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方案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方案范文1

    1.1野生动物活动分布区逐渐减少

    由于人类经济活动,保护区1982年时刚成立时总面积18000平方公里,2008年缩减至14235.58平方公里。随着今后经济开发的需要,该面积有可能会进一步缩小。卡山保护区面积的不断缩小,会使该保护区野生动物原有的栖息地面积减少,保护区内煤碳、石油等矿产开发和道路建设的规模逐步扩大,严重影响了野生动物正常分布和繁殖。地处保护区南部的准东石油和天然气开发、五彩湾特大型露天煤矿(号称世界第一大露天煤矿)和以煤炭为原料的煤电、煤化工建设,中部的喀姆斯特煤矿(探明储量460亿吨)的开采,这些正在建设和即将开工建设的项目将占用部分野生动物栖息地,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打破了该区域野生动物原有的数量平衡。

    1.2公路、铁路和围栏阻碍和分隔了有蹄类野生动物的野生动物迁徙的路线

    卡山保护区境内国道216线,在保护区内约164千米,由南至北纵贯保护区。省道228线:经将军庙、红柳沟、野马泉到二台,是保护区的东部界限。准东公路:从保护区南部的五彩湾向东到将军戈壁将国道216线和省道228连接。在保护区约100公里。新疆石油管理局准东勘探开发公司修建一条火烧山-彩南油田公路,其中在保护区境内约40公里。大黄山-将军庙铁路由南部的水源地进入保护区向东到将军戈壁。保护区内有124公里。纵横交错的公路、铁路和阿勒泰地区与昌吉州分界铁丝围栏将整个保护区分隔成多段,使野生动物分布形成“岛屿化”。

    1.3林牧矛盾使本来相对平衡的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更加脆弱

    保护区所在地是一个以农牧业为基础产业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这里历来就是当地牧民的冬季放牧草场,过去因人少,牲畜也少,区域生态基本处于平衡和谐状态。但近二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家畜数量成倍增长,导致草畜失衡、草场退化,使本已十分脆弱的荒漠植被难以承载。此外,牧民樵采灌木用于做饭取暖,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植被。

    1.4夏季干旱缺水成为保护区野生动物生存的重要制约因素

    卡山保护区属干旱内陆荒漠区,水资源短缺,夏季保护区北部、中部野生动物主要饮水的积水洼地和泉眼大都干枯,保护区南部自流井出水量也大量下降,其中部分自流井已干枯,给野生动物夏季饮水造成困难。

    1.5野生动物监测工作滞后

    目前卡山保护区除了使用人力和车辆对普氏野马进行了跟踪和定期观察外,其他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均无建立常效生态监测机制。缺乏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每年度季节性分布、活动、群体数量变化、变动情况的准确资料和数据,无法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需要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2.1规范保护区征、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管理

    通过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在保护区非法占用林地进行矿产开发的活动,防止一切形式的林地流失。加大对保护区现已划定区域面积的保护,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法规对保护区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管理,确因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不得不调整保护区核心区以外面积的,保护区管理机构必须组织有关环保、林业、国土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林业技术勘察设计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和论证,认为切实可行后再按规定的程序逐级上报审核批准,尽量减少对保护区面积的调整,防止野生动物因栖息地面积减少带来的不利影响。

    2.2加强公路、铁路管理,拆除相关围栏,确保野生动物迁徙路线通畅

    要进一步加强对道路两侧野生动物的监测和公路、铁路人员车辆活动情况的巡查,在野生动物季节性迁徙和昼夜规律性往返过程中,进行有效地疏通。禁止保护区内高速行车,禁止车辆、人员擅自下公路,防止车辆对野生动物发生碰撞和人员活动可能给野生动物带来的伤害。加强昌吉、阿勒泰两地州各有关部门的合作和协调,建立两地州联合保护委员会。召集各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和部署卡山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拆除保护区内不利于野生动物迁徙活动的围栏,减少因围栏设施建设给野生动物迁徙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2.3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保护区驻地牧民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有关法律的认识

    利用保护区试验区供水站附近的闲散地,积极帮助当地牧民发展标准化种植和养殖小区。积极帮助牧民进行优良牧草的选育、栽培、种植和牲畜人工改良、牲畜圈养等扶贫项目。鼓励牧民在保护区南部和西部沙区开展梭梭种植和药用植物肉苁蓉人工繁殖等植被恢复和生产经营活动。这样既可以为保护区野生动物补饲提供牧草来源,改善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还可以提高当地牧民的经济收入,减轻保护区内畜牧业散放经营活动对野生动物产生的影响。

    2.4充分利用好现有水资源

    加强对野生动物原有水源的巡护和修复,禁止非法占用和破坏野生动物水源地;开展野生动物饮水工程建设,根据野生动物分布和季节性迁徙活动规律,采取设置供水点、修建饮水池等措施,解决野生动物夏季干旱缺水的突出问题。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方案范文2

【关键词】湿地保护区;科研;监测

1.湿地资源保护

黑龙江是湿地资源大省,具有大界江、大湖泊、大沼泽和大人工湿地的多样性,是黑龙江省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承担着黑龙江省的国土安全、粮食安全及生态安全的重任。但黑龙江省湿地资源几经大规模的开发利用,2009年湿地面积仅有557万公顷,占黑龙江省国土资源面积的12.1%。目前黑龙江省的湿地资源及其生态系统,在经济高速发展和气候多变的环境下,正面临着面积萎缩、生态功能下降的威胁。对黑龙江省的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应该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将黑龙江省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到战略高度进行思考。对于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应遵循原则是依法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利用。

2.保护区科研任务与目标

保护区的科研工作是对自然资源与环境进行科学的保护管理、正确利用自然条件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基础。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具有典型的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是开展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水文学及其他分支学科研究的良好基础。尤其是该保护区位于长白山系和三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其北面有三江和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面有凤凰山和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该保护区还与俄罗斯毗邻特殊的地理位置是研究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等珍稀水禽迁徙通道和东北虎、紫貂等野生动植物种群活动区域及开展其生物学、生态学研究的最佳场所。保护区科研的任务首先加强保护区的科研能力建设,改善现有科研基础设施落后状况,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根据保护区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常规和专题性的科研监测活动,充分发挥保护区作为科学研究基础的巨大潜力,为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科研的目标是要通过在保护区建立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东北虎等珍稀动物研究中心,把保护区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以研究湿地和珍稀物种和迁徙、栖息生态环境为主的科研教学实习基础,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珍稀水禽鸟类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研究,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研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建立保护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为开展国内外科研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3.存在主要问题

3.1湿地岛屿化和生境破碎

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使得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的破坏,湿地内拉沟排水,道路的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分割,大片耕地阻隔了湿地之间的联通,使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向岛屿化方向发展,岛屿化的部分又经分割,造成了湿地生境的破碎,降低了湿地生态效益的发挥,干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改变了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以至于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经几十年的开发利用,三江平原变成了粮食生产基地,松嫩平原变成了人类繁衍生存的乐土。只在沿较大河流的沿岸以及低洼处,还零星分布着较原始状态的湿地。

3.2湿地水源补给不足

湿地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与其生态系统相辅相承。由于多年的开发利用,支流沿岸森林的砍伐、湿地的破坏和消失,使得其下游的湿地水源补给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湿地缺水将导致湿地功能退化,湿地效益下降和矿物质大量积累――盐碱化。也为湿地的垦荒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3水质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物”以及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广泛使用,这些物质的残留物经大气水循环或不达标的直接排放,进入了湿地水环境中,对水质产生了污染。

3.4湿地权属

全省的湿地最初由林业部门主管,但在市县级行政区域内,对湿地进行管理的有县、乡级,畜牧局、草原、水利、渔业、林业和环保等单位和部门,使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没有统一规划和监管,调查区域内湿地的土地权属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部分湿地权属不清以及湿地权属分散式管理的格局。

4.湿地资源保护建议

4.1成立湿地管理机构

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湿地保护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湿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各级政府成立专门湿地保护管理机构,设立专项保护和发展基金,实现对湿地的统筹管理、开发、科研等有关事宜,同时各级政府应把湿地保护管理资金列入年度和长远财政计划和预算,以改变目前 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做到具体业务有专门机构管理,保护资金统筹使用,使湿地保护工作逐步纳入正常轨道。解决湿地保护区主管单位部门行业分散,政出多门,对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不利。

4.2加强湿地恢复工程和退耕还湿工程建设

湿地严重缺水是湿地生态功能退化面积减少最大威胁因素。因此,湿地水补给和退耕还湿过程建设是任重道远。把一些围垦的耕地退下来,特别湿地保护区内的耕地坚决还湿。

4.3加强湿地保护区管理

加强保护区建设。建立湿地保护区和湿地监测站,是有效保护湿地的重要措施和途径。目前,黑龙江省已建各种类型的国家级、省级及市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共45处,总面积为185.68万公顷,为保护湿地资源,拯救珍稀濒危生物物种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还有2103019公顷湿地尚未纳入湿地保护范围,应依据其生态区位、类型及生物物种的保护价值,建议建立湿地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25处,以加强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4.4加强湿地资源调查和湿地监测

实时掌握湿地资源动现状及动态变化,开展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是必要手段,为开展湿地科学研究,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稳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诸多方面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4.5湿地防洪蓄水利用

全省修建水库1033座,蓄水面积123614公顷,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有莲花湖、 磨盘山、西泉眼、龙头桥、桃山、二龙山、山口、象山、卧牛河等水库。松嫩平原及三江平原的沼泽湿地,在蓄水、调节径流、防旱等方面作用巨大。

4.6调节气候、保障农业生产及粮食安全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在557万公顷湿地资源中,有350多万公顷的湿地,为保障粮食丰收创造了先决条件。

4.7保护生物多样性作用

湿地是野生动物栖息地又是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区,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提供繁殖、栖息、迁徙和越冬场所,珍贵濒危的野生植物在湿地中得到遗存。真正起到了物种基因库的作用。

4.8湿地动、植物资源利用

黑龙江省的江河、水库,湖泊、泡沼水质良好,夏季水温低,适合于养殖冷水性鱼类,已成为我国北方的淡水渔业基地之一。鱼类种类丰富,共有21科,73属,105种,占全国淡水鱼类的15%左右。名贵鱼种繁多,是我国著名的大马哈、鲟、鳇商品鱼产地,尚有松花江的“三花五罗”等珍贵鱼种。全省共有可利用养殖水面60万公顷,具有养殖、繁育水生物的巨大潜力。 湿地野生果品利用,形成特色产品在市场也在逐渐被人们所赏识。利用笃斯越桔、越桔加工成料和食品添加剂,用其越桔的嫩茎和叶子加工成茶,形成了绿色食品系列,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方案范文3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以保护国家二级水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生态系统为宗旨。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驯养繁殖等为一体的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凡在本保护区内从事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保护区位于市区镇。由六部分组成,地理坐标在东经105°47′57″至105°56′44″、北纬34°07′58″至34°19′45″之间。总面积2350公顷。

第五条区政府按照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加强对保护区工作的领导。采取有利于发展保护区的政策和措施,将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保护区管理局”具体负责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机构职责:

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和水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㈡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

㈢调查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㈣组织或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科学研究;

㈤进行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㈥组织开展经过批准的旅游、参观、考察活动;

㈦接受、抢救和处置伤病、搁浅或误捕的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

㈧负责自然保护区界标的竖立和管理。

第七条环保、国土、林业、农业、畜牧、水务、旅游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对涉及保护区内居民搬迁、土地使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等重大事项的由区政府组织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有关乡镇及相关单位共同解决。

第八条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实行全面规划、依法保护、分区控制、统一管理、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九条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资金来源包括:

㈠各级财政预算拨款;

㈡国内外组织、企业和个人的捐赠;

㈢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依法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的收益;

㈣依法收取的保护管理费;

㈤其他依法收入。

第十条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保护区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下列活动:

㈠未经批准擅自进入保护区;

㈡移动、搬迁或损坏保护区界桩、界碑等标志物和保护设施;

㈢设立排污口。倾倒废弃物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

㈣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取土、钻探、爆破等活动;

㈤拦河筑坝、新建或改、扩建河道;

㈥其他严重损害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的活动;

㈦未经批准。对保护区范围、功能区进行调整。

必须对保护区范围或功能区划进行调整的由保护区管理局向区政府提出申请,确因保护和管理工作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经区政府同意后向市政府提出申请,经市政府同意后,上报并经省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一条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㈠核心区:未经批准。禁止任何人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和从事一切可能对保护区造成破坏的活动。确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保护区管理局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㈡缓冲区:禁止在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经保护区管理局批准后可以进入缓冲区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

㈢实验区:可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标本采集、考察等活动;经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开展驯化、繁殖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等活动;由保护区管理局提出方案,经保护区管理局批准。报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进行参观旅游活动;经保护区管理局审核,报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国内外团体、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可以在保护区实验区内进行与保护环境资源有关的投资建设;禁止开展影响保护区环境和破坏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

第十二条保护区内进行科学研究、科学试验、教学实习、标本采集、考察等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保护区管理局提交书面申请和活动计划。书面申请和活动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㈠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㈡预定活动的路线、时间、期限、范围、内容、人数、方式、次数以及使用的设备等;

㈢计划捕捉或者采集的动植物名称、数量。需要捕捉或者采集国家保护的水生野生动植物的还应当提供由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许可证。

并将审批结果和理由书面通知申请人。其中对需要进入核心区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必须事先向保护区管理局提出申请,保护区管理局在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保护区管理局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并报经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保护区管理局在接到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后方可书面通知申请人结果和理由。

应当将取得的成果(包括图表、照片、录像、资料、论文等)副本或影印件交保护区管理局存档。保护区从事科学考察、科学研究、科学试验、教学实习等科研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十三条保护区实验区内开展国家、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驯化与繁殖、参观旅游以及与保护区环境保护有关的投资建设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保护区管理局提交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㈠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㈡开发利用活动的名称、内容、规模、期限、方式、选址的详细理由以及使用的设备等;

㈢开发利用活动对环境和资源影响的评价。

报请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当保护区管理局接到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方案后方可书面通知申请人结果和理由。保护区管理局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方案。

第十四条经批准进入保护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统一管理。

第十五条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及保护区周边从事开发建设活动的应当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原则。

第十六条㈠禁止在保护区及其邻近区域新建大型的排污设施和设置废弃物倾倒区。

㈡保护区内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的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㈢保护区管理局与有关环保部门应当定期对保护区环境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

㈣确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及保护区周边开展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与保护区管理局协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法履行报批手续,开发建设单位必须落实环境恢复治理和补偿措施。

㈤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及保护区周边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

第十七条㈠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及保护区周边。确需实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环保部门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时应当征求保护区管理局的意见,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建设项目,不得批准建设。

㈡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及保护区周边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或搬迁;造成损害的必须落实环境恢复治理和补偿措施,并接受保护区及环境主管部门的调查处理。

㈢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及保护区周边经批准在建或已经建成的设施。对保护区环境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的应当立即采取相关补救措施,消除污染或者避免污染事故的发生,并及时向保护区管理局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十八条保护区内严格禁止引进外来物种、转基因物种和杂交种;保护区内开展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要严格按照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九条保护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损害或者为了保护珍稀动植物的需要。保护区管理局可以对保护区内部分区域采取封区措施。对封区的区域,除科研人员和必须进入的相关管理人员外,禁止任何其他人员进入。第二十条因防汛救灾、防火等原因进入保护区的应当遵守保护区的各项规定。立即退出保护区。

第二十一条外国人进入保护区进行考察、拍摄资料以及采集标本的接待单位应当事先报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须事先报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部门、单位、团体与国外签署涉及保护区的协议。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区政府或保护区管理局给予表彰或奖励:

㈠在资源调查、保护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

㈡严格执行保护区法律法规和本办法。

㈢拯救、保护和驯养繁殖国家和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取得显著成效的

㈣在国家和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科学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或者在应用推广有关的科研成果中取得显著效益的

㈤发现违反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行为。

㈥在查处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案件中做出重要贡献的

㈦在保护区保护与管理工作中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表彰或奖励包括表彰、记功、颁发荣誉证书、奖金。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由保护区管理局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㈠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自然保护区界标的

㈡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保护区内不服从保护区管理机构管理的

㈢经批准在保护区的缓冲区内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的单位和个人。不向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活动成果副本或者提交活动成果副本不全的

㈣未经批准进入保护区核心区或者二次以上实施违法行为的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进入保护区砍伐、放牧、狩猎、采药、开垦、烧荒等活动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处300元以上1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进入保护区开矿、采石、挖沙、取土、钻探、爆破等活动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处300元以上8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由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而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保护区重大污染或者破坏事故。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相关情形消除后。不立即退出保护区的由保护区管理局责令其改正,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没收考察、拍摄的资料以及所获标本。并处3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破坏保护区内主要生息繁衍场所的由保护区管理局责令其停止破坏行为,限期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方案范文4

关键词: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

一、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禀赋分析

1. 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调查

洞庭湖湿地生态资源丰富。洞庭湖湿地共计有281个湿地斑块,总面积252873.4公顷,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19个湿地斑块,面积12269.7公顷;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湿地1个斑块,面积16.6公顷;洪泛平原1个斑块,面积50.7公顷;永久性淡水湖湿地131个湿地斑块,面积229618.7公顷;草本沼泽湿地51个湿地斑块,面积5153.8公顷;运河、输水河湿地38个湿地斑块,面积2574.8公顷;水产养殖场湿地40个湿地斑块,面积3189.1公顷。洞庭湖湿地共计有43科100属124种植物;有湿地动物43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43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257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家贸易公约》附录的有56种。洞庭湖区共计有三个自然保护区: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2. 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2.1 优势

(1)区位优势

洞庭湖湿地位于长株潭3+5城市群核心,同时又地处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之间,具有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交通枢纽均围绕洞庭湖区布置。环洞庭湖区还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资源丰富,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精工、纺织、能源等行业均可以实现全方位提升,风能发电、抽水蓄能点建设在全省都走在前列。

(2)生态环境优势

洞庭湖湿地水域面积广、水资源丰富。岳阳城陵矶水位为33.50m时,湖长143.00km,最大湖宽30.00km,平均湖宽17.01km,天然湖泊面积2691km2,最大水深23.50m,平均水深6.39m,湖泊总容积为174亿m3。湖泊总面积18780km2,其中天然湖泊面积2625km2,洪道面积1418km2,受堤防保护面积14641km2。[1]洞庭湖湿地优良的资源禀赋使得洞庭湖湿地可以通过气温调节,增加区域空气湿度,蒸发吸热降低环洞庭湖区城市“热岛”效应等途径来调节区域小气候,与此同时,水资源储量丰富的洞庭湖湿地还具有良好的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归还服务功能,可加速营养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流动,降低生态环境污染。

(3)景观资源丰富

洞庭湖湿地景观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原生态自然景点,蕴藏着丰富的水生资源,被誉为生物基因库。以西洞庭湖湿地为例,该区域就生长着湿地植物865种、鸟类207种、鱼类11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鹤、白头鹤、中华秋沙鸭等10多种。湖洲芦苇面积达5.4万多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苇荻群落之一。除自然景观之外,洞庭湖湿地还和多样化的历史文化遗迹、地文景观、农家乐等完美结合,为丰富旅游产品、商品、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基础。

(4)历史文化悠久

独特的湖泊湿地环境、典型的传统农业底蕴,构成了得天独厚、文化底蕴深厚的湖湘农耕文化。远古时期,屈原、李白、杜甫、刘禹锡等都曾在此留下了许多歌咏西洞庭湖的不朽诗篇;近代以来,郁达夫、易君左、孙轶青等曾在此书写吟唱西洞庭湖的传世佳作。

(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的建设,维系了洞庭湖湿地生态平衡,有效的保护洞庭湖湿地独特的生物资源,为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资源基础。

2.2 劣势

(1)旅游季节限制

环洞庭湖湿地区域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温润气候型,四季分明。据沿湖17个气象站的多年资料统计,年均气温16.6-17.0℃,1月平均气温4.1-4.5℃,极端最低气温-14.7℃,7月平均气温28.7-29.2℃,极端最高气温43.6℃。4-9月约占年降水量的64.9%-69.7%。由此可见,洞庭湖湿地的最佳旅游季节较旅游季节相对较短。

(2)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洞庭湖湿地生态资源是环洞庭湖区发展旅游经济最有价值的资源依托,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洞庭湖湿地有部分区域位于国家自然保护区范围,必须科学、合理的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关系。洞庭湖湿地区域的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着尖锐矛盾:第一,保护区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和区域内社区民众的安置之间存在冲突;第二,洞庭湖湿地水域集中,因此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既要营造湿地公园的景观美感和环境背景,又要采用诸如建设生物栖息场所和环境等湿地生态修复手段来保护湿地,这里面还是存在冲突的;第三,如何准确划分洞庭湖湿地保护区的核心保护区、过渡区和开发区,如何准确把握自然保护区科学开发利用与绝对保护之间的“度”。

2.3 机遇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方案范文5

一、刘家峡水库自然环境概况

刘家峡水库位于临夏永靖县城西南,北纬35°45′、东经103°3′,自西南走向东北,最大长度为60公里,最宽处为6公里。库区东连临洮县,东南邻东乡族自治县,南接临夏县,西北靠永靖县。(图1)。水库四周环山,海拔1900米~2300米,沟壑纵横,植被稀少,呈荒山秃岭状。水库库岸线发育差,多平直,库湾、库叉较少。底质以黄泥为主,在水库下游、洮河口处多为细砂。刘家峡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养鱼面积为1.07万公顷,水库湖面辽阔,水质好,无污染。其所在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气温较高,少雨雪,年平均水温为11.5℃,5月~9月平均气温大于15℃,冬季除个别库湾浅水区及沿岸发现有少许结冰外,库区一般不封冰。经多年监测,刘家峡水库库水年水温变化曲线见图2。无霜期191天,年平均日照2602小时,日照率58%。

二、库水理化特性检测结果与分析

㈠库水的物化特性

此次刘家峡水库监测点选择了上游(S)、中游(Z)、下游(X)、刘家峡水库渔场网箱场(W)、大夏河口(J)、洮河口(C),在采样时将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断面每个断面设3个采样点,其余3个监测点均设1个采样点,共计12个采样点(图1.1)。按照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标准(NY5051-2001)要求进行检测。刘家峡水库渔业资源调查库水物化特性各指标检测结果统计如表1。

㈡物化特性分析

1.物理特性分析。用Secchi盘测定透明度,全库12个监测点平均值为182厘米,变幅为40厘米~312厘米。水平变化总的情况是淌水区自上游至下游随着泥沙的沉淀,透明度逐渐增大,最大值出现在下游X2点。

2.化学特性分析。

⑴溶解氧(毫克∕升)。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与水温、水循环或流动、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生物呼吸有密切的关系。刘家峡水库水生植物贫乏,其溶解氧含量主要由水温、水流动来决定,含量平均值在10.82毫克∕升。一般饲养鱼类溶解氧需要大于3毫克∕升,由此看来,刘家峡水库溶解氧条件对养殖比较理想。⑵总硬度(毫克∕升)。刘家峡水库总硬度在6.25毫克∕升~7.23毫克∕升之间,平均值为6.42毫克∕升,符合水产养殖用水正常范围。⑶主要离子(毫克∕升)。①每升重碳酸盐在1.89mEq~2.63mEq,水库中游略高于上游和下游,顺序为中游每升重碳酸盐2.40mEq>下游每升重碳酸盐2.20mEq>上游每升重碳酸盐1.92mEq。碳酸盐在水库各监测点均未检出。②硫酸盐。库区硫酸盐含量每升重碳酸盐在8.44mEq~9.09mEq,平均值每升重碳酸盐为8.83mEq,硫酸盐在库区各监测点含量差别不大,分布均匀。③氯化物。含量在0.47毫克∕升~0.63毫克∕升之间,平均值为0.53毫克∕升。自上游至下游,氯化物含量逐渐略微增大,刘家峡水库渔场网箱场处含量最高,含量为0.63毫克∕升。④钙和镁。钙和镁是初级生产力不可缺少的因子。调查发现,刘家峡水库这两种阳离子均不缺乏,且钙含量高于镁。钙平均含量为33.29毫克∕升,镁平均含量为7.71毫克∕升。⑷生物营养盐类。水中所含营养物质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①三态氮。从测定结果来看,刘家峡水库硝态氮含量最丰富,在0.564毫克∕升~0.722毫克∕升,平均值为0.691毫克∕升。氨氮在0.13毫克∕升~0.33毫克∕升之间,平均值为0.19毫克∕升;亚硝酸盐氮含量在0.011毫克∕升~0.017毫克∕升之间,平均值为0.016毫克∕升。②总氮。含量平均值为0.278毫克∕升。③总磷。磷是一切藻类必需的营养元素。刘家峡水库总磷含量在0.026毫克∕升~0.222毫克∕升,平均值为0.137毫克∕升。④总铁。含量在0.003毫克∕升~0.101毫克∕升,平均值为0.043毫克∕升,含量很充足。

3.与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

水标准(NY5051-2001)比较经调查分析,刘家峡水库水质与相关水产养殖用水水质标准比较,刘家峡水库库水完全符合要求,水质没有异色、异味、异臭,水面没有明显的油膜或浮沫;溶解氧含量平均值在10.82毫克∕升,水产养殖溶解氧需要大于3毫克;主要的离子和营养盐含量均符合标准要求,由此看来,刘家峡水库溶解氧水质条件对养殖比较理想。

4.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比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饮用水应该无异味、异臭,肉眼可见物无。耗氧量(3毫克∕升)>库水耗氧量(2.02毫克∕升);库区总铁含量在0.003毫克∕升~0.101毫克∕升,平均值为0.043毫克∕升,远远小于饮用水标准铁含量(0.3毫克∕升);水库氯化物含量在0.47毫克∕升~0.63毫克∕升之间,平均值为0.53毫克∕升,比饮用水标准氯化物含量(250毫克∕升)小;库区硫酸盐每升重碳酸盐含量在8.44mEq~9.09mEq,平均值每升重碳酸盐为8.83mEq,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库区总硬度在6.25毫克∕升~7.23毫克∕升之间,平均值为6.42毫克∕升,远远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总硬度(450毫克∕升)要求。可见,刘家峡水库水质就此次调查指标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综上所述,刘家峡水库,水质良好,溶解氧含量高,营养元素丰富,年平均径流量和交换量大,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适合水产养殖,具有巨大的渔业发展潜力。

三、刘家峡水库浮游生物现状及渔业利用分析

几乎所有鱼类的育苗都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鱼终生都摄食浮游生物,而且在现代渔业生产中还采用人工培育浮游生物来喂养一些名特优水产鱼苗,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样来说,浮游生物对渔业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次浮游生物调查的结果,对刘家峡水库鱼产量和渔业利用问题做些分析。

㈠浮游生物调查结果

1.浮游植物调查结果。刘家峡水库十二个采样点,测定时将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断面的3个监测点分别混合后测定的,共发现出浮游植物8门52种。刘家峡水库浮游植物种类、分布情况汇总见表2,其数量和生物量见表3。

2.浮游动物调查结果。刘家峡水库十二个采样点,测定时将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断面的3个监测点分别混合后测定的,共发现出浮游动物3门16种,其中以原生动物和轮虫门的种类数占优势。刘家峡水库浮游动物种类、分布情况汇总见表4,其数量和生物量见表5。

㈡刘家峡水库渔业利用分析———滤食性渔产潜力估算

根据调查结果,刘家峡水库浮游植物在数量上优势种类为硅藻和绿藻,分别占到总量的32.78%和52.01%,在生物量上优势种类为硅藻和甲藻,分别占到总生物量的52.46%和38.45%。刘家峡水库浮游植物总量为1.49毫克/升,根据相关资料,水体的营养类型主要取决于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因此,该水库为中营养类型。

以浮游动植物为食的鲢鳙鱼在其生长期内可以利用的浮游动植物量可粗略按下式计算如下:每公顷水体浮游植物现存量B1=1.49毫克∕升×667×1/15(1亩=667平方米=1∕15公顷)×20(平均水深,米)×1000(1米=1000升)÷1000(1克=1000毫克)÷1000克=1.33千克。同样的,每公顷水体浮游动物现存量B2=0.7356×667×1/15×20×1000÷1000÷1000=0.654千克。根据浮游生物重量法,鲢鱼年生产力=浮游动物生产量×可利用率÷饵料利用率=浮游植物现存量×P/B×可利用率÷饵料利用率=19.87千克×50×25%÷30=124.05千克/公顷。(其中P/B系数一般取50,假设鲢鱼对浮游动物的利用率为25%,饵料利用率一般为30)。

鳙鱼年生产力=浮游动物生产量×可利用率÷饵料利用率=浮游动物现存量×P′/B×可利用率÷饵料利用率=9.81千克×20×30%÷20=44.145千克/公顷。(其中P/B系数一般取20,假设鳙鱼对浮游动物的利用率为30%,饵料利用率一般取20),其中P为浮游植物生产量;P′为浮游动物生产量;B为浮游植物现存量。因此,刘家峡水库1.066万公顷水体面,根据上面得出的初步结论可以得出刘家峡水库理论年鲢鱼生产力=124.05千克/公顷×10666公顷=1.32×106千克,刘家峡水库理论年鳙鱼生产力=44.145千克/公顷×10666公顷=4.71×105千克。然而由于养殖规模、鱼苗投放、管理等各方面原因,刘家峡水库年产滤食性鱼类量远不及理论数据,还有着很大的开发空间。若能有效合理利用这一天然资源,在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还可增加附近居民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一定价值。

四、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调查与分析

底栖动物是湖泊、水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鱼类重要的天然饵料,弄清水库本身的生物资源基本情况,有助于在保护其生态系统免遭破坏的同时,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水体资源,提高水体的生物生产力,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根据。为了掌握刘家峡水库渔业资源状况,建立比较完善的水库渔业资源数据库,为生产实践和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㈠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种类组成与分布统计

本次采集的12个点的样中,采用1/16平方米彼得逊采泥器采集,共观察到底栖动物8种属,其中S3,Z1,Z2,X1,X3等五个点未观察到任何底栖动物,其种类及分布见表6。

㈡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见表7)

从表7看,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是寡毛类,其密度达到7273.1个/平方米,占到底栖动物总数的97.84%,生物量达到16.43克/平方米,所占比例达到80.22%。

㈢结果分析与讨论

1.底栖动物分布特点。水生寡毛类(水丝蚓)占绝对优势,该水库中水丝蚓的密度和生物量占所有底栖动物的80%以上,调查时所采的底泥样中没发现大型软体动物。该水库底栖动物生物量分布不均匀,其中位于上游的采样点S3,中游的采样点Z1,Z2以及下游的采样点X1,X3均未检测到任何底栖动物。究其原因,大夏河、洮河入库处由于河流带入的营养物质较多,有利于底栖动物生长,网箱处由于营养比较丰富,同样底栖动物相对较多。

2.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渔产潜力估计。刘家峡水库常见底层主要鱼类为鲤鱼和鲫鱼,根据调查结果,对该水库底栖动物的鱼产力做一简单估算。根据刘阳光主编的《甘肃渔业资源与区划》一书中的相关资料,1981年~1982年对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与鲤鲫鱼产量关系的调查结果,全库每年可产鲤鲫鱼等底层鱼类89.5吨,其中考虑到了鲤鲫鱼不只单一地摄食底栖动物,而且吞食细菌、浮游生物及大型浮游动物,将腐屑提供的鱼产力的一半作为底层鱼类的鱼产力。由于水生寡毛类较多,该水库底栖动物生物量较大,根据能量估算法估算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的鱼产潜力。F=0.032BM+0.183BI+0.235BO式中F为底栖动物提供的渔产潜力,BM为软体动物的生物量,BI为水生昆虫的生物量,BO为寡毛类的生物量。因此,根据表2测定的刘家峡水库各种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可以计算出该水库底栖动物的渔产潜力F=4.05克/平方米,即40.5千克/公顷。根据F=40.5千克/公顷,刘家峡水库水域面积1.0666万公顷,因此可粗略计算出该水库底栖动物渔产潜力为431973千克,假设鱼类对底栖动物的利用率为25%,饵料系数为5,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年渔产力约为21598千克。

五、刘家峡水库鱼类资源调查

㈠引进水生动物,见表8

㈡土著水生动物,见表9

六、刘家峡水库渔业资源利用情况和可开发潜力分析

㈠鱼类资源利用情况

1.土著经济鱼类开况。近年来,加强了对刘家峡土著经济鱼类的开发,无论在科研、繁育方面,还是保种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只有少数土著经济鱼类被开发,如黄河鲤鱼、厚唇重唇鱼、极边扁咽齿鱼、兰州鲶、似鲶高原鳅、甘肃金鳟等。⑴土著经济鱼类的研究和繁育。

近年来,我站已经开展了对刘家峡水库的甘肃金鳟、兰州鲶、黄河鲤鱼、厚唇重唇鱼、极边扁咽齿鱼、似鲶高原鳅等多种土著经济鱼的人工驯化、养殖、繁育工作,并深入地研究、了解它们基本的生物学特性,使这些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能够存活,部分种类能够人工繁殖,建立起了稳定的种群。这项工作已取得很好的效果,目前正在扩大驯养范围,使更多的土著经济鱼类种群得到较快恢复。⑵土著经济鱼类的保种。在农业部、甘肃省农牧厅的支持下,2007年11月,《黄河刘家峡土著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通过评审,是甘肃省成立的首个国家级土著鱼类保护区。该保护区重点以兰州鲶、黄河鲤鱼、似鲶高原鳅等土著鱼类为保护对象。

目前,在该保护区已设立了甘肃刘家峡(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管理局,其主要职能是加强对刘家峡水库重要渔业资源保护、渔业资源增殖和负责捕捞管理,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和濒危野生动物救护,进行水生动物饲养、驯化,加强水库生态保护与修复。保护区的建立,使刘家峡水库稀、特有土著鱼类的主要产卵场、索饵场和栖息地的原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群体数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可为中国在研究濒危、珍稀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繁殖生理学、生态学、行为学等许多研究领域中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奠定基础,从而达到保护甘肃土著鱼类的目的。

2.鱼类产品初加工。调查发现,在刘家峡水库周边,出现对水库鱼类初加工的场地,基本以做成速冻制品、油炸制品、干片鱼等,向省内外各地销售。比如池沼公鱼制成干鱼,大规格虹鳟制成速冻三文鱼等,大力发展了绿色食品,打造了绿色品牌。

㈡水域资源利用情况

1.利用低水温发展冷水性鱼类生产。由于刘家峡水库年平均水温为11.5℃,5月~9月平均气温大于15℃,但能保证冷水性鱼类生长,并且冬季不结冰,水温也适合冷水性鱼类生长,这样可以保证冷水性鱼类一年四季均可进食,加快了生长速度,增加了经济效益。

2.高溶解氧适合鱼类生长。调查显示刘家峡水库年平均径流量为263亿方,平均年交换量8次。溶解氧含量平均值在10.82毫克∕升。一般饲养鱼类溶解氧需要大于3毫克∕升,由此看来,刘家峡水库溶解氧条件对养殖比较理想。在水库内进行了渔业生产,发展了放牧式养殖、网箱养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在还带动了很多农户和个体在水库开发网箱养殖技术。

3.好水质发展水库孵化技术。由于刘家峡水库,水质良好,溶解氧含量高,营养元素丰富,年平均径流量和交换量大,水温条件符合鱼苗的孵化。近年来,我站在刘家峡水库渔场网箱场进行了虹鳟鱼的孵化,已取得成功,孵化效果较好,孵化率达到了70%以上。由于溶解氧含量高,水温基本恒定,采取网箱孵化,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减少了虹鳟鱼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很客观。

4.旅游带动了休闲渔业的发展。由于刘家峡水库的自然风光和炳灵寺的旅游,带动了刘家峡水库的休闲渔业发展,各种游览船、快艇,餐饮在短短几年数量大增,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㈢刘家峡水库渔业资源可开发潜力分析

1.刘家峡水库,水质良好,溶解氧含量高,营养元素丰富,年平均径流量和交换量大,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适合水产养殖,具有发展渔业巨大的潜力。

2.以浮游动植物为食的鲢鳙鱼在其生长期内可以利用的浮游动植物量可粗略刘家峡水库1.0666万公顷水体面,初步结论可以得出刘家峡水库理论年鲢鱼生产力为1.32×106千克,年鳙鱼生产力为4.71×105千克。然而由于养殖规模、鱼苗投放、管理等各方面原因,刘家峡水库年产滤食性鱼类量远不及理论数据,还有着很大的开发潜力。

3.刘家峡水库常见底层主要鱼类为鲤鱼和鲫鱼,根据底栖动物生物量调查结果,对该水库底栖动物的鱼产力做一简单估算。刘家峡水库水域面积1.0666万公顷,粗略计算出该水库底栖动物渔产潜力为4.32×105千克,假设鱼类对底栖动物的利用率为25%,饵料系数为5,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年渔产力约为2.2×104千克。由此可见,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渔产潜力还是很大,具有可开发的价值。

4.经调查发现,刘家峡水库存在引进鱼类8种,土著水生动物23种,是一个蕴藏丰富鱼类的种质资源库。但是,目前已开发的土著鱼类只有2种~3种,且经济效益很显著。根据现有开发土著鱼类的技术力量,对刘家峡水库土著鱼类的开发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5.水中所含营养物质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而刘家峡水库生物营养盐类含量:硝态氮含量最丰富,均值为0.691毫克∕升;氨氮均值为0.19毫克∕升;亚硝酸盐氮值为0.016毫克∕升;总氮均值为0.278毫克∕升;总磷均值为0.137毫克∕升;总铁均值为0.043毫克∕升。由此见,刘家峡水库生物营养盐类并不是非常丰富,不可能促进浮游植物等大量繁殖生长,就不可能为滤食性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对放牧式养鱼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更适合发展设施养殖,首选网箱养鱼。而刘家峡水库面积1.0666万公顷,水质条件又好,发展网箱养殖的潜力很大。

6.刘家峡水库所在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水温为11.5℃,经多年监测,刘家峡水库库水年水温变化在4℃~25℃。如此好的低水温条件,对发展冷水性鱼类养殖具有很大潜力。

7.刘家峡水库冬季除个别库湾浅水区及沿岸发现有少许结冰外,库区一般不封冰。无霜期191天,年平均日照2602小时,日照率58%。采用网箱养鱼增长了鱼类的进食期,缩短生长周期,增加了经济效益。因此,发展网箱养鱼开发潜力可观。

8.刘家峡水库旅游业正在逐步发展,游客每年都在增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休闲渔业的开发空间很大,特别是开展特色休闲渔业潜力很大。

七、对刘家峡水库渔业资源利用和开发的建议

㈠强化管理,提高土著鱼类资源的保护意识土著鱼类资源枯竭,水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要做好对刘家峡水库强化管理,对发电站进行环评监督,检查各项环评指标的落实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补偿措施。同时,还要大力宣传保护鱼类资源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性,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广大群众保护鱼类资源意识,使保护鱼类资源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同时,要加大渔政执法力度,严格按照法律规章管理鱼类资源。

㈡合理放养苗种,做好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由于自然产卵孵出的鱼苗数量理论上达不到该水库能够提供的鱼产力水平,因此,可以适当人工投放能够适应该水库自然条件的各种适宜苗种,根据国内相关资料,在鱼种规格13.2厘米,放养鱼种回捕率约40%,商品鱼的起捕率达到70%左右。苗种投放比例一般为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占65%~70%,其他经济鱼类占30%~35%,其中鲢鳙比例一般维持在1∶2.5为宜。

㈢加强库区渔业资源调查,探索合理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刘家峡渔业资源调查工作,掌握鱼类资源变化情况,及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方案。定期调查监测水库水质及浮游动植物和底栖动物量,为渔业生产提供适时理论参考数据。做好资源调查、评估鱼类资源可捕捞量,定期提出库区主要种类捕捞限额建议,以此来保护土著鱼类的繁衍和生息。合理捕捞达到规格的商品鱼,做到“捕大留小,适时投放”。

㈣建设自然保护区,加大增殖放流力度黄河刘家峡土著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要做好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保护工作,使鱼类主要产卵场和栖息地的原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不受影响;库区中有多种经济土著鱼类,做好它们的增殖养殖,就能够显著提高该水库渔业资源利用率,同时可以达到保护特有土著经济鱼类的目的。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方案范文6

1生态旅游本土化

1.1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替代性旅游”萌生于20世纪60年代,生态旅游一词于1983年由美国学者赫克在替代性旅游理念的启发下提出,同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也在文献中使用“生态旅游”一词并将其定义为“前往相对没有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的旅游”,并强调生态旅游的区域是自然区域[6].Roberto指出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形式,旨在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同时对生态旅游系统保护有积极价值和贡献,也 为 当 地 居 民 创 造 收 人[7].世 界 旅 游 组 织(WTO)特别推崇“绿色环球21”(GreenGlobe21)之《国际生态旅游标准》成为全球旅游业的核心规范体系,并着重通过体验大自然来培养人们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从而实现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联合国曾将2002年命名为国际生态旅游年,同年生态旅游专业研究期刊JournalofEco-tourism创建,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提升.目前生态旅游研究仍得到西方旅游学界的重视,如DavidB.Weaver和LauraJ.Lawton对JournalofEcotourism、JournalofTravelRe-search、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等期刊相关生态旅游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指出目前生态旅游研究的重点是市场细分,野生动物观赏的生态影响,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但对一些重要领域,如旅游质量控制,旅游外部环境、旅游组织和生态旅游整合的研究匮乏,生态旅游研究目前仍处于发展期[8],并从供给、市场需求、旅游组织、旅游影响、外部环境等角度综合阐述生态旅游的特征.Weaver等认为需要规划一个全球性的生态旅游保护地网络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当地社区积极变化,维持和提高保护地的生态健康,关键主题是通过学术研究和教育,生态健康,社区参与和发展,构建合作关系来使生态旅游的观念深入人心[9].我国旅游学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生态旅游的概念、发展模式和经营管理等.在生态旅游者特征方面,朱璇指出中国的生态旅游当前仍处在市场培养阶段,只有依靠严格自律的真正生态旅游者,才能避免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恶化[10].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有学者从生态旅游主体、属性、生态旅游与社区关系等方面发表对生态旅游发展的质疑并提出新的见解,刘德谦曾指出,由于“大众旅游不利于生态保护,大众旅游承担不了生态旅游的责任,生态旅游的消费标准与我国大众游客的消费水平不合”,因此,在我国尚不具备大面积开展 生 态 旅 游 的 条 件[11].叶 文、薛 熙 明 等 引 用Clark观点,认为大众旅游由于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实际上比小规模旅游更能保证资源循环利用和共生措施的实施,替代性旅游也可能不是可持续性的,大众旅游也并非就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只要满足了生态旅游的衡量标准,某些生态旅游活动也可以归于大众或者大规模旅游之列[12].叶文等对比中西方生态旅游发展,提出生态旅游本土化的概念,指出西方生态旅游市场呈现出一元特征,而中国则必须同时考虑市场的消费和培育双重功能,构造高端和大众二元结构的市场.大众生态旅游是现阶 段 朝 向 西 方 式 严 格 生 态 旅 游 的 一 个 有 益 过渡[13].1.2生态旅游本土化本土化是指将某一事物转换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生态旅游本土化是在中国社会、经济、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是一种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前国内多元化市场对生态旅游产品需求,使大众旅游者能够获得自然体验、接受环境教育、认识和体验旅游地原生文化、增强其环境保护意识并逐渐成为真正的生态旅游者,同时也能够为高端生态旅游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和服务的本土化旅游发展方式.由于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富集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生态环境敏感地区,本土化生态旅游作为重要的替代产业,在升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社区受益及发展,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补偿的重要渠道.文中将以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地陕西南部(陕南)为例,辨析陕南生态旅游本土化发展的基础及可行性,探讨陕南生态旅游本土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2实证研究

2.1陕南生态旅游资源特征陕南面积69950km2,占陕西省土地面积的34.01%,人口占全省的23%,包括汉中、安康和商洛3市31个区(县),北靠秦岭,南依巴山,秦巴山地是陕西生态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单元,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及地质遗迹保护点富集,高质量生态旅游资源区域集中连片[14],陕南拥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如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珙桐、红豆杉、银杏、水杉等,既是全国最丰富的生物资源库,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敏感地区.陕南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也集中在这一区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关注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创造经济发展机会,使当地居民受益,加深旅游者对自然环境和生态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因而可成为陕南经济社会突破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2.2陕南生态旅游市场特征通过考察陕南生态旅游者的收入、年龄、教育背景、产品偏好、市场行为特征、环境保护意识与支付意愿、及其对环境的理解、要求及市场规模等指标,并将其与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者进行对比,可发现两类生态旅游市场的显著差异(表略)2.3陕南生态旅游本土化发展可行性陕西南部拥有雄奇壮丽的秦巴山地和汉江流域自然风光,因为受人为干预较少、保存相对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所以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和潜力.但受地理环境、交通以及产业分布等因素制约,陕南经济社会发展与关中、陕北差距显著,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为加快陕南的经济社会发展,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陕南要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美、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突破发展”、“旅游产业是陕南最有条件、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发展的产业之一”,并进行配套政策扶持.随着西汉、西康、十天等高速公路相继开通,川陕、西武等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基本建设的加快发展,汉中、安康机场的改迁建工程动工,陕南结构合理、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格局逐步形成,并实现与关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武汉经济区的通畅连接,陕南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进一步提升.同时,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收入普遍增长,居民消费理念转变、消费结构升级,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呈稳步增长态势,为陕南突破发展和生态旅游发展带来契机,生态旅游本土化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资源优势、市场条件、潜力和发展前景.

3陕南生态旅游本土化发展策略

3.1建设陕南国家级生态旅游改革示范区秦巴山地和汉水、丹江、嘉陵江独有的地貌、水文、植被等造就了陕南独特的亚热带生态景观,秦、陇、荆、楚、巴等文化形态在此融汇并形成浓郁多彩的移民文化风情,近年来陕南开放式交通格局的形成,为陕南生态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以西安为代表的关中城市群、成都、重庆、武汉、天水、兰州、郑州等周边城市的风光风土人情迥异的陕北地区、沪、京、粤等经济发达地区,则为陕南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客源市场或潜在客源市场.陕南三市应通过旅游合作制定高水平的生态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和分区开发详细规划,打造国家级生态旅游改革示范区,建设和提升精品生态旅游景区.根据陕南生态旅游资源的珍稀性、稀缺性及旅游开发价值,对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及红豆杉、珙桐等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生长生活地实行核心区严格保护措施,严禁旅游开发和其他商业活动.针对不同旅游市场开发多层级旅游产品,在秦岭南坡留坝、佛坪、宁陕和柞水等地的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巴山山地原生森林及地质遗迹带等,限制性开发珍稀动植物观赏、生态环境认知和教育、科普、徒步、野营、观鸟等低容量、小规模的生态旅游活动;在秦巴山地和汉江谷底盆地以金丝峡、南宫山、长青-华阳、天华山、紫柏山、瀛湖、柞水溶洞等以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见长的自然景观带,开发适合大众旅游市场的自然观光体验、休闲度假、探险健身、娱乐、会议等旅游产品;依托陕南独特地域文化和山水田园风光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利用陕南高速公路网,建设一批具有陕南地域特色的旅游小城镇,如宁陕、岚皋、洋县、佛坪、留坝、柞水、商南、镇安、紫阳、石泉等,发展县域经济,使之成为陕南突破发展重要的增长极.通过“绿色陕南,生态家园”树立陕南统一的旅游形象和营销品牌,使陕南成为具有集自然风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探险猎奇等为一体的国家级生态旅游改革示范区,形成一个国内有影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陕南国家级生态旅游改革示范区,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可得到国家优惠政策及资金的扶持,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和建设.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等方面也可获得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可进一步将陕南打造成为在城乡统筹、融资、土地管理、资源要素市场化、生态补偿等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快实现陕南经济社会的突破发展.3.2依照产业生态化和循环经济目标构建陕南旅游产业生态集群产业集群使得旅游供应链组织起来开展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实现旅游目的地所有单位协同作用,从而提高目的地的竞争力[15],并通过产业集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但旅游集群也会因为在有限的空间内,因旅游企业如饭店、餐厅、交通公司、旅游商店等密集而造成环境污染、资源和生态破坏、旅游服务质量降低等问题.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目标,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方式.陕南生态旅游改革示范区要按照循环经济目标实现和布置旅游产业,如餐饮、住宿、娱乐、旅游设施和装备制造、交通企业的生态集群,加快企业环保设施建设和改造,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通过旅游产业生态集群,使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降低旅游活动产生的不良影响.旅游企业及所有旅游生产、服务活动的参与者要按照产业生态化目标来优化能源结构,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抵制使用“一次性”物品,提倡物资和能源的循环使用和再利用,创造条件降低旅游者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生态旅游真正成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最佳旅游方式.3.3构建本土化生态解说系统旅游解说系统是由导游讲解、解说牌及标识、游客中心、旅游手册及其他出版物等解说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生态旅游区环境解说系统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向旅游者传播环境知识、传授环保技能,帮助旅游者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和价值观,从而实现环境教育的目的[16].国外生态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注重体现环境教育和科普教育,由于审美观念的差异,国内生态旅游解说系统多注重向旅游者传递旅游区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传说故事等,一般不注重对旅游者进行地理成因、环境保护等科普教育.陕南生态旅游改革示范区应建立本土化生态旅游解说系统,将陕南生态系统类型、成因、结构和分布规律、生态演替规律、珍稀动植物保护、陕南历史人文地理、生态环境保护意义等科学知识,与中国传统审美习惯结合起来,通过生态旅游导游员生动的专业讲解,以及清晰、简洁、准确的文字、标识、图件、电子读物等,使旅游者乐于接受生态教育,树立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培养真正的生态旅游者.3.4加强环境监测和生态管理陕南生态旅游资源价值极高,生态环境复杂而脆弱,同时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地,但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系统,加强旅游对环境影响和变化的监控,尤其要加强对濒危动植物生活影响的研究.可利用现代化的研究设备如用无线电通讯、高空成像、卫星、遥感红外线、带环无线电跟踪等先进技术进行自然资源调查,准确掌握动植物的数量分布消长和活动规律[17],为陕南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数据和方案.要加强生态管理,根据功能分区合理测算陕南生态旅游承载力,加强对旅游企业、游客、当地居民等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建立和完善陕南生态旅游认证体系,培养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针对迅速增长的陕南自驾游和自由行游客,建立散客服务系统、游客救助系统,并加强游客生态伦理教育,提供环境友好型的服务、设施设备和商品,改善他们的环境态度.要为当地居民提供参与陕南生态旅游管理和经营的机会,使他们真正受益于生态旅游发展,从而增强他们的社区责任并自觉保护环境.3.5开展基于产品差异化的区域旅游合作陕南三市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和文化传承的统一性,西汉、西康、西商等高速公路相继开通使得三地连接西安、重庆、成都、武汉、兰州、郑州等重点客源市场的旅游环线逐步形成,成为建设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的重要基础,三市还需根据市场需要,比较各自资源优势,进行旅游产品及服务特色化、差异化设计开发,形成完整的旅游环线和差异化产品,降低产品的替代性,避免同质低价竞争,并通过差异化价格满足细分市场需求,以差异化产品和优质服务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增强市场竞争力.随着陕南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差异化产品设计也利于培育区内客源市场,实现区域内客源互送.在区域总体旅游形象下,根据地域资源特色和文脉差异塑造不同的次级旅游形象,赋予旅游目的地产品丰富完整、体验多样、服务规范、旅游无障碍的区域旅游感知形象,串联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创造为游客所感知的陕南旅游独特价值和难以为对手模仿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旅游市场的认同和忠诚,占据区域旅游的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