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1

【关键词】传染病;预防;原则;思考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80-01

我国人口众多,必然会产生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前时期下我国人口的健康问题着实令人堪忧,表现得尤为突出的就是传染病在我国人口中的肆虐传播。所谓传染病就是指危害人类健康并且在人群中通过各种介质或者载体进行传播的一种疾病。它的主要特点为:发病率高、流行面大、危险性强。根据医学上的分类,可以将传染病分为如下三类:甲、乙、丙三类传染疾病。这种分类的依据就是按照它的传播速度、危险性大小以及病情的传播方式进行分类的,这样分类的意义在于明确传染病的分级,可以实行对应的分类管理,管理的效率提高了,那么对于传染病的防治与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传染病的发生频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也开始变得难治疗、难控制、传染性大以及突变性快。如在2003年发生的SARS以及2009年发生的H1N1禽流感,都是危害程度非常之大的传染性疾病。有资料显示,每年我国传染病发病增长率为12.5%。这个数字是令人触目惊心的!这就是当前时期下我国传染病的现状。

1 对我国传染病的治疗方法的思考

传染病在治疗方面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般而言,需要遵循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病原治疗与支持、对症治疗相结合以及中西医治疗相结合的原则,这也常称为“三结合”原则。只有遵循了上述3个原则,传染病就一定能够进行有效地控制。

1.1 对常规性治疗方法的思考

一般而言,传染病的治疗方法还是遵循较为普遍的治疗方法而进行的。所谓一般治疗指的就是并未针对病原而只是对机体具有支持与保护的治疗。常规的传染病治疗的主要过程或阶段分为隔离、护理以及饮食方面的控制。隔离目的是为了能够使传染病不在人群中继续传播下去,护理就是对患者进行身心方面的呵护和慰藉,现在用的多的就是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传染病的治疗和控制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俗话说“病从口入”,我们的口是直接与食物相接触的,因此,控制传染病还应该注意饮食上的控制。然而有时某些传染病的危害性较大,而且非常易于传播,例如在2003年的非典以及2009年的禽流感,都是危害性非常之大的传染病,而且传播和变化速度都比较迅速。对于这样的重大传染病的肆意流行的时候,那么上述3个过程是必须的,然而,笔者认为如果在治疗这些危险系数较大的传染病时仅仅使用常规治疗的3个过程,那么将不会很有效地对病症进行控制,常规治疗只是形式化的、表面化的对传染病进行治疗,对于稍有点严重的传染病,那就会变得非常之被动。对于那些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危险系数大的传染病而言,应该对病原以及发病机理进行明确地认知,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对这类传染病进行治疗和控制。

1.2 传染病的病原及机理方面的治疗的思考

笔者认为,虽然常规方法治疗传染病比较简捷,然而却藏着一个十分危险的情况,那就是:由于缺乏对传染病的病原进行探索和研究,那么对于某些棘手的传染病,治疗方法就不适用了。因此,对于传染病的病原以及机理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传染病病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生素疗法、免疫疗法、临床疗法等。例如手足口病,首先它主要在儿童人群中发生,为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均有此病的报道。对于其病原的探究,需要通过对它的症状的临床表现进行着手,然后一步步的探寻出发病原因:引发手足口病的主要是肠道病毒,而且还要进一步弄清楚这种病毒的几种型号和可能存在的变异体,并总结出最常见的是什么型号的(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对传染病的病原有了一个很好地掌握之后,这就为治疗提供了依据,也减小了传染病的风险性。

2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知道,经常性地按照上述思考方式对我国传染病治疗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点。

(1)对我国传染病治疗方法进行思考,是现代社会对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传染病方面的医务工作者的内在要求。

(2)对我国传染病治疗方法进行思考,可以为现代传染病治疗的方法进行合理和科学地比较,可以促进传染病学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友限 ,陈明春 ,王耿 ,等 .不同标本 EV71和 CoxA16检测对于手足口病重症患者的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0 ).

[2] 王永怡,张玲霞,王姝. 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01)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2

【关键词】禽类传染病;防治;药物选择;药物使用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一定的原因所导致的,引发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作用,许多疾病的产生概率会大大降低甚至不会发生;内部因素主要指生物有机体自身的防御功能、遗传性、反应性等的异常进而导致疾病的产生。近年来,由于禽类传染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大,严重影响到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人们的身体健康,禽类传染病的防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阶段,防治禽类传染病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相关药物的选择与使用直接决定着禽类传染病的防治效果,如果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不能有效多防治禽类的传染病,那么这不仅是对药物地浪费,也是对最佳治疗时机的错失,甚至会导致传染病蔓延,进而对人类的健康和经济效益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药物是防治禽类传染病的关键。在禽类传染病的防治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症下药,采取合理的药物使用方法,注意选药和用药上的相关问题,保证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1 防治禽类传染病的药物选择

药物的选择是禽类传染病防治的关键步骤之一,药物选择的正确性直接决定着禽类传染病的防治效果,如果药物选择不适当,不仅会造成药物浪费也会导致传染病的扩散。因此,在禽类传染病防治的药物选择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 依据禽类传染病的类型对症下药

根据禽类传染病的类型进行药物选择,首先要分析出所要预防和控制的禽类传染病属于哪种类型。一般来说,抗生素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等对于一些寄生虫病和大多数细菌性传染病都有防治的作用,但对于由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的防治效果则甚微,甚至无效,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传染性。随着近年来医学的不断发展,抗菌类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抗生毒的药物也在逐步研发,但其种类相对较少,而且抗病毒的药物相对抗细菌的药物对禽类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是很明显。此外,中药也可用于禽类传染病的播,且中药具有来源广泛、种类多样、药物残留少以及副作用小等特点,在疾病的防御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2 注意药物的特性

在禽类传染病的防治过程中,对于药物的选择不仅要根据禽类传染病的临床症状,还要注意考虑药物的特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防治禽类细菌性传染类疾病时可以将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试,从而选择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使防治效果更好。

1.3 尽量降低药物的成本

禽类传染病防治药物不仅要选择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药残量低而且使用方面的药物,还要尽可能地选择比较低廉的药物。在防治禽类传染病的过程中,药物使用量大且种类较多,为了保证养殖成本尽可能低,必须选择兼具较好功效和价格低廉的药物。

2 防治禽类传染病的药物使用

在选择好防治药物后,如何使用就成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药物的正确使用也是决定防治效果的关键因素,药物使用不当会造成药物和人力的浪费以及传染病的蔓延,所以,在选择好防治药物后更应注意药物使用方法的正确性,这样才不会导致防治过程功亏一篑。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针对禽类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使用药物

在一般的临床医学用药上要做到认真分析病情、准确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禽类传染病的防治也同样要符合这样的要求。在对禽类传染病进行防治时,要尽快找出病因,积极采取相关的措施对病情进行控制,然后对症用药治疗。如果传染病的病情比较复杂,无法及时分离出病原,此时要先采用合适的药物进行缓解治疗,以降低损失和风险。

2.2 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用药

我国的中药具有来源广泛、种类多样、药物残留少以及副作用小等特点,已经逐步被开发并应用到禽类传染病的防治中。禽类患有传染病时会伴随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但对饮水并没有很大的排斥,这样中药试剂便有了用武之地,再加上禽类的味觉不是很敏感,对应用中药的更有利。此外,中药的起效慢西药,所以在防治禽类传染病的过程中要结合中西药结合用药,以获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2.3 控制药物的用量,掌握疗程

以一般的抗性药物为例,氨基糖类药物的用量如果过大会对禽类的身在器官、听觉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磺胺类药物如果用在雏鸡的传染病防治中则会产生一定的毒性,若长时间喂食药物量过大就会导致肾脏、脾脏等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导致脏器坏死等;链霉素使用不当会引起鸡等禽类的死亡等。因此,在用药时一定要考虑好剂量、浓度和疗程等问题,以保证防治疗效。

2.4 注意药物配合使用的禁忌

在药物配合使用时,要提前了解药物的生理、生化性质,注意配禁忌,避免同类型抗菌药物和毒副作用相同的药物的混合使用,保证配合使用药物进行传染病防治时不会对禽类的健康造成过大的损害。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防治禽类传染病的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根据疫病种类、药物特性以及低成本原则进行药物的选择。使用药物时,要依据临床病症尽可能地结合使用中西药,还要注意药物用量、疗程以及混合毒性等。总之,在防治禽类传染病时,要正确寻找防治药物,合理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3

[关键词]基层乡镇;传染病控制;措施;思考

最近几年来,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流行态势,这对其防控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我国,曾经发生的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为我们留下了极为惨痛的教训,让我们记忆犹新,而新旧传染病大面积存在并时刻有有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尤其在农村地区传染病患者比较集中,防控形势严峻,这就要求当前基层乡镇传染病控制工作必须采取强化这一关口的相关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人口流入地传染病发病率。在本文,拟就当前基层乡镇传染病控制工作进行分析。

一、面向乡镇群众强化预防传染病的宣传工作

就目前世界范围内来看,凡是新发传染病绝大多数缺乏相关的疫苗,也就难以展开针对性强的有效治疗,一旦有疫情爆发就可能呈现出大面积铺开的态势而很难遏止。正是基于这样的形势下,乡镇基层防疫部门就应多向群众宣传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这是有效控制传染源以及将传播通道关闭、灭杀疫情的一个重要的前置性途径。不仅要做好向医护人员开展传染病知识的教育活动,让其掌握和提高传染病的防护知识与及时处置能力,特别要重视面对乡镇基层群众展开宣传教育,以便使群众对传染病的成因、传播途径、治疗和预防措施等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从而促进基层群众对各种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能力水平能够进一步提高。并且,还需要加强对那些高危人群做好针对性强的普及教育工作,让群众面对疫情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增强。再就实际效果来看,乡镇基层疾控部门作为最基层的组织,可以将传染病防治知识有效地在群众中进行普及,可以采取画廊、宣传栏、宣传手册以及设点接受咨询等一系列方式,通过最形象生动的方式为群众传授传染病防治知识,可以提高群众参与预防传染病的积极性,全面增强整个社会的防控水平。

⒉深入排查控制爆发传染性疾病传染源的工作

排查传染源为控制传染病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乡镇基层疾控部门所承担的是第一线搜集相关资料的任务,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将相关的疑似病例发现,同时依照严格的规定程序做好治疗和上报工作,要摸排清楚患者的相关情况,及时把可能存在的传染源锁定。诊治传染病患者必须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上报、早隔离和早治疗的基本原则,有效控制住传染源,以便能保证其不在新的对象和场所中发生蔓延。一旦出现新诊断的疑似病例,就应按规定到指定的医疗场所采取诊治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要加强乡镇基层传染病防治的硬软件建设,应将专门的绿色通道建立起来,以确保能及时上报信息,第一时间发现传染病病例并上报,同时采取及时控制传染源的有效保证措施,确保不发生二代传染病例。与此同时,好要把乡镇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作为重要工作,使其能首当起冲,发挥群众基础不错和工作扁平化的优势条件,积极协助乡镇疾控部门将传染源及时查清并控制住,奠定良好的防控工作基础。

⒊调动群众共同参与来强化传染病的信息反馈工作

在乡镇基层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做好及时的信息反馈工作有利于区域共同防治的实现,也能提升防治成效,也能有效地缓解群众的恐慌情绪。在开展防治过程中,必须及时上报和反馈区域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特别是关于疫情蔓延状况、病原体检测及预防措施等等,确保整体防治传染病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当达到了共享传染病防治工作信息的程度,也就能在乡镇基层范围内,进一步将这个范围内的各种资源整合好,增强协同防治能力,使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防治。并且还要向社会公开相关的疫情防治信息,这也能够对公众情绪的稳定、社会流言的消除和社会稳定的维护产生重要的作用。而群众有能够积极参与,并主动配合防治传染病工作。另外,作为乡镇基层疾控部门,在及时上报各种疫情信息的同时,还应向群众传达上级的精神并反馈真实的情况,确保整体防治水平的提高。

⒋强化环境整治从源头上消除传染病暴发的隐患

环境的改变可能成为传染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上那些急性传染病类型疫情更是如此,由此来看,做好加强环境整治工作对于从源头上消除传染病暴发的隐患特别重要。对于基层乡镇疾控部门这一基层组织来说,其也担负着整治群众环境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环境改善措施,彻底清楚掉辖区范围内的各种卫生死角,彻底地清理与处置好各种垃圾杂物、建筑废料和死水积水等,要将蚊蝇、老鼠等进一步消除干净,从而使肠道传染病及虫媒体传染病的滋生土壤尽可能地减少。在乡镇基层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必须将辖区责任人逐一进行明确,处理方式要实行网格化,同时把辖区内的全面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构建起来。不仅如此,基层乡镇疾控部门还必须加强面向群众的健康知识普及工作,使其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好,能够对发生传染病进行主动去预防。

总之,农村传染病控制是乡镇基层疾控部门的一项卫生防疫管理的新课题,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和完善。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开阔思路,重视新思维、新观念和新手段的应用,把防控工作的环节尽量向前延伸,以便使自己能够发挥好在基层乡镇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从而促进传染病防治的立体化目标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4

在报告中,WHO公布1995年全世界因传染病死亡的人数达1700多万,其中900万是儿童。根据当时的报告,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90年代的近20年间,新出现和复出的传染病至少有30种,许多传染病威胁着世界1/2的人口。因防治措施未得到有效实施,一些已经绝迹或正在消除的传染病,如霍乱、疟疾和肺结核病等在世界许多地方死灰复燃。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等易传染疾病的出现对人类构成新威胁。与此同时,由于病菌逐渐产生抗药性,许多防治传染病的抗生素在失去疗效,几种常用的治疗肺炎的药品因疗效锐减而被淘汰。这种局面之所以令人担忧,还因为新药很少,无法填补失效药物留下的空白。WHO呼吁国际社会增加资金投入,对新出现的传染病应首先采取下列措施:加强国家和国际对传染病的监督;制定针对新出现和再度出现的传染病的预防战略;对突发的严重疾病迅速做出反应。报告强调,人类在同传染病作斗争中的首要任务应是减少贫困,促进发展。传染病不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而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世界所产生的后果难以估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人都不能再对这一威胁熟视无睹。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疾病谱的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逐减成为疾病负担及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传染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严重威胁,近30年来全球约出现新发传染病40多种,并以每年新发1种的态势发展,其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社会危害影响大,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中的重点和热点领域。

1 新发传染病的概念及流行态势

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是相对于过去所认知的旧传染病而言的,是指近30年来,人们新认识或新发现的那些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一般将1970年以来发现或认识的人类传染病纳入其中。按照其历史认识过程可以分为三类:①已存在的被认定为非传染病而又被重新定义为传染病,如消化性溃疡、T细胞白血病等。②已存在的近代才被认知的传染病,如丙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HC、HE)、军团菌病、莱姆病等。③以往不存在,新发生的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我国又称之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AIDS)等。目前全球表现为新传染病和传统传染病交替并存的格局,近30年来新发40多种传染病,中国新发20多种。中国目前传染病的流行形势严峻,表现为一些基本控制的传染病重燃、新传染病不断流入及已存在流行的新传染病未被认知等。目前流行于中国的新发传染病包括:艾滋病、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H7感染、0139霍乱、军团菌病、空肠弯曲菌腹泻、莱姆病、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新型肝炎、肺炎衣原体感染、小隐孢子虫感染腹泻、汉赛巴通体感染的猫抓病、禽流感、SAPS、甲型H1N1流感等。国外有报道,在中国还没有发现的新发传染病有人类克雅病、埃博拉出血热、立克病毒脑炎、拉沙热、裂谷热、埃立克体感染等。目前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巨大变化如全球一体化、生态环境改变、人口增长、城市化及人口流动、不良的行为方式等促进了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和扩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新发传染病及病原体的认识和识别能力提高,使新发传染病在全球的不断爆发流行成为可能。

2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2,1共惠性

Jones等对新发传染病的研究发现,60.3%为共患传染病,其中71.8%由野生动物传播引起,如AIDS、埃博拉病毒等。林健东等认为新发传染病中约3/4为共患病,近年来出现的SAP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要新发传染病也均为共患传染病。

2,2细菌及病毒为主导病原体

Jones等分析发现,54.3%的新发传染病为细菌及发疹伤寒等的病原体引起;谢学勤、林健东等认为新发传染病多为病毒引起,李劲松对近30年新发的14种病毒性传染病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细菌及病毒基因突变的可能加大及速度加快使得新发病原体不断增加,新发传染病的流行成为可能。

2,3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

AIDS自1981年发现首例病例以来,至2006年5月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感染人数达6 500万人,累计死亡2 500万人,其中以非洲最为严重。SAPS、人禽流感及甲型HI N1流感均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全球大流行。

2,4不确定性

由于对新发传染病的传播规律认识不足,而且缺乏基线资料评估,因此在对其流行趋势进行判断以及采取控制措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在我国报告的传染病疫情中,约60%因没有病原学证据,而被定义为不明原因疾病。

3 几种常见的新发传染病

3,1艾滋病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ey syndrome,AIDS),它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lnR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晚期临床阶段。HIV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HW-1型和HIV-2型是迄今发现的具相似流行病学特征的2个不同血清型,其地区分布也不同。

1981年,艾滋病首次作为一个临床实体被发现,但回顾性调查发现,20世纪70年代或更早在非洲、欧洲、海地、美国几个地区曾出现过单个病例。据估计2003年全世界HIV感染者或AIDS(HW/AIDS)病例近4 000万(3 400万-4 600万),病例最多的是撒哈拉南部非洲地区,估计有2 500万-2 820万;南亚和东南亚地区460万-820万;拉丁美洲130万-190万;北美80万-100万。2003年全球AIDS病例死亡人数近310万(250万-350万);流行继续扩大,据估计新感染者近500万(420万-580万),儿童HIV/AIDS为250万(210万-290万)。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无防护的(异性或

同性),刮伤皮肤或黏膜接触血液、脑脊液(CSF)或等体液,使用被HIV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包括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使用被感染的血或成分血,移植HIV感染的组织或器官。通过感染HIV的危险性低于其他大多数性传播疾病,但如果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尤其是生殖器溃疡,会增加HIV感染机会。

艾滋病的潜伏期长短不等。虽然从感染到检测到抗体通常要1~3个月,但经观察从感染到诊断为AIDS的时间范围最短不到1年,最长15年或更长。婴儿感染潜伏期的中位数比成年人短。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多数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使用抗HIV治疗,减少了AIDS发病。

HIV感染后数周至数月内,多数人出现急性、自限性单核细胞增多样疾病表现,持续1~2周,在未出现其他临床表现前的数月甚至数年内,感染可无症状或体征。HIV相关机会性感染严重程度或肿瘤与免疫系统功能缺陷程度直接相关。

3,2埃博拉出血热。

全称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BHF),也叫埃博拉-马尔堡病毒病、非洲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病毒性疾病,常突然发热、乏力、肌痛和头痛,继之出现咽炎、呕吐、腹泻和斑丘疹。在重症和致死性病例,发生出血常伴肝损害、肾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休克伴随多器官功能障碍。

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毒是属于丝状病毒科的埃博拉病毒,因该病毒首次分离于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河流域而得名。它和马尔堡病毒是丝状病毒科的2个不同的血清型,均被定为生物安全4级病原因子,也被WHO列为潜在的生物战剂之一。

1976年,苏丹西部赤道省份及距离扎伊尔(现在是刚果民主共和国)800km的地方,最早发现了埃博拉出血热,郊区医院和村庄共发现600余例病人,几乎同时发生爆发,病死率分别是55%和约90%。1979年,苏丹同一地区发生了第2次爆发。1994年,科特迪瓦从一个很有可能因解剖感染的猩猩而被感染的病例身上,发现埃博拉病毒的一个新亚型。1995年,在基奎特(刚果民主共和国,前扎伊尔)发生一起较大的埃博拉爆发,有315例病例,244例死亡。从1994年底到1996年3月,加蓬发生3起爆发,导致150例和98例死亡。南非发生过1名护士因续发感染死亡的病例。2000年8月至2001年1月,乌干达北部发生一起流行(425例病例,224例死亡)。2001年10月至2003年4月,加蓬和刚果共和国报道了几起爆发,共有278人发病和235人死亡,在这个区域,同时报告了大量动物死亡,特别是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在撒哈拉南部其他地区的居民中也检测到抗体,但与埃博拉病毒的关系还不清楚。2003年底,刚果发生病死率较高的爆发,被认为与接触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有关,爆发很快被控制。2004年,俄联邦和美国报告2例实验室感染(1人死亡)。1989、1990和1996年从进口到美国和1992年从进口到意大利的短尾猴(猕猴属)中分离出一种新埃博拉病毒Reston型,这些猴子都是经菲律宾同一机构出口的,猴子大多死亡了。在Reston,1989年每天暴露于这些猴子的4名工作人员都出现特异性抗体。尽管开展过广泛研究,贮存宿主仍然未知。在非洲,人类指征病例埃博拉感染与接触雨林中死亡或被杀的大猩猩、黑猩猩、猴子、森林小羚羊和豪猪有关。到目前为止,已经在野外猩猩尸体中(科特迪瓦和刚果共和国)、大猩猩(加蓬和刚果共和国)及死于雨林中的小羚羊(刚果共和国)体内检测到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出血热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血液、分泌物、器官或的方式传播。在发病晚期,即与出现呕吐、腹泻或出血的病人接触和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处理尸体的危险性最高。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2-21 d。

3,3 SAILS

全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6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胃肠道症状(但在感染者中的比例尚不清楚)。

SARS首次被发现于2003年2月。病原体是冠状病毒,2002年11月在人群中出现。到2003年7月,爆发主要出现在6个国家和地区:加拿大、中国(首例发现于广东且扩散到其他地区的主要城市,包括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和越南,随航空线路,还传播到世界另外20多个地区。主要是在医院、家庭成员和医务人员接触者中传播。但2003年9月沏,在新加坡发生了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的独立事件。而类似的独立事件,3个月后又在台北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中发生,但没有续发病例。2004年4月,第三次实验室人员感染发生在北京,病例之一将病毒传播给其家庭成员和医务人员,导致了一次小规模3代爆发,中国卫生部门有效地控制了此次爆发。

SARS的临床表现为身体不适、肌痛和发热,很快出现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和呼吸急促,可出现腹泻。症状可在几天内恶化,发病后10 d病毒血症达到最高峰。

SARS可通过密切接触进行人一人传播,照看病人、共同生活,或直接接触疑似或可能SARS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均可被感染。SARS的潜伏期为3―10 d。

3,4人禽流感

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在1981年,美国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及我国相继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自2003年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第一例由H5N1型禽流感病毒引发的人禽流感病例以来,截至2009年8月11日,全球已累计有15个国家发生人禽流感病例共计438例,其中死亡262例。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全球平均为60%)以及可能出现的病毒变异等,WHO认为该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禽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病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为80-120 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到目前为止,已证实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TN3等,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人禽流感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

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 d,通常为2―4 d。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后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膜炎;重症患者一般均为H5N1亚型病毒感染,可出现高热不退,病情发展迅速,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临床表现明显的肺炎,可出现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及瑞氏(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患者呈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3,5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原称人感染猪流感。2009年4月30日,WHO、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中国卫生部门则相继将原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中国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2009年第8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截至2009年8月6日,根据WHO官方网站提供的信息,全球已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超过17万例。

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北美和欧亚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RNA)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H1N1指代病毒表面的糖蛋白。与普通流感和禽流感一样,H代表红细胞凝集索,共有1~15个类型,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共有1~9种类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和N均是1型,因此称为H1N1。

造成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就是一种H1N1病毒。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与猪群中分别进化,可分别称之为人H1N1和猪H1N1。而此次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猪H1N1病毒的关系最为密切。

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力强,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发病率高,但病死率很低(1%-4%)。新型猪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体潜伏7 d后才表现出病症,其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C,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死亡病例多为20-45岁的青壮年。

4 新发传染病的防治策略

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给各国及全球的人群健康及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其流行特点决定了对其应采用不同于其他疾病的防控策略,新时期制定有效联动的防控策略对于控制和阻断其流行,保障人群健康及世界经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明年举办的中国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使上海即将面临传染病防控工作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面对来自国内外的7 000万人次的旅游者,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防控措施来抵御新发传染病的可能侵袭,是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严峻考验。

4,1保持自然与人类的生态平衡

林健东、于辉等提出保持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是控制和减少共患传染病的根本方法,各国应制定维持生态平衡的政策和法规,保护自然环境及动物,从而在源头上阻止新发传染病的发生。

4,2建立和完善全球联动的防控信息平台

新发传染病的全球化特点要求世界各国要共同应对,各国应及时沟通新发传染病疫情,共享防控经验,防范疫情的大面积扩散。加强传染病的疫情交流,对局域传染病可能的扩散传播风险进行评估,对其他区域出现的本区域传染病应加强协作控制,建立全球传染病的防控信息平台和专家库,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形成有效的联动网络。

4,3完善新发传染病的疾病监测网络

郭彪对中国现有的传染病监测网络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于新发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十分有限;实验室监测体系比较薄弱,尚未纳入网络直报;数据的分析和共享严重不足。指出应该强化现有的以法定报告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主,专病监测为辅的传染病监测体系,探索并建立针对新发传染病早期预警的监测方法和网络体系;尽快建立新发传染病监测网络体系,并进一步提高疫情管理分析人员的疾病识别、检验、分析能力等。谭京广等认为应将国际出现的、国内尚未出现的新发传染病纳入出入境检疫监测系统,从而有效避免国外传染病的传入。完善现有的新发传染病的监测网络内涵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发现新发传染病疫情进而进行有效控制。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5

1.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因为发烧往往是流感、麻疹、脑膜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此时接种疫苗不但会加快发病,而且会加重病情,使病情变得复杂。同时,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也会有发烧的情况出现,这样会给医生对患儿病情的诊断带来干扰。在儿童发烧期间接种疫苗还会使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和致病的细菌互相干扰,影响免疫力的产生。因此,在孩子发烧期间家长不应给孩子接种疫苗。

2.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及活动性结核病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因为接种疫苗后各种疫苗都要经过肝肾等器官代谢,使有病的器官负担加重,影响有病器官的康复。

3.大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以及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

4.重度营养不良、患有严重佝偻病及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这些儿童往往体质较差,免疫器官的功能不好,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所以不适宜接种疫苗。

5.有过敏性体质及哮喘病、荨麻疹病或接种疫苗时曾发生过过敏反应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因为疫苗中含有极其微量的过敏原,这些微量的过敏原对一般儿童不会有任何影响,但对有过敏性体质的儿童来讲,由于他们对过敏原的敏感性极高,所以微量的过敏原也会使他们发生过敏反应,给他们的身体带来危害。

6.全身有淋巴结肿大的儿童,在未查明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之前不宜接种疫苗。

7.正患有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时间不足2周,正处在恢复期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况且患过带状疱疹、水痘、麻疹等传染病的儿童就已经获得了对这些疾病的终生免疫能力,也不必再注射相应的疫苗了。

8.密切接触过流行性传染病患者的儿童,不宜马上接种疫苗。这类儿童应该在度过该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后,在未发病的情况下方可接种疫苗。

9.有的儿童由于受到某种病毒的隐性感染(即感染了某种病毒却并未发病),体内已经产生了该种病毒的抗体,也就没有必要再接种预防这种病毒的疫苗了(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就不必再注射乙肝疫苗)。

10.接种的部位(一般为上臂或臀部)有严重的皮肤病,如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在治愈这些疾病后再接种疫苗。

11.在最近一个月内已注射过丙种球蛋白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因为丙种球蛋白有增强机体抵抗力及预防感染的作用,所以此时接种疫苗无法产生有效的免疫力。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6

关键词:传染病 发热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05-01

作为疾病的一种信号,发热在反映人体病情演变情况,能够作为诊断和判断疗效的参考依据。发热也是传染病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通常情况下一般发热不需要采取特别降温措施,但一旦患者体温超过40℃,并伴有头痛、惊厥以及意识障碍情况,应适当进行降温护理。护理工作者应掌握传染病的发热规律,并对患者病情变化予以认真贯彻,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传染病患者发热护理进行了一些探讨,现报告如下。

1 传染病发热类型分类

发热是传染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一般可将其发热原因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病毒性感染发热;另一种为细菌性感染发热。由于感染病的种类不同,其热型和发热程度及发热时间均有所差异。一般可分为以下六种情况。一是稽留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多在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的极期出现。

二是间歇热,体温骤升可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或正常以下,间歇数小时至数日又如此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三是驰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和重症肺结核等。四是波状热,体温可39℃以上,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五是回归热,临床表现为体温急骤上升到39℃以上,多由蜱传回归热螺旋体引发。六是不规则热,体温曲线毫无规律。体温常在38℃左右或波动于37~40℃之间,发热无特定规律,多种疾病均可造成不规律热现象。

2 不同传染病患者发热的护理措施

2.1 伤寒及副伤寒发热护理。在稽留热阶段,如果患者体温不高于40℃,可不做降温处理,因为发热是细菌以及内毒素造成的,一般降温方法不能有效控制高热。应特别注意在患者发病第三周时,由于已进入溃疡形成期,有出息肠穿孔的情况的可能,应坚决禁止腹部冷敷降温以及冰盐水灌肠降温。

2.2 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护理。对于流行性出血热高热患者可采取头部冷敷降温的方法,如果患者高温持续不退,也采用在患者颈部和大血管冰袋降温的方法,应避免急剧的降温方式。禁止使用解热药物,防止对热型判断的干扰,加重皮肤出血现象。如果必须使用药物降温应进行严格的观察护理,应坚决避免患者排汗过多导致的体液丢失以及体温骤降问题。

2.3 麻疹患者发热护理。在患者出疹期不应采取冷敷以及冬眠药物,此时进行退热不利于患者体内毒素的排出。对于体温超高患者,可采用小剂量清热解毒药和温水灌肠进行退热,不应采取酒精退热和冷敷退热。患者体温突然下降到38℃以下,同时伴有皮疹颜色变化,则患者可能出现病情转重,用特别予以注意。

3 传染病发热同性护理措施

3.1 休息。由于发热患者的代谢增加,体能消耗较多,会造成患者体质虚弱。此时充分休息能够可以使患者代谢在较低水平维持。对于高热传染病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

3.2 饮食。患者发热期间,应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易消化的流质食品,病情好转后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补充患者营养。

3.3 口腔护理。传染病发热患者由于唾液分泌量有所减少,多会出现口腔粘膜干燥情况,由于患者的抵抗力较低,容易引起口腔炎以及口腔溃疡,临床护理上应注意保持患者口腔清洁。

3.4 皮肤护理。传染病发热患者在退热过程时,常常伴有大量出汗现象,应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保持患者皮肤的干燥清洁。

3.5 生活护理。注意调节病房内的室温和湿度,以更加适宜的环境,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同时要指导患者正确穿衣和盖被,保暖和散热兼顾,同时注意室内室温湿度调节。

4 结论

传染病的发热,一般均为患者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脊质造成的内源性致热原做导致的,造成患者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变高,在当实际体温高高于调定点时,患者会有出汗,血管扩张现象。如果实际体温低于调定点,则患者会出现寒战、发抖、血管收缩等现象。发热作为是很多传染病的共同特点,其发热时间和发热类型以及发热程度各不相同,应在护理中注意观察,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杨秋梅.做好发热护理的体会[J].泰山卫生,2003,(04)

[2]任玉红.发热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8,(29)

[3]聂海英.社区老年人中医康复护理的功能模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