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安全常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场所安全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场所安全常识

公共场所安全常识范文1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探索;实践应用

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

建设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是工业革命以后,在工业生产标准化理念下延伸出来的,且在国外的先进生产理论的带动下产生的一种管理理念。其要求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诸多要素进行管理分析,以整合生产资源,建立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和预防改进机制,以提升现场管理的水平和施工举措,提升施工的有效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就是特定于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机制,其具备施工标准化的特征,并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特定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措施。同时,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是施工标准化的突破口,其内涵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生产队伍管理、生产合同履行、生产质量管理等诸多方面。

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其因为多方参与、责任重大等问题,也必须要实现建设施工的现代化管理。

2.1规范建筑施工现场主体的行为

建筑施工工程与其他工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其耗时长、责任主体多、事故责任大且性质特殊,而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一个环节做得不到位,都可能导致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出现。此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责任事故,就会导致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进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并且对各方的责任加以明确,以实现规范各方主体行为的目的。

2.2明确建筑施工各方义务和责任要求

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有建筑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建筑承包商、建材提供商等诸多生产组织的参与,也意味着管理的过程更加复杂难以控制。正因为管理过程的责任众多,也有了明确各方权力和义务的必要,对责任多方进行明确和认定,并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各种推诿责任的问题,一般是以合同履行的形式加以规范,合同正是联系责任双方的纽带。

2.3提升建筑施工的生产建设水平

一个标准化的管理方案和管理流程,能体现出一个建筑施工单位的建设水平,是体现一个建筑施工单位专业性的良好途径。再者,因为建筑施工中,很多建设施工工作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进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更是尽量规避这些风险、保障生产人员安全的必要措施。

3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推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是大势所趋,针对目前部分施工单位对该工作仍不加以重视,并认为其是“面子工程”的现状,也有理由进行整改探索,实现中国建筑工程与世界建筑工程接轨。

3.1生产管理标准化,制定严格的岗位划分和工作流程

目前地方政府和中央相关部门均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制度,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中,比较常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等文件。针对部分高危且复杂的施工项目,也有专门的政策指导文件,例如,针对施工现场的用电问题,有《施工现场零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技术指导。而生产建设单位在进行生产建设之前,也应当依照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管理办法,制定严格的岗位划分和工作流程。确保建筑单位在后续的施工开展过程中,能有标准化的生产管理制度作为保障。

3.2人员的标准化管理,定位合理岗位分明

人员的标准化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人员管理的标准化,第二层是施工人员工作的标准化。首先,人员管理的标准化定位,根据生产建设管理制度,对建筑施工人员、监督人员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标准化的管理。建筑施工人员在进入现场之前,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特殊作业需要有相应的劳保用品,并且需要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其次,施工人员工作的标准化,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设备设施使用流程、工具操作流程正确使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安全意识,注意保护人身安全,小型电用工具需要在使用完后及时拔下电源,重视用电安全。

3.3设备的标准化管理,出入有序标示清晰

建设单位应当不断改进工作环境,并且根据作业区域不同设置不同的安全标示,在施工现场搭设施工安全通道,并且给工作人员提供安全防护器具,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性。安全标示应当做到标注醒目、划分清晰,重点区域和高危作业区域设置防护网,并且仅允许专业人员持证进入。以楼梯口的防护栏设置为例,楼梯口防护一般分为工具化防护和临时防护,工具化防护即为建筑施工单位定制金属防护栏,并且涂刷黄色油漆,标志注意安全字样,而临时防护是在楼梯口牵绳警示,针对标志设施的可循环利用原则,也有越来越多的单位选择工具化防护设备,以实现高效高质量安全管理。

公共场所安全常识范文2

一、安装范围

(一)武器、弹药的生产、存放场所和国家重要物资储备场所;

(二)易制毒化学品和传染性菌种、毒种以及其他危险物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储存场所;

(三)金库,货币、有价证券、票据的制造或者集中存放场所,货币押运车辆,金融机构的营业场所和金融信息的运行、储存场所;

(四)国家或者省级统一考试的命题及试卷印刷、存放场所;

(五)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涉及国家秘密的场所或部位;

(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有博物馆、档案馆的重要部位;

(七)广播、电视、电信、邮政以及城市水、电、燃油(气)、热力供应单位的重要部位;

(八)城市广场、火车站、长途客运汽车站和铁路、公路等交通枢纽的重要部位;

(九)星级宾馆和大型的商场、体育场馆、公共娱乐场所、住宅小区的出入口、主要通道及其他公共区域;

(十)除上述范围外的市、县(区)人民政府确定的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和其他应当安装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场所或部位。

提倡在长途客运车辆、出租汽车上安装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或系统。

二、具体要求

1、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安装工作,由市公安局具体组织实施。市公安局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具体的技防工作规划,逐步建立市公安局、县区公安(分)局、派出所三级监控平台。加强对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和场所安装的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的监督检查,落实安全技术防范责任。系统的使用单位,要制定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维护,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2、市电信公司等网络运营单位要按照公安部制定的技术规范标准提供设备、实施安装和提供售后服务工作。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安装的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和系统,要具备同公安机关报警与监控系统对接的条件,对原来安装的不具备对接条件的要进行改造,最终达到联网运行。

3、第一批重点单位特别是金融单位要在20*年前完成安装联网工作。其他单位要在20*年底前完成。由市公安局负责进行检查验收。凡被明确要求应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的单位,如不安装,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将根据《陕西省安全技术防范条例》予以处罚。

公共场所安全常识范文3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涉氨施工;安全与防护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据作者了解,我国有超过90%的大型冷库采用氨制冷,氨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容易得到,采用氨制冷的冷库成本造价比氟利昂制冷的冷库成本造价要低。因此现在国内主流的大型冷库还是使用氨制冷系统。2013年6月和8月,分别发生了吉林德惠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火灾引起氨气爆炸和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的氨液泄漏事故,引发了社会对氨制冷冷库的安全思考。同样,在氨制冷冷库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人员密集场所,如何保证涉氨施工环节的安全,成为整个施工过程的重中之重。作者于2014年在北京市海淀区西郊食品冷冻厂参与了该厂冷库安全改造与升级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该冷库毗邻着四道口水产批发市场,相邻建筑设施有京果商厦、北京市地铁13号线、总参谋部家属楼、中央财经大学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典型的人员密集场所的涉氨施工。作者根据整个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当中的经验,简述在人员密集场所涉氨施工的安全与防护。

一、现场安全管理

吉林德惠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和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的事故发生后,人们谈“氨”色变,认为涉氨企业与涉氨施工是高危行业,极易造成人员伤害事故。其实,氨制冷技术经过长时间发展,已经非常成熟,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定期的巡检制度,完全可避免事故的发生。同理,承包涉氨施工的企业,必须具备相关承包资质,并具备涉氨施工的成熟经验,有一整套行之有效、运行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项目管理人员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熟悉涉氨施工操作规程和流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现场指挥协调能力。

涉氨施工操作人员进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特殊工种需持证上岗,证书在合格有效期内。项目管理人员应对工人进行现场培训,讲解工程性质和工程危险控制点,指导工人熟悉施工场地和应急逃生通道。

现场应贯彻班前会议制度,在班前会议时,项目管理人员应向施工人员讲述当天涉氨施工的关键工序,以及涉氨施工的危险控制点,讲明在危险控制点施工时应采取的相关措施,若发生事故后的抢险、应急、预警等措施。现场技术负责人应对当天的施工情况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施工任务,避免由于误操作造成的事故。

重要涉氨施工工序,项目负责人应到现场直接指挥,对可能发生危险的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盯防,严禁工人违规操作。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完备,分工明确,保证应急救援小组运转良好;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不断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和应急救援计划;应急救援通讯保障、应急器材保障、应急急救药品保障应随时更新检查,保证所有器材和药品能够发挥作用;定期培训应急救援人员技能,不断增加应急人员知识。

二、操作人员技能

涉氨操作人员的技能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涉氨施工之前,项目部应对本工程的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使涉氨操作人员能够胜任相关的涉氨施工,保证制冷系统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制冷工是涉氨施工的核心工种,是操作制冷系统进行循环制冷的特殊工作。涉氨施工往往是制冷工首先将系统中的氨倒换到其他的容器中存放,然后才能够针对相关管道或容器进行施工。所以就要求制冷工对施工的制冷系统能够了如指掌,管路走向、阀门控制、容器存储、压力温度等各种系统参数都应随时掌握,并提供给后续操作人员。并对施工部位可能发生的情况,如阀门关闭不严、管路是否存在介质等进行分析和操作,提醒后续操作人员应注意的危险控制点。如果发生事故后,能够及时切断并控制,避免事故扩大。

焊工是涉氨施工的具体操作人员。输送氨的管道,被划分为工业金属管道GC2类,所以要求相关焊工必须取得相关施焊资格后方可进行焊接。焊工焊接应根据其考试合格的项目材料进行焊接,Ⅱ类材料考试合格焊工可以进行Ⅰ类和Ⅱ类材料焊接,Ⅰ类材料考试合格焊工只能够进行Ⅰ类材料焊接,不可进行Ⅱ类材料焊接。管道焊接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焊接规范施工。焊接完毕后,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焊缝无损检测,高压侧管道按20%比例检测,低压侧和热氨融霜管道按100%比例检测,角焊缝按100%比例检测。无损检测合格后,压力管道经过监督检验部门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危险警示与预警

由于氨具有刺激性气味,微量存于空气中就可被人直接感觉到,故在涉氨施工中,应提前通知现场及附近人员,避免由于异常刺鼻气味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施工时,应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立明显的危险标识,悬挂禁止入内标志牌;相关操作阀门应悬挂禁止开启或禁止关闭的标志牌;相关机器应悬挂禁止开机或禁止停机的标志牌;电气开关部位应悬挂禁止合闸的标志牌。

重要涉氨施工工序,有可能向空气中泄漏少量氨气的施工工序,应提前通知附近相关人员,避免造成恐慌。施工时项目负责人应现场监督。施工现场应用醒目的警示线隔离,并悬挂禁止入内警示牌。

若发生泄漏事故,应急小组应按照应急体系紧急对施工现场附近人员进行预警和疏散,预警口号应合理标准,不得增加群众的恐慌,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四、应急处置与人员疏散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所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建立统筹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和人员疏散方案是贯穿于整个涉氨施工的重要安全防护工作内容。

(一)应急救援

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着“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的应急预案能够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安全事故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的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保证工程生产安全,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2)明确涉氨施工过程当中的危险控制点,采取重点监控重点防范。重要工序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监理单位现场监督执行。

3)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分工,确保应急体系能够正常高效运转,人员疏散能够及时通畅,应急物资及时调配到位。

4)明确应急响应时间、应急响应程序和事故处理步骤。及时收集事故现场反馈信息,判定事故级别,在规定时间内将事故的准确信息上报相关单位。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抢险,若应急小组采取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不能控制事态发展,可向政府部门请求救援。

5)现场应急处理人员要熟悉氨泄漏抢修知识,了解系统管路配置和阀门控制,熟练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切断泄漏源,并进行氨气降解消纳工作;若泄漏无法控制,应能够控制泄漏,防止事态扩大,并配合消防部门进行处理。

6)应急救援小组应具备氨泄漏伤害的应急救援知识,现场应准备应急救援药品,应急人员能在专业医护人员到来之前,对伤者进行初步的急救治疗,将事故伤害降低到最小。

(二)人员疏散

1)在人员密集的场所涉氨施工,为保证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应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制定疏散计划,研究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疏散路线应充分考虑疏散时间,疏散距离不应太长,一般不得超过20米;计算疏散流量和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的疏散时间,保证通道和楼梯等设施的通行能力;疏散通道应设置指示人们疏散、离开危险区域的视听信号。

2)一旦发生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应按照应急方案安排专人组织人员撤离疏散。指挥人员熟悉现场疏散通道布置,懂得自救逃生技能。如有人员受伤被困,必须采取稳妥可靠的措施,积极进行抢救和疏散。

3)发生事故后,应急人员应立刻隔离事故区域,避免无关人员围观,堵塞救援应急通道,避免由于围观等因素造成人员伤害增加。

结语

人员密集场所涉氨施工的安全关乎到整个工程所产生的价值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贯彻落实安全施工,才能将冷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到最大值。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

公共场所安全常识范文4

关键词: 建筑; 施工; 现场;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目前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建筑领域伤亡事故多发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建筑施工安全极其严峻。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部分地方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资金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队伍建设以及监管工作急待加强。因此对待施工安全不可忽视和侥幸对待,但解决问题不能只治表,应抓源头、抓重点、抓重大隐患、抓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苗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动态的过程,应常抓不懈,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施工现场是施工生产因素的集中点,也是建筑产品最终形成的场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大体可归纳为安全组织管理、场地与设施管理、行为控制和安全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其动态特点是多工种立体作业,由于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和人员机械设备的流动性,造成施工现场管理中的漏洞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人的因素来说,一方面企业大部分施工人员来自于农村,文化层次不高,没有受过正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相关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存在着重进度、轻安全的错误思想,有的心存侥幸,冒险蛮干。其次从物的方面来讲,有的企业舍不得增加安全投入,安全措施费用没有保障。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对陈旧老化机械设备维修、更新不及时,造成带病运转。第三,从环境因素来说,有的企业对作业场地的客观因素和作业面的多面性认识不足,造成一些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第四,有的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制度和岗位责任流于形式,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处于盲从和无序状态。

二、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控制和改善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预防与避免伤亡事故、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为有效地将生产因素的状态控制好,在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安全与危险、安全与质量、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五种关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管生产者管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狠抓安全管理,注意总结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等五项管理原则。在贯彻好以上原则的同时,还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一是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二是要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安全管理队伍,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健康发展轨道。三是要积极保障和增加安全投入,使用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同时对一些陈旧老化设备及时进行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四是加强公司对项目部的管理,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五是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位,奖惩明确。六是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力度。施工安全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专业技术管理工作,施工要遵循科学规律、强化安全法规意识。通过对施工现场的人、物、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全面了解,掌握和控制,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目标,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效益。

三、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与运行问题分析

要做好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审核和保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安全管理目标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搞好项目施工安全生产,领导是关键。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分级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同时建立和健全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保证体系组织机构,是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前提条件。根据上述原则,项目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各项目应成立安全管理小组,配备专职安全一人,并将班组长兼职安全员。

1、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制度。除施工组织设计对要安全生产有原侧要要求外,凡重大分项工程分别由施工队、项目经理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措施要有针对性。

2、安全技术交底。由项目总工程师向项目技术负责人交底,技术负责人向施工队各专业施工员交底,施工队各专业施工员向班组长及工人交底。

3、特殊工种职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对电工、电气焊工、起重吊装工、机械操作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种实行特证上岗。

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应采取的方法

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其次,针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做到事前控制、做好事中控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的程序;第三,实行动态管理、体系安全管理成效。

1、政府应勇于挑起对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责任。农民工应有一个准入制度的约束,从农民转化为建筑工人也应有一个过程。

2、大力培育专业劳务公司,把零散的农民工纳入有序的劳务公司,对劳务公司进行资质评定、资格评审。通过劳务公司使得劳务工达到第二级的安全教育,使得劳务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

3、建立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应根据国家、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建立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控制方法。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做到控制和做好事中控制,严格执行安全事故陷患处理程序。其中事前控制是指监理人员根据安全生产规定和实际情况,针对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审查和危险性较大的专项施工方案予以审查。事中控制是根据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内容针对施工过程的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检查。

五、结语

作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各个相关主体,应充分认识到施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不是一时一刻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职责和使命,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要有计划、有布置、有措施、有重点、有检查、有落实,顺序渐进,应求实效,持之以恒。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依靠施工企业是不够的。应通过对工人安全教育提高主动防护意识,并保证安全防护投和措施的到位。安全管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减少由于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公共场所安全常识范文5

[关键词]公共场所;消防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261-01

1 引言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公共娱乐场所的建设数量也随着增多,公共场所也都朝着规模大、多功能的方向发展。由于目前公共场所的建设规模大,建筑结构复杂,建设及装饰材料也多种多样,且易燃材料较多,导致公共场所存在较大火灾隐患,再加上公共场所的人流量大,疏散困难等因素,给公共场所的消防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因此,研究公共场所火灾的频频发生的原因及问题,对于做好消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目前我国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的现状

火灾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虽然在防范火灾发生的过程中运用了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强化了管理手段,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造成的损失仍然越来越大。我国近年来火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公共场所火灾形势严峻。2003年2月2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天潭酒店发生特大火灾,33人死亡;2004年2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浙江省海宁市发生特大火灾,共造成93人死亡。这些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公共场所火灾带来的诸多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们必须对我国公共场所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有个清醒的认识。

3 目前我国公共场所消防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3.1 设计施工中降低耐火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在公共场所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受经济利益的趋使、盲目提高装修档次、业主对消防法律意识淡薄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严重忽视消防安全。将资金大量使用到豪华的装修上,大量采用木质材料、塑料、油漆等烟量大、毒性大的可燃材料,而在消防技术规范设计和安装相应消防设施的投入是少之又少,不但增加了这些场所的火灾荷载,致使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降低,导致建筑物本身就存在着较大的先天性火灾的隐患,使火灾危险性空前的增大,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火灾蔓延迅速,过火面积增大,火灾损失无法估量。

3.2 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不符合防火要求

从目前一些公共场所的建设来看,有些公众场所的安全出口数量、宽度均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甚至有的公共场所只有一个安全出口;有的安全出口虽然符合要求,但由于对安全出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安全出口设置门帘等遮挡物,堵塞疏散通道,严重影响了安全疏散。有些场所为了防盗或便于管理,楼梯间的门与疏散通道上的门大都使用铁栅栏或使用铁门加锁,违反了安全疏散的要求。还有一些公众场所在装修的过程中,先吊顶,后砌墙,表面看上去一个楼层进行了防火分隔,但实际上吊顶的上方四通八达,连为一体,没有起到应有的防火分隔作用。

3.3 消防安全意识宣传不到位,从业人员消防意思浅薄

公共场所对消防管理责任的履行不够积极,有很多单位不配合消防机构执法、宣传等工作;许多公共场所的消防组织不健全,消防设施不配套,自动消防设施不能发挥作用,消防值班检查制度形同虚设,不发挥任何作用;很多公共场所不对员工进行基本的消防安全宣传及教育培训,导致从业人员不懂得消防安全知识,不会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群众消防安全知识和逃生知识匮乏,自防自救能力差,消防宣传教育效果欠佳,社会整体的消防安全能力较弱。

3.4 消防设施配备不足,管理不妥善

现在的一些公共场所设计中,在原设计中都设计有消防给水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灭火系统。但在建设时,部分单位或业主为节省建设资金,取消内部的消防设施。有的场所虽然装有消防设施,但由于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从业或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消防知识,不懂得如何去检查、维修和保养,消防设施无人管理,年久失修,成了摆设品,没有起到安全消防的作用。还有一些公众场所甚至连灭火器材都没有配备,更不用谈设置声像报警切换系统、火灾事故照明系统等,消防安全设施不满足条件,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

4 优化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的对策

4.1 在施工设计阶段,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在公众场所的设计中,应按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且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做好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备案和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应加强对装修工程的施工管理,严格控制可燃材料的使用,采用经防火检测合格的防火装饰材料和绝缘隔热材料。对原有的可燃木结构建筑和耐火极限较低的钢架结构建筑以及可燃的吊顶等,必须进行改建,提高其耐火极限,对玻璃幕墙、自劝扶梯等建筑结构形式,应进行防火分隔,确保场所安全。

4.2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公共场所各个单位要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宣传培训教育工作,并经常性的组织灭火应急演练,以增强其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人们预防火灾和在火灾中逃生自救的能力,会正确使用灭火设施,扑救初起火灾,能够自救逃生并且组织人员疏散。

对于一些营业性场所应标明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并保障畅通。另外,从业人员要向顾客宣传防火、灭火、逃生自救常识。营业性场所应该配备齐全的消防设备和器材,经常性的开展火灾演戏等,提高人们的防火意思。还应该增强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对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宣传培训,让每个员工具备良好的消防素质,实行员工持证上岗制度,规定各场所所有的从业人员必须经公安消防部门培训,取得消防合格证后才可上岗工作,严格管理,从而确保场所的安全。

4.3 加强消防设施的建设,加强防火管理

当公众场所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快.扑救困难,所以公共场所必须配备一定规模的自动报警系统和相应灭火设施。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公共场所防火要求,应该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设备。对于安装的固定消防设施,应该确定由已经过专业培训并且具有一定消防安全知识的人员负责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承接消防工程安装的单位应对固定消防设施专管人员、企业业主和员工进行消防设施管理、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使他们懂得固定消防设施的操作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正确的使用消防设施,控制火势蔓延。

5 结束语

公共场所是人流量较大的地点,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加强对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的管理,提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消防设施的建设,消除公共场所的火灾隐患,确保人民生命和经济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公共场所安全常识范文6

消防安全常识1

一、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 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二、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 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三、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四、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六、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八、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九、室内装修装饰不应采用易燃材料。

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十一、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十二、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消防安全常识2

一、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二、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三、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四、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六、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八、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九、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材料。

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十一、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十二、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十三、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十四、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十五、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十六、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十七、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十八、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十九、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二十、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用湿毛巾衣物堵门缝,发求救信号等救援。

消防安全常识3

一、发生火灾后怎么办?

实践证明,在起火5分钟内,能否将火扑灭是关键,把握这个关键有两条:一是利用灭火器材扑救;二是组织扑救的同时报警。

二、如何报火警?

(1)拨通“119”火警电话后,讲清着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路、号);

(2)讲清着火部位,着火物资,火情大小,有无被困人员;

(3)留下报警人的姓名、电话号码;

(4)打完电话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以便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

(5)迅速组织人员疏通消防车道,清除障碍物,使消防车到火场后能立即进入最佳位置灭火救援;

(6)如果着火地区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及时报告消防队,使他们能及时改变灭火战术,取得最佳效果;

(7)在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地区,可采用敲锣、吹哨、喊话等方式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来灭火。

三、常用的灭火器材有哪几类?

(1)泡沫灭火器;

(2)二氧化碳灭火器;

(3)干粉灭火器;

(4)水基型灭火器。

水的灭火作用?

A、窒息灭火作用; B、冷却作用;

四、烟头引起火灾原因?

因为烟头虽小,但其表面温度一般在200—300°C,中心温度可达700-800°C左右,一般可燃物(如纸张、棉花、柴草、木材等)的燃点都在130°C-350°C,都低于烟头的温度。所以乱仍烟头很容易发生火灾。

五、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短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电火花和电弧,照明灯具和电热器接触可然物等。

六、常用灭火器的名称及其灭火类别:

1、干粉灭火器,适用于固体类物质、可燃液体、气体或带电设备的初期火灾;

2、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油类、一般固体物质(木、棉、麻、竹等)火灾;

3、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图书、档案资料等火灾;

七、发生火灾为什么不能乘坐电梯?

因为发生火灾可能会停电,同时电梯井直通大楼各层,烟、热、火很容易涌入,导致电梯变形或失控。

八、火场逃生通过烟雾区时为什么要弯腰或爬行呢?

因为烟雾比空气轻,浮在上层。

九、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

1、隔离法;2、窒息法;3、冷却法;4、抑制法

发生火灾自救方法:

1、利用建筑物内的疏散设施逃生。

2、利用简易防护器材逃生。

3、自制简易救生绳索,切勿跳楼。

4、开辟避难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