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范文1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 理论依据 实验操作 凸透镜成像规律

导语: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八年级物理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该规律成为教学难点的原因分析:1.从规律本身找原因:概念多、易混淆,如焦距、物距和像距,实像和虚像,放大和缩小。规律多,在不同的物距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不同;2.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找原因:八年级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而理解并熟练掌握该规律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3.学生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疑惑:(1)实验操作过程复杂,要做的东西很多,如:要测凸透镜的焦距,调节透镜、烛焰和光屏三者的高度;(2)实验中涉及很多问题,很难记牢,找不到一条主线或者联想的依据来记忆这些规律和操作的问题;4.从教师的教学策略找原因:有些教师自己做演示实验,只让学生观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成像规律。有些教师也使用探究式教学,但由于引导学生分析的方法不当,最后只能由教师包办说出规律,失去探究实验的意义。有些教师不能深入研究新教材,对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前教材中要求学生做的一些成像实验重视不够,如小孔成像。

(二)讲究教学策略,化解教学难点:

1.重视小孔成像规律的探究,初步建立实像的概念。在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的课后习题中安排这样一道习题: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你看见了什么?记下所成像的特点,并试着加以解释。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先让学生课后制作好实验装置,观察远处景物,记录看到像的特点,在课堂汇报、展示实验成果。由于观察窗外景物时,物距大于像距,学生只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验如果到此结束只能算完成一个阶段。应该用烛燃代替景物,让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烛燃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最终归纳出像的特点和物距、像距的关系。学生通过这个探究实验建立描述像特点的概念:如实像、放大和缩小、倒立等,认识到像不总是缩小。

2.做好平面镜成像的探究,通过比较认识实像与虚像的不同。平面镜成像一直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探究实验。把该探究实验孤立看只不过是平面镜成像特点,但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该实验使学生第一次知道虚像概念,认识比较实像与虚像的方法。

3.让学生用凸透镜进行课前预探究,形成初步感性认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没有感性认识,让他们直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往往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探究,不知道究竟探究什么。仔细研究苏科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一节的课后习题第3题:通过放大镜观看物体时,若适当增加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是增大呢,还是缩小?若继续不断地增大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将怎样变化呢?本题也属于实验类作业,这是在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前预备实验,教师应该把凸透镜发给学生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学生认识到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不总是成放大的正立像,还能成放大的倒立像、缩小的倒立像,使学生对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有了感性认识。

4.精心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为课堂探究做准备。物理规律的教学适宜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是长期困扰初中物理教师的难题。为让学生能顺利探究出此规律,教师要全盘考虑前后概念的联系,还要在新授课前进行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如何创设提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什么实验装置?如何用器材进行探究?探究时需要观察、记录哪些数据和现象?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出规律?其中提问题和分析数据是最易被忽视的教学环节。如上文所述,学生在探究此规律前应该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有什么不同呢?这样提问题能使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能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方法,比其他提问方法效果好。当学生得到许多实验数据后,老师这样问学生:“凸透镜究竟能成几种像呢?”引导学生先把像的种类分析出来,共有四种。继续追问:“在什么条件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呢?”激发学生进一步分析数据的兴趣。由于此实验得到的数据量大,数据中蕴藏的规律属于界定范围的定性规律,学生从来没有遇到,所以分析数据、物理现象是本节课的最大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归纳出规律是本节课的关键一环。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分析,学生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反思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种种教学问题,都离不开实验操作。让学生尽可能地深入其中并感受到实验的乐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当然,这些实验不单是教师演示实验,也不是只让学生做一些指定的实验。还应努力发掘教材中的有利素材,结合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些简单可行的实验渗透到教学中,这也是教师备课时要注意的问题。

5.深入分析,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学生初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1)用《凸透镜成像动画》课件向学生展示凸透镜成像的连续变化规律,形成深刻的印象。总结出成实像或虚像时,当物距连续变化,引起像和像距的变化规律。利用课件让学生观察出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的特殊意义。

(2)凸透镜所成像性质之间的关联。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可从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三方面描述。这些性质之间有关联,例如正立的像一定是放大的虚像,倒立的像一定是实像。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再去挖掘其他的关联性质就能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3)凸透镜成像与小孔成像的比较。当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可以推定成像的性质,这与小孔成像现象相同。两者的共同点是: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在整个光学部分,教师应有全局一盘棋的思想,重视教学策略的研究,从总体上把握前后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杜绝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孤立化,不能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涉及的基本概念分散开来,使学生在课堂探究时不必为一些概念花费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规律,这样就能化解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这一规律。

参考文献:

[1]梁树森.物理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1994年07期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范文2

(一)该规律成为教学难点的原因分析

1.从规律本身找原因:概念多、易混淆,如焦距、物距和像距,实像和虚像,放大和缩小。规律多,在不同的物距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不同。

2.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找原因:初二年级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而理解并熟练掌握该规律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从教师的教学策略找原因:有些教师自己做演示实验,只让学生观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成像规律。有些教师也使用探究式教学,但由于引导学生分析的方法不当,最后只能由教师包办说出规律,失去探究实验的意义。有些教师不能深入研究新教材,对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前教材中要求学生做的一些成像实验重视不够,如小孔成像。

(二)教学策略的理论根据

新学习的物理概念、规律将进入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更新或重建。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顺序使认知结构的发生改变的方式也不同。根据奥苏伯尔的命题学习理论,新的学习内容同认知结构中的原有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分为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并列关系三种类型。

(三)讲究教学策略,化解教学难点

1.重视小孔成像规律的探究,初步建立实像的概念。

在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的课后习题中安排这样一道习题: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你看见了什么?记下所成像的特点,并试着加以解释。

与旧教材中有关小孔成像直接告诉学生相比,新教材这样处理小孔成像现象有它的绝妙之处。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先让学生课后制作好实验装置,观察远处景物,记录看到像的特点,在课堂汇报、展示实验成果。由于观察窗外景物时,物距大于像距,学生只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验如果到此结束只能算完成一个阶段。应该用烛燃代替景物,让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烛燃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最终归纳出像的特点和物距、像距的关系。学生通过这个探究实验建立描述像特点的概念:如实像、放大和缩小、倒立等,认识到像不总是缩小。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做好上位知识准备。

2.做好平面镜成像的探究,通过比较认识实像与虚像的不同。

平面镜成像一直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探究实验。把该探究实验孤立看只不过是平面镜成像特点,但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该实验使学生第一次知道虚像概念,认识比较实像与虚像的方法,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又准备了一个上位知识点。

3.让学生用凸透镜进行课前预探究,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没有感性认识,让他们直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往往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探究,不知道究竟探究什么。

4.精心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为课堂探究做准备。

物理规律的教学适宜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是长期困扰初中物理教师的难题。为让学生能顺利探究出此规律,教师要全盘考虑前后概念的联系,还要在新授课前进行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如何创设提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什么实验装置?如何用器材进行探究?探究时需要观察、记录哪些数据和现象?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出规律?其中提问题和分析数据是最易被忽视的教学环节。如上文所述,学生在探究此规律前应该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有什么不同呢?这样提问题能使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能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方法,比其他提问方法效果好。

当学生得到许多实验数据后,老师这样问学生:“凸透镜究竟能成几种像呢?”引导学生先把像的种类分析出来,共有四种。继续追问:“在什么条件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呢?”激发学生进一步分析数据的兴趣。其余类推。

由于此实验得到的数据量大,数据规律不是明显的正比或反比定量关系,数据中蕴藏的规律属于界定范围的定性规律,学生从来没有遇到,所以分析数据是本节课的最大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出数据的规律是本节课的关键一环。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分析,学生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5.深入分析,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学生初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范文3

1 关于光的直线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见过不少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如透过云隙的阳光束,晚上高楼上亮起的射灯光柱等。对于光在固体和液体中的沿直线传播,由于生活中没见过这样的情况,学生理解有困难。在教学中,准备一个光束较细的平行光源(如激光笔),一杯较淡的乳浊液,一块玻璃方砖,就可以分别演示光在液体和固体中的沿直线传播了。只要做好了这两个演示实验,再把它们总结为:“云隙阳光现,投射成直线,无论固液气,大致不会变。介质若不匀,传播方向偏;如有物遮挡,物后为黑斑。”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2 关于法线的概念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对法线概念的叙述,都非常模糊,不加说明。常有学生提问:“为什么非要把过入射点垂直于交界面的线叫法线?”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告诉学生:只有在这个方位上,光的传播中只见一条光线,另换任一位置,都会见到两条或三条光线,故将通过这一特殊位置的线取名叫法线。于是,可将法线的概念说成:“只此位置上,光传为一线,换到别处去,见到二三线。”

3 关于光的反射

讲清光的反射的“一点二角三线”这几个概念后,再经过学生的探究,他们已知道了光反射的规律,但初记起来总觉得困难,将此规律“简化”成:“三线共一面,法线居中间,两角总相等,光路可逆转”,学生就容易记忆了。

4 关于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学生在生活中已多有感受,再经过探究,印象颇深,但对成像的特点及情况变化,总是判断不准,可把这个知识点归纳为:“连线垂直反射面,像物大小无二般,左右相反距离等,正立虚像迷人眼”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5 关于光的折射

在做了光的折射演示,完成了知识的讲授后,可把光的折射规律“归简”为:“三线共一面,法线在中间,两角常不等,光路可逆转。”同时,由于光的折射与反射有较多的相同,但也各具特点,有本质的区别,若把它们加以比较,对两部分知识的掌握都大有益处。为此,可列出下表:

6、光路可逆光路可逆不

对于这一知识点,由于学生实验很易成功,现象很明显,对成像特点大多容易理解,但对于因成像条件发生改变所致的结果,分析上却有很大的困难,多数学生对此颇感畏惧。若将成像规律总结为:“物由远移近,像由近跑远,且为小变大,同时绕轴转,上下颠倒左右反,倒立实像小大变。”然后再列出一个表,画出一幅图,强调两个点,就能使知识由难变简,使学生由畏惧变为不惧。表、图、点分别为:

(1)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物距(u)像的情况像距(v)应用u > 2f倒立、缩小、实像2f > v > f照相机u = 2f倒立、等大、实像v = 2f无实际用途2f > u > f倒立、放大、实像v > 2f投影仪等u = f不成像、变成平行光平行光源u < f正立、放大、虚像v > -u放大镜 (2)成像区域一幅图:

(3)记住特殊两个点:

①“1f”的F点,成实、虚像的分界点;②“2f”的P点:成缩小、放大像的分界点。

7 关于光学成像的区别

(1)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虚像1、实际光线相交而成,明亮反射或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较暗2、光屏上能承接到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为一亮斑3、一定倒立一定正立 (2)平面镜与凸透镜成像的区别:

平面镜凸透镜1、由光的反射所成由光的折射所成2、只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能成大小不等、倒正实虚不同的像3、像与物在镜的异侧实像与物在镜的异侧,虚像与物在镜的同侧4、像与物左右相反实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总之,对于初中光学内容,有了前面的六段“顺口溜”,加上后面的“两表一幅图,两点两区别”这样的概括,对学生进行提示、辅导,就能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容易,也比较准确到位。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范文4

1三方面知识点

知识点一:三个成像区

(1)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2)物距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2倍焦距以外.

(3)物距u

知识点二:两个特殊点

像的性质发生突然变化的两个特殊点:一个是焦点F,另一个是二倍焦距处.

焦点:焦点是物体成虚像还是实像的分界点.把物体放在焦点上(u=f)时,不能成像;把物体放在焦点以内(uf)时成实像.二倍焦距处:二倍焦距处是物体成缩小实像还是放大实像的分界点,把物体放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的实像;把物体放在二倍焦距处时成等大的实像;把物体放在二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的实像.

知识点三:一个动态特点

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一致.当物体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移动,则透镜另一侧的像远离透镜,像变大;当物体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移动,则物体同侧的像也靠近透镜,像变小.

2五种基本题型

基本题型一:确定像的特点

例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 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

A.倒立的缩小实像B.倒立的放大实像

C.正立的放大虚像D.无像

解析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30 cm处,焦距为20 cm,物距f

基本题型二:确定焦距范围

例2在关于凸透镜的成像实验中,将物体放在距透镜20 cm处,这时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的大小范围为.

解析物距u=20 cm,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满足f

基本题型三:确定物距或像距

例3航空拍摄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焦距为60 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

A.大于120 mmB.恰为120 mm

C.小于60 mmD.略大于60 mm

解析照相机利用物距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此时像距f

基本题型四:确定物距或像距变化

例4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人照了一张全身像,再用它给这个人照一张半身像,应该使

A.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暗箱长度缩短

B.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暗箱长度伸长

C.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暗箱长度缩短

D.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暗箱长度伸长

解析拍半身像与全身像相比像变大了.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就增大,像也变大.因此应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暗箱长度伸长,选D.

基本题型五:确定像的移动方向

例5一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匀速移动,则物体的像

A.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像距越来越小

B.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像距越来越大

C.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像距越来越大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范文5

望远镜是怎样看到远在天边的星体呢?又是通过怎样的原理将遥远的星球呈现到我们眼前的呢?这其实就是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但若讲解起来不但难以理解,也很难掌握其中规律,下面我们以六个方面(光的折射——认识透镜——光轴与光心——焦点与焦距——

生活中的透镜——寻找透镜成像规律)来探讨一下,把其中规律与现象通过仪器,幻灯,模型把它变成有形,可知可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并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以及动脑,动手能力,感受大自然的奥妙,乐教于学中。

一、首先复习光的折射

光束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同介质中在界面发生折射。当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折射光线向

法线方向偏折,如图(1)O'A O''B ;而当从玻璃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如图(1)O''OB O'' C , 实践证明,这样图(1)

光线A的前进方向没有改变,而是相当于A往后平移了而已。

图2

但透镜却不一样,由于它厚薄不一样,弯曲度不同,弯曲方向相反,从O'A到O''B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从O''B到O''C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最终向凸透镜厚的地方偏折,如图(2)。所以凸透镜对

图(2)光有会聚作用。表面越凸,偏折的越厉害,焦距也越短。

而凹透镜正好相反,两个凹面的结果,是中间薄,两边厚,光线向厚的地方偏折,也就使光线发散出去,所以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二、认识透镜

前面已提到,光线向玻璃厚的地方偏折,那么中间厚,两边薄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则相反,它的中间薄,而边厚,

光线向厚的地方偏折,即对光有发散作用。

三、光轴与光心

任何经过光轴或光心的光线与法线重合,不产生偏折,所以其传播方向不变,沿直线传播。

四、焦点与焦距

演示:拿一个凸透镜一面正对阳光,用纸在凸透镜另一侧接住被凸透镜折射出的阳光,可以看到在纸上有一个光斑,调整纸与透镜的距离,可以看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就是凸透镜将太阳射来的平行光会聚在一点,此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把凸透镜转到另一面再做实验,在纸上也会看到亮而小的焦点,故透镜两侧两个对称焦点。在焦点处用一张练习本的纸,那么一会儿纸张会燃烧起来。若用白纸或餐巾纸则不易燃烧,因为白纸或餐巾纸对光发生慢反射,而很难燃烧起来。再如在焦点处放上火柴头则实验更简单,更明了啦!

由前面对透镜介绍得知: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平行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于焦点,反之经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平行主轴。所有光路都是可逆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可逆。

五、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可以在胶片上看到一个缩小倒立实像。

(2)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一个放大倒立实像。

(3)放大镜:眼睛透过透镜看物体,可以看到一个放大正立虚像。

生活中的种种应用,哪它规律是怎样的呢?

六、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选用一个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打火机。可以在教室或实验室进行。调整好火焰,凸透镜和光屏各自中心在同一高度,使凸透镜面和光屏面跟同一高度垂直。

先测焦距:

移动蜡烛与光屏,使之成等大的倒立的实像,然后记下此处位置,为两倍焦距处,在此处向外移成缩小实像,往内移成放大实像。继续移动蜡烛与光屏,使之为则好成像,再往近移则不成像,判断此点为焦点f处,比较前一次2倍焦距,经过多次实验测得焦距f。

根据记录结果分析:

当 u > 2 f时,凸透镜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 u = 2f 时,凸透镜可以成倒立,与物体等大的倒立实像。

当 f < u < 2 f时,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 u < f 时,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当 u = f 时,凸透镜不成像。

2倍焦距为成像大小的分界点即2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倒立实像,2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倒立实像。当 u = f 时,凸透镜不成像。根据光路可逆原理折射为平行光线不成像,此点为虚、实的分界线,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在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应用了2倍焦距成缩小倒立实像原理,通过真实的相机及模型让学生感知成像大小 ,虚实及正立、倒立。当拍摄较远的景物时,则物距较大,像比较小,想要把其中人或物放大些则需相机离近些。

真实的照相机并非一个简单凸透镜组成,因为简单凸透镜会产生严重像差(球差和色差)问题。因此实际相机的镜头由前后两个会聚透镜(凸透镜)中间一个发散透镜(凹透镜)构成。这样就克服了像差的影响。

投影仪是利用了物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调整投影片与透镜的距离,我们得到放大、倒立清晰的实像。在实际投影中我们在光源处加上一个会聚透镜,让光更强,在投影仪上方有一反光镜,用以改变光的路线,在墙上看到清晰的图片。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投影仪及其结构,从而掌握其中成像规律。

放大镜是利用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正立的虚像。这个与投影仪一样都是放大的像,但不同的是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而放大镜是成放大、正立虚像。所以实像有放大和缩小的区别,但都是倒立的,而虚像确是正立的。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范文6

首先我注重对各个知识点的归纳,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拓展、综合、实际应用、创新、实验等环节,让同学更深层次的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使学生热爱物理学这门学科,最终收到了一点效果。

1 对知识点的拓展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表面上听懂了,但在具体的应用中就不会应用了,实际这还需要老师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如:凸透镜成像中“像”的描述。在描述像的性质时,必须弄清以下的问题。

(1)“正立与倒立”:是将物体以主光轴为参照标准进行比较而言。

(2)“变大与变小”:是物体在移动时,后来的像与原来成的像比较而言。如果后来的像比原来的像大,就叫变大;如果后来的像比原来的像小,就叫变小;如果后来的像与原来的像一样大,就叫大小不变。

(3)“放大与缩小”:是物体成的像与物体比较而言,如果像比物体大,就叫放大;如果像比物体小就叫缩小;如果像与物体一样大就叫等大,变大不一定放大,变小也不定缩小,如u>2f时,当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时,成的像是缩小的,但却是在变大。

(4)“实像与虚像”:实像是光经光学元件(或小孔)后,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它既能在光屏上呈现出来,也能用眼睛观察,如小孔成像,凸透镜在u>f时成的像。虚像是经光学元件后,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它只能用眼睛观察到,而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来,如平面镜成像,凸透镜u<f时成的像。对于凸透镜成像而言,实像与物体在凸透镜两侧,虚像与物体在凸透镜同一侧。另外,知识点的拓展如弹簧的串联和并联;热岛效应的原因分析与改进;电源短路和局部短路的识别;用测电笔检查电路故障等。通过知识点的拓展,可以使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心应手。

2 对知识点进行综合

如司南版九年级物理中第十三章《了解电路》中电路图与实物图的互化,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1、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由实物图画电路图,应先找清电流的路径,可以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方向逐个寻找,直到电源的负极,所画的电路图中各元件的顺序应与实物图保持一致,可以从电源的正极画起到电源的负极终止。此点应注意:电路图中各元件符号的位置安排要适当,既不打乱各元件的顺序,又能使图美观。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通常情况下串联电路的连接简单而单一,只要对照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逐个顺次地

将实物图中的各元件连接起来即可。而对于较复杂的实物图的连接,可分以下三步来完成:

①在电路图中任选一条单一回路,并对照这个回路在实物图中将相应的元件连接好。

②对照电路图把所选回路以外的元件分别补连到实物图的相应位置(此法称为补路法)。此点应该特别注意:实物图中连接的顺序必须与电路中各元件的顺序一致。关键要找好分点和汇合点。

③适当调整连接法,使电路连接更美观。

3 对知识点进行创新

学生对所学知识必须加以创新才能真正体现了知识的灵活运用,否则只是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司南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在对反射面的位置的确定中,我是这样为同学归纳和总结的:抛光的金属面、平静的水面及平面镜都会发生光的反射,“面”的意义是指这些物体的表面,同数学上的“平面”一样,不包含厚度的意思,它实际是两种介质的一个界面。如玻璃小镜的反射面就是空气和玻璃的交界面。

4 实际应用知识点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