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产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经济产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经济产业

生态经济产业范文1

一、理论基础与协同机理分析

( 一) 理论基础

1. 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是一门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运动规律的科学,其内涵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信息交流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1]。而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1966 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 Kelineth Boulding) 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2]。1988 年,以国际生态学会( ISEE) 创立生态经济学为标志,生态经济学才真正作为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关系的一门学科走上国际舞台[3]。生态经济学在国内的研究始于 20世纪 70 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4 -7]。

2. 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经济增长点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 1947 年由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其著作《启蒙辩证法》中提到 Culture Industry,直译为文化工业,即文化产业。作为介于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特殊形态,文化产业被不同的国家诠释为不同的含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解释为: 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8]。我国对文化产业做出清晰的界定是在 2004 年,国家制定出台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其中明确指出文化产业就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产业更是成为经济腾飞不可或缺的部分。

3. 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 synergetics) 源于 1971 年,是由著名的物理学家哈肯( H. Haken) 提出的。哈肯认为,以开放系统为前提,大量不同的子系统间通过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复合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系统间的非线性关系使得整个开放系统从无序演化为有序,同时产生了“1 +1 >2”的效应,即所谓的协同效应[9]。也正是基于这种非线性关系,两个开放系统的协同作用产生的效应要比这两个系统间简单相加产生的效应大。一个生动的例子是“蜜蜂与花”的启示。蜜蜂采蜜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手段,但是在蜜蜂采蜜的过程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帮助花传粉授粉,由此花可以继续繁衍。有了花的存在,蜜蜂的生存更是得到了保障。而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如“花与蜜蜂”的行为正是两个正外部性系统叠加带来放大效应的结果。

( 二) 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

1. 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

( 1) 生态经济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生态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变革,这个变革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人类认知而发展的一个漫长过程。从物质基础角度看,生态经济的发展为人类生存提供最基本的生命物质保障,而这些保障从最根本上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温床。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文化产业是生态大环境孕育的,但是生态经济的发展从物质保障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如果从更深层考虑,生态经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人类理念的转变,即从“对自然的无度索取”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产业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事业大繁荣的结晶,是从对资源能源依赖的发展模式下脱颖而出的新的发展形式。而这种新兴产业的发展是需要以生态经济的发展理念为基础的。

( 2)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生态经济的更好发展提供动力。一方面,文化产业做为一种“绿色产业”具有能耗低、环保、产业附加值高等优点,做为朝阳产业,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文化产业自身具有的特点使得其产生很大的溢出效应,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变旧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传统产业升级蜕变。同时,文化产业直接和间接产生的就业岗位对社会问题都会带来正的效应,而这些都会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源动力,为生态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而生态经济的发展又从各个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这样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形成了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的正相关连续上升螺旋。在这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文化产业的溢出效应不断在其上升“路径”中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催化作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经济的外延性和各个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为其整体发展指明方向。据此,文化产业和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机理开始凸显。

2. 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相互约束

( 1) 生态环境的恶化将抑制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经验证明,一国或地区如果受到某种外界因素的刺激( 比如工业革命) ,从而大大提高了该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能够支撑更多的人口生存发展,导致人口激增,进而需要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料,而当地原有的朴素自然文化观念受到冲击,“人定胜天”的意识逐渐泛滥。同时,为了发展经济,人们开始滥伐森林、掠夺资源、毁林开荒,从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打破了原有的低水平均衡状态,生态经济发展更加恶化。由于当地的投资环境恶化,文化根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动摇,传统的文化事业不能得到弘扬,文化产业也难以发展,从而陷入“生态破坏投资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受阻文化产业滞后加剧对生态环境的掠夺和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的恶性循环怪圈中,使经济社会处于一种低水平陷阱而难以摆脱。

( 2) 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制约着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就不可能有稳固的文化根基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另一方面是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如果经济基础薄弱,人们的消费水平不高,就不易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因而难以实现文化产业化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就制约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培育出积极的环保意识,促使人们自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的特性,其发展壮大有利于引导低附加值部门的产业转型,加速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降低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部门的产出比重,增加环境友好型部门的产出比重,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3. 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目标———生态社会生态系统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人类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孕育出来的; 人类意识形态的出现慢慢形成了文化,而文化从某些层面上催生出了经济制度、经济体系,形成了现在的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主要依赖生态圈的各种资源,慢慢形成了最基本的三角塔形构建,即最简单的从生态到文化到经济再到生态的基础循环[10]( 如图 1 所示) 。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打破了人类从生态系统中无度索取资源的过程,人们努力的寻求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平衡点,生态经济就此应运而生。文化经济的形成则是基于人类文化自身与经济系统结合的产物,在此我们把文化经济具象化为文化产业,就是人类文化产业化的一种经济形式,在人类文化与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过程中,也会衍生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形式,我们暂且把这种形式称作生态文化。生态经济、文化产业、生态文化的协同发展必定能够催生出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形态,即生态社会。在最基本的三角塔形构建中,人类一直延续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从污染到治理到再污染再治理的恶性循环,人类社会文化就在出于恶性循环的经济基础上得到了畸形发展,生态系统作为最基础的构建为一切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支撑。而生命供养系统中的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恶性循环也终将走向枯萎。随着认识能力的提升,人类意识到了从污染到治理的循环弊端,所以生态经济的出现替代了最初从污染到治理的发展模式。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社会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演化,文化产业化的出现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和生态经济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对现代经济的发展发挥加速作用,这种高速的和谐的增长会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生态社会。而生态社会无论从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上,生态利用与保护的均衡上,还是人类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解读上,与现代的社会发展模式相比都将更加完美与和谐。

二、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是甘肃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抉择

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作为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二者的协调发展不仅对经济发达地区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 甘肃省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相互约束

1. 生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约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根据《2011年11月甘肃统计月报》的数据,甘肃省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5. 29∶ 55. 03∶ 29. 68,其中工业所占比重为44. 78%。石化、有色、电力、冶金、食品、装备制造和煤炭作为甘肃省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2. 13%,是甘肃省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甘肃省经济结构仍然以重化工业为主。由表1可知,除了生态用水占用水总量的比重、R&D 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率指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主要生态经济指标[11]甘肃省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目前甘肃省经济结构仍以高耗能、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主,生态经济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其呈现出的一系列负外部性问题客观上约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甘肃省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资源,但是由于地处偏远,远离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文化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如表 2 所示,甘肃省文化产业指标总体低于全国相应指标,除人均拥有杂志册数和每万人电视节目制作时间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指标都与全国平均水平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和文化传播业整体水平方面差距较大。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说明其对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足。而对于甘肃省这样的文化大省,文化资源没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文化没能产业化,从最根本上不利于甘肃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落后又迫使人们走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经济发展道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经济得不到发展。生态经济的落后又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使甘肃省被迫进入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模式。

( 二) 甘肃省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1. 甘肃生态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虽然,近年来甘肃省已经在生态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主要生态经济指标仍与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如果继续实施降低单位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单位经济效益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则不仅可以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增进全社会的福利水平。一方面,更多节约的经济资源可以用于支持其他行业如文化产业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持续改善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从而逐步孵化出本地文化品牌; 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增加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带动文化消费市场的扩张,从而带动本地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经营,为实现甘肃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生态经济的促进作用

甘肃省拥有享誉全国的天水伏羲文化、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等具代表性的文化旅游胜地,黄河文化遗址、古生物化石遗址、祁连山沿线河西走廊文化风景线等独特风貌。甘肃省又是途经的主要省份,革命文化底蕴厚重,同时,甘肃省也是多民族聚集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丝绸之路横穿甘肃全境,历史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孕育出了以《读者》、《丝路花雨》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品牌,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基于国家大力倡导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及甘肃浓厚的文化底蕴,甘肃省政府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出加快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园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努力将甘肃打造成为省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开发文化产业势必会为甘肃生态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为转变旧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甘肃传统产业升级蜕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而促使甘肃经济进入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的正相关连续上升螺旋,使得其向更高的社会经济均衡点迈进。

( 三) 甘肃省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

面对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艰巨任务,甘肃省极易陷入恶性循环的低水平陷阱。甘肃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生态、文化、经济三者之间的基础关系,利用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协同机制,使二者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协调、互相促进。而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则无疑具有正外部性相互叠加的放大效应,一方面发展了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为代表的生态经济,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将进一步引导其他低附加值产业的转型,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逐步向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的高水平均衡过渡。而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作为生态社会最基础的构建,二者的高速发展势必会推动甘肃省走进一种文化底蕴浓、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会形态。

三、甘肃省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

( 一) 积极运用生态补偿政策,建设“绿色甘肃”

生态补偿政策是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相互沟通的桥梁,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减轻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为生态补偿的长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有利于生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双赢局面。由于生态补偿所需初始资金投入较大,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且见效缓慢,因此在实施生态补偿项目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公共职能作用,以建设“绿色甘肃”为目标,为生态补偿项目提供足够的资金保证,从而逐步把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带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 二) 因地制宜,分地区分等级有序发展

结合甘肃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特点,在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进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各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共同发展。依据甘肃各县市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民族文化底蕴,结合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开发的相关政策,将甘肃划分为不同的发展级: I 级———文化底蕴丰富,经济基础较好地区; Ⅱ级———文化底蕴较丰富,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地区;Ⅲ级———文化底蕴不足,经济基础薄弱地区。采取优先发展 I级,辅助发展Ⅱ级,带动发展Ⅲ级的方法。将有限的经济资源利用在 I 级地区,Ⅱ级地区协调发展,同时注意不要产生经济的两极分化,所以特别强调对Ⅲ级地区的带动作用。

( 三) “点—线—轴—网”逐渐过渡发展

甘肃位于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地貌复杂多样,版图呈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状,地形狭长。由于受地貌地形的限制,经济发展很难形成具有规模的大都市商圈。结合甘肃的地形状况,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应走“点—线—轴—网”逐渐过渡的协同发展路径( 如图 2 所示) 。a 点—轴 b 点—线—轴 c 点—线—轴—网图 2 甘肃省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点—线—轴—网”协同发展路径例如,适度选取生态经济发展试点城市 A 和 B,大力开发文化产业,发挥二者协同发展作用机理,打造生态试点城市增长极。利用铁路、公路的纽带作用,带动 A,B 试点城市之间的地区发展。发挥增长极的辐射效应,各自以 A,B 为中心向外扩散,带动毗邻的 C,D,E,F 城市发展,形成轴线带的发展局面。最后,形成以交通为纽带的多城市协同发展经济网,推动整个甘肃生态经济的腾飞。

( 四) 以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为重点,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并驾齐驱

应紧密依托《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以循环经济项目及园区建设为重点,作为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实现文化产业与循环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发展。同时,应以生态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在循环经济与文化产业项目的遴选、设计、建设过程中,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加大对生态工程的资金投入,使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并驾齐驱,从更高、更深层次上实现甘肃的跨越式发展。

生态经济产业范文2

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文化科技一体化”是当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显著特征。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是一种血脉相依的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节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而文化产业就是新的增长点之一。我国近年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元素的支撑,方能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繁荣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因此,当前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政产学研用等各部门各主体联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文化科技发展的支持与引导,加强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与机制体制创新,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文化与科技进一步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为目标的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研究,可有助于提升该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有效促进该区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提升它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竞争力。可以深入认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规律,丰富生态型经济区的区域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相关理论,拓展生态型经济区和我国中部地区各省份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实践视域。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在的江西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文化出口增速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这标志着江西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出铿锵一步。2012年,江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400亿元,达1460.25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3.4%;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407.3亿元,按同口径和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1%,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同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特点鲜明,文化产品制造业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各地区文化产业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呈现出均衡发态势。但是,在充分肯定江西省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与差距:文化产业经济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服务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低,文化消费水平不高;产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行业影响力不强等等。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3.1以项目促进科技发展。

全省投资规模上千万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有近50个,上亿元的项目有近20个。这些重点项目,大部分分布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而且促进了产业内的科技创新。

3.2以园区促进科技发展。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加快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集群的建设,正在培育或已经培育了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产业园区或示范基地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中坚力量,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

3.3以市场促进科技发展。

经过多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形成门类较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不断发展。成熟的市场将促使文化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就是与时俱进,加强科技创新和不断发展新技术应用。

3.4以人才促进科技发展。

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为促进科技发展与创新,江西省正加快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开展高校与企业间合作的尝试,这标志着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进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均坐落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形成了由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构成的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优秀的人才进入企业,并最终投入市场,必将对科技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3.5以改革促进科技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体制改革正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由试点向面上推开,大力推进出版发行体制、文艺院团体制、新闻媒体和电影体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方面的改革,不断增强活力壮大实力,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随着改革的步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日趋旺盛。

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保持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4.1艺术创新能力差。

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的一个直接原因,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链尚未形成。在新兴文化产业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主研发的软件及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动漫网游等文化产品很少,在产业链的上游缺乏竞争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跨越传统媒介的新兴文化艺术样式不多,传统文化形式与数码、网络、电信、制造、中介、营销等领域的渗透力不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艺术创新能力不仅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我国的先进地区,原创能力薄弱,竞争力必然低下。以动漫行业为例,杭州市2010年原创动漫作品生产量达到3万分钟;而江西全省到目前为止长篇原创动画仅生产出一部《十万个为什么》,艺术创作能力的差距可见一斑。

4.2企业创新能力散。

现代文化企业的产业集中度过低,主要是低在企业规模偏小,尚未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的优势互补的集群发展态势。企业创新能力分散的现象特别突出,例如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业的创新,仍以大量小作坊式生产方式为主;动漫行业的创作与创新,以十多家动漫公司和工作室分散经营为主,未能形成合力,更缺乏龙头领军企业。现代文化产业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它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能产生高附加值的产业。产业集中度高,才有利于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实现。

4.3技术创新能力低。

造成该问题主要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主要得益于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含量偏低,而高科技文化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二是文化品牌产品的延伸和多元化开发不够,文学、影视、广播、舞台艺术等不同文艺形式之间的互动不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虽然拥有一批文化品牌,但还未能有效利用高科技力量,还没达到自身品牌的多元化商业开发。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发展速度落后于发达地区。

4.4创新队伍人才缺。

现代文化产业的科技发展与创新,需要技术和艺术两条腿迈进,而技术和艺术的载体是人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不仅缺技术人才和艺术人才,而且缺管理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缺乏高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与人才引进方式。这明显制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4.5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少。

科技发展与创新是以资金为后盾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明显缺乏资金的支撑。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对文化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大都重点投到了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产业,很少有资本进入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在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方面投入更少。对于现代文化产业及其科技创新,江西省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不够,社会资本参与度低。为现代文化产业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完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完善,应分别围绕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优化、文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科技项目引领带动作用发挥和文化科技专业人才队伍汇聚等五个方面展开:

5.1优化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鄱阳湖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应制定适合当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积极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法规建设。深化文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体制创新,积极探索跨部门、跨地区合作新机制;建立统一的文化科技指标评价体系,客观评价文化科技发展速度、水平、潜力和效益;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文化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的各项政策,保证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坚决打击盗版行为,肃清盗版市场,统一稽查,管理文化市场。

5.2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南昌、景德镇、九江、赣州、萍乡、抚州六市文化及创意产业基地,着力构建共青城影视基地、南昌市综合型创意产业基地及传统书画艺术基地、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意基地、抚州传统工艺基地。依托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培育和壮大沿京九、浙赣、昌九、沿江、环鄱阳湖为主轴的生产力布局,构建全区点线面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综合现代文化产业空间格局。从而带动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产业集群,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规划一批带动性强的文化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上市,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创立自主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各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资源聚集优势,搭建公共技术服务支撑平台,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实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要素深度互动、有效衔接。

5.3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创意产业发展也应该走与日本相似的路径———注重产业和文化的结合,但现阶段更应注重产业发展。选择富含江西元素、积累规模效应、充满科技含量、具备发展潜质的五大行业———出版、旅游、动漫、陶瓷艺术品业、软件及服务外包业,作为科技创新重点关注和重点扶持的行业,形成区域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关联产品、衍生产品的商业化开发,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高端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尽快形成产业链条长、集中度高、专业化水平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集群:红色及军事教育文化产业群、动漫游戏产业群、戏曲文化产业群、宗教文化产业群、陶瓷艺术品文化产业群、中医药文化产业群、客家文化产业群、休闲文化产业群。

5.4发挥科技项目引领带动作用。

经济工作要强调抓项目,文化科技建设同样要十分注重抓好项目。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抓项目要有龙头,为统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科技项目,须建立省级重点文化科技项目库。并将这些重点文化科技项目纳入中国文化产业网项目库。同时对入库项目通过各类媒体、文博会、招商会等形式统一对外进行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并优先给予产业政策扶持。继续积极推进江西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江西慧谷、红谷创意产业园”、“泰豪动漫产业园”、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等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精心实施文化科技招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继续利用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这个重要平台,积极开展文化科技招商引资活动。

5.5汇聚文化科技专业人才队伍。

生态经济产业范文3

    [关键词]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产业

    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的现状

    1.生产业呈增长态势,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8 年以来,特别是爆发金融危机以来,面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在工业增长减速的情况下,以生产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保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的较快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 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省生产业增加值为1952720万元。2006—2009 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服务业平均增加值年增长速度为17.25%,3年间增长达1.7倍之多,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 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583.1045 亿元,占GDP 的比重为20%,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服务业增长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43.63%。同时,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2006—2009 年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的增加值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8%,增加了将近1倍,随着服务业总量的不断发展壮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起着稳定器作用。

    2.生产业对外开放取得进展

    吸引外资是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各行业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例如软件业,全国最大财务软件企业用友软件正式落户南昌市,计划将在南昌高新区打造成为最大的软件服务外包基地; 金融业,渣打银行和香港大新银行也分别与南昌市签署了落户协议,实现了江西外资银行“零”的突破; 物流业,2007 年引入了香港中羽集团,在昌北机场建设南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中心。迹象表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吸引外资取得不小的进步,但与制造业比起来,比重仍然较低。

    3.生产业就业容纳力强

    通过比较2005~2010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人数及结构(如表所示),会发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人数增长迅速。2005年生产业人数为393.11万人,2010年生产业人数增长为484.42 万人,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人数增长最多,从275.12 万人增加到353.26 万人,几年间增加78.14万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人数增长幅度最大,2005年的8.15万人到2010年的22.68万人。金融业和保险业属资本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数并不多,但从我国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该行业今后的就业吸纳能力非常高。

    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业内部结构偏重于传统生产业,现代生产业较弱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内部的各个行业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以2009年为例, 2009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的增加值占全部生产产业增加值的比重41%,金融业增加值的比重占总的生产业12.5%,批发零售业增加值的比重占总生产42%,信息服务、计算机服务业的增加值占总生产为4.5%。从而得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个行业内部偏重于传统生产业,现代生产业发展较弱。

    2.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对外开放取得进展,但力度不强

    吸引外资是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各行业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例如软件业,全国最大财务软件企业用友软件正式落户南昌市,计划将在南昌高新区打造成为最大的软件服务外包基地; 金融业,渣打银行和香港大新银行也分别与南昌市签署了落户协议,实现了江西外资银行“零”的突破; 物流业,2007 年引入了香港中羽集团,在昌北机场建设南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中心。迹象表明,江西生产业吸引外资取得不小的进步,但与制造业比起来,比重仍然较低。2009 年生产业实际利用外资为3.91 亿美元,仅占全省利用外资的10%,而制造业利用外资达26.1亿美元,占全省利用外资的65%。表明江西生产业对外资开放程度不高,离真正开放型经济相差甚远。

    3.生产业人力资源缺乏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才虽然有一定程度的积累,但大都是产业工人、初级技工等仍占据了    人才队伍的绝大部分,那些拥有较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十分紧缺,尤其是和生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人才十分显得更为匮乏。区内各大专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脱节,各类培训机构主要开展的是初级技能人才的培训,使得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的人才队伍存在总量? ⒉愦蔚汀⒑蟊噶α坎蛔愕奈侍狻M倍垦睾7⒋锏厍谖?

    纳此类专业人才方面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长期存在。因此,短期内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从业者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远不能适应生产业快速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需要。尤其是金融业、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工业设计业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等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对高级管理人才、产品创新人才、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这已成为制约和影响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一大关键因素。

    4.生产业结构不合理

    生产业发展水平不均衡,从生产业分行业来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金融业发展迅速,但是其它行业发展则相对较慢,特别是科研开发、信息咨询、计算机服务等行业严重滞后。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中规模最大的是房地产,增加值为8377355万元,占生产业的比重为10.7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分别为410990万元、731737万元,186147万元,在生产业中的占比分别为5.28%、9.4%、2.39%。可见不合理的生产业内部结构问题都是要获得生产业的长远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从经济中心城市看,整个生产业仍然是一种技术层次不高的服务业,高薪技术层的服务产业不发达,从而造成生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不高。   5.地区分布不平衡

    生产业的空间布局与传统的工业布局有显着的区别,适当的地域集中,特别是向城市的集中是合理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是生产业向城市的集中是有限度的,不同的产业的集中趋势也是有差异的。一般而言,新兴现代型的生产业由于受地域限制小,有很明显的向城市集中的趋势,而传统型的生产业则并非都向城市集中,如物流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城市集中趋势则不是很强。所以,从生产业总体来看,这种集中应该是有限度的,过度的集中不仅不能促进生产业的发展,反而造成产业内耗严重,缺乏效率。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有明显的集中趋势,即省会南昌市的生产业一枝独秀,其他地级市的生产业发展要落后很多,景德镇、鹰潭、新余其规模和速度都与省会南昌市相差甚远。因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获得生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必须合理调整各产业的空间布局,合理分散。

    三、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文章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大科技创新能力,聚集人才

    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第三产业的比重非常小,而这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科技创新是生产业快速发展的引擎和加速器。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来看,其生产业的发展无一不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为此我们应该借鉴其发展,加强技术和信息化改革。

    注重人力资本是生产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发展生产业的时候要注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生产业发展提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适应市场的需要,加快形成“产一学一研”结合的创新体制,加快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以及企业间的合作,形成高校和科研机构研发,企业推广应用的发展模式。除此之外,也可以鼓励生产业企业建立企业自己的研发技术部门,通过引进技术人才,研发核心技术,投资核心项目等,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2.加强产业融合,推动生产业集聚发展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必将扩大相关生产业的发展空间、催化新的生产业业态。

    目前,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滞后于制造业发展,应加强产业融合,在二业的融合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先进的制造业是生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市场,发达的生产业则是制造业的依托和支撑。环鄱阳湖生   态经济区应以汽车制造、装备生产、有色金属、电子机械等几大龙头产业为轴心,推动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加快研发、检测、维修、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技术培训、供应链管理、仓储、零部件配送、售后服务、项目外包、保险、物流、展销等服务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培育现代制造业的中介服务产业集群,促进江西省重装机械、石

    化设备、汽车制造、电子通讯设备等产业与信息、保险、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研发设计、成果转化等重点生产业的发展。

生态经济产业范文4

[关键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同;产业系统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在现阶段,经济增长仍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系统演化的核心目标。Meadows(1972)提出的“零增长”解决方案显然不能为发展中国家所接受。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提升,已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从中观的产业角度来说,一个动态演化的经济体可以看作是一个复杂的产业系统。产业系统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存在着各种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关系,共同决定了产业系统的功能。当前对产业系统的研究是分别从经济学角度和生态学角度进行的,在产业经济学和产业生态学两个分立学科研究的现实,使产业系统的研究要么偏重于经济效益的提升,要么偏重于生态效益的提升。本文在梳理经济学角度的产业系统和生态学角度的产业系统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分析了其内涵、特征、要素及结构关系,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为企业制定相关战略提供新的理论框架指导。

一、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及其局限性

产业经济学是以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企业集合即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为核心内容,以实现产业经济效益提升为目标的应用经济学科。伴随着20世纪以来系统科学的飞速发展,系统科学思想应用于产业经济问题的研究开始盛行。由华西里·列昂惕夫(1970)构建的投入产出模型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最突出的运用系统科学研究产业经济取得的重大成就。咎廷全(2002)出版的《产业经济系统》试图为产业经济系统分析奠定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试图构建新的产业经济学分析范式。

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在实际使用时具有“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分析框架下的两种内涵:“产业组织”角度是将一个产业或一类产业构成的经济系统作为一个产业系统,比如“信息产业系统”、“电信产业系统”、“房地产产业系统”、“高技术产业系统”等,此时产业系统是指由该产业内不同企业和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可以称之为微观的产业系统。“产业结构”角度的产业系统则是由不同的产业和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比如一国、一个地区的产业系统,可以称之为宏观的产业系统。本文所探讨的产业系统是从宏观层面上展开的,包含了不同产业的经济系统。产业系统内同一个产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为争夺资源进行竞争,优胜劣汰,各个产业基于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产生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最终实现产业系统功能的升级。

从经济学视角研究的产业系统以追求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产业系统内要素的流动、企业的竞争、产业的关联均是以经济回报为导向的,从而形成了产业活动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排放废弃物的“资源开采一生产加工一消费使用”的线性发展模式。资源的不可逆性和环境污染成本的提升正制约着产业系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这种矛盾正使经济学视角研究的产业系统缺乏生态变量这一局限性日益凸显,将资源环境等生态因素纳入传统的产业系统研究越来越迫切。

二、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及其局限性

产业生态学正是探讨产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实质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对现行产业活动进行优化,使产业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得以协调发展。它强调物质的循环利用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减少。产业生态学的发展催生了从生态学视角对产业系统的研究。

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是指由不同产业和它们之间的生态关系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这种生态关系的核心表现是由传统的线性模式向基于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再利用的物质循环模式转变。如图1,在原有线性发展模式下资源开采、生产加工、消费使用各个环节排向产业系统外的废弃物,在循环模式下,可以直接或者经过废弃物的统一回收和处理提供给以上各个环节作为原材料。

生态学视角研究的产业系统是基于废弃物投入产出关系的纵向生态产业链以及生态产业链之间横向的物质和能量的层级利用关系的整体。在生态产业链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基于废弃物关系形成上下游关系,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使原有的线性生产过程“循环”起来。而在一条生态产业链中不能资源化的废弃物可以作为另一条生态产业链的原材料,各条生态产业链因此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闭环的产业系统。如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就是基于废弃物的投入产出关系而形成的产业系统。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以一个燃煤发电厂的废弃物再利用为发端,1982年这一燃煤发电厂开始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工业余热转变为蒸汽提供给炼油厂,而炼油厂将生产过程形成的液化气提供给生产石膏的工厂,因此形成了发电厂炼油厂石膏厂这一生态产业链。事实上,在一条生态产业链上,企业之间可能形成双向的废弃物交换关系,如炼油厂将废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后的冷却水提供给发电厂,减少了发电厂对淡水资源的使用,从而使发电厂和炼油厂实现了双向的废物交换关系。在该条生态产业链中的企业如发电厂仍然有可供再利用的热量,可以提供给养鱼场,鱼池的淤泥可以作为肥料提供给农场,从而形成了下一条生态产业链。废弃物在各条生态产业链中及其间经过循环利用,从而实现了产业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

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的产业系统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实现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然后才是实现产业的社会经济目标。产业系统中产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之间关系的讨论主要是围绕资源和废弃物的优化配置而展开的,如在优化产业关联时主要是从废弃物的投入产出关系角度出发,而对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考虑甚少,因此,偏重于生态效益的提升,这充分显现出其忽视经济变量这一局限性。另外,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的产业系统往往强调一定空间内物质循环系统的优化。尽管废弃物的规模经济特性需要集群式的发展模式,但是封闭趋向的产业系统会带来产品质量或是成本优势的丧失。近些年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由于过于强调园区内闭路循环的构建,已带来诸如园区内居民使用的供暖和燃气比园区外要贵、园区效率低下、企业发展活力不足等诸多不利影响。

因此,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重点关注废弃物的投入产出关系,而忽视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强调物质和废弃物循环而形成了系统的封闭性,均体现了产业生态系统偏向于实现生态效益而对经济效益考虑不足的局限性。这对于在一段时间内仍是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的企业来说,缺乏动力支撑。这也正是当前我国生态工业园区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内涵和特征

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偏向经济效益而缺少生态变量,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偏向生态效益而忽视经济变量。但是,考虑资源环境约束下经济发展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研究产业系统,其对象都是“产业”及产业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视角重新研究产业系统内的产业及其之间的关系,将产业间基于产品投入产出的经济联系和基于废弃物投入产出的生态联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本文定义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是指由不同产业相互联系形成的、以经济和生态变量共同表征的复杂演化系统,包括产业经济和产业生态两个子系统。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一)产业系统包含产业经济子系统和产业生态子系统,二者是一种协同关系

产业系统是由产业经济、产业生态两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系统。产业经济子系统和产业生态子系统分别对应于之前从经济学角度和生态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主要区别在于追求目标和产业之间关联内容的不同。在产业系统演化过程中,产业经济与产业生态子系统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产业经济的增长为产业生态效益的提升提供重要的经济基础;产业生态的提升尤其是循环产业链的形成可以通过废弃物资源化,直接节约生产成本,还可以减少对废物的处理费用而减小环境成本。产业经济与产业生态两个子系统正是通过这种良性促进关系的形成和维持,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二)产业系统同时强调产业间的经济和生态联系

产业系统内各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经济和生态关系为连接,共同推进产业系统的演化。为了能在产业系统体系下同时分析产业间的经济和生态联系,本文基于生态学的食物链理论,将产业系统中的产业粗划分为生产产业、中间消费产业、最终消费产业和分解者四类,其中中间消费产业包含初级消费产业、次级消费产业等。基于新的产业划分,产业系统内产业间的经济和生态联系如图2所示。其中图中虚线框内生产产业一中间消费产业一最终消费产业以虚线箭头表示的基于产品关联的关联关系即为传统的产业线性关联关系。除了传统的上下游产业的经济关联外,基于各个产业排出废物的再利用与其他产业进行生态链接。在本文的产业系统中,由于产业活动产生废弃物可以资源化,因此被称之为副产品。各产业之间可以直接进行副产品的交换,不能直接利用的副产品则可以通过专业的废弃物筛拣、处理和加工产业进行处理,形成可再利用的资源。产业系统中各产业的副产品联系可能表现为双向的。

(三)产业系统以经济和生态变量共同表征

经济学角度的产业系统状态变量一般用GDP、产值等反映产出增长的指标表征,而生态学角度的产业系统状态变量多是以环境效益来表征。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强调产业系统的状态变量应是同时体现经济和生态关系的变量。一般地,产业系统的状态变量可以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变量共同反映。经济效益变量不仅仅是指通常所指的经济量的增长,更要反映经济增长的质,这种质包括增长结构的优化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生态效益变量不仅包含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的减少,还应包括生态效率的提升和生态创新能力的增强。即产业系统演化的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四)产业系统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复杂系统

首先,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不仅体现在产业系统内部各主体、要素之间各种相关作用、多目标、多变量等复杂的相互关系,而且体现在产业系统所处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从一国的产业系统来说,产业系统内部庞大的产业类别以及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本身非常复杂,再加上考虑了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关联关系将不再是简单的、单向的线性关系,体现出更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一国的产业系统不仅受到全球产业系统演化的影响,还受到一国社会环境的影响,产业系统与所处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正使各个国家产业系统的关联关系增强。国际范围内出现了革命性的新技术,必然通过技术扩散影响一国产业系统生产范式的转变。而社会局势、经济大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可能引起产业系统演化方向的变化,推进或者阻碍产业系统的发展。

其次,产业系统是一个动态演化的系统。产业系统主体、结构和状态均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从产业系统的主要行为主体企业来说,在政策、科技、市场等因素的引导和作用下,企业会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投资方向和战略,从而影响各个产业的规模和竞争力。各产业的物质联系的频度与强度,则会随着各主体利益驱动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最终影响到产业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从动态意义上去研究产业系统的演化。

从以上内涵可以看出,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具有递阶层次性、非线性、开放性、适应性等特征。

递阶层次性。产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和影响。基于经济和生态协同的视角,产业系统包含产业经济子系统和产业生态子系统,而在各个系统内部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多个产业系统,单一产业还可以继续分解为各个企业。产业系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产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均有着各种各样的关联关系,最后影响产业系统的功能。即使在某一种联系中,也可能存在着递阶的层次关系。比如产业与产业之间,由于不同的产业在产业系统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等级的产业群,有的属于生产产业、有的属于消费产业等。由于递阶层次性的存在,需要对产业系统的演化进行多层面、系统地思考。

非线性。产业系统要素与要素,要素与子系统等相互作用的多层次性决定了产业系统内部不是简单的、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非线性是产业系统产生复杂性、实现功能优化的主要根源。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形成推动产业系统演化的控制力量,使得产业系统成为一个动态变化的动力学系统,从而产生出分岔、突变、混沌等多样性和奇异性等系统行为。一方面,产业系统存在着自我强化和稳定的自组织机制;另一方面也具有不断适应环境的行为过程和功能机制。产业系统存在着各种随机的涨落,通过各种非线性作用机制形成巨涨落,最终促使产业系统的状态变量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

开放性。产业系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与所处的大系统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传递和转换。就一个区域的产业系统来说,系统的主体可以通过网络关系与产业系统外主体进行创新合作和信息交流。产业系统内部的子系统、要素间相互保持开放也尤为重要。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提出的产业系统正是强调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与系统等多层面的相关作用。只有系统内的各行为主体相互开放,才有可能实现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整合,实现要素间的有效对接。

自适应性。根据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具有自适应性的主体是系统复杂性的主要来源。这些主体具有智能性、适应性和主动性,在与环境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积极地试图将一切转化为有利因素。产业系统所处环境的多变性,使各行为主体在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修订规则。产业系统的优化升级正是系统内主体间的互动、主体与环境的互动在系统层次的“涌现”。

四、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关系

根据本文对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的内涵和特征的界定,产业系统内的要素及其结构关系如图3所示。

根据前面对产业的重新划分,产业系统内的经济主体即企业也可以粗划分为四类,即生产企业、中间消费企业、最终消费企业和分解企业。其中生产企业是指以从产业系统外获取资源和能量,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为其他企业提供中间投入品和副产品的企业,比如进行农产品生产、煤炭和矿物开采等企业。中间消费企业指以生产企业的产品和副产品作为投入品进行加工生产、生产的产品提供给其他企业作为投入品的产业。最终消费企业则是以中间消费企业的产品和副产品作为投入品进行加工生产、生产的产品提供给产业系统外的消费人群使用的产业。分解企业则是指以生产企业、中间消费企业、最终消费企业在产业活动中无法进行直接交换的副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的产品作为以上各类企业投入品的企业。产业系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间的结构关系可以从纵向的产业链关系和横向的模块关系两个层面来看。

纵向的产业链关系是企业间基于产品和副产品的投入产出而形成的关系,这种产业链关系同时包含经济和生态关系。因此,在产业系统中将其称之为经济生态产业链。如图3中的经济生态产业链1是由生产企业1、中间消费企业1、最终消费企业1和分解企业1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单向线性关系,而可能表现为双向联系,而这种双向联系的内容可能是基于产品的,也可能是基于副产品的。以生产企业1和中间消费企业1之间的联系为例,生产企业1的产品和副产品可以提供给中间消费企业1作为原材料,而中间消费企业1的副产品也可能成为生产企业1的投入品。各条经济生态产业链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产业链的多方向的非线性系统。图4以电脑产业链中铜的使用为例,简要说明了这种经济生态产业链关系。

具有同类属性企业的集合又形成了横向的模块关系,即生产企业的集合构成了生产产业、中间消费企业的集合构成了中间消费产业、最终消费企业的集合构成了最终消费产业、分解企业的集合构成了分解产业,这些模块之间由产品和副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连接,最终形成了产业系统的循环关系。

纵向的经济生态产业链和横向的产业模块关系共同构成了产业系统内要素的结构关系,这种多层次、多内涵的结构关系不仅能够实现产业系统的经济效益,还能实现生态效益,从而一方面满足社会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与自然系统的协调。

需要指出的是,产业系统本身不是封闭、孤立的,它不断与系统外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一方面,产业系统最初的原材料和能量是从自然界获取的;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产业系统不可能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问题,在产业系统内不能进行循环利用的废弃物最终排出产业系统;再次,产业系统会与其所在的更高一级的产业系统进行信息、技术、人才、市场的交流,从而为产业系统不断引入“负熵流”,不断保持系统内主体的活力,从而使得产业系统的优化和升级成为可能。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在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这一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角度尝试对产业系统进行重构,为产业系统发展提供统一的研究框架,对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主要偏向经济效益的实现,关注产业间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而忽视生态变量;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主要偏向生态效益的实现,关注产业间废弃物的投入产出关系,而忽视经济变量。因此,提出应构建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是指由不同产业相互联系形成的、以经济和生态变量共同表征的复杂演化系统,它包含了具有协同关系的产业经济子系统和产业生态子系统,同时强调产业间的经济和生态联系,是以经济和生态变量共同表征的动态演化的复杂系统。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具有递阶层次性、非线性、开放性、适应性等特征。产业系统内纵向的基于产品和副产品投入产出关系形成的经济生态产业链和横向的各产业模块的链接关系共同构成了产业系统内要素复杂的结构关系,正是这种多层次、多内涵的结构关系能够实现产业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本文对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理论的重新构建,对于各级政府制定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各级政府产业系统发展的目标应由传统的经济增长向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进行转换

无论是一国、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工业园区,在传统意义上,经济增长都是其产业系统发展的核心目标。而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等问题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迫切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关键内容就是发展目标的转换,即如何评价一定范围内的产业系统发展的效果。当前经济效益的提升仍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系统发展的关键目标,但经济效益不仅仅是GDP的增长,还应包含能够体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指标。技术进步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换的重要方式,也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核心指标。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重点。因此,经济效益应是基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的综合效益。除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产业系统还要追求节能减排、生态效率改进、生态创新等生态效益的提升,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在评价一定范围内的产业系统发展时,应同时考察有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指标,从而形成对产业系统内要素的流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关系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引导作用。

(二)在资源环境约束下,产业系统的发展模式需要从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向基于废弃物连结的生态产业链循环模式转变,再到同时包含经济与生态链接的相互依赖和协同共生的模式转变

末端治理模式由于仍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前提,环境治理成本高、治理难度大,从而无法有效解决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产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产业链循环模式不仅减小了对环境的治理成本,并且变废为宝,节约了原材料的成本,能够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各级政府应致力于构建能够体现源头控制、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生态思想的多部门协调统一的政策法律体系,鼓励企业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各个环节关注可能产生的废弃物的资源化问题,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副产品的交易,在废物回收、利用、处置等体现循环思想的重要环节给予经济政策的支持。产业系统中的企业不仅要注重副产品的交换,更要突出以信息交流、知识共享、动态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共生理念。因此,各级政府不应过于追求“生态”而忽视区域、产业发展本身的规律,不仅关注废弃物的投入产出关系,还要发展基于产品的关联关系,并且使产业系统的发展与所在的更大区域的产业发展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关系,形成生态友好并具有竞争优势的协同共生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产业范文5

关键词:西部;产业;路径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态比较多样,无论是养殖业还是风力发电产业,都是建立在环保基础上的生态产业,不仅达到了循环发展的效果,同时能够切实的为当地百姓谋得较多的利益。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未来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通过提高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可以帮助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助力,而合理的选择发展路径是重中之重。我们不仅要结合西部地区的优势,同时还要与中东部加强联系,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提高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就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途径选择进行一定的研究。

一、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互动

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生态环境良好,而且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其发展的难点也在这里,中东部地区之所以能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完全是建立在“先污染、后治理”的基础之上。为了避免恶性循环,破坏先天具有的生态优势,一定要合理的选择发展路径。中东部地区的经验教训要吸取,其技术设备也要引进,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才是一个绝佳的路径。

(一)区域经济生态化的本质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整个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生物系统,任何一种花草树木都是生物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作为一个强大的群体,经历多次大的变革之后,成为了自然界的主宰。现在,面对不断加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以及资源枯竭问题,我们不得不向区域产业经济生态化的方向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改善现阶段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促进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为物种的生命延续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能量,这也是我们发展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原因。 在自然界与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物质变换的同时,不但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加,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系统规模的演变。

(二)西部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制约

我国的西部地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系统,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不断促进其自然的进化,同时社会经济系统中也在这种交换的过程中影响和促进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西部产业经济的发展与中东部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西部地区在发展经济产业的时候,一直都在利用自身唯一的优势——生态良好。另一方面,所有的产业经济都必须建立在环保的基础上才有进行的可能。所以,西部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制约可以当做一种优势来看待,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让产业经济呈现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

二、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瓶颈

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虽然现阶段是一个黄金的发展时期,但是产业经济生态化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现阶段的社会是一个高度经济化的社会,大部分的商人和企业都非常注重经济效益,因此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来发展产业经济,不仅见效慢、而且在很多的方面都没有办法达到商人和企业的要求。另一方面,国家虽然对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的生态化发展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综合来看,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发展出现了瓶颈。

(一)生态贫困逐步显现

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西部地区的产业经济生态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就是要解决好人口问题。但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却是在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很多的家庭都是“儿女多,收入少”,在这种情况下,西部地区不可能对每个家庭都予以较大的援助,如果依靠发展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根本就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这个问题是西部地区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一定会产生很大的阻力。

(二)生态系统日趋脆弱

受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生产生活的综合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一直不见好转,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将这个方面的问题解决。从整体上的情况来看,需要在西部地区进驻一些大型的生态企业,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能够解决人们日常的一些生产和生活问题。但是,仅仅依靠生态企业并没有办法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了一定的破坏,西部地区的沙漠化逐渐严重,很多的绿洲已经消失。河流的年流量也在降低,降雨量也在减少,所有的问题都在反应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生态系统日趋脆弱。今后的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必须以强化生态系统为基点,将经济效益放在次要地位。

三、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的选择

西部地区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瓶颈,并且很多的问题都已经纠结在一起,让人无从下手。但是,西部地区毕竟是我国的重点发展地区,而且自身的优势是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想将西部地区的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展绿色食品工业

西部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在不断的积累生态化的优势,虽然现阶段的部分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但是凭借深厚的生态化功底,依然能够“东山再起”。本文认为,发展绿色食品工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绿色食品工业不仅能够对当地的生产、生活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同时还可以对整个社会的食品行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现阶段的食品工业处于农业产业链的上游,因此它的发展和壮大必然会带动产业链中游和下游的农牧业、农产品流通业、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绿色食品功工业的发展,能够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效果。并且在解决上述瓶颈问题的时候,也能够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二)发展洁净能源工业

部分有实力的商人和企业之所以不愿意将资金和精力放在西部地区,原因之一在于他们认为在西部地区投入以后,产出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见效慢。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想要收效快、持续发展,就需要在洁净能源工业方面进行一定的努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得到较大的社会效益。水能、太阳能、风能都是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比方说是我国地热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在该地区进行地热能的开发会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

(三)发展中药产业

在西部地区,产业经济在生态化的发展方面具有多元化的趋势。在一般人看来,西部地区应该是在花草树木上或者养殖业方面努力,但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只有抓住社会上的主要需求才能获得较大的成就。本文认为,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化的路径可以在中药产业上进行一定的努力。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中药材产地,仅仅在四川省就分布有中药材四千多种,如果整个西部地区大范围的发展中药产业,势必会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充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四、总结

本文对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路径选择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整体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上的优势来发展产业经济,绝对不能以“先污染、后治理”为发展策略,否则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徐素环.对推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

[2]骆志芳,马传仁.西部大开发中几种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式的选择[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04).

[3]袁久和.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的空间解析及其对策[J].价格与市场,2007(09).

[4]方发龙,周江.协调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9(10).

生态经济产业范文6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态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德安县

0 引言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规划中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鄱阳湖为中心,涉及到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其中九江约占1/3。由此可以看出,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基石,而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中,各地产业集群的建设也在加紧进行。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由于地方政府大量招商引资,出现了多种类的产业集聚,大量工业园不断兴起。但现阶段的生产模式及经济利益的驱动影响下,难以消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产业集聚生态化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我们认为发展生态的产业集群是保护生态环境、高效合理地使用生态资源、杜绝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生态化产业集群是在一定空间上的集聚,通过集群内各企业的内在关联性,构建由供应链、生产链、价值链和销售链组成的产业链网,使“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变为“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将外部不经济的生态环境问题内部化,从源头杜绝污染的产生[2]。

德安位于九江市城南板块,紧邻九江县、共青城,无论是资源还是地理位子都在生态经济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子。本文在基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德安县作为研究对象,对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具有推广意义。

1 德安产业集聚生态化模型的构建

德安县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在整个产业构成中占62.08%,现有一个宝塔工业园,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机械电器、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矿产加工。我们调研发现,这些产业之间存在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更没有达到以某一品牌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链带来的整个地区生态式的发展。德安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在大量引进企业进驻发展的同时,打造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对德安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走生态发展之路显得格外重要。由此,引进生态性企业实践这种模式成为关键。

图1 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型

经过实地调研,我们得出德安具备形成生态化产业集群的基础,以最近投资于德安A企业为例,该企业是一家大型农业产业化中医药全产业链综合性企业,产业链涉及中药材的种植、提取、合成、终端产品、研发、销售。本文将以该企业为主导品牌企业,构建出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可为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平台。

该模型是以九江市龙头A企业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化产业集群,战略规划为“一园、二区、三基地”:在中心区域建成一个中医药生态工业园;在种植繁育区将打造为万亩中药材GAP标准化示范基地及休闲、生态旅游、养生观光区;同时将发展为国家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及药材培育研发基地,为国家培育急需的金银花种苗及具有抗癌、治癌作用的曼地亚红豆杉;同时,通过引进家畜产业,依靠优越的地理环境,可形成万头猪饲养基地,可为药材的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形成一种循环经济模式。

在整个集群模型的构建中,物质流、信息流和能源流都将在生态化理念下设计而成,企业的能源可以来自集群内部的能源企业,而企业产生的污水可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次供给能源企业使用,这个模型体现了生态性,循环性。同时也将带动周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对于德安县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2 德安产业集群生态化态势SWOT分析

德安地处南昌、九江两大城市之间,位于昌九工业走廊中段,境内有昌九高速、京九铁路、105国道、316国道等交通要道穿过,昌北机场、九江庐山机场和九江港近在咫尺,内河航远联接长江黄金水道,交通极其便利,并且德安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人文文化,吸引了大批企业相继进驻。德安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布点之一,通过分析德安经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态势,有助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德安产业集群生态化分析态势

由表1可以得出,德安应该最大限度发挥其区位、资源和生态等优势,逐步消除合作机制缺乏、公共服务欠缺和产业集群系统缺陷等劣势,利用国内外的大好环境和机遇,迎接市场失灵、品牌建设和制度支撑等挑战。由此,德安应选择SO组合作为战略定位,并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达到产业集聚,并规划步入生态化发展模式。德安可以依靠丰富的矿石资源优势,建立起集陶瓷、建材等类型为一体的生态化产业集群,同时不断引进农业生态科技型企业,形成示范性的生态化产业集群。

第二,努力树立品牌和龙头产业。德安应该做大做强核心产业和龙头产业,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和支撑产业,完善集群内在的生态共生产业链网,构建企、产业间的和谐共生体系,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增强集群竞争力的目的。

第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提升旅游业。德安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应全力打造集人文、生态、历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线路。如以博阳河漂流-芦溪元代古桥-凤凰山宋代彩绘壁画-祝家商代遗址-车门桥义门陈文化-万家岭大捷-吴山陶渊明故里-药材种植基地-溶洞-省级生态村等为主的一条生态旅游观光线路。

第四,建设生态城镇、生态农村。创建生态城镇,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社区,打造生态家园,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村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第五,德安与共青城整合与协调发展。德安与共青城只有一山之隔,地缘十分相近,将两者进行整合可以做大做强,形成产业互补,打造优势产业基地,共同建设成为九江市域的副中心城市,有利于实现昌九工业走廊的中部崛起。

3 结语

产业集群生态化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价值理论、区域系统理论、复合生态理论、空间经济学及企业集群理论等,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同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璐珊.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J].产业经济,2010(9):127-128.

[2]吴荻,武春友.产业集群生态化及其模式的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33(7):64-68.

[3]Korhonen J.Four Ecosystem Principles for an Industrial Ecosystem[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1,9(3):253-259.

[4]Matthias R,Paolo Dell Anno.An Industrial Ecology of the US Glass Industry[J].Resources Policy,1997,23(3):109-124.

[5]Graedel T E,Allenby B R.Industrial Ecology[M].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4.

[6]曹利军,尚利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分析与生态化管理[J].生产力研究,2005(11):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