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就业的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范文1

大学生就业能力职业目标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到2013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达到699万。全球化的知识经济冲击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已然严峻;而大学毕业生的增长比例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协调,导致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以国内及国外目前对于就业能力的研究为基础,对就业能力提升进行了初步调研,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应形成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形势变革的培养模式,从“个人、组织、国家”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进行研究。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具体阐述高校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什么是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体系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定位,同时它的研究视角也就不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就业能力的提升是实现充分就业的社会经济目标;对于组织和单位来说,就业能力的研究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对于个人来说,就业能力是保证从业与人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本文以国内以及国外对于就业能力的研究作为基础,认为就业能力是获取工作并在职场中取得成功所需的所有技能。综上所述,就业能力是获取工作并在职场中取得成功所需的所有技能。

二、就业能力提升初探

就业能力作为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方法,我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发现目前在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讨论,以期能发现问题症结,使大学生就业工作能得到更好的开展。

通过数据统计及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与社会的需求无法匹配,原因产生在很多方面,而提升就业能力的方法需要从“个人(大学生)――组织(学校、企业)――国家(政府、社会)”三方面合理进行,针对目前就业能力研究的现状,对于国家、组织、个人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进行具体分析。

三、提升就业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重要并且系统的工作,需要政府、高校与企业的相互配合,同时也要求学生自身做出努力。

(一)政府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升就业大环境

1.高度重视就业能力培养,将其作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就业能力不仅是对大学生就业数量的要求,更是对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高校的政策倾斜并未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完全密切的联系起来,因此各高校对于“科研成果”的重视超越了人才培养和就业能力提升。政府应加强高校对就业能力培养的关注,将学生是否具有社会所需求的职业资格,以及课程设置是否符合经济发展需要作为高校办学资格的重要指标,逐步从对“就业率”的重视转变到“就业力”。

2.加强管理,将所有促进大学生就业项目落实到位

由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一些部门、地区出台了一些就业垒壁性政策和地方保护性政策。因此,作为政府应有效地加强就业项目的监管力度和政策干预,发挥指导、监督、调控的职能,使所有大学生就业项目的开展落到实处,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二)高校应改善职能,调整培养指标,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1.将就业能力培养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目前,各高校都先后建立了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都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环环相扣的系统教育体系。教育方式和手段都较为简单、单一,缺乏实践性内容;教育机构与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高校应加快就业能力培养进程,将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断融入到所有课堂当中,在人才培养过程明确就业能力培养目标。让学生真正具备自主学习、把知识转变为技能、适应环境变化等多方面的能力,必须在课程中尽可能提供学生发展和新就业力技能的机会,同时在最终课程考核中将就业技能作为指标之一,透过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成为传递核心就业技能的工具,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高校课程。

2.将校企联合扩展到课堂教学当中

高校可以根据自己对市场的调查研究,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进而使得大学生的能力能够满足职位的需求。可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授课,传授课本知识与具体职业的联系,将人才培养方向转变到强调对通识、态度和社会技能的培养。

同时,加强校企之间有效的联系机制,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促进用人单位向高校传到需求信号,共同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用人单位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在中小企业通过将学生短期安置在企业工作或带学生参观企业、提供他们工作场所等各种就业前培训,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

3.充分利用社团的阵地作用,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

近些年,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高校学生社团不断增加,他们在高校中是有着社会沟通、就业服务、就业观导向、素质拓展、凝聚激励、企业文化对接等功能的组织,它们是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以及人生规划意识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4.加强人格素养培育,端正大学生择业心态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企业经营理念不断更新,需要每一个从业者都有很好的人格品质以及抗压性。因此,所有高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建设。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一工作中应加强就业心理研究与实践,培养大学生端正择业心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主动规划人生的信心。

(三)大学生应提高认识,积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1.转变观念,以期多元化就业

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这是一句陈词滥调,同时也是真知灼见。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对于未来的择业目标不明确、职业观模糊,无论是否适合自身专业发展要求,依然将就业地区选在沿海一线城市。在大众化的教育时代,大学生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准确定位,客观的看待自己,要勇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而不是在象牙塔中需找栖息之地。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催生了许多新兴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同样能使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2.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就业,要求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雇佣能力。终身学习,是指贯穿人的一生持续学习的过程。总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组织以及大学生本人的互相协作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代洪浦.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及提高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09,(01).

\[2\]刘智娴.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范文2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就业困扰调适

一、女大学生就业困扰的表现

(一)女性生理特点产生“女性就业歧视”的困扰

例如某师范大学的小雯在大学生城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看到一家单位需要新闻专业毕业生,就凑过去看,发现自己的条件完全符合。于是她必恭必敬地将简历递给工作人员。可是,对方根本不看简历,只是面无表情的摇头。“是不是只要男的”,她忽然想起以前说的某些用人单位的性别要求,果然工作人员很不耐烦地点了头。小雯的这种求职遭遇,被很多专家定义为“女性就业歧视”。

女大学生就业的年龄段,又是她们结婚与生育的年龄段。用人单位招收女性职工承担的成本较高。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下,女职工特殊的胜利现象和所承担的人口再生产劳动,客观上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不少招聘单位认为最头痛的是,好不容易招到一名出色的大学生,并且进行了培训,但没多久就结婚生育。女大学生工作后遇到的这些问题,必然会对企业正常的工作造成影响。现在随着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精兵简政,一个萝卜一个坑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而男大学生上岗后却不存在这些头痛的问题,所以用人单位还是会首选男大学生上岗工作。由于我国现有的福利政策。女职工的生育费用和生育带薪产假增加了所在企业的经济负担,也导致企业不愿接受女大学毕业生。我国有学者认为,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会增加用人单位的经营成本,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减少女性劳动力的市场需要。当问到女生就业难于男生的原因是什么时,回答是多种原因形成的,根据女生们选择的多少排序,认为是“性别歧视”、“女生的生理特征”、“女生不及男生优秀”等原因造成的。

(二)女性心理特点产生不良就业心理问题的困扰

女生在求职是对学校、父母和亲友方面的依赖性高于男生,依赖学校推荐、父母帮助、亲友帮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0%的女生认为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首要是靠家庭及社会关系,仅有10%的男生是如此看法。自卑心理也是影响女生就业的是一个重要因素,女生就业难已经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求职前已经想到招聘单位不会要自己,增加了自卑感,打击了自信心。此外,有专家认为,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整体上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外语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在应聘中容易缺乏自信、被动,就业期望值过底,这都严重影响到她们顺利就业。具体影响表现如下:

(1)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2)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企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二、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及心理调适

(一)建立平等的就业制度

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二)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增强女大学生的求职技巧

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三)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

(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的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范文3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 社会需求; 耦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007-04

“耦合”原意是指物理学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现在引申为两种现象的重合和交叉。本文的耦合研究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探究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素质与社会需求的耦合度及耦合点,以期能够突围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瓶颈问题,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合理的建议和科学的指导。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设计构成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头脑风暴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和德尔菲法等方法反复论证,科学客观地确定大学生素质项目内容,根据大学生素质项目内容认真设计大学生就业素质重要程度调查问卷,从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高校教师以及用人单位三个视角进行数据采集。首先将文献法、头脑风暴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得到的素质项目进行登录和类属分析,分别得出大学生素质清单和大学生素质类属清单。从编码清单和类属清单来看,其素质项目包括了大学生素质的方方面面。同麦克莱兰德提出的对素质模型划分的3个纬度相比较,这些类属基本涵盖了其研究的3个纬度,包括个性特质、知识和技能。将此清单与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德尔菲法专家小组11名成员的组成:高校领导3名、高校德育专家2名、中学校长4名、知名企业老总1名、行为事件被访谈者代表1名,这种组成方式涵盖了德育专家、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三个层面的不同视角,比较合理。)的意见汇总,从而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德尔菲法的反馈。如图1所示:

第三轮专家反馈后得出的大学生就业素质指标体系已达成专家组共识,并一致同意将上表所含素质项作为最后的大学生就业素质项目内容,从而进行大学生就业素质问卷的设计。然后,根据大学生就业素质项目内容设计的大学生就业素质重要程度调查问卷,从大学生、高校教师、用人单位三个视角进行数据采集。

调查样本的基本构成:大学生样本为随机抽取的广西师范学院高年级(三、四年级)学生总数的13%(广西师范学院高年级总人数为6021人),共计780个样本量(回收有效问卷765份);高校教师样本为随机抽取的教师代表200名(回收有效问卷196份),包括班主任、分团委书记、政治辅导员、社科部等德育老师、一般教师代表和职能部门教师代表等,选出教师样本量基本达到全校在职教师样本量的20%;用人单位的样本覆盖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和企业等,统计学上基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允许的最低样本量为30个个案以上,我们确定用人单位的随机抽样样本量为100个个案(回收有效问卷97份),其中,党政机关30个样本、事业单位40个样本(鉴于地方高师院校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教师,加大该样本量)、企业30个样本。然后,根据调查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大学生就业素质进行定量分析,探究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素质与社会需求的耦合度及耦合点。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和录入,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的频数统计。调查结果如下:

1.大学生对自身素质需要状况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把“强健的体魄”放在了最后一位,明显看出当代大学生普遍不注重身体素质的进一步养成,这是由我们高校教育的导向造成的,应该引起高校教育教学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们大都把责任意识、诚实守信、敬业精神、自信和团队意识排到了前五位;把创新、感恩、思维敏捷、充满活力、强健的体魄排在调查表的后五项,说明了当代大学生们的观点在此基本一致,如表1所示。

大学生们把“人际交往能力”排在第一位,说明当代大学生向往这种能力,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其在社会交往中的困难。他们又同时把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排在前四位,说明当代大学生对技能的基本理解比较一致。我们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文科学生也已意识到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而社会和大学教育者更多地是期望理科学生更具备创新能力,而实际上理科学生却偏偏把创新能力排到了倒数第三位,他们更强调自身的承压耐挫能力,这与他们特别强调心理素质遥相呼应。这种现象表明,理科学生比文科学生更渴望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生们均把“写作能力”和“信息集成能力”排在最后,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社会信息收集、利用的重要性。

从排序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文理科学生在知识结构的选择上高度一致。职业素养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知识、信息技术知识这四种知识的排序一模一样。这说明文理科学生对于没有明显学科界限的知识,比如,职业理念方面的知识追求是一致的。而对于有学科特征的知识,进一步的调查显示,文理科学生则表现出迥异的态度。如文科学生把“人文知识”放在第九位,把“数学知识”放在了最后一位;而理科学生把“数学知识”也放在第九位,把“人文知识”放在了倒数第二位。这一方面说明文理科学生比较看重本专业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说明高等教育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学科裂缝,文科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数学知识”在其知识结构中的作用,理科学生也没有意识到“人文知识”在其知识结构中的作用。

无论文理科学生,都把“哲学知识”放在了最后,这说明我国教育没有把哲学知识当成工具学科。相比较而言,美国等西方国家则是把语言、数学和哲学当成最基本的工具学科。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把这里的“哲学”等同于他们课堂上所学的的哲学,而没有把“哲学”当成世界观与方法论。

2.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状况的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教师们也都特别不重视“强健的体魄”和“充满活力”两个选项,体现了高校教育在这一方面导向的缺失。老师同时把人文知识和数学知识放在一边,说明高校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进一步的调查显示,无论是教学教师还是管理教师,其前五项选项完全一致,并且平均值差别不大;后五项选项中有四项高度一致。这说明教学和管理老师对学生个性要求基本一致,这种属于养成教育的个性特征是当代大学生基本稳定的心理特征。后五项中教学和管理教师不同的地方是,教学教师比较不注重学生的自信,而管理教师比较不注重学生的创新,这也是由他们各自的角色决定的。如表2所示。

在大学生重要能力的排序上,管理教师倾向实用,教学教师倾向理想的能力结构。在大学生不重要能力的看法上,教学教师和管理教师高度一致,说明高校的办学职能、办学指导思想使得教师在同样的教学环境里看法一致。这个结果从另一个侧面也可看出,有些职能人员兼教学任务或从教学岗位提拔上来,他们的看法要求能力实用,这与教学教师重合度较大。教学教师和管理教师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趋同。不同之处是教学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知识和外语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性知识基础;管理教师从实用而不是培养的角度出发,他们更看重科学管理知识与学科前沿知识。

3.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状况的调查分析

首先,个性特征方面。用人单位共同关注的大学生个性特征有敬业精神、诚实守信和责任意识,都不太强调的是感恩。这说明用人单位从录用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的岗位要求并不包括感恩,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用人单位注重的是大学生的直接适用性而不是人才的未来发展与培养,这会给大学生带来功利的心理倾向。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党政机关关心的是实干精神和遵纪守法,事业单位关注的是勤奋进取和团队意识,企业单位关注的是实干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事业单位中我们在抽样时选取中小学样本较多,所以我们从排序结果可以看出,党政部门和企业单位的观点比较一致,大学生的观点与事业单位观点的一致性较强,这说明大学生现在形成的个性特征是与中小学教育密不可分的。而中小学校与社会的衡量标准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表现在数据上,显示出事业单位(以中小学校为主)与党政企业单位观点不一致,而和大学生的观点一致。这也恰恰说明了中小学教育直接养成大学生以后的个性特征。

其次,技能能力方面。用人单位在大学生技能能力选项上一致关注的有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一致不太关注的是谋略与决策能力。在能力选择上的一致性的关注点不如个性特征强,恰恰说明不同的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时对能力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党政机关还关注写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协调能力,事业单位还关注创新能力、写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企业单位还关注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教育在此得到的启示是对于不同用人单位均关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否应该用必修课程的形式加以固化,而对于不同单位的不同需求是否应该用选修课程或社会实践的方式给有需求的学生提升的平台,这也是高校教育者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最后,知识结构方面。用人单位一致关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有职业素养知识和法律知识,一致不关注的知识结构是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党政机关还关注公关礼仪知识、时事政策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事业单位还关注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企业单位还关注专业知识、公关礼仪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调查结果很明确地表述了不同系统对岗位职能的知识需求是不同的。这对于高校教育者对学生的分类培养有着较大的启发作用。

4.高校培养方与社会需求方的耦合程度的调查分析

首先,高校培养方与社会需求方在个性特征方面耦合程度分析。在排序的前五项中,三方共同强调的是责任意识、诚实守信、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说明这四种大学生个性特征是当前高校必须重视培养的;各自的重点是:大学生还强调自信,高校教师和用人单位还强调实干精神。这种现象充分反映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三方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看世界。大学生强调“自信”,是主体对主体的一种把握,即主体要求自信,强调自身感觉;而高校教师和用人单位作为客体,他们更看重适用和实用。

在排序的后五项中,三方一致忽视的是:感恩、充满活力、思维敏捷和强健的体魄,这说明三方在选择利益时只看到眼前,没有看到社会责任感,一致强调做事并非做人。各自不同的不关注是:学生和教师不关注创新,这种忽视一方面直接折射出现代大学教育的“弱项”,没有真正用创新来培养人,当前教育体制已经意识到创新很重要,但没能付诸实施,显示出高校教育特别强调的是团队精神,而不强调个体差异性;另一方面,从客观现象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缺乏创新平台与机会,忽视创新正是教师和大学生对社会的理解与把握。用人单位将“自信”置于最后五位,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用人单位强调大学生的直接适用工作而不是对人才的发展与培养,具有明显的急功近利性。这种倾向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

其次,高校培养方与社会需求方的技能能力耦合程度分析。如表3所示,在其前五项的排序中,三方共同强调: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三方共同忽视了信息集成能力,说明他们都没有认识到信息社会信息收集、利用的重要性。实际上,信息社会人们缺乏的不是信息,而是信息集成的能力。这是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我们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关注差异点的比较分析:师生共同最忽视的写作能力恰是用人单位强调的;教师和用人单位忽视的自制力又是大学生自身比较强调的,这说明大学生的自制力已达到高校和社会的要求,而其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高校教育在此得到的启示是:对于三方均关注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是否应该用必修课程和必须完成的社会实践的形式加以固化,这是高校教育者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最后,大学生、教师与用人单位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趋同。在其前五项的排序中,三方共同强调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知识和法律知识。师生还共同重视学科前沿知识。三方共同忽视了外语水平、自然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我们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关注差异点的比较来看:学生还重视信息技术知识,教师还重视科学管理知识,用人单位则重视公共礼仪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三者的差异点显示出学生对用人单位的用人心理比较了解,尤其了解用人单位忽略的素质,但是对于用人单位着重强调的素质却没有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这对于我们高校教育者对学生分类培养的课程设置有着较大的参考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以上耦合研究给我们如下启示:

1.大学生视角和高校教师视角之间的耦合程度较高,而和用人单位视角之间的耦合度不够

用人单位代表就业市场的需求,他们的观点对人才培养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缩小培养方和需求方之间的耦合差异,增加耦合度,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改革,在传承过去养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大学生各项就业素质。

2.耦合后模型中的差异素质项目都应是高等教育重点培养和优化的

这并不是说抛开大学生的其他素质全然不管,而是指上述这些素质项目是高校通过教育需要重点培养的方面。况且,大学生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完善还可以通过环境影响、家庭养成等方式来完成,高校不需要再过多考虑这些方面。

3.突出个性的能动作用

如诚实守信素质,诚信是我国社会当前最需要树立的新理念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无形力量,也是大学生取信于人的道德规范。针对当代部分大学毕业生的道德真空现象和诚信意识的缺乏,大学生应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培养自己内在素质和能力,如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适应能力和优秀人格、良好的全局意识、与人为善的宽广襟怀、善于协作的团队精神、坚韧的工作作风以及能够经受人生失败和挫折考验的能力等,从而改变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偏见。

4.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识层面,必须进一步培养相应的各种能力,进而提升为一系列的观点、意识等精神层面素质

尤其对于地方高师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师范生技能是就业素质的基础,要切实加强“新三手”的修炼。除此之外,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发展,就是在不断拓展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养成的,与此同时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阅读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共处能力、包容能力以及对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理解能力等能力层面的素质要素,再进一步通过思考提炼,形成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人的价值的观念、对社会的责任心和民族自尊心等观念,以构成现代人文精神的精神层面素质的各要素。

5.三方一致重视的素质项目要重点考虑,三方一致忽视的素质项目也不能置之不理

培养适应现代与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必须在立足于就业导向的基础上,超越职业训练层面,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高等学校,必须将健全的人格(突出表现为个性特征)教育、适用的职业能力教育和深厚的知识素养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张灿.人品和能力最重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2):34-35.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范文4

论文关键词:应激;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择业期

生活事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就已引起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hansselye于1956年首先提出了“应激”这一概念。按照j.c.coyne的生理应激理论,应激包括应激源、中介变量和心理生理反应三部分。

所以心理学家们在研究应激与各种疾病的关系的同时,注意研究了成功应对生活中应激源的方式,即应对方式。应对方式(coping)是影响应激结果的重要变量。它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fdkman和lazarus在他们的应激认知交互作用理论中,把应对定义为“所有控制、减弱和耐受内部需求的认知方面及行为方面的努力。”刘贤臣、刘连启等对青少年应激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青少年的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呈明显负相关。由此可以发现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十分值得探讨的。

择业期是大学生初涉社会的一个适应阶段,具体指从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末(大学生供需洽谈会第一次召开)到第二学期末。择业期内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受到更多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随着社会工作量和责任明显增加及为毕业分配担忧,择业期内的大学生与在校学生相比明显存在焦虑、抑郁状态,存在严重的情绪障碍。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不同的人对外部压力会有不同的反应。某一事件对一个人是威胁,对另一个人却是挑战。这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心理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所以本研究试图探讨应届毕业生在择业期,这一特殊时期内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择业期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此次研究应对方式的途径为过程法,即重点研究特定生活事件,即“择业”这一时期内个体的应对过程,所采用的量表也属于过程量表。

1研究方法

1.1被试。

被试取自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三所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共120名,有效被试120名,其中男生60名、女生6o名;文科生60名、理科生6o名。

1.2测量工具。

1.2.1应对方式问卷。

采用folkman和bond等人研究应对预防时所采用的问卷修订而成的版本。问卷由62个项目组成,采用1—4级评分。量表的cronbach’szt系数为0.92,重测信度为0.89。每一个因子的高分表示此应对方式经常被采用,低分则表示很少采尉。

1.2.2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采用此量表评估择业期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3研究步骤。

1.3.1测试。

在太原市春季毕业生洽谈会召开期间,即3月1日至3月23日之间,在前往招聘会的上述三所大学的同学中随机抽取120名被试。研究共发放问卷120套,收回问卷中120套有效,有效率100%。

1.3.2资料的录入与管理。

采取excel200录入与管理。

1.3.3统计方法。

用spssio.0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x方测验、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2研究

2.1“解决问题”应对因子与“强迫症状”、“抑郁”因子呈非常显著负相关;与“精神病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2.2“自责”应对因子与“恐怖”、“人际关系”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总分”呈非常显著正相关。

2.3“求助”应对因子与scl—90各因子无显著相关。

2.4“幻想”应对因子与“幻想”、“精神病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总分”呈非常显著正相关。

2.5“退避”应对因子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各因子呈非常显著正相关,与“总分”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2.6“合理化”应对因子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呈非常显著正相关;与“总分”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3结论

应对方式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本文调查发现,择业期内大学生通常应用的应对方式主要有解决问题、幻想、求助,而较少使用自责、退避、合理化,说明择业期内大学生的应对认知过程中具有较多的理性加工成分,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择业期内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表现出一种较成熟的行为方式和稳定的个性特征。

应对方式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自责”“退避”“合理化”应对因子与scl—90各因子显著相关,说明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解决问题”因子和“强迫症状”、“抑郁”、“精神病性”等scl一90因子呈非常显著负相关。强迫和抑郁是大学生们常见的情绪障碍。本研究结论表明:当有问题出现,只要积极地去解决,就可有效地避免各种情绪障碍的出现。“求助”应对因子与scl一90各项均无显著相关,说明“求助”这一方式可有效缓解各种应激反应所造成的紧张、不安情绪,帮助择业期内的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由此可见,择业期内大学生合理的选择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保持有重要意义。如何合理地选择应对方式呢?就学校来说,提供大学生心理辅导,帮助择业期内的大学生更好地选择合理的应对方式,维持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心理教育与辅导是传统意义上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补充与完善。从世界范畴看,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都越来越重视对普通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心理教育与辅导。但更重要的是,择业期内大学生本身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去积极地应对各种矛盾,树立自信心去克服各种困难,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具体建议如下:

3.1自我了解。人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如何给自己合理的定位是人生中关键的一步。所以,我们要学会了解自己,为自己可能遇上的各种矛盾作充分的准备;

3.2自我驾驭。人们有时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成熟的人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能够驾驭自己,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驾驭能力,学会战胜自己;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范文5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地方性院校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指个人在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结合社会环境,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1]。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阶段包括认知自我、认知社会、目标确立、实施策略及评估修正等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专门的教学和指导服务,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定位。帮助学生准确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与优势,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确定奋斗目标,合理地选择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潜能的职业方向;二是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能够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根据社会需求信号和自身条件努力学习,引导大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做好就业定位和就业准备,并付诸行动;三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能够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建立科学的择业观,使个体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

二、职业生涯规划缺失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

(一)职业价值模糊,自我定位不清

一是对自己适应的职业没有正确预计,不能结合就业形势的实际、个人特征来确定职业目标;二是对职业路径、职业机会认识不足。有些学生为了增加工作经验,选择做家教、促销员;有些学生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选择考证来增加筹码等,但这些路径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使得发展方向不够明确。

(二)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选择,忽视长远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2],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职业选择本身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等因素选择符合自己工作的一个过程,职业选择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一环,但并不是选择好了职业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有的学生对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缺乏长远的规划,“跳蚤族”在年轻一代大学毕业生中开始呈现增多的趋势。

(三)职业生涯规划急功近利,过于看重眼前利益

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加大,许多大学生一进大学就准备考研,很少参加社会活动,许多学生盲目考证或参加培训。一些大学毕业生将眼前的薪金待遇问题等当做优先考虑的因素,并没有把个人发展空间或者未来的发展前景排在首位。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

三、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途径

(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增强匹配性、前瞻性

1.引进职业测评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职业评估

要做好职业规划的启蒙教育,挑选和引进合适的测评工具,使大学生及早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倾向,有的放矢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地方性院校可引进专业的职业测评软件,学生登录网站可以直接进行测试,教师帮助学生做好自我评估:认识自己的性格、气质,优势、不足,增强规划的匹配性和可行性。

2.建设职业指导专业化队伍,加强咨询力度

建立一支数量稳定、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否有效落实的关键。地方性院校可充分挖掘校内现有师资资源,制定教育、培养和训练规划,分批次,分梯队建设职业指导师资队伍。选派优秀课程教师参加国家职业规划师和全球职业规划师的培训。邀请专业的职业测评公司为教师作课程培训。同时,积极通过外聘地方上的优秀人力资源经理为“就业创业导师”,从企业、市场的角度探讨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学生提供生涯规划、面试技巧等全方面指导,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职业规划中心可建立咨询室,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解除自我探索、职业探索及职业选择过程中的疑虑和困惑。除个别咨询外,还可以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团体咨询,真正使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导、普遍指导与分类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3.在教学和专业实践中渗透职业观教育,提高专业素养

学科专业素质是大学生基础性和根源性的素质,每个专业都有一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这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依据。但由于目前学生的升学指导教育还不完善,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盲目性较大,入学后缺乏对该专业领域就业需求情况的了解,以及自身对该专业领域工作适应性的评估。

地方性院校由于受地域限制,就业难度较大。学生学习期间,应注重职业观教育,在教学中融入职业理念,在教学中践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不断深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加强实践力度,为学生开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有计划、分批进入各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实践,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二)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突出阶段性、体验性

1.建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具有实践意义的一门课程,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实际形成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两方面。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性地开设包括个人探索、职业探索、就业形势和政策、职业素质塑造、职业体验[3]等内容的课程学习,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立体式的服务。

积极探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将职业生涯规划列入高校教学计划,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帮助学生尽早掌握探索自我、探索职业以及规划职业生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其在职业生涯道路上不断进行有效的发展决策,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职业兴趣和体验,以体验性教学目标为主,以结构性目标为辅,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地考察和访谈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2.开设素质拓展训练课程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明确的生涯目标、敢于挑战自我极限、具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这些品质和能力正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用人素质。

地方性院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适应与提高,增强学生的职业心理适应能力。如湖州师范学院女生比例约占70%左右,因此提高女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尤为关键。学校与素质拓展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素质拓展。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增强学生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自觉调整心理对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激发个人潜能,重新定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三)积极拓展实践平台,建立规范性、长效性

1.开展社会实践,创建与社会接触的载体

社会实践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际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载体。地方性院校由于受地域的局限,与省会的同类院校相比,知名度一般较低,在学生找工作时,专业实践能力是学生脱颖而出的重要保障。

湖州师范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如求真学院制定了学生社会实践学分认定办法,建立社会实践网络化管理系统,编印实践手册,动员全体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参加。学院在浙江90个县(市、区)组建近百支实践队,从2008年到2010年,学生参与率均超过90%以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将实践考核结果与实践学分相挂钩;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个人、队长的评比表彰,汇报表演,调动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建立实习基地、用人单位与学校的长效机制

地方性院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与大中型企业单位、学校、省内各县市区的人才市场、教育局等的沟通联系,促进见习、实习、就业、科研等方面的全程合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特色化的教学资源。湖州师范学院高度重视实习、就业基地的培育,建立长效机制,列入学院工作目标考核范畴。长期以来,湖州师范学院师范类专业中,将顶岗实习和教育实习紧密结合,并通过加强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等措施,全面有效地推动顶岗实习支教工作。通过实习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验证和及时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对实习生、毕业生在就业工作单位的表现进行信息反馈与调整,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符合实际。

3.重视大学期间的创业实践

地方性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积极拓展职业途径。配备职业指导教师,专设创业指导课程,向学生系统传授创业基础知识、创业者的素质要求,创办企业的条件与程序、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等相关内容,为今后创业打下基础。湖州师范学院重视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富”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创业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我。加强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与管理。经过多年市场化的运营,已有多家学生自主创业的公司实现了稳定的经营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的成长和能否成功实现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和转变。职业生涯规划本质上是个人职业战略规划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选择的问题,更关系到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其他相关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职业生涯顺利与否的重要环节。地方性高校应当紧跟形势发展,真正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切实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陈伟,李文红.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6).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范文6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of college employment mechanism,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a variety of problems, career guidance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explores the new methods and approaches of career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period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problems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solve the main problems in employment.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指导;就业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career guidance;obtain employment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241-02

0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家庭的幸福安康。面对这一难题,各大高校把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到了一个重要的高度,纷纷设置了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给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类的帮助,但学校大多将重点放在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方面,忽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人职匹配,对于帮助学生结合社会需求与自身条件如何正确择业、就业及如何改进职业等不够重视,不能真正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

1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突如其来的就业压力,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由于缺乏正确的职业指导,大学生不能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对自我认识不清;就业观念呈现功利化,忽视社会整体利益,注重个人利益;求职期望过高,脱离实际。②由于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上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一些不良观念,大学生在求职中往往会碰到很多挫折,使得一些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急躁,甚至恐惧逃避心理等。③在激烈的竞争下,有些大学生费尽心机搞包装,不是从提升自身竞争力出发,而是在求职材料上做文章,夸大自己的成绩,如制作假证书、伪造干部经历;有的学校甚至也参与制假中,如开具假证明、假成绩单等行为;有些大学生契约意识淡薄,有单位就签约,遇到更好的就毁约。

2 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2.1 通过职业指导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择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做出就业的主要因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可以帮助大学生及时顺利就业,通过职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客观评价自己,不至于盲目择业,同时也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让学生懂得,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工作性质如何,学历深浅,能力大小,只要努力工作,都会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2.2 通过职业指导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素质

通过职业指导教育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自身心理的问题,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需要的心理素质。针对就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评价自己,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科学的规划,培养自信心;引导正视问题及不健康的因素,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保持心理平衡;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抵御风险和挫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为大学生的就业成才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2.3 通过教育内容的职业化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作为职业素质的基础[2],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大学生中存在择业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这些现象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体现为对职业不尊重、随意毁约、频繁跳槽,这些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倡导职业化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在大学生中进行职业道德和法规的宣传与教育,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减少或杜绝不诚信现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3 新时期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学生就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高校要重视职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职业指导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实施,采取多渠道、多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及现代科技技术,使职业指导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切实把职业指导教育贯穿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等各个层面,增强就业工作中的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引导性、教育性,认真落实职业指导,把这一工作做实、做细。

3.1 多种方法和多种手段有机结合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凭借课堂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很多问题需要针对性、持续性的指导。因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加强调查,把握大学生的就业动态和实际情况,准确分析社会需求及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根据不同的对象,结合不同的教育情境,多种方法、多种手段相结合,如课堂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日常教育与毕业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相结合等。通过多种方法与手段的有机结合,积极主动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

3.2 建立全程化生涯辅导模式

职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仅凭对毕业班的辅导是不够的,应该贯穿新生入校到学生顺利毕业离校,分学期、有序地进行指导。宣传就业形势以及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未来的就业趋势是职业指导的首要任务,让大学生从大一踏进校门起,就有紧迫感,进而在心理、知识及技能等方面提前做好准备,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适应就业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其心理、生理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职业指导工作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阶段、持续性执行,大一主要是专业教育,初步了解就业形势;大二、大三完善个性,确定基本的择业、就业方向;大四加强求职技巧的指导与升学指导。

3.3 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内容、技术、方法与手段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使职业指导的方法发生了改变,传统的课堂说教形式转变为了互动的可选择性的、以学生为主的教育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就业中的职业指导方法、手段相应地提出了挑战,以使职业指导机制得以有效运行,更好地发挥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如QQ、BLOG、微信、微博等新型传播渠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互动性的学习。同时,也可建立专门的职业指导网,及时收集学生就业心理、思想状况,加强针对性的教育与指导,通过互联网高效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择业、成功就业。

4 结语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大学生就业中职业指导的新方法与新途径,这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心理抗压能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寻求多方法多手段积极主动地做好职业指导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激烈的竞争社会,最终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王勇强.论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指导[J].职业教育,2008(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