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性公共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互动性公共艺术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1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艺术教育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与终身学习社会的来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性也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然而,受到功利化、世俗化办学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受重视;而专门的艺术类院校,由于学科狭窄,办学规模小,公共艺术教育无用武之地。在这一背景下,杭州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悠久艺术教育积淀的院校,学校从办学伊始就确立了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理念,突破轻视艺术教育的办学窠臼,几十年如一日,一直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的重点与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培养“文理渗透、艺体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机构设置、政策引导、资金投入、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公共艺术教育加以重点扶植,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实用轻美育”的现象。从领导办学的角度来看,一些领导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办学心态,仅重视学科专业建设,轻视人文艺术教育,把一般的娱乐活动混同于艺术活动,把人文素质教育活动混同于艺术教育活动。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一些学生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也不到位,将精力放在专业课程和考研课程上,把完成学业和成功就业作为主要目标,对公共艺术课兴趣不高,态度消极、敷衍了事,影响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2.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偏少

正因为一些高校领导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因此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对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不到位,有的还处于多头管理或者管理无序的状态。一些高校没有设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或艺术教育教研室等专门机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一般都挂靠在人文学院、艺术学院或团委等机构上,在管理、财务、教学等方面缺乏自,其自主发展空间受到较大牵制,影响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实施。

3.师资队伍缺乏,课程设置零散随意,课程效果不佳

一些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师资配备不到位,没有一支比较稳定的艺术教师队伍,难以有计划地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人数与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失调,课程数量少,教师学历职称偏低。据有关调查,在承担公共艺术课任务的老师中,教授占6%,副教授占21%,讲师占34%,助教占32%,教员-占7%。有些高校公共艺术类课程则形同虚设,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分散零乱,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课程缺乏统一的教材、大纲,教学内容过于粗浅,甚至存在以活动代替课程、以讲座代替课程的情况。

二、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构建的内涵

公共艺术教育是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实施的艺术素质教育,通过传授文化艺术知识和专业艺术技能,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创新能力及艺术文化修养,通过艺术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促进其人格养成与全面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有别于专业艺术教育,它重在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修养提升,而不是艺术技巧的简单传授,因此它不仅仅停留在艺术修养与技能的养成,而是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来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公共艺术课程与活动中养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增进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性格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的熏陶,进而对道德养成、人格完善、智力开发产生积极影响。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杭州师范大学致力于构建“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良性互动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其内涵是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与提高,通过三种方式的联动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品味与水平,促使学生艺术素养与技能的提升,以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功效。公共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机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不仅仅局限于音乐和美术,还涵盖了舞蹈、文学、影视、雕塑等多门类的艺术系统,整合公共艺术资源,打通艺术各门类的内涵,寻找艺术门类的相通点,倡导艺术课程综合教学模式。课外实践是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与载体,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可以增强学生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通过学生在实际中从事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亲身体验与感悟。课外实践主要包括课外艺术活动和校园艺术氛围等内容,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艺术才能的机会。公共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是指对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索,提升学科水平,设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加强研究项目的管理,推广优秀成果,提高教学实效,引导公共艺术教育良性发展。

三、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杭州师范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作为全国艺术教育发源地,在历史上曾经涌现了李叔同、丰子恺、姜丹书等一大批从事艺术教育的先驱人物,为我国艺术教育做出了奠基性的不朽贡献。新时期的杭州师范大学,秉承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与传统,延续了艺术教育薪火与遗风,提出“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形象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理念,又确立了“文理渗透、艺体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价值与功效,把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把艺术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装饰与点缀,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学校形成了“人文学堂、艺术校园”的办学特色。

1.设置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统领全校艺术教育工作

早在1990年5月,学校前瞻性地提出了重视艺术教育的思想,成立了“综合教研室”,为全校开设书法、美术、音乐、普通话等课程。学校于1993年成立艺术委员会,加强全校群众性的艺术活动,并于当年出版了《教学环境与校园文化》著作。为了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形势,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艺术教育研究院,下设艺术教育专家学术委员会、艺术理论研究所、艺术教育研究所等机构,主持全校艺术教育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为了进一步彰显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强化公共艺术教育优势,学校于2011年又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部,给予专门的人员编制和固定经费,专门负责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实践工作。在这二十余年的过程中,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设置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组

织保障,既有领导机构,又有专门的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初步理顺了公共艺术教育的体制机制。

2.构建完整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

为了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学校把公共艺术类课程划分为普及、提高、拓展、实践四大块。普及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艺术基础知识体系,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艺术分析能力,解决他们入门的问题:提高课程目的在于针对完成基础课后学生希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艺术修养的要求,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拓展课程是帮助学生从历史、文化、社会和科学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各艺术门类,通过与艺术相关的人文、文化等课程了解艺术门类的相通性,提高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实践课程主要是将学生的艺术实践纳入课程体系中,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课程修读方式来看,除了开设“音乐基础与欣赏”、“美术基础与欣赏”等需要全体学生修读的必修课程外,还开设了如“舞蹈鉴赏”、“影视鉴赏”、“艺术概论”、“书法习作”、“美学导论”等限定性选修,另外学校还设置了大批高水平特色任意选修课程。必修、限修、任修三种方式层层推进,给学生提供了远非一般普通院校可以比肩的公共艺术课程修读机会。通过四个系列的课程体系,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的限选与任选、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专业与通识的合理设置,强调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普及教育的有机结合,注重加强文化含量,充分体现艺术文化性,推进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3.完善社团与艺术实践活动机制,营造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

学校把课外实践纳入到艺术教育课程之中,专门设定第二课堂学分,以保障艺术课外实践的实施,从而使艺术教育课程在课外得以延伸和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办学积累,学校涌现了一批艺术类精品社团。如1996年成立的“流霞剧社”,在李叔同开创中国话剧艺术之先河的精神感召下,坚持自编自导自演,他们编演的话剧作品接连在省内及至全国获奖,被称为全国六个高校优秀话剧社团。美术学院唐趣漫画社、初等教育学院缘书画社都是学校精品社团。目前,学校拥有学生社团100余个,其中艺术类社团占35%。学校定期举办大学生社团文化节、读书节、话剧节、书画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活跃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学校依托艺术类专业组建了交响乐团,该团经常为本校师生及兄弟院校演出经典曲目,承担高雅艺术下基层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我校还是“浙江人文大讲堂高校分讲堂”所在地,学生常年能听到高水平的文化艺术学术讲座,每年设立的讲座为10余讲,至今已有100余讲。学校组织艺术类社团的“送戏下乡”、“送戏到基层”等艺术实践活动,开展融专业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扩大了我校在艺术实践活动领域的社会影响。学校多年来坚持开展“一院一品、一生一艺”文化艺术活动,强化公共艺术氛围与学生艺术技能的养成。在2011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教育部和省政府联合授予学校“积极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奖牌。通过艺术培训、对外交流、观摩演出、承办活动多种方式,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重视艺术教育研究,创立全国唯一的美育学术刊物

学校拥有“艺术教育”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该基地整合了音乐学、舞蹈学、艺术学、美术学、教育学等学科力量,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艺术教育类研究课题。中西音乐比较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团队被列为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为了延续1920年学校创刊的《美育》杂志,传承以艺术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基础的“艺术教育运动”,推进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学校重新审批创办了《美育学刊》杂志,依托该刊物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艺术教育研究,在注重“美”与其他学科交融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在美学理论指导下开展美育实践,通过组织课题立项和专题研讨会,从理论层面引导公共艺术教育健康发展,并使得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水平、高层次上得以实施,对提高公共艺术教育实效产生了积极影响。艺术教育研究院还组织撰写了《杭州师范大学艺术史志》,对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5.完善艺术场馆设施等条件,创建一流的艺术教育环境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2

公共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以当代艺术的文化概念出现于美国,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艺术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具有公共性含义的艺术形式。其中的“公共”就意为要以公众自主意愿参与到公共艺术之中,并直接服务于大众,呈现开放、民主、自由的特点。而交互是一个极宽广的概念,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以称之为“交互”,在公共艺术的交互更多的是强调审美客体,即通过公众的参与来配合公共艺术的完成。随着新媒体的运用和推广,公众对公共艺术的交互性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由此,新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当代公共艺术的创造之中,在新媒体视阈下,公共艺术的交互性产生了更高的新诉求。第一,与公众的交互中拓宽艺术展现的时间域。借助新媒体技术,将传统的公共艺术作品无法实现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在互动媒体艺术与人的交互中,公众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直观地进行时间的干预与重构,这种交互方式是全新且令人着迷的。第二,拓宽公共空间艺术创造空间上的可能性。空间的相互渗透、叠加、重构为公众的交互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第三,展示不可见信息。人们在众多感观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视觉,但视觉的感知度是有限的,许多信息是人类的双眼无法感知的,新媒体空间艺术可以将众多不可见的信息转变为视觉信息,丰富公众的交互语言和形式。

二、公共艺术交互性“新类型”

在传统媒体影响下,公共艺术曾经的交互性只是公众被动地接受,公众很少有选择和改变的权利,公共艺术作品往往呈现的是单向传播。互动性是在新媒体视阈下的公共艺术创作中作品与公众沟通的桥梁。而这种交互体验反映到艺术表现形式中呈现出不同的类型。

(一)实体式互动

当代公共艺术已不仅停留在“架上”艺术层面了,而是真真切切地与公众进行零距离互动。这源于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有意给公众留于一定空间,将创作的目光投向公众,让公共艺术与环境和人发生交互。

(二)参与式互动

体验式互动特征不局限于公众可以对公共艺术进行实体触碰,这种参与式互动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一种是利用原有传统艺术手段达成;另一种则可以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来实现,利用影像、声响、空间动态等形式使公众主动吸引并参与其中来实现的。

(三)创作式互动

创作式互动的公共艺术在近些年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并显示出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在新媒体视阈下,公共艺术的创作式互动带来的是创作权的转移和技能价值的转变,互动不只是一种可能,甚至是一种必须的行为。

(四)虚拟式互动

虚拟式互动是指人对虚拟环境内物体的互动操作,它主要是借助新媒体等技术来实现作品与人的交互。它可以是人在视觉上或行为上与虚拟空间中的物体、影像进行互动,如同在真实世界一样,这样的互动能使公众产生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感受,更能激发公众的互动热情。

三、公共艺术交互性“新发展”

在新媒体高度发展的当下,公共艺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在我们生活的公共空间的各个角落,都可能存在着公共艺术,反映着时代文化,而驻足于新媒体视阈下,公共艺术将朝着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道路发展。新媒体视阈下,公众的公共意识和艺术审美修养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公共艺术的审美和交互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对新媒体艺术形式应用与公共艺术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将在硬件设施上为公共互动媒体艺术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持。第一,作品的耐受度更好。公共艺术大多处在室外,需要长时间抵抗自然条件的侵蚀,随着科技的进步,材料的不断革新,创作技术手段的更新,作品本身会更坚固耐用,也能够抵御与公众交互性的增强而导致的人为损坏的现象。第二,公共艺术造型上具有很大改善,更具有丰富的形式美感。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公共艺术作品将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类别和形式,同时通过技术的载入,使公共艺术作品带来的感官冲击力更加震撼。第三,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的可操作性会不断提高。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运用会使作品本身更为复杂,但在与公众的交互中,公众与公共艺术作品间的交互将更加简单且更加流畅和频繁,并且人们在参与公共艺术作品互动时,能更加亲切自然,甚至通过交互达到内心的满足。第四,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将更加密切而完善,跨界合作将更加频繁,在新媒体视阈下,多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研究一定会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公众对多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性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将不断加深。随着民主法律的逐步健全和完善,对互动性公共艺术的实施更加公开和透明,公众参与性活动也将更加成熟、可行。同时,公众的公共意识不断提高,对公共艺术交互性越来越认同和接受,各种规模、层次和形式的公共互动性艺术将使公众广泛参与进来。

四、结语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3

关键词:社区;空巢老人;公共艺术;游戏互动

引言

纵观社区公共空间的现状,不难发现社区内设施建设极度缺乏对老年人的关注,因此,正值大力推进公共社区服务建设的关键时刻,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立足于老龄化背景下,紧密联系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探讨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提出将公共艺术融入社区建设的观念,将公共艺术介入社区、再造社区,为老年人社区进行合理的文化性公共艺术品配备,改善休闲居住环境,以此构建适合老年人生活居住的新型文化社区,达到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目的,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提供相应建议和改革思路。

一、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分析

中国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约占全球老年人口总数的20%,并且正在以年均3.28%的速度不断递增,老龄化问题是中国面临的又一项严峻挑战。而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空巢老人的问题也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地域性的流动而越发严重,在我国1.67亿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空巢老人的比例占据了一半左右,已经成为了人们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空巢老人泛指当子女由于学习、工作、婚姻等因素离家后,独自居住的中老年人群。由于独自生活孤单寂寞,缺乏子女的精神慰藉,空巢老人在心理上要比一般老人更容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常常表现为心情郁闷、消极沮丧、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等。精神文化生活对于那些已经退出工作交际圈子、子女不在身边且心理精神状况不佳的空巢老人来说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着老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也直接关系着他们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高低。从平时的观察来看,不管是一般老人还是空巢老人,他们的空闲时间虽然很多,但由于室外缺乏休闲活动场所及活动设施,而社区空地上仅有的几件普通体育器械,在很大程度上又无法满足他们与其他老年朋友进行精神交流的需求,多数老年人还是选择待在室内看电视、打麻将,到户外也只有跳广场舞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最富有乐趣的文化活动了。因此,推动和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关注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是国家、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的不可推卸的责任。除了要建立健全城市养老保障制度、规范医疗保障体系及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等基本养老政策外,还应立足于为空巢老人改善休闲居住环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进情感互动交流的角度,加强社区休闲活动场所及活动设施的建设。结合智力或体育游戏设计出适合于老年人的形式多样的活动设施,搭建起一种全新的互动模式和沟通交流的平台,在游戏的过程中达到增进情感交流的目的,使空巢老人不再孤单,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来自于社会大家庭的无限关怀。

二、游戏化公共艺术的观点解析及必要性

一提到游戏这个词语,人们便会联想到儿童天真的玩耍,其实并非如此,游戏是人类的本能,人生来就有追求游戏的天性,它是人类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情况下随时都在进行着的不同性质的行为活动。游戏的实质是对消极情绪的宣泄和释放,当人们被烦恼充斥时,游戏可以消除现实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使疲乏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和缓解,所以它不仅是儿童的专利,也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具体化的游戏种类中,适合于老年人群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为了使老年人活跃思维、回归童趣的智力游戏,像拼图、积木、九连环等。这类游戏不仅可以缓解老人的精神压力,排解空虚孤独的情绪,而且可以通过图像、形状等视觉符号引导老人去思考,促使大脑灵活运转,提高大脑对手眼协调的处理能力,从而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另一类则是有利于帮助老年人活动筋骨,达到强身健体目的的体育游戏,像空竹、陀螺、瑞林球等。经常参加这类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使老年人放松心情,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而且在丰富娱乐生活,扩大社会交往等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基于以上适合于老年人娱乐的游戏种类,要营造出具有游戏互动形式和开放体系的社区空间,必然离不开公共艺术这种极具观赏性和功能性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了。随着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共艺术成为了改善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在国内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公共艺术是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可以泛指一切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形式,相对于架上绘画来说更具公共性、开放性及互动性特点。公共艺术是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及程度,它所凸显的并非是艺术家的个人创作风格和特点,而是最大限度地与公众沟通交流,和谐共融。因此,鉴于游戏对于老年人的积极作用和目前兼具游戏化的公共艺术品尚少的现状,设计出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游戏化互动性公共艺术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性意义和前瞻性意义。因此,在不断加强活动场所建设的同时,游戏化公共艺术设施的出现,将提高老年人对游戏的主动参与性,充分体验到游戏带来的乐趣,从而使他们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营造出良好的互动休闲氛围。

三、关于空间、形式、材料等设计因素的研究

游戏化公共艺术所设立的位置可以是社区中空巢老人经常出入的室内外公共休闲区域,以关怀空巢老人,尊重自然人文环境作为切入点,力求做到公共空间环境和公共艺术之间完美融合,把它作为环境中一种文化关系的体现,以它大众性的艺术特点,面向公众、融入生活,构成一个整体性空间,从而塑造出和谐自然,具有较高艺术品味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公共艺术独有的艺术感染力改善和提升周围的环境。因为形式内容的表现在游戏化公共艺术的观念表达和思想传递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所以需要通过对比例、结构、色彩等形式元素进行有效地整合,完整地传达出作品的意图和想法,使人们无论所处位置的远近,都可以从它的形式感体会到它的活力与气势。例如,基于前文提到的适合于老年人娱乐的具体化游戏,公共艺术设施在形式上就可以利用拼图、积木等元素创作出具有趣味性的解构主义雕塑,打破并脱离传统城市的装饰形态语言,在艺术表现上运用错位重组的方法,突出可拼插的灵活性、多变性和创造性,使老人们可以通过进行摆放拼插立体积木,在一定程度上锻炼智力体力、追溯童年回忆、沟通玩伴情感,同时还可作为坐具供老年人休息倚靠,让公共艺术变得更加可看、可玩、可用。材料作为表达游戏化公共艺术的媒介,是体现其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的关键环节。不同材料所具有的不同的属性特点,像色泽、重量、质感、密度等都会直接关系到作品风格特点的审美差异,并引起作品制作、观念表达等方面的不同影响。所以,除了要考虑作品的造型语言和形式内容以外,还要在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上进行反复比对和考量,选择使用合理的个性化材料进行艺术处理,以此来符合游戏化公共艺术的主题观念,产生新颖的形式感艺术作品,为空巢老人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公共艺术。例如,在前文的基础上,在材料上便可采用海绵作为立体积木的表现媒介。海绵的质量适中,柔软舒适,是软体积木雕塑的最佳材料选择之一,适宜老人和儿童对积木的挪动与拼插,并确保了在游戏过程中的安全性。考虑到积木可能会在游戏的过程中反复地改变位置并受到挤压,因此可选择海绵种类中的高回弹海绵。这类海绵泡孔直径大小不一,骨架粗细也不相同,在受到压力时会在不同形变状态下产生不同反弹力,相对于一般海绵而言弹性更大,不容易因为过力挤压而变形凹陷,而且它的密度相对较大,具有一定支撑力,在拼插组合积木之外,可以作为活动板凳,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随着科技的创新发展和人们在艺术道路上对材料的不断发掘探索,开始摒弃以往常规材料的大范围使用,借助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对个性化艺术语言的处理上做了大胆创新,尝试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来变幻出引人入胜的视觉新影像,而正是这种观念的转变在把多样化材料的自身品质推向使用极致的同时,也更加使艺术作品得到了充分地表现和释放。

四、注重开发和营造公共艺术的游戏互动性

随着公共艺术的服务对象范围不断扩展,公共艺术的设计无论是从内在立意还是外在表现上都更加贴近百姓的审美和生活需求,逐渐成为了大众所能普遍接受的艺术形式,而互动正是引发二者发生联系的主要因素。单纯表面化的互动性公共艺术通常表现为从架上艺术到架下艺术的转变,但这种公共艺术只能存在于表面化的视觉艺术范畴之内,且只是艺术本身的物理特性和人的生理特性发生关系的简单“接触”互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体现。公众需要的不仅仅是限于可以触碰或零距离观赏,更多的是可以参与到其中的艺术作品,操作并改变它的存在状态或形式,在参与的过程中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体验,也只有通过观众的参与,才会构成一件完整的公共艺术品,从而具有其所要凸显的艺术价值。要在空巢老人日常居住和休闲娱乐的社区,这样一个公开的且不可回避的空间环境中设立一件公共艺术品,难免会使人产生强制欣赏的感觉,因此,在创作时要充分考虑互动性的特点。而游戏化公共艺术正是区别于那些单纯表面化互动的艺术形式,在互动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满足老年人游戏、娱乐的需求,使公共艺术品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参与的愉悦感。例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可以利用立体积木或拼图的拼插重组使老人及儿童触摸并游戏,打破传统呆板造型的局限,赋予游戏独特美感,给人以轻松、欢乐的感觉。略加以功能性的扩展,使公共艺术在具有审美功能的同时又兼具实用的功能性,这种形式大大地提升了公共艺术的互动性,不再是放置在孤立的环境内,令人感到遥不可及的艺术品,而是融入生活的功能艺术,成为社区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让空巢老人能亲近地、自然地、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参与,与艺术之间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尝试到一种新的审美体验。虽然游戏化的这种互动模式对于公众来说有些陌生,但不论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是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它都开始以它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蔓延到世界各地。这种新的互动模式是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主题更是时代的创新性要求,它以最强的互动性和最高的公众参与度,再加之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疑成为了未来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且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公共艺术将不再由艺术家完全掌控,而是以游戏化公共艺术的全新面貌分享于公众,让公共艺术真正融入到公共空间环境和人群中,为城市的建设和美化服务。

结语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本文将公共艺术设计介入社区、融入社区,在充分考虑老年人特点和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开发出形式多样并兼具功能性的公共艺术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人性化定制化的专属设计,以此达到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目的,构建适合老年人生活居住的新型文化社区,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提供相应建议和改革思路。但无论怎么设计,设计的宗旨就是要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基于空巢老人的生理、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妥善处理好老龄化趋势下社区内的种种问题,吸引和鼓励老年人加入到社区的大家庭中去,展现社区的新风貌。

参考文献

[1]张馨.浅析城市老年人社区公共空间环境[J].设计.2015.(1):123-124

[2]李正军.解析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对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思考[J].设计.2016.(5):49-51

[3]李文琴.论居住区健身设施设计与环境的融合[J].设计.2016.(3):152-153

[4]赵文瑾.基于老年人行为特点的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研究[J].美术大观.2016.(3):116-117

[5]方辉,宋阳.基于老年人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构建[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6):43-45

[6]李昕阳,洪再生,袁逸倩等.城市老人、儿童适宜性社区公共空间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5):104-111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4

关键词:公共外交; “中法文化之春”; 微博; 社区网络

1 公共外交概述

“公共外交”一词作为一个术语,最早出现于1965年,美国波士顿市突福茨大学法律和外交学院建立“公共外交”学院,院长爱埃德蒙德•古利恩用了这个词(Public Diplomacy),他将其定义为:“处理公众态度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它包含超越传统外交的国际关系领域:政府对其他国家舆论的开发,一国私人利益集团与另一国的互动,外交使者与国外记者的联络等。公共外交的中心是信息和观点的流通。”在欧洲被称为“文化外交”,在中国常被称为“国际交流”。美国官方给出的最新解释是:“通过国际交流,国际信息项目、媒体、民意调查以及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等方式,了解、获悉情况和影响国外民众,扩大美国政府、公民与国外民众的对话,减少他国民众对美国的错误观念,以提高美国在国外民众中的形象和影响力,进而增进美国国家利益的外交形式。”

公共外交的主体是一国中央政府或经中央政府授权的地方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个人。客体针对外国的公民社会领域,如慈善机构、宗教团体、利益集团、公共舆论、思想库、学术共同体、社区等。由于大众传媒在影响公众舆论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象国的传媒尤其是对象国的主流媒体也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对象。公共外交通过吸引与说服非政府组织和公众舆论间接影响外国公众的舆论和意见,进而影响外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其根本目标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而各种政府普遍实施公共外交最终则会实现“全球心灵空间”,这也是开展公共外交的最终目的。

2 法国公共外交——“中法文化之春”

在法国,公共外交习惯上被看作是文化外交。长期以来,法国政府就注意利用文化作为外交的手段,扩大其在国际上的影响,把文化外交纳入到其总体外交体系中。法国公共外交在“伟大法兰西”理念的指导下,从人文领域入手,通过法语教育、文化产业、社会交流和国际广播等渠道,籍由艺术、电影、歌剧、报刊书籍、展览等形式,让世界了解法国,塑造法兰西的伟大和神圣,进而确立法国作为文化大国的国际形象和政治影响力。

“中法文化之春”活动是法国公共外交的具体体现,首届活动于2006年在华举办,迄今已是第六届。2011年“中法文化之春”文化艺术节共有183场活动,在中国23个城市展开,活动内容包括舞蹈演出、喜剧演出、音乐演出与展览等。2011年的“中法文化之春”在微博、社区网络这些新兴媒体形式的兴起浪潮下,积极与国内知名社区网络、各大门户网站微博合作,开通各种主题官方网站及微博,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受众广度,助推活动成功举办,收效显著。

3 新媒体的力量

 “中法文化之春”活动借助了国内各大门户网的微博、社区网络为自己做宣传,这些新兴媒体不仅以文字、照片、音频、视频全面聚到为优势,更以其即时性、追踪性、互动性为特色,最为重要的是它们有着庞大的注册用户群,迅速成为一种网络文化。再加上专门为活动开设专题报道、官方网站,起到了加大宣传力度、扩展受众广度、增强互动强度,助推活动成功举办,收效显著。

加大宣传力度。微博、社区网络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信息,它们所的信息极具时效性,使读者第一时间获得事件信息,还可多媒体信息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再加上读者互动回复,使读者仿佛置身有声有色的第一现场。这无疑从传播效果上通过时效性和现场感强大大加大了宣传力度。

扩展受众广度。微博、社区网络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追踪性,即当一位用户信息后,其好友可浏览其的信息,若其好友转发和评论其的信息,那么该用户的好友的好友便可追踪到该用户,从而浏览其的信息。这不仅能提高信息源的连锁性,扩大传播受众面,扩展受众广度。

增强互动强度。微博、社区网络的追踪性能更带来了创新的互动方式。微博、社区网络的评论功能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信息评论,而且微博、社区网络的用户以年轻群体和学生群体居多,年轻群体思想活跃、网络互动性强,便可赋予微博、社区网络更大的舆论影响力,增强互动强度。

笔者通过网络数据统计调查社区网络豆瓣以及新浪微博、搜狐微博、腾讯微博这些新媒体对“中法文化之春”活动宣传起到的推动作用情况。至成文时,统计的主要微博和社区网络的受众总量达135354(见下表)。仅仅社区网络、微博为此活动带来的受众就有十多万。可见社区网络、微博这类新媒体的传播力量。

表:主要社区网络、微博的受众数量

社区网络、微博 受众数量 比例

豆瓣-法国文化之春小站 29763   22%

新浪微博-法国文化中心 24431   18%

搜狐微博-中法文化之春 1311   1%

腾讯微博-中法文化之春 79849   59%

总计 135354

4 启示

进入Web3.0时代,网络传播与人际关系网强强联合起来编织出一张信息量更大、涉及面更广、互动性更强的强大网络。不可否认新媒体对“中法文化之春”活动宣传起到了强大推动作用。公共外交通过应用微博、社区网络,把这些新媒体的即时性、追踪性、互动性融入自身,被赋予了新特点——新媒体的即时性赋予公共外交活动内容的呈现更具“鲜活性”;新媒体的追踪性赋予公共外交活动对象的挖掘更具“连锁性”;新媒体的互动性赋予公共外交活动舆论的形成更具“互动性”。

我国应借鉴他国有效实践经验,借助网络的力量、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性,大力发展我国对外传播文化交流事业。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并喜爱中国。

参考文献

[1] 关世杰. 国际文化交流与外交. 世界政治研究,2000(3):12-14。

[2] 李林容,黎薇. 微博的文化特性及传播价值. 当代传播,2011(4):34-44.

[3] 彭沛. 从中法文化年看中法全面战略饮伴关系. 学术论坛,2005(7).

[4] 彭兰. 从社区到社区网络:—种互联网研究视野与方法的拓展. 国际新闻界,2009(3).

[5] 唐小松. 公共外交:信息时代的国家战略工具.东南亚研究,2004(1).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5

【关键词】 公共艺术;公共性;空间共享;审美互动;关怀性主题

一、公共艺术概述

艺术源于生活,但最终要回归生活,这是艺术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公共艺术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它与古典艺术、现代主义艺术有所区别。它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流派或风格,而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它具有边界的不确定、非主义、非流派的特性,是一种带有社会属性的艺术主张。

严格意义上看,公共艺术不仅包括视觉范畴的造型艺术(建筑、雕塑、绘画、摄影、书法、园林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地景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等),也包含了诸如音乐、戏剧、舞蹈、影视及其他综合媒体的公开的艺术表演形式。

二、公共艺术的核心——“公共性”

1、公共性的含义

公共艺术是以大众需要为前提的艺术创作活动,是在政府、部门及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的大众文化运动。它包含艺术创作、公共空间和大众参与三项要素。所谓“公共性”是指艺术要发挥社会作用——既要解决包括审美问题,也要解决社会民主、大众权利等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在公共领域解放艺术,让艺术进入公共平台,让每一个人都享有创造权、决定权和分享权,让艺术更好的回归生活,走向大众。

2、“公共性”的内容

公共艺术的核心观念是对于“公共性”的诉求——让大多数人更自由、平等的分享艺术成果,它也是艺术历史发展的延伸。按照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性即意味着公共领域、公共论域、公共空间的三者结合。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它讨论的是公共的事物。同时,它与权力机构也是相对立的。公共领域说到底是公共舆论领域。例如故宫、龙门石窟是公共领域,但不是公共艺术。

公共空间是指公众共同打造,平等享有的自由聚集的共享空间,它与私有空间相对立。它包括共享空间、集合休闲空间、平等自由空间、表达表现空间以及言论空间。例如飞机场、公园、火车站等是公共空间,但也不是公共艺术。

3、“公共性”的表现

公共性意味着交往、沟通。它是在尊重每一个社会个体平等权利的基础上,强调共同的社会秩序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正如孙振华先生所说:“公共性的前提是对每一个人的尊重,是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的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的肯定和尊重,没有这些前提就没有公共性可言,也没有公共艺术可言。”这种公共性主要表现在:

(1)艺术的当代性。“公共”是社会的意思,是指公民共同享有的意志、平等、民主、自由的权利。公共艺术的“公共”,不仅是指空间与场所的共享性,而同时含有社会、政治意义。公共艺术具有鲜明的当代特征,也就是当代性。公共空间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有特定的历史概念。不同社会的公共艺术表现不同,公共艺术的服务对象也由宗教到统治阶级,再到公众的转变。它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

(2)空间的共享性。公共艺术首先是处于公共空间中的,大家可自由的观看和参与。公共场所是它的物质形态和载体。公共艺术应该尽可能表达民意,打破精英艺术与大众隔绝的状态。公共艺术的核心观念是对于公共性的诉求。它针对的不仅是公共空间的审美问题,更重要的是公共空间的功能和权利问题。调整公众与艺术家的相互关系。公众和艺术家在公共艺术上应该是以交往为基础而进行互动,相互之间进行良性的交流、沟通、选择、影响。

(3)民主的决策性。民众参与公共艺术创作活动,有利于公共艺术与社会生活的真正结合。这种参与可以通过公开决策过程、公开制作现场等方式程序。就像威廉莫里斯曾说过的:“要不是人人都能享受的艺术的话,那么艺术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4)主题的关怀性、平民化。使用大众话语、凝聚大众意志、表达大众诉求,这种诉求不能只围绕权势和金钱,更应该是公共空间的审美和思想的表现,更重要让公共艺术更贴近、关怀人们的生活主题。

(5)审美的互动性。就是运用明确易懂的形式,强调艺术的通俗性,从而刺激大众的参与、互动。公共艺术强调的不是个人的创造和风格,而是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与特定社区人群沟通。公共艺术突出的不是艺术家的身份,而作为艺术家和观众是平等的、分享的艺术,体现公共意志的。譬如: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中的球形电影馆,外表的材料是镜面不锈钢,建筑师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性,使天上的云、地上的树,无一遗漏地反射在球体的表面,并随着球面扩张成弧形、向四周蔓延开去,真实与幻觉交织在一起,建筑与环境融合为一体,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从而激发人们去探索、去创造、去追求新的梦想。

三、结语

“公共艺术”(Public Art)作为一种公共空间中的客观存在。它首先表现为它对民主、自由的诉求,承担某种使命和职能—有关社会问题的。它要进入更广泛的社会交流,是艺术与整体社会的纽带;是社会公共领域、文化领域的公共共享平台;也是当代政府、公众社会和艺术家群体之间进行合作、对话的重要领域。公共艺术正是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加上现代科技手段,着力于创造完善物化空间,以更积极的态度寻找具有人性化的、自然化的一门实用和审美功能融合的现代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 孙振华.公共艺术的政治学[M].公共艺术在中国[M].香港:香港新源美术出版社,2004.

[2] 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M].杭州:中国美术远出版社,2007.

[3] 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6

新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互动媒体艺术的定义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像CG(computer graph)。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媒介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网络传输技术相结合的创作艺术。现在,新媒体艺术概念赋予了新颖的内涵,即以硅晶与电子为基础的媒体与生物学、分子科学、基因学相融合。

数字媒体艺术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是一种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艺术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快速地向数字向发展,与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

我们一般说的互动媒体艺术,主要是指运用计算机的创作,是涉及受众某个方面的艺术形式。互动媒体艺术使受众亲身参与进去,通过参与而影响它的顺序、情节、状态等,甚至能参与到创作中。其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人类社会形态的这种改变,必然会使得最适应它的艺术形式的发展,从而产生互动媒体艺术。

科学技术和设计艺术的联姻――新媒体、数字媒体、互动媒体诞生之源

简单说,人类的艺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媒体与科技的演变史。二十世纪的现代艺术从“绘画平面”迈向“荧幕平面”,从实体的现成物渐渐发展到电脑数码时代的软件,这之间的脉络清晰可寻。本质上,“媒体艺术”是以科技精神为基础的“时间艺术”,且最能表达其主要美学内涵的就是“科技与艺术即是美”。

“媒体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要归功于60至70年代一波波的“艺术――科技运动”等大量使用多媒体艺术形式创作的推波助澜。至今,世界则进入电子信息媒体与互联网尖端科技时代,各种科技艺术媒介渐趋成熟,如录影艺术、电脑数码艺术、电脑绘图、虚拟现实等。都将会冲击到我们的生活与思考方式、我们对自我与社群的看法、我们对自然的了解、以及我们在构筑现实的过程中的角色。

三种媒体鲜明的特征与交叉性

1.互动性

互动性表现在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现在的艺术,个人的表达与个人的创意已经由艺术家延伸到观众,设计环境、创作空间等更加宽泛的范围,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与艺术家、智能化机器的互动。这种互动或许体现在间接的不在场和直接的在场,或是观众的理解直接去完成作品,或按程序演绎出别的结果。

高科技化的艺术往往涉及不同领域的技术,艺术家不可能单独完成艺术创作,而可能只是为作品提供最初的概念,随着技术人员的介入,作品会逐渐的改变。

观念艺术与新媒体的加入,加速了艺术作品内容的多样变革,交互式展演与公共艺术更打破了场域的限制。运用科技辅助艺术创作,不仅延伸了人们总体经验的触角,创造出更贴近精神层次的艺术作品。而这一切,则体现了艺术家身份的转移。

2 .转换性

新媒体艺术的转换性,是指它能够跨越各个不同的门类体系,把不同运作方式的事物结合为一体。在人机关系中,互动性应该是一种基本的媒介手段,它应是一个转换的角色。互动性应参与这种转化,可以让机器和人类互相“了解”。在面对真实人物的虚拟身体时,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一套道德准则?――艺术不能脱离社会。

3.虚拟性

我们说新媒体艺术是以新技术为诱因的,是因为新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创作打开了一个又一个通道。虚拟性更是以新技术为基础,它大大扩展了艺术创作空间,并带来种种未可知的可能性,这使得“虚拟性”为诸多艺术家所喜爱,也因此成为一些新媒体艺术作品特有的特征。

虚拟即非实体,虚拟的世界实际上是另外一个版本的现实,艺术家把现实中目前无法实现的境况虚拟化而成为精神层面和心理活动中的现实,即虚拟现实。它所提供的全新人际关系与表现空间以及匿名性、虚拟性给艺术家创造了更加宽松的平台。

4. 连结性

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首先必须连结,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连结性超越时空,将全球各地的人联系在一起。

三种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媒体艺术产生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艺术上讲,它们的发展空间都是非常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媒体艺术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将来,媒体艺术发展的趋势将是以直接操纵为主,大多数的交互任务直观、简单,适合用直接操纵的形式完成,当然,对于一些复杂而抽象的任务,则可能需要语言的帮助。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