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数学的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学习数学的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学习数学的要求

高中学习数学的要求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教学;数学素养;培养;方法

数学素养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们越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对于提升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水平也有着重要关联。据此,本文对培养高中生数学素养所做出的方法研究,也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学素养的相关概述

1.数学素养的内涵

数学素养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性思维形式,它具 中形成的一种学习素养,包括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并将这种学习的精髓延伸到各个学科中去,运用这种思维解决问题,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数学素养指的是将高中数学的知识内容视为科学体系中的核心成分,并且通过特有的数学教学方式从而将相关文化领域中的文化总和真实地映射出来,从而学生们对于高中数学的掌握能力能够做到有所提高。换言之就是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掌握与应用的真实情况,概括起来又可以划分为对于高中数学价值的理解认知、对于自我信息情况的分析、对于数学能力状况的认识、对于数学知识的分析以及对于数学思想的交流等几个方面。高中数学所指的数学素养还包含了文化素养、意识性素养、数学语言特性素养以及数学技能性素养等显著特征。

2.数学素养的发展现状

关于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来看,我国的中学生关于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程度还不够均衡,在对于数学文化以及数学审美能力上还有着相当长的路要走。为了适应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们对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认识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仍然也存在着学生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数学素养培养中的有关数学文化与数学审美的认识也能够为学生们深入的喜欢数学这门学科提供创造性条件。

(2)在我国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尚存在一些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以及学习观念出现偏差的问题。只有培养其学生们自动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积极性,才能使得广大学生们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探索出更多的知识成果,所以这种功用性的学习既不能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起到提升性的作用,同时这种死板的学习方法也无法满足高中数学的灵活运用要求

二、培养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具体方法

要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对中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培养,简要概括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把握:

1.加强中学生们对于数学学科的文化荣耀感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的不谢总结与探索的基础上的,因而老师们在高中数学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同数学文化教学相互结合,通过让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发展史、知识现状以及数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其自身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文化体系以及深化对于数学文化的认同感,只有帮助学生们构建起关于数学文化的荣耀感,才能使得学生们在探索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做到更加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2.采用丰富的手段策略,激发学生们对于高中数学的参与热情。在高中数学的实践教学中,老师们应当尽可能采取多样化的工具手段,从而更加简单的帮助学生们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难题。再者,老师们还可以让中学生们亲身参与到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之中,从而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整个教学体系,由此也增加唤起学生们的主体意识。除此之外,老师们在日常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也需要积极制造出更多的机会,从而为学生们积极投入到数学文化的交流探讨活动中开辟条件,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关于数学文化的历史发展以及数学情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升华。

3.要提高中学生们关于高中数学的素养程度,关键还要帮助学生们塑造好领悟数学之美的能力。数学学科不同与其他的课程,数学具有其独特的美感,高中数学也囊括了简洁美、对称美、奇异美、和谐美等不同形式,而将这些美学特征纳入到高中数学的教学中,也能够使学生们的数学素养能够获得大幅提升。由此看来,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要想尽办法将学生们利用各种情景教学模式结合课程内容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的情境之中能够真正的领会到数学的美感,从而培养与提升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4.对以往不适宜的数学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从实际情况出发重新设计数学教学的内容。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注重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解题思路的培养,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却往往显得“固式化”,所以强化对于学生们创造性解题思路的培养也是极为重要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提问、交谈、讨论、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对于自己的思路与想法表达出来,从而既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形成完整、全面、系统性的认识,进而也实现了自身数学素养的提高。

三、结语

总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勇于创新,学会为自己的学习掌舵;在思维锻炼上下功夫,拓展学生多向性的思维,建立灵敏的反应能力;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有广阔的空间进行各种尝试。加强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关学生们数学素养的能力培养,不仅是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内在需要,同时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向好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只有不断增强高中生数学素养培养的方法研究,并且将这些探索出的有益经验积极地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才能确保高中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切实提升,进而也为保障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宋胜吉.高中数学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1:34-36.

高中学习数学的要求范文2

在新课改中,数学老师掌握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是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根本保障。作为专家型数学教师不仅应对所教的数学学科知识有深入透彻的领会,而且还要了解数学学科的框架结构、发展脉络等。另外,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数学专业知识不仅包括单纯的数学知识,而且包括与数学密切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具备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不仅指数学知识在数量上多,而且指对数学专业要有深刻的理解。

首先,数学老师对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富有情感。

情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语言表达,更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以及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等动力系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对学生尊重、关心和爱护,对学生的信任感、期望感、责任感,以及富有情感的生动讲解,都会激起学生相应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更好地接受教育。情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深层次的关系,健康的情感有助于处理师生关系,积极、健康的情感交流和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心理相融、情感共鸣,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积极性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际上,教师水平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情感修养的差异,为此,教师应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角色,应具有驾驭情感的能力和恰当运用情感的艺术。教师走进课堂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授课,情绪高昂,全身心投入,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问、评价,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下学习。所以,和谐的情感氛围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以言激情、以景生情、以情动情,还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调动的满足,要让全班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温和而又坚定的目光。

其次,数学老师对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明确数学的认知结构。

数学的认知结构是分层次的,知识与技能是迁移的基础,同时也是认知结构中较低层次的,而数学思想和方法却是数学认知结构中较高层次的,它是对数学知识技能的本质认识和高度概括,是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指导思想,更是实现广泛迁移的促进手段。根据这些方面,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合理的归纳、演变、类比、重组、复习、整合等等无疑对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有很在裨益。也将培养学生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上述理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创造条件让高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的习惯及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学生在情感上对学习表现出积极或消极、喜欢或厌恶、热情或冷漠等的反应。它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选择和准备及其学习行为,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心理成分,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就必须了解:学习的需要与愿望的满足;原有态度水平;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他人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管理;学习行为的强化;学习技能水平。这样,才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最后,数学老师对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定要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自已领悟,绝不能生吞活拨。

高中学习数学的要求范文3

【摘 要】高中数学是高中教程中最主要的学科之一,但是由于高中数学内容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本文主要阐述高中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高中数学课堂的尴尬现状

(一)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高中学生的需要,老师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学方式单一。高中数学老师这种简单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也不能适应当前高中学生的学习要求。在高中数学课上,老师在课堂上仅仅充当满堂灌的角色,老师在课堂上基本上与学生没有互动,老师仅仅依靠参考书,将本课的重点难点罗列在黑板上,并且将答案抄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将所有的教学重点难点知识记下来。除此之外,高中数学教师也没有根据学生在课堂的反应来感受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从而调整教学计划。相反,老师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将课堂的内容识记下来,课后要求做大量的练习题进行巩固,学生仅仅是被当作考试的工具,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了解的并不深入。与此同时,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老师仅仅将教师这个行业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没有把它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也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在这种枯燥,乏味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的褪去,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不能真正的达成。

(二)高中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高中数学是一门实验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有极强的动手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纵观当前的高中数学的课堂,我们发现老师并不注重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相反,老师在课堂上仅仅注重的是要求学生将课本的公式背诵下来以及牢记课本的重点题型。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不是很了解,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是极差的,学生不了解每个公式的来源,对于这门生动有趣的数学课也仅仅是被认为是背诵公式和机械反应。因此高中学生普遍认为数学课枯燥无味,对于一些知识,学生无法真正的了解和领悟,无法真正的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在高中数学实现有效的教学模式的意义

高中数学是培养高中升思维能力的重要的学科,也是高考考试中占重要地位的一门学科。纵观高中数学的内容,我们发现高中数学的难度比较大,单单依靠学生自学是无法完全掌握这门学科的,还需要教师对于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提供给学生一种解题的思维和技巧。因此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实现高中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高中课程的学习不同于初中课程,高中每门课程的难度都比较大,要全面兼顾好每门课程的学习,因此学习效率对于高中生而言尤为重要,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才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身体锻炼和学习更多的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全面的人才,贯彻新课改的要求。

三、如何实现高中数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高中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沉闷的教学氛围。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往往忽视教学氛围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枯燥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往往对课程的学习也不感兴趣。因此为了使高中数学课堂更加高效率,教师在教学模式上也要创新和改革,改变以往不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学生抛物线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可以在上课时,用一根粉笔,直接用手将粉笔往上抛,以这种生动的形式来作为课堂导课。这样不仅仅在一瞬间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将今天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不仅仅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高中数学教师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总所周知,学生对于这个老师的好感与学好这门课程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中数学的知识点比较难,考验学生较强的思维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在面对高中数学时常常有挫败感和恐惧感,这些挫败感和恐惧感极大的阻碍了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这样做,例如,在为学生讲述数列这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要求学生做相应的基础知识的练习,刚开始对学生要求做的练习的难度不应该太大,慢慢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对于高中数学的喜爱。除此之外,教师在教授课程的速度也不应该太快,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那些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教,不要随意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对于基础差的,跟不上全班学习进度的学生,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为这些学生在课前找一些基础的练习题,让这些学生提前练习,学会笨鸟先飞,逐步跟上全班的数学水平。

(三)高中数学教师要创新自我的课堂教学设计,善于使用肢体语言让学生得到肯定。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不仅仅作为一名传授课堂知识的工作者,还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将课堂知识传授到学生的身上,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课堂知识的传授不在于教师讲授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吸收了多少。在创新课堂教学设计中,例如高中教师在讲授函数的单调性的时候,可以采用设问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思考,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一次函数的单调性,然后再想想我们所学的函数方程,他们的单调性又存在什么特点,通过问题教学法,层层的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自己发现函数单调性的内在规律,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常常对学生微笑,运用肢体语言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找到自我的学习方法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强美霞.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数学学习与研究[N].2012(10)

高中学习数学的要求范文4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结束了九年义务教育,进入高中阶段以后,高中数学除了向学生教授更有深度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让高中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很多在初中阶段是优等生的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就变成拖后腿的后进生,其实高中阶段想学好数学,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1高中数学成绩提升难的原因

初中数学相较于高中数学来说较为简单,易于理解,通俗易懂,且初中数学相较于高中数学而言,公式较少,题型相较于高中也是寥若星辰[1]。高中数学的学习内容相较于初中数学而言,内容极为抽象,且多是变量和字母,很少出现常量,对运算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高中数学也更加注重数学理论的分析和理解,不仅要求理论还要求有实践能力,这给高中数学的学习增加了很多难度。

2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2.1培养自己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同学们本身对于学习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很高的热忱,对数字有着无限的热爱,那么学好高中数学并不是一件难事[2]。很多刚刚进入到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数学知识较初中阶段突然变得复杂难懂,常常是死记硬背数学概念和公式,学习效果很差,导致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其实,高中数学知识虽然变难了,但同时也变得更具挑战性和实用性了,学生应该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挑战,重新燃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把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多加运用。

2.2做好上课前的预习工作:高中数学的内容具有抽象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于刚刚从初中升至高中的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这些晦涩难懂的知识有很大困难,所以,要做好上课前的预习工作。做好课前预习,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全面了解,掌握本节重难点、易错点,对难以理解和感到困惑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梳理出预习的内容哪些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有疑问,并分别将这些内容标出并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还能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弥补高中学生由于所学知识繁杂,记忆力和理解力不足的问题[3]。

2.3勤学好问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制胜法宝: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困惑和不懂的问题。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的、积极的向他人请教,但很多同学并没有做到有问题就提问,导致问题的积累。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发现问题后,并没有对所发现的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不求甚解;二是羞于向老师和同学开口,害怕受到老师的训斥,或者是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理,不仅仅学不好高中数学,对于高中阶段的任何一门学科恐怕都是难以学好的。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在体系上具有连贯性,如果之前老师讲授的内容没有弄明白,那么后面老师讲授的课程只要涉及到前面学习的内容,就会出现断层,导致无法完全理解当前所学知识点。我们必须知道,所有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4熟记公式,总结归纳:高中阶段的数学公式不胜枚举,出现的新概念也是不计其数,很多高中学生并没有对这些概念和公式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概念本身的字面意思,没有对概念深层次的理解,也没有将概念和公式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还有一部分同学干脆不记忆数学公式,也不重视[4]。要知道理解的前提是记忆,只有对数学公式烂熟于心,才能在解答高中数学题目时熟练应用。因此,想学好高中数学就要熟记数学概念和公式,不仅要背下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其深层含义,并了解其在题目中的常见运用,做到将概念和公式与实际题目相结合。

2.5制定目标,循序渐进:从初中阶段升至高中阶段,数学科目上升到了一个比较难的阶段,高中数学的题型更为灵活、更为抽象。如果想要在高中阶段提高数学成绩,就必须明白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戒骄戒躁,不要急于求成,任何学科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对于高中数学学科的学习,首先要制定一个目标,其次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最后按照这个学习计划严格执行。想要学好高中数学就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从做错的题目里找到错误原因并进行总结归纳,避免此类错误的再次产生。按照这样的学习习惯坚持一段时间,高中数学成绩的提升必然水到渠成。

3结语

目前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的学习由原来的纯理论学习,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作为学生的我们,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时候,我们更应该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学习、独立地学习,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个性的学习习惯。

作者:宋可心 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孙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养成[J].企业导报,2016,01(02):198+35.

[2]解向升,赵院娥,马彩艳.浅谈高中文科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08):102-103.

高中学习数学的要求范文5

关键词:数学;抹杀创新意识;应试教育;断层现象;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每年高一新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带着对高中学习生活的无限憧憬和旺盛的求知欲,跨入了高中学习的大门。他们有学好各门学科的强烈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学习生活,蓦然发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不过是部分同学的美好愿望。他们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而是太枯燥、乏味、抽象、晦涩,学生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够听懂但作业不会做。在做习题、课外练习时,又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常常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并且觉得高中数学习题的运算量大,不借用计算器的话,对运算结果没信心。甚至一碰到运算量大的习题不是放弃就是算错。大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过去的尖子生甚至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特别是文科班的部分同学,甚至有“谈数色变“的情况。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晦涩难懂,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高一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除了高中数学课程本身比初中数学难学以外,我们的教学本身是不是出问题了?有没有按照教学规律处理我们教学中的有关问题?是不是“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理念来指导我们日常教学工作?

我们回顾一下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现象:1.计算器在平时教学中的滥用,由于在中考中可以使用计算器,初中学生在平时做作业和考试中为了提高准确性,教师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导致了学生连最简单的运算也习惯用计算器。2.平时教学缺乏连贯性,考试不要求但属于数学的基本素养却在课堂教学中基本不讲。3.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广泛采用“填鸭式”,课堂上满堂灌,课后每天两三张数学练习卷要求学生做好,学生很少有时间自己思考整理知识点。4.有些重点题型教师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甚至要求学生能背出有些题型的解题过程。

合理利用计算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在教学中过度使用计算器,导致学生计算能力的严重欠缺。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计算能力的欠缺,就如人少了一条腿不能跑步一样,是学不好数学的。而平时教学缺乏连贯性,就会导致初高中知识点衔接出现问题,增加了高一学生学习数学时的困难。其次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甚至有些数学题型的解题过程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出,不给学生自己思考和整理的时间,从而出现了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缺乏自主学习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难以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形成理性思维和发展智力,从而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实学生出现这种情况,一部分的原因是我们的教育过分地追求功利性。教育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是现代社会赋予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倒不必过分忌讳。但过分强调教育的功利主义,为了考上重点高中,在中考中取得高分,在平时的教学中以“应试教育”为中心,违背教育的发展规律,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教学上衔接出现断层现象。这种断层在初高中教学衔接上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初高中数学知识点的衔接的断层,2.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能力的断层。

如果说初高中数学知识点衔接的断层可以通过编写初高中衔接教材,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渗透有关知识点来弥补的话,那么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中数学相对初中数学来而言,不管是运算求解还是推理论证、抽象概括、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要求都有较大的提高,部分高一学生由于缺乏上述能力,从而出现学习数学有困难的现象。

在此,笔者没有责怪初中教师在教学上有问题的意思,其实教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初中教师的业绩、评优、地位、甚至奖金收入都同中考成绩挂钩,为了在中考时考出好成绩,多几个考上重点高中名额,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得不采取应试教育的办法,也很好理解。不但在初中,其实在高中学习阶段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提高大学录取率,在平时的教学中何尝不是采用应试教育。学生起早贪黑,部分学校学生在校时间超过十二个小时,学生都苦不堪言。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关键在高考,高考这根指挥棒指挥着我们中学的教学方向。初中毕业生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无非也是想上重点高中,进而能考取理想的大学。但是这种缺少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大学生会是我们国家建设中的合格人才吗?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给出了答案。2005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病榻上向温总理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世界级大师”?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难道这还不能引起我们的关注吗?

笔者只不过是一个在教育第一线的普通教育工作者,无力去改变这种教育状况,只是作为一位普通教育工作者内心痛苦的呐喊: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刻不容缓。

高中学习数学的要求范文6

一、找出初高中数学教材的“脱节”点,确定内容的最近发展区,这是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基础

初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存在许多的“脱节”点.教师在高一开学初期,要认真分析并归纳总结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脱节”点,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初中教材不要求,但高中教材要求的内容.另一种是初中教材要求低,但高中教材要求更高的内容.

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脱节”点,教师要善于寻找内容衔接的最近发展区,采取措施,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衔接好初高中教材内容的学习.

对于第一种类型知识“脱节”点,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加以补充,避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对于第二种类型知识“脱节”点,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对初中的某些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加深和完善.

二、找准初高中学生思维的“突破”点,确定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这是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关键条件

从思维发展特征看,初中学生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经验型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高中学生则处在以经验型为主的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并初步形成辩证思维的阶段.从初中升人高中,不适应这种思维要求变化的学生不在少数,思维呈现较强的定势,极易造成学生高中数学学习思维的障碍.因此教师要找准初高中学生思维衔接的“突破”点,根据高一新生思维和高中数学学科的特点,确定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跳跃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好教学程序,使教学既要符合学生思维结构所具有的水平,又要有一定强度和适当难度,使学生“跳一跳,能摘下桃子”.

三、找准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转换”点,确定学习方法的最近发展区,这是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条件

对于学习来说,成功有三要素:学习成功=心理素质+学习方法+智能素质.是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条件.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只要记忆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不需要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一般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而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注意应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于学生现有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跟不上高中新课程的要求,从而造成了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困难.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现有的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与高中新课程应具备的学习方法之间存在的差距,确定学习方法完善的最近发展区,实现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最优化.为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包括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四、找准初高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落差”点,确定学习心理的最近发展区,这是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想保证

刚进入高中学习时,学生对高中的生活充满自信,对高中的学习都有很高的期望,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自身的学习期望与现实的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于是出现了心理的落差.高中数学的学习也不例外.有的学生升入高一后,数学成绩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其中也包括中考的数学尖子生,他们认为:“我对数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成绩还是不理想,高中数学太难了!”导致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失去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学习被动、意志薄弱的现象,这些都制约着高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找准学生原有的学习期望和现实的学习成绩的落差心理,确定心理衔接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学生实现初高中数学学习心理的衔接.

1.明确差异,引起重视.教师在开学初期要向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教学在学习内容上的差异性,对学生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要求上的差异性,使学生对初高中数学学习的不同点有足够的认识,从而减轻学习期望和现实学习成绩的差距所引起的落差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