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范文1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师表的影响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身的良好威望影响全班,给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一是教学时间上以身作则,教师上课要候堂,提前到教室,教学不拖堂压堂,更不能迟到早退,在学习纪律上成为学生的师表。二是要认真备课,课前准备好教具、图片、小黑板、课件等教具,设计好板书,用普通话和标准的本学科的教学术语讲课,在语言规范上成为学生的师表。总之,教师要用自己热爱事业、严谨工作的人格影响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
二、教师要和蔼可亲,发挥情绪的感染力
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为此,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引入课堂。微笑是一种美,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其次,要以爱来对待学生,要像慈母一样用“请”“你真行”等文明用语和激励性语言,使学生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的情绪体验下学习。第三,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课。教师上课时情绪高昂,语言精当,语汇丰富,就会促使学生精力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三、教学要有情有趣,调动学生的内动力
青少年是未成年人,他们好奇好胜,但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奇异的刺激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首先教师在阐述教学内容时,要以饱满的情感讲课,有效地唤起全班同学积极的感情。如语文课在描述有爱国内容的课文时,教师要洋溢着正义之情、爱国之情,以作者的爱国之情的曲折起伏去扣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的心潮随着作者的感情激荡澎湃。其次,教学要有艺术性。教师在讲课时要有乐趣,有时用幽默的语言,有时用严谨的话语,使学生感到老师知识的渊博,产生崇敬之情。第三,要有好的教学方法。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图片、实物、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使学生的抽象概念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交替进行,寓教于乐,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
四、教学必须贯彻量力性原则
如果所教的教材内容太浅,没讲几句学生就一目了然,学生失去了进一步追求新知的情趣,就会导致精力涣散,无所事事;如果所教的内容和所提出的要求难度太大,学生听不懂、啃不动,多次努力后仍受挫折,就会对学习丧失信心,学习情绪低落,产生厌学情绪。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激发学习的内动力。其次,要因材施教,对好、中、差三部分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进行分类指导。第三,教学要按课标要求去做。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所以,无论是教学还是考试,不能超标,对于基础和能力及发展等方面的测查要有恰当的比例,以适度的教学内容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
五、教学管理民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课堂心理气氛受班集体人际关系善的制约。班集体的人际关系是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的课堂管理体制。其次,教学中师生共同设立学习目标,拟写学习计划,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实现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要注意发扬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好、中、差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同伴互助活动,使班级人际关系健康和谐,保证同学们在欢乐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健康成长。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范文2
一、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1.受到旧式教学的影响。现在中职学生因为受到以前小学初中学习英语的影响,造成学生难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的局面。中职老师也仍然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造成学生处于学习被动的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没有太多激情,也不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师不太关注每个学生的基础。因为每个学生英语的基础不同,在课堂上的一些问题,基础不好的学生不容易理解,有些需要句子一字一句地翻译出来,教师认为基础稍微好一点的学生会就觉得没必要了。教学过程中不好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
3.学生的信心遭到削减。因为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要依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依靠良好的语言环境,但是目前根本没办法解决创建英语口语的氛围,并且英语的学习需要长期大量的积累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如果学生运用的较少就会失去对英语的信心。
二、实现素质教育的策略
1.加强听说读写的锻炼。大家知道英语是一门语言,然而学好语言的目的就是能够跟别人进行交流。目前社会越来越国际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掌握好英语的学习。只要能够具备一定英语的交际基础,就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要加强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热身运动和听力两部分锻炼学生的听力,要求学生掌握听力材料的中心思想,教师要教授学生一些听力技巧;教师可以利用听力材料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知道听力材料的内容后用自己的语言阐释出来;加强阅读的训练,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训练;写作从最基础的看图写话开始锻炼。
2.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幻灯片、录像、图像等方式,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授五官等器官教学的时候,大多用声音和图片教学,创建比较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可以从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信息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在网络平台进行发音、听力、对话的练习,也可以在网络上交流学习心得促进英语的提高和进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范文3
一、转变地理教学观念
中学的地理素质教育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为培养地理专业人才服务,而是要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各科科学文化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并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全面开发和培养。教师要彻底改变单纯传授地理知识而不重视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或不重视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做法,要把培养学生的智能,帮助学生树立地理方法和地理价值观念摆在突出地位,使学生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理解和认识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具有全球意识和参与国际交往、合作与竞争的能力,真正具备迎接2l世纪挑战的地理素质。
二、巩固地理知识教学
中学地理基础知识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主体,也是其它地理素质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在地理知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的特点,明确各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层关键作用及其在整个地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进行层次教学和整体教学,提高知识的结构化程度,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不堆砌知识,不死记硬背,而是对知识进行对比、归纳和总结,抓住核心和难点,按照知识结构进行整体记忆,建立正确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三、培养地理能力素质
地理素质教育的重心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而地理学科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生存环境,时空广大、复杂,绝大部分内容无法亲身体察,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填绘和运用地图的能力。尤其要教给学生运用以地图为载体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使其具备一定的地理空间观念,具备利用地图进行分析、概括、推理、判断和综合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要突出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营造适宜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表现的精神环境。另一方面要少一点包办代替,多给学生留出一些抽象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因为独立思考和探索本身使学生有创新的可能。教师要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和个性化,让博大精深的地理科学为学生提供发挥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从而使学生的地理能力逐步提高。
四、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地理课堂教学也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教师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教学环境,主要指课堂气氛。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把爱心、微笑、激励、欣赏带进课堂,营造民主、宽容、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氛围,真正做到和谐教育、愉快教育。
2.优化教学目标,努力提高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层次性。“全面”是指地理知识能力素质应达到的总体水平,“层次”是指承认学生的差异,并依据其差异提供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尽可能地贴近其“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易于获得成功,发挥其最大潜能。
3.优化教学过程,使各项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编排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地理知识的逻辑关系。教师应把握地理学科
特点,避免单纯用语言、文字阐述内容,推理论证,而应充分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作用,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思考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在实质上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4.优化教学评价,改变单纯依靠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教师应建立全面衡量学生知识、能力、品德等地理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将口试与笔试、操作与技能、讨论与竞赛、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灵活地运用到评价中,淡化考试意识与分数意识,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学生发展的诊断功能和对地理教学的改进功能。
五、加强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教学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其中,要特别注重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活动中教师要将统一要求与发展个人特长相结合,一方面可以结合地理教学内容,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大型地理实践活动,例如地理调查、参观访问、野外考察等。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成立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小型多样的地理活动,例如地理讲座、知识竞赛、天象观察、气象预测、环境监测、地理制作等。这样可以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展示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凝聚力,全面增强学生的地理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范文4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
小学生共同的心理特点是:求新求异、好奇爱动、争强好胜、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识,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在他们身上又存在任性、懒惰、依赖等消极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要把握时机、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因势利导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培养和发展他们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
1.利用“求新求异”心理培养勤奋刻苦,踏踏实实追求学问的优秀品质。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极强的敏感性,反映在学习数学知识上,喜欢学习新知识,厌烦学过的旧知识。解决的方法,首先要掌握好小学阶段整个教材的内容和知识间的联系,经常利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无误地展示给学生。如:整数除法,分数与比之间的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分数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几何体中的点、线、而、体之间的关系等,使学生初步懂得前一个知识是后一个知识的基础,而后一个知识又是前一个知识的发展和提高,从而消除喜新厌旧的心理,培养勤奋刻苦、踏踏实实追求学问的优秀品质。
2.利用“好奇心理”激励探求精神。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一切事物都爱问为什么,怎么样,这是儿童获取知识的一种内在动力。但这种心理活动又往往有其短期性,因此在教学中既要保持儿童的这种“好奇”心理,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求的精神。如在教《比例尺》一课时,首先出示地图,老师从地图上便知北京到拉萨的距离,建筑师们看着图纸便知高楼大厦各种设计,是什么东西这样神奇?此时同学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跃跃欲试。
3.利用“好动”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良好心理。“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喜欢东看看,西摸摸,甚至不惜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拆散,去弄明白自己想知道的东西。但是他们的这些行为并非都出自某种学习知识的需要,有的是出于暂时的新奇感,尽管这样我们应当看到儿童的许多知识是从玩中得到的,玩是儿童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这是教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良机,只要教师充分利用,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就可以培养勇于实践的良好心理品质。
如:在教“长方形周长”时,学生通过算一再、拆一拆、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数一数、想一想、说一说,不仅有助于对长方形特征的掌握,而且对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和途径。又如在教圆周率时,课前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直径做出大小不同的圆,课上让学生分别量出自己做的大圆和小圆的直径和周长,然后让学生用各圆的周长除以各圆的直径,结果都得3.14……,这样不仅让学生印证了课本上的结论,而且帮助学生树立了“不唯书,小唯上,只唯实”的良好学风。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少年儿童一般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他们不甘落后于人,喜欢自我表现,以此来炫耀自己聪明能干,以求伙伴的崇拜、老师的赞扬、家长的欢心。虽然这种心理有其片面性,但这是形成竞争意识的最初萌芽。对此,教师应该给予保护。其次巧妙地利用这种心理状态,给予正确引导,从而培养他们正当的竞争意识。同时还必须培养学生合作的学习的精神,使他们认识到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迎接21世纪的挑战,既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更要有合作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强盛。
二、创造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现在的小学生,将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我们国家未来的主人。培养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主人翁意识的培养靠成人化的说教是不能实现的,必须寓教于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逐渐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的动机和目的,养成为祖国的前途自觉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1.建立一种和谐、互相信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把学生看作和自己是同样平等的人,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将来都会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有用人才。
2.鼓励创新,肯定成绩和进步,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做主人的欢乐,当学生在学习中一旦取得成功,必然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产生巨大的鼓舞,尤其是当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自己取得成功时,产生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如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解答的方法不可能一致,常常出现一些独出心裁的方法,当这些与众不同的解法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我没按老师讲的方法去做,也做对了,并且得到表扬,体验到一次做学习的主人的喜悦之情,这无疑是主动学习的一种潜在力量。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范文5
关键词: 个性教育素质教育实施途径
教育目的应当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辩证统一的,不能把它们割裂,更不能使它们对立。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发展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品质。
一
个性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各学科共同研究的课题,不同学科对个性有不同的解释和定义。近年来许多学者尝试着从哲学角度给人的个性下了十余种定义,其中哲学色彩较强的一种定义是:哲学意义上的个性,是指个别区别于其它个体的本质特征的总和[1]。人的个性心理现象十分复杂,它属于人的内心世界,但又能表现于外。因此,心理学是从心理与行为两方面定义个性的。前一方面有影响的见解是将个性看成是“个人的心理面貌”,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后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见解是把个性理解为“个体特有的物质模式及其行为倾向的统一体”。[3]“所有社会学的个性定义的特点是他们否认个性的自定属性。个性总是这样或那样的被看作社会背景的反映或依赖于社会背景”。[4]
哲学的定义启发我们要把哲学关于个性与共性的理论和人的本质学说等作为理解个性真正含义的科学理论基础。社会学提醒我们,个性应包括人在社会中充当的独特角色和具有的独特地位。心理学则从心理和行为角度,对个性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并取得了大量成果,为我们深入全面地认识个性提出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材料。严格地说,上述对个性的每一种理解或表述,都不一定是完整、全面的认识,只是侧重于对完整个性的某一方面的揭示。由于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最为直接地为教育理论提供了科学的心理依据。在研究和探讨个性教育时,我们应侧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定义个性或理解个性。
二
“个性教育”这个概念,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了。中国192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书》收录了“个性教育”这一词条。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其有多种解释,主要认为:“个性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创造性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和价值,促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发展的教育。”[5]“个性教育的内涵应包括:确定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发展个性才能。”[6]“所谓个性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使之逐步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使其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一种活动,它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7]“个性教育的含义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个性的潜能、天赋,培养和发展积极的心理特征,扭转或矫正不良心理表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8]
为深入地把握个性教育的实质,更好地落实到素质教育中,厘清个性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十分必要。培养人的良好个性品质与心理素质教育相关,心理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个性教育实质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总是要落实到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上,不可能有脱离个体的全面发展。个性与个体是密不可分的,在某种意义上,个性就是个体,反之亦然。从这点出发,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在个体上,若离开了活生生的个体,就没有素质教育可言;同样,个体的发展,也必须落实到素质上,离开了素质的发展,就无所谓个性教育。
三
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就义务教育阶段而言,发展个性的途径多种多样,笔者认为从制度层面入手开展个性教育,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是有效途径。
首先,精减课程,留下足够的空间开设选修课。现行课程门类众多、内容繁杂,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人学习时间。课本配套的阅读教材、同步练习、达标训练等就是教师手里的一根绳子,学生被这根绳子牵着,向一个方向齐步前进。另外,有些学校的课程排得满满的,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得了一天七八节课,给学生增加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开设选修课,可以让学生在其特长领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给他自由自主地发展个性和素质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而且可以扬长避短,全面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其次,改变班级构建模式。在我国班级构建模式中有一个非常不合理的“分快慢班现象”。分快慢班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结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多方面的。分在快班的学生,容易造成二种不良倾向:一是认为自己是优等生而趾高气扬,甚至骄傲自满;二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日以继夜地紧张学习,背负着深重的包袱。而分在慢班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自暴自弃。因此,取消快慢班制度、建立良好的班级构建模式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最后,改进管理模式。传统观念认为,学校的职责就在于对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发展智慧能力。处在现代社会的学校和教师应改进其管理模式,除上述职责外,教师还负有促进与指导学生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的主要职责。从管理的角度,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不要因为学生难管或犯了点错误就使他们受到批评和责难。当然教师也要应用教育机智对学生的所犯错误进行正面、合理的批评。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指导。一个负责的教师,只有从心理的角度理解每一个学生,才会时时处处地注意对学生采取宽容而又爱护的态度。
四
我国八十年代后半期在理论上对个性教育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在实践中,个性教育一直是被忽视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处在教育工作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素质教育的辅差培优是在渗透个性教育的同时,外引内掘,扬长补短,即顺应学生的个性专长,创设适宜的条件,适当引导,使专长更进一步发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进步,继而收到因材施教的理想效果,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整体素质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傅艺.国内哲学界对个性问题研究述评[J].现代哲学,1993,(3).
[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85:289.
[3]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91:270.
[4]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38.
[5]李晖.个性教育的理论基础、特征及实施[J].教育评论,1993,(3).
[6]俞啸云.对立与统一!坚持人的个性发展的辩证观[J].科技导报,1991,(2).
[7]王少华.中学实施个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教育评论,2003,(3).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范文6
关键词:素质教育;师爱;目标教学;课堂教学
课堂学习的主题是学生。那种“满堂灌”、“注入式”,一发到底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结果“课内损失课外补”,加重了学生负担。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它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造成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优化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新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因而,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优化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从教十几年来,一直教小学语文、数学两科。相比较说,数学由于学科特点,不如语文课的趣味性、形象性强。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不能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注意调节课堂气氛,就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佳。怎样在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收到最佳效果呢?我的体会是:
1认真研究新旧知识的迁移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学习任何新知识都必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起步,同时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系统中。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要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接受新知识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学习使知识自然迁移。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紧紧抓住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着重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由来,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将其分为两个三角形,学生很容易看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于是又拿出两个完全重合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就是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底×高÷2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一目了然,不仅达到了知识的更新,而且也提高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能力,也为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做了铺垫,同时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精心设计提问
课堂上总是要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但要少而精,应具有一触即发的作用,避免串讲串问,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当学生对题目“美丽”两字表面意思理解时,教师应提出小兴安岭有哪些地方美丽呢?学完后我们就清楚了,使学生把这个问题浮现在脑子里,学习课文的整个过程都在思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相似的段、篇的提问设计,不但要少而精,而且要前后一致,以利于自学。如学习《海底世界》第二段景色奇异时,只设计了一个提问,即:这段写了什么?抓住什么特点写的?因为第三段物产丰富与第二段相似,所以教师仍用第二段的提问,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见,精心设计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一环,也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3精心设计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