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1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表现

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经常表现出一些自身存在的缺点:如择业时“眼高手低”、求职技巧差、缺乏团队合作能力、职业目标不明确、专业技能不强、心理调适能力较差等。综合以上表现,本人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在就业观念上期望值过高;在就业心理上承受能力不强;在就业竞争力上水平不高;在就业规划上比较欠缺。

二、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在就业观念上期望值过高

主要表现:一是薪酬期望值高出现实市场行情,一味追求稳定收入和高收入;二是工作环境期望值过高,只选择发达地区、工作环境好的大企业,而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造成学生薪酬、工作环境期望值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乏对就业现实形势的了解,对自我的职业的发展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再加上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安排呵护下长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业选择仅仅局限在个人的理想职业目标。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成本连年上升,使很多家长和学生出于经济投入和收益差距的考虑,难以接受较低薪酬的“底层”工作,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

2.在就业心理上承受能力不强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表现主要有:浮躁、焦虑、抑郁、自卑、盲目从众等等,这些不良的心理表现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合适的定位,从而导致了就业困难。

(1)就业焦虑心理。产生焦虑心理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是毕业日期越来越接近,工作还没着落,学生难免会为之焦虑。第二是家长和老师总是灌输学校是单纯的、社会是复杂的理念,使有的学生对进入社会后的人际关系感到恐惧,心里也会产生焦虑。如果毕业生对这种焦虑体验过度或持久,就会形成就业焦虑心理,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2)就业自卑心理。不少学生本来是由于高考考得不理想才进入高职学校,刚入学的新鲜感很快就消失了,继而产生的是自卑和茫然。强烈的自卑感一直困扰着他们,就业时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各种条件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应对,而是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名牌学校的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卑心理,不敢正面对待就业问题。

(3)就业抑郁心理。一些大学生频频向其理想中的单位投递求职材料,但很少接到回音,从满怀希望到希望破灭,使他们的情绪低落,心情紧张而压抑,有的甚至对求职失去了信心。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抑郁心理,反而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3.在就业竞争力上水平不高

(1)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实践技能。高职学生很多在基础教育阶段成绩就不优秀,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睡觉,作业抄袭,三年下来对本专业知识掌握甚少,更不用谈实践技能。再加上学校在教学设置方面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针对学生实践技能提高的教学安排,导致学生空有知识而不会应用,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2)综合素质不高。一些学生仍然认为在大学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了,因此很少担任学生干部工作,对社团活动也不感兴趣,只追求学习成绩。这样就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不足。而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是学习成绩好而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用人单位并不欢迎。

4.在就业规划上比较欠缺

不少学生在面对就业的十字路口时,茫然无措,不知何去何从。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职业目标的规划与准备。一方面,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在人生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虽然很多学生都知道“职业生涯规划”,但并没有深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科学规划出可行的职业目标,并对各个职业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预见性,导致这类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比较盲目。另一方面,有的学校也不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设计指导。首先,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上,课时少,上课时间基本在晚上;其次,授课教师大多没受过相关的专业训练,空谈理论,上课气氛沉闷枯燥,使大部分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不重要”,在上课时经常旷课去做其他事情。最终使这种“就业指导”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三、针对学生就业困难提出指导性对策

1.完善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了解就业程序、了解就业形势、掌握求职技巧,还要帮助他们调整就业期望值,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保持良好的求职心态,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1)重视就业指导课,提高教学质量。要把就业指导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从入学至毕业,分阶段、分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各方面的指导。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一要加强对当前就业指导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二是可以直接聘请专家主讲就业指导课。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成立就业指导专业教研室,为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供制度保障。

(2)授课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接受效果。例如:邀请往届毕业生现身说法讲述自身的求职体会;开展面试模拟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接受效果。

2.开展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就业心理承受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学生迅速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尽早进入新的社会角色。从大一开始应在就业指导课中安排职业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新生的心理特性、人格、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培养心理调适能力。还可以通过团体咨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他人和外部客观世界,完善自我。要注意对职业指导人员进行心理学知识的相关培训,建设完善的职业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并给予相应的解决建议。

3.注重社会实践训练,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用人单位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优秀,更需要技能过硬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平时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就要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引导学生按照职业需求来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竞赛来强化专业理论、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强化专业技能资格认证,保证学生能顺利获得“两证”: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提高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同时开展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一是尽可能为每位学生创造“顶岗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公司实习的过程中对未来从事的行业有全面的认识,并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二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去打工求职,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4.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定位,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要加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拟定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充分利用人才网络测评,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职业素质测评,找到适合自己性格、个性和兴趣的职业方向,然后以测评结果为依据编写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还要通过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稳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加大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培训指导力度,在学生制定职业规划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给予及时科学的指导。

以上是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规划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指导对策。当然,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更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以及学校和企业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2]刘宝昌.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3]方丙丽.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心理原因分析及对策[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4).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2

上文已经通过综述形式表达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四大因素,可以说非常全面细致,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剧,一些新情况正在凸显,并且这些观点大多属于理论阐述,缺乏数据案例支撑和制度视角考虑,故需要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1.大学教育专业设置针对性不强

科研导向制和制直接将高校束缚在了承接项目和版块上,而在对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上渐行渐远,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所受的教育绝大多数停留于书本,考评方式上也仅仅是期中期末考试,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工作知识、操作技能的缺乏,成为教育产业的“半成品”。根据《中国青年报》2012年的一项调查,现实:34%的人后悔读大学,51%认为大学没学到有用的东西,主要原因是被调查者认为大量的时间用于应付思政类等无用课程的学习和考取各项证书上,没有学到真正的技能。如果大学专业设置不科学,教授给学生的各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运用性,“读书无用论”将再次抬头。另一方面高校缺乏专业设置于招生规模的预测预警机制,对于生源质量差和就业率低的专业没有进行适应的招生控制。

2.大学生-农民工投入产出比差异与教育投入产出比过高

从这些数据看出近年来大学生与农民工的薪酬差距正逐渐缩小,如果大学生能够去和农民工做同样的工作,大学生就业形式就会好很多,实际上已经有一些大学生在工资、待遇上下调了要求,与农民工一起在餐饮、房产中介、快递等行业“抢饭碗”,但仍有很多大学生宁愿选择低薪的“白领”岗位也不愿意去一线当工人,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与农民工的形成成本差异巨大所致,根据行为理论,如果大学生在花费高额的培养成本后所得到的收益与没有花费相应成本的农民工相等,那么大学生主观上更倾向于放弃与农民工从事同等类型工作,所以在薪酬水平差异不大的情况下更多的人将放弃上大学或者在家庭经济实力足够的情况下出国留学,更或者大学毕业后长期待业,等待更好的机会。楚红丽认为教育成本包括两块,一是由学杂费、学校收取的物品和劳务费用、吃穿交通费用。二是择校费、人口流动、重读费、家教费等。在我国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非常高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有关统计资料,1986年高校学费为200元,1995年涨到800元,2005年为5000元,上涨了25倍,搜狐网调查得出2012年西安大学生用于生活费、学习、娱乐、交通出行等各方面支出方面平均每月860元。高昂的教育成本必然造就大学生及家庭对就业的期望,但实际上根据《光明日报》的调查,2010年应届大学生平均工资仅为2153元,体现了大学生教育回报率的低下。并且大学生的薪酬预期与就业单位选择、地区选择、行业选择、学校类别、专业类型、职业目标、家庭背景、生源和性别等问题密切相关。多种利益取向影响着大学生的薪酬预期,使得毕业生的薪酬预期更加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3.社会晋升机制扭曲与“亚文化”

就业决策除了在教育投入产出方面的考虑外,更与社会晋升机制扭曲和“亚文化”盛行息息相关。一是“公务员”被几乎所有大学生视为“香饽饽”,近4年来公务员招考人数连年攀升,2012年高达130万人,平均招录比例为53.01:1,竞争十分激烈。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公务员“下海”热、全民经商热形成鲜明对比。几十年前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在当今时代意味着“公务员工资可能仍比不上卖茶叶蛋收入,可是已经没有人愿意放弃公务员而去卖茶叶蛋。”这背后的利益驱动机制耐人寻味,因为公务员岗位稳定,相比企业受到外界影响的程度很小,并且在中国“只升不降”的用人机制下,没有任何一个岗位能比公务员付出更少就能获取升迁。除了公务员岗位良好的福利待遇、安稳的岗位、体面的身份之外,公务员手中所具备的权利也是这个岗位最大的吸引属性,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认为“有钱好挣钱,出事的可能性很小”,事实上这也暴露了国家吏治的弊端,公务员的低工作强度、高福利待遇、高概率但低惩罚风险的诸多特性直接造就了大学生就业的“贪污犯”心态;二是“亚文化”的弥漫使大学生情非得已,就业市场上大学生的竞争日益变为家长们之间的比拼,托关系送礼、“萝卜招聘”等现象比较普遍,这首先加剧了就业市场上的摩擦性,社会岗位的分配并不按照大学生的能力标准进行,进一步造成了人才竞争的无序化;其次对大学生的就业公平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降低了教育对人才的“筛选器”功能,更放大了优势岗位的吸引力。

4.大学生创业遭遇“制度性”冷漠

大学生创业的口号已经提出多年,国家也出台了《就业促进法》、《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多项促就业法律法规,在程序简化、行政收费减免、档案管理、财政补贴与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大的环境制度下看,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是在我国创业注册公司需要7个步骤大约100天时间,远远高于国外的1周时间,从注册成本上看英、美、加拿大等国为人均年薪的1%,而在中国为人均年薪的11%,并且因为银行信贷机制规则的约束,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获取银行贷款的比例非常低下,总额仅为国有企业的2.3%;二是税收优惠是免征一定期限的所得税,对于刚创业的大学生而言其所得往往是很低的,所以总体支持力度不大;三是缺乏高校创业教育支持,高校的创业教育内容、体系、方法均不标准,且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难以实现高校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5.大学扩招带来毕业生总量攀升,教育分流机制不完善

1999年我国教育改革政策开始实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加。2003年是我国首个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年,毕业生人数快速从2002年的145万人上涨到了212.2万人,而后各年中大学毕业生人数以10.97%的平均速度快速增加,到了2013年高达近700万人。高涨的就业需求必然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冲击,除了结构性供需失衡原因外,更体现了我国教育分流机制的缺陷,在义务教育阶段,普通教育和初等职业教育的分流存在局限性,初职教育集中于文艺、体育、特殊教育等专业,以2008年为例初职在校生仅为10.8万人,而普初在校生为5574万人,比例仅为1:515,在高中教育阶段的职普比也仅为0.682,高职与本科的人数比为0.889。职业教育的落后剥夺了很多成绩不理想学生学习一门技术的机会,阻碍了提前就业。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制度举措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分流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建议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遵循实用性与灵活性原则,优化学生的考评机制,鼓励参与课程设计,按照实习数量与具体得分确定毕业与否,同时应当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历的互相认可,让职教取得的学历被高等教育系统所承认和取得资格证书。各国实践均证明,劳动力市场难以承受一个短时期内学生同时就业,同质性人才过度集中必然增加就业压力,所以我国应当积极鼓励青少年学习实用技术,参加职业教育,对青年参加工作的时间进行提前,另一方面需要适应性的对大学招生进行限制,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教育体系中人才分布合理局面。

2.优化高校成本体系,降低教育成本

大学生在薪酬期望偏高等的根本在于教育成本过高。根据有关统计,过去的10年中,我国高等学校的学费已约占人均GDP的55%,在校大学生超过60%生源来自于农村,农村的收入远远达不到人均GDP水平,单个学生的学费、食宿等费用等于一位农民4~5年的收入。同时大学生求学所支出的费用占教育费用比重也逐渐上升,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增加了8倍,但学费增加为18倍,政府投入只增加了3倍。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中学生来源比例偏高,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学费/经费比在美国只有20%,澳大利亚为21.2%,世界平均水平也仅为25%左右,所以过高的经费分担都直接造成了大学生教育成本和理性就业薪酬预期的提高。降低教育成本。一是对高校的运营成本进行核算,将一些如校办企业支出、上下级单位的拨付支出都计算在大学生培养成本内,甚至在一些西部高校教师的福利补贴也被纳入其中,所以各级物价、教育、财政部门应联合进行调研,采用听证会的形式确认大学生成本核算办法;二是从管理提升角度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缩减不必要的开支。具体包括:压缩行政人员比例、基本建设预算缩减、提高设备利用率、禁止铺张浪费等等;三是国家在高校扶持上,实现由规模支撑、量化督导、行政参与到助学补助、资金引领、内涵考量的转变。

3.加大对公务员群体的监管,打造公平竞争就业环境

大幅提高公务员的收入,但是对于公务员的腐败行为要严惩,一切公共行为都必须在阳光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隐性收益驱动带来的“考公热”和社会劳动力资源导向机制发生扭曲。同时,借鉴美国的做法成立“公平就业委员会”,对弱势大学生群体进行法律保护和援助,国家要尽快建立公平就业的法律法规,实现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减少就业歧视,需要设置一个权威性的常设机构,根据有关法律规范对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指导,通过网络反馈信息平台和举报机制的建立,接受就业投诉;增强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考的透明度,对通过走关系、权钱交易的就业行为严厉查处,提升“萝卜”招聘的违法成本。

4.完善丰富大学生创业扶持制度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1 就业困难现状综述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各个层次的高校毕业生200多万人,比2002年净增60多万人。到2003年7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到70%,而且近几年始终徘徊在这个水平。在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国内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2009年我国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10多万人。由于今后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而毕业生却在逐年增加,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2 就业困难原因探析

2.1社会因素

大学毕业生尽管接受了高等学校正规的学习和训练,在理论层面上具备了较高素质和技能,但社会和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实际操作层面的素质和技能还较缺乏,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一部分,其供给与需求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此外国家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保护措施,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还没有相关的有效措施,这势必会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影响就业。

2.2个人因素

很多大学生的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把对薪酬、发展空间、就业的区域、岗位的稳定性作为重点考虑因素,已经连续多年的公务员报考热就证明了这一点。他们较少考虑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再加上用人单位往往强调工作经验,注重实际技能,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等也有一定要求,这使大学生只能从最基层甚至从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专业干起。由于不能恰当地给自己定位,导致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其次,一些毕业生求职不够积极主动,存在等国家优惠政策、靠学校帮扶、要家长继续供养的“等、靠、要”思想。这些毕业生虽然总量并不大,但他们对其他同学的就业选择容易造成不良的影响。还有一些毕业生对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期望值仍然很高。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毕业生普遍有降低就业工资收入期望值的趋向,但选择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人数仍然居多。

此外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人数比还比较少,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可见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还比较薄弱。

2.3家庭因素

父母的价值观念往往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家长的期望、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择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家长托亲戚找门子帮助子女安排工作,使很多毕业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达到了极点。

2.4学校因素

许多的研究文献表明,高校学科与专业的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的不同步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造成困境的重要原因。过去几年,全国高校一窝蜂地办了许多“面向市场”的专业,比如新闻传播、影视、广告,包括MBA、EMBA等,其师资来源和教育质量更成问题。有人戏言,从未做过一笔生意、没有在银行开过一张支票的老师,在课堂上教人如何赚钱。结果可想而知,大学毕业即失业,出了校门进家门。

大学毕业生正处于真正迈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对社会还不是很了解,对自己的工作和前途的定位也感到困惑和迷茫,正需要学校对他们提供有关职业规划、就业方面的帮助。但部分学校存在就业指导和信息的滞后,就业渠道、就业信息不畅等问题,使得有些毕业生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甚至因此而失去就业机会。

3 就业工作指导对策

3.1加强教育教学的改革

要重视教学,切实把学校的教学工作抓好。要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高等教育内部规律相结合,抓好专业设置的改革,改造原来不合理的专业设置,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2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3.3探索与实践产学结合促进毕业生就业新模式

近年来所形成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多边合作的产学结合形式是一种较好的形式,这种形式称之为“准就业”。在“准就业”期间里,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是一种准雇用劳动关系,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学生和学校间仍存在教与学、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指导教师全程跟踪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实习结束经双向选择,优秀毕业生可留企业工作。

3.4引导毕业生在社会工作领域就业

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和企业之外的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非营利组织,蕴含的就业潜力非常可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社会组织的数量处于400至800万之间,以每个组织有3~5名工作人员计算,就蕴含着1200万至4000万就业机会。

因此要引导毕业生就业观念向社会组织方向转变,目前国家正积极构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社会组织发展,这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5强化大学生职业心理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抓好就业心理指导队伍的建设。要成立专门教研室,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的就业心理指导老师。通过定期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心理测试,并辅以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引导毕业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就业心理状态,切实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其次,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从大学一、二年级时就开始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开展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到了三、四年级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重点进行求职技能培训、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和诚信教育,使学生在就业心理上早日趋于成熟。

3.6构筑务实的毕业生创业支持体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思想教育和创业技能教育。通过创业课程设置与创业指导等手段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开设与创业相关的多种专题讲座,开展模拟创业、实地考察企业运作等丰富多样的案例教学;为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探索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长效机制。

结束语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重大。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的必然要求。为此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构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李一男等.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8(5):107-108.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4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就业问题上。因此,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不仅解决学生的前途问题,而且对推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帮扶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目前,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群体。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观原因

1.招生规模扩大

高等院校招生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实行并轨招生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呈跳跃式增长的态势,与之相矛盾的是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数量却增速有限,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总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广大普通学生已经构成威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而言则难上加难。

2.就业成本攀升

随着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谋求职位时,在搜索职位信息及自我包装等方面的花费都逐步升高,另外还有不菲的隐性人情关系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经济问题主要表现为:差旅费、正装费、电话费甚至简历制作费,很多学生为了减轻经济压力从而导致信息闭塞,由此也使他们在就业中失去许多公平竞争机会。

3.社会资源稀少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成果,是社会的进步。然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才招聘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的原因,在联系就业单位问题上明显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双向选择变成了单向选择,这有违择业的公平性。

(二)主观原因

1.就业期望值过高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多来自农村和山区,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过于期望“读书改变命运”。在求职思想上,更是注重就业地域和待遇,将目光都投向经济发达城市、薪水高的三资企业或工作稳定的企事业单位。但就业的心理压力和就业难的现实,却让这些学生发现自己在就业、择业面前的无奈和无助。

2.综合素质不高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不同,他们在英语、计算机、知识面和文艺特长方面和其他学生有一定差距。在校期间较少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未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和能力较差。这与企事业单位招聘需求的能力要求有一定差距。

3.就业心理脆弱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自闭、敏感和焦虑。因此,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出现,进一步引发了不良心理情绪,并且往往加重自卑心理,缺乏竞争勇气、自信心。在参加招聘面试时心理负担过重,忐忑不安,不善于展现自己,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面试效果。

二、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不容回避的热点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三个主体。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毕业,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群策群力,从国家与社会、高校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三个层面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支持体系。

(一)国家和社会支持体系

1.完善相关就业政策

国家通过疏通就业渠道,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就业法规,改革劳动人事、户籍管理制度等对毕业生就业从政策上帮助;通过法律、行政手段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以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保证,消除就业市场上性别、籍贯、相貌等就业歧视现象。

2.营造平等就业环境

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观念,树立理性、科学的用人观,尊重每一位大学生的自然特性和人格特征,抛除性别、学校名气、学历等方面的偏见,积极接受大学生,广纳贤才,遵循人职匹配理论,做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为每一位应聘的大学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二)高校支持体系

1.经济资助层面

一是落实好常规性的帮扶手段。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财力支持是党和政府一贯采取的救援措施,具体包括在校期间生活困难补助、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从经济上保证学生在校期间顺利完成学业;二是设立就业专项援助资金。学校面向广大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实行签约报销路费的优惠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免除因路途遥远、花费较多而带来的各种负担,鼓励学生只要有希望就要勇于尝试。

2.能力提升层面

一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根据大学生活的特点,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技能的指导,并结合相应的实践平台和活动平台,系统帮助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就业择业心理调试以及面试技巧和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进行求职演练,增强求职信心,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二是做好勤工助学工作。在保持原有的劳务型勤工助学岗位外,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多参加技术型、脑力型的勤工助学。例如:设立创新奖,鼓励他们参加“U势界”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科研水平,而且还能带动一批学生自主创业,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宏观驾驭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三是加强校企合作。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加强与企业联系与交流,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项目化运作为手段,开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训,定期提供培训岗位,进而丰富培训内容,拓宽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档次,切实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1]四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大学生“三下乡”平台,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积极参与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的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既能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交往技能,增长社会阅历,又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3.服务支持层面

一是建立就业心理援助机制。通过设置就业心理援助机构,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同时,在开展工作时要善于分析他们的就业心理,帮助他们消除消极的情绪,积极地进行心理引导,使他们摆脱消极心理的影响。[2]二是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就业相关政策,组织招聘会和宣讲会,及时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求职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向学生大力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大学生应征入伍”等项目,以便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三)学生自助体系

1.学会自我调适,提高就业自信心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要善于寻找和发挥自身优势,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行业单位,勇敢接受社会的挑选,敢于用自己的实力同其他同学竞争,在竞争中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做到自立、自强、自重;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不因一时的就业挫折和困难而悲观失望,学会在挫折中培养自己的意志,提高就业自信心。

2.加强自我提升,提高就业竞争力

就业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关键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应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主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就业技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全面发展,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竞争型、开放型、通用型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3.认清就业形势,树立理性的就业观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要认清就业形势,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树立理性的就业观,确立适当的就业期望值,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转变就业观念,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待机而发的择业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3]

参考文献:

[1] 王波,仲国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三线援助”模

式的探索[J].高教与经济,2009,22(3):54-57.

[2] 陆莹.浅析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索

[J].企业导报,2011,(10):33-34.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5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帮扶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1―0017―03

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形成原因

就业困难的形成既有个人、家庭层面的因素,也有社会层面的因素。社会因素是指不同时期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形势等,这是宏观的,是学生、学校都无法轻易改变的。

1.个人、家庭层面

(1)个人层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城镇低保家庭、失业家庭以及偏远山区家庭。这样的成长背景下,学生主要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非常认真刻苦,几乎大学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是“教室―图书室―宿舍”,所有的精力几乎都用于学习相应的专业书本知识,而不太参加学校的社团、集体等活动,自身的沟通、组织等综合能力在大学期间都没有得到提高,毕业后还和高中生一样,只是个会学习、会考试的学生,缺少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又或是缺少实践、动手能力。第二类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进入大学与部分地区、部分家庭经济优越的同学住在一起进行接触后,发现贫富差距太大(如:有的同学一餐费用就是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或者发现不同的成长背景导致他们先天条件落后(如:有的同学从小学习乐器获得相应证书,或者高中毕业就已经取得雅思等成绩),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觉得社会不公、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对课业敷衍了事,对学生社团活动没有热情,虚度四年的大学光阴,有的甚至没有达到学业的基本要求,由于挂科严重没有取得相应的毕业证、学位证。

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受到经济原因的限制,尤其是女大学生,在形象体貌方面可能会有一些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家庭、个人长期的积累导致他们中部分同学产生了自卑或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这些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平时表现,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就业,而且在求职过程中直接影响他们的求职表现,最终导致就业困难。

(2)家庭层面

对于高校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来说,在社会资源背景等方面,他们的社会关系能够加以利用的比较少。再加上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父母大多数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社会地位都比较低,他们无法给予子女相关就业发展和信息渠道的帮助,使得这类大学生接触的信息量比较狭隘。此外,缺乏家庭经济的支持,导致他们在找工作过程中错失相应的培训机会,与其他人相比这方面能力有所缺失,失去一些需要投入较多求职成本的工作机会。

2.学校层面

(1)专业相关的实践内容较少

目前的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大众化教育,一纸文凭对用人单位已经没有吸引力,他们更看重的是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实践性能力。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最有效的环节就是学校开设的专业实践内容课程。然而,学校往往因为专业课实践学时太少,或者合作的实习单位少等原因,对这一环节的设置并没有那么丰富,所以才会出现本科生找工作反而没有专科生好找的情形。

(2)帮扶后置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职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在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之中不间断地锻炼和加强,因此,就业帮扶工作应该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的培养全过程。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帮扶工作都是在毕业季通过校园招聘会的举办、招聘信息的、就业讲座的举办等来进行。这样开展的帮扶工作显然是滞后的,等到毕业的时候发现了家庭经济困难中的就业困难学生后再采取相应措施,一般都收效甚微,几乎不可能短时间取得好的成效。

二、学校如何有效提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

1.做好基本的经济资助

经济困难是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它不但会直接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错失部分需要一定成本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机会,还会间接影响到这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此,学校通过“奖、助、贷、减、免、补、勤”这样的资助体系来做好基本的资助工作,尽可能覆盖到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这样才能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问题,从而为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打好基础。

2.提高资助结构中勤工助学比重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带来的经济上的贫困差异,以及由于见得少、锻炼得少形成的能力差异。在传统资助方式上增加勤工俭学的比例,借用罗斯福“以工代赈”理念,高校中多设置些有技术含量的科研辅助岗位、行政管理辅助岗位,在工作成绩方面增加一定的奖金项目,吸引并从实际角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问题。积极参与到高校各部门工作中来的同学,除了能获得相应的报酬减少经济压力,还能无形中获得能力的提升、经验的积累,能形成正确的工作思考方式,形成成熟的社会职业认知感和责任心,这将是他们未来人生规划和发展中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尽管在社会上兼职也能获得报酬,但由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在社会中饭店、娱乐场所打工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同时,通过这种资助方式也传递着“劳动光荣,按劳分配”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不易,意识到通过积极参与劳动可以获得报酬,明白有付出才有收获,有付出才有改变。

3.设立就业资助资金

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由于一般学校和国家给予的补助都不会特别多,只能帮助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而毕业季找工作时期的花费比较多,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补助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找工作。比如正装补贴、求职交通补贴、培训补贴等,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良影响。

4.构建长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帮扶机制

(1)人员配备方面

形成以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各院团委、班主任一起参与的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队伍。由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各院团委开展相应的能力提升活动,提升就业困难学生的能力;由辅导员、班主任多和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大学生沟通交流,针对性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综合能力。对于那些心理和能力特别有困难的学生重点关注,对他们的短板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2)能力培养方面

在大一入学初就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档案,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中,利用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对每位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方向做测试,对学生成绩、综合能力做记录,对相应的职业能力做评估,找出差距,引导他们形成职业意识,确立职业目标。并引导他们多参加学校和社团的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组织等综合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只会学习。在大三学年中随着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多设置些实验课、实习课,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可以开设丰富的第二课堂,如会计、CAD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以提升他们的综合就业竞争能力。在大四学年,进入毕业季,要重点培养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从多种渠道,如网络、报纸、新媒体等收集各类就业创业信息。另外,还需要进行求职技巧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重点进行简历制作技巧、求职礼仪、面试技巧、就业政策介绍等内容。多创造机会增加他们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拓宽交际圈,增加与同伴和老师的互动,主动进行职业探索,对就业形势、职业态度、职业心理、职场经验等相关内容的生涯资讯进行学习了解。

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引导他们树立清晰明确的创业意识和坚定的创业信心,了解制订计划的重要性。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相关书籍的阅读,掌握创业计划书的写作方法,争取获得创业计划支持。

5.建立心理帮扶机制

心理影响着人们的内心想法和情绪,进而对人们的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所以要高度重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建立心理帮扶机制。

(1)建立以学校心理指导中心、学院心理专项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三级联动机制。

(2)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心理帮扶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力量,在多开展常规的自强教育、自信教育、挫折教育、激励教育等内容的活动或者讲座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指导和服务,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中存在心理敏感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形成强大的心理支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学生存在的自卑、“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问题,多进行沟通谈话,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教会他们相应的自我调节办法,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正能量,提高他们的责任心、感恩心、宽容心、进取心,从而形成开拓性、耐挫性等人格素质。并及时干预负面情绪,缓解他们的敏感性和自卑心等负面情绪。积极关注,不仅关注学业成绩的提升,还要关注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肯定他们的进步,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自身的沟通、协调、合作等职业能力。

(3)利用好新媒体进行宣传。利用新媒体微信、微博等定期简短的“心灵鸡汤”等正能量信息,不断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开设微博、微信群、QQ 群等,为同学们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分享相关就业信息、实习信息。

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个人如何提高就业能力

1.学好专业知识技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专业知识,在大学期间的专业知识是否完备、成绩是否优秀是许多企业在录取时候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所以在大学期间学好专业知识,有一个优异的毕业成绩是获得一份好工作的重要筹码。另外,国家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在找工作时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2.参加学校活动,提高综合竞争力

大学生活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学校社团活动。积极参加,融入到各种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去,有利于工作能力、团队意识、责任心、沟通组织等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在就业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有些企业会更加看重这些方面的能力,在面试过程中这些能力的体现直接影响到能否成功就业。

3.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持久奋斗力

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不断提高自己,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临到毕业时,使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都能达到岗位的要求。

4.充分认识自我,增强心理素质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可能会发现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一些成长环境优越的同学比有一定的差距,应该充分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在大学四年中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而非产生自卑心理,或者只会怨天尤人。其次,在进入毕业季时,可能会发现找工作的时候与一些家庭背景深厚的同学比缺乏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基础。此时应当积极采取主动措施,认真学习基本的就业技巧,努力争取就业机会。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与前进,经济的新常态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伟大的民族梦、中国梦的实现更依赖于目前正在高校接受教育的莘莘学子,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正是莘莘学子中的一部分,如何培养好他们的就业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是我们应当不断去探索实践和总结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他们培养为家庭、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9-11-23.

[2]刘特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8).

[3]冯云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6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一、贫困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贫困学生的家庭社会资源相对薄弱。目前国内的就业市场并不规范,用人制度也不够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平等竞争就业环境并未完全建立。比如,有些单位的用人信息并不及时对外公布,需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取,甚至有的招聘岗位可以量身定做。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家庭背景越好,其工作的落实率和工作质量相对越高;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者城镇低收入家庭,社会资源相对匮乏,就业过程缺乏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支撑,成功就业的几率必然低于家庭条件好的毕业生。

2.贫困学生经济负担过于沉重。贫困学生在校期间就有交不起学费的现象,许多人依靠着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来维持学习和生活。而毕业后,找工作又需要经济投入,主要包括形象包装费,参加各地招聘会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与招聘单位联系的上网、打电话等通讯费用,用人单位收取的各种就业保证金、抵押金等等。这笔钱对于家境贫穷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很多学生或者因为没有一套求职面试的正装、没有更多的特长而在竞争中惨遭淘汰,支付不起上网、打电话等通讯费用,导致信息闭塞,或者因为无法支付各种高额的保证金、抵押金而坐失就业机会。

3.贫困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在求职过程中,许多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英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薄弱,也没有条件进行各类兴趣特长的培养。而成长在城市且家庭富裕的学生,自小就能接受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享受各种优良的教育资源,他们视野开阔,有各类文体特长,综合素质能力远远高于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数埋头苦读书或者为缓解沉重的经济压力而不断奔波于各种兼职之间,这样直接影响到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经济宽裕的学生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充分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4.贫困学生就业心理复杂。贫困学生过去生活较为艰辛,许多学生将上大学作为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多数人也肩负着家庭的重托,从而导致就业时求职期望过高,急于找到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经济地位的工作,这就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视野,使其对就业市场缺乏理性认识,盲目寻找稳定的工作、高报酬的工作。同时,经济上的困窘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欠佳,容易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自卑、胆怯心理,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充分展示和推销自己,无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或者害怕竞争、害怕求职,不敢主动出击,而一味等待机会。

二、解决贫困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1.多渠道搜集就业信息,加强就业市场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工作已面向市场、走向社会,因此要不断密切用人单位与学校间的供需关系,加强相互间的交流,掌握足够的信息,这样才能实现“毕业生”与“职”的最佳匹配。要充分运用和发挥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的作用,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此外,要主动向这些单位发函、电话联系以收集就业信息,为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起积极的作用。在毕业生市场建设上,我们注重从三个方面抓落实,一是积极举办校园招聘会活动,每年毕业生离校前均举办1-3场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每月举办1-2次专场招聘会;二是建立网上信息平台,进行网上求职指导和就业岗位信息收集,加大投入,与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开通网上求职系统,免费使贫困毕业生不出校园就能与用人单位“求职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实行远程招聘、竞聘。三是进一步加强人事部门和人才机构的联系,让毕业生在第一时间掌握就业需求信息。目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泉州人才中心的会员单位,贫困毕业生的推荐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近三年我们联合泉州人才中心已帮助近600名贫困学生解决了就业问题。

2.学校就业工作部门要加强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就业。要组建一支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的骨干队伍,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从2008年起就开始着手此项工作,到2009年已有4位教师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1人取得助理职业指导师资格,2010年学校再次派出5名教师参加此项培训,帮助贫困学生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解除就业困惑,增加他们就业自信心。同时,还要多渠道引导毕业生其它形式的就业。一是做好“三支一扶”的活动,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增强毕业生社会责任感,调动毕业生的积极性。2009至2010年学校共有60多人参加了福建省“三支一扶”活动,占全省的5.8%,2011年又有8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此活动。二是加大毕业生参加“专升本”学习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的就业市场竞争力。三是积极鼓励贫困生献身国防事业。

3.加大对贫困生的帮扶力度,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学校和社会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奖、助、贷、减、免、缓交学费、特殊困难补助等多层次的困难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随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需要国家加大资助力度,也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的帮助,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缓解经济压力、完成学业的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支助贫困学生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学校为2010届毕业生提供的助学金为50多万元。学校及各系动员各方力量,对就业有困难的贫困毕业生,积极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落实就业单位。

4.开展贫困学生就业心理健康辅导,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学校要继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要针对贫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通过开设热线电话咨询服务、网络在线咨询服务和咨询接待日服务,为贫困学生搭建多种交流和沟通平台,倾听他们的呼声,通过平等交流,使他们缓解就业心理压力,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地排除心理困惑,逐渐消除就业不良心理障碍,从而使他们拥有稳定而积极的心态,从容面对挑战,实现人生价值。同时针对贫困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组织开展艰苦奋斗、抗挫能力、诚信等经常性跟踪教育活动,帮助贫困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从而使他们心理素质获得全面提高,自信心得到增强,情绪调控能力得到改善,能及时排除在就业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