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采矿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铁矿采矿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铁矿采矿方法范文1

铁路桥涵台背填土的组成及压实指标应按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分层填筑压实,其检测是按相应的规范、规程及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完成。由于台背回填区域施工空间狭窄,大型压实机具的使用受到限制,施工中往往采用小型夯实机具进行施作,很难达到压实指标要求;另外,由于填土施工过快,没有严格按分层填筑、碾压、检测进行施工,造成压实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最终导致回填区域填土不稳定,工后超限沉降大,且不均匀。台背回填区域填土属于隐蔽工程,对于发生超限沉降及变形问题,责任方较难认定。

对已施工完成的回填区域填土的检测,目前尚无统一的规范、规程及标准可循。本文按照或参照现行有效的国家及行业勘察、土工试验规范、规程及标准,采用勘察方法,对已施工完成且发生严重不均匀超限沉降的桥涵台背填土进行检测,定性地评价回填区域填土状况,为加固处理方案提供指导依据。

二、勘察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及标准

1.《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 10077-2001、J123-2001

2.《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J124-2007

3.《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TB 10018-2003、J261-2003

4.《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 10014-2012、J1413-2012

5.《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 10102-2004

6.《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TB10001-2005

7.《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J1078-2010

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 50021-2001

9.《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及《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文过渡段相关要求

三、勘察方法

根据桥涵台背回填区域填土设计及施工采用分层填筑级配碎石(水泥掺入量5%)至桥涵混凝土结构顶齐平(地基系数K30≥150MPa/m,孔隙率n=28%),其上为三七灰土(28天抗压强度不小于0.7MPa),采用与之相适宜的勘察方法如下:

1.钻探:采用油压XY-130型钻机。用于鉴定填土名称、颜色、组成、密实程度、塑性状态、充填物等情况;采取原状土样和扰动土样、进行孔内重型(N63.5)动力触探及标准(N63.5)贯入试验原位测试等。

2.原位测试

1)重型(N63.5)动力触探试验:试验设备主要由触探头、触探杆和穿心锤三部分组成;采用自动落锤装置,穿心锤重63.5kg,自由落距76cm,探杆直径42mm,探头直径74mm,锥角60度。用于对级配碎石填料进行重型(N63.5)动力触探试验测试,采用连续贯入的方法,每贯入10cm记录其相应的击数。

2)标准(N63.5)贯入试验:试验设备主要由刃口型的贯入器靴、对开圆筒式贯入器身和贯入器头三部分组成;采用自动落锤装置,穿心锤重63.5kg,自由落距76cm,探杆直径42mm。用于对灰土填料进行标准(N63.5)贯入试验测试,采用每次贯入45cm的方法,预贯入15cm后,再记录贯入30cm相应的击数。

3.室内试验:依据《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及《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文过渡段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四、勘探工作量布置及完成情况

在桥涵台背两侧回填区域各布置钻探4孔,钻孔间距5m,孔深至填土底以下1m。完成的勘探工作量见下表:

完成的勘探工作量

工作

内容 钻探(m/孔) 标准贯入试验(处) 重型动力触探(处) 室内试验

扰样(个)

(级配碎石) 原状土样(组)

(灰土)

工作量 90.7m/8孔 11 77 5 7

五、级配碎石参数力学指标统计

级配碎石参数力学指标统计是按《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B10012-2007、J124-2007有关公式进行数理统计。通过对单孔同层级配碎石参数力学指标分类汇总、对比、分析数据离散原因、剔除异常数据进行数理统计。统计个数不足6个时,统计结果给出统计个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推荐值;统计个数为6个及以上时,统计结果给出统计个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值、变异系数、修正系数、推荐值。

六、级配碎石密实程度确定

本次勘察分别采用《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对碎石类土(级配碎石)密实程度的划分及分类原则,通过对现场采集的重型(N63.5)动力触探原位测试数据结合钻探情况分析对比,综合确定级配碎石的密实程度。

依据《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J123-2001“碎石类土密实程度的划分”对碎石类土(级配碎石)密实程度进行划分。其碎石类土密实程度是按结构特征、天然坡和开挖情况、钻探情况划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及密实四种程度。按结构特征分析,骨架颗粒交错愈紧密、愈连续接触、孔隙愈填满,密实程度愈趋于密实;按天然坡和开挖情况分析,边坡愈稳定、镐挖掘愈困难,密实程度愈趋于密实;按钻探情况分析,钻进愈困难,密实程度愈趋于密实,反之,密实程度愈趋于松散。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 50021-2001“碎石土密实度按N63.5分类”(见下表),对碎石土(级配碎石)密实程度进行分类。

碎石土密实度按N63.5分类

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 ≤5 5 <N63.5≤ 10 10 <N63.5≤ 20 >20

密实度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

碎石土密实度是按重型(N63.5)动力触探(修正后)锤击数分类为松散、稍密、中密及密实四种密实度。从表中数值分析,重型(N63.5)动力触探锤击数愈大,密实度愈趋于密实,反之,密实度愈趋于松散。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对碎石类土密实程度的划分及分类,尽管内容有所不同,但两者的划分及分类对碎石类土密实程度的确定趋势是一致的。

本次在钻孔内不同深度对级配碎石共进行77处重型(N63.5)动力触探原位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确定级配碎石密实程度:稍密47处(占61%)、中密23处(占30%)、密实7处(占9%);与钻进难易程度确定的级配碎石密实程度分布范围基本相符。

七、灰土塑性状态确定

塑性状态是反映黏性土在不同含水量时的表现状态。由于目前对灰土塑性状态的划分没有规范、标准可循,考虑灰土与黏性土性质相近,本次检测参照《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18-2003、J261-2003“黏性土的塑性状态”(见下表),对灰土塑性状态进行划分。

黏性土的塑性状态划分

N(击/30cm) ≤2 2<N≤ 8 8 <N≤ 32 >32

塑性状态 流塑 软塑 硬塑 坚硬

塑性状态根据标准(N63.5)贯入试验锤击数划分为流塑、软塑、硬塑、坚硬状态。从表中数值分析,标准(N63.5)贯入试验锤击数愈大,塑性状态愈趋于坚硬;反之,塑性状态愈趋于流塑。

本次在钻孔内不同深度对灰进行11处标准(N63.5)贯入试验原位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确定灰土塑性状态:软塑7处(占64%)、硬塑3处(占27%)、坚硬1处(占0.9%)。

八、室内试验

1.级配碎石试验

1)级配碎石颗粒组成

本次对钻孔内采取的5个级配碎石扰动土样按过渡段碎石粒径级配相关要求进行颗粒组成试验,其结果见“过渡段碎石粒径级配范围汇总对比表”如下:

过渡段碎石粒径级配范围汇总对比表

勘探孔编号:ZD-01取样深度:2~5m

级配 编号 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

50 40 30 25 20 10 5 2.5 0.5 0.075

1 100

(100) 90~100

(98.6) ―

60~90

(71.4) ―

30~65

(51.2) 20~50

(41.2) 10~30

(28.3) 2~10

(21.7)

2 ― 100

(98.6) 95~100

(90.4) ―

60~90

(71.4) ―

30~65

(51.2) 20~50

(41.2) 10~30

(28.3) 2~10

(21.7)

3 ―

100

(90.4) 95~100

(78.3) ―

50~80

(59) 30~65

(51.2) 20~50

(41.2) 10~30

(28.3) 2~10

(21.7)

注:括号内数据为试验室颗粒组成含量数据。

过渡段碎石粒径级配范围汇总对比表

勘探孔编号:ZD-03取样深度:5~8m

级配编号 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

50 40 30 25 20 10 5 2.5 0.5 0.075

1 100

90~100

(100) ―

60~90

(73.8) ―

30~65

(50.2) 20~50

(42.5) 10~30

(28.9) 2~10

(21.4)

2 ―

100

(100) 95~100

(91.1) ―

60~90

(73.8) ―

30~65

(50.2) 20~50

(42.5) 10~30

(28.9) 2~10

(21.4)

3 ―

100

(91.1) 95~100

(81.1) ―

50~80

(58.5) 30~65

(50.2) 20~50

(42.5) 10~30

(28.9) 2~10

(21.4)

注:括号内数据为试验室颗粒组成含量数据。

过渡段碎石粒径级配范围汇总对比表

勘探孔编号:ZD-05取样深度:2~6m

级配编号 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

50 40 30 25 20 10 5 2.5 0.5 0.075

1 100

(100) 90~100

(96.8) ―

60~90

(70.6) ―

30~65

(48.9) 20~50

(38.5) 10~30

(25.2) 2~10

(18.8)

2 ―

100

(96.8) 95~100

(83.3) ―

60~90

(70.6) ―

30~65

(48.9) 20~50

(38.5) 10~30

(25.2) 2~10

(18.8)

3 ―

100

(83.3) 95~100

(78.1) ―

50~80

(57.9) 30~65

(48.9) 20~50

(38.5) 10~30

(25.2) 2~10

(18.8)

注:括号内数据为试验室颗粒组成含量数据。

过渡段碎石粒径级配范围汇总对比表

勘探孔编号:ZD-07 取样深度:6~10m

级配编号 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

50 40 30 25 20 10 5 2.5 0.5 0.075

1 100

(100) 90~100

(97.9) ―

60~90

(75.2) ―

30~65

(56.3) 20~50

(44.2) 10~30

(29.9) 2~10

(22.8)

2 ―

100

(97.9) 95~100

(90.2) ―

60~90

(75.2) ―

30~65

(56.3) 20~50

(44.2) 10~30

(29.9) 2~10

(22.8)

3 ― ―

100

(90.2) 95~100

(82.1) ― 50~80

(64.0) 30~65

(56.3) 20~50

(44.2) 10~30

(29.9) 2~10

(22.8)

注:括号内数据为试验室颗粒组成含量数据。

过渡段碎石粒径级配范围汇总对比表

勘探孔编号:ZD-08 取样深度:6~11m

级配编号 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

50 40 30 25 20 10 5 2.5 0.5 0.075

1 100

90~100

(100) ―

60~90

(89.6) ―

30~65

(71.4) 20~50

(57.6) 10~30

(37.3) 2~10

(27.1)

2 ―

100

(100) 95~100

(97.4) ―

60~90

(89.6) ―

30~65

(71.4) 20~50

(57.6) 10~30

(37.3) 2~10

(27.1)

3 ―

100

(97.4) 95~100

(91.7) ―

50~80

(85.4) 30~65

(71.4) 20~50

(57.6) 10~30

(37.3) 2~10

(27.1)

注:括号内数据为试验室颗粒组成含量数据。

从以上表中对比数值可以看出,5个级配碎石样品部分粒径级配均超出范围,特别是≤0.075 mm粒径级配超标严重,属级配不良,不符合相关要求。

2)级配碎石颗粒中针状及片状碎石含量试验

本次对钻孔内采取的5个级配碎石扰动土样进行颗粒中针状及片状碎石含量试验,其结果见“颗粒中针状及片状碎石含量汇总表”如下:

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汇总表

勘探孔编号 ZD-01 ZD-03 ZD-05 ZD-07 ZDz-08

取样深度(m) 2~5 5~8 2~6 6~10 6~11

针片状含量(%) 0.3 0 0 0.3 1.5

从表中数值可以看出,5个级配碎石样品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试验结果为0.0~3.0%,满足规范要求的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

3)级配碎石粘土团含量试验

本次对钻孔内采取的5个级配碎石样品进行粘土团含量试验,其结果见“粘土团含量汇总表”如下:

粘土团含量汇总表

勘探孔编号 ZD-01 ZD-03 ZD-05 ZD-07 ZD-08

取样深度(m) 2~5 5~8 2~6 6~10 6~11

粘土团含量(%) 10.1 7.9 9.3 17.4 23.7

从表中数值可以看出,5个级配碎石样品粘土团含量试验结果为7.9~23.7%,均超过规范要求的粘土团含量不得超过2%。

2.灰土试验

本次在钻孔内共采取7组灰土原状土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其结果见“灰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汇总表”如下:

灰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汇总表

勘探孔编号 ZD-01 ZD-02 ZD-03 ZD-04 ZDz-05 ZD-07 ZD-08

取样深度(m) 0.5 0.9 0.7 1.2 0.6 1.5 1.7

抗压强度(MPa) 0.1 0.07 0.08 0.27 0.09 0.22 0.24

从表中数值可以看出,7组灰土原状土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值为0.07~0.24MPa,均低于设计(抗压强度值不小于0.7MPa)要求;与标准(N63.5)贯入试验锤击数确定的灰土塑性状态分布的范围基本相符。

九、结论及建议

1.结论:根据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结果,桥涵台背回填区域级配碎石填料属于级配不良、密实程度差,灰土整体强度低,主要检测项目不能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要求。由于回填区域土体结构不稳定、强度小、压缩变形大,是造成不均匀超限沉降的直接原因。

2.建议:对桥涵台背回填区域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加固处理后的回填区域仍按此检测方法进行复检,目的是检测注浆加固效果。

十、几点说明

1.尽管级配碎石填料压实指标地基系数K30及孔隙率n与重型(N63.5)动力触探原位测试确定的级配碎石密实程度之间没有关系式可循,但其反映土体密实程度的趋势是一致的,即地基系数K30愈大及孔隙率n愈小,密实程度也就愈趋于密实。

铁矿采矿方法范文2

【关键词】 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 浅孔留矿法 中深孔爆破

1 概况

建宇铁矿矿体控制长度1017m,厚度1.97-21.91m,平均厚度10.84m。矿体产于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中,呈脉状或似层状产出,形态总体不规则,沿走向倾向厚度变化较大,产状323°∠80°。该矿在680米以上为露天开采,开采深度98m;下部采用竖井+斜坡道联合开拓,采矿方法主要为平底结构浅孔留矿法。

2 开采技术条件

矿体围岩为片麻岩,为层状岩石结构,岩石质量为中等,据相关资料,此类岩石抗压强度500~200MPa,抗拉强度5~20MPa。矿体围岩因风化作用,近地表岩石裂隙发育,岩石力学性能降低,岩石稳定性差,深部岩石节理、裂隙不发育,岩石完整,致密坚硬,力学性能很高,岩石稳固性较好。矿体与围岩均属相同地质作用形成,矿体与围岩的力学性具有统一性。多年采矿证实,绝大部分采矿工程未发生严重坍塌,冒顶等工程地质问题。

3 采矿方法选择

因矿山扩大生产规模,选厂矿石处理量增大,井下采矿压力大增。浅孔留矿法已不适合矿山发展形势。井下急需解决的问题:(1)改善回采安全条件;(2)增大采场生产能力;(3)提高矿石的回采率。为此就需选择低成本、高强度、高效率的采矿方法。

建宇铁矿矿体倾角平均80度,属于急倾斜矿体,且矿体和围岩均较稳固,硬度系数f=8~14。对于这种稳固的急倾斜矿体适合的常用采矿方法有:充填法、空场法和崩落法。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参考国内大中型矿山成功应用的采矿方法,选择的采矿方法为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

矿体厚度6~20m的块段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回采,对于矿体厚度小于6m的局部块段,沿用矿山原有的浅孔留矿采矿法。采空区嗣后充填处理。

4 分段凿岩阶段矿房采矿法

4.1 矿块布置

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长60-80m,矿块宽为矿体厚度,矿块高为中段高度60m,分段高度12m,间柱宽10m,底部结构由无轨运输巷、出矿穿脉巷、集矿堑沟、装车硐室等组成。

无轨运输巷沿矿体走向下盘脉外布置,距下盘矿体12m,单堑沟受矿,集矿堑沟沿走向布置于矿体厚度中央,斜面倾角45°。出矿穿脉巷连接运输巷与集矿堑沟,斜交布置,交角45°~50°左右,间距11~12m。

4.2 采准、切割工程

采准工作有脉外运输巷、穿脉巷、通风人行天井、分段凿岩巷、、出矿穿脉、装载硐室、切割巷、切割天井等。

中段运输平巷沿矿体走向布置于下盘脉外,穿脉运输巷间距60-80m。矿块即以穿脉运输巷划分,两端穿脉运输巷内设有脉内人行通风天井,贯通上下两水平。从此天井底部水平开始,向上每隔一定距离(即分段高度12m)掘进一条分段凿岩巷道,分段凿岩巷道位于矿体厚度中央。装运出矿水平的凿岩巷道由上向扇形中深孔爆破形成集矿堑沟。切割天井的位置,位于矿体的上盘。

切割槽形成采用切割平巷与切割天井联合拉槽法。切割立槽宽度为4m,以切割天井为自由面,采用中深孔爆破。

4.3 回采工作

切割立槽在矿房全高形成后,即可正式回采矿房。

落矿工作是以切割立槽为自由面,在分段巷道内用YGZ-90型凿岩机钻凿垂直扇形中深孔,炮孔直径65mm,排距1.6m,孔底距1.8~2.2m。分段微差爆破,非电导爆管起爆,自拉槽小补偿空间逐排爆破落矿。爆破选用乳化岩石炸药,装药机械选用BQF-100型装药器。

上下分段保持垂直工作面或上分段超前一排炮孔,以保证分段爆破作业的安全。

自各分段崩落的矿石借自重落入矿块底部的集矿堑沟内,在出矿穿内采用zl-50装载机将矿石装运至运输巷道,直接装车,运到选厂。装载机效率为350t/台班(25×104t/台年),大块矿石在出矿穿内二次爆理。

4.4 采场通风

通风采用JK58―1№4.0型局扇加强通风,新鲜风流从中段平巷、天井、分段巷道进入作业面,污浊风流经作业面、切割天井、回风平巷排至上中段回风巷。

4.5 矿柱回采

间柱尽可能布置在矿体厚度较小的部位,做为永久矿柱保留。矿体较厚部位的间柱,待矿房出矿工作结束后,予以部分回采。在分段巷内钻凿上向扇形孔,采取一次性打眼,一次性爆破进行间柱的回收。

4.6 采空区处理

为减少矿柱损失,矿块底部采用水泥尾砂比为1:4胶结充填,作为下中段矿块的顶柱,充填高度8m,其它部分采用非胶结尾砂与废石充填。

5 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应用效果

建宇铁矿应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代替浅孔留矿法解决了井下采场供矿不足和安全性差等问题,应用效果明显。通过对两种采矿方法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比,不难看出,相比浅孔留矿法,该方法凿岩、爆破、装运等作业均在巷道中进行,所以作业人员与所用设备一般不进入采空区,因而安全性好;由于矿房内同时作业的凿岩工作面多,落矿与矿石的装运作业可平行进行,中深孔爆破矿石量大,故矿房的生产能力大;应用无轨装运设备,生产效率高,灵活性大,回采强度高等明显优势。

两种采矿方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比(如表1)

铁矿采矿方法范文3

关键词:坑道涌水地面塌陷矿体自燃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P631文献标识码: A

Adverse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yrite resources mining ditch silver home

Wang Shuansheng

(Limited by Share Ltd Lingbao Jinyuan miningLingbao City, Henan Province, 4725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fluencefactos , swallet,surface collapse,and spontaneous ignition on pyrite ore,analyzing these kinds of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in the pyrite mining.These measures could direct mining in depth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swallet,surface collapse,spontaneous ignition on pyrite ore

河南省灵宝市银家沟硫铁矿素有“中原硫铁王国”之称,随着矿产资源开发规模扩大,一些不利于开采的因素严重制约矿山的正常开采。一是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深,银家沟硫铁矿富水矿床的特性逐渐显现,矿坑涌水一直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水害严重制约矿山企业的发展,使相当数量的矿石资源无法开发。二是根据银家沟硫铁矿矿床的赋存特性,矿山一直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随着采矿深度的降低,引发的地面塌陷问题越发突出,目前已成为矿山的主要地质灾害。三是随着矿床的开采,遗留在采场损失的矿石不断增加,进而引发矿石的自燃,采场作业环境温度高,影响施工作业,甚至造成停产。本文通过对制约硫铁矿开采的主要因素及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近年来,矿山在开采过程中所采用的措施,仅供其它同类矿山同类借鉴。

一、水患

河南省灵宝市银家沟硫铁矿是小秦岭地区有名的大水矿床,矿坑涌水一直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水害严重制约矿山企业的发展,使相当数量的矿石资源无法开发。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内可溶性碳酸盐岩分布于花岗斑岩岩体周围,矿区内地下水在矿山开采前,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次是地表河流入渗补给。大气降水通过各类岩石的裂隙、溶隙和构造破碎带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为矿区内矿坑充水的主要水源,矿区主要储水构造为白云岩、接触带断裂带和矿体。

根据以往的突水情况分析表明,断裂构造带是矿井突水的主因及控制因素。针对以上情况,矿山采用以下措施,一疏降底板高承压含水层水压;二区域截流;三注浆加固;四建防水闸和防水门。另外,矿山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疏水原则。在井巷工程靠近含水层是,利用坑道钻疏水。既先用¢91mm的钻杆开孔,再用¢75mm的钻杆钻进,孔口安装阀门,有计划的放水,有效的防止突水。近年来矿山在Ⅱ、Ⅲ、Ⅳ、Ⅴ、Ⅵ、Ⅶ号矿体疏水中,共完成放水钻孔158个,进尺4497.3米,有效的控制了突水情况的发生,为安全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了保障。

二、地面塌陷

矿山于1991年筹建,1995年已形成10万吨/年采选能力,至今已形成40万吨/年采选能力。属地下开采,竖井和斜井联合开拓方式,采矿方法主要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局部采用空场法,中段高度50米,分段高度10米,采矿允许地面塌陷。

㈠区塌陷区现状调查

从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塌陷特征,将分地面塌陷为采空地面塌陷和熔岩地面塌陷。采空地面塌陷是主要的矿山地质灾害,是由地下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伴随塌陷往往还有地面裂缝及山体开裂。岩溶地面塌陷是由开发排水(包括矿坑突水)为主导因素引起的岩溶塌陷。随着各个矿体采深增加,地面已形成多处塌陷。Ⅱ、Ⅳ、Ⅴ、Ⅵ、Ⅶ号矿体塌陷区属于采空地面塌陷。Ⅱ号矿体地面塌陷形成时间是1999年4月,塌陷面积3806.1米2;Ⅳ号矿体地面塌陷时间是1997年7月,塌陷面积5866米2;Ⅴ号矿体地面塌陷时间是2003年5月,塌陷面积1647.5米2;Ⅵ、Ⅶ号矿体地面塌陷时间是2006年 10月,塌陷面积分别是656.5米2、476.5米2。Ⅲ号矿体地表裂缝属于岩溶塌陷。Ⅲ号矿体是一个富水矿体,矿体从2000年开始疏水,日排水量为8000米3。长期的排水导致2005年4月山体出现裂缝,形成一条北北东向裂缝,长约200米,宽0.2―5米不等。

㈡矿山地面塌陷趋势分析

该矿区矿体一般受断裂带和接触带控制,倾角60°―80°,矿体在近地表表现为褐铁矿,较破碎,浅部风化带稳定性差,根据岩体的滑落角推算最终Ⅱ号塌陷区的面积为32426.7米2,Ⅳ号塌陷区的面积为28546.5米2,Ⅴ号塌陷区的面积为36930米2,最终各个塌陷区将连为一体。地面塌陷直接破坏地表植被和地表水系,尤其是Ⅳ号矿体的地面塌陷横穿山沟,直接威胁矿区的一条主干路。

㈢矿山地面塌陷防治措施

矿山地面塌陷是由于人类开采矿产资源诱发的,因此防治应以人文本,既要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破坏和损失,又能保障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结合矿山实际情况,提出如下防治建议。建立健全地面塌陷区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塌陷区应急救援预案;严格执行塌陷区检测和日报制度;在塌陷区周边挖设排洪渠,防止洪水灌入塌陷区;对塌陷区进行封堵,防止人、畜入内;在塌陷区边设立温馨提醒等。回填法是一种常见和有效的治理方法,截止目前Ⅱ、Ⅳ、Ⅴ、Ⅵ、Ⅶ号地面塌陷已累计回填石渣362386.73米3,延缓了塌陷范围的进一步扩张。

三、矿体自燃

Ⅱ号矿体为矿区所控制的七个矿体之一,占矿区总储量的11.3%,从1995年5月份开始采矿。采矿方法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首采标高1005米,分段高50米,分层高10米。1998年,矿体开采到940分层时出现高温,2004年,在回采910、900分层时开始出现明火, 2007年9月该矿体停采。

2007年11月,我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对Ⅱ号矿体硫矿自燃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灭火方案。选择在Ⅱ号矿体890、880分层着火区施工钻孔注阻化剂灭火。2008年3月―2009年5月,先后施工40个钻孔,总进尺1096.3米,进行注阻化剂灭火,但灭火效果不明显。后来又在地表火区对应位置垂直施工一钻孔从地表灌水灭火,因为排出的水富含铁离子,污水处理后无法达标排放。2009年6月,灭火工作暂停,总投资96.7万元。

2009年12月我矿与三门峡黄金设计院合作做Ⅱ号自燃矿体采矿方法试验研究,期望用改变采矿方法以达到正常生产的目的。该设计的核心是“将Ⅱ号矿体850至860层面10米段高的实体作为顶柱,通过一定网度的长锚索对顶柱进行支护加固,设计孔眼数386个,锚索长度合计4678.5米。通过长锚索吊顶,将860层面以上的自燃区域与下部回采施工区隔离;确保850层面以下回采施工安全,850以下采用空场法采矿。该工程共完成850层面顶柱长锚索支护锚索加固孔眼382个,长锚索3898.5米,采矿辅助工程419.1米。2011年3月份开始正常回采,至7月底共采出矿石量3.66万吨。

结束语: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有效预防地质灾害,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严格的落实机制,要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结合我矿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了矿床涌水、矿石自燃和地表塌陷等问题,预防和降低了地质灾害带来的破坏和损失,提高了资源回收率,保障了矿产资源有序开发。

参考文献

(1)灵宝市银家沟硫铁矿Ⅰ、Ⅱ、Ⅲ、Ⅳ号矿体勘察报告

铁矿采矿方法范文4

【关键词】缓倾斜中厚矿体;机械化;无轨采矿;技术

缓倾斜中厚矿体一般指厚度为5~20m,倾角为5°~30°的矿体,是采矿界公认的难采矿体,至今存在大量未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难题。目前,利用先进的无轨采掘设备,国外在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首先是扩大了房柱法的适用范围,创造了沿走向推进的对角式斜巷。分析了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过程中,在地压控制和采场矿石运搬方面存在的困难,从充分发挥无轨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回采作业的安全角度出发,提出“大盘区、小分段”的设计理念;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采空区顶板形状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强调了优化采空区顶板形状对控制采空区顶板稳定的重要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红山矿区的岩层条件和原岩应力作用下,采空区的跨度不应大于20 m。工业试验结果证明,以上述理论为基础提出的小分段空场开采嗣后尾砂与废石混合充填采矿工艺充分发挥了无轨采掘设备的效率,保证了采场顶板的稳定,改善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条件,与传统的采矿工艺相比,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

1.缓倾斜中厚矿体

1.1缓倾斜中厚矿体目前应用

缓倾斜中厚矿体一般指厚度在5~20m,倾角在5°~30°的矿体,是采矿界公认的难采矿体,至今存在大量未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难题。目前,利用先进的无轨采掘设备,国外在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首先是扩大了房柱法中的适用范围,创造了沿走向推进的对角式斜巷房柱法、下向阶梯式房柱采矿法和斜交走向推进的房柱采矿法[1,2]。其次,是分段空场采矿法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下盘脉外采准分段房柱法、底盘漏斗分段空场法发展最快,将两者组合并结合爆力运搬形成的适合于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的分段空场采矿方法也得到较快发展[3,4]。此外,随着大型深孔液压凿岩设备的使用,使采切工程变得越来越简单,工程量越来越小。目前广泛采用的平面采切工程更有利于大型无轨出矿设备发展高效率大规模出矿的特点[5]。国内在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方面,大多数仍采用房柱法或下盘底部结构的空场法开采,少数矿山采用全面法、爆力运搬空场法和分段崩落法开采等。下盘漏斗电耙出矿空场法的主要缺点是采切工程量大,分层凿岩爆破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电耙采场出矿效率底。

1.2缓倾斜矿体目前的问题

由于缓倾斜中厚矿体固有的开采技术条件,如:倾角较小,崩落矿石不能完全借助于自重放出;在采场内出矿必须使用运搬设备,因无顶板检护设备,作业很不安全;若开掘底盘出矿漏斗,势必造成采切比大、采矿成本提高。目前,缓倾斜中厚矿体一般采用房柱采矿法和有底部结构的分段空场采矿法,少数矿山采用留矿全面采矿法、爆力运搬空场采矿法和分段崩落采矿法等。根据对我国26个缓倾斜中厚矿体生产矿山统计,房柱采矿法和分段空场采矿法是国内开采缓倾斜矿体的主要采矿方法。1房柱采矿法对于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用房柱采矿法回采,首先需要解决采场运搬问题。除此之外,还必须解决高大空场的顶板管理和作业安全问题。西方国家采用自行设备来解决这两大问题,回采盘区除配备铲运机外,还配备有大型的顶板安全检查车、撬毛车、锚杆安装车等自行设备。但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使用大型无轨设备还不太现实。

2.在无轨采矿中的应用

缓倾斜中厚矿体,是一种典型的难采矿体,至今没有找到更合适的采矿方法。苍山铁矿矿体厚度变化大、倾角缓、矿区断层破碎带分布范围广、节理裂隙发育、矿体被断层切割严重,地表有重点保护的建筑物和国防光缆。因此给采矿方法的选择带来了很多困难。2开采的技术条件矿区矿体主要有②和③号两条主矿体,③号矿于②号矿体上盘。主矿体呈马鞍状,其鞍脊部位倾角很缓,往下倾角逐渐变大,一般在20°~55°不等;矿体厚度从几米到二十几米不等,变化较大。矿体上盘一般为黑云母角闪片岩,其平均单轴抗压强度为192MPa,弹性模量为37GPa,泊松比为0.22,抗拉强度为13MPa;下盘为磁铁角闪片岩,其单轴抗压强度为127MPa,弹性模量为37GPa,泊松比为0.21,抗拉强度为11MPa;矿体单轴抗压强度为210MPa,弹性模量为44GPa,泊松比为0.18,抗拉强度为12MPa。总的来说矿岩稳固性好。3采矿方法选择3.1采矿方法初选根据苍山铁矿主矿体的赋存状况、地表不允许塌陷,以及充填系统尚未建立等情况,初步选择的采矿方法。提高矿山无轨设备的寿命和可利用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搞好维修管理、改善维修质量。尽量减少因停工故障引起非计划性维修的比重,从而降低设备费用及生产成本,提高矿山竞争能力。

3.缓倾斜中厚矿体技术上的改进

多年以来,国内矿山对于缓倾斜中厚矿体主要是采用房柱法,杆柱房柱法以及下盘漏斗崩落法等,其中以后者的应用最为广泛。某些矿山试验和应用房柱法(杆柱房柱法)积累了较丰富经验,并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但是,此法需要保留房间矿柱和矿房顶部的矿皮 (一般留1.0~2.0米)且往往无法回采,而导致较大的矿石损失。因此,继续研究降低房柱法(杆柱房柱法)的矿石损失,是当前急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另外,从某些矿山试验和应用下盘漏斗崩落法的实践经验来看,此法确实是技术上易行,安全上可靠的采矿方法。但是,由于此法需要掘进下盘采切工程,采切比相当大,特别是随着矿体厚度的减小,采切比必将急剧增大。有些矿山由于矿体下盘形状不规则和未能及时圈定矿体,往往使下盘采准布置产生困难或造成残柱和残矿的损失。因此,继续研究降低下盘漏斗崩落法的采切比,也应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总之,对当前矿山广泛应用的房柱法和下盘漏斗崩落法,如何进一步降低矿石损失和采切比,都是对当前和今后采矿方法进行研究试验的关键性课题。对于缓倾斜中厚矿体来说,最合理的采矿方法应根据围岩和矿体的不同稳固性来选择。采准工的方法主要是下盘漏斗中深孔回采方法。这个过程更难以布置,漏斗间势必会形成残柱或残种方法主要是技术上可靠,安全上可行,适 矿,造成矿石的损失。-用范围较广。但需要大量的下盘漏斗和凿岩 对于这类矿体,如果使用房柱法存在以恫空以及运矿巷道,采切比特别大,尤其是 下问题:在顶板围岩稳固性变化的情况下,矿体厚度减小时更加显著。如果遇到矿体下 采场尺寸不易掌握。当顶板围岩趋于中稳盘围岩不稳固时,还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支 时,常有局部塌落和浮石的威胁,而且在中护,支护费用相应增大;而且增加了采准工 厚矿体下作业,不易检查上盘围岩的变化。作时间,影响强化开采。如果遇到矿体底盘 安全性较差。因此,探索此类矿体的开采方16・黄金法,将成为矿山开采的塾要课题。体下部,采场高度控制在3m左右,采场宽度仍为6~sin,上推斜长为6~sin,两边留。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缓倾斜中厚矿体机械化采矿理论与技术虽然已经发展很快,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适应矿山建设和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胡际平.现代地下采矿方法典型实例(七):房柱采矿法[J].国外金属矿山,1990,(8):36-38.

[2]我国金属矿山采矿技术进展及趋势综述.金属矿山,2007,(10).

[3]黄成林.蒙库铁矿采矿外包及管理的实践.矿业快报,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第444期:585-587.

铁矿采矿方法范文5

【关键词】缓倾斜~倾斜;薄、极薄矿体;采矿方法

0 前言

由于浙江诸暨七湾矿业有限公司铅锌矿内多为缓倾斜~倾斜(倾角18°~42°),薄~极薄(厚0.68m~2.74m)的小矿体。作业人员采用常规全面采矿法回采厚度≤1m的极薄矿体时,在回采过程中会出现作业空间高度不足、矿石贫化率高频、工人的劳动强度高,作业人员容易疲劳等问题,并有可能诱发安全事故发生。

因此,针对缓倾斜~倾斜、薄~极薄小矿体回采时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优化矿山现采用的采矿方法,对提高回采作业安全条件、降低矿石贫化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开采技术条件

矿床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均较简单:铅锌矿矿体均赋存于矽卡岩化的大理岩中,矿石坚硬、稳固性较好,其顶、底板围岩致密坚硬,抗剪、抗压强度大,稳固性较好,同时矿岩界线清楚;矿区地下含水层不发育、涌水量较小。

浙江诸暨七湾矿业有限公司铅锌矿矿体多为倾角18°~42°、厚0.68m~2.74m、走向长多≤60m的缓倾斜~倾斜、薄~极薄的小矿体。

2 采矿方法

笔者根据矿体赋存特点、矿岩稳固性、矿石经济价值等开采技术条件,将矿山采用多年的全面采矿法改良、优化成留碴全面采矿法。

留碴全面法通过爆破底板围岩来补偿作业空间高度,以保持正常的作业空间和顶板的完整性,崩落下的岩碴充填采空区,矿石运输出地表。此采矿方法具有安全条件高,矿石贫化率底,工人劳动强度低,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采准切割工作量小,通风条件好等优点。经矿山生产实践,改良后的采矿方法,较适宜回采缓倾斜~倾斜的极薄小矿体。

2.1 矿块布置

根据矿体赋存状态,矿块沿走向布置,设斜高3m的底柱,斜高3m的顶柱;

当矿体走向长度≤60m时,只设置一个矿块;矿体走向长度>60m时,可设置两个矿块,此时矿块间需留3m宽间柱。

由于此类矿体规模较小,连续性差,回采形成的采空区暴露面积小(矿块最大跨度一般

2.2 采准、切割工作

为减少采准、切割工程量,先在中段运输平巷内矿块中部位置,沿矿脉倾角向上掘通风行人上山与上中段平巷贯通,此通风行人上山要作为矿块回采时的出矿井,其断面为2.2m×2m。

在通风行人上山底部、向上间隔3m位置,向矿块两端拉开掘进拉底平巷(断面1.5m×2m)至矿块边界;并在中段运输平巷内、矿块两翼向上掘进顺路上山(断面:1.5m×2m)连通拉底平巷。

矿块沿矿脉倾角向上回采时,须滞后2m用崩落的废石架设出矿井(断面:2.2m×2m,兼作通风行人上山),并在矿块两翼架设顺路上山,顺路上山随采高而升高,回采停止,上山也停止。

2.3 矿块回采

1)回采方式:自拉底平巷开始,以拉底平巷为自由工作面,自矿块两翼沿矿体走向向中部后退式回采。矿块的回采工作在采矿脉―清碴(出矿)―收垫―破底(补偿作业空间)―平场、铺垫―采矿脉的循环中进行,直至采完矿块而结束。

2)凿岩爆破:采用YT-24型凿岩机进行穿孔作业,一般先回采约4m斜高的矿脉后,再进行破底工作。

凿岩机倾斜向上打炮孔(角度与矿体倾角相同),眼深2m左右。炮孔采用三角形(或“之”形)布置,炮孔间距60cm~70cm。采用2#岩石乳化炸药、非电导爆管(半秒延期雷管)一次性起爆方式爆破。

3)清碴(出矿):清碴工作应在“敲邦问顶”后进行,作业面爆落的矿石人工搬运至出矿井溜放至中段运输平巷在中段运输平巷装车运输出地表。

4)收垫:回采矿脉时铺设在废石上的垫层,在清碴完成后须进行收垫工作。

5)破底(补偿作业空间):收垫工作完成后,再进行凿岩爆破底板围岩工作以补偿作业空间高度,破底厚度控制在回填采空区留有1.8m~2.0m空间高度即可,并将所崩落的废石留在采场作为下一作业循环作业平台。

6)铺垫工作:爆破底板废石后进行平场、铺垫工作,铺垫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循环的回采矿脉工作。

采场崩矿前需在充填的废石上铺设隔离层,铺垫材料可用竹排、铁板、麻袋、棕垫等,为了减少粉矿损失,矿山二种铺垫料混用。

7)作业循环:回采作业采用三班一循环,其中一班凿岩爆破矿石,一班出矿,一班破底、平场、铺垫。

2.4 通风

小矿体回采时的通风主要利用系统大风量进行通风,当利用系统风压、风量对小矿体采场内通风效果不佳时,须采用局扇进行加强通风。

3 注意事项

1)当通风行人上山倾角>30°时,须在上山的一侧构筑人行踏步,并设置照明线路,以保障人行安全;

2)采用爆破底板来扩展作业空间时,禁止爆破顶板围岩,确保顶板围岩的完整性及稳定。

3)进入工作面时,先进行“敲邦问顶”工作,作业过程应注意观察周边围岩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确认安全后再进行作业;

4)矿石和废石须分开爆破崩落,崩落矿石前应在充填的废石上铺设垫层。

【参考文献】

[1]《采矿设计手册》编辑委员会.采矿设计手册・矿床开采卷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铁矿采矿方法范文6

[关键字]深井 大直径深孔 侧向崩矿 采矿方法

[中图分类号] TD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304-1

0前言

新疆阿舍勒铜矿是一座国家级大型富铜矿,目前矿山400m中段以上可采矿量逐年减少,矿山已经进入深部矿体400m~0m中段开采,开采深度超过500m。该铜矿I矿体是主要工业矿体,该矿体连续性好,深部厚度逐渐变大,储量大。据此,矿山在原有生产能力基础上进行扩产,由原来4000t/d扩大到6000t/d,其中70%的采用大直径深孔侧向崩矿采矿法开采。

1开采技术条件

I矿体是分布于18#~17#勘探线间,总体南北向展布,为半隐伏~隐伏矿体。矿体形态在剖面上呈“鱼沟”状,水平面上呈“镰刀”状, 矿体走向投影长853m,埋深于855~0m水平标高间,距地表埋深18~930m。矿体西翼为正常翼,倾角45~55°,最大埋深720m,矿体沿倾向,走向延伸不稳定,变化大,呈“复合分枝状”;东翼倾角为55~75°,东翼倾斜延深较大,呈稳定的厚层状,连续性好,沿倾斜方向厚度逐渐增大,平均厚度45m。矿体规模大~中等,储量大。矿石类型主要为铜硫矿石和铜锌硫矿石。Cu品位2.43%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选型

2.1凿岩设备

大直径深孔钻机选用Simba261潜孔钻机,钻头直径为165mm,布孔网度为2.7m×2.5m,钻机效率为40m/台班,选用2台Simba261潜孔钻机工作,另备用T-150钻机1台。

2.2出矿设备

由于矿体走向较短,采场出矿点与矿石溜井距离较短,故用铲运机直接铲运矿石至溜井,出矿设备选用JCCY-6(6m3)柴油铲运机,效率为500t/台班,4台同时工作,2台备用,可满足深部矿体6000t/d出矿任务。

3大直径深孔侧向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

3.1矿块布置

矿块垂直矿体走向布置,划分矿房和矿柱,均为12m,长视矿体厚度而定。当矿体厚度小于50m时,矿房、矿柱长为矿体厚度;当矿体厚度大于50m时,矿房矿柱按田字形布置,采场高度为50m。

3.2采准切割

各中段脉外出矿巷道布置在矿体下盘脉外,每中段布置1条,出矿穿脉由下盘脉外巷道向上盘回风道掘通,每隔12掘进一条。出矿进路在出矿穿脉中每隔12m以45°角掘到矿房底部集矿堑沟。凿岩硐室以12×4.1m全断面拉开,凿岩硐室两侧每隔5m留设5×1.8m的点柱支撑硐室顶板;在底部拉底巷道向上掘切割天井,而后以切割天井为自由面拉开切割槽,然后采用侧向爆破方式落矿。采矿方法图见图1。

3.3回采、出矿

回采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回采矿房,第二步回采矿柱。

为避免爆破对相邻采场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隔3采1的方式。凿岩采用潜孔钻机在凿岩硐室内以2.7~3.0×2.5~3.0m的网度凿下向平行炮孔,钻孔直径Φ165mm。采用乳化油炸药和非电导爆起爆系统,全断面侧向崩矿,每次爆破2~3排炮孔,单响药量控制在330kg以内。爆落的矿石用6m3柴油铲运机在采场底部集中铲装,而后运至矿石溜井。

3.4充填

矿房矿石全部出完后,用戈壁集料浆胶结充填空区,其中底部和顶部充填体为灰砂比1:4,中部灰砂比为1:6。待两面或三面矿房胶结充填好并养护两个月后,再回采矿柱,矿柱空区用戈壁集料和尾砂非胶结充填。

3.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结语

阿舍勒铜矿深部矿体厚大变大,矿体形态稳定,适合大规模开采。针对此情况,采用大直径深孔侧向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开采,实现了矿山产能由4000t/d至6000t/d的提升。生产实践中证明了该方法适合阿舍勒铜矿深部矿体开采,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采矿方法。

参考文献

[1]马秋,温镇才,杨溢等.云锡卡房分矿新山矿段大直径深孔采矿方法[J].矿业工程研究.2010,25(03):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