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公共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公共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公共艺术

文化公共艺术范文1

香港政府推动公共艺术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时值城市面貌沧桑巨变,维港两岸高楼笋立,博物馆、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相继竣工。此时香港公共艺术之发展,显得步履迟缓,尤乏点睛之笔以彰显城市风采。1989年,民政局下属之香港美术馆新馆举行户外雕塑比赛,6件作品获奖,是为第一次通过政府牵头征集公共艺术作品。同年,九龙公园内安置展示雕塑作品23件。1994年,市政局举办雕塑展,为又一大型公共艺术项目。1995年成立之香港艺术发展局,致力于资助各类香港艺术项目,包括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教育。1999年,“公共艺术计划”正式启动,定期举办,征集全港优秀公共艺术,安置于各种类型的城市空间中,以此鼓励各类机构、商业公司、个人参与支持公共艺术品之创作,以丰富城市景观。2001年,政府“康文署”下设艺术推广办公室,专门从事城市公共空间艺术风景的设计。此外,政府之房屋署、市区重建局等亦有结合各类建设项目,委任艺术家创作置于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非牟利文化组织,如香港公共艺术、香港社区文化中心、“艺术在医院”、“文化葫芦”等亦积极参与。开发商及私人公司则以太古集团、香港地铁最热衷于公共艺术的发展。2003年以后,文化创意产业被列为香港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公共艺术亦进入政府视线。2004年完成之《香港公共艺术研究》报告,是首份针对香港的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的政府委托之专门研究,对当时香港的公共艺术作了普查,并对今后之发展提出展望。该报告指出,香港缺乏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议今后将公共艺术纳入学校正规教育中,并推行广泛的教育活动,以提高公共艺术的创作与欣赏水平。十年来,政府推动公共艺术初见成效,虽仍未形成城市艺术风景线,但亦妙作迭出,悄然点缀于街头巷尾,增添空间趣味,营造文化氛围。作品题材大都贴民生活,抑或包含纪念意义,阐释人文与地方之联系。例如,市区重建局于中环街市外墙所绘之“漫游中环”壁画,中有一巨型偃卧之漫画人像,寓意中环为香港之金融政治中心,驱车驱马,过客匆匆。然而,生活本当有张有弛,何不浮生半日,偷闲一刻?另外,艺术推广办公室在旺角上海街一历史公共厕所外墙绘上装饰性传统图案,颠覆了公共厕所的传统形象。另一方面,香港一向具有中西包容的开放城市心态,以及高度的民间文化自觉性,因此也出现了表现手法前卫、内容富有争议的公共艺术作品。这类作品大多出现在雕塑展览中,部分亦活跃于社区空间里。前者如2013年,西九龙充气雕塑展中展出了数件作品,其中PaulMccarthy的“狗屎”将一堆真实的狗屎放大250倍,且表现逼真。虽此作品非开“狗屎”主题之先例,但仍因其外观不雅,成为众矢之的。另一件作品,以“烤乳猪”为艺术表现形式,令游人穿梭“猪肚”。社区艺术典型者,有在社区收集旧物,将其转变成所谓艺术作品。围绕这些作品,往往疑云重重,意见不一,从而引发公众对于香港公共艺术的思考。例如,如何理解公共艺术?外观丑陋的作品是否是劣作?民间自发与政府主导的公共艺术差异何在?社区文化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政府当如何支持社区艺术之发展?香港的公共艺术管理体系是否完善?这些疑惑一方面反映出公共艺术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另一方面亦显示公共艺术教育之不足,相关知识有欠普及。

二、香港的公共艺术教育

在此背景之下,近年来香港公共艺术教育有所发展。提供公共艺术及相关课程的教育机构与课程包括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中文大学文化管理课程、中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化管理课程等。其中,理大设计系与中大艺术系,培养公共艺术创作人才。学生作品在香港艺术展中屡获佳绩。中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化管理课程则从公共艺术历史及评论的角度,教授学生观察及评论公共艺术的方法。因该课程针对副学士学位学生,理论程度相对较浅。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文学士课程于2012年成立,旨在配合政府的文化及创意产业政策培养人才。其中,“公共及社区艺术”一课为该课程三年级选修课,阐释公共艺术之含义,介绍公共艺术评估之方法,引导学生以文化批判之眼光审视公权力与纪念雕塑之关系,并培育学生策划公共艺术、管理公共艺术,为公共艺术设计场地,以及设计扶持社区艺术政策之实践能力,实为跨学科、系统教授公共及社区艺术之课程。该课程的另一亮点,是课程设计力求寓教于乐,形式生动,并且融知识与实践于一体,创造性采用虚拟场景、实战演练之新颖教学方法。课程围绕一个虚拟项目展开:假设香港政府决计于2020年前,拆除目前除立法会大楼外所有建筑,重建中环。香港艺术推广办公室受命,规划并发展新中环之公共及社区艺术,委托三家咨询公司从事研究,提供咨询报告。在2013年秋季课程中,学生自由组合,成立三家公共艺术咨询公司,分别取名PaisanoCultureandDevelopmentConsultancyLtd.,HashtagCulturalManagementCoLtd.,以及APlusCulturalManagementConsultancyCo.Ltd.,担当为政府提供咨询之重任。各组成员扮演不同专业角色,包括项目研究兼公司总裁、公共艺术规划咨询师、公共艺术管理咨询师、城市设计师,以及公共或社区艺术家等。课程分两部分,完成前五讲后,各组前往中环,展开中环公共艺术之调研,鉴别艺术品之类别,评估艺术品之公共性(publicness)及有效性(effectiveness)。在此基础上,发觉不足,从而提出新中环公共及社区艺术发展之目标。课程后半部分,配合各专题,公司成员各司其职,逐项完成公共及社区艺术规划、管理之咨询、城市设计,以及艺术品之创作。课程亦包含设计软件技术培训,学生学会运用Sketchup8基本功能,完成设计,并制作艺术品模型。课程于期末报告会上达到,学生基于课堂知识,提出不少有益于启发本港公共艺术发展之建议,例如,创设公共艺术规划办公室、设立艺术家道德保护法、改革赋税以资公共艺术项目、建设香港雕塑公园和公共艺术长廊等。本课程与“项目委托方”艺术推广办公室合作密切,艺推办官员于期中亲临课堂,介绍业务,并出席学生期末报告会,聆听学生所提咨询方案。期末报告会与会者另有小区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等多人。

三、总结

文化公共艺术范文2

关键词:公共艺术;文化自觉

1 源起

公共艺术源自英文“Public Art”。广义上的公共艺术是指一种为公众服务的艺术,泛指一切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狭义上的公共艺术是指在公共空间当中的艺术。一般来说,它并没有统一的流派和风格,也不是一种传统意义的艺术类别。这种艺术形式能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精神和态度。现代城市大规模的实施公共艺术,是以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NEA)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实行“公共艺术计划”(Arts in Pubilc Place Program)并直接赞助公共艺术为开始的。美国政府因此逐渐形成了称之为“百分比程序”的政府艺术支援政策。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自觉是人类在自然进化中通过内外矛盾关系发展而来的基本属性,是内在的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是人的基本人格。文化自觉是文化建设主体对文化的一种主体意识和心态。“文化自觉”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是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一群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话题、这个概念、这个领域,反映了知识分子这个群体的责任与担当。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公共艺术正逐渐被我们的城市管理者们引入和运用。在当今中国“接纳性”、“包容性”相当宽容的时代里,公共艺术的发展也表现出来一种缺乏艺术批判与批评的氛围。

艺术的产生本来就源自“公众”,只是当艺术到后来成为上层建筑精神领域的产物后,才演化成某些特定阶层人员所独断和从事的活动。而艺术从来就是根植于大众的,是源自公众底层对审美的追求。但是就公共艺术而言,并不是通常意义的“泛平民艺术”或者“民间艺术”。是城市管理者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有选择的、具有一定价值取向的公开艺术。因此,“公共艺术”在公众生活空间一旦形成,我们便能清楚地感受到影响人们的生活作用:要么会很成功,要么会很失败。这和某些“文化精英”所创造的,对艺术的审美追求与评判标准并不完全相同,公共艺术是艺术基于实现与公众利益内在关联的一种属性,具有一定社会责任的,应该包含公众对这些艺术形式的“认可和理解”,并体现与时展相对应的文化自觉。

2 公共艺术的文化责任

公共艺术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产物,要能够体现一定的形式美的原则和功能。例如:1979年9月落成的,由张仃先生主持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型工笔重彩壁画《哪吒闹海》和袁运甫先生创作的《泼水节》大型壁画群,标志着一个思想解放运动和文艺创作人文精神新时代的到来,是公共艺术感应社会脉搏并影响时代进程的一次集中体现。艺术家在面对国家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和变迁背景下,用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示了一个国家新文化时代的复苏,激活了文化的社会功能,发挥着独特的社会作用。体现了一批艺术工作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融合的文化自觉意识。改革开放后,公共艺术创作逐渐展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文化寻求开放,努力探索创新,逐渐确立本土文化特色,增强自信,加强文化主体意识的进程。

随着国家的迅速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艺术与生活、与大众的关系也日渐紧密起来,公共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例如:2000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为“东方绿舟”创作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东方绿舟”公共艺术创作更注重环境、建筑与城市化生活的紧密联系。无论从表现手段到制造工艺,都呈现出多样化、丰富性和产业化的趋势。也体现了上海作为代表中国经济、文化、科技“领航”城市,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次全新的探索,为城市文化建设和青少年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开拓和创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公共艺术发展,反映了中国文化寻求开放,努力探索创新,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文化秩序。逐渐确立本土文化特色,增强自信,加强文化主体意识的进程。

3 公共艺术的城市文化建设

今天的中国公共艺术家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因为公民社会的出现将大大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近10年来公共艺术的实践给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例如,奥运会的中国风格与国际化语境的创新研究,世博会的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公共艺术与城市生活的可持续性研究,国家政府公共艺术形象研究,关于社区、公共空间的公共艺术研究,宗教艺术的公共现代性研究等等。当今的公共艺术活动,应该建立一个体系。要以文化艺术的角度来叙述中国人对现代社会的认识,应该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从而在公共艺术创作中自由体现出对文化的自觉。

始于2006年的上海“现场张江”大型公共艺术活动,目的在于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公共艺术的现场,将公共艺术的概念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致力于开展都市公共艺术为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提升城市人文环境品位,打造城市区域特色文化。2006年“城市进行式・现场张江”活动选取的是城市发展的课题,集结中国两岸四地(内地、港、澳、台)当代文化界跨学科领域多股重要力量,共同撰写艺术与科学间有意味的对话。2007年以“诗意的停・流”为主题的公共艺术活动则十分注重艺术作品的“实用性”、材料的“永久性”和参与艺术家的“国际性”。2008年“现场张江”的主题为“悬浮特快”,不仅与上海双年展的主题“快城快客”相衔接,还与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呼应,更体现出当地高科技园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对于人的生存和“人的城市化”双重的深切关怀。其指导思想是“立足张江、表现上海、宣传中国”和“服务社区、营建家园、塑造城市”。作为城市文化建设内容之一的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种十分重要的当代文化现象,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公众、艺术与社会等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促进社区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作为中间人的城市管理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加强公共艺术的宣传,在社区、公众、艺术家之间进行组织、斡旋、调和。特别是公共机构更应为公众与艺术家创造有利的条件,否则,公共艺术就不称其为公共艺术,艺术也就发挥不了它对公众应有的作用。

艺术与文化从来都是整个社会完整系统的一部分,从不孤立存在于社会系统之外。因此,现代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信息时代,纯艺术与纯设计越来越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即设计艺术化、艺术设计化,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正是这种趋势的集中体现。首先,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这就为在提升公共空间艺术、文化品位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其次,国民文化教育水平与民主意识的不断提升,也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功能和文化需求得到提高。

4 结语

文化公共艺术范文3

城市既是人类聚集的中心,亦是一种景观的集合,同时也是文化的发生场所,诚如刘易斯・芒福德所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公共艺术作为当今城市中一种日趋重要的文化形式,起着愈加彰显的文化载体作用,甚而成为独特的城市地标,并成为城市的符号与象征。我们可以将这些占据城市物理、心理空间中心,赋有形式美感和文化特性的视觉艺术称为地标性的公共艺术,这是融入城市脉络,与之共呼吸、同生长的视觉形态,以及打动人心灵的视觉符号。城市吸引人之处便在于此,它使城市显示出独此一处的魅力,不仅丰富了城市的视觉空间,也充实了城市的内涵。当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大,当城市的扩张超越了人的适宜尺度时,城市需要更多的地标让人们彼此心灵靠拢,让人辨明方位。

城市文化的“点睛”之笔

关于城市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人类学家怀特关于人类文化系统的理论对我们理解城市文化具有启发意义。他认为:在人类文化系统中,底层是技术的层次,上层是哲学的层次,社会学的层次居中,这三个亚系统相互作用,并从总体上构成人类文化系统。根据怀特对文化的分类,城市文化的结构可大致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次。城市物质文化是以有形的外在形式呈现的,如城市的建筑、街道、景观等等,其虽有物质化的形式,又兼具精神化的内涵。城市精神文化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通过物质载体保存的文化,其二是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文化。艺术既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同时,又成为精神文化的载体,通过物化的符号形式承载历史、文脉及公共精神,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看待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间相生相应、互为显现的关系。而城市制度文化是城市的“骨架”,它为前者提供制度保障,城市文化结构的各个层面互为影响,相互作用。

人们诗意栖居的理想,往往伴随着对文化的追寻,这就对我们生活环境的营造提出了更深层的需求,即在设计城市空间时多些点睛之笔,让人处处感悟到文化的存在。通过对城市文化进行要素的提炼,并加以艺术表现,能够使人通过公共艺术窥见城市最具特色的文化内核之一斑。公共艺术可以说是城市文化中一个最具感性外观的部分,且公共艺术的发展史也无不证明了,其可以成为城市文化的容器或载体。欧洲的城市及城市文化发展离不开其广为存在于公共空间的各类雕塑艺术,这既是一种风尚,更是一种传统,几乎每座城镇都设有雕塑,它们或提示建筑的精神与实质,或反映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甚而成为城市的骄傲与代言。即便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都会因随处可见的雕塑及多样的艺术形态而带给人独特的视觉印象与文化感受。上世纪60年代公共艺术在美国兴起,随即在全球风行起来,不仅改善了城市的文化面貌,也使城市环境的魅力得到提升,为当时的城市开启了一片新的视野。种种表象背后暗含的是公民文化权利、公众社会的发展。此间,美国施行的文化振兴政策使公共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而百分比法令又使得公共艺术的设置得到保障,美国城市文化及环境的发展离不开公共艺术对城市品质的提升所带来的一系列效应,而城市文化也因此成为公共艺术的重要语汇。城市文化以各种形式,各种面貌出现在公共艺术作品及观念取向中,这也表明了公共艺术不仅成为城市的美化者和装饰者,也成为城市文化的表达者。

简言之,公共艺术可以成为一个“点睛”之笔,凝聚城市特色、维系都市空间,并作为空间的节点起着起承转合的中心作用,既成为一个物理空间的限定和标志,也成为城市文化内涵的象征与符号,从而使城市空间因此饱满和更赋表情起来,而“点睛”所指的正是城市文化内核的显现。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多伦路总体公共艺术设计在文化情境的营造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大批文化大家曾居住于此,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地段,其本身便是城市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区域,而公共艺术的介入则将这一区域的文化特质通过更为直观和感性的方式呈现。漫步这一历史文化空间中,文化名人的雕塑遍布其间,或独自于一角沉思,或三五一群讨论,仿佛他们的脚步未曾离开,他们的精神更是常存于斯。而居住于此的人们仍旧延续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一如以往。来自全国的优秀公共艺术家们梳理历史文脉,保留城市记忆,力图展现文化大家们最真实的状态,以呈现一种亲和、对话的姿态,也实现与公众的情感互动。同时,总体的公共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裨益于场所感的营造和空间特质的存留,也使之成为上海艺术含金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在整个城市范围产生文化效应。如果说一个单体的公共艺术作为地标,其带来的文化效应足以激活一个原本平淡的空间,那么,作为一个空间整体努力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其所产生的空间文化特质更具辐射效应。

城市形象的凝练与彰显

城市形象包含多种要素,既有外在的形式,如城市景观及多种视觉艺术形式构造成的审美外观,又包含人们内在的感受与体验。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个区域大都因自身的环境本身而形成区别于他者的形象。而地标性公共艺术是这样一类艺术,或凝练城市外在的形象,或体现人们内在的视觉印象,它与城市的空间结构与特质相符,是在城市文化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共同构筑而成的形象基础上衍生的新的视觉形象。

场域的概念可以为我们理解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做注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1]场域即是反映、涵盖各种关系的一个充满意义的网,人类学家格尔茨则申明了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并把文化看作这些网,强调文化是符号和意义的领域。[2]在有意义的环境中许多感觉都会相应而生,与之相应的便是“有意义的形式”。城市空间同样也是一个充满意义的场域,其中已有的建筑、景观、空间布局等构成其人工环境;水域、地形、植被等构成其自然环境部分,它们成为场域中的构成要素,公共艺术也处于这个意义之网中,作为“有意义的形式”,新增的公共艺术需与其它要素之间对话与互动,与周围建筑风格与功能相呼应、与自然环境特质相对应、与人的各种心理与需求相适应,从而既呈现出一种整体的和谐与秩序,也成为场所精神或城市形象的表征,进而使得人们能透过公共艺术感受到最具特色的城市形象本身。这种融合与关联通过外在的物质形式和内在的心理暗示与关联显现,物理场与心理场的交互作用,营造出公共艺术与整个环境空间的融合与共生关系。欧洲一些老城,尽管其没有高楼大厦和豪华的街道,但其景观与建筑的配置、色彩与形态的安排、材料与结构的搭配无不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匠心独运的手法和以人为本的意识,这种整体连贯的语境能使空间更为有序,使空间更加富有意味,美感和意义从秩序中生发,而在有意义的环境中许多感觉都会相应而生。

在一个整体有序的空间序列中公共艺术往往是其中最具表情的一环,是对空间形象的概括与提炼。我们可以看到奥运地铁公共艺术在城市形象的凝练方面做出的尝试。奥体中心站入口处青砖、朱色屋顶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在设计风格大体相同的现代地铁空间中,这无疑是一抹亮色。如果进一步溯本追根,老北京胡同的意象跃然眼前,这一公共艺术设计正取意于此。青砖、灰瓦、朱色门楣和窗棂,这些传统建筑空间的构成形态和色彩元素很好地锲入现代空间中,或者说,这一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合理地置入古典的都城北京,与城市的建筑形态、色彩、氛围完美地契合。我们感叹设计者对城市形象的体察与独到的表现手法,将一座地铁站变为城市形象的展台,也因此成就了北京的一座新的地标。在此,北京的城市色彩及老北京的胡同意象融入空间设计中,作为提示城市形象的元素,或许这种元素很简单,但却是最具代表性和易于引人共鸣的。

城市性格的内在需求

城市性格可以说是由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等综合构成的一种气质。北京的沉稳大气、上海的时尚精致、深圳的年轻活力,这都是城市性格的表征,在城市的文化精神、价值取向及城市形象的基础上形成了城市的性格或个性,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面貌,是既能为居住其间的人们感悟到,也能为偶尔顿足的人所体察到的一种鲜明气质,这是城市文化、公众精神、城市形象等长期互动的结果。城市性格能使人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而城市形象危机催生人们对城市性格的渴求,城市性格标明的是城市的文化身份,凡此种种,无不透露出城市性格的重要意义。

具体到每个场所,其性格与表情都会为其打上文化个性的烙印。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各城市都在试图挖掘城市的历史文脉或环境特质,以期形成自己的文化性格,从水乡苏州,到瓷都景德镇,到冰城哈尔滨,这些城市都已形成或正在探寻自身的性格,及相应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彰显城市性格的意义之所在。一些国际大都市莫不如此,法国巴黎通过立法保护众多历史建筑及其外墙色彩,因而使城市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同时,巴黎又是最现代的都市之一,历史与现代的汇聚碰撞出巴黎城市多元化的性格,其在公共艺术探索上也以多元与新锐为特色。拉德芳斯新区汇聚了一批来自全球的艺术大师个性鲜明的作品。而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则是一座未来主义风格的杰作,看上去犹如一座被五颜六色的管道和钢筋包裹起来的庞大化工厂,在巨型透明的筒状管道中,自动电梯载着参观者忙碌地迎来送往。这座原本备受非议的“庞大怪物”,如今却成为巴黎的地标,也标明了其独特的城市性格。

由是,公共艺术可以成为标明城市及场所性格的文化事物,换言之,一件能称之为城市地标的公共艺术作品,它有可能以其对城市性格的凝练与彰显为特征,并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塑造城市的性格。

公众需求的艺术显现

公众希望栖居环境不仅赋有外在形式上的美感,同时也具有文化内涵,在生活中处处遇到美,感受美,也体验文化,感受文化。当今社会,日常生活中的设计艺术及设计现象通常是公众获得审美体验的首选,通过对公众精神的观照,地标性公共艺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公众之间建立互动、对话的关系,从而使其对于所置身的城市、建筑、景观等不再茫然,而是能够以审美的眼光和自觉的意识去体验和感悟,继而对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建立自觉自省的意识,从而与自身所创造的“第二自然”之间和谐共处。这对于提高整体的公民素质有所裨益。曾经有人一语中的,我们期待着科学家像爱因斯坦那样懂一点音乐,也希望艺术家像弗兰克・盖里那样会盖房子,更希望普通的大众会以发自内心的掌声来回报他们的工作。[3]这是对城市设计者们所提出的要求,同时,当公众对城市中的公共艺术能够产生共鸣,并由衷地感叹时,既是作品本身的成功,也标明着公众素质的整体提升,具备可进行对话的基础。

美国纽约街头的公共艺术,一套巨型的桌椅,由艺术家Robert therrien设计,它带给人们更多关于童年时光的怀旧和物理方位的短暂迷失,当人们年幼时,目之所及可能就是如此的景象,这件作品仿佛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不仅给人亲切感,也带来一种打破常规的神秘感。这个高达3米多的作品,人们可以自由的在下面穿梭和漫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观察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日常生活,或让日常生活呈现出一种夸张的面貌,从而生发出与众不同的体验与感悟。艺术家发掘了公众潜在的需求,创作了这样一件轻松有趣,却又耐人寻味的作品。

伊里尔・沙里宁有句名言曾经为无数人所引用,“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一座城市的景观最终反映的是居于其间公众的意识与心态,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城市中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标准。

结语

城市中的公共艺术比比皆是,而能够称得上是地标的少之又少,或许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或终极追求正是努力成为城市的骄傲与代言,和人们心目中城市意象的中心。由是,它们不单体现本体的内涵,还需更多赋有文化的意义,它们或彰显着城市的文化特质,或凝聚着城市的形象与气质,或凸显城市的性格与个性,或承载公众的理想与需求,最终积淀成为一座城市的符号与象征。

注释:

[1][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文化公共艺术范文4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公共艺术;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

0引言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不仅能够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而且能大大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现阶段,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必须牢牢把握新时展方向,结合城市规划设计特色,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合理引入和使用地域文化元素,不断提高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整体效果。为此,本文从建筑文化、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探究地域文化元素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现实意义。

1城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

1.1城市公共艺术

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具有公共性的艺术形态统称为公共艺术。其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摄影、雕塑、环境艺术,而且包括壁画、音乐、装饰及表演等众多表现形式,充分展示艺术文化在公共空间的交流性、开放性及共享性。

1.2地域文化

区域文化主要指在特定区域内具有悠久历史和独具特色,并在传承中起到一定作用的文化传统,同时是特定地域传统、生态、习惯等文明的表现,其形成过程漫长且一直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但在一定阶段表现出相对稳定性。如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河流域,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河洛文化,对洛阳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魅力,以及树立城市良好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2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精髓,每个城市在进步发展的过程中,脱离不开城市文化的支撑。城市公共艺术是以作品的形式展现城市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地域文化是彰显城市公共艺术特色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独树一帜的城市文化。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必须以地域文化为内涵,否则,必然会丧失独有特色,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真正意义。随着城市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不同城市之间在建筑和公共艺术上逐渐趋同化,导致城市公共艺术看起来非常相似,缺少自己的独特性,毫无特色。可见,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合理运用越来越重要,可以使城市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并赋予城市公共艺术一定的文化内涵,而不是简单的机械复制,是在有效整合地域文化之后,形成自己独特的城市景观。

3城市公共艺术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因

3.1未深入探究地域文化特色

当前,很多城市设计都以现代化设计为主,重点关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完整性和美观性。当设计人员在选择建筑材料和设计技术时,通常会更多地留意和关注现代城市设计特点。尤其是一二线发达城市往往对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时代特点给予更多关注,而忽略城市设计的民族性和历史性,无法最大程度发挥当地地域文化特色价值,进而导致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3.2公共艺术设计艺术性缺失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的影响。同时,评价一个城市时,也不再以城市经济水平为主要衡量标准,而是更看重城市文化发展。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能从侧面反映城市综合发展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准确掌握城市发展特点。但是,一些城市在设计中往往忽略城市人文特色,未将当地文化特色有效融合到公共艺术设计方案中,而是一味借鉴其他城市的设计方案,最终使城市设计丧失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

3.3部分城市忽视公共艺术

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和完善城市公共设施时,必须重点突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但仍有部分城市规划时,为彰显城市建设的现代性,往往更加注重现代城市规划设计,有效整合现代城市设计理念,忽视公共艺术设计,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没有充分融合区域文化元素,才忽略区域文化元素的展示,导致现在很多城市公共艺术同质化严重,缺少自己的地域特色。

4城市公共艺术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

4.1提炼地域传统文化元素

地域性传统文化通常具有浓郁的区域和民族特色,并承载着一个一直努力奋斗生活的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时,有效整合区域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和传统生活习惯等诸多要素,完善和优化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相关内容,更好地彰显城市精神。例如,江西景德镇被称为“瓷都”,拥有丰富的陶瓷艺术,精美的青花瓷、玲珑瓷和珐琅彩等,不但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而且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在景德镇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充分展示和利用地域文化优势,有效萃取传统文化精华,将景德镇陶瓷工艺有效整合到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进而彰显江西的独特景德镇文化内涵。又如北京的一些城市公共设计灵活采用北京胡同文化等地域传统文化元素,不但传承和发扬了地域性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效提高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水平。

4.2有效整合地域性自然景观要素

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地域性自然景观元素必不可少,是其中最重要的素材。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地域独特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可以充分彰显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人文性在具体设计创作过程中,应主要依据当地的自然景观,结合具体设计作品的实际空间功能,有效将区域自然景观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结合起来。以烟台公共艺术设计为例,因海洋是烟台自然景观最突出的特征,因此,将海洋景观的设计元素合理整合到烟台滨海广场动物雕塑喷泉的设计方案中。根据海水涨潮产生的冲击特点,在动物雕塑的口部设计喷嘴,获得较理想的动态景观设计效果。此外,烟台还将地域自然景观的海洋元素运用到许多公共设施设计中,如滨海路公共自行车站的波浪形屋顶设计,大大提升了公共设施设计的艺术性和地域性。

4.3体现地域建筑文化元素

区域性城市建设是公共艺术设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设计师通过详细分析和提炼传统建筑元素,给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从而创造出个性化、地域化及人文文化的新符号元素。具有地方建筑特色的民居建筑、历史建筑和景观墙可为设计师价值发挥提供重要场地,通过铺装艺术记录城市历史变革,让游客在体验乐趣的同时全面了解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历程。非物质精神形态和区域自然文化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和精神文明的积淀,人类历史、社会活动、民众生活习惯及民俗风情是人类生活的历史痕迹,地域历史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源,按照装饰性、互动性的设计原则,记录着城市变迁和文明进步的过程,将城市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积淀和时代精神充分融入公共艺术设计中,进而最大程度发挥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极大丰富公共艺术设计内容,不断提升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作为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典故和民俗具有无限的思想容量。以烟台为例,艺术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在滨海广场创作了《华侨商贾》《古董商人》等雕塑,用凝固、静态的雕塑形象充分反映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开埠文化为主题,充分、生动地展现了烟台早期的历史风俗。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必须严格遵从与地域文化互动的原则,以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心理、行为需求,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艺术美的体验,充分展示设计之美。独特而个性化的地域特色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主要思想源泉。在公共艺术设计中,设计师选择最具城市特色和最情真意切、最感人的日常生活场景或民俗风情来表达。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真情流露,向公众展示一种富有同情心的视觉形象和人文内涵,既大大增强了作品的亲和力,又在情感上与公众产生共鸣。

4.4运用地域历史文化元素

钱穆先生曾经说过:“除去历史,无从谈文化”。每个城市拥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和性格,地域文化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源头活水。设计师运用艺术语言充分展现一个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选取和提炼出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并用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合理地反映在公共艺术设计中,从而创造出最能体现民族性、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5结语

以景德镇、烟台市为例,研究区域文化与公共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发现公共艺术通过不断发现、整理和提炼地域文化的独特之处,灵活运用与环境外部形式、风格相统一的艺术语言进行再创造,并通过雕塑、模型、园林及城市景观的综合设计充分表达和诠释,彰显所在城市区域的历史人文价值,从而突显自身的文化象征和社会属性。

参考文献:

[1]刘华清.日照市王家皂怡景公园滨海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19.

[2]韩璐.城市公共艺术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9):54-55.

[3]黄惠谊.地域文化与城市美学的关系研究———以广州西关建筑为例[J].城市住宅,2019,26(7):97-99.

文化公共艺术范文5

【关键词】公共艺术;文化;关联性

公共艺术(Public Apt)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它不隶属某一类艺术流派或艺术风格,也不单指某一类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为公众服务,与社会中存在的各个因素相关联,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与价值。

一.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

现阶段,很多人对公共艺术的理解都比较陌生。其实,公共艺术没有一个固定的、简单的定义,它的定义具有易变性、积累性和渗透性等特点。但它有其明显的公共性和互动性的特质。它也许会和建筑物合为一体或会导致一个新的建筑学空间诞生;也许是新的公共空间、景观美化、艺术围墙和艺术栅栏、艺术砖砌、艺术大门、艺术窗户、休闲空间、游乐场所或结构;或许只是艺术字体雕刻及墙面装饰的薄金属板或瓷片等。它也有可能是采用织锦挂毯等纤维艺术;也有可能是艺术雕塑、陶瓷;此外还可以是大地作品、摄影、版画、影像、高科技艺术、表演、事件、诗歌朗诵、音乐舞蹈等等;公共艺术也可以表现一个故事或文章,可以是装饰性的、幽默性的、敏感性的或有争议性的;可能是反思我们的历史遗产或是对未来的憧憬,也可能是强调地方特性和特殊问题等等。可见,它所囊括的范围之大,关联之大,不一而足。

二.公共艺术与文化的关联

所谓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是指它的生存、发展与其外在文化因素之间的连带性及互动关系。与之相对立的独立的私人性质的纯艺术或架上艺术存在,更显出它与外在社会因素的关联特性。如:从呈现的内容上看,纯艺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可以是个人的、具体的、情绪化的、偏激的,同时也可以是公众的;但公共艺术作品通常在内容上更加接近公民的思想和地域的文化,它总是平等的、公开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客观事实证明,当一种艺术的存在方式与其所在时代的社会公共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关联,它才可能在历史中产生实在的影响和深刻的记忆。总的看来,公共艺术的关联性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第二,与城市相关联;第三,与艺术家个体相关联。

(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

公共艺术与大众权力的密切关联,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支配力量,是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外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现实中的权力有很多种,其中重要的使政治权、经济权和话语权。公共艺术是一种话语权,但这种话语权与其他一切话语权一样,要收到政治权和经济权的制约和支配;创建公共艺术的过程就是运用权力队社会成员进行控制和影响的过程。大众权力,是指普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权利。由于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公共艺术的实施过程中,大众权力容易被忽视。而大众权力是我们国家发展公共艺术不容忽视的一个条件。公共艺术所涉及的领域,正属于大众福利的一部分―和谐的公共生活和文化享受。从社会生活的本质看,只有精神享受才是人类最高的福利,而大众想获得这种最高的幸福,离不开公共权力的保障。

在公共艺术中,大众权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享用艺术资源,一个是参与艺术生产。这意味着人民不但有权欣赏公共艺术的创作成果,还有权参与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也就是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参与互动性。也只有决策者(政府或投资人)、公众和艺术家共同携手,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公共艺术作品。因此公共艺术能促进市民之间、官民之间的对话,拓展积极、民主的公共生活,提升人民的环境艺术和审美素质。“正因为如此,公共艺术符合社会的迫切需要,提供了一个重新定义我们时代艺术的机会。”

(二)与城市相关联

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如果城市是一本书,公共艺术只是书中的插图和花边,它没有主导阅读的力量,但却能够增添美好的细节,让我们的心灵丰富而敏感。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城市的扩展已越来越远离艺术化生存的理想,越来越远离令人愉悦的美感,越来越远离它建设的初衷。正因如此,城市的片面发展已经引发了人们对文化的诉求,唤醒了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回归。文化内涵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

(三)与艺术家个体相关联

从上面可以得知,公共艺术是当代社会公共文化领域的艺术的参与和存在,它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一般并不仅仅代表纯个人化的意志。然而作为艺术的思维创造和具体作品的完成过程,又不可能离开艺术家的个体作业和各种选择,这无论从公共艺术的题材风格的把握还是到精神内涵的诊释,皆与艺术家个人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公共艺术的理想境界或所期望的社会效应,是通过许多个别的、具体的艺术作品去感召整体人类在不同时空片段中所共同拥有的审美经验与智慧。

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原动力,首先在于艺术创作者对一切可能经历的审美体验和非审美体验,在于它的自由自在的想象和实践性的尝试。简单的说,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个体艺术劳动及传播的社会化、群体化的结果。艺术家个体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凝聚和回应了他所直接或间接面对的社会、环境、民族、历史、艺术观念及公众意识而形成的艺术作品。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了艺术家个体在艺术题材、风格乃至艺术价值观念的选择和探索,他和公共艺术并不存在着天然的、不可逾越的冲突。我们要充分尊重艺术家个体的艺术创作和艺术个性的发挥,才能真正领悟到公共艺术作品想要表达的公共内涵。

总之,公共艺术恰是这种关联一切、却让人回味无穷、记忆犹新的新实体。这种新实体鼓励人们“进人”艺术品之中,穿行攀爬于镂空的构架间,触摸和感受着艺术家的思绪,或静思或嬉戏,或攀爬或休憩。在互动之中,公共艺术深入了人们的生活,引发着人们的话题,引导着人们的思想,并使之前进。

参考文献:

文化公共艺术范文6

关键字:地域文化 城市综合公园 公共艺术

引言

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它容纳一个城市居民的大量户外活动,是满足市民体憩观赏、娱乐和社交,开展文娱、文教活动的公共空间和场所,城市公园的分类多种多样,但大致可概括为专业公园和综合性公园[1]。本文以下论述主要针对于城市综合公园来讨论。城市综合性公园地域特色的塑造密切关系着地域生态和人们的生活需要与习惯,而城市公园的内在品位和地域特色往往蕴含在公园景观特色之中,而公共艺术又是反映景观特色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关于人的“事”和“情”的表述,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是公园特色的载体。所以对城市综合公园公共艺术的地域性进行研究,能提高公园特色,增强公园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好的发挥其功能。

一、城市公园公共艺术相关概述

1.1公共艺术

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教授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在现代公民社会的前提下,体现了民主、参与、共享的价值观,并有着特定的制度和程序保障,可以充分利用建筑、雕塑、壁画、摄影、景观、水体、园林地景、行为等各种艺术形式加以实现的一种综合性的当代艺术,公共艺术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它所体现的价值取向[2]。随着公共艺术的发展,其内涵也将不断地被拓展。

公共艺术所在的特定场所决定了它不能是普遍适应的、放置于四海而皆准的艺术,相反的是,它总是针对特定的时代、地域和环境,受到场所限定,针对特定的区域发生的一些敏感的人物、事物或问题,以反映当地特征、民俗风情为目的。设计时应充分理解当地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历史渊源以及文脉联系,充分的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与特征,以反射、和谐的方式与本地文化背景相对应。

1.2 城市综合公园公共艺术及现状

城市综合性公园是指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是城市公园中最具普遍和代表意义的公园类型,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整体风貌、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们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载体[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公园中包含的公共艺术相比较从前有了出现了更多新的形势,比如除了公共雕塑、壁画、座椅设施、电话亭、饮水器、垃圾桶、各类景观灯等照明设施以及具有指示作用的标识设计之外,还出现了“互动性雕塑”、“现代装置艺术”等,公共艺术越来越多的融入进城市综合公园中。细节化的处理和设计能更好的为人们服务,也使城市公园中的公共艺术更加人性化。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趋向国际化,许多城市在公园建设过程中只顾及向国外大城市看齐,片面的追求形式上的“国际化”,反而使设计忽略了本地应有的特色。如今,形象类似的公共艺术经常出现在不同的公园环境当中。我们不禁会疑问怎么会有类似的公共艺术出现在不同文化、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特征的公园之中。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模糊了地区之间艺术风格的界线,使得城市公园无法体现地方独有的文化和特色。

二、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表达

2.1 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

城市公园公共艺术在设计时要符合所处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它体现了人类改造社会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构思以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创造活动,是人类科学和文化水平的集中反映,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作品的恒久性与独特性,使公共艺术像是生长在其中的生物,与环境融为一体。

地域性的公共艺术灵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归根到底是为人们服务的。创造地域性的公共艺术要不断汲取地域文化的精髓,使各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脉灵魂在公共艺术中再生和重现,同时又要与时俱进的吸收先进文化的精华,接受新的技术和理念,使公共艺术的创作思想处于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符合时代和人们的审美要求。

2.2 对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审美习惯的回应

在公共艺术外部要素中,经济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公共艺术属于物质社会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经济的投入,公共艺术不可能存在,经济繁荣是公共艺术发生的最主要基础[4]。城市公园的公共艺术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担负着具体的社会实用功能,因此,公共艺术的产生、发展与传播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只有在良好的经济大环境下,保证具体充足的经济投入,公共艺术才可能得到强有力的推广。

同时,由于地域的差异,造成了各地审美习惯、审美理念的不同,我们不宜将某一地域的文化、思想理念照搬到另一地域去。唯有各地根据自身地域文化进行积极的变革与重塑,吸收其他地域文化的积极成分,提高本地域文化的层次, 立足本上,挖掘当地技术潜力,利用周边当地造景素材,在城市综合公园中创造富有地方色彩的公共艺术。

2.3 对当地地形、地貌的尊重

地形地貌通常是大尺度的,一般是一个区域总的地貌特征,而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场地更多的是整个区域地貌的一段特殊的或局部的地段,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地点性或场所性。城市公园公共艺术的设计应立足于特定的场所,尽量建立在完整的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场地,利用所处地形地貌,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佳作。

在城市房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城市公园建设用地也变得异常珍贵,因此对土地的尊重应作为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之一。尊重土地即是尊重地形地貌,在不对土地造成恶性破坏的基础上加以利用。

三、结论

城市公园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一个城市对外宣传的窗口,更是对一个城市历史文脉的凝练和表达,因此,在城市公园公共艺术的设计中要更加注意保护公园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让公园既富有艺术魅力又不失其独特性。当前,我国的城市公园建设应以地域性为本,在沿袭自身文化惯性的同时,吸收外部乃至外国文化中的有益元素,避免盲目崇洋,更要防止固步自封,坚持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原则,兼容并蓄,丰富城市公园多元色彩,以此改变“千园一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54

2、孙振华著.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14

3、姚时章,王江萍.城市居住区外环境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