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态环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生态环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生态环境

经济生态环境范文1

1.1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水源地保护区的补偿主体有两类:当地政府。由于水源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性和环境保护的公益性,政府有义务调整保护区生态建设者的生产发展权和受益者的自由权;水源地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包括水源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者、水资源消费者及其它生态效益的享用者。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的客体应包括为环境保护、涵养水源、水质保证而付出代价的区内全部相关者。具体包括失去发展机会的相关企业和各城镇居民,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的保护区相关政府,保护区内水源涵养林的种植者,各项保护、恢复工程的建设者和相应管理者,及生态保护宣传者。

1.2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1.2.1面向上游的水源地保护区生态建设补偿将水库上游水源涵养区各项生态建设的投入作为水源地生态补偿,上游水源地地区既是生态贡献区又是生态受益区,下游地区是单纯生态受益区,应共同分担上游地区的生态建设成本。

1.2.2面向下游的基于上游发展权限损失的补偿水源地保护区为了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而放弃一部分产业的发展,从而失去了获得相应效益的机会,下游受益地区必须对上游水源地保护区人民的发展权损失予以一定补偿,可选择不同补偿方式进行补偿。生态补偿核定方法采用机会成本法,

2汾河水库生态补偿实例分析

2.1汾河水库概况汾河水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境内,距省城太原市83km。坝址以上控制流域范围包括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静乐县,吕梁市岚县和太原市娄烦县四县,流域面积为5268km2,占四县总面积92.5%。汾河水库库区水域面积32km2,总库容7.2×108m3。此外,自2003年山西省引黄工程南干线开通以来,平均每年引黄河水约9000×104m3,并向省城太原市供水,汾河水库作为引黄入并工程的调蓄水库,已成为山西省最大的饮用水水源地。

2.2汾河水库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对象汾河水库生态补偿的主体应当是太原市主城区的300×104多个市民、企业事业单位等用水主体及市政府。而补偿对象包括因保护水质、涵养水源付出成本及影响经济发展的水源地农民、水源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

2.3汾河水库生态补偿额度和核定方式生态补偿核定方法确立可从两方面衡量。水源地相应主体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付出的成本。包括直接投入成本(即环境整治、生态建设、污染治理等工程项目所需资金)和机会成本(即由于保护生态而导致的发展机会丧失)两部分。投入成本可准确测算,而且机会成本可用水源地居民收入与全市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测定;通过保护水源所产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部分。其中,经济效益可根据输送水资源量按不同价格(包括政府补贴部分)扣除输水成本及加工成本而带来的效益;生态效益一般依据水资源的娱乐、旅游、休憩和调节水量、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废物净化等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测定其生态效益。确定补偿核定方法要综合考虑水资源保护成本和效益两方面因素,实现补偿效果与补偿意愿相协调。

2.4汾河水库生态补偿计算方法

2.4.1汾河水库水源地保护的直接成本核算按照娄烦县“十二五”期间省城水源地汾河水库环境治理保护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县规划实施水保造林、污染治理、基础设施改善、发展及民生保障、循环经济五大工程。水保造林工程。新增林地200km2;配套建设林地节水灌溉工程31处;占地补偿15.3km2;汾河水库库周塌岸治理21.4km;汾河湿地公园建设32×104m2;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厂1座,实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建设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22座;河道治理新筑堤坝122.6km,清淤疏浚98km;涧河源头治理4km;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县城旧城改造安置4033户17844人,库周小城镇建设安置4992户19444人;建设公路58km;产业发展及民生保障工程。兴建养殖小区100个;发展日光节能温室3000栋、温室大棚6000栋;开发生态公益性就业10116人。以上项目每年需生态保护资金10.84×108元。

2.4.2汾河水库周边地区保护水源经济发展损失补偿根据太原市、娄烦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测算。机会成本=(参照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源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源地城镇居民人口+(参照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水源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水源地农业人口=(17258-10667)×27589+(7611-3109)×97538=620955175≈6.21×108元。综上所述,依据水源地生态涵养成本-效益测算生态补偿核定方法模式,对汾河水库生态保护区总体补偿额应确定为每年17.05×108元。

3结语

经济生态环境范文2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山东半岛城市群

20世纪中期以来,多诺拉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等震惊中外的工业环境污染大事件接连发生,工业与环境之间的拮抗已经危及到人类的健康持续发展,经济与环境非协调已凸显为全球性问题[1~2]。相对于欧美,我国工业起步较晚,但改革开放作为契机大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并呈现出快节奏、收效大等特点。与此同时,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人口迅速聚集、能源消耗加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生态环境问题又反过来制约城市经济发展[3],进而制约人类生存与生活[4],生态环境问题已发展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与重点[5~6]。“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是重要转变方式,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成为社会各界追求的目标。且自“十”以来,“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的概念相继提出,生态文明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要求,是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水平、供需平衡、同步性的表征。因此,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是我们切实实现可持续发展,平稳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由之路。山东半岛城市群位于东部沿海,与苏、鲁、豫、冀交界,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是连接南北、承启中外的重要枢纽。200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批准实施,首次范围涵盖青岛、烟台、威海、淄博、潍坊、东营、济南、日照8个城市;2014年,新规划将半岛城市群扩大到13个设区市,涵盖“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2017年2月,《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颁布实施,确定山东半岛城市群涵盖整个山东省17地市,是“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第四大城市群,战略意义重大。因此,基于耦合协调视角,以最新规划范围山东半岛城市群17地市2000年~2015年的经济与生态数据为基础,结合新背景构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二者发展水平,再通过耦合协调模型进行定量评价,考察二者的演变及协调发展格局,以期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本文主要基于国家公布的2017年山东半岛城市群最新的划分范围,研究2000年以来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情况,并进一步选取2005年、2010年、2015年三个时间截面,研究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内各地市的耦合协调情况,以期为半岛城市群进一步良性发展发展提供一些思路。鉴于研究需要,本文选取《山东省统计年鉴》(2001-201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16)、部分《中国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作为分析来源。

1.2研究方法与过程

1.2.1指标体系的构建

新背景下对经济发展的度量,本文对经济发展拟从经济实力、经济活力和经济效益三方面予以测度,其中,经济实力中包含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两个指标,经济活力分别从GDP增速、三产产值占GDP的比重、工业制成品占GDP的比重,科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四个角度进行衡量,经济效益包含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而对于生态环境测度,主要是按照PSR模型(压力——状态——响应)进行分类衡量,对于生态环境水平,主要包含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两个指标;生态环境压力包括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万元GDP电耗和万元GDP工业SO2排放量四个指标;而生态环境治理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两个指标。

1.2.2研究方法

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协调发展测度,本文旨在选用TOPSIS熵权法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客观给予各指标权重,并进行相应赋分,对山东半岛城市群近16年时序和当前的空间分异状况进行定量评价。

2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水平耦合协调程度计算后发现,半岛城市群近16年不论是经济还是生态环境都呈现稳定性增长,且经济水平较生态环境发展速度更快,2010年后更是有加速态势,并于2015年首次超过生态环境综合得分,呈现经济和生态综合得分“并驾齐驱”的场景;耦合度虽在发展中发生三次小幅回落现象,但总体上较协调发展度仍然提升明显,2012年后,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实现并持续了99%的高位,2015年更是基本达到完全耦合的状态;而协调发展度从明显失调稳步提升6个等级至良好协调状态,可持续性势头发展良好。此外,对协调发展指数(L)动态分析中还可以发现,不论耦合度还是协调发展度均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就耦合度而言,2002年~2009年是其阶段性活跃发展年份,就协调发展度而言,并无明显的跳动性发展期。进一步,通过梳理指标体系中各项准则层后发现,各要素发展情况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平滑增长型,主要表现为经济实力和经济效益两要素,其平滑增长动力来源于良好的国家大环境与政策导向,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城乡人均收入持续走高。第二类,波动增长型,主要表现为经济活力和生态环境响应两要素,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政策由注重速度转为注重质量,经济发展由高速正向中低速增长转变,GDP增速降低也是影响经济活力波动性的主要原因;受来源趋广、材料复杂性和技术等影响,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涨势不稳,一定程度影响了生态环境治理的综合得分。第三类,异速下降型,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水平和生态环境压力两要素,生态环境水平在2006年~2009年中处于低谷期后又逐渐缓慢上升,近16年基本保持水平性发展,主要受目前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人口增速远大于稳定的资源供应量增速尤其是水资源的影响,人均资源拥有量不升反有下降趋势;而受到技术、环境管制日趋严格等因素影响,单位GDP能耗、电耗、水耗及SO2排放量得到了显著降低,故生态环境压力指标持续性下降明显,由于是负项指标,进一步也可以说明生态环境保障得到增强。如何让半岛城市群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有的放矢的“扬长避短”,如何解决“短板”区域,发挥本土特色,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实行东部对口帮扶等,切实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推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1,20(4).

[2]余凤鸣,周杜辉,杜忠潮,等.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2,32(04).

[3]赵雪雁.甘肃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交互耦合关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6).

[4]王振波,方创琳,王婧.1991年以来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及其空间演化模式[J].地理学报,2011,66(12).

[5]王继军,郭满才,姜志德,等.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过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生态学报,2010,30(09).

经济生态环境范文3

关键词:寒地黑土;绥化市;生态环境;经济手段

中图分类号:F062.2;F30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0-4667-04

寒地黑土是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具有深厚均腐殖质层的高寒黑色土壤。黑土中有机质含量约为黄土的10倍,是最肥沃的农业用地,土壤交换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均较高,是一种高肥力土壤。世界上的这种高寒黑有3处,一处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约为120.00万km2,一处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面积约为190.00万km2,第三处就分布在我国的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呼兰河流域,总面积101.85万km2,是世界上最佳寒地黑土核心区域。绥化市是东北黑土的中心区,可依托寒地黑土资源大力发展以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为标志的寒地黑土经济,倾力开发推广寒地黑土产品。寒地黑土经济显示着勃勃生机,备受世界关注[1]。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会使寒地黑土经济失去生存条件和空间,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寒地黑土经济的坚实基础。重视寒地黑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寒地黑土资源是寒地黑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 绥化市寒地黑土区生态环境现状

2004年国家授予绥化市“中国寒地黑土特色农业物产之乡”称号,寒地黑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环境,为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产。通过寒地黑土品牌的牵动,绥化市加快推进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寒地黑土产品正在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绥化市农村经济的物质投入水平、技术应用水平、产业发展水平和农民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逐渐被国际市场认可和接受。但同时,高消费和低利用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寒地黑土地区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存在着许多问题,已经成为寒地黑土经济发展壮大的制约因素。

1.1 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农村产业化发展中农药、化肥、地膜等的大量使用以及废弃物、污水的随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水源污染、空气污浊、土地沙化、地力下降;农村工业化发展中,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乡镇企业涌现,给寒地黑土地区的土壤、水体、动植物甚至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城市企业排放的污水、污气和污物向农村转移。黑龙江是一个农业大省,而绥化市耕地面积占全省的20%,粮食总产量和商品量占全省的25%,该市农业人口占大多数,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及生活废物任意排放,秸秆随意焚烧,对大气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问题对寒地黑土地区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

1.2 黑土土壤污染严重

土壤处于自然环境的中心位置,承担着来自各方面的污染物。由于生产者的生态意识薄弱,随着黑土开垦年限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污染物不断排放,土壤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增加,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土壤的物理性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黑土土壤理化性质变坏,土壤容重增加,保水、保肥、通气性能下降,土壤日趋板结,可耕性越来越差,抗御旱涝能力下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

首先是农药残留与难降解的有机污染。我国的主要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20%,土壤侵蚀严重,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理化性能变劣,危胁着食品安全;其次是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所带来的“白色污染”也日益严重,农用塑料膜不易分解而且具有一定的毒性,地膜使用后约有20%残留在土壤中,可分解释放环境激素,污染环境,堵塞农田灌溉[2];再次是农业生产本身带来的污染,如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对农田、农产品及水体的污染;畜牧业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的发展对水体的有机污染等。用大量施用化肥及生长激素换得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种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得不偿失的。由于长期的污染及不合理利用,黑土层每年减少0.4~0.5 cm,一些地区的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60~70 cm减少到目前的20~30 cm。据考证,1~2 cm黑土的形成需要三四百年时间[3],黑土污染和侵蚀的最终结果是逐渐向黄土演化。

1.3 土壤养分减少、肥力下降

在少投入多产出的思想支配下,农民采用广种薄收的掠夺式经营方式,使得土壤养分失调,黑土中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肥力逐渐下降。1958年绥化市黑土中的有机质含量在4%~6%,有的高达8%,到1990年,黑土中有机质的含量下降到3%~5%,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已经达到2%以下[4]。随着黑土中有机质含量的减少,养分贮量和保肥性能也相应下降,作物单产降低,总产量不稳定,农作物的品质也因土壤地力的减弱而下降。

1.4 秸秆资源、沼气池等未得到充分利用

长期以来绥化市一直存在重粮食利用、轻秸秆利用的传统观念。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能源事业的发展,农作物秸秆出现了大量的剩余。这些秸秆除了用作烧火做饭、饲养牲畜、取暖等外,还被堆积到村头路边,不仅妨碍交通,还污染环境。可以采用新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沼气燃料,不仅能减少寄生虫对土壤的污染,更有利于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沼气发酵残留物对23种农作物病害、24种虫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其防治效果与许多目前使用的农药相当[5]。在绥化市充分利用秸秆,建沼气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可以减少污染,也可以保护寒地黑土地区的生态环境。

据统计,绥化市2012年有耕地16 433 km2,林业用地6 640 km2,宜牧草原5 153 km2,可养水面1 513 km2,大体是“二山一水七分田”。2011年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10 353 km2,占耕地面积的63%,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畜禽饲养量占全省的20%,烤烟、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产量均居全省之首,绿色食品总量、商品量、获标识认证产品数量均居全省前列。绥化的安达市是全国的“奶牛之乡”、庆安市是全国的“绿色食品之乡”、兰西县是全国的“亚麻之乡”和“东北之乡”。绥化市还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寒地黑土特色农业物产之乡”,寒地黑土的区域特色日益显现,寒地黑土经济正在崛起。然而目前绥化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制约着“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之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产生着不利的影响。

2 利用多种手段解决绥化市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经济单位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都可能遭遇市场失灵的情况,环境污染就属于市场失灵中的外部性问题。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性,早在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就提出了政府可将税收用于调节污染行为的思想,以税收来弥补因污染造成的资源损失和治理污染的费用,生态税收的运用已获得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在利用经济手段治理的同时,也应辅助其他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才能更好地保护好寒地黑土区域的生态环境。

2.1 利用经济手段控制黑土地区生态环境

2.1.1 对向寒地黑土区域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征收环境污染税 农药、化肥等使用产生的污染物采取超标收税的制度,当消费者的需求造成环境污染时,应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征税,利用市场规律影响价格,以达到减少农药、化肥产量和消耗量的目的。绥化市属于农业大市,现有耕地16 433 km2,为了追求土地产量的最大化,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化肥、农药及地膜,这些都会造成环境污染,政府应该对这些物品的消费征收一定的税额,使其不要被过量地使用。具体的做法应该是由有关部门测定黑土每年可使用的最低化肥量,以这个量作为标准,制定超标收税的原则,这样能够合理地控制农药、化肥等的使用量,从而延长黑土的使用年限。

对向农村排放污物的企业征收环境污染税。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在寒地黑土地区开征土壤污染税、大气污染税、污染源税等专项税种[6],按污染物的排放量征税,这样可以刺激企业改进治污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在常规化肥、农药与一些少污染、无污染的生物农药和化肥之间设定税率差距,刺激、鼓励生产和使用无污染产品,并提高现有的高科技无污染产品的竞争力。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开征了排污税、污染产品税等环境保护税种,既可以抑制资源浪费,又可以为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1.2 将土地使用税列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目前绥化市的黑土耕地资源不仅在数量上一直呈减少趋势,而且在质量上也呈下降趋势,减少和下降的原因多是源于土地的圈占和部分地方城区扩建。对此,政府应该对这种土地的占用行为采取相应的约束手段。

1)在现有的资源税中应并入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对占用土地、耕地等资源的行为征收资源税,提高土地的使用成本,尤其是对黑土地区的占用,要收取高于一般土地占用的单位税额,计税依据按实际使用量计算。这样能够合理确定土地使用量,减少耕地占用,并缓解黑土资源浪费现象。

2)建立黑土资源财政补偿机制。向国家和政府申请财政拨款,专项用于黑土保护;设立黑土资源补偿资金,加大对黑土地区耕地的保护性投入,加大对保护性耕作和深松整地的补助和奖励。政府可给予农民经济补贴,鼓励农民对现有耕地采取保护性措施,使土壤免遭侵蚀;还可以签订土地使用合同[7],农民和政府签订合同,具体规定农民使用土地应该达到的环境目标,政府提供相应的补贴。

3)加强沼气的综合利用。鼓励农户兴建沼气池,并给予财政补贴。沼气池用户菜地的土壤寄生虫污染能减少60%~80%,沼气池还能处理人畜粪便,减少农村环境污染;一口8 m3的沼气池一年生产的沼肥相当于50 kg硫酸铵、15 kg氯化钾[8],这就减少了黑土地区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保护寒地黑土地区生态环境,应借鉴一些发达地区建沼气池的经验,在绥化市大力发展沼气建设。

2.1.3 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征收水资源污染税 绥化市农村人口众多且生态意识薄弱,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对饮用水污染严重,大量使用的化肥和有毒高残留农药累积在饮用水和土壤中,对居民的生活健康构成了威胁。要达到控制水污染的目的,必须从水污染的源头采取办法。在一些国家如荷兰、瑞典、美国等都开征了水污染税,政府应该征收水污染税,划定村镇集中饮用水源区域,加大保护力度,确保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逐步改善。

2.2 利用法律手段来防治黑土地区环境问题

要解决黑土地区环境问题,加强法制建设是必要之举。早在1936年美国就颁布并实施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1962年又实施了《耕地保护计划》等;荷兰为防止污染,立法规定直接将粪便排到地表为非法行为。绥化市土地环境管理部门应该借鉴国际经验,针对寒地黑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虽然现在已有相关水土保护法、森林法、土地法等,但缺少土壤保护法[9]。当前应结合实际,建立起有利于黑土地区环境保护与防治的立法体系,并加强对黑土地区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如制定农村环境保护法、土壤保护法等,作为国家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法规。同时加强农民的法律和社会责任感,用法律手段调动人们参与黑土土壤保护的积极性,对无视法律、破坏黑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惩罚。

2.3 利用行政手段管制寒地黑土区域生态环境

在环境治理中,行政手段主要包括注册登记制度、制定标准、禁令及许可证制度等。绥化地区应该加强执行行政管制措施,如在化肥管理中明确规定生产销售化肥的注册登记、许可制度,要求化肥生产者和销售者就自己生产销售的化肥品牌、等级、养分含量等事项向政府主管机关登记,一旦发生污染超标问题,可直接追溯责任人,责令停止生产和销售;在农药等物质的用量和使用方法上,要加强对破坏黑土养分、危害公众健康的农药的管理,并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推广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化学农药,禁止在蔬菜、水果、粮食、中药材等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止化肥、农药、地膜不合理使用和超标污灌带来的化学污染和面源污染,保证农产品安全。多年来,欧盟国家在农业政策中不断增加支持农村发展的内容,致力于改善农业环境,如瑞典早在1987年对农药进行了重新登记,500多种农药仅通过了300多种,1991年又重新审核[10]。相关经验都值得借鉴。

3 小结

绥化市依靠优越的地理环境为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绿色物产资源,但这些绿色物产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到破坏,也正在威胁着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发展,绥化市寒地黑土迫切要求政府采取相应的手段治理。国家应该全面探查黑土地区农业环境,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目前的状况,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节水农业;积极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应以经济手段为主,法律和行政手段为辅,同时加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发挥公众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作用。要依靠全体公民共同努力防治污染,保护寒地黑土地区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文明.寒地黑土,国之魂宝[N].大公报,2004-06-12(5).

[2] 左玉辉,徐 曼,张亚平,等.农村环境调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61-63.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资料(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290.

[4] 姜国刚.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79-181.

[5] 毕于运,王亚静,高春雨.中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系统构成及总体趋势[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4):35-38.

[6] 李 伟,何 晶.绿色税收的理论分析与现实选择[J].财经科学,2002(S2):346-347.

[7] 曾 鸣,谢淑娟.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137-138.

[8] 车宗贤,于安芬,李瑞琴,等.石羊河流域绿色农业循环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2):34-37.

经济生态环境范文4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2-09-2

1 生态环境的含义

在阐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之前,首先了解一下生态环境的含义。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让我们的生活环境逐渐恶化,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因此,要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

2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对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党和政府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列入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生态环境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禁止废弃物进入环境,保证生态环境本身的净化能力,保证自然物种的多样性,从而使生态系统得以良性循环,所以人类不仅要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只要保护生态环境才能给我们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第二,防治生态环境污染。环境的污染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防治环境污染是世界性课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污染,建设中的建筑污染,人们生活中的生活污染都不同程度地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危害。第三,保护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近些年,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环保方面我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是保护环境形势依旧非常严峻,在发达国家积攒上百年的环境问题,在中国20年里就具有体现,因此,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

3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

3.1 经济与生态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

自然界是世间万物的生存基础,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和谐发展理论提倡健康、适度发展,反对滥用科学技术,制止对无法弥补的自然生态破坏活动。经济要发展,生态环境也要保护,所以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损害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要发展经济就需要走一条与自然资源和谐发展的正确道路,如果一味地索取,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受到自然的反作用力。所以要改变观念,转变思想,不要以牺牲自然资源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要时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保证经济发展、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为子孙后代造福。从人类自身发展角度来讲,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行动都要尊重自然规律,彻底转变以牺牲自然环境、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的思想。不要总是停留在眼前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建立和维护经济发展与自然相平衡的关系,这是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3.2 保护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环境的保护,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不能忽视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也较低。经济发展至今,工业所需要的资源已经超过了自然资源所能提供的数量,自然环境的再生速度也难以追赶经济发展速度。如果继续索取,那么自然本身就会出现问题,不但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而且还危害到人类的利益和生存环境。在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经济结构开始发生转变,污染行业慢慢缩减或者直接被取缔、转移。经济发展带来的积累可用来修复和改善自然环境,同时,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环境质量状况逐步改善。

由上可见,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存在着必然联系。两者的协调统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要以环境保护为条件。环境系统的生产力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价值增值的基础。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物质基础,换言之,没有自然资源作为基础,社会经济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只有环境基础源源不断的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能量,才能使经济的不断增长成为现实或者可能;二是保护生态环境亦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只要在适宜经济结构和经济秩序下才能达到。不适宜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秩序必然会带来水土流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现象的产生,导致生态系统失衡,自然资源枯竭。同时,治理污染和保护良好的生存环境需要技术和资金的支持,所以需要经济发展作为其支撑。

当然,经济与环境也存在着矛盾的一面。经济增长对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而自然资源能够给经济提供的生产基础是有限的;只要是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环境上的污染,而治理污染需要一定的资源,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4 我国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采取有效的政策,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已是新时期我国发展的标志。通过环境保护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在发展生产力。协调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绿色GDP、可持续的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改变走先发展后治理的工业老路,转变这种思想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对于我国来说,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要晚于发达国家,他们的有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例子可供我国借鉴。为了缓和自然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和经济增长模式。

很多国家都在尝试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德国就是其中之一。德国的循环经济就是建立在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政策的演变以及生态资源的保护中;探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我国所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补充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不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提高西部人们的生活水平,增进民族团结,保护社会的和谐问题,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但是西部大开发也存在着现实问题。我国西部虽然开发较晚,但是环境的破坏程度却是很大,人类多年以来不断从西部汲取所需,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西部大开发首先要解决其生态脆弱问题,从而实现西部大开发的目标。

5 小结

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环境才能得以保护。人类的进步就要依靠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与自然环境存在联系,这是二者之间的联系,让人类对这个课题有更深入的研究,最大限度的达到人类、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杨卫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文化基础.特区经济,2007(1):275-276.

[2] 赵亚乔.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J].求是学刊,2007,4(30):57-61.

[3] 陆新元,熊跃辉,曹丽平.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J].环境保护,2005(4):63.

[4] 章庆民.关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述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1).

[5] 刘春.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学术交流,2003(2):69-71.

经济生态环境范文5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健、快速增长是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终极目标。而货币政策影响并制约着金融生态环境,如果能够合理调控货币政策并投放货币,社会经济就能够实现快速增长,从而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反过来说,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根据政策制定和实施时的金融生态环境而确定,因此说金融生态环境也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其有效性。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是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创新型的和谐社会的建立。在这一过程中,一系列货币、财政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各类金融机构是保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参与者,将金融市场和各种市场主体连接了起来,其运行状况对企业、居民等对市场信号的反应程度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同时货币政策也间接地受到影响。要想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就必须在宏观上保证具有适度的社会整体层面的行政影响,有健全的社会法律制度以明晰金融产权,并构建起兼有国有、民资和外资、全国性和地方性、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在微观层面,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的信用评价等同样起着结构性作用。通过法律规范保证金融机构严格依据政策信号和市场变化对其经营策略进行调整,从而引导微观市场主体也能够依据政策和金融机构的价格、存量及放量等信号对自身行为进行恰当的调整,保持政策传输渠道的通畅性和政策传导效果的真实有效性,实现国家有效调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想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就必须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积极有效的完善,尤其是降低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进一步完善对小微企业的帮扶及对民间金融市场的改革,以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得到切实的维护,确保国家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形成银行不良贷款和造成企业违约的原因纷繁复杂,既包括行政干预不恰当、金融监管制度不健全等其他体制因素等,又受到经济周期及国际贸易等大环境影响。而不恰当的行政干预及金融监管制度不健全等原因是在不完善的金融生态外部环境下形成的。因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刻不容缓,必须尽快促进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积极作用的长效机制的形成,从而切实巩固金融稳定,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安全稳定运行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促进金融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服务。。金融资源吸引力是地区间金融资源的外在表现,其强弱与地区间金融资源的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说,地区经济整体投资与运行环境的竞争力受到金融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同时,金融生态环境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产生制约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环境优质地区更容易吸引区域间的资金。我国已经开始了对银行和地区的风险评级体系的建设,这将会促使金融机构和地区的风险评估的压力的形成,迫使风险较大的地区切实有效地改进其金融生态环境,培育本地区的市场经济氛围并不断改善地区经济运行环境。可以说,如果一个地区缺乏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资金就几乎不可能大量地流向该区域,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就会受到极大的阻碍。因此,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想提升本区域的金融竞争力,促进不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对本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具体体现为积极深化本地区企业的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健全财务会计制度,以提升企业管理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资金有效使用及管理能力以及在市场经济中的抗风险能力等。如果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将会持续吸引资金聚集,使资金和人才等要素向本地区流进,鼓励创新,促进就业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与升级。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将会因此得到有效提升,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尤为适用。

1.完善金融生态所需的法律环境。金融生态的健康与平衡发展严重依赖于金融法制条件,金融法制条件对金融生态的有序性、平衡性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决定着金融生态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完善的金融法制环境是构建平衡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其中包括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民间金融制度的建立及执法力度的加强等。如果没有健全完善的法律,那么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也就不能对金融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公民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诚信意识也很难树立起来。这些因素的缺乏将直接危及金融机构的稳健、持续经营。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仍不够健全,尤其是民间金融制度的建立及运行。民间金融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不仅局限于民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与企业间的债权融资,还包含了股权融资。近年来,私人股本及创业投资基金等新兴金融工具的兴起便极大促进了我国的创业企业及高成长企业的产业化。2.推进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经济和金融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目前,金融生态状况已经发展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只有将改善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业务运营机制和优化银行及小贷公司的客户质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切实的改善。例如,在长期的发展中,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内部权责不明晰、组织能力较为低下,而且财务状况和诚信意识也亟待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商业银行通过努力促进了自身服务技术的提升,但面临着的信贷风险仍然会较大。因此,要想真正实现促进金融生态优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借助政府、银行和企业的共同合作平台,加快企业客户的市场化改革及信用体系建设,将优质的金融需求培育出来,并促进政府、银行、企业间良性互动局面的开创和形成。综上所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在可持续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将会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金融生态环境恶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阻碍。需要明确的是,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及优化具有长期性及全局性的特点,并不是短期通过较为集中的努力即可实现的事,也不是某个独立的部门或区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只有通过完善金融法制建设,政府加以引导,银行及企业在充分认识到金融生态大环境的优化及维持平衡对其个体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提下,金融生态链的各组成部分才能有机地互成体系且不被阻隔,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使我国正在进行的各项金融改革收到成效,最终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夏达工作单位: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经济生态环境范文6

在贵州省各市级行政单元中,遵义市的经济水平相对较好,其人均GDP仅低于黔中区。近年来,遵义市经济虽有了快速发展,但因各大乡镇企业加大了工矿业发展力度,再加上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该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笔者拟通过构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生态质量评价指数来对该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数据来源于2001~2010年国家统计年鉴、贵州省经济“十一五”规划以及最新《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

(一)遵义市经济发展状况评估1.遵义市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从宏观经济变量来看,“十一五”期间遵义市经济产业发展协调度有所优化,见表1。虽然遵义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但在产业结构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大部分地区都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效益不高,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下,见表2。尽管2010年遵义市第二产业约占GDP的比重为41.8%,但投入和产出不协调,仍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此外,自“十一五”以来,虽然遵义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白酒、能源、材料、“两烟”、装备制造、名优特色食品、制药、化工、竹及竹加工、新兴产业等十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但新兴产业起步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水平,对遵义市资源开发、消耗和供需都有巨大影响。产业结构只是从宏观上体现了遵义市经济发展状况,为更客观评价其经济发展状况,需构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2.遵义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本研究遵循“可操作性、可测性、可行性、综合性”的基本原则,从遵义市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出发,在要素层方面选取了生活质量、经济效益、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五个指标层,在指标层方面共选取了12项指标,分别为基尼系数(B1)、农民人均收入/元(B2)、资金禀赋系数(B3)、波动系数(B4)、工业产值增长水平/%(B5)、GDP增长率/%(B6)、二元结构水平(B7)、霍夫曼系数(B8)、工业结构系数(B9)、经济密度/元.km2(B10)、财政收入/万元(B11)、人均GDP/元(B12),用以构建遵义市经济水平评价体系。(1)权重赋值信息源矩阵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可信,本研究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权重赋值。[4](P88~94)该方法是直接根据客观环境中的信息进行权重赋值,所以需要掌握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对总体经济水平的贡献量,权重与贡献量呈正相关。要获得不同指标的贡献量,就需要对各时间或空间经济发展因子原始数据建立矩阵,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各指标中提取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对交互指标的贡献进行定量描述,最终在识别贡献量大小的基础上,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从而让权重取值尽可能地客观、合理,有可比性。[5](P63~68)遵义市共有13个县级(县、市、区)行政单元,各行政单元的经济水平评价指标原始数据不同,根据指标的原始数据。

(二)遵义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是环境管理、人类开发活动、自然条件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自然条件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种类的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不同生态系统下,适应人类生存的程度,人类开发利用方式也有较大差异,由此带给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就不尽相同。[7](P21~27)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可靠性。本研究的要素层选取了环境污染、资源占有量、环境破坏、地貌、气候5项。并从要素层中提炼出了11个评价指标(D1~D11):水污染负荷、大气污染模数、水土流失占比、石漠化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耕地面积、喀斯特面积占比、山地面积占比、年均降水量、气温高于10℃活动积温。由于前5项主成分的Ed值达到了91.291%,大于一般标准(>85%),所以主因子取前5项,计算特征向量并得到主因子荷载矩阵,再采用EOF法求出因子荷载矩阵。最后根据回归方程,并作归一化处理求得各指标的标准权重,见表6。最后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求出指标隶属度,并应用评价指数计算模型计算出遵义市生态质量评价指数。通过表7,可以看出遵义市大多数年份的生态质量评价指数在0.5以上,表明其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良好,在今后的发展中,遵义市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优势。

二、遵义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度

在对遵义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将构建协调发展度、协调度模型来对遵义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度进行分析。

(一)协调发展度与协调度模型本研究选用了离散系数表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离散系数表示的是组间数据的离散(或变异)程度,比较的是多组数据的变异度。由于观察值在数值含义、单位方面的不同,所以比较不同观察值的大小无实际意义,但是变异系数表示的是没有单位的比值,所以可对不同单位的观察值离散程度进行比较。离散系数(C)为标准差(S)与均数(X)的比值,代入标准差计算公式得出离散系数计算公式。

(二)遵义市协调发展度与协调度分析将计算出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数、生态环境评价指数代入协调度(CV)、协调发展度(H)计算模型中,即可计算出遵义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CV、H及综合评价指数,见表8。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