但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在内容、标准、功能、信息流程上应该都是以成本会计为基础,或者说成本会计必须同时使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两套标准与原则,并进行适当协调。比如产品成本计算中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主要为财务会计编制损益表,其结果也会制约资产负债表的结果。而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主要是作为管理会计的内部报表的基础。当然变动成本、标准成本、作业成本最好要与财务会计的成本数据分离,同时还要关注它们的衔接。在同一资料库中可以生成多种成本数据资料是成本会计的主要任务之一。

1.2 四门课程的关联性分析

这四门学科可以认为是财务管理和会计的总和。也就是说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都是会计的范畴;而财务管理由于在本质、对象上均不同于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组成会计学的两大分支,两者分别负责对外、对内会计信息,同时两者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属于第二层次。成本会计属于第三层次,它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成本的多项信息,这些信息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

1.3 学科发展趋势的“展望”分析

针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限性,尤其是近年全球性的会计造假案例的出现,改进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具体包括改革现有会计报告标准、内容、质量标准,要求:淡化历史成本、推行公允价值;增加对未来财务预测信息的形成与披露;增加表外披露;可以游离公认会计原则;首先关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不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些主张必然导致财务会计传统特征逐步丧失,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关于计量属性,不能脱离财务会计的本质职能,严格地说,只有初始确认时用于计量的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公允价值等才能称为财务会计的一项完整的计量属性。比如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由于不能作为初始计量属性,它总是在历史成本或现行成本的基础加以应用,因此只能算一种摊配的方法。

关于报告内容,现行财务报告的计量主要限于货币度量,对于使用者非常有用的公司人力资源、客户、核心技术等就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另外财务会计的确认交易、事项的前提是它们必须已经完成、至少是已经发生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始终以表内信息为核心,适当的表外信息是需要的,但是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分散报表使用者的注意力。

关于财务会计确认属性是属于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带来的结果,财务会计师面向过去,而不可能面向未来。一些人提议增加财务预测的信息和内容,如募资投向、未来公司经营风险、盈利预测的信息,投资者也是需要的,这些信息的构成原理、分析方法应该由管理会计来完成,或者说加大管理会计部分披露的对象就可以,无需再通过改进现行财务会计来重复这个工作。

同时,有人认为,“投资者更关注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加,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无法直接计量和表现企业的价值,它们只能用盈余和现金流量两个会计信息间接地作为替代变量。”这里暂且不谈“盈余和先进流量”是“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还是关键变量,公司价值时由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必要报酬率决定的,而规划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贴现率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任务,也就是说。不要把财务管理的任务强加到财务会计上。

2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有效整合

公司的使命就是创造价值,股东因追求价值而投资,经营者和员工必须为股东创造价值。财会管理的目的和功能也必须定位于实现价值的增长,依据价值增长规则和规律,建立以价值计量、评价、报告为基础,以规划为价值目标和管理决策为手段,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梳理管理与业务过程的财会管理模式。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优秀的财务总监对战略规划、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负有很大的责任。其中,财务总监的基本职责是结合公司实际运营

成本会计管理范文4

一、早期的管理思想以及早期成本会计回顾

1.劳动分工观和经济人观点。亚当•斯密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就是从分析研究劳动的分工开始的,在他所编著的《国富论》中,他提出了相当完善的劳动分工理论。劳动分工指的是人们对于从事的社会或者经济方面的活动的划分以及独立化、专门化.。“经济人”是管理中的一个人性假设,提出并且对此观点进行发展的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法约尔和韦伯。该观点认为人天生就是自私的、消极的,经济是驱动人行为的主要动力。其理论表示若要管理达到组织设定的目标,必须对人实施强迫、控制等手段,同时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引导工人工作,才能够使他们努力,并达到管理者所要求的目标。此理论强调的是人们对经济利益追逐的本性。2.作业管理制度。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了企业生产组织的重大变革,查尔斯•巴贝奇进一步发展了亚当劳动分工论,表明分工能够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节约了学习所花费的材料和实践;节约了在生产工程中从上一道工序转换到下一道工序其中所花费的时间和经历;节约了不同工具所花费的时间;促进了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提高了工作效率等等。巴贝奇认为从事脑力劳动同样可以进行劳动分工,而不仅仅局限于体力劳动。3.人性化管理。罗伯特•欧文的人性化管理思想是以法国唯物主义学者的观点——人是环境的产物为基础的。[8]他坚持良好的环境能够促使人们形容优秀的品性,而不理想的环境则会使人们形成低下的品性。他强调不仅要重视公司工厂中的设备以及卫生工作,更要强调关注工人身心健康发展。欧文的这种人性化管理否定了过去那种只把工人当做赚钱工具的做法,努力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环境,比如将参加劳动的最低年龄提高;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为工人提供伙食等等。他的人事管理观是:良好的雇员参与管理将会给雇主带来可观的收益,因此,人性化的管理是每一个主管人员所要学习的。

二、科学管理思想与成本节约思想

1.科学管理思想。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伴随着机器大工业轰轰烈烈的发展和壮大,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为代表的管理学家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思想。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泰罗全面叙述了他的科学管理思想与理论:(1)对于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都需要开发出相应的科学的方法,用以代替老的个别化的方法;(2)科学挑选工人,并且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其成长;(3)管理当局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应当几乎是对等的。2.成本节约思想。在科学管理制度还未出现时,早期成本会计的职能是一种事后成本确认,其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计算出精确的成本。在科学管理诞生之后,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成本计算方法也在相应发展。1908年,惠特莫尔首次提出了标准成本计算理念。成本计算不再是拘泥于事后的确认,而是使得成本管理的着眼点上升为事前的成本控制。此时的成本管理以短期的成本的控制为主要,只注重企业内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即成本节约。

三、现代管理理论与成本控制和管理

1.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思想的流派众多,而在这么多的管理思想中,有一支名叫行为科学学派的管理思想学派虽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是对于会计的影响却直到近现代才逐渐表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人在管理和操控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关键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一时期各种管理理论层出不穷,比如美国学者梅奥在1929年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他认为工人是“社会人”,是这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成员,而工作所提供的物质环境的优劣以及福利的好坏与工人的生产效率并未有非常绝对的因果对应关系,相反,工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生产的积极性产生的影响更大,因此管理者应该从社会、心里等各方面来鼓励激励工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2.作业管理思想。企业成本会计系统中制造费用的分配通常情况下是以直接人工、直接共识以及及其小时等为标准进行分配,因此产品成本的计算正确与否以及是否可以对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形成一种高效积极的激励和制造费用的归类一级分配的标准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性。而作业管理思想指的就是将管理重心进一步深入到作业的各个层次中去,其实质是:(1)站在外部客户的角度看待问题,尽最大可能通过作业为不同客户提供种类更多更周到的服务和产品;(2)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看待问题,尽最大可能从为客服提供服务中获取最大化利润。它的核心理念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建立的这个理念的作业成本增强了产品成本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对管理人员效绩评估的真实性,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的危机。

四、启示

上述总结列举了各个发展时期的管理思想以及其对成本会计和管理的影响和发展,但并非是某种特别的管理思想产生了某种特别的成本管理控制方法,而一种管理思想对于成本管理的发展与影响也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个期间。历史的经验和实践证明了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对于成本会计的发展起着功不可没的推动力。所以从事成本会计的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高度,与自身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将理论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中去,深入研究,解决在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将这些研究成本总结升华为成本会计理论和方法,为成本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知识海洋更添一份春色。综上所述,成本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企业的管理活动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其发展而发展,每一次管理思想有着质一般的飞跃,都为成本会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源泉。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5-25.

[2]罗飞.成本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3]杜勇,郑弘怿,杜军.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武汉: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8-32.

[4]郭枚香.论管理思想演进下的成本发展历程[J].湘潭: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4-76.

[5]王春丽.管理思想演变与成本会计管理发展[J].石家庄: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17):86-87.

[6]张玉珍.管理思想演变与成本会计管理发展的关系辨析[J].重庆:科技和产业,2008(10):93-98.

[7]邓启稳,王昌锐,苏艳霞.管理科学发展对会计理论发展的影响[J].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02):36-42.

[8]昀熙.罗伯特•欧文——现代人事管理之父[N].企业文化学院,2012(6):46-47.

[9]朱龙海.管理思想的演变及对会计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2(06):37-38.

成本会计管理范文5

在系统性的成本管理框架下,企业成本管理是结合各作业模块开展的,重新设计了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明确生产作业模块(设计作业+采购作业+生产作业+物流作业+销售作业)、直接辅助作业模块(场地建设作业+设备检修作业+物资供应作业)和生产保障作业模块(材料后勤保障+车间人工保障)三大模块,对间接费用进行明确分摊。为保障成本管理体系的实施,应从成本管理全新理念出发,建立责任中心的控制标准和完善成本管理绩效考评机制,最终实现企业作业成本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

作业成本 成本管理 体系构建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市场逐步融合,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全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挑战。各企业为有效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不仅要加强自身经营管理,还要注重企业成本管理,深入挖掘整合企业管理资源,降耗节能,控制企业成本,力求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基于此背景,各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实际市场环境情况,不断尝试构建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改进并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但是,当前我国成本管理理论尚未构成完整体系,难以有效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亟待改进。笔者以作业成本会计为导向,从企业作业模块精细化工序管理出发,研究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新设计,优化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理论参考,全面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不断优化企业成本结构,消除企业无效作业成本,发挥企业市场竞争中成本战略积极作用。

二、理论概述

(一)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决策方法和手段而出现。作业成本法在成本动因理论指导下,基于企业基本作业活动对作业工作量进行确认、计量,进而以作业工作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计算成本的有效方法。作业成本法依据企业生产实际工序,严格划分企业独立运作的生产实际工序,明确企业作业模块,结合成本动因理论,明确各工序作业的成本动因,制定各作业模块的目标成本,深度挖掘各项作业模块的成本潜力,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精准信息。

(二)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子体系,通过制定成本管理目标,在成本指挥、控制的基础上,对企业成本进行指挥、控制的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体系的基本职能为成本指挥和控制。成本管理体系是以系统管理为导向考虑研究企业成本管理,基于企业成本系统管理规律,对企业成本进行系统性控制,在法律法规适用性要求之上,满足企业管理者、客户等相关方的使用要求,以降低企业成本,持续不断的改进企业成本管理活动,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内在保证,也为企业外部证实成本管理水平。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利于实施企业成本管理,增强员工成本意识,降低企业成本,节约企业资源,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三、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设计

作业成本会计给成本管理带来的启示为:企业成本管理必须结合企业设计阶段、采购阶段、生产阶段、物流阶段、销售阶段的整体过程成本实施全面管理,并且要将各阶段工作目标具体分解至各工作岗位。因此,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设计应以企业管理全过程为基础,结合作业成本会计理论,对各阶段作业活动进行确定后实施的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活动,在成本动因基础上进行各作业成本分配、归集。因此,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重新设计应以作业成本会计为导向进行重新设计和构建。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工序的真实情况,将企业生产作业分割为不同的生产作业工序,明确为生产作业模块(设计作业+采购作业+生产作业+物流作业+销售作业)、直接辅助作业模块(场地建设作业+设备检修作业+物资供应作业)和生产保障作业模块(材料后勤保障+车间人工保障)三大模块,三大模块下又划分为十个作业活动子模块,对间接费用进行明确分摊后,实现作业费用精细化管理,直接反映了企业各生产工序中作业成本的基本信息,为企业成本管理奠定基础,是企业成本考核的依据。

四、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实施保障

(一)更新成本管理理念

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的实施需要具备全新成本管理理念,在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企业成本管理对象涵括了作业、产品、成本中心、过程、客户等,多元化的成本管理对象思想,大大丰富了企业成本管理内涵,延伸了成本管理范畴,突破传统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内部视角,延伸至企业内部和外部结合的成本管理内涵。传统成本管理理念认为企业作业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开展的活动集合体,而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理念则提出企业作业活动不仅仅是满足客户需求,在作业活动中是以资源的消耗创造更多的价值,那么成本管理目标就不仅仅是降低和控制产品成本,而是基于一定成本消耗水平,实现最大化的综合效益,实现最大化客户价值。作业成本会计导向成本管理理念,要求立足企业作业层面,深入分析作业成本,消除企业不增值作业,降低企业成本消耗,提高作业活动增值效率,力求实现最大化客户价值,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成本信息。

(二)建立责任中心的控制标准

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设计中,作业和成本是对应关系,那么实施成本管理体系就需要结合企业不同作业模块,制定各作业模块的成本责任中心,并制定基于成本责任中心的成本考核标准。在作业成本会计和标准成本有机结合下,实施成本控制管理。第一,在企业各作业模块工序中,作业势必带来资源消耗,那么可以结合作业成本消耗分别从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间接费用角度,对不同作业模块的作业成本进行标准成本管理;第二,企业生产产品的消耗作业工序,决定企业各作业模块工作能力,可叫做“约定作业能力”,相应成本为“约定作业能力成本”。那么可以有机结合成本预算管理和作业成本会计,设定成本管理标准。其中,成本预算管理是在企业制定生产计划时,对作业成本消耗进行的数量描述,是实施企业经营有效管理的依据。企业成本预算管理需要综合考虑生产预算、财务预算和销售预算,在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制定作业弹性成本预算标准,如流程属性标准、时间标准、质量标准和效率标准,其中流程属性标准是以作业成本会计为企业作业流程导向,制定作业流程标准;时间标准是企业各作业执行时间的考察指标;质量标准是在执行各作业模块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作业,杜绝因质量问题重复执行作业造成资源浪费;效率标准是衡量企业作业投入和产出关系的最佳标准。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企业成本管理目标是管控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指明了企业成本管理方向。

(三)完善成本管理绩效考评机制

企业成本管理考核主体包括在企业各作业模块和作业活动成本发生时,具有制定、执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的各工作部门及成本管理中心。企业成本管理过程涉及到企业各作业模块的工序环节、各作业活动中心以及工作员工,因此要考虑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全方位、整体、全面的实施,进而明确成本管理绩效考核权限,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绩效考评机制。第一,从企业作业模块看,企业成本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企业成本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生产作业各模块的实际工序开展的,那么成本管理考核的第一责任主体应该是各作业模块下实际工序的岗位负责人,企业应重点关注和考核各作业工序岗位责任人的成本管理执行情况,确保第一道成本管理的有效管控和实施;第二,从企业作业活动看,要严格把握各作业模块中不同作业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具体细化至各作业成本中心和工作岗位。这就要求在各责任成本中心及工作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构建企业作业成本会计“模块-作业-岗位”有效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实施作业模块自我监控及相互牵制,严格执行“谁控制+考核谁”,构建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各模块、各作业相互交错、相互监控的成本管理网络。

五、结论

成本管理不仅是企业会计工作员工构建的财务管理体系,更是企业经营管理重要内容。在系统性的成本管理框架下,指出企业成本管理是结合各作业模块开展的,重新设计了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明确生产作业模块(设计作业+采购作业+生产作业+物流作业+销售作业)、直接辅助作业模块(场地建设作业+设备检修作业+物资供应作业)和生产保障作业模块(材料后勤保障+车间人工保障)三大模块,对间接费用进行明确分摊,从成本管理全新理念出发,提出建立责任中心的控制标准和完善成本管理绩效考评机制,最终实现企业作业成本精细化管理。

作者:鹿敏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秀慧.作业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研究[J].财经界,2015(7)

成本会计管理范文6

【关键词】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重复

作为高校会计专业三门并列的核心课程,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存在严重的内容重复成为一个普遍问题,这无论给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带来了很多困难和不便,浪费了稀缺的教学资源。对此,许多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本人在从事会计教学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在此与大家探讨。

笔者认为,财务管理与会计学属于同一学科层次,它们的地位是并列的,都是企业管理中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的两大分支,属于第二层次;成本会计当前公认是其既具有财务会计的性质,又具有管理会计的性质,应属于第三层次。因此,本文将首先解决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内容重复问题,将会计的内容进行整合,然后再探讨与财务管理的内容重复问题。

一、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

1、天生的血缘关系,两门学科内容重复的历史必然。

十九世纪中叶后期至二十世纪20~30年代,在工业革命的的推动作用下,产生了以成本核算为核心的成本会计。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泰罗制逐步形成与推广,标准成本、预算制度逐步建立,据以进行日常的成本控制和定期的成本分析,成本会计的职能从成本核算扩大到成本预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而这也被公认为管理会计的萌芽。可见,早期的管理会计是从成本管理开始的,因为在当时,面对竞争,企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控制成本。二战以后,成本会计积极开展成本预测与决策,变动成本法、目标成本法、责任成本制度相继出现,成本会计将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集中形成独立的体系,形成了对企业成本的全面管理。而这时,成本习性分析、本量利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等也成为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的雏形也基本形成。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应用,为现代管理会计奠定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现代管理会计体系正式形成。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从成本管理扩展到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

因此,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密不可分。管理会计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成本会计存在天然的“血缘”关系,管理会计对企业的全面管理就是从成本管理开始的,随后又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而成本会计一直面向的是对企业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成本管理是它们研究内容的交叉点。当前的教材中也体现了这一点,管理会计主要包括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预测分析、短长期经营决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制度、责任会计等;成本会计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成本会计中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与管理会计中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预测分析中的成本预测、全面预算中的成本费用预算、标准成本会计、责任会计等内容重复。

2、教学需要,两门课程内容应明确划分。

做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延伸,与其他学科内容的重复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作为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则应将其内容与其他学科明确划分。笔者认为,可将成本会计定位为财务会计的一部分,其核心是成本核算,即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而原成本会计中成本管理部分全部在管理会计介绍。这是因为:首先,管理会计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作为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理应包括对成本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业绩考核评价,否则,其提供的信息是不完整的,甚至某些信息是无法提供的。比如,没有成本预算就无法进行相应的现金预算、利润预算,没有成本决策也无法进行价格决策等。其次,现代成本管理决不是某一部门的工作,而是企业各个部门及全体员工的责任,成本会计人员不可能单独承担现行成本会计赋予的成本预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职责,将成本管理并入管理会计便于学生从整个企业的角度理解成本管理。

这样,成本会计的教材内容可以这样设置:

(1)成本会计基础理论,包括成本会计对象、性质及核算原理等;

(2)各种费用的核算及成本计算模式与方法;

(3)成本信息报告;

(4)电算化在成本计算中的应用。

这几部分内容已经足够做为本科生一学期每周两课时或三课时的学习。

3、两门课程不宜合并。

1952年世界会计师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管理会计”一词,这标志着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正式形成并得到公认,促使了现代会计被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随后,管理会计在西方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世界上许多会计组织也都成立了研究管理会计的专门委员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及时、正确地做出决策和有效地进行管理控制就需要具有实时性、前瞻性的管理会计信息,单是财务会计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完整的现代会计体系理应包括两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系统:一个是为外部管理服务的财务会计,另一个则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那么,解决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内容重复,只能是成本会计给管理会计让路,而不应将两大分支之一的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合并,形成所谓的“成本与管理会计”,这就犯了原则性的错误,破坏了整个会计的学科体系。

二、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

1、研究对象相似,两门课程内容重复的不可避免性。

财务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实行分工、分权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专业管理,包括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物资管理、营销管理、人事管理等。在这些专业管理中,有的侧重于价值管理,有的侧重于劳动要素管理,有的侧重于信息管理。财务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价值管理,是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所进行的管理,因此可以说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根据企业资金运动的内容,财务管理应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和分配的管理,它们构成财务管理不可分割的部分。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它的研究对象理应和会计的研究对象一致,即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也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管理会计主要利用财务会计所生成的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财务信息,进一步分析加工,提供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而这种加工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管理过程。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在研究对象上有着惊人的相似,这种相似造成两门课程内容大量的交叉重复。从目前教材来看,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重复的内容有:本量利分析、经营杠杆、销售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经济订货批量、资金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涉及两门课程相当大比重的内容。

2、侧重点不同,两门课程重复内容的协调。

虽然研究对象相似,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侧重点的不同。管理会计为内部管理者提供如何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会计信息,着眼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它对经济信息进行直接管理,对资金运动则进行间接管理;财务管理为企业提供如何保持良好财务状况的手段和措施,侧重于资本经营,着眼于资金运动本身的管理,是对资金运动的直接管理行为,具体表现为货币的取得、运用、分配及规划等。

因此,财务管理课程应以资金运动为主线,以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资金成本为主要考虑因素,以财务决策为核心,以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回收和分配为主要内容,构建其教材体系。管理会计课程应以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划和控制为主线,以本量利分析为基本手段,以经营决策为核心,以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为主要内容,构建其教材体系。以此为原则,我们就可以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重复内容有一个比较好的协调。具体如下:资金时间价值、资金需要量的预测、长期投资决策侧重于对资金运动的直接管理,应划归财务管理;本量利分析、经营杠杆、销售预测、利润预测、经济订货批量、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侧重于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管理,应划归管理会计。

参考文献:

[1]王朝曦。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交叉关系研究[J]。财会研究,1999,(3)。

[2]郭晓玲。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学科内容交叉问题的探讨[J]。财会月刊,2005,(3)。

[3]牛彦秀。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