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核心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数学核心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数学核心方法

高考数学核心方法范文1

一、近三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基本特点

近三年的高考数学试卷都贯彻了“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的命题指导思想,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在适当控制难度的前提下求稳定,试题较大程度地偏向于对新增内容及学科内容的考查,重视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或者“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表现为数学思想.高考试卷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始终贯穿于整个试卷之中,2010—2012年高考数学试卷的命制,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基本内容的基础性,联系生活的实践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关注未来的发展性,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各科联系的综合性,学习过程的多样性,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和课程内容的新颖性的课程特征.既推动了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要求,又考查了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所必需的基本能力;既注重对考生知识、方法、能力的考查,又关注考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命题趋势

2013年高考数学基本难度梯度会保持稳定,而且考查方向也会保持稳定,但是可能在能力要求问题上有所创新,压轴题的难度会加大,同学们平常在加强训练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运用,保证做题的效率.实施新课标后,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增添了与现代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许多全新的内容,它们必然会在高考中有所体现.

(1)简单题,多而全,最核心

高考的主要目的是为高校选拔合格的新生,为了使高考选的新生进入大学后能正常有效地学习.可见在高考中,所考查的主要是一些基础题,高考数学的考查也是.高考数学所考查的题目往往是一些简单题,而且这些题目也是学科中最为核心、最为关键和最为基础的题目.那么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应该对于数学领域中最为基础的知识点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拔高训练,才会使数学成绩有一个有效的提高.

预测2013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试卷整体考查起点也应该较低,入手容易,难度都不大.所以落实数学基础题是我们在备考过程最应该关注的,回归课本中及时地查缺补漏,做到对知识点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把握.

(2)能力题,年年有,是亮点

高考数学中除了出一些基础题之外,每年肯定会有能力题,这些题目是考卷的亮点所在,主要是以抽象概括和推理论证为核心,所考查的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对同学们的运算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2013年高考,广大考生需要注意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变化问题等.

(3)传统题,有创新,重本质

学生针对传统题,可以用平时的一些解答方法进行解答,但是预计在今年的高考题目中,传统题可能会有所创新,针对这种或小或大的变化,我们应该抓住考查这一题目的本质,找到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运用到题目的解决之中.

总而言之,在2013年的高考复习过程中,既要复习传统题又要注意在传统题基础上的创新题,在平时的习题练习中,要锻炼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基本功的练习,杜绝考试中出现盲点和漏洞.而在做题过程中一些分值较高、出现频率较高的题目分布的知识点一定要重点解决.

三、备考对策

(一)明确考点,突出重点

1.适当加强运算能力的训练

根据《大纲》中考点的变化,应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尤其是要训练如何灵活选择较简运算途径解决繁杂计算的能力.

2.重视B级要求的知识点

从得分角度来看B级要求的知识点是更容易拿分的点,不应轻视,每年高考都会直接考查一定数量的B级要求的知识点.

3.控制附加题的训练难度

根据考试说明,附加题的考查要求、难易比例都没有变化,要重视附加题,但不要盲目地增加附加题的训练难度.

4.要训练在难题中得分的能力

高考中难题得全分是很困难的,但难题中有较容易的部分,要将这部分的分数拿到手,不能全部放弃.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1.复习时,考生要“回归”课本,浓缩所学的知识,夯实基础,熟练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提高解题速度.考生复习课本时,既要注意内容、符号表达上的统一,也要注意定义、定理、公式等叙述上的规范.同时,许多高考试题在教材中都有原型,即由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引申变化而来.因此,考生必须利用好课本,夯实基础知识.

2.抓主干知识,加强知识网络化和横向联系.

3.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技能.

4.注重答题的规范与细节,要记住:好的习惯有利于高考取得好成绩.

(1)数学符号及语言表示、计算过程、逻辑推理要严谨,防止结果不化简,语言表达不规范等现象.

(2)数学推理及计算过程要完整,应用题建模与还原过程要清晰,概率题要有公式及必要文字叙述等.

高考数学核心方法范文2

关键词:课标;高考;策略;板块;目的性

一、在现行新教材的高考模式下,老师和学生必须清楚高考必考的六大核心板块是:一是三角函数(包括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平面向量,高考时大概占17-22分。)和数列(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通项求和三者之间的关系等,高考时大概占17-22分),这两块在高考大题的设置上属于二选一,一般出现在第17题的位置;二是立体几何,高考时大概占17-22分;三是实际问题(围绕三大概率与统计、频率分布直方图、数学期望、线性相关、独立性检验等,高考时大概占17-22分);四是平面解析几何(包括直线与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等,高考时大概占17-22分);五是函数+导数的高级应用(高考时大概占17-22分);六是坐标变换和参数方程(其固定在第23题的位置).这样的话我们的复习就有目的性、就有针对性、就好办的多了!

二、老师和学生必须清楚高考数学试题中中低档试题产生的板块:一是在三角函数和数列上选一个大题(实质上属于二选一);二是立体几何;三是解析几何一个大题的第一小题;四是关于实际问题一个大题;五是导数的高级应用的一个大题的第一小题;六是坐标变换和参数方程.什么意思呢?这六大板块是高考数学试题中的六块软骨头,是对基础好,肯下功夫的好学生来说志在必得,一分都不能丢的板块,是我们复习的重中之重,这样我们的共识就很清楚了。

三、老师和学生必须清楚高考数学试题中难题产生的位置:就一般而言选择题的后一个或后两个;填空题的后一个。数列一个大题的第二小题(在新课标下这个小题的难度有所下降);导数的高级应用的一个大题的第二小题;解析几何一个大题的第二小题是历来高考数学试题出现难题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三大硬骨头,对一般学生来说可以放弃吗?据统计,难题所占的分数一般为5+5+5+6+6+6=33分或5+5+6+6+6=28分,但也有例外,如果某一年高考数学试题整体比较简单,那就另当别论,如果难易相对稳定在3:5:2,前面的认识还是遵循上述特点的。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的复习规划是:

1.严格围绕这些板块进行复习,力争做到稳扎稳打,卓有成效,坚决不搞疲劳战,低效战,题海战,消耗战,使同学们轻松愉快地搞好这一年的复习。

2.对高三数学配置的复习资料根据学情一定要科学取舍,合情选用,灵活处置,预计到没有效果的讲解和没有效果的训练坚决杜绝之,千万不要被手头的资料所左右、所绑架、所束缚。

3.处于简单地位的板块要放在计划的最前面先复习,比如第一单元――集合、复数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二单元――立体几何与三视图等,第三单元――算法与程序框图,第四单元――统计与统计案例,第五单元――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六单元――三角函数、解三角形与平面向量,第七单元――坐标变换和参数方程等。

4.处于难题地位的板块放在计划的后面复习,比如第九单元――数列,第十单元――平面解析几何,第十一单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即先边缘,再中心.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复习模式!

5.第一轮复习又叫过双基关的复习,抽象地说,就是主要复习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体地说,就是在这一轮里把该记的一定记住,把该练的一定练到家,练到熟,并注意规范和细节,特别在对解题时的精心审题、阅读理解、准确理解题意上下大力气落实和纠偏.这一轮必须与来年的二月底结束,只能提前,不得落后。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快速进入第二轮复习,第二轮复习的核心是围绕六大板块再强化、再巩固、再训练、再提高,具体做法是比如三角函数由我选择有代表性、有预测性的试题20-30个叫学生训练,立体几何由我选择有代表性、有预测性的试题20-30个叫学生训练,平面向量由我选择有代表性、有预测性的试题20-30个叫学生训练,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由我选择有代表性、有预测性的试题20-30个叫学生训练,解析几何由我选择有代表性、有预测性的试题20-30个叫学生训练,数列由我选择有代表性、有预测性的试题20-30个叫学生训练,导数的应用由我选择有代表性、有预测性的试题20-30个叫学生训练。第三轮复习做几套综合训练卷即可,在这些措施落实的过程中,大量反复的练习中低档题目,这是我们正常发挥并取得良好成绩的最根本保证,严厉打击在这个过程中把会做的题做错的学生,力争做到每会必对,也就是说“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不对!不求你全会,只求你全对!”

复习经验花絮

高考数学核心方法范文3

素质是人的综合品质,素质教育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性各层面上,努力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素质教育立足于人的潜能的开发和综合品质的提高,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全面提高每个受教育者的素质,其时代性、社会功效性均体现在对素质的要求中。高考作为一种教育评价的手段,向高等学校输送人才只是这个目标的附带成果,更重要的是,它是对合格中学毕业生综合品质的一次检阅。

高考竞争的实质是毕业学生的社会地位与物质待遇的竞争,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个合理的社会分工,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所需要的人是多层次、多方位,有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的人,因此,体现在人身上是综合素质的竞争。考试是国家或社会处理竞争的一种方法,利用人们想为社会做较大贡献,想争取更高社会地位与物质待遇的愿望,通过科学的考试,激励青少年学习国家规定的内容,选拔综合素质优秀的新生,这就是高考,这就是社会赋予高考的作用: 1.高考对考生的人生观、责任感、道德素质的考查日趋增强学生在高考中的差距,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差距,还有对竞争特别是激烈竞争的态度上的差距。学生夜以继日地发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参加高考,表现了有志青年为祖国的富强,为科学文化的繁荣而奋斗的决心,表现了年轻人对社会、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感,表现了为争取美好未来而投身于激烈竞争的勇气,还表现了考生对社会分工、对国家需要、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态度,更具体地反映了考生的人生观、责任感。

此外,在高考中有大量具体、生动的政治思想问题,例如,1995年稳定物价是我国的头等大事,当年的高考数学应用问题以此为背景,出了一道好题,受到各方面一致好评,1996年是世界耕地保护年,我国压倒一切的工作是农业,人口的增长,基建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耕地的相对减少,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人均粮食占有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粮食单产水平人人提高.所以,除了努力增加粮食产量以外,?只有两条措施:?控制人口的增长,控制耕地的减少量,1996年的数学应用题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编拟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学生研究社会,研究社会的发展。

2.高考着重考查考生的潜能和综合品质素质教育要立足于人的潜能的开发和综合品质的提高。在会考后的高等改革试验中,注重能力考查已成为高考数学命题中的核心课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命题实践,已经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体现在试题中,能力考查包含了学科能心和学习潜力两大方面,学科能力,《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已有十分明确的表述(四大能力);而学习潜力的含义则较广,既有智力因素,又有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成才。会学习是人生基础素质的主要部分,是会生存、会关心、会协作的前提。1993年以来,在高考数学科试题中,逐步加强了对阅读、应用和探索能力的考查,效果很好。这是今后高考数学命题的一个重要的不可逆转的趋向,对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表现尤为突出的有:(1)?对数学的“四大能力”考查全面、层次恰当,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要求逻辑合理的基本思维能力,而且在思维品质方面,对思维的深刻性、严谨性、批判性、灵活性和敏捷性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计算能力,不仅要求运算准确,而且要求迅速、快捷;至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几年来的考查在不断强化,试卷中不仅有多种多样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带者浓厚时代气息的应用问题以及探索性问题。

(2)?加强观察、接受能力的考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教育正在经历着深刻的革命,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对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培养,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行为能力的锻炼,体现在数学科的考试中,考生既要能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还要懂得综合运用中学所学的文化科学知以观察现实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接受多种可能的信息,加以分析、判断,并将其解决,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把阅读能力(数学语言文字能力)的考查,作为考查观察、接受能力的突破口,这类试题,不仅仅是要求考生准确把握信息会分析一些选择的正误,更重要的是要求考生有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也就是正确获取信息、正确理解信息、正确运用信息,并将所掌握的信息转换成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考查考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由中学的学习过渡到大学的学习,有一个重要的转折,那就是自学能力的提高和自学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考查,无疑对此起了促进作用,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高考数学核心方法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职高高考,数学复习

 

职业高中的对口高考已越来越多的被社会、被政府、被学生和学生家长所认识、所认可,并成为各职业中学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深造的平台,成为推进学校快速发展的“风火轮”。而就职业高中高考的数学复习来说, 对不少高考考生认为,数学复习是难过的一道槛儿,知识综合性强,涉及范围广, 使许多同学感到既畏惧,又无从下手,甚至认为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料。那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职业高中高考数学复习效率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各位举一反三。,职高高考。

一、吃透考试大纲, 夯实基础

《考试大纲》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从学生时代起就对《考试大纲》有所了解,简单地说,《考试大纲》就是对考什么,怎么考,重点是什么;答什么,怎么答等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所以我建议同学们也应该认真学习《考试大纲》,依纲复习,必能抓住重点,少走弯路。其中, 广东省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数学《考试大纲》指出:'今后的教学和复习中首先要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 强调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出发,立足于数学学科,夯实基础,要求考生能

确定概念与结论的类型,把握中心概念,注重各部分知识的综合性、相互联系及在各自

发展过程中各部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 ,自主梳理出主干知识,对主干知识要强化记忆,加深

理解,做到微观上记忆清晰,宏观上脉络清楚。

综观这两年广东省的对口高考数学试题,总体来说难度不大,没有偏难怪题出现,没超过该考纲,试题设置较为科学严谨,题目分布情况也比较合理。因此,我们更要关心对《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中规定知识点,知识面, 注重知识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发现命题中图形,数表和数列、周期性变化等变化规律。同时,应该关注广东省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了解新课程改革后的新高考方案,考试内容和考试模式等; 注意将新

课程教材中的新思想、新精神、新成果渗透到原有课程的教学中,只有这样, 才能少走弯路,少做或不做无用功。

二、掌握题型,注意知识归类与题型的积累

归类复习是教与学的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归类就是把每项的具体商品按其特性归在一处复习,概念是归类复习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目的是运用归类比较有利于学生把同类概念联系起来,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外延从而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灵活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而运用概念的过程又是深化理解概念的过程,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含义,而对各判定公理及判定定理之间的归类,则有利于寻找空间中几何元素的位置关系,解决实物和几何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凭借

直觉思维,在想象实物和几何体之间的关系中寻得答案,例如:在考查线线、线面、面面之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时可沿以下:这条路线归纳证题思路:把线面平行转化为线线平行.用转化的方法掌握应用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即由线面平行可推得线线平行,通过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转化提高化归转化能力。这环环相扣,把学生引入一个又一个“愤”与“悱”的境地,使得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理清思路,制订合理的解题策略。因此,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地选好题型,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去掌握这些概念、定理之间内在联系与区别,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

理性和规律性,才会对公式、定理和规则熟悉,解题速度自然就越快。

再有,在立体几何的复习中,要通读教材,初步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及编写意图后,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系统整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针对考题特点,讲析应对策略、复习方法、规律步骤,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教材中加以归纳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狠抓基础知识,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

扎扎实实地学好了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对口高考数学优异成绩的根本途径。最近,国家教育部公布的信息显示,考生由于概念不清楚、公式错用、张冠李戴而失分的情况十分严重。因此,数学考试的形式不管如何变化,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夯好基础, 切切实实把好数学的基本功,平时加强数学教学管理,掌握全校数学教学状况,在校园创设浓浓的数学氛,这是职业高中高考数学复习中最关键的因素。

1、那么如何切切实实抓好数学的基本功呢。首先狠抓审题,突出重点,加强训练。数学是用形式化的符号语言反应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其符号通常表示的不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空间,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的确定给符号确定了目标和标准。因此,只有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才能提升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职高高考。,职高高考。在职业高中高考数学中, 通过对信息内容的自动分析,

探寻解题的突破口,以确定解题的思路、方案和途径,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笔者认为, 审题意识的提高和

审题习惯的培养既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也需要着意进行训练。因此,教学中,要首先应有意识引导

学生审题,可以适当做一些审题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逐步做到对试题浏览一到两遍,做到胸有全局,以稳定情绪、增强信心, 学生自己能读懂题意,分析题意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而教师正面地给学生讲原理,对如何读题,审题可以作一些提示,但绝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同时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审题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职高高考。

2、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近几年的广东省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数学试卷来看,虽然考题型基本一致,难度大致相当,但,运算量的逐年增加,对计算的要求

越来越高,这就造成很多同学解题上很大的障碍,看来只有平时多多训练,在对口高考中才会轻松。运算能力的强弱主要表现在运算的正确与否和速度的快慢上,是获得了解题的突破口之后,在基本概念、主要公式、运算法则的指导下, 对言语提供的事实运用演绎推理

进行解释,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提高运算的合理性与简捷性的整个过程。

3、数形结合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由数想形,以形助数的数形结合思想,具有可以使问题直观呈现的优点,数形

结合的思想方法是学好中学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其相应的能力包括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构造图形的能力等。识图能力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能够熟练准确地识图用图,对数学学习乃至

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在职业高中高考数学复习中,我们要将基本功训练,提高和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作活动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职业高中高考数学复习的主要方向。

四、引导学生重视错题,挖掘错题的功能,用好错题资源

职三的复习, 各类“仿真”“模拟”试卷要做上几十套,基本上涵盖了高考的整个内容。而在做的过程中, 记录着

学习中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 ,是指把平时练习中的问题归纳、总结并收集起来。职三的复习中,有的同学做题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的做题方式,完全是题海战术,做过后从来不注重总结出题规律

和自己的薄弱环节,这样不仅要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而且对学生身体的负担

也很大。做题的目的是巩固和消化学习成果,培养和锻炼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手段。俗话说“失败者成功之母”, 最核心的,最好的经验,都是从失败,错误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此,自己发现错误的原因并及时改正,有助于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假如平时做题出错较多,就只需把平时作业及考试中做错的典型性错误找出来,把错误的习题从试卷上“剪切”下来,在旁边写上评析,然后保存好,每过一段时间,看一看。这样

才能及时查漏补缺,对症下药,及时搬掉“拦路虎”,及时予以补救。,职高高考。除了把不同的题目弄懂以外,还要

注意对自己不会的题型进行突破,向老师求教解题技巧,并做一些强化训练,注意一题多解(方法的发散),多题一解(方法的归类,举一反三),及时回纳。

结束语:

总之,在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数学复习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牢固确立确立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坚持在教师的点拨下学习转换到充分发挥自主意识进行自能学习的轨道上来, 使学生更好地认识高考、体验高考、磨炼意志和提高自身素质,以提高高职学生自身的应试能力。,职高高考。同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 激发参与意识,使学生乐于参与,在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认华.思维导图在职高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网络财富, 2009 (2): 179-180.

[2]齐伟,卢银中,黄斌.思维导图-职高数学[M]. 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6).

[3]廖学军.浅谈职高数学复习中的变式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

[4]傅鸿海.导学先锋——高考数学综合专题复习与能力问题研究[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8.

[5]王富英.怎样确定教学的重、难点[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0(1/2):17-18,38.

[6]邵光华,韦安东.数学归纳法教学的专业知识基础分析[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0(1/2):19-22.

高考数学核心方法范文5

关键词:考纲;课堂;课本;纠错

关于高考数学复习策略的文章很多,专家报告也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中有许多共性的东西还是很值得引起我们深思的!

下面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一、研究考纲,关注真题

国家考试中心每年颁布的《考试大纲》不仅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的指南.考纲对高考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等都有详细的界定.要想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必须认真研究考纲,同时关注近年来考纲中关于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的变化,明确:(1)有多少考点,高频考点是什么;(2)每个考点是否规律性出现;(3)每个考点考什么,怎么考;(4)每个考点考查的层次,要学生掌握的层次.

例如以前我们使用安徽卷,“韦达定理”在安徽省过去多年的高考中已失去了应用市场,昔日的风采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解析几何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教师依然对此类问题情有独钟,不敢舍去,担心高考万一考了怎么办?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其实这种想法是多余的,是不深入研究高考的结果,从而不能把握高考动向,复习效果只能是做一些无用功.

今年安徽高考开始采用全国卷.全国卷在试题风格、考查范围、试卷结构、知识点分布、考查侧重点以及能力要求上与安徽卷有一定差异,但两者的指导思想是保持一致的,命题始终遵循《考试大纲》,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本质是不变的.拿今年的理科数学试卷来说,通篇没有超纲的嫌疑,考查的内容都在《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之内.如《考试说明》对数列内容要求不高,仅限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内容学习,对递推公式没有作什么要求,故今年的题就设计了两道题,第3题是考查等差数列的相关内容,第15题是考查等比数列的相关内容,且两题难度都不大,符合《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要求.(而我们有少数教师在考前的复习中还停留在安徽卷的备考理念中,让学生做繁难的数列题,早已不能与时俱进,完全偏离了全国卷高考命题方向,其结果不言而喻).第18题第(II)问二面角的求解问题,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难,用不着考虑“三垂线法”作平面角.又如,第21题虽是压轴题,比较困难,但求解时也用不到二阶求导、洛必达法则等这些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前不久听办公室同事说他正在上洛必达法则,笔者当时感到很吃惊,笔者说你怎么上大学内容?他说,求导时遇到0比0型学生用起来方便.笔者想这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吃力不讨好的教学方法实在不敢恭维).再如,利用参数方程或极坐标知识解决解析几何问题,到底高考考不考,令一线教师困惑不已,现在已经放心了,的确不会考,只是考查参数方程或极坐标方程的问题,涉及不到它们的应用问题.

关注高考数学真题,对高考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的作用.在对真题的研究中,我们也发现有很多高考题就是前几年的原题或略作变式.举个例子,2015年的全国卷理科第17题第二问与2013年全国卷文科第17题第二问是如出一辙的,考查的都是数列求和的裂项相消法,连裂项的式子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关注真题,可以从以下两个侧面展开研究:一是进行横向对比研究,近几年来,对不同省市试卷中相同知识领域的试题,教师要善于做对比分析,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找特点;二是进行纵向对比研究,把同一省份的试卷放在一起做对比分析,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冷点,这样复习的目标才会清晰,思路才会开阔,针对性才会强.

例如今年高考前笔者做了一件事,就是把近5年全国卷(文科数学)解答题中3大题(立几,解几,导数)分别组成一份专题试卷(第1题就是2011年的,第2题就是2012年的,……以此类推),让学生限时考试,考完后立即批阅,评讲,讲评课上笔者让学生找命题规律,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学生有很多惊喜的发现(拿数学家雅各.伯努利的话来说就是“虽然变化了,但我依然如故!”),以立几为例:(1)5年来只考垂直,不考平行(今年不也是一样吗?)(2)体积考得多(与垂直,高有关)(今年不也是一样吗?)(3)棱锥,棱柱考得多(2011四棱锥;2012,2013,2014都是三棱柱;2015四棱锥)(今年三棱锥)(只考多面体,不考旋转体)(4)正三角形考得多,或有一个角为60度的三角形.(今年考了正三角形)(要学生研究正三角形性质很关键)(5)菱形考得多(要学生研究菱形性质很关键)……其它几个专题也同样有惊奇的发现,这里不再赘述.

二、立足课堂,提升能力

有这样一些教师,平时教学成绩不错,但一到高考就考不好.也同样有一些学生高考考完数学有一种感觉“高中三年数学白学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值得我们反思.

高考的考试目标是: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另外,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通过高考要将那些有探究创新意识的学生选,为此试卷中必然要设计一些体现创新性,探究性的试题,以起到甄别考生的目的.

当下“题海战”比较盛行,在这种模式教育下,考生对熟悉的题型可产生本能的反应,对不熟悉的题型很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把鲜活的、富于挑战性的数学解题智能沦为以牢固记忆、熟练模仿为主要特征的解题技能.如此的教学,严重违背了我国课程改革的初衷,为了让那些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无休止的“题海战”上,企图用操练代替创新,以经验积累代替理性思考的考生没有大的作为,命题者必然采用反题海战术,设计多一些规避模式化的试题,特别是把关题更是如此.因此,高考加大了探究能力及学习潜能的考查,考查的不是考生会不会套用常见的题型,而是重在考查考生会不会思维,有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考查的是学生是否有那种探索、求真、质疑的科学精神!

因此,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不变应万变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那如何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呢?必须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打造高效复习课堂.

在高三数学课堂上,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教师为了赶进度,就一味地占用学生时间,大讲特讲,不给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一来,学生就围绕教师的思维转,失去自我,思维能力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一旦高考碰到不熟悉的问题,需要思维能力的展示,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那如何打造高效复习课堂呢?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打造高效复习课堂,就必须激励、唤醒每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努力转变学习方式.因为学习是学生学习,考试是学生考试,必须改变学生“被复习”现象.为此,教师应当设计合理的展现与暴露,激励与强化等策略,引导学生会提问、积极思考,质疑问难,要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培养他们爱动脑,勤动口,多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切实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参与的基础上,丰富学习体验,提升学习能力.

也许一个学生的毅力和自信正是源于他成功解决了一个数学问题,答对了老师的一个提问,或自己主动的一次发言.因此,一定要让学生说话,给学生说的权利(说想法,说过程,说困惑,说体会,说联系),切忌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己“找路”的能力,让学生做“司机”,而不是“乘客”,教师做一个“指路人”,在学生遇到岔路口时,在学生迷路时,给予指点、点拨.学生行走的过程中,路边的风景,正是学生找回路的标志,因此课堂上学生的活动看似耽误时间,但对学生来讲是需要的,那是找到回路的“标志”,走错路,记忆才能更深刻.让我们记住关于教育的一句世界性名言DDD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⒂耄我会真正理解.

在高考数学复习的课堂上,有许多是解题教学.首先教师要选好题.选择那些最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示范性、研究性与课本性的题目,既能突出复习的重点,又能发挥以点带面的功能,还能进行变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多题一解等.接下来要思考课怎么上?怎么讲?解法罗列?教师一定不要太聪明!

什么是理想的解题教学?

(1)与其说教解法,不如说教想法.

(2)学生审题,独立思考说“想法”,其他同学质疑、补充,实施“想法”.

(3)最后师生提炼思想方法,讨论变式,强调最自然普适的方法和多题归一的思想,

少搞奇招妙招,追求朴素自然.像人教版教材主编刘绍学在前言寄语中告诉我们的那样“数学是自然的,数学是清楚的”.

解题教学要达到做一题,明一理,迁移一片,解决一类的目的.

高三一年来,笔者18篇,其中有7篇属国家级.绝大多数文章灵感来自课堂,功劳大部分是学生的.课堂上思维碰撞激起的绚丽火花,“意外”事件带来的手足无措的尴尬,攻克难点后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学生思考后不经意间的一个提问……,细心体味课堂教学中的“喜怒哀乐”,其实到处蕴涵着丰富的写作资源.如文章《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把课堂还给学生》发表于《数学教学研究》201年第7期,《这样的课堂真精彩》发表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旬)201年第10期,《让数学课堂成为师生向往的乐园》发表于《中学教研》(数学)2016年第1期,《一节令人难忘的数学公开课》发表于《数学教学》2016年第7期,《一节精彩的解几习题课》即将发表于《数学教学》……

对教学进行研究,可使日复一日的平淡教学变得鲜活,充满张力.让你觉得每一天都是新的!有时会产生要上课的冲动!因为你期待你思考的问题从学生那儿得到新的发现!一旦有了新的发现,你就感到上课很轻松愉快,这时笔者觉得有一句话讲的很对,“我们的疲劳往往不是由工作引起的,而是由于忧烦,挫折和不满等”[1],因此笔者想说的是教师需要潜心研究,它可能改变你的教学,改变你的生活,从此走上幸福的道路!

三、回归课本,探究题源

高度重视回归课本,是夯实学生基础最重要,最有力的手段,况且高考命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是一条不变的“真理”.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很少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对高考试卷研究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它的“影子”(听说高考数学命题者命题时手头只有课本和考纲),不少高考题就是将课本题目进行引伸、拓展和变化,充分挖掘课本典型例题习题的典型作用,通过适当嫁接、拓展、延伸,变式与综合,加强学生对核心概念与核心数学思想的理解与掌握,达到增强知识理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如何回归课本呢?不是简单的重复,可以指导学生做到以下6点:

(1)在复习每一课题时,必须联系课本中的相应部分,不仅要弄懂课本提供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弄清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揭示例、习题之间的联系及其变换.

(2)在解训练题时,如果遇到障碍,应有查阅课本的习惯,通过课本查明我们在知识和方法上的缺陷,尽可能把问题回归为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

(3)在复习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会积累很多解题经验和方法,其中不乏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要注意从课本中探寻这些经验、方法和规律的依据.

(4)注意在复习的各个环节,既要以课本为出发点,又要不断丰富课本的内涵,揭示课本内涵与高考命题之间的联系.

(5)关于解题的表达方式,应以课本为标准.很多复习资料中关键步骤的省略,符号的滥用,语言的随意性和图解法的泛化等,都是不可取的,应通过课本来规范.

(6)注意通过对课本题目改变设问方式、增加或减少变动因素和必要的引申、推广来扩大题目的训练功能.

下面笔者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回归课本问题.

例1 (选修4-5习题12第5题)求函数y=x-4+x-6的最小值[2].

类似的变式题课本、试卷中还有很多.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拓展到y=ax+b-cx+d型.而恰好今年高考(文科)第24题:已知函数fx=x+1-2x-3.(Ⅰ)画出y=fx的图像;(Ⅱ)求不等式fx>1的解集.正好碰上了, 今年笔者的学生走运了!

反思 y=ax+b±cx+d中改变a,b,c,d的题目是做不完的.我们不求枝繁叶茂,但求问题的根与源(不求全但求联).

例2 课本上有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和,距离之差为常数(包括差为0)的动点的轨迹问题,那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商为非零常数的动点轨迹是什么?阿波罗尼斯圆,它时常光顾高考舞台(如06四川卷(理),08江苏卷,14湖北卷(文)).还有距离之积呢?

同样,与两个定点所成直线斜率之和,差,积,商为常数的动点轨迹问题散布在教材的各个角落,我们要把它们梳理出来一起研究,考查这些知识点的高考题很多.

例3 (2011年陕西省高考数学卷(理科)第18题)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

例4 (2014安徽高考第16题)设Δ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且b=3,c=1,A=2B.(Ⅰ)求a的值;(Ⅱ)求sin(A+π/4)的值.(我校刘飞老师论文《2014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第16题的探究》发表在《中学数学教学》2014年第4期.)

课本探源 (人教版必修5第25页B组第3题)研究一下,是否存在一个三角形具有以下性质:(1)三边是连续的三个自然数.(2)最大角是最小角的2倍.

联系 两题利用的方程及思想方法在本质上完全一致.

例 论文《笔者所理解的高考指挥棒――兼评2014年安徽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发表于《中学数学教学》2015年第1期第43页,将10道高考真题与课本原型联系起来.

例6 论文《立足课本,在制高点思考――以近五年安徽省高考解析几何解答题为例》发表于《数学通报》2013年第7期第53页,同样将高考试题与课本原型联系起来.

四、三轮复习,有序推进

高考复习通常是三轮复习.

第一轮是“基础复习”.复习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扎实、系统、灵活地掌握基础知识.一轮复习应以课本为主,资料为辅.一轮复习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常见题型的常规解法(即通性通法),熟练地掌握课本中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第二轮是“专题复习”.专题复习的目标是削枝强干,突出重点,加强综合,关注热点,强化训练,提升能力.“专题”设置要突出主干知识,突出综合性,突出高考热点,一般可分为知识专题,思想方法专题和题型专题(后两种可纳入第一种).第二轮复习的主要课型是“专题复习课”,在进一步梳理疑难点的基础上以典型例题为载体,以数学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为线索,重点研究解题策略,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二轮复习教学要有针对性,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

第三轮是“模拟训练”.数学高考要考难度和速度,学生要取得好成绩,正确率、解题速度和良好的应试心理是保证,因此,“模拟训练”的重要功能就是训练学生的应试技巧,应试心理和应试习惯(如解题的规范意识、运算能力等),教师从训练中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以便进一步查缺补漏,消除疑难点.第三轮复习的主要课型是“试卷讲评课”.在讲评前要做好学生的得失分统计:一是统计试卷涉及的各个知识点的得分率;二是统计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归类分析.由于学生亲身经历过失败,所以他们更加迫切地想听到教师是如何分析的,如何探究解题思路的.因此,教师要抓住这种时机,从多角度归纳解题思路、方法、规律,既要就题论题,更要借题发挥,同时要注重调动学生,给学生质疑、展示的机会,这样做常常会带来惊喜.这样题目分析完后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考试中出现一定数量“同样的错”不容小觑,其背后可能潜伏着学生“思维上的某种错误的默契”,或者是教师在教学中的缺失,因此,要注重跟踪训练,解决好产生错误症结的源头.

五、发现问题,纠错到底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一个题目考过,讲过,订正过,再考,学生还是错.作为教师,很是懊恼,甚至责备学生.笔者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两方面,一方面原因在教师,可能是纠错的方式出了问题,在纠错中可能没有做到:完全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认真的剖析,给出解题不合理的原因,找出合理的因素,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拐点”,告诉他突破的方法,讲讲突破的理由.同时教师也要大胆暴露自己的解题思维,特别是解题中遭遇的失败,要演示走出困境的过程,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现场直播”,让学生在鲜活的教学中学到调整的技巧.另外,还有可能我们教师自己对问题都没有研究透,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甚至看了答案后完全按照答案讲解,自己没有消化,这样学生必然会觉得某些步骤是“空中来物”,那就不用说让学生将纠错进行到底了!另一方面原因在学生,有些学生经常是上课听听就算了,对问题根本没有弄懂,课后也不去巩固.订正时就把教师上课写在黑板上的抄一抄.在课堂上笔者经常对学生说,上课听懂自己会做做对得满分,每一环节都有很长的距离,要你必须亲自脚踏实地去走好每一步.因此,笔者让学生建立错题集,选择题,填空题也要写详细过程,把做错的题自己独立、认真再做一遍,思考自己当初出错原因,在哪儿遇到了障碍,怎么突破,以后如何防范出错,甚至自己再找一个类似的题做一做.为了督促学生,笔者时常找那些态度不认真的学生当笔者面给笔者讲一讲笔者上课刚刚讲过的题,看他是否真得弄懂了.否则,治标不治本,学生还会“重复昨天的故事”.这样做表面上慢,实际上快.因为问题没解决麻烦事会纠缠不休.另外,教师有针对性的补偿训练也很有必要.对从错中来,用好错误资源,能变废为宝.

六、提炼方法,渗透思想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思想,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各个阶段的复习中,要结合具体问题不失时机地运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其进行多次再现、不断深化,逐步内化为自己能力的组成部分,实现“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化.

抓住四大主干数学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分类讨论思想方法.在复习中要及时将四种常见的数学思想渗透到解题中去.特别是二轮复习中,没有必要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到,但是要将重要的知识点用较多的时间重点讲评,及时梳理.重在解题方法的提炼,即在讲评试题中关联的解题方法要给学生归类、总结,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高中数学题目做不完,但具体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就十几种,“予之以鱼不如予之以渔”.

七、规范解题,培养习惯

有些学生在平时的解题哪怕是考试中很少注意书写规范,而高考是分步给分,书写不规范,逻辑不连贯会让学生把本应该得的分丢了,因此教师在复习中有必要作一些示范性的解答.把学生因规范丢分的现象展示出来,针对性的分析,分是怎么丢了,为什么分丢了!“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高考中常见的现象.字迹不清,符号不标准,图形不规范,逻辑推理混乱等现象让学生上黑板板书就能完全暴露出来,发现问题及时诊断、纠正.长此坚持,可使学生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结束语

当然,在高考数学复习中策略很多,笔者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笔者想,只要我们潜心研究,科学备考,一定能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打造精致,高效的拖翱翁茫充分陶醉在和谐,积极的高考数学复习氛围中,从而使高三师生顺利抵达成功彼岸!梦想成真!

参考文献:

高考数学核心方法范文6

透视高考析考纲

本专题精准剖析了近年高考数学的命题趋势,以帮助提高考生审题、解题能力. 我们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分析并结合各地的考试要求,梳理出高考的命题重点和热点. 每个子专题围绕“倡导理性思维,突出学科特点”,采用表格的形式展现近几年数学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较高的数学知识及考点.

猜想考点战高考

重视综合题就要重视各知识板块的联系. 本专题文章均由权威的高考命题一线研究队伍精心研制而成. 他们以一线“指战员”的犀利眼光和独到的视角,以提高学科能力为核心,以全真模拟题和优质练习题来精确预测高考命题思路和趋势,为同学们搭建2009年高考的“凯旋门”,告诉同学们今年高考可能考什么. 总之,只要同学们很好地严防抄错、看错、漏做等情况的发生,以防止无谓的失分,并且力争得到一些可能得不到的分数,通过精心的准备,配以可行的技巧,定能让同学们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猜想切入的七大点

1. 从集合、函数看

集合函数作为解答题单独成题的可能性小,但有关知识年年都考. 这一内容基础性强,在解答题中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从函数、导数看

在解答题上的难度是中等偏下,导数往往与函数紧密结合,主要考查函数的极值、最值和导数几何意义的应用.

3. 从三角、向量看

三角函数往往是考查变形能力及运算能力. 同学们要注意其与其他知识的结合,特别是与三角形、函数、向量三者的结合,这样的试题难度一般是中等及以下,而且一般是以三角函数为主线,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周期、奇偶性、单调性、最值等).

4. 从数列、不等式看

在解答题上一般是与不等式、函数结合起来,难度较大,但会分层推进. 这类题主要考查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重点考查错位相减法与裂项法;最后一小题往往会含参数,结合不等式考查最值问题或恒成立问题等.

5. 从排列组合、概率看

解答题一般是与排列、组合结合起来,难度中等,主要考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期望,一般需要计算随机变量的各个概率,随机变量有可能是二项分布.

6. 从立体几何看

解答题难度一般是中等,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的两个证明,一个计算. 证明主要以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和垂直为主;计算主要以线线、线面、面面角为主,不排除计算距离.